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设计:《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摘要:在网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学生实践操作,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归纳总结,从中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实践操作讨论交流发现规律归纳总结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现、验证、总结”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
2、难点: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分析:本班学生39人,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能跟上学习进度,学习能力也较强。
特别是刚开始上网课,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厚。
也有少数学生基础差,不认真学习,加上后来的网课中没有家长陪同,学习自觉性更差,出现了课堂上不听讲,学生互相玩游戏,作业不完成,成绩明显下降。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面积意义,认识了3个最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学会了用一个面积单位的正方形来量物体或图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呈现的是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满长方形①,得出这个长方形①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再让学生观察这个长方形的长、宽,每排摆3个,正好摆2排,所以面积是3×2=6(平方厘米)。
接着让学生用摆一摆的方法求出长方形②③的面积,并让学生填写表格,说说发现了什么。
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
对于正方形面积公式,让学生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迁移而得出。
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归纳总结。
教学媒体:电脑腾讯会议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
2、学生: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直尺。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引言本文旨在设计一节关于长方形面积的公开课,适用于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材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掌握相关的计算技巧,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长方形的定义和属性;- 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会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应用于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运用已学知识计算不同长方形的面积;- 发现长方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1. 导入与激发兴趣阶段(15分钟)- 使用幻灯片或实物展示长方形的图片,并向学生讲解长方形的定义和形状特点;-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对长方形的观察和认识;- 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观察到了哪些长方形?2. 知识讲解与示范阶段(20分钟)- 讲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 = 长 ×宽;- 通过教材中的例题,进行示范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解答相关问题。
3. 实践操作与合作学习阶段(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几个长方形的图纸和尺子;-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图纸上长方形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其面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他们用文字和图形的形式表示解决思路。
4. 总结与展示阶段(2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计算面积的结果,并和其他小组进行比较与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讲解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错误或困惑;- 结合实际生活和教材中的例题,强调长方形面积计算的重要性。
5. 拓展与巩固阶段(15分钟)-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答;- 分享一些有趣的长方形面积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和发现长方形的存在。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优秀9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宽所含单位数相等”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问: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你们会用什么方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如果有一个很大的足球场,要求它的面积,也用这种方法去量,还行吗?对,这种方法太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更简便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激疑:猜想:请同学们猜一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呢?三、探究新知:1、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有关。
①教师演示:用两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问:这个长方形的成、宽、面积各是多少?②出示图形:问: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与上一个长方形比,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③出示图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宽变了吗?④启发学生发现:通过这组长方形的变化,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小结:长方形的宽没有变,长发生了变化,面积也随着变化,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有关。
2、认识长方形的面积与宽有关。
① ①教师演示:出示由4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问:它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② ② 出示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什么没有变?③ ③ 再出示12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再让学生观察:长方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长有没有变?④问:从这组长方形的变化中,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小结:长方形的长没有变,宽发生了变化,面积也随着发生了变化,这说明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宽也有关系。
3、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长方形的面积》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习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了解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3.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4.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3.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2.在实例中理解公式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
2.集体讨论法。
3.实际演练法。
五、教学手段1.班级黑板。
2.幻灯片展示。
3.制作实物模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提问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课程?”学生:“长方形的面积。
”老师:“那么,大家知道长方形是什么吗?”学生:“由两对相等的平行线分别连接的四边形。
”老师:“非常好,那么,你们又知道长方形的性质是什么吗?”学生:“相邻的两边相交成直角,对边相等。
”老师:“很好,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相关知识,请大家来尝试解决长方形的一个问题。
”B. 问题讨论老师:“在这张卡片上有一道数学题,它的题干是什么?”学生:“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老师:“非常精彩!大家都很聪明,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解决它!”2. 学习新知A. 知识讲解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讨论了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现在我们来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长方形的长和宽来计算它的面积。
”B. 实例演练老师:“现在,我们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这个长方形的长为10厘米,宽为5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50平方厘米。
”老师:“非常出色!你们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用它计算出了正确的答案。
”3. 引导实践A. 制作实物模型老师:“现在,我们来制作一个长方形,并使用它计算它的面积。
”“请同学们拿出纸张、铅笔、尺子和剪刀。
”老师:“首先,我们把纸张沿着一条边对折,再按照比例切下来。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优秀7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并验证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渗透“实验__发现__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课件、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卡片、面积不等的长方形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利用活动,激发兴趣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张纸板,你能比较出他们的大小吗?说一说它们的长和宽怎么样啊?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利用拼摆的方法解决问题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了一张长方形卡片和一些面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卡片,接下来就请同桌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想办法,知道这张绿色卡片的面积是多少?(1)、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你们用的都是1平方厘米的小卡片,一共用了15个,面积一共就是15平方厘米,所以说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
