公共政策学
- 格式:ppt
- 大小:200.00 KB
- 文档页数:40
公共政策学什么是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的学科。
它研究政府如何识别社会问题、制定政策方案、实施政策和评估政策效果。
公共政策学的目标是提供决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所需的知识和方法,优化公共资源的分配,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
公共政策学通常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等。
它以社会和政治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从政府角度分析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并探讨政策对市民、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问题识别:政府需要识别和界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等各个领域。
2.政策制定:政府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背景,制定相应的政策方案。
政策制定可能包括研究和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以及预测和评估政策效果等。
3.政策实施:政府将制定的政策方案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并通过相应的机构和程序来实施。
4.政策评估:政府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判断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需要调整或终止。
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往往是复杂而动态的,涉及多方利益的协商和权衡,需要政策制定者具备深入的专业知识和决策能力。
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可以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经济方面,公共政策可以调控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和繁荣。
例如,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稳定通胀率和利率,支持产业发展,改善就业和收入分配等。
在社会方面,公共政策可以提供公共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保障基本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
政府可以制定适当的社会保障政策,减轻贫困人口的负担。
在环境方面,公共政策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政府可以制定环境法律法规,实施环境监管,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公共政策学的意义和挑战公共政策学对政府决策制定和公共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供决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所需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政策工具,帮助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方案,提高政策效果。
一.公共政策学1、公共政策学的内涵: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2、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①核心概念:公共政策、政策系统、决策行为都不是静态的和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动态过程。
而公共政策学的核心概念就是反映这一过程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概念集(政策系统、政策环境、公共问题)、②次级概念:次级概念指的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政策类型的子概念{外交、国防、经济政策等})③边际概念:边际概念指的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系统分析、系统仿真决策)3、《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被誉为“公共政策学的开山之作”,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4、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答:哪些类型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公共决策行为二、公共政策系统分析1、内容:①系统分析可以看作包括了运筹学,再加上经济上的考虑和目标的调查以及与此有关的方法。
②系统分析基础上的公共政策分析可以认为是基于公共政策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各种备选方案中确定一个能最大程度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的过程。
③从系统分析的要素和步骤来看,公共政策分析过程的逻辑顺序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阐释目标、寻找方案、预测效果、构造模型、评估方案。
④从系统分析的内容来看,对公共政策系统的分析通常包括政策系统的环境分析、政策系统的目标分析和政策系统的结构分析三个方面。
2、作用:①帮助政策分析人员从整体性的角度理解政策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政策系统加以较;②鼓励政策分析人员同时对政策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研究,促使政策分析人员注意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层次特点;③系统分析强调并突出对未知事物和状态的探索,使人们能够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预测未来,不断开拓新的领域;④系统分析引导政策分析人员在政策分析过程中善于转换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看待政策分析中的问题;⑤系统分析促使政策分析人员在考虑政策目标和解决问题所需的要求和条件时,也同时注意考虑协调、控制和贯彻执行等问题,并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
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该技能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学的三大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一、就行为去向而言,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兼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去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因此简单地讲,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的学问。
二、研究方面:1、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属性、构成与结构、特征与功能;2、政策系统;3、政策过程。
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的决策;2、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群: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但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体;政策链:指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3、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群和政策链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政策系统: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个体、组织与团体三种类别);2、公正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线性结构、职能结构、线性-参谋结构、矩阵结构)。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边际概念科学的品格:公共政策学是科学,在既定的政策目标和价值体系下,以最佳途径和环节达到最佳政策效果,科学的品格有四个品格1、理论假设与实践经验相一致;2、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产物;3、其理论结构具有逻辑完备性和逻辑一致性;4、注重简单性原则。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一、公共政策学的概念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
