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工程学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0
康复工程学康复工程学1.康复工程学定义:康复工程学是指在康复医学临床实践中,利用工程学的原理和手段,通过功能代偿和适应途径来矫治畸形,弥补功能缺陷和预防功能进一步退化,使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的一门学科。
2.辅助器具的定义:辅助器具是指可用于增加或改善功能障碍者功能的任何技术项目、设备或产品。
3.康复医学五大支柱:运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康复工程4.辅助器具国家标准(单选)11个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类。
11个主类:(1)假肢、矫形器。
(2)技能训练辅助器具。
(3)个人医疗辅助器具。
(4)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5)个人移动辅助器具(6)家务辅助器具。
(7)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其配件。
(8)通讯、信息和讯号辅助器具。
(9)产品和物品管理辅助器具。
(10)用于环境改善的辅助器具和设备、工具和机器。
(11)休闲娱乐辅助器具5.假肢的分类、作用(简答)假肢:又称义肢,是用于弥补截肢者肢体缺损而装配的人工肢体。
塞姆截肢:是胫腓骨远端踝上截肢,将内外髁的基底部关节面切除并圆滑处理,切面为水平面,残端80%承重。
距地面5cm。
(1)分类a、按截肢部位划分:①上肢假肢:分为肩离断假肢、上臂假肢、肘离断假肢、前臂假肢、腕离断假肢、部分手假肢(腕掌离断、掌骨截肢和指骨截肢)。
②下肢假肢:分为髋离断假肢、大腿假肢、膝离断假肢、小腿假肢、赛姆假肢80%承重、部分足假肢(趾骨截肢、经跖骨截肢、利斯弗朗截肢、肖帕特截肢、皮罗果夫截肢100%承重)b、按驱动力源划分:自身力源:索控式;外部力源:肌电式(2)作用:①上肢假肢弥补外观上的缺陷,最大限度恢复上肢主要功能,实现生活自理。
②下肢假肢的作用是弥补下肢缺陷,以代替人体支撑和行走。
6.残肢定型(选择)①常用的方法是弹力绷带包扎;②大腿残肢的绷带包扎,从残端尖部向上方8字缠绕,骨盆斜下的绷带至少2次;③小腿残肢的包扎,8字形环绕尖端,髌骨暴露在外面,不能影响关节活动;④上臂残肢同大腿,为防止绷带滑落,包扎时应将绷带缠绕至对侧腋。
康复工程学试题及答案临床康复工程学:是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改善功能障碍者的活动和参与,使之重返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
功能障碍者:是指有一种或多种损害,一种或多种活动受限,一种或多种参与限制,或三者综合的人。
康复工程:是研究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功能障碍者的潜能,以帮助功能障碍者实现全面康复。
辅助器具:简称辅具,是指能预防、补偿、监护、减轻或抵消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性的任何产品(包括器具、设备、工具、技术和软件),可以是特别生产的或通常可获得的。
辅助技术:是指为改善功能障碍者的功能而设计和利用的各种装置、服务、策略和实践。
辅助技术服务:是指能直接帮助功能障碍者在选择、获得或应用辅助技术装置方面提供的服务。
环节:相邻2个关节中心之间的肢体部分为一个环节。
运动链:3个或3个以上环节通过关节相连,组成运动链。
步态周期:行走过程中,从一侧足跟着地开始到该足跟再次着地构成一个步态周期。
步态分析:对行走功能的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称为步态分析。
应力集中:应力集中是指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的现象。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运用其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残疾人全面康复实践中的问题。
蠕变:若应力保持一定,物体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蠕变。
应力松弛: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相应的应力会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应力松弛。
肌肉的离心收缩:指外力作用于受刺激肌肉,并且这个力大于受刺激肌肉产生的最大肌力,此时肌肉被拉长,称为离心收缩。
重心:在人体运动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参数,人体全部环节(整个人体)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就称为人体重心。
环境控制技术:利用各种设备来提高残疾人实现一种或多种操作能力的方法,其研究目的在于为功能障碍者创造一个全新的、可控的、人工的积极环境,全面辅助功能障碍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
临床康复工程学的名词解释康复工程学是一门关于人类身体机能恢复和功能重新获得的学科。
而临床康复工程学是康复工程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康复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临床康复工程学的定义、研究领域、应用以及相关的技术手段。
临床康复工程学的定义和特点:临床康复工程学是指应用工程科学和技术手段来设计和开发用于康复治疗的各种设备、工具和方法的学科。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工程手段帮助患者重建或恢复受损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与其他康复学科相比,临床康复工程学注重研究和实践中的可应用性和实际效果。
