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论文】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 格式:docx
- 大小:21.13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教育论文】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源初中教师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
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劳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
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独立生活能力极强的五岁男孩,能将自己的生活小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能主动帮妈妈干活。
当记者问其母亲“你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怎么这么强”时,这位母亲说:“不这样培养,将来他怎么能够生存!”这才是一个对孩子终身负责的好母亲。
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家庭、社会都有深远的意义。
今天的幼儿将要走父辈们没有走过的路,将会遇到许多父辈们未曾遇到过的困难和风险,需要应付各种挑战,依靠自己去创造未来的生活。
如果家长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将来他们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学前教育是奠基教育,独立能力及劳动习惯培养无疑是一块重要的基石。
因此,有远见的家长应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视为面向未来、培养新一代的主要目标。
下面笔者想就此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学会自我服务和学会劳动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1.家长要认识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的道德价值。
让孩子学会自理,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家庭义务感和责任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感、独立自主自强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他们一生成长都有好处。
2.尊重并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热爱劳动的意识。
幼儿已有了独立意识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个“我自己”。
随年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洗碗、上街买东西,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
浅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领域中被广泛认可。
自我服务能力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的提升。
通过自我服务,幼儿可以学会独立完成各种生活任务,如穿衣、洗脸、刷牙等,进而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
自我服务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律性格。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重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机会,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人格特征,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意义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意义在于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
通过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幼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照顾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幼儿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大班幼儿阶段,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学会自己做事,展现自己的能力。
通过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和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幼儿素质和个性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机会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机会是培养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步骤之一。
幼儿在一个具有激发和支持的环境中更容易展现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
教室和活动场所的布置应当考虑到幼儿的身高和动作能力,让他们可以方便地取用和放置物品,以促进他们的自主行为。
要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自我服务活动,例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倒水等。
浅析幼⼉⾃我服务意识培养浅析幼⼉⾃我服务意识培养 幼⼉园是幼⼉成长的重要场所之⼀,我们要善于在环境建设中突出幼⼉⾃我服务教育,激发幼⼉⾃我服务意识。
下⾯是⼩编搜集整理的浅析幼⼉⾃我服务意识培养论⽂,和⼤家⼀起分享。
浅析幼⼉⾃我服务意识培养篇1 摘要:幼⼉⾃我服务能⼒培养与提升对于幼⼉的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在幼⼉园⽇常教学中积极探寻幼⼉⾃我服务能⼒提升的路径:教师要努⼒营造良好的环境,从幼⼉园与家庭两个层⾯激发幼⼉⾃我服务意识;教师要不断丰富教育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与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形式提升幼⼉⾃我服务能⼒;教师要善于运⽤激励⼿段,激发幼⼉⾃我服务愿望等,全⾯促进幼⼉的⾝⼼发展。
关键词:幼⼉⾃我服务能⼒提升 随着⽣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多数家长过于关注幼⼉智⼒发展,轻视或忽视幼⼉⾃我服务能⼒提升,“绝⼤多数家庭都只有⼀个孩⼦,部分家长溺爱孩⼦,使孩⼦养成⾐来伸⼿、饭来张⼝的不良习惯,⾃我服务的能⼒⼤⼤下降,幼⼉过分依赖,没有独⽴的个性,⾃我服务能⼒的培养迫在眉睫。
”①幼⼉园教育是幼⼉接受教育的第⼀站,教师要重视培养和提升幼⼉的⾃我服务能⼒。
它不但可以培养幼⼉动⼿能⼒、协调能⼒等,⽽且还能够培养幼⼉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发展幼⼉智⼒等,全⾯促进幼⼉的⾝⼼发展。
那么在幼⼉园教育中,我们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幼⼉⾃我服务能⼒呢? 1 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幼⼉⾃我服务意识 1.1 营造良好的园环境 幼⼉园是幼⼉成长的重要场所之⼀,我们要善于在环境建设中突出幼⼉⾃我服务教育,激发幼⼉⾃我服务意识。
具体来说,幼⼉园环境建设主要措施包括校园、班级⽂化建设、教师⾔传⾝教、⾃我服务时机创设等。
校园、班级⽂化建设要渗透⾃我服务教育,在校园宣传栏、教室、幼⼉休息室等场所张贴幼⼉⾃我服务的图画,强化幼⼉⾃我服务意识,也可以借助图画对幼⼉进⾏⾃我服务技能教育;教师也要借助⾃⾝影响⼒,发挥⾃⾝教育功效。
幼⼉普遍存在崇师⼼理,喜欢模仿教师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这⼀有利教育时机,以⾝作则,积极参与班级劳动,如与幼⼉⼀同打扫班级、参与午餐服务等;为幼⼉创造良好的时机对激发幼⼉⾃我服务意识也很重要,在确保幼⼉⼈⾝安全的前提下,教师要尽量将幼⼉⾃我服务所需要的物品摆在显眼易取之处,如就餐时将器具摆在幼⼉⾯前,劳动之前将劳动⼯具放在幼⼉⾝旁,激发幼⼉⾃我服务意识。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的论文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的论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最关键的是幼儿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
”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的话。
但在我国现实社会中,许多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劳动意识淡薄,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等缺点。
