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五章 自我知觉_新
- 格式:ppt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55
2019年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 篇一: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精品课程)05第五章自我意识本章学习目标自我意识的内涵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增强自我图式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自1890年W.詹姆士(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
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心理学中的社会认知心理学中的自我知觉理论自我知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涉及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本文将探讨自我知觉理论的基本原理、实验研究以及其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
一、自我知觉理论的基本原理自我知觉理论是指个体是通过观察自身行为、思维和感受等内在过程,来形成对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个体对于自身的认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内部自我观察和外部他人评价。
内部自我观察是指个体通过反思自我内心状态和行为等因素,来形成对自己的认识。
这种自我观察过程可能受到自我概念、自我价值观和自我期望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是不是一个友好和善良的人。
外部他人评价是指个体从他人的角度和评价中获取对自己的认知信息。
这种认知信息可能来自他人的言行、表情、态度和评价等因素。
个体会将这些评价与自我知觉进行对比,从而形成对自身认知的判断。
例如,一个人可能会根据他人的评价来判断自己是否具有吸引人的外貌或者智力水平等。
二、自我知觉理论的实验研究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和探索自我知觉理论。
一项经典的实验是自我知觉理论中的镜子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试者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并要求他们评估自己在外貌、魅力等方面的各个特质。
研究发现,被试者往往会将自己比较理想化,认为自己更加吸引人和有魅力。
这表明了自我知觉的一种特点:个体倾向于维护和保护自己的自尊和自我形象。
此外,还有一些实验研究探讨了他人评价对自我知觉的影响。
例如,一个实验中,研究者让被试者听到一段听力测试的录音,被试者会被告知自己得了很高或者很低的分数。
结果显示,无论是被告知自己得了高分还是低分,被试者都会对自己的听力能力产生相应的评价,进一步说明了他人评价对个体的自我知觉有一定影响。
三、自我知觉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自我知觉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之一是自我认同和社会身份的形成。
个体通过观察自身行为以及他人的反馈,来形成自己的认同和身份感。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思考1结合相关理论,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人类行为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2人们为什么会愤怒?挫折侵犯理论是怎样解释人类的侵犯行为的?3试述温度、线索、去个体化和饮酒等对侵犯行为的影响4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哪些?5结合相关研究,谈谈媒体暴力对儿童侵犯行为的影响6社会生物学是怎样解释人类利他行为的?7社会进化论是怎样解释人类的利他行为的?8影响助人行为的因素有哪些?1结合相关理论,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人类行为发展中起着怎样的作用?(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内在因素决定,也不是由环境力量所决定,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2)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①生物学理论的观点a.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它的遗传基础,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分析了生物遗传因素在有机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由于遗传构成的不同而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适应生存,不适应的被淘汰。
b.Hamilton用“近亲选择”进一步扩展了进化论的范围,他认为自然选择不仅给个体好处而存在,而且也通过给予与个体基因类似的其他个体好处而起作用。
Hamilton的观点后来被Wilson等人引入了社会生物学理论,按照这一理论,不论是通过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基于遗传的行为总是以最大限度地产生后代为目的。
②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任何一种心理特质与行为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但是在不同的心理特质与行为层面上。
遗传影响的大小不一样。
从特质上讲,遗传对身体和智力特征的影响要大干它对社会与人格特质的影响。
(3)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在心理学体系中,环境对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作用的强调是从行为主义开始的。
早期的行为主义者用一种极端的形式突出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的作用。
现在,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分化, 人们从很多方面找到了后天环境因素对人类发展的真实的重要性。
①家庭环境a.家庭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场所,个体的人格成长与社会技能的掌握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完成的。
第五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
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
(一般角度)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
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实际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第五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
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
(一般角度)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
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第五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
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
(一般角度)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
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实际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