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康复设备设计、康复工具创新、康复方法改进以及康复辅助技术的研发。
临床康复工程学的研究领域:临床康复工程学涉及的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康复设备的设计与改进、康复工具的开发与创新、康复方法的研究与改善、无创监测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等。
在康复设备的设计与改进方面,临床康复工程学通过结合工程学、生物力学和人体运动学等知识,研究和开发各种康复器械,如假肢、矫形器、智能康复器械等,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在康复工具的开发与创新方面,临床康复工程学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各种康复辅助工具,如轮椅、助行器等,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在康复方法的研究与改善方面,临床康复工程学关注康复训练方案的设计和优化,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
在无创监测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方面,临床康复工程学研究和开发各种无创监测设备,如运动损伤监测、脑电图监测等,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临床康复工程学的应用:临床康复工程学的应用涉及多个领域,如康复医学、康复护理、康复辅助技术等。
在康复医学方面,临床康复工程学提供了一系列康复技术和方法,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如通过康复器械进行运动康复训练、通过康复辅助工具提供生活辅助、通过康复辅助技术进行语言和认知康复等。
在康复护理方面,临床康复工程学通过康复辅助工具和无创监测技术,帮助康复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康复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学:康复医学名词解释(5)
我们整理了康复治疗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陆续给大家进行更新,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康复医学名词解释(5),具体内容如下:
1、电疗法:应用各种电流或电磁场预防和治疗疾病。
2、镇痛TENS疗法:又称为经皮神经电刺激、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等。
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刺激神经达到镇痛、治疗疾病的方法。
3、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ES:是用低频脉冲电流,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刺激已丧失功能的器官和肢体,以所产生的即时效应来代替或纠正器官或肢体功能的康复治疗方法。
4、干扰电疗法:同时使用两组频率相差0~100Hz的中频正弦电流,交叉输入人体,在电场线交叉处形成干扰场,在深部组织产生低频调制的脉冲中频电流。
以这种干扰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干扰电疗法。
5、光疗法:按波长排列依次为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三部分。
6、可见光:波长400~760nm,分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临床常用的为红光和蓝紫光。
7、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适用于独立生活上有功能缺陷患者的独立生活功能的测是指标.着重测定患者在独立生活方面的个体活动能力
8、运动单位募集:指进行特定活动动作时,通过人脑皮质的返动程序,调集相应数量的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肉纤维的兴奋和收缩过程。
9、压缩:是与治疗面垂直且移向治疗面的线形运作。
10、滑行:指与治疗而平行的关节活动性动作。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工程学康复医学是一门致力于帮助患者恢复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学科。
而康复工程学则是在康复医学领域中应用工程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发展康复技术与设备的学科。
康复工程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提供更有效、安全、便捷的康复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康复状况和生活质量。
一、康复工程学的定义和目标康复工程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结合了生物医学工程、机器人学、运动生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其研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和开发康复辅助设备:通过应用工程学原理,设计开发适用于不同康复需求的辅助设备,如假肢、矫形器、辅助步行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运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2. 开发虚拟康复系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智能传感器,开发能够模拟康复训练场景和监测患者动作的虚拟康复系统。
