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说理的方法于秀敏共33页
- 格式:ppt
- 大小:6.80 MB
- 文档页数:33
高考议论文怎样巧妙说理得高分高考议论文怎样巧妙说理得高分,是很多高考生想要学习的技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高考议论文怎样巧妙说理得高分因叙带理这是议论文开头最常见的说理技法。
考生在把握话题的基础上,运用发散联想,搜索与主旨有关的素材,有目的地适当展开叙述,然后在叙述的基础上展开议论,使议论的话题有据可依。
如广东优秀作文《海棠依旧?绿肥红瘦?》开头两段,叙述时化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意,由叙而引申的说理紧紧扣住叙述内容,巧妙引出主题。
这样的叙,既起到论据作用,又彰显考生的文化功底和阅读积淀,一举两得。
例: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的李清照询问花事。
侍女笑着回答海棠依旧。
女词人却叹息道:应是绿肥红瘦啊!李清照感情细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因此她才设想到雨疏风骤后的海棠凋零的容颜。
而侍女不然,因此花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觉察。
可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是有关系的。
广东考生《海棠依旧?绿肥红瘦?》援事立理用事实证明道理,这是议论文最常见的说理技法,也是被考生广泛运用的,关键在于事例的选择。
优秀的考生往往能够常中出新、出巧,给读者以多方面的艺术震慑。
下面举浙江考生《“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总决赛》中最典型的一段。
本段文字所举三个人物众所周知,这是“常”,但其所准确引述的文句则许多人是陌生的,这是“新”;所举三件事情也是熟悉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是“常”,但是角度换为“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让人一惊,这是“巧”。
读这样的文章,如走进知识的殿堂,如品尝佳美的煲汤,有“知”有“味”。
例:古往今来,因感情亲疏而导致错误事物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
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最终葬送了赵国大好江山。
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谡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去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来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
时评类作文说理方法万能模板举例说理方法(即是“论证角度和方法”):原因分析法、假设分析法、背景分析(联系现实)法、辩证分析法、比较(对比)分析法、让步分析法、批驳分析法(注意思考感受在例文中如何体现和表达,例文中划线的词语和句子可以作为模板)原因分析法模板:1、从最浅层的方面看……从深层来看(……行为背后,更体现了)……从本源(本质)上看……2、……为何有争议,大概就是两点使然。
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个。
一是……二是……让步分析法模板:1、诚然,……但是……2、或许,……但是……3、的确,……但是……4、固然……但是……5、不可否认,……然而……假设分析法模板:1、假如……2、如果……致使……反而会沦为世人的笑柄。
比较(对比)分析法模板:1、与……话题略有不同的是……2、……相反……3、从短期效果看……从长远利益看……辩证分析法模板:1、唯物辩证法认为,想问题办事情不可片面,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新事物……4、道德的底线就是法律条文,法律的要义就是提升道德的境界。
背景分析(联系现实)法:1、无独有偶,……2、网上热议的话题……3、这本不是一件大事,却引发了舆论关注,可见,这件小事也击中了人们心中的痛点。
……4、姑且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不议,前段时间社会热议的(这些年一直争论不休的)……批驳分析法(确立假想敌)模板:1、或许有人会认为……2、有网友称……3、有人会说……①②③④名校生饮酒而亡,畸形的“酒桌文化”害了他2017-09-13 20:276月19日,在一所不知名的小酒吧中,广东某985大学大一学生王耀栋,死在了一片“加油”声中。
他死于酒精中毒,死前,他连续喝下了6杯混合了多种烈酒的“特调鸡尾酒”,总饮酒量1800毫升。
时评类作文说理方法万能在此第一篇:时评类作文说理方法万能在此时评类作文说理方法万能模板在此【时评类作文说理方法万能模板】说理方法(即是“论证角度和方法”),原因分析法、假设分析法、背景分析(联系现实)法、辩证分析法、比较(对比)分析法、让步分析法、批驳分析法(注意思考感受在例文中如何体现和表达,例文中划线的词语和句子可以作为模板)原因分析法模板1、从最浅层的方面看……从深层来看(……行为背后,更体现了)……从本源(本质)上看……2、……为何有争议,大概就是两点使然。
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外乎两个。
一是……二是…… 让步分析法模板1、诚然,……但是……2、或许,……但是……3、的确,……但是……4、固然……但是……5、不可否认,……然而……假设分析法模板1、假如……2、如果……致使……反而…… 比较(对比)分析法模板1、与……话题略有不同的是……2、……相反……3、从短期效果看……从长远利益看……辩证分析法模板1、唯物辩证法认为,想问题办事情不可片面,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2、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能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新事物……4、道德的底线就是法律条文,法律的要义就是提升道德的境界。
背景分析(联系现实)法1、无独有偶,……2、网上热议的话题……3、这本不是一件大事,却引发了舆论关注,可见,这件小事也击中了人们心中的痛点。
……4、姑且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不议,前段时间社会热议的(这些年一直争论不休的)…… 批驳分析法(确立假想敌)模板1、或许有人会认为……2、有网友称……3、有人会说……【模拟考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