(2)、展示交流“半铺”情况。
你们只摆了一行一列就算出它的面积。
其实大家都是利用了每排的个数乘排数求出了面积单位的总数,也就是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
(板书,每排个数×排数)。
2、由用面积单位测量向计算过渡在你们的盒里还有一张卡片,这回我们不摆了,你们就用一把尺子,看能不能想办法知道这上面一共能摆满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卡片呢?(小组合作、交流、汇报)你们通过量长方形的长就能想出每排摆的正方形个数,通过量宽就想出能摆几排,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这个长方形卡片上一共能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课件演示、验证。
)3、总结面积计算方法同学们通过测量、观察和想象知道每排的个数相当于长方形长的厘米数,排数相当于长方形宽的厘米数。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4篇)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标准试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把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熟悉,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学好这一局部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
在学习和讨论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学情分析本课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和初步的归纳概括力量;在小组合作,师生沟通中,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力量,鼓舞学生勇于探究,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沟通发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大胆猜测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制造性的思维。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究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3、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4、激发学生探究的热忱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体验胜利的欢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物体的课件)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回忆旧知:图中的物体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你能估一下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2、2、估一估:你们都有哪些方法能够估量出它们的面积?3、引入新课: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觉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日来讨论一下。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长方形: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图形,合作探究出图形的面积。
3、学生以组为单位,汇报沟通方法4、总结提炼方法:5、做一做:先估量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再计算封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习重点组织学生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边长是1cm²的正方形若干个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我们学了哪些面积单位?面积单位用来做什么的?2、比如测量我们的课桌,你准备用哪个面积单位来测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通用、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1、摆一摆,填一填。
小组学习分工安排:(1)2个人负责用1cm²的正方形摆一摆,得出面积;(2)2个人负责数一数长是()厘米;(3)2个人负责数一数宽是()厘米;(4)1个人把前面同学的结果记入表内;2、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提示: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三、展示交流1、小组展示。
2、小结。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注意:计算结果要用面积单位。
四、知识的应用1、教师借此机会引导探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补充)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3、出示例题学生试做,汇报答案五、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略)六、小结与评价。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板书设计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教学反思:《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重视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和合作交流,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感受:1、重视“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习题和表格,学生先动手操作,再观察发现,最后得出结论。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执教者:周景亮学校名称:敦煌市北街小学点评专家姓名:工作单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亲身实践,推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直尺。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常见的面积单位,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学了哪些面积单位?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
如果要测量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应该选择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呢?(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2. 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大家帮解决一下。
(出示卧室图片)这是老师家的卧室,地面是长方形,现想全都铺上地毯,铺完后地毯是什么形状?地毯面积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引出课题,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大家读得真好!那就让我们继续以这样饱满的热情向着我们的目标出发吧!)(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新课:1.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长方形,如何来计算它的面积呢?现在大家可能感觉到无从下手,不过老师给大家一样秘密武器。
(出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现在谁来说说测量这个长方形面积的办法?课件出示平铺示意图,引导学生说出:(1)一共用了多少个小正方形?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2)每行摆了几个?长是几厘米?(3)一共摆了几行?宽是几厘米?(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发现长方形长和宽所含厘米数与面积单位个数的关系。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案例XXXXXX【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研究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得到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并会运用。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研究活动应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面积”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听说过。
但是,他们的认识仅仅是“物化式”的感性认识。
因此,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思考、交流和应用等等,从实物中的面积——图形中的面积——生活中的面积,来引导学生实现“面积”的知识建构,实现从实物——抽象的认识过渡,建立起“面积”的空间观念,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1略的多样性,并让学生晓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旁,能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认识“面”,例举我们周围的一些物体的面;由于物体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接着让学生举例说明比较生活中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
其次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总结出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再次让学生运用观察法、重叠法及测量法来比较出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最后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进程】:老师这儿有一幅画,漂亮吗?为了使这幅画长时间保持整洁漂亮,我想给它封上一层塑料膜,那我需要考虑这幅画的甚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优秀4篇】为帮助同学们更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4篇《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操作推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三、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教法:引导探究法。
五、教学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前面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是怎么规定的?用手比划一下。