二、这一学科概念有如下内涵(一)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二)按理性的原则来衡量,这门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
(三)学科内容上公共政策学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征。
(四)这门学科的研究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十分看重研究工作对公共权力机关的功能活动所产生的作用,明确地以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为研究目的。
第二节研究对象与概念体系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三个,即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首先对这门学科的前两个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加以界定。
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学的第一要素。
那么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兼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因此简单地讲,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政策的学问。
(一)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属性、构成与结构1.本质与属性作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指的是公共权力机关建立起来的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在内的所有国家机构,以及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内的执政党制定和实施的政策。
2.构成与结构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可区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具体的个别的政策(2) 政策群和政策链(3) 政策一般(二) 政策系统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系统。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有四个突出的问题应予重视: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三)政策过程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第三个基本的方面就是政策过程。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一、政策研究、政策分析与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是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的。
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科名称很多,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学科名称是用于不同的话语表达同一概念,就像同一个人可以有多个名字一样。
1、政策研究政策研究:主要是由学术群所发动,其目的是希望了解公共政策过程与公共政策本身,最终目标则是建构政策理论,呈现出政策的描述性与诠释性倾向。
政策研究的内涵:①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②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课题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多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③研究的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获得学术界同僚的肯定。
2、政策分析政策分析作为学术术语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林德布罗姆于 1956 年出版的《政策分析》一书中首先提出的。
政策分析这门学科,具有突出的应用性、多学科交叉、多架构研究方法,涉及众多的研究领域等特征。
这是推动这门学科兴起的时代需求的特点造成的。
政策分析的内涵:①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政策研究人员。
②研究活动关注的重点或研究范围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即分析是一个基于政策、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研拟备选方案并从中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及对政策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过程。
③政策分析的目的或目标是为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决策者规划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政策蓝图。
④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反响的期待是被决策要用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3、公共政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策科学或公共政策学发端于1951年拉斯韦尔和勒纳两位美国政治家合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
公共政策学的定义: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二、公共政策的本质与特征⏹三、公共政策的构成⏹四、公共政策的类型与功能一、公共政策的概念⏹1、“政策”与“公共政策”⏹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为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的政治方向发展,通过广泛参与和连续抉择的途径,利用公共资源达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平衡、协调社会公众利益的公共管理活动过程。
2、西方学者对公共政策的认识P183⏹公共行政学的首创者之一,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威尔逊将政策界定为的“法律和法规”,排除了政府的大型计划、政府首脑的指示报告、会议决议文件和政府某种特定意图等政策范围;他还将政策制定、执行者限定为政治家和行政人员,缩小了政策制定与执行者的主体范围。
⏹美籍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伊斯顿强调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把指导行动的准则等同于行动本身。
⏹政策科学主要的倡导者和创立者,哈罗德•拉斯韦尔(Harald sswell)与亚伯拉罕•卡普兰(A•Kp lan):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认为政策是一种“大型计划”,犯了同威尔逊一样的错误,“计划”可以是政策,但政策并不仅局限于计划或方案,计划只是政策的一个子类;⏹罗伯特•艾斯顿(Robert Eyestone):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托马斯•戴伊(Thomas R.Dye):“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艾斯顿和戴伊或者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政策,或者是仅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
⏹詹姆斯•安德森(James E.Anderson):“政策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而这些活动是由一个或一批行为者,为处理某一问题或有关事务而采取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制定的政策”。
⏹卡尔•弗里德里奇(Carl J.Friedrich):政策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个人、团体或政府有计划的活动过程,提出政策的用意就是利用时机、克服障碍,以实现某个既定的目标,或达到某一既定的目的。
公共政策学章节
公共政策学通常包含以下章节:
1.绪论: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和方法。
2.公共政策系统:阐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功能和运行机制,
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和政策工具等方面。
3.公共政策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介绍各种类型的公共政
策,如立法政策、行政政策和司法政策等。
4.公共政策制定:分析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影响因素和制定技
巧,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定、方案规划和决策等环节。
5.公共政策执行:探讨公共政策执行的概念、原则、过程和影响
因素,以及执行策略和手段。
6.公共政策评估与监控:介绍公共政策评估的概念、目的、标准
和程序,以及监控的必要性、类型和手段。
7.公共政策调整与终结:分析公共政策调整和终结的原因、过程
和方式,以及调整和终结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8.公共政策创新与扩散:探讨公共政策创新的概念、动因、类型
和过程,以及政策的扩散方式和影响因素。
9.全球化与公共政策:分析全球化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挑战和机
遇,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公共政策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10.公共政策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政策案例,进行深
入分析和讨论,以加深对公共政策学的理解和应用。
这些章节是公共政策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
握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公共政策学第一章什么是公共政策学?是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其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公共政策的概念(含义)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合。
公共政策学的功能政策与立法a.立法是实施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b.政府的政策与国家的立法具有交叉关系政府与行政行政:一般是指政府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代表国家所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合。
社会政策: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
公共政策是权力机关为一定目的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
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进行权威性分配。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1、政治性(政治性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公共政策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2、普遍性(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普遍约束)3、权威性(是指政治系统的输出在一定范围内成为起支配作用的意志,他人意愿服从或不得服从,来源于其主体的权威性)公共性与价值选择性(偏好性)的统一1、公共政策主体的公共性2、公共政策价值观3、手段的公共性4、对象的公共性这种偏好性最终导致公共政策不是体现社会的整体利益、共同利益没有反映社会公共意志,而是体现政治上、经济上统治阶层的意志。
政策过程对政策主体始终是一个选择过程政府一般会选择那些与社会整体利益相一致的方面。
政府的自利性对政府选择偏好的影响a、形成虚假公共利益b、因存在国家对政府的制度约束,政府自身正当的需求通过正规途径获得满足。
c、政府自利性违背政府公共性政府利益:是指政府自身系统需求的满足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1、管制功能政策主体要制约、禁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1)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不能、不愿、不敢超出规范擅自行为,这是政策积极性管制功能。
(2)条文规定使政策对象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时,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政策的消极性管制功能。
2、导向功能有两种作用形式:一种是直接引导,另一种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学一、公共政策的定义,戴维.伊斯顿的定义,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学: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戴维.伊斯顿的定义: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出权威性的分配。
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因此它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分配;公共政策的实质—分配;分配的范围—面向全社会;内容—价值(利益);结果—权威性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通俗地讲就是公共政策咨询的过程:对公共政策的选择、实施和评价。
二、公共政策的主体:官方、非官方官方的政策活动策划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大众传媒以及民间思想库等。
三、公共政策的客体: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方面。
社会问题:并非所有社会问题都成为政策问题;目标团体: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
四、公共政策的特征基本特征:1、阶级性,政府本身为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利益的代表;2、整体性,一个公共政策往往涉及其他许多方面的政策:公共政策内容、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环境几个方面均如此;3、超前性,及时间跨度长,对未来发展具有预见性,政策过程往往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一般20-40年的时间是必要的;4、层次性,任何给定的政策领域,比如污染控制或者卫生医疗政策,都涉及到各个层次政府的许多项目,也涉及到社会、企业,甚至是个人的研究和行动计划;5、多样性,政策过程涉及到无数的管理者,包含多个领域的政策,比如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政策;6、合法性,应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
五、公共政策学创始人:拉斯韦尔;1951年,美国福斯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纳拉和拉斯韦尔主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进发展》一书,被人们当作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1、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2、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3、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本质和属性是政策一般4、公共政策研究的基础性方法是系统分析方法5、个案研究的证据的来源的文献、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观察、物理人工制品6、宋代苏轼在应考时所进的时务策是《教战守策》7、奠定了公共政策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的“三论”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8、三论提供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系统性、动态性、最优化;三论提供的基本方法是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9、公共政策学这门学科形成的历史条件:(1)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2)决策科学的形成(3)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4)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10、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学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11、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是《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12、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13、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政策学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课题选择的新取向,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14、学习公共政策学的必要性或基本意义(1)是为了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2)是为了教育群众理解公共政策,运用政策争取和保护自身的和公共的利益。
