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公开课)[1]讲课讲稿
- 格式:ppt
- 大小:224.50 KB
- 文档页数:19
(精品教案)定风波讲课稿精心整理的定风波讲课稿,希翼可以帮助到大伙儿。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定风波》是人教版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2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
那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挑选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两首》基本上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风波》词人以道中遇雨,雨具先去,所以淋雨的日子小事,表达了乐观、淡然、自适的人一辈子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办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
2、教学目标、重难点依照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觉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苏轼生平与思想及其重要作品。
2、学习经过“知任论世”鉴赏诗歌的办法。
3、学习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4、明白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在此基础上,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体味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一辈子态度。
教法:本课拟采取提咨询法、说解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咨询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种传统文学形式,词与作者的生平境遇是分别开的,要明白词作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心态必须记忆一具探索的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说解下探索。
学法: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办法诗词贵在吟诵,经过反复的朗读,理由在于对词这跳跃性、象征性极强的文学形式的同意必须通过一具由形式到内涵的过程诵读有利于学生经过揣摩词的音韵、情感,从而体味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合作探索法,调动学生思维,学生相互讨论,主动鉴赏诗词,自个儿处理文本,提高鉴赏能力。
预习要求: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布置学生在课前诵读该词,结合注解和序了解该词的要紧内容,了解苏轼其人。
环节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列出有关苏轼的资料让学生推测是哪一位词人。
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也介绍了作者,为下面的知人论世鉴赏办法做铺垫。
《定风波》录播课公开课课件一、引言《定风波》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豪放激昂的词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诗词爱好者的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特开设《定风波》录播课公开课。
本课件旨在通过对《定风波》的深入剖析,使学员全面了解这首词的背景、意境、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从而提高诗词鉴赏能力和创作水平。
二、《定风波》背景介绍1.作者背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思想家。
其文学成就卓越,诗词、散文、书画均有很高的造诣,是文学史上公认的“全才”。
2.创作背景:《定风波》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这首词是苏轼在黄州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身处逆境,仍坚定信念,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定风波》全文及鉴赏1.全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鉴赏:(1)意境:上片描绘了词人在风雨中从容前行,抒发了作者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下片以春风、山头斜照等景象,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情怀。
(2)艺术手法:本词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比、夸张等,使词句更具表现力。
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3)思想内涵:本词反映了苏轼身处逆境,仍坚定信念,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词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展现了作者在风雨中从容前行的形象,寓意着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四、《定风波》艺术价值及影响1.艺术价值:《定风波》以其豪放激昂的词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
这首词在表现手法、情感抒发和思想内涵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定风波一、引言定风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著名的一首词,由唐代文学家苏轼创作。
这首词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线,以抒发内心情感为核心,展现了诗人在风雨交加的自然环境中的豪情壮志和悲愤情怀。
本文将详细探讨定风波的词作特点、语言特色、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内容。
二、定风波的词作特点定风波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一首长篇词,因其形式独特、语言精练而备受赞誉。
其词作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构思独特定风波以金陵城楼和黄鹤楼为主要背景,融入了苏轼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
词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苏轼心中的不平和痛苦,同时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韧意志。
2. 形象生动苏轼善于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通过对风雨的描绘,展示出风云变幻中主人公的坚定和执着。
将风波比作挥之不去的心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愤怒。
3. 语言优美苏轼在定风波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偶、夸张、借代等,使词作语言优美、表达精准。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情感和意境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4. 内容深刻定风波在描写自然景物之余,还融入了苏轼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通过对官场现实和政治腐败的剖析,抒发了苏轼对时代状况的不满和无奈。
三、定风波的语言特色定风波在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借景抒发情感苏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如通过描绘风雨交加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坎坷和社会现实的无奈之情。
2. 豪情壮志和悲愤情怀定风波中融入了苏轼豪情壮志和悲愤情怀。
他通过对黄鹤楼和江山的颂扬,表达了自己追求理想和抱负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沉痛之情。
3. 双关和隐喻苏轼在定风波中巧妙运用了双关和隐喻的手法,使词作更具深意和诗意。
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的「梦」既可指一时的欢愉,也可指人生的短暂;「江月年年,人情几度」中的「年年」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换。
四、定风波的文化内涵定风波作为一首经典的古代词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定风波》。
(2)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3)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定风波》。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2)领悟人生的真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诗中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3. 苏轼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层含义的解读。
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3. 批判性思维的锻炼。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
(2)阐述《定风波》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定风波》,理解诗文内容。
(2)要求学生背诵诗文,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讲解诗文中的难点、重点。
(2)引导学生领悟诗文的深层含义。
5. 欣赏与评价(1)让学生谈谈对《定风波》的欣赏之情。