患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实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提高康复效果。
3. 研究神经控制与康复:康复工程学积极探索神经控制与康复的新途径。
通过神经电刺激、脑-机接口等技术手段,促进神经系统的再生和功能重组,改善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
二、康复工程学的应用领域康复工程学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医院、康复中心、康复院校等多个场所。
以下是康复工程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示例:1. 运动康复领域:在运动康复中,康复工程学可以帮助设计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康复设备,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
例如,通过运动损伤分析和运动模拟训练,提供康复训练效果的预测和优化方案。
2. 神经康复领域:康复工程学对于神经康复尤为重要。
通过神经界面技术、脑机接口等手段,实现对神经信号的记录和解读,并与康复设备相结合,协助患者进行神经康复训练。
这对于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3. 残疾人康复领域:康复工程学可以提供各种辅助设备和技术,帮助残疾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例如,开发智能轮椅、智能义肢等设备,实现残疾人的移动和日常活动自主性。
《临床康复工程学》教学大纲Ⅰ、课程概况Ⅱ、课程简介1.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临床康复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工程的方法和手段使伤残者康复,促使其功能恢复,重建或代偿。
对由于脑血管意外和脊髓损伤,以及意外损伤造成的肢体伤残者,借助工程手段是主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康复方法。
因此,康复工程在康复医学中占的重要地位,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康复工程服务的主要手段是提供能帮助残疾人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参与社会的产品,即康复工程产品或称残疾人用具。
残疾人用具从残疾人实际康复中提出问题,界定问题,提出设计,进行试制,临床试用,使用效果信息反馈,产品鉴定到批量投产,产品咨询,产品使用指导等,是个系统性工作。
为做好残疾人用具的服务工作需要康复工作者,特别是医生在康复工程技术人员的分工合作。
2.教学组织与方法:强化《临床康复工程学》理论课堂上的知识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的操作、案例分析、病例讨论等掌握矫形器制作方法,树立多动手观念,并将其运用到临床疾病康复治疗的实际工作中,为今后从事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康复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矫形器选择、取模和穿脱的方法,患者残端的评价方法,处理的方法、熟悉假肢、矫形器的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穿戴方法。
3.教学保障:多媒体、模拟教学设备、各种运动康复实验设备及各级医院教学实际操作。
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教学网站①选用教材: 《临床康复工程学》,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康复工程学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舒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康复工程学实训指导》,舒彬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②参考书目:康复工程学,刘夕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假肢与矫形器的临床应用,武继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假肢矫形器原理与应用,喻洪流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康复工程与生物机械学,金德文、张济川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创伤康复学,舒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③教学网站:,等等。
【名词解释】是通过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最佳水平,从而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狐。
因关节活动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故关节活动度也分为主动和被缩使关节活动时经过的运动狐使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狐。