以适当的方式向公共组织特别是公共权力组织提出政策建议(3)是为了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具有公共政策研究的取向15、公共政策的含义: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16、公共政策的内涵有如下几点:(1)公共政策是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具有决定、决策、对策、政策的一般特征。
(2)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基本的活动方式或活动过程,是公共权力机关的权力意志的表现--它表征仅公共机关想干什么、为什么、怎样干,不想干什么,为什么不想干(3)公共政策是经由政治过程而进行方案的初拟、优化和择定的结果,主导这一过程的基轴是公共权力机关与公民的关系,是前者能不能够以及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聚合公民的愿望、意向和利益(4)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谋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5)公共政策是一种权威的价值分配方案(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17、公共政策的产生所需的初始条件有公共问题的形成;公共决策机关的产生;公共强制机构的出现18、如果我们称战术为“微观决策”则战略可被称为宏观决策19、政治政策的核心价值是获取、巩固与增益国家权力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20、经济政策的核心价值是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21、美国学者詹姆斯。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含义1、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配置公共资源、管理公共事务、解决公共问题和分配公共利益,制定和实施公共行为准则的过程和结果。
2、公共政策的本质⑴公共政策是阶级意志、利益的集中体现和表达。
⑵公共政策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⑶公共政策是各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器。
第三节市场与政策1、经济自由主义核心观点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提倡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
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经济自由主义者并非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非一概反对政府的作用,然而在绝大多数案例中,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政府的干预过度了。
经济自由主义包括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不同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之处在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实行完全自由放任,新自由主义则一般都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强调经济自由。
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特别是市场经济中一切活动的前提;交换和市场的自发运行有充分的效率;自由贸易是最好的外贸政策。
新自由主义是坚决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2、国家干预主义核心观点国家干预主义,主要是指反对自由放任,主张限制私人经济,扩大政府机能,由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活动的那样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
作业:1、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它们对公共政策有何影响?2、试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体制下公共政策表现形式的区别。
3、什么是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性?它是如何影响决策者的行为?4、公共政策的功能多样性对我们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有何启示?第二章公共政策的性质和类型1、公共政策的表现形式一、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1.国会立法: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2.总统决策: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3.政府机构决策:国会授予政府机构以正式权力去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4.司法决策: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二、议行合一体制下的公共政策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是其在一定历史时期为首先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调整国际国与国之间、国内团体与团体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与行为方式的依据和准则。
公共政策学一、公共政策的定义,戴维.伊斯顿的定义,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学: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戴维.伊斯顿的定义: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出权威性的分配。
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因此它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分配;公共政策的实质—分配;分配的范围—面向全社会;内容—价值(利益);结果—权威性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
通俗地讲就是公共政策咨询的过程:对公共政策的选择、实施和评价。
二、公共政策的主体:官方、非官方官方的政策活动策划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大众传媒以及民间思想库等。
三、公共政策的客体:的是政策所发生作用的对象,包括政策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所要发生作用的社会成员两个方面。
社会问题:并非所有社会问题都成为政策问题;目标团体:受规范、制约的社会成员。
四、公共政策的特征基本特征:1、阶级性,政府本身为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利益的代表;2、整体性,一个公共政策往往涉及其他许多方面的政策:公共政策内容、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环境几个方面均如此;3、超前性,及时间跨度长,对未来发展具有预见性,政策过程往往有较长的时间跨度,一般20-40年的时间是必要的;4、层次性,任何给定的政策领域,比如污染控制或者卫生医疗政策,都涉及到各个层次政府的许多项目,也涉及到社会、企业,甚至是个人的研究和行动计划;5、多样性,政策过程涉及到无数的管理者,包含多个领域的政策,比如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政策;6、合法性,应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
