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边有多长47
- 格式:doc
- 大小:17.61 KB
- 文档页数:3
一. 教案背景: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乡镇小学,全班32名学生,学生基本是来自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是很高,由于父母文化水平比较低,所以造成学生在学习基础、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两年多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合作交流等能力,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提高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和家长三力合作的作用。
教学中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探索,积极学习,在不同的认识水平下共同进步。
二、教学课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7页《花边有多长》三、教材分析“花边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7页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掌握了长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掌握了一些测量单位,并对周长已有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将为学生今后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和其它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长方形周长的内容较少,主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单一的教学肯定枯燥乏味。
我认为学习是连续性的,教材这样的编写是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以及知识之间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连续与整体性的。
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及时向学生渗透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整体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宗旨在于让学生计算“花边有多长”的同时,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选择较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也是今后学习计算其他图形周长的基础。
四.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采用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并解决的方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
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花边有多长》说课稿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花边有多长》说课稿一。
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7页花边有多长(长方形的周长)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研究了长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内容将为今后长方形的面积,其它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长方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长方形的周长的内容较少,主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单一的教学肯定枯燥乏味。
我认为学习是连续性的,是一个整体部分,教材的编写是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将知识之间存在的不可分割的连续与整体,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及时渗透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整体学习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所以本节课我的课题定在长方形的周长和计算。
重点:放在学生操作和交流中去体会长方形周长的概念。
从而自然的获得求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要引导好学生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和体验,那么难点:就是用什么方法和什么手段来让学生探索出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得出长方形周长的简便算法。
2。
能力目标:在研究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动手能力,以及图形的想象能力。
3。
情感目标:创设师生互动情景,在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以乐于和作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
说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
三。
说学法根据学法的知道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操作—概括—检验—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分4个教学过程进行教学(一)复习铺垫1、复习长方形的特征引导学生回忆一下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并要求学生用几何画版的方法进行验证。
[伴你教数学]花边有多长〖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力。
3.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材分析〗“花边有多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了解长方形特点,学会了测量,了解了一些测量单位,并对周长已有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旨在让学生计算花边有多长的同时,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选择较简单的方法进行计算,也是今后学习计算其他图形周长的基础。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处于城乡结合的地带,全班56名学生,有三分之一来自农村,三分之二来自城市。
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学生在学习基础、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两年多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合作交流的能力,对长方形、周长等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主动探索,积极学习,在不同的认识水平下共同进步。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新课师:同学们,再过几天学校就要举行布置教室的展览活动,看一看我们的这块黑板该怎么装扮一下呢?生1:可以把黑板好好刷一遍。
生2:可以在黑板上画上美丽的图案。
生3:可以给黑板贴上花边。
师:同学们的主意都不错,如果我们要给黑板贴上花边,那要准备多长的花边呢?生:可以先量一量黑板的周长。
(让学生讨论如何量黑板的周长。
)(二)探究新知师:谁能说一说你打算怎么量?生1:可以用皮尺绕黑板一圈看看有多长。
生2:可以用米尺把黑板的四条边量出来,然后加起来就是周长。
生3:我考虑不用四条边都量,黑板是一个长方形,我们只要量出它的长和宽就可以知道它的周长了。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那现在各组商量一下怎么量,派两名同学上讲台量一量,然后把黑板的周长计算出来。
(学生量的量,算的算,大多数学生都已算出结果。
)师:现在哪一组能汇报一下你们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生1:我们组量的黑板长是350厘米,宽是125厘米。
花边有多长[教学内容]花边有多长(北师大版教材)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1、周长概念的建立。
2、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课件出示长方形图。
1、提问:长方形的特征有哪些?(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找一找,长方形的周长。
师:你能不能找出它的周长呢?(请一名同学板演)师:那么长方形一圈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
板书:长方形的周长二、探究新知1、谈话进入师:这学期,我打算对我们班这些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进行表扬与奖励,领奖台就设置在讲台这,那么是不是应该把黑板也打扮打扮?我打算用漂亮的花边把黑板的四周围一圈。
[出示课件]师:你们观察花边围成了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师:那花边绕黑板一周的长度是什么?生:长方形的周长[出示课件]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那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2、小组讨论3、展示结果生1: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34+12+34+12=92(分米),就得出长方形的周长是92分米。
生2:我根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用34+34得出两个长,再用12+12得出两个宽。
然后再把它们的和相加,就可得出长方形的周长是92分米。
生3:我是这样想:已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用34×2得出两个长,用12×2得出两个宽。
然后把它们的积相加,也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生4:我是用34+12得出一个长和一个宽的和,也就是长方形周长的一半,在乘2,就得到了长方形的周长。
4、引导观察[出示课件]观察这四个算式(1)34+12+34+12=92(分米)长+宽+长+宽(2)34+34+12+12=92(分米)长+长+宽+宽(3)34×2+12×2=92(分米)长×2+宽×2(4)(34+12)×2=92(分米)(长+宽)×24、说一说,你们喜欢哪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为什么?5、总结同学们都认为第四种算法简便。
《花边有多长》
四都小学柴新娟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7页《花边有多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3、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再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每人两个长6 cm、宽2cm的小长方形。
每人一张作业纸。
板书:
花边有多长
长方形的周长
①长+宽+长+宽②长×2+宽×2 ③(长+宽)×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先学后教,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再进行反馈交流,算法的优化也建立在学生自主练习后去体会。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现实生
活出发,力求使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
课堂上留出十几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作业,自主学习。
2. 注重体现学生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小组合作,同桌合作,使学生能在合作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认识。
3.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灵活性,教学中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中逐步提高,不断发展。
4、书上的练习只有两个小题,题目数量明显不够,所以我自己设计了练习。
保证学生练习时间和练习的效率。
从课堂实际来看,确实达到了我的要求,预设的题目数量很合适。
本节课不足之处是:
1、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哪一种方法最简便,有盲从的现象。
2、让学生明确求花边的长度其实就是求黑板周长这一环节时,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讨论,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而是匆忙地就下了结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