许多病理因素可使关节活动度发生改变,而检测ROM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状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P19)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衣、食、住、行和个人卫生、独立的社区活动等方面。
包括基础性或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利用力学的概念、分析手段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和对人体行走的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人在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成为一个步行周期,在一次步行周期中,每侧下肢都要经历一个支撑相(站立相)和摆动相(迈步相)。
指人体所处的一种姿态或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所需姿势的过程。
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指当平衡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是人体维持特定的姿势和运动的基本条件,是人体为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作出的保护性反应。
分类:1.一般平衡反应 2.特殊平衡反应(①保护性伸展反应②跨步及跳跃反应)应用力、电、光、声、磁和温度等物理因子来治疗患者疾患的方法。
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利用力学因子,徒手或应用器械和仪器进行运动训练以治疗病伤残者,恢复或改善其功能障碍的方法。
也称为理疗,利用光、电、声、温度、水等其他物理学因子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疗法。
指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是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被动活动患者的关节,以达到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的目的。
康复工程知识梳理(一)概述1.康复工程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在康复医学临床中,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各种工艺技术手段,对人体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评估后,通过代偿、替代或辅助重建等方法来矫治畸形、弥补功能缺陷、预防和改善功能障碍,使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自理和改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的技术。
2.康复工程技术主要针对的人体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脑功能障碍;视听觉障碍;语言交流障碍等。
3.康复工程(RE):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代偿和重建患者的功能。
4.康复工程技术产品按功能分类:康复评定、治疗、训练产品。
类,有上万个品种。
其中主类分为用于个人医疗的康复器具;技能康复训练器具;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康复器具;个人移动康复器具;家务康复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其适配件;通讯、信息和讯号康复器具;产品和物品管理康复器具;用于环境改善、工具和机器的康复器具与设备;休闲娱乐康复器具。
6.我国根据国情和实际情况将康复器具分为:行动辅具、视觉辅具、听觉辅具、肢体辅具、居家生活辅具、康复训练辅具、信息交流辅具。
.7.康复工程技术选配的原则:1.最适合就是最好;2.适时使用;3.因人适配8.选配康复工程技术产品的程序:观察、询问、了解、评估、适配、训练、评价、跟踪(随访)建档9.康复工程技术产品的评估:工程学评估;生物力学评估;临床康复评估工作(身体机能、环境、器具)(二)假肢技术截肢:指用手术切除患者身体上没有生机和功能、危及生命和健康的肢体,以挽救患者生命的方法。
(包括截骨和关节离断;下肢截肢比例较高)①小截肢;②大截肢:低位——膝下10cm;高位——大腿根部。
截肢的原因:周围血管性疾病(占下肢截肢51%);创伤(比例最高);肿瘤(骨肿瘤好发于20岁以下);严重感染;神经疾病;肢体畸形。
截肢术的要点:保留合理长度;圆柱状外形;良好的肌力皮肤的处理(重点皮瓣处理)皮瓣包括皮肤、皮下和深筋膜。
康复名词解释大全是通过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最佳水平,从而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ROM),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狐。
因关节活动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故关节活动度也分为主动和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狐。
许多病理因素可使关节活动度发生改变,而检测ROM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状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P19)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衣、食、住、行和个人卫生、独立的社区活动等方面。