五、公共政策学创始人:拉斯韦尔;1951年,美国福斯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纳拉和拉斯韦尔主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进发展》一书,被人们当作是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公共政策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答: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涉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
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是公共政策学。
2、公共政策间接主体系统地基本功能?答: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提出公共问题;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影响并改变政策环境;填补政策直接主体所无法达到的空间3、简述“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模型的容纳性和开放性?答:“上下来去“政策过程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的政策过程模型。
由于科学决策时这个模型的根本追求,所以它乐于容纳从国外引进的以科学决策为根本诉求的任何决策理论、决策模型和决策手段。
它是由若干个亚模型组成的,这些亚模型在现阶段上只是一个轮廓,比较粗糙,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充实。
西方学者在另外的理论背景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构的基础模型,经过改造是可以被整合到某一个亚模型中去。
西方现代社会调查的程序和技术手段、统计方法、计算方法决策辅助系统等,都可以在这个模型的社会操作过程中大显身手。
4、民主决策或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含义及其内容?答:是指保障公民和各种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的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包括:在政策目标确立后,直接决策者要及时征求各部门、地方的意见与建议,尤其是要听取政策执行部门的意见;在征求意见时,力求广泛而全面。
除了听取政策执行部门的意见,还要通过听证会等各种制度化形式,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
在实际决策过程中,要有一个反复研究和拟订、修改政策方案的过程,最大限度的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完善决策。
5、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有哪些?答: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与过程。
6、简述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答: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切实可行。
公共政策学1、公共政策学产生的标志:美国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面世。
2、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斯韦尔3、林德布洛姆:政策分析戴维.伊斯顿: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托马斯.戴伊:凡是政府决定做或不做某件事的行为就是公共政策4、政策系统一个由政策主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以及将他们与政策客体、政策环境联系起来的政策支持系统、政策反馈系统等组成的有机整体。
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系统是由三大子系统即主体系统、支持系统、反馈系统构成的巨系统。
信息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咨询系统俗称“思想库”,“智囊”是辅助系统。
政策主体:指那些在特定政策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监督的行为者。
政策客体:指政策发挥作用时所指向的对象,或者说政策主体就哪些问题、针对哪些人制定政策。
5、“民贵君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反映的政策原则:以民为本,执政为民6、公共政策含义、类型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公共政策社会本质:公共性与偏好性的对立统一元政策:是政策体系中管总的或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作用。
基本政策:针对某一社会领域或社会生活某个基本方面制定的、在该领域或方面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实质性政策:指具有到位的物质资源投入,有明确的执行授权,对调试对象或是有切实的利益提供,或是有明确具体的行为规范,同时有严密组织程序辅助执行的政策。
程序性政策:在大政方针确定之后,政策主体在既有的规范和原则指导下指定的政策。
涉及由谁采取和怎样采取。
7、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1管制功能○2引导功能○3调控功能○4分配功能(有的国家践踏多边协议,受害国在交涉无效的情况下采取贸易报复措施,体现的是政策的管制功能)8、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包括:○1地理自然环境○2经济环境○3政治法制环境○4社会文化环境○5国际环境9、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是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公共政策学•课程简介•公共政策学是研究公共政策活动规律的学科,该教材围绕着公共政策的界定、公共政策活动主体以及公共政策活动过程三个视角,揭示公共政策活动规律。
•诚如一些公共政策学者所言,该学科既是交叉学科,又是需要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的学科。
所以该课程的学习既面临着理论性强的挑战,同时又与我们的实际工作联系密切,值得我们多加关注。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内容提要:•1、界定公共政策学•2、学科产生及其发展•3、研究意义•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学•一、学科界定•(一)学科名•公共政策学产生于美国。
•从产生之日起,就有多个学科名。
•早期人们认为这些学科名可以交替使用,而近期人们认为(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科)学等学科名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具体而言:•政策研究不包括应用性研究;研究的主体是学术取向的职业学问家,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范围是政策内容、政策过程和政策产出,发现和验证政策与其主体和客体之间、与有关社会和自然环境诸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研究目的或目标是构建政策理论,创设研究方法,推动学科发展。
•政策分析最早由林德布罗姆提出,研究的主体或者政策分析者是应用取向的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内部的专业人员,以及民间智库的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是“为了政策而分析”,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
•政策科学或者公共政策学是1951年拉斯维尔和勒纳提出的,有人说:•政策科学=政策研究+政策分析。
即尽可能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二)公共政策学的内涵–1、研究对象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或公共决策–2、该学科具有准科学的特征–3、学科内容具有跨学科或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特点–4、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创造与权力运作相结合•二、公共政策学的学科三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从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共公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从结果取向而言,其研究对象是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