因此,我们教师和家长必须尽早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
从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劳动热情入手,帮助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一、在幼儿园中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1.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
记得去年在中班的时候,一天,我在活动室里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看见一把小椅子被一位幼儿碰倒了,他没有把小椅子扶起来,其他幼儿看见后,有个别幼儿用脚踢,还有些幼儿从一旁绕过去;还有些幼儿把碎纸片扔在干净的地板上,没人捡;午睡时,有个别幼儿的衣服放在凳子上,不小心被小朋友碰到地上,也没有人捡起来;吃饭时,有些幼儿把不喜欢吃的饭菜丢在地上。
针对这些现象,我在语言教学中,利用看图讲述,让幼儿了解我们吃的粮食、蔬菜都是农民伯伯用勤劳的双手种出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
再通过故事等活动,让幼儿爱护环境,爱护公物,知道劳动最光荣,明白只有懂得勤劳的人才会有收获,好吃懒做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这样就激发了幼儿的劳动意识和劳动兴趣。
2.在区域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
教师在班中开设区角活动,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
如:“娃娃家”给幼儿提供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如厨房用具、娃娃、衣服、裤子、奶粉、奶瓶等,让幼儿扮演家中的成员,学做妈妈和爸爸在家中做饭、给娃娃穿衣服等,从而使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劳动。
再如,在表演区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小动物的头饰,让幼儿在愉快的表演中,不由自主的去帮助同伴戴头饰,在故事表演中学习爱劳动的小动物,这不但提高了幼儿的表演能力,而且劳动的兴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3.利用午餐、午睡和起床的时间,提高幼儿的`劳动兴趣根据幼儿的特点,在中班午餐时,我让幼儿做一些饭前擦桌子,再分碗、分勺子的事情。
浅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摘要】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在大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提供自主选择机会和培养幼儿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可以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给予实践操作的机会和激发学习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意愿也是重要的,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多方位的方法和途径,可以促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促进他们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引言、重要性、意义、正文、自主选择、独立完成、实践操作、主动性、表达意愿、结论、教育任务、促进发展、多方位方法、途径。
1. 引言1.1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实际生活技能,还可以培养其自信心和独立性。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需要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穿衣、洗脸、吃饭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任务实际上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完成这些任务,幼儿可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其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通过不断的培养和训练,才能让幼儿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更加自信、独立和成功。
1.2 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意义在大班幼儿阶段,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特质,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有自信、自律和自立。
通过自主选择和实践操作,幼儿可以逐渐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日常生活,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培养自我服务能力能够培养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幼儿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家长和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因为这不仅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能力,也是他们日后独立生活的基础。
尤其是大班幼儿,正处于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认识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主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饮食自理、个人卫生等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促进他们自我发展。
通过自我服务,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二、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家庭是孩子最早的社会化环境,也是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最佳场所。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引导,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
在穿衣服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自己试着穿鞋子、扣纽扣、系鞋带等,慢慢地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在饮食方面,可以教导孩子自己取餐具,尝试用筷子吃饭,自己擦嘴等,培养他们自己进餐的能力。
在个人卫生方面,可以教导孩子自己洗脸、梳头、洗手等,培养他们的自我清洁能力。
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基本技能,父母的引导和榜样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校中,教师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游戏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体验自己做事的乐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在游戏中模拟购物,让幼儿自己挑选食物、付账等,锻炼他们的购物技能和金钱概念。
在手工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工艺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让幼儿自己整理课桌、椅子,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能够慢慢地培养出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幼儿园环境的角色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二家园,园所的环境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浅谈幼儿劳动养成教育论文1. 引言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价值观,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立性和责任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实施方法,以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参考。