包括基础性或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利用力学的概念、分析手段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和对人体行走的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人在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成为一个步行周期,在一次步行周期中,每侧下肢都要经历一个支撑相(站立相)和摆动相(迈步相)。
指人体所处的一种姿态或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所需姿势的过程。
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指当平衡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是人体维持特定的姿势和运动的基本条件,是人体为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作出的保护性反应。
分类:1.一般平衡反应 2.特殊平衡反应(①保护性伸展反应②跨步及跳跃反应)患的方法。
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利用力学因子,徒手或应用器械和仪器进行运动训练以治疗病伤残者,恢复或改善其功能障碍的方法。
学因子治疗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疗法。
指治疗师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是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被动活动患者的关节,以达到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的目的。
康复治疗学:康复医学名词解释(3)我们整理了康复治疗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陆续给大家进行更新,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康复医学名词解释(3),具体内容如下:21、失能:失能是建立在残损的基础之上的,但并非所有的病损都会造成失能。
心理因素也可能成为加重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功能评估时,除去考虑生理障碍外还应考虑心理因素和职业因素。
22、能量节约技术:指省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用于体力和活动能力下降的患者提高日常活动的效率和持续时间。
23、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
24、社区康复:1994年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WHO 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中对社区康复所下定义是:社区康复是在社区内促进所有残疾人康复并享有平等机会和融入社会的一项战略。
社区康复的实践有赖于残疾人自己及家属、所在社区以及相应的卫生、教育、劳动就业与社会服务等部门的共同努力。
25、协调功能:是指个体完成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地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
26、联合反应:是指健肢用力运动时引起的患肢张力增加和广泛痉挛,是脊髓神经元左右之间相互影响所致,除用力时出现外,患者打呵欠、咳嗽或喷嚏时也能发生,表现为肌肉活动失去自主控制。
联合反应基本上按照一种固定模式出现。
27、步行周期:人在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此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相当于支撑相与摆动相之和。
28、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包括完全性脊髓损伤、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和马尾损伤三种类型。
29、平衡功能: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一般可分为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两类。
30、肌张力:是指肌肉组织在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这种紧张度来自于肌肉组织静息状态下非随意、持续、微小的收宿。
康复治疗学:康复医学名词解释(8)
我们整理了康复治疗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陆续给大家进行更新,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康复医学名词解释(8),具体内容如下:
1.运动面:身体的三个基本平面包括矢状面、冠妆面、水平面。
2.旋转轴:骨骼会在一个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内围绕关节旋转,而轴的位置就在关节的凸面。
3.人体的力学杠杆:肌肉、骨骼和关节的运动都存在着杠杆原理任何杠杆均有三个点: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4.牵张反射:当骨骼肌被拉长时,可反射性地引起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5.浅反射:是指刺激皮肤、黏膜引起相应肌肉反射地收缩。
6.平衡:是指身体保持一种姿势以及在运动或者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7.蒙特利尔认知评估:是首个用于筛查轻度认知障碍的量表。
8.关节松动技术:是指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操作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