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80·杨红兵,任教于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南通市天星湖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十多家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
杨老师多次参加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多次荣获“优秀评卷老师”称号,是高考作文复查组专家、南通市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南通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
——例谈高考作文如何说理入乎其感 出乎其理■ 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杨红兵不少同学在写议论文时,总有这样的惯性思维:议论文只要把道理说清楚就可以了,有没有自己的灵感、感觉、感情、感想、感悟无关紧要。
殊不知,说理是否清晰、深刻、生动、有趣,能否说出个性化之道,关键在于能否切入自己的真切之“感”:切入灵感,说直观之理;汇入感觉,说生动之理;融入感情,说个性之理;介入感想,说独特之理;深入感悟,说深刻之理。
作文时,大家对一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容易分析,如果能将材料中核心词与平时学习积累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突破,产生对概念的直观认知,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不仅有助于对核心概念内涵的解读,而且往往能让读者产生直观性的共鸣。
如:作为一名学子,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过:究竟何为智慧?难道试卷上那鲜亮的分数就是智慧的象征吗?我听到过许多的回答,其中不乏振振有词、摄人心魄的那个字:“是”!于是乎,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成了我们奋斗不懈的“战时”回忆录,因为上着最好的学校、读着最好的班级,理当向社会索取那印着“智慧”的一纸契书。
可反观现实,我们真的成了智慧之人吗?过度地追求“智慧”反而使我们落入了俗套,本来明亮的眸子却被蒙上阴翳,再也看不到存在于生活中的那些闪着智慧之光的点滴小事。
古人曾云:“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古人真真是把深浅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深也罢,浅也罢,妖娆多姿的荷花、凌波盛放的菱叶、蛙声一片的稻田,均以最适宜的水土来保障,等待那个收获的季节,粮仓俱满,菱藕飘香。
对比于时下许多人的汲汲于名利,古人越发显示出可爱的智慧:让万物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少几分强求,多几分天然。
中学课程资源ZHONGXUE KECHENG ZIYUAN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摘要:说理是议论文最显著的特征,议论文最突出的成功之处就是以“理”服人,处理好说理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
因此,若想提高高中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就要加强对学生议论文说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从加强学生对矛盾的分析研究、做好问题思维的拓展发散、打破思维定式、跳出思维怪圈、根据论据深入推敲、启发学生思考同一个论点等多种不同的说理方式入手,训练学生的议论文说理能力,以提升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议论文说理能力训练方法议论文是一种擅于说理,重在说理的文体,“摆事实,讲道理”基本上是每一篇优秀议论文所必备的特征,这也凸显了说理对于议论文的重要性。
与初中时代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高中学生在价值观念、思维方法、观点态度等情感意识方面有了更加强烈的个人特色,他们更愿意直接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随波逐流或者附和他人,这是学生的一种非常宝贵的品质,教师要擅于把握这一点。
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从学生的写作思维入手,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来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
一、矛盾分析思维法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矛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物属性关系,而矛盾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思想”,人们会各执己见地进行争辩,使问题在矛盾分析中越发清晰。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可以发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若干种不同的解读,如何让自己的观点能够被接受、被信服,所考验的就是观点持有者是否能够说得有道理。
受此启发,教师可以运用矛盾分析思维法来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
以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人工智能”为例,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便利的同时,也让不少人开始担心未来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取代,由此也让社会各界人士都开始关注与探讨“人工智能会不会引发失业潮”这个话题。
不论是认为会引发的还是认为不会引发的,细细想来都有各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一对矛盾。
教师可以以此为主题来组织一场辩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