2. 目标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动手技能和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交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培养幼儿的基本动手能力,如握笔、剪纸等;•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穿衣、整理房间等;•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原则幼儿劳动养成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幼儿为中心: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渐进式教学:从简单的活动开始,逐步引导幼儿掌握更复杂的动手技能;•综合教育: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动机:通过游戏、奖励和表扬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安全: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
4. 实施方法4.1 动手实践活动安排各种适合幼儿年龄的动手实践活动,如插花、做手工、种植小花盆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锻炼手部肌肉,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2 生活技能培养组织幼儿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手、擦桌子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提高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如参观工厂、拜访老人等。
通过与社会接触,幼儿可以了解不同劳动职业的重要性,培养敬业精神和社交能力。
4.4 故事和游戏讲述与劳动有关的故事,并设计相应的游戏。
通过故事和游戏,幼儿可以接触到不同劳动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5. 教学评估与反馈为了评估幼儿劳动养成教育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观察:观察幼儿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责任感的提升情况;•记录:记录幼儿参与劳动活动的乐趣和成就感;•反馈: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的劳动养成教育进展,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浅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大班幼儿是指年龄在五六岁之间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但是仍需要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本文将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的意义、培养方法以及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在学校中,幼儿需要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整理物品、洗手、穿脱衣物等,这些任务的完成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校中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
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
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不仅是生活上的一种技巧,更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独立性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需要采用多种方法。
可以通过模仿和示范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置模拟生活场景,通过自身的示范和引导,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的动力。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如何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事务。
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幼儿需要相互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些任务,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正确的自我服务习惯。
幼儿的习惯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庭和学校的长期坚持和耐心引导。
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选择权。
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并不是要求他们完全依赖自己,而是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幼儿在接受自我服务能力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教师和家长要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克服困难。
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正确的培养方法和注意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浅议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甄选3篇)1.浅议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第1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用教育家的观点说,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像获得利息一样;要是有了坏习惯,就像一辈子有还不清的债务,总得为它付出代价。
幼儿爱模仿,可塑性强,因此幼儿期是养成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好习惯最容易形成的关键时期。
可是,现在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等多方面的能力,却很少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致使幼儿行为的两面性,即幼儿在幼儿园时行为习惯比较规范,但在家庭中却是相反的行为。
更甚者,幼儿的有些良好行为习惯还得不到家庭的支持,文明行为反而引起周围成人的讪笑或制止,使幼儿对园内外不同行为要求感到无所适从。
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
从教育实践上可以看出,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进行有效的家园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
但是习惯不是一律,有好有坏。
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由此可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对于大班的幼儿,就要培养孩子守时、守纪、爱学好问,自己评价与调控等方面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幼儿受益终生,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逐渐意识到:尊重幼儿需要,培养幼儿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一.首先,良好行为习惯的规则建立或评价主体已经由老师变成幼儿。
以前,老师对幼儿的统一要求比较多,老师制定的规则比较多,现在,我们逐渐让幼儿或师生共同简历规则,幼儿会积极地遵守。
老师不在是一个规则的制定者、决策者,而是引导者。
另外,老师的建设性评价往往会让幼儿产生被批评的感觉,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
而同样的评价主体由同伴来说时,幼儿却有认同感。
浅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十分重要。
幼儿期是儿童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内,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得到逐步发展,将对其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班幼儿面临着从幼稚园生活到小学生活的过渡,需要比之前更强的自我服务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中,应该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增强其自我服务能力,为扎实的小学准备做好准备。
首先,家庭是幼儿开展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场所。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积极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照顾。
告诉幼儿如何吃饭、如何整理房间、如何保持个人卫生等,这将为幼儿在幼儿园中更好的自我服务做好准备。
