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常见病证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机】 外感咳嗽: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较常见的外邪有风
寒、风热和燥热。 内伤咳嗽:肺阴亏耗,失于清润
肺气不足,清肃无权 脾失健运,酿生痰浊 肺气上逆 咳嗽 肝郁化火,炼津为痰 肾气亏虚,不能纳气
五、湿阻发热
【证候】发热不甚,午后明显,热难速已,或身热不扬, 胸闷脘痞,头重如裹,身重而累,不欲饮食,渴而不 欲饮,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益气解表 【方药】参苏饮
五、阴虚感冒
【证候】身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头昏头痛,心 烦,口渴,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方药】加减葳蕤汤
第二节 内伤发热 【概述】
内伤发热是指因脏腑气血阴阳虚损或失调而引起以发热 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本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虚或实。 西医学中的功能性发热、结缔组织病,慢性感染性疾病等所 引起的发热,均属于本病范畴。
床表现和正气的强弱,确定其为内伤发热或外感发热。
起病 病程
临床表现
内伤发热 缓
长 发热而不恶寒,或恶寒得衣被 则解,或发热时作时止,或发 有定时
外感发热 急
短 发热常伴有恶寒,虽得衣被而 不解,外邪不除则恶寒不解
内伤发热的基本治则是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一、阴虚发热
【证候】 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五心烦热,轻者不觉 发热,只感面部灼热,颧红,盗汗,口燥咽干,或见 眩晕失眠,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卫外不固——感受外邪是否发病,取决于感邪轻重 和人体正气的强弱。
【辨证论治】
本病为邪在肺卫,辨证属于表实证,治疗遵循“其在皮 者,汗而发之”之义,采取宣肺解表为治则。根据人体 卫气强弱、感邪深浅、兼夹病邪的不同,其临床表现各 有差异,应灵活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风寒治以辛温发 汗,风热治以辛凉清解,暑湿杂感者治以清暑祛湿解 表,虚人感邪当以扶正与祛邪并施。
【病因病机】
1.阴精亏虚——阴液亏损,阴不制阳,阳气亢盛。 2.中气不足——过度劳累,饮食失调。 3.肝郁化火——情志失调,肝气郁结,郁久化火。 4.瘀血内阻——瘀血内结,气血运行不畅,瘀久化热。 5.内湿停滞——脾胃运化失司,津液积聚,湿浊郁久而化
热。
【辨证论治】
发热的辨证,首先应根据发病的原因、病程的长短、临
痛,恶寒,无汗,或见发热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 浮或浮紧。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杏苏散加减
(二)风热咳嗽 【证 候】咳嗽,咯痰黄稠,或兼发热恶风,头痛咽痛,
汗出口干,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 药】 桑菊饮加减
(三)燥热咳嗽 【证候】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或痰粘难咯,或痰带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银翘散
三、外感暑湿
【证候】身热,微恶风,汗出不解,肢体酸重疼痛,头 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 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黄 而腻,脉濡数。
【治法】解表清暑,芳香化湿 【方药】新加香薷饮
四、气虚感冒
【证候】恶寒较甚,发热,无汗,鼻塞,咳嗽,痰色白, 咯痰无力,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浮无 力。
粘 稠,咯痰不爽,或痰中带血,或咯痰有腥味,胸胁 胀满,咳时引痛,或有身热面赤,口渴欲饮,舌质红,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痰 【方药】 清金化痰汤加减
(三)肝火犯肺 【证候】 气逆则咳,咳嗽阵作,痰粘难咯,面红咽干,
口干口苦,咳引胸胁作痛,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治法】 清肝降火,泻肺止咳。 【方药】 泻白散合黛蛤散加栀子、黄芩等
【治法】 滋阴清热 【方药】 清骨散加减
二、气虚发热
【证 候】 发热以上午为常见,劳倦即复发或加重,伴 有声低气短,倦怠乏力,饮食少味,或兼恶风自汗, 舌质淡,边尖有齿痕,舌苔薄,脉大无力。
【治法】 甘温除热。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
三、肝郁发热
【证候】 发热不甚,或午后低热,常随情绪波动而起 伏,抑郁不欢,喜叹息,或烦燥易怒,或兼胸胁胀 痛,口苦咽干,泛恶欲呕,或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淡 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数。
内科常见病证
第一节 感冒
【概述】 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以鼻塞、流涕、喷嚏、 咳嗽、头痛、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病证。 本病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于本病范畴。
【病因病机】
外感邪气——主要以感受风邪为主,往往兼夹时邪 侵袭人体,尤以风寒、风热为多见。
【治法】 宣畅气机,清热化湿 【方药】 三仁汤加减
【辨证论治】 咳嗽一证,首先须分清外感和内伤之所属。
起病 病程
兼证源自文库
脉证
治则
外感咳嗽 急 短 外感表证 多属实证 宣通肺气 疏散外邪
内伤咳嗽 缓 长 不同的里证 虚实互见 调理脏腑
一、外感咳嗽
(一)风寒咳嗽 【证 候】 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喉痒声重,头
一、外感风寒
【证候】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四肢酸痛,鼻塞, 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清稀色白,舌苔薄白,脉 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轻者可用葱豉汤,重者用荆防败毒散。
二、外感风热
【证候】发热,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咳嗽,咯 痰黄粘,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 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
血丝,咳引胸痛,鼻燥,咽干,喉痛,舌尖红,舌苔 薄黄,脉细数。 【治法】 清肺润燥 【方药】 桑杏汤加减
二、内伤咳嗽
(一)痰湿咳嗽 【证候】 咳嗽痰多而白粘,胸脘作闷,纳呆,身重易
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 燥湿健脾,化痰止嗽。 【方药】 二陈汤加减
(二)痰热壅肺 【证 候】 咳嗽,或气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色黄,质
【治法】 舒肝解郁,清肝泻热。 【方药】 丹栀逍遥散加减
四、瘀血发热
【证候】发热或潮热,胁腹刺痛,拒按,痛 有定处,甚则面色黯黑,肌肤甲错,烦躁不安或如 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或涩。
【治法】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 桃仁承气汤加减
第三节 咳嗽
【概述】 咳嗽是指因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出现以咳嗽、或咳吐 痰液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咳”指有声无痰,“嗽”是有痰无声。 本证病位主要在肺系,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