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的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739.50 KB
  • 文档页数:3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整个现场检查过程中投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 现场检查过程中应按《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进行,并做好详细记录 遵守《工作指南》现场检查纪律和规定 在现场检查报告上签字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现场检查纪律
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则与规定 不接受学校的任何形式的礼品、礼金和特殊服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认证的指标体系框架
1. 专业培养目标 2.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3. 教学实施 4. 师资队伍 5. 教学条件与利用 6. 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 7. 生源与毕业去向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
规范与文档 质量保障机制 质量保障措施 毕业生跟踪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生源与毕业去向
生源 毕业生去向 典型毕业生 标志指标 社会奖学金来源
现场考察必须严格按照“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认证工作专家组工作指南” 的规定进行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现场考察的准备
专家组:
在现场检查之前应仔细阅读《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认证专家组工作指南, 并认真阅读申请 学校的自评报告,认证委员会对该专业现场检查工作的要求
计算机专业认证的目的
有利于被认证专业的发展
明确办学目标,适应社会需求 强化目标与过程控制,提高教学质量 合理配置资源,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建立办学声誉,促进国际认同
有利于社会对办学单位的了解与信任 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宏观决策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现场考察的活动
专家工作组主要通过以下活动对认证内容进行全面考 察与评价:
会晤院系行政、教学、学术负责人 考察教学条件及教学管理 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成果 会晤学生代表 会晤教师代表 会晤毕业生代表
考察结束前,工作组应会晤被认证单位的有关领导与 教师,由专家组组长说明对学校和认证专业的观感和 建议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师资队伍
数量与稳定性 学历背景 教学介入 专业与技术能力 科研与培训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教学条件与利用
经费 实验条件与利用 图书资料条件与利用 网络条件与利用
计算机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评估
申请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单位均应满足教育 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专业认证侧重于考察与评价办学单 位在计算机专业教育方面的理念、条件、 实施过程与效果
计算机专业认证工作由常设的认证机构组 织实施,办学单位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申 请,按照规定进入认证程序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工程型着重考察学生工程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环境和过程 应用型着重考察学生沟通能力与满足技术服务需求能力的培养
环境和过程。 (后两类就业状况是重要参考指标)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自评与自评报告
申请者所在学校对申请认证学科进行自评 相关院(系)按照规定格式撰写自评报告,该报告是计算机
有关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基本文件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认证程序与 方法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认证指标体 系与标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申请表(自评报告) 格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专家遴选与培训办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专家组工作指南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务,不利用专家组成员的身份牟取私利 现场检查期间,不参与被认证单位安排的与现
场检查工作无关的活动 注意保守秘密,凡属于专家组内部讨论情况、
尚未形成正式结论的内容,均不得泄漏。例如, 被认证专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被认证专业改进 建议的讨论内容、专家组成员个人发表过的意 见等
制订现场检查工作计划,确定现场检查重点 明确每人的职责和任务 与相应院系负责人商定有关事宜
被检查学校:
认真阅读认证专家组工作指南, 按照要求考察活动做出安排 为专家组准备一间工作(会议)室 陈列检查所要求的有关教学和教学管理等资料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非首次认证的单位应描述自上次认证以来的改进与发 展情况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自评报告的附录
自评报告的附录为支持报告正文内容真实、客观性所必 须的材料,主要包括:
教学文件: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时安排及主要内容(标题),任课 教师的情况
本专业所在院系教师的名单、履历 由学校组织的有关德育、体育评估的结论及数据 有关学生外语水平的相关数据 图书、期刊、音像等教学资料统计数据 实验室主要设备清单 毕业生反馈的有关资料 主管部门对学校整体办学、教学工作的评价或评估结论 学校在评估合格有效期内的有关总结报告(首次评估无此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认证指南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内容提要
什么是计算机专业认证 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基本过程 认证的主要内容 自评报告 现场考察 认证专家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什么是计算机专业认证