如果能够和幼儿一起整理玩具、衣服等物品,也能够帮助幼儿更有组织性、按照规律进行操作,以此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同时,在幼儿园中,教师也需要促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应该定期安排自我服务活动,比如让幼儿自己换鞋、吃饭、洗手、上厕所等。
在进行这些活动时,教师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并及时表扬、鼓励幼儿。
此外,教师还应该教育幼儿遵循一定的规则、程序。
在安排自我服务活动时,应该给幼儿制定规则和标准,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并按照规定时间和过程进行组织和操作。
当幼儿违反规定时,教师应该及时回顾规定,并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通过有理有利有情的方式,帮助幼儿明确规则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
最后,还要注意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其体验并运用自我服务技能。
在实际活动中,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指导幼儿,而应当为幼儿创造足够的机会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幼儿在完成自我服务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并经验到自学和自我控制的乐趣,从而培养出自己的自我服务观念和能力。
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第一篇: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论文苏联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儿童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的问题是要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浅议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和影响,此时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越易成功。
如果说幼儿教育是奠基教育,那么劳动习惯的培养无疑是一块重要的奠基石。
我们如何将这块奠基石砌得稳固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认识劳动价值,培养优良品质。
幼儿园安排的劳动教育主要是让幼儿学会自理,承担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责任感。
而我国历来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贵贱等级思想。
一谈及体力劳动,便以为是没有文化,志向不远的人所做的事。
这种思想至今依然潜隐于不少人的心态之中,乃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
以至于我们的幼儿也产生了轻视劳动的不良心态。
针对这一不良的现象,我们开展了“劳动最光荣”这一主题活动。
让幼儿认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知道他们的劳动对人们和整个社会的重要性。
在班级中评比劳动之星,抓住每一个契机鼓励幼儿“自己来”,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
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自己能做”的自信心。
同时慢慢地将劳动的内容从自我服务扩展到为他人、为集体服务。
如:让幼儿做值日生分发本子,收拾铅笔盒,和同伴合作布置教室等。
始于单纯的“动作”兴趣,渐渐萌发对劳动的热爱,培养吃苦耐劳、独立自主自强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
二、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劳动习惯。
1.为幼儿劳动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我们是否会把握时机。
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太阳”,家长都围着一个“太阳”转,不等孩子张嘴、伸手,吃的、穿的、玩的、用的一应俱全,孩子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
因此,幼儿初入园时便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现象,如:不会独自如厕,不会自己拿筷子吃饭等等。
浅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摘要】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幼儿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活动,如穿衣自理、整理书包等。
培养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对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提高幼儿的独立自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来促进其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引导和激励幼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自信和自立的品质,还能为其未来的社会交往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望未来,可以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和教育方法来进一步提升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独立自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社会交往、教师作用、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定义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的自我服务活动,如穿衣、洗脸、洗手、整理书包等。
这种能力是指幼儿在生活中的自我照顾、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方面的能力。
通过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律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还可以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育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可以帮助大班幼儿建立正确的自我服务理念,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重要性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让幼儿学会照顾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责任感和独立性。
通过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升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幼儿园劳动教育与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一、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它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生活、学会独立。
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他人。
同时,劳动教育还能锻炼孩子们的体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三、劳动教育与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策略在幼儿园,我们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劳动氛围的环境。
比如,设置专门的劳动区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地参与到劳动中来。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环境的整洁,让孩子们在整洁的环境中感受到劳动的愉悦。
2.以榜样示范法引导孩子们参与劳动孩子们模仿能力强,我们应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劳动,让孩子们看到我们的身影。
当孩子们看到老师都在劳动,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跟着我们一起动手。
我们还可以通过表扬劳动积极的孩子,激发其他孩子的劳动热情。
3.游戏化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与游戏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劳动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劳动技能。