9.关节生理运动: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可主动或者被动完成在关节运动技术中属于被动运动。
10.关节的附属运动:是指关节在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运动。
11.颅脑损伤:是致外伤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脑、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引起的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12.脊髓休克:当脊髓与高位中枢间断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13.周围神经病损:是由于周围神经丛、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外力作用发生的损伤。
名词解释临床康复工程学:是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改善功能障碍者的活动和参与,使之重返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
功能障碍者:是指有一种或多种损害,一种或多种活动受限,一种或多种参与限制,或三者综合的人。
康复工程:是研究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功能障碍者的潜能,以帮助功能障碍者实现全面康复。
辅助器具:简称辅具,是指能预防、补偿、监护、减轻或抵消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性的任何产品(包括器具、设备、工具、技术和软件),可以是特别生产的或通常可获得的。
辅助技术:是指为改善功能障碍者的功能而设计和利用的各种装置、服务、策略和实践.辅助技术服务:是指能直接帮助功能障碍者在选择、获得或应用辅助技术装置方面提供的服务.环节:相邻2个关节中心之间的肢体部分为一个环节。
运动链:3个或3个以上环节通过关节相连,组成运动链.步态周期:行走过程中,从一侧足跟着地开始到该足跟再次着地构成一个步态周期。
步态分析:对行走功能的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称为步态分析。
应力集中:应力集中是指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的现象。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运用其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残疾人全面康复实践中的问题。
蠕变:若应力保持一定,物体的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蠕变。
应力松弛: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相应的应力会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应力松弛。
肌肉的离心收缩:指外力作用于受刺激肌肉,并且这个力大于受刺激肌肉产生的最大肌力,此时肌肉被拉长,称为离心收缩。
重心:在人体运动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基本参数,人体全部环节(整个人体)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就称为人体重心。
环境控制技术:利用各种设备来提高残疾人实现一种或多种操作能力的方法,其研究目的在于为功能障碍者创造一个全新的、可控的、人工的积极环境,全面辅助功能障碍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生物力学:是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中的力学问题进行定量研究的学科。
康复名词解释康复scl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康复:是通过综合、协调的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的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最佳水平,从而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其生存质量。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治疗技术的独特医学学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
功能障碍:是指身体、心理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康复评定:是对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定。
肌张力: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
肌力: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的力量.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活动时所通过的运动狐。
因关节活动有主动和被动之分,故关节活动度也分为主动和被动活动度.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活动时经过的运动狐,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狐.许多病理因素可使关节活动度发生改变,而检测ROM是评定运动系统功能状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P19)...感谢聆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指人们为了独立生活而每日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一系列活动,包括衣、食、住、行和个人卫生、独立的社区活动等方面。