2、你想用什么单位度量你的课桌?为什么?为什么不用平方厘米和平方米呢?3、咱们学校的大操场用什么度量呢?还能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吗?看来摆正方形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有一个通用的计算公式那就方便多了。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节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如果你有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把他们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呢?(1)生独立思考,用拼、画等方式完成。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讨论:你们拼出形状各异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为什么?(4)汇报结果:A、因为都是12个小正方形拼出的,所以是12平方厘米。
B、数出来的。
C、用长乘宽的办法2、探究长乘宽的方法。
(1)先让第三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2)先观察你们拼的长方形中,长的方向上有几块小正方形?长是几厘米,宽的方向上有几块小正方形?宽是几厘米?再说说长方形中所含平方厘米数是多少。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一等奖长方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之一,也是数学中的基础图形之一。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小学生的长方形面积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长方形的定义和特点,能够正确区分长方形和其他图形;2. 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面积=长×宽;3. 能够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定义和特点;2.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 长方形面积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通过图片展示,引入长方形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问题解决,引入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 讲解环节(1)介绍长方形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区分长方形和其他图形;(2)讲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公式的含义;(3)介绍长方形面积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在实际生活中长方形面积计算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1)通过游戏、练习等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长方形面积的理解。
4. 总结环节(1)通过回答问题或小测验等形式,检验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掌握程度;(2)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表现;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的小组活动表现。
五、教学拓展1.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长方形面积应用场景;2. 通过与其他图形的比较,加深学生对长方形特点的理解;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面积》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理解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研究如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1. 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介绍- 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子展示长方形的外形和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长方形的特征和构成要素2.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讲解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提供例题和练,让学生多次应用公式计算面积- 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单位和计算过程3. 应用长方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与长方形面积有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学步骤1. 导入- 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长方形面积的兴趣和思考2. 知识传授- 以简洁清晰的语言介绍长方形的定义和性质- 讲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提供具体例子3. 练巩固- 分发练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完成-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解答问题4. 实际应用-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 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5. 总结归纳-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方法- 强调长方形面积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教学资源- PPT幻灯片:包括长方形的定义、性质、面积公式和例题等- 练题和答案- 实际应用问题的素材教学评估-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练和实际应用问题的解答,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制作模型等方式深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概念- 提供更多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继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其他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使用长方形求面积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方形的概念和特点,掌握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神奇魅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长方形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掌握长方形变换时周长、面积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
四、教学步骤及措施1. 导入环节(3分钟)利用幼儿园生活所熟悉的物品,如牛奶盒、启驾盒等,引导幼儿形成以物易物、具象思维的工具性思维。
2. 学习环节(25分钟)a. 长方形的概念和特点① 观察图片:为幼儿展示长方形图片,形象直观地介绍长方形的定义、性质。
② 站在长方形的”门槛”上,利用双倍体验、分类对比、四面睨之、反复掏现、跳出局限的等方法,引导幼儿快速理解长方形的概念和特点。
b.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① 观察锦囊:通过锦囊的引导方式,让幼儿感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 制作长方形:让幼儿依据长方形的定义与性质,制作出各种大小的长方形,通过实际制作来感受长方形区域。
③ 练习题:让幼儿根据我们已学的知识进行练习,把通过实际制作与书写《贝尔克利火车,下一站牛津街》情境中的长方形面积计算方式联系起来。
3. 巩固环节(10分钟)通过游戏、小实验等方式,让幼儿深化对于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印象。
4. 结束环节(2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多思考、多实践,养成爱思考、努力学习的好习惯。
五、板书设计1、概念2、特点3、计算方法4、变换规律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锦囊引导、制作长方形等方式,旨在帮助幼儿充分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仔细查看与认识长方形,进而着手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帮助幼儿充分把握和掌握长方形的基础知识。
在后续教学中,将进一步拓展幼儿对于长方形以及物理规律的理解,为体验科学知识和创造新事物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的面积》教案(精选3篇)教案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理解长方形的定义和形状特征。
2. 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长方形的面积》黑板、彩色粉笔教具:长方形图形卡片、胶带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通过展示长方形图形卡片,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的特点和定义,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长方形的形状和特征。
Step 2:讲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
2. 通过展示实际长方形和计算公式示例,让学生明确长、宽的概念。
3. 引导学生应用公式计算几个简单的长方形的面积。
Step 3:巩固练习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出题,计算不同长方形的面积,并相互检验对方答案的正确性。
Step 4:拓展应用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如某教室的地面是长方形的,长是6米,宽是4米,让学生利用计算公式计算教室的面积,并思考其他实际场景中可以使用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情况。
教案2: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比较教学目标:1. 理解长方形的定义和形状特征。
2. 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3. 比较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长方形的面积》黑板、彩色粉笔教具:长方形图形卡片、胶带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通过展示长方形图形卡片,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的特点和定义,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长方形的形状和特征。
Step 2:讲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1.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
2. 通过展示实际长方形和计算公式示例,让学生明确长、宽的概念。
3. 引导学生应用公式计算几个简单的长方形的面积。
Step 3:比较长方形的面积大小1. 准备两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图形卡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判断哪个面积更大。