还可以设置劳动奖励,让孩子们在完成任务后获得成就感。
4.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服务意识我们要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自我服务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我服务的好处。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孩子们在自我服务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家长在孩子们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培养。
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劳动,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幼儿园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童年,为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助力!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其实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浅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现代社会的变化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大班幼儿,他们即将面临学前教育的结束和小学的开始,需要具备更多的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幼儿在生活中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活动的能力,包括自理、自助、自学、自助劳动和自护等。
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饮食、卫生、穿戴、学习等方面探讨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饮食方面是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
大班幼儿应该学会独立用餐,包括自己端菜、喂食和清理餐具。
教师可以设置餐前准备活动,让幼儿自己穿上围裙、洗手,同时培养幼儿品尝不同食物的勇气。
在用餐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勺子、叉子等工具正确地吃饭,鼓励他们尝试自己端菜、倒水等动作。
用餐后的清理工作也应该由幼儿自己完成,包括清洗餐具和桌面。
通过引导幼儿在饮食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
卫生方面也是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
大班幼儿应该学会自己刷牙、洗脸、洗手等基本卫生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动画等形式向幼儿普及卫生常识,激发他们对卫生习惯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示范,引导他们正确地刷牙、洗脸、洗手等动作,并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
在卫生环境的维护方面,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会打扫自己的座位、清理教室的垃圾等,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
穿戴方面也是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环节。
大班幼儿应该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整理衣物等。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绘本等形式向幼儿普及衣物的名称和穿戴顺序,让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尝试穿脱衣物,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在衣物整理方面,幼儿应该学会将自己的衣物整理整齐放置,教师可以进行示范,引导幼儿自己整理衣物,并及时表扬他们的努力,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穿戴习惯。
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通过饮食、卫生、穿戴、学习等方面的训练来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浅论幼儿自我服务劳动及其教育和训练浅论幼儿自我服务劳动及其教育和训练引言:幼儿自我服务劳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们自主性、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的有效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自我服务劳动的意义、方法以及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教育和训练。
一、幼儿自我服务劳动的意义幼儿自我服务劳动是指幼儿通过自己的劳动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任务,例如整理书包、穿脱衣物、自己动手吃饭等。
这种劳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责任感和规律意识,有利于他们逐渐独立生活,提高自我照顾能力。
同时,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幼儿能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二、幼儿自我服务劳动的方法1. 设计适合幼儿的自我服务劳动任务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教师可以合理设计适合幼儿自己做的劳动任务。
例如,在课堂上教授幼儿如何整理书包、如何清洁桌面等。
2. 创设适宜的环境和工具幼儿的自我服务劳动需要建立在适宜的环境和工具基础上。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求设立衣帽区、饮水区等,提供有利于幼儿自主完成劳动的环境和工具。
3. 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在幼儿自我服务劳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识。
同时,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制定劳动目标,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三、在幼儿园中进行幼儿自我服务劳动的教育和训练1. 通过模拟情境进行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模拟各种日常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进行相关的自我服务劳动。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餐厅服务员的工作,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幼儿自我服务劳动中,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洗手、刷牙等。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激发幼儿对卫生习惯的兴趣,使其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3. 培养良好的公共意识幼儿自我服务劳动不仅涉及个人生活,还包括公共场所的整洁和秩序。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认识到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意识。
浅谈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摘要】在大班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指出这对于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探讨了提高幼儿生活自理技能的方法,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引导他们独立完成简单任务,搭建自我服务的环境,鼓励参与家务活动等。
在总结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方法,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文章强调了家长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需要共同努力引导和鼓励幼儿,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独立性,为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适当的引导与培养,大班幼儿可以逐步提升自我服务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环境。