包括基础性或躯体性日常生活活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步态分析:利用力学的概念、分析手段和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知识和对人体行走的功能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步行周期:人在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成为一个步行周期,在一次步行周期中,每侧下肢都要经历一个支撑相(站立相)和摆动相(迈步相)。
平衡功能:指人体所处的一种姿态或稳定状态,以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所需姿势的过程。
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平衡反应: 指当平衡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是人体维持特定的姿势和运动的基本条件,是人体为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作出的保护性反应。
名词解释临床康复工程学:就是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工程学得原理与方法来改善功能障碍者得活动与参与,使之重返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得一门学科。
功能障碍者:就是指有一种或多种损害,一种或多种活动受限,一种或多种参与限制,或三者综合得人。
康复工程:就是研究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功能障碍者得潜能,以帮助功能障碍者实现全面康复。
辅助器具:简称辅具,就是指能预防、补偿、监护、减轻或抵消损伤、活动受限与参与局限性得任何产品(包括器具、设备、工具、技术与软件),可以就是特别生产得或通常可获得得、辅助技术:就是指为改善功能障碍者得功能而设计与利用得各种装置、服务、策略与实践。
辅助技术服务:就是指能直接帮助功能障碍者在选择、获得或应用辅助技术装置方面提供得服务。
环节:相邻2个关节中心之间得肢体部分为一个环节、运动链:3个或3个以上环节通过关节相连,组成运动链、步态周期:行走过程中,从一侧足跟着地开始到该足跟再次着地构成一个步态周期、步态分析:对行走功能得测量、分析与评价方法称为步态分析、应力集中:应力集中就是指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得现象。
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得关系。
运用其理论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残疾人全面康复实践中得问题。
蠕变:若应力保持一定,物体得应变随时间得增加而增大,这种现象称为蠕变。
应力松弛:当物体突然发生应变时,若应变保持一定,相应得应力会随时间得增加而下降,这种现象叫做应力松弛。
肌肉得离心收缩:指外力作用于受刺激肌肉,并且这个力大于受刺激肌肉产生得最大肌力,此时肌肉被拉长,称为离心收缩。
重心:在人体运动中就是很重要得一个基本参数,人体全部环节(整个人体)所受重力合力得作用点就称为人体重心。
环境控制技术:利用各种设备来提高残疾人实现一种或多种操作能力得方法,其研究目得在于为功能障碍者创造一个全新得、可控得、人工得积极环境,全面辅助功能障碍者得工作、学习与日常生活、生物力学:就是应用力学原理与方法对生物体中得力学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得学科。
肌力:肌肉运动时最大收缩力。
运动平板实验:又称跑台实验,受检者按预先设计得运动方案,在能自动调节坡度与速度得活动平板上,随着活动平板坡度与速度(运动强度)得提高进行走-跑得运动,以逐渐增加心率与心脏负荷,最后达到预期得运动目标。
表面肌电图:表面肌电图又称动态肌电图,就是用表面电极采集肌肉活动产生得电活动图形、用于测试较大范围得肌电信号,并较好地反映运动过程中得肌肉生理、生化等方面得改变。
插入点活动:将记录针插入肌肉时所引起得电位变化。
运动学参数:就是指运动得形态、速度与方向等参数,包括跨步特征、关节角度曲线、角度-角度图等。
平衡仪:就是测量不同状态下人体重心变化并据此分析其平衡水平得一种测试设备。
直流电疗仪:电压在100V以下,能输出经整流滤波得50~100mA直流电设备。
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输出1~150Hz得单相或双相不对称方波或三角波,脉冲宽度2~500μs,电流强度可达到80mA得电流设备、干扰电疗仪:能同时输出频率为4000Hz与4000±100Hz,差频为0~100Hz两路等幅中频电流得治疗设备。
短波电疗仪:能输出波长22、12m、频率13。
56MHz或波长11。
06m、频率27、12MHz得短波电流,以其产生得高频交变磁场作用于人体得治疗设备、超短波电疗仪:能输出波长7.7m、频率38、96MHz,波长7。
37m、频率40.68MHz或波长6m、频率50MHz 得超高频电场设备。
激光:就是一种受激辐射得光,具有发散角小、方向性好、光谱纯、单色性好、能量密度高、亮度大,相干性好等特点。
超声波:就是指频率在20000Hz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得机械振动波、机器人:就是自动执行工作得机械装置,美国机器人协会将之定义为:一种可编程与多功能得,用了搬运材料、零部件、工具得操作机,或者就是为了执行不同得任务而具有可改变与可编程动作得专门系统。
康复机器人:就是现代康复与机器人技术得完美结合,它不仅将康复治疗师从繁重得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可对治疗过程进行客观检测与评价,从而充分提高康复训练得针对性、科学性与康复效率、康复机器人属于医用机器人人得范畴、被动辅助式康复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移动患者得肢体,患者保持全身放松,这种康复训练机器人称为被动辅助式康复机器人。
