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
- 格式:ppt
- 大小:2.85 MB
- 文档页数:32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显示,中国冬季的气温分布规律和其他国家大致相似,即沿海
地区气温温暖,内陆区域气温较低,且冬季气温最低值大都在内陆区域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地势复杂、海拔大多呈山地分布,因此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也复
杂多样。
从全国范围看,分布的主要原则是:南部地区气温高于北部地区,且随着纬度的
南北渐变而出现改变;内陆区域相对北部沿海地区气温低,中原地区气温比东北地区低;
随着海拔的升高,冬季气温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冬季晚期,大部分山区气温较沿海地区低,最低气温也在内陆地区出现
具体来看,我国冬季沿海地区由于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温较温暖。
典型的代表有
广东海南沿海,四川东部、江苏西部、浙江和福建沿海地区,冬季气温常常处于0℃以上,而内陆地区冬季气温就低了很多,各省份冬季气温最低多在-10℃以下。
其中,新疆青海
及西藏自治区属青藏高原,极低温出现也是很正常的,新疆河西走廊地区最低气温更是可
以降到-30℃以下。
除此之外,我国北部也有一些低温地区,例如宁夏河东、陕西渭南、山西太原和内蒙
古呼伦贝尔等,这些地方也有不少我国冬季最低温的出现。
因此,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南部比北部温暖,内陆区域相对北部沿海地区气
温较低,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高海拔、内陆地区。
另外,由于沿
海地区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沿海地区的气温可以保持在0℃「左右,而内陆地区的最低
气温往往在-10℃以下。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一、选择题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形的影响②纬度位置的影响③冬季风的影响④海陆位置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①南北跨纬度广②南部临海,北部靠陆地③受夏季风的影响④受冬季风的影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3~4题.3.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特点是A.普遍高温B.普遍低温C.西高东低,气温差异大D.南高北低,气温差异大4.影响我国一月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5.黑龙江的漠河与广州温差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家住淮安的赵刚用暑期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浏览线路如下图,据图回答6~9题。
6.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7.能到达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地区的路线是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8.能到达有跨纬度最广的省区的路线是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9.能到达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路线是A.甲路线B.乙路线C.丙路线D.丁路线10.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B.冬季全国普遍冷湿C.夏季全国到处气温很高D.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11.2013年春节,哈尔滨的小明乘火车去海南岛旅游,他一路上会感受到:A.越向南越温暖B.越向南越寒冷C.温度基本保持不变D.自然景物没有多大变化二、解答题12.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
图甲为某年10月“我国各地当前季节及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不少北京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居住地。
“阳光花城”攀枝花已成为北京老人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
下表为攀枝花多年气温和降水资料。
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干燥。
在北方,寒冬腊月,冰天雪地,自然界的许多动物都纷纷回归巢穴,进入“蛰伏”的冬眠状态之中。
即使在南方也因为天气寒冷,日短夜长,人们大都相对减少户外活动,早睡早起;平时则添衣加被,避免受寒潮之侵袭。
我国南北方冬季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冬季气温的分布从1月等温线图可看出:0℃等温线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中国气候(7张)东南边缘,此线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的气温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气温在-30℃以下;此线以南的气温则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气温为20℃以上。
北方,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影响,经常有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使气温大大降低。
南方则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大多是温和的。
这个是气候的原因。
东西走向的山脉比如秦岭阻挡了冷气团的南下,使南方气温偏高而北方气温很底,温差自然就大了。
这个是地形的原因。
在多个地理因素(太阳辐射,气候,地形)的综合作用下,使得我国南北温差冬季比夏天大很多。
我国夏季气候特点造成夏季天气如此变化多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汽,充沛的水汽是各种天气变化的基本素材。
说到水汽,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个天气系统就是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是平均位于地球35度处,近似沿纬度圈排列的高压系统,副热带高压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气流从高压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向外旋转流出,在高压西部形成偏南气流,偏南气流源源不断地把海洋上的暖湿空气输送到我国大陆,从而为降雨提供水汽。
当暖湿气流一旦和北方下来的冷空气相遇就会形成大范围的降雨天气,由于这个高压的位置随季节变化,也使得我国夏半年的降雨带自南向北依次推进。
入秋,副热带高压南撤,雨带也跟着南移。
这就是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持续时间长,而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持续时间短的原因。
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可以给我国带来大量水汽,但副热带高压的内部,因受下沉气流影响却往往是炎热干燥的晴好天气。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共3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掌握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了解我国温度带及于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
4.认识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要点】一.气温的分布和温度带1.中国气温分布和成因(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特点成因:①受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影响较大,因为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北不但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而且白昼时间短,南北方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差值大。
②受冬季风影响,因为北方比较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势力强,影响大,降温幅度大,而南方远离冬季风源地,并且经过重重山岭阻挡削弱作用,受冬季风影响降温少,又进一步加大了南北温差。
读一月等温线图注意:①一月0°C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②最低温处——漠河③几处等温线拐弯处:横断山山河相间处:山谷等温线向北凸,山岭等温线向南凸;雅鲁藏布江谷地:等温线向上游凸兰州附近河谷④地形对冬季风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台湾难以受冬季风影响。