【关键词】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自理能力,生活技能,环境搭建,家务活动,独立完成任务,家长,老师,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在大班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自我服务能力不仅仅是指幼儿能够自理、自助,更是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增强幼儿自信心和自尊心,也能培养其责任心和合作意识。
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幼儿个体的发展有益,也有助于班级的管理和教育。
当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活动,比如整理书包、摆放玩具等,便能减轻老师的负担,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
在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了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外,搭建良好的自我服务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让幼儿身处一个鼓励、支持自理的环境中,他们才能更好地习得自我服务的技能。
通过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个人成长,也有益于班级管理和教育。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 说明本文将讨论的内容本文将围绕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
我们将探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介绍提高幼儿生活自理技能的方法,讨论如何搭建幼儿自我服务的环境,探讨如何引导幼儿参与家务活动,以及如何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任务。
开展劳动教育提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劳动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于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开展劳动教育如何提升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通过实验证实相关观点。
一、劳动教育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影响1、培养独立意识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通过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活动,如整理玩具、擦桌子等,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增强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
在实践中,幼儿学会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2、培养动手能力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幼儿可以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3、培养责任感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通过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动活动,让他们体验到付出劳动和责任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样可以在自我服务中形成自觉的行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纪律性。
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团体劳动活动,让幼儿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团队意识,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2、促进交往能力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通过劳动活动,在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会产生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和社交技能。
3、增强自我认知劳动教育可以增强幼儿的自我认知,通过劳动活动,幼儿可以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采用实证研究验证劳动教育的有效性为了验证劳动教育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一项实证研究。
我们在两所幼儿园随机选择了100名3-5岁的幼儿,其中一所幼儿园作为实验组,另一所作为对照组。
幼儿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的研究
幼儿自我服务劳动教育是指让幼儿通过参与各种服务性劳动活动,培养自理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方法。
这种教育方法旨在引导幼儿自觉地为他人服务,培养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社会意识。
在实施幼儿自我服务劳动教育时,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参与各种日常生活的劳动活动。
让幼儿自己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床铺、洗自己的碗筷等。
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自理能力,也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幼儿还可以参与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如为老人送水、为幼儿园校园打扫卫生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深刻体会到自己为他人的付出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进行幼儿自我服务劳动教育时,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一方面,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服务内容和活动安排。
教师应该及时表扬和奖励幼儿的劳动成果,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
研究表明,幼儿自我服务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幼儿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培养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幼儿可以通过服务他人的活动,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通过自我服务劳动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幼儿自我服务劳动教育应该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得到重视和广泛推广。
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幼儿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能够参与到各种劳动活动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源初中教师
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
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劳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
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独立生活能力极强的五岁男孩,能将自己的生活小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能主动帮妈妈干活。
当记者问其母亲“你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怎么这么强”时,这位母亲说:“不这样培养,将来他怎么能够生存!”
这才是一个对孩子终身负责的好母亲。
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家庭、社会都有深远的意义。
今天的幼儿将要走父辈们没有走过的路,将会遇到许多父辈们未曾遇到过的困难和风险,需要应付各种挑战,依靠自己去创造未来的生活。
如果家长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将来他们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
学前教育是奠基教育,独立能力及劳动习惯培养无疑是一块重要的基石。
因此,有远见的家长应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视为面向未来、培养新一代的主要目标。