主动辅助式康复机器人:患者自发主动运动而在需要时机器人协助患者完成预定得运动,这种康复训练机器人称为主动辅助式康复机器人。
主动对抗式康复机器人:与主动辅助式康复机器人相反,患者对抗机器人产生得阻力完成预定得运动,这种康复训练机器人称为主动对抗式康复机器人。
外骨骼式机器人:穿戴于患者身上,可以提供准确得关节角度信息得康复机器人。
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虚拟技术。
浸入性:又称临场感,指用户感到作为主角存在于模拟环境中得真实程度。
交互性:指用户对模拟环境内物体得可操作程度与从环境得到反馈得自然程度,包括实时性、功能性电刺激:就是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已经丧失功能得肢体与器官,产生即时效应来替代与矫正器官与肢体失去得功能。
通断比:指电流刺激时间与间歇时间之间比值。
小得通断比可以使肌肉不容易产生疲劳、假肢:又称义肢,就是指用于弥补肢体缺损者结构或(与)功能得体外使用装置,包括出于结构或(与)功能得目得而有一部分置于体内得装置。
骨骼式假肢:在假肢得中间为类似骨骼得管状结构,外包海绵物,最外层覆盖肤色袜套与人造皮,又称内骨骼式假肢或现代假肢。
特点就是外观较好,不愿意损伤衣、裤。
临时假肢:采用临时接受腔与假肢得一些基本部件装配而成得简易假肢称为临时假肢。
长期假肢:残肢定型后安装得假肢称为长期假肢,又称为正式假肢。
塞姆截肢:塞姆截肢就是胫腓骨远端髁上截肢,将内外髁得基底部关节面切除并圆滑处理,再将跖侧足跟皮瓣覆盖在残端上,皮瓣为双马蹄形,由于残端被完整、良好得足跟皮肤所覆盖,具有稳定、耐磨、不易破溃等特点,从而使残端具有良好得负重能力。
肌肉固定术:就是将肌肉在截骨端远侧至少3cm处切断,形成肌肉瓣,在保持肌肉原有张力得情况下,经由骨端部钻孔,将肌肉瓣与骨相邻侧通过骨孔缝合固定,使肌肉获得新得附着点,防止肌肉在骨端滑动与继续回缩、在周围血管疾患或其她原因缺血得肢体禁作肌肉固定术、肌肉成形术:就是将相对应得肌瓣互相对端缝合,截骨端被完全覆盖包埋,保持肌肉于正常得生理功能状态,形成圆柱状残肢,可以满足全面接触、全面承重假肢接受腔得装配要求、残肢评定:就就是对患者得残肢情况,如长度、关节活动度、形状、皮肤等进行全面、综合检查。
残肢痛:就是截肢者在术后一段时间残留肢体存在得疼痛。
引起残肢痛得常见原因就是神经瘤。
幻肢痛:就是指截肢病人在术后一段时间对已经切除得肢体存在着一种虚幻得疼痛感觉,即幻肢痛。
疼痛多为持续性得,以夜间为多见,其特点与程度不一,少有剧烈疼痛、假肢处方:截肢康复组成员在对患者进行处方前检查之后,对患者所需假肢得品种、结构以及有关注意事项等做出得书面处理意见。
接受腔:就是残肢与假肢之间得接触界面,不但承受重量、传递力量,而且起着包容患肢、悬吊假肢得功能。
假肢对线:就是指在空间确定假肢部件之间与患者之间得相对位置、分工作台对线、静态对线与动态对线。
SACH脚:又称静踝软跟脚,不设踝关节,亦称硬踝脚,这种假脚得跖跗部位设有木质脚芯;足跟部位设有楔形弹性海绵缓冲软垫,其作用类似单轴踝得后缓冲器;脚得其余部分用橡胶弹性体或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制成。
“踢腿”现象:及假肢佩戴者感觉小腿总就是向前踢,不像真腿,造成该现象得原因与机械控制膝关节得摆动相控制不良有关。
四边形接受腔:就是以坐骨承重为主得全接触接受腔,靠残肢与接受腔之间得真空悬吊,也称为吸着式接受腔,全接触既分担了坐骨承重,又具有良好得悬调效果。
下肢假肢:就是指对从骨盆以下至趾关节以上肢体缺损得每个部位所安装得假肢。
下肢假肢得装配目得就是弥补下肢结构与功能缺陷,代替人体支撑与行走、初检:就是假肢组装、试样、调整后得检查。
初检时得假肢就是半成品,一旦发现假肢有问题,容易修改,费用损失少。
终检:就是产品全部完成后得临床使用检查,通过检查后方可交付患者使用、组件式假肢:就是由标准化组件构成得假肢,现代假肢多属于组件式假肢、坐骨包容式接受腔:就是在四边形接受腔之后发展起来得全接触真空悬吊接受腔,通过坐骨内侧、后侧包容增加承重面;接受腔外缘升高超过大转子,支撑在臀肌上,产生内收力控制残肢外展,并阻止骨盆外移,坐骨包容式接受腔得残肢定位性远远优于四边形接受腔。
单轴膝关节:就是指只具有单个回转轴得假肢膝关节、优点就是具有良好得摆动向相,缺点就是站立相得稳定性不足。
主要适合于活动量大,且对残肢控制力良好得年轻长残肢患者。
承重自锁膝关节:就是通过一个转动轴完成膝关节得伸展与屈曲,在站立相早期,身体重量向关节加载,关节得自锁机构在载荷作用下将关节锁定而不会弯曲;当使用者开始迈步行走得瞬间,人体重心落到另一侧,假肢膝关节得载荷撤销,自锁机构解锁,膝关节又可以转动而屈曲。
承重自锁膝关节主要适合于老年人,以及在不平路面行走不稳得患者。
ISNY结受腔:即冰岛—瑞典-纽约式接受腔,又称硬框式接受腔,它就是一种双层结构得接受腔,内层为软接受腔,外层为接受腔,外层腔得前、后、外侧壁大部分切空,仅保留能支撑体重得骨架。
这种双层接受腔既能承重,又不妨碍大腿肌肉收缩。
上肢假肢:就是指用于整体或部分替代人体上肢功能得人工假体。
手部装置:及上肢假肢得末端装置,就是代偿手部得外观与功能得假肢部件,种类较多,主要有装饰性假手、索控式假手、电动假手与工具手等。
电动假手:以微型电动机驱动手指运动得假手。
用于电动假肢与肌电假肢。
假肢肩关节:假肢肩关节,用于装配肩离断假肢,连接上臂与接受腔,主要代偿肩部得屈曲、外展功能。
主要类型有隔板式肩关节、万向式肩关节与外展肩关节。
背带:背带就是指用于悬吊上肢假肢,穿戴与肩部、胸廓等处并将上肢区域及躯干得动作转换为绳索牵引力以控制假手动作得专用带状装置。
三重控制索系统:就是采用三组单式控制索控制上肢假肢得控制索系统。
她们就是开手索、开肘索、肘屈曲索,分别完成开手、肘关节锁定、肘关节屈曲得功能。
明斯特式接受腔:接受腔采用包容肱骨髁与尺骨鹰嘴上部进行悬吊,尽量多地包容肱二头肌,由此省去了固定于上臂得皮围背带、环带与肘关节铰链、该接受腔适用范围广,长残肢、短残肢者都可用,尤其适用于安装前臂肌电假手。
倍增式肘铰链:用于肘关节活动范围小,不能实现足够屈肘动作得前臂短残肢得一种支条式肘关节,分为齿轮式与连杆式等多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