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优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4
《陈情表》教案
【设计说明】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两“表”之一,是一篇经典篇目,让学生在阅读中正确断句,读懂文意,读出情感,读出属于自己的感悟,体味感恩之情,是设计《陈情表》教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表格的形式设计教案,对学生、教师各自任务、作用的明确规定。
【教学目标】
1、通过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积累“茕茕独立、形影相吊”等成语;
2、通过翻译课文,理顺思路,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及凄切婉转
的陈情技巧。
3、通过课外探究,资料补充,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在吟诵中解读作者的“情”字,体会本文悲恻动人的原因。
2、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 PPT课件音频朗读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点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这个办法的?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生进一步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看结果:李密是否打动了晋武帝呢?
【见课件】小结:本段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陈述自己的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并强调自己的特别处境,进一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求得体恤。【见课件】1、学生质疑,落实文
言字词。
2、学生谈论合作回答
教师提问
1、学会给不
同类型的信息
归类并分析
2、训练学生归
纳总结文章特
色的能力
5、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
1、为李密的言辞和情理所动。
2、彰显孝治天下的恩德。身世孤苦悲凉
小结:
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孝情)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沐清化蒙国恩(忠情)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圣朝恩重如山
先尽孝后尽忠学生谈论合作回答教师
提问。
训练学生归纳
总结文章特色
的能力。
6、《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
1、融情于事的方法。。
2、形象生动、自然精粹的语言。
3、陈辞婉曲,屈伸适宜学生总结本文学到的知
识
进一步训
练学生筛选、总
结信息的能力。
学习知识,
理解知识,运用
知识
7、你能说出哪些成语出自本文吗?
8、小测试:1、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
学生讨论、合作探
究找出喜欢的语句和成
语,相互交流
学习知识,理解
知识链接
中国的孝文化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源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最受推崇。
孔子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汉代“以孝治天下”,孝悌则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孝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在选官制度上,也体现出对孝的提倡。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就是“孝廉”,孝廉就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如果乡里有人以孝出了名,地方长官是有责任向上推荐的,而且还可以直接任用。
“孝”在古代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所谓圣朝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管文官武官,也不管官做多大,碰到父母之丧,如果不马上请假还乡,那是不对的,监察御史马上提出弹劾,可以处分到永不录用的程度,是很严重的。不过有一点例外,以武将来说,他正在前方作战,假使父母死了,仍然要向朝廷请假还乡,皇帝可以下诏书,着他移孝作忠,予以慰留,这才可以不还乡。
古代连皇帝也要守丧三年。譬如说丧期之间是不准结婚的,年轻皇帝登位前若要结婚,除非由皇太后下命令才可以。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都有,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没有就位以前,丧事没有发布,先办婚事,第二天再发丧,否则就违犯礼制。这种古礼连皇帝都要遵守,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