下面笔者想就此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学会自我服务和学会劳动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
1.家长要认识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的道德价值。
让孩子学会自理,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家庭义务感和责任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
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感、独立自主自强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他们一生成长都有好处。
2.尊重并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热爱劳动的意识。
幼儿已有了独立意识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个“我自己”。
随年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洗碗、上街买东西,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
如果经常压制孩子的独立愿望,他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处世消极、无所作为的人,这样的孩子只会什么事都要等大人替他准备好。
家长应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
“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因为它是孩子得以发展的动力。
3.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
作为家长,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让孩子去做事,不管孩子哭闹,不“心软”、“妥协”,依顺孩子。
家长若感情用事,不仅不能给孩子勇气,无助于孩子克服困难、经受磨炼、战胜痛苦,相反,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慌、软弱。
要孩子坚持独立、不怕困难,家长应“心硬”些。
其实每个孩子刚开始学自理都会感到困难、力不从心,但要做个好孩子的愿望在鼓励着他们,他们会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直至成功,这就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幼儿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及成功的来之不易。
可见,学会自理和劳动可让幼儿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增强责任感,促进其独立性的初步形成。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要讲究方法
1.应不失时机地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孩子劳动的机会时时处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大家围着一个“太阳”转,不等孩子张嘴、伸手,吃穿玩用一切俱备,孩子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
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
家长应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活动和劳动。
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吃饭、穿衣、游戏、睡觉等环节,本着“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的原则,只要没有危险都应让他们去实践,同时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2.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要求。
孩子刚开始劳动时,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家长不要因此就不让孩子动手,而要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做,鼓励孩子坚持劳动,养成习惯。
有这么两位母亲都很疼爱孩子,可两人观点不同,做法有别,其结果也就各异。
面对孩子自己动手叠的并不整齐的被子,甲母亲气冲冲地冲孩子喊:“我说你不会,你偏要逞能,躲开!让我重新给你叠。
”这个孩子由这之后再不愿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了。
乙母亲却欣喜地赞赏孩子:“哟!今天你自己叠被子了,真能干。
来,让妈妈瞧瞧!嗯,不错,如果这个地方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
”这个孩子受到鼓励,不仅把被子叠得越来越整齐,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信心也越来越强了。
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动手应多采取积极鼓励的方法,然后再提高要求,使孩子体验到独立
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
3.采用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劳动技能。
(1)在家庭中,可以让孩子当老师,教爸爸、妈妈洗手、扫地等,巩固所学的技能。
(2)通过讲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帮妈妈做事情”,与孩子一起唱“劳动最光荣”,念诗歌“别说我小”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
(3)运用游戏法,激发孩子兴趣。
如运用“我是阿姨来喂饭”、“我帮娃娃穿新衣”等游戏来教给孩子一些劳动技能。
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
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他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
(4)通过和爸爸妈妈比赛,以竞争形式让孩子知道只有天天自己穿衣、整理玩具等,比赛才能获胜。
开始时,家长可有意放慢速度,让孩子有成功感,当孩子掌握正确方法后,家长可提高要求。
(5)让孩子当“魔术师”或爸爸妈妈当摄影师。
开始时先指导孩子学会有关技能,然后孩子来当“魔术师”让玩具“变”整齐,让饭菜“装进”肚子,让手帕“变”干净等,家长可当摄影师将孩子劳动的情境拍摄下来,以调动孩子学习各项生活、劳动技能的积极性。
(6)家长可带孩子外出参观成人劳动情景,有时也可让他们模仿,形象地学习一些劳动技能技巧。
4.正确看待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家长应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
如2~3岁的孩子,让他用勺自己吃饭,初步学会穿脱衣服、开合拉链,自己拿放玩具等;3~4岁的孩子可让他们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洗手、叠被褥、洗手绢、自己整理图书玩具等;5~6岁的
孩子除了自理劳动外,还可让他们帮助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让孩子饭前摆放餐具、饭后帮助收拾饭桌,还可以要求他们扫地、擦桌子、浇花、饲养小动物等等。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早地学会去做,并能做好,这是人之常情,但家长也应看到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孩子的节奏,有着各自特有的成长速度及规律,重要的是,让孩子依照自己的规律顺其自然慢慢地伸展。
父母除了必要的帮助以外,还应仔细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不宜要求过高过严,孩子自然会有不同于昨天的今天。
孩子是一点一点变化,一点一点长大的,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有效施教。
5.做好“记录”,评价孩子在家情况。
家长可设计“小能手在家情况记录表”,记录幼儿在家独立生活及劳动的情况。
如完全独立完成的项目打“√”;有时独立完成的打“△”;常需成人帮助完成的打“×”;自己不能完成的则留空白,对此情况家长不应放弃,应鼓励孩子尽量去做,相信孩子能够自己完成。
家长也可将孩子每天应该做的事情用图画出来,请孩子自己把每天做的情况用符号标出来。
通过表格的记录和有针对性的评价来督促幼儿在家学习独立生活、劳动的技能。
6.一贯一致,持之以恒。
由于有些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不少孩子在园能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可回到家里却什么都不干,摆出“小皇帝”、“小公主”的姿态。
所以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了一致性还要有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家长不能有时因工作疲劳或赶时间,就对孩子说:“今天就让我来喂你”。
“今天不用洗了,明天再说吧。
”等等,这样做的后果只会使孩子为他以后不认真做事留下借口。
所以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源初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