(2)评价苏轼的文学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2)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定风波》。
2. 结合课内所学,课外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定风波》的意境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2.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案例分析法:以苏轼的生平为例,让学生了解其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其诗词作品。
《定风波》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定风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赏析词中的意象和语言,体会苏轼豁达超脱的胸襟。
3、掌握词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人的情感变化。
(2)赏析词中的艺术手法,如象征、对比等。
2、教学难点体会苏轼在词中所展现的人生态度和哲理思考。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风雨和挫折。
当面临困境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看看这位文学巨匠在风雨中有着怎样的心态和感悟。
(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2、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在黄州期间,苏轼经常到城外的赤壁矶游览,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
《定风波》就是他在一次出游途中遇雨所作。
(三)朗读全词,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初步体会词的情感。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文本赏析1、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词描绘了怎样的场景?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态?(学生讨论回答)明确:这两句描绘了词人在风雨中不慌不忙,吟咏长啸,缓缓前行的场景。
体现了词人面对风雨时的坦然和从容。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句词中,“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思考回答)明确:“竹杖芒鞋”象征着词人简单朴素的生活,“马”象征着官场的富贵和繁华。
contents •苏轼与《定风波》背景介绍•《定风波》文本解读与赏析•《定风波》艺术特色分析•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定风波》跨文化对比研究•课堂互动环节与拓展延伸目录苏轼生平及文学成就文学成就书法和绘画《定风波》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创作背景历史意义诗歌散文词作030201苏轼其他代表作品欣赏原文呈现与注释解读原文呈现注释解读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意象描绘审美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词中所表现的意境美、情感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主题思想探讨及价值意义主题思想探讨词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面对人生风雨的豁达态度、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等。
价值意义分析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取向,如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追求真理、自由、独立的精神品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价值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意义。
结构巧妙与层次丰富上下片呼应时空交错线索清晰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音韵和谐炼字精准全词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比喻生动表现手法独特,意境深远寓情于景苏轼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象征手法词中的自然景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如“风雨”象征人生中的挫折,“斜阳”象征晚年的落寞等。
意境深远全词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启示丰富了文学题材01创新了文学表现手法02倡导了文学个性化03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唐宋八大家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苏轼作品传播与接受情况在当时的传播情况在后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定风波》解读东方文化视角西方文化视角中西方诗歌比较视野下的《定风波》主题比较与西方诗歌中的类似主题相比,《定风波》更强调内心的自我超越与精神的自由,而非对外部世界的抗争。
艺术手法比较苏轼在《定风波》中运用了典型的东方诗歌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象征等,与西方诗歌的直抒胸臆、夸张等手法形成鲜明对比。
《定风波》授课人:黄琳程授课内容:14级语文基础模块第四单元古典诗文诵读第15课《定风波》授课班级:14级会计3班授课时间:2015年12月31日上午第一节授课地点:教学楼2—104一、教学目的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掌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罗的人性哲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通过以小见大表达深刻哲理的写法。
学会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加深对词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体会作者面对困境的旷达。
诵读、评价、质疑问难,在读明白词的基础上领悟词的哲理美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正确面对人一辈子中的风雨。
三、教学重点1、诵读,读明白作品,读出作者,读出思想情感、2、欣赏词作,赏出作品情感态度美、人一辈子哲理美。
四、教学难点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与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六、教学设想1、从读入手,引导学生在多次诵读中读明白作品,读出作者,读出哲理美感、在读中形成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评价、鉴赏。
2、学生品味、感悟与老师引导相结合。
3、突破重点、难点时适时引入相关资料七、教学课时两课时八、教具准备音频播放器、PPT课件、话筒、投影仪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有如此一个人,她重情重意。
在埋葬妻子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棵松树以寄哀思;“十年生死两茫茫”,她又为妻子写下了被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的《江城子》以表断肠怀念。
有如此一个人,她多才多艺。
她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卓有成就,诗与黄庭坚并称,词与辛弃疾并称,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书法绘画也卓有影响,是书法“宋四家"之一,并开创了湖州画派、有如此一个人,她锐意改革。
“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自成一体;她一改词坛婉约之风,开创了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她又有何种人一辈子态度呢?欣赏歌曲《水调歌头》,品味歌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一)导入有这么一个人,他曾写下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他曾写下过“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的哀凉,他也写下过“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
他,就是北宋文豪——苏轼。
(二)课文分析1、苏轼其人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学到过苏轼的《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洲》、《江城子〃密州出猎》,对苏轼有一定的了解,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作为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
既然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那么对于豪放词我们就得进行一点了解了豪放词,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韵律。
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喜欢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苏词和辛词的风格微差在于:苏词清放,辛词雄放。
所谓苏词清放,就是指苏轼的词比较清雅;而辛词雄放,就是说辛弃疾的词比较雄伟,金戈铁马。
苏轼一生作词很多,题材也很多,按照他的词的风格,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种是像《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称为豪放风格;一种是像《水调歌头》这样的,称为旷达风格;还有一种是像《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的,称为婉约风格。
2、初读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