专家组现场考察不形成结论,其考察活动的正式结果 是向认证机构提交的考察报告,该报告不向被认证单 位公布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现场考察报告
在撰写《认证工作专家组报告》之前,专家组全体成 员应经仔细讨论,在主要问题上统一认识后,形成” 认证工作专家组报告”,提交认证机构
认证突出以学生为本
办学目标定位应在学生出口描述上得到具体的 体现
关于办学条件的考察与评价应从定量描述资源 拥有状况转向学生有效利用资源的状况
教学过程考察除侧重过程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外, 应涉及内容与效果
侧重关注大多数学生的状况 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认证的内容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基本程序
拟接受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单位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 申请者应仔细研究有关计算机专业认证的文件
认证机构进行资格检查,并通知被接纳的申请者提交 自评报告
认证机构指定认证专家研究自评报告,并进行现场考 察,其间按需要要求申请者提供补充材料
在自评报告与专家现场考察报告的基础上,认证机构 作出认证结论
专家实行任期制,队伍应相对稳定,在参加现场考察 前,应经过相应的培训,能理解计算机专业认证的目 的、办法、内容、要求,以及不同类型培养目标各自 的认证标准,确保认证过程的规范性与可信度
每次参加现场考察的专家一般为5-7人 与被评估院校利益相关或冲突关系的专家应回避 每次考察,认证机构指定专家组组长,组长直接对认
专业培养目标
办学定位 毕业生描述 实施方案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计划与目标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建设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教学实施
手段 过程 考核 研究 学生指导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计算机专业认证与分类培养
对应于计算机专业规范的四个培养方向,申请认证单位 可以将自己的培养目标归于科学型、工程型、应用 (服务)型中的一个或多个
认证指标体系中的每一项在上述三个类型中有不同的 标准
研究型认证着重考察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和过程,毕 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例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证机构负责,并保证在考察结束后10天内将报告提交 到认证机构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认证专家的职责
进入现场之前,做好各项现场检查准备工作,熟悉有 关认证文件,理解认证委员会对现场检查工作的要求, 审阅被认证专业的自评报告,全面准确地掌握自评报 告的内容,研读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的时间不少于36 小时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认证过程的规范化
认证过程应严格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认证程序与方法”执行
认证过程中使用的表格、报告、文件格式 由认证机构统一制定
认证机构按照相关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 向申请认证单位收取认证费,认证过程中 全部费用由认证机构支付
专业认证的重要依据,其内容要体现客观性、综合性原则 申请者必须提供支持自评报告真实客观性的材料,作为报
告的附录 认证机构在收到自评报告后一个月内(寒暑假除外),
应对自评报告做出整体评价。可产生下面两种结论:
通过。于2个月以内组织、派遣认证工作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 不通过: 自评报告的内容未达到《认证标准》的要求,而学校又
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基本依据
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对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专业发展战略 计算机专业规范 在符合上述要求的前提下,办学单位应根据
社会需要与自身特点,合理设定具体的目标 定位,认证将参照这一目标,考察并评价被认 证单位的办学状况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计算机专业认证的对象是经教育部批准或 备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教育所 在高等学校,并至少已有三届毕业生。
认证工作由教育部领导并委托社会独立机 构实施
认证对被认证专业的办学目标与状况进行 考察与评价,并就该专业是否能够达到其 办学目标要求作出结论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基本过程 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现状 办学经验与特色 对学生的评价 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评价 对学校、院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自评报告的符合度
工作组全体成员应在报告上签名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认证专家
认证专家应由计算机教育专家、计算机相关行业与研 究机构的专家组成
上述材料均应为最近五年内的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Biblioteka Baidu
现场考察
认证机构在通过自评报告起的2个月以内组织、 派遣认证工作专家组到申请单位进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时间由认证委员会、学校和专家组协 商决定,并在现场检查前将检查计划通知学校, 现场检查应安排在学期中进行,时间不超过3 天
不能提供新的证据加以说明。本次认证工作终止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自评报告的内容
自评报告正文字数限定在12000字以内,内容包括:
学校与院系概况 专业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 教学实施 师资队伍 教学条件与利用 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 生源与毕业去向 特色项目
被认证单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就认证结论提出意见 认证结论向社会公布,同时公布通过认证单位的自评
报告等相关材料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2010)
认证结论
认证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 在符合国家对本科教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如
果认证机构认为被认证单位在办学理念、条件、 内容、过程等诸方面能够达到其办学目标定位 的要求,应视为通过,否则为不通过 认证机构可以视不同情况,对通过或不通过的 办学单位提出改进意见 认证结论的有效期为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