2. 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与长和宽的关系有关。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6篇长方体的外表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经受操作、争论、沟通、归纳的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外表积的含义,探究并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运用外表积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实际问题;能依据实际状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局部面的面积和,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力量。
3、运用多媒体帮助教学,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探究立体图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外表积的意义;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依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教学预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长方体纸盒教学设计一、复习铺垫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熟悉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答。
(教师强调面的学问)二、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教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也特别感兴趣,做了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制作这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什么?生:长方体纸盒的外表积。
师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师:看了课题同学们想问什么?师生共议讨论课题:(1)什么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2)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探究长方体外表积的计算方法。
什么叫长方体的外表积呢?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出示长方体绽开图。
师:同学们看完后有什么想说的?生:围成长方体的是6个长方形。
生:长方体的外表积就是绽开后6个面的总面积。
师归纳后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外表积。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外表积,那么制作这个纸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纸板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多媒体出示长方体粘合图师:同学们看完后,又想到了什么呢?生:求出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也就知道了做纸盒所需要的面积。
生:要知道做这个纸盒用多大面积的纸板就是求它的外表积。
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求做这个长方体纸盒需要多少硬纸板,就是求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篇一:优质课教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蔡县化庄乡三里桥小学屈文一、教学内容分析长方形的面积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中的一课。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出发,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个别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经历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及知识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
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五、课前准备: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12个,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学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师:学习面积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学生:测量面积演示长方形纸板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篇《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1 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根据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长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
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
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
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学情分析本课时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后进行的,学生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经历“实验——猜想——验证”学习过程,推导和归纳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运用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大胆猜测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1、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验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经受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把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4、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过程:1、课前嬉戏:考考你的观看力。
2、动画引入:蓝猫三千问,08年什么大事?森林里进行运动会。
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熟识的图形?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蓝猫:这两个场地的面积有多大?师:有哪些方法?生1:用面积单位去摆。
生2:可以计算。
用长乘宽,我是预习的。
师: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觉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日来讨论。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主动探究〔1〕供应生:透亮方格纸、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块、尺子和一张印有六个图形的纸。
师:请自己选择材料和工具,想方法求出六个图形的面积,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作业纸:长度单位:厘米1号图〔横放〕:长5宽32号图〔竖放〕:长4宽23号图:正方形边长24号图:正方形边长35号图〔横放〕:长4宽16号图〔横放〕:长6宽4 〔2〕同学个体活动,然后小组沟通。
师:每人在组内沟通你选择了什么图形,用什么方法得到了面积。
小组内选择一人记录,一人汇报。
汇报:第1组:用透亮小正方形纸掩盖在2号图形上,2号图形是长4宽2,有8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再掩盖在6号图形上,6号图形是长6宽4,有24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同时另一生记录在黑板上。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生:很简洁。
师:也是这样做的举手,有不同的吗?第2组:用小正方形摆在第1个图形上,横着摆一排5个,竖着摆了3个,一共要摆15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5平方厘米,同样方法摆第4个图形。
师:〔指图1〕为什么只摆7个?生:由于一排5个,竖着摆3排就行了。
冀教版《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下册71页、72页。
教学目标:1.在自主操作、描述、讨论的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3.在拼长方形和用语言描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教学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方法:操作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师生谈话,先回忆怎样测量课本封面的面积,再交流怎样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
在讨论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测量操场面积有困难的基础上引出本课主题。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单位,并且学会了测量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
回忆一下我们怎样测量课本封面的面积?师:如果用这个方法来测量操场行不行?(不行)(教师板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自主探究1.自主操作。
提出教材中的拼图要求,鼓励学生拼出长方形,再交流不同的拼法,并展示拼出的图形。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1个长方形。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拼的,拼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长方形?学生交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机会。
2.完成统计表。
教师提出填表要求,师生共同完成。
师:下面我们一起完成统计表。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的表格中板书相应的数据。
3.说一说: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请同学们观察表格,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
4. 总结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先让学生总结再交流。
在学生的讨论的过程中了解长方形中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自主总结面积公式。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你能总结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吗?学生总结,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学生在课本上书写公式。
三、课堂练习1.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练一练第2题,先估计它的面积,再测量,然后实际计算它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
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
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五、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实验记录表,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