⑤冬季,四川盆地比纬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高的原因:四川盆地盆地地形,地形闭塞,北有秦岭,大巴山的阻挡,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受冬季风的影响大.⑥冬季,青藏高原并不是气温最低的地方的主要原因:地势高,受冬季风的影响小.(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气温分布特点: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外)特点成因:因为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虽然北方太阳高度角比南方小,辐射相对较弱,但是北方的白昼,太阳照射时间长,使南北方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差值变小。
加上来自热带海洋的夏季风可以直接影响到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夏季增温特别强烈,从而形成南方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的特点。
读七月等温线图注意:①七月平均温度最高出现吐鲁番盆地:盆地地形,沙漠广布吸热快,晴天多日照强②青藏高原是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的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易散失.但是光照强的原因: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②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少.③晴天多,云量少,大气洁净对太阳辐射削弱少.2.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其概况⑴积温:≥10℃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温度带范围≧1000℃积温作物熟制热带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8000℃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橡胶,椰子,芒果,香蕉;粮食作物水稻.亚热带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4500-8000℃一年两熟到三熟。
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气温分布是指在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和特征。
冬季气温分布主要受到纬度、陆地海洋、地形、洋流、植被和气候系统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1.纬度分布冬季,气温随纬度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
在高纬度地区,由于地球倾斜和日照时间的减少,气温往往较低。
在低纬度地区,由于阳光直射时间较长,气温相对较高。
这种分布特征在中高纬度地区尤为明显,而在赤道附近由于受到热带气旋等因素的影响,气温分布较为复杂。
2.陆地海洋分布陆地和海洋由于热容量和比热容的差异,气温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在陆地,由于比热容较小,降温较快,气温相对于海洋较低。
在海洋,由于比热容较大,水温下降较慢,气温相对于陆地较高。
此外,海洋还能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因此,在冬季,陆地和海洋的气温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3.地形分布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十分显著。
在山地和丘陵地区,由于地形抬升和地表状况的差异,气温分布往往呈现出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在山谷和盆地地区,由于地形阻挡和地表热量的汇聚,气温相对较高。
在高原地区,由于地形开阔和日照时间较长,气温也相对较高。
此外,地形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也会影响到气温分布。
4.洋流分布洋流对气温分布的影响也比较显著。
在寒流流经的地区,气温往往较低;在暖流流经的地区,气温相对较高。
例如,北冰洋沿岸的海域受寒流影响较大,气温往往很低;而北大西洋暖流经过的地区则相对较暖。
此外,洋流还能通过影响空气湿度等参数来影响气温分布。
5.植被分布植被对气温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地表反照率和热容量的影响上。
有植被覆盖的地区地表反照率较低,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同时植被的根系能够加强土壤的紧实度,减少土壤中热量的散发。
因此,有植被覆盖的地区在冬季气温相对较高。
另外,不同种类的植被对气温分布也有影响,如森林、草原和沙漠等地表覆盖物对气温分布就有明显的区别。
6.气候系统气候系统中的各种要素都会对气温分布产生影响。
地理笔记:中国的气候一、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划分 1.我国气温分布: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原因:1.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南方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远2.东西走向的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南下 3.北方太阳高度低,南方太阳高度高;北方白昼时间短,南方白昼时间长 我国 1 月 0℃等温线的特点:东段大致与纬线平行(或大致呈东西走向),西段在青藏高原 东南边缘弯曲。
成因:东段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西段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东南地区 海拔高,气温较同纬度的东部气温低。
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普遍高温。
除青藏高原外。
原因:(1)纬度位置: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2)夏季北方昼长较南方长 (3)夏季风影响,南方雨季时间长,光照时间短。
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 太阳辐射量。
答题模板: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低纬度地区气温大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①海拔高,气温低;②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气温高;③谷地 形状与风向一致,利于暖湿(干冷)气流长驱直入;(狭管效应)④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 低。
⑤下沉气流: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焚风效应)。
(3)海陆位置:沿海温差小,内陆温差大。
冬季海风增强海洋性,增温(如盛行西风)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下垫面:城市>郊区,(城市热岛效应),白天:荒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1(6)天气情况:白天晴天>阴天(原因是晴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夜晚阴天>晴天(原因是 阴天大气保温作用强) 2.我国温度带: ①温度带划分(生长期和积温):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导因素。
当日平均气温 稳定到 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 10℃以上的持续 日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 做积温。
②温度带划分依据——积温多少: 根据≥10℃积温的多少二、降水特征和干湿地的划分21.我国降水空间特征: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我国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我国地域辽阔,纬度跨度广,因此在不同地区的冬夏气温分布特征也有较大差异。
根据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主要的温度带,分别是寒温带、温带、暖温带、热带和亚热带。
寒温带位于我国的北方边境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非常寒冷,气温极低,常年冰雪覆盖,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夏季虽然相对较短,但仍然是凉爽的,气温适宜。
温带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华北、黄淮和长江流域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我国冬夏季温差较大的地区之一。
冬季气温通常在0摄氏度左右,夏季气温则在30摄氏度左右,四季分明。
暖温带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包括江南、华南和福建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较为温暖,气温很少降到冰点以下,夏季炎热潮湿,气温高达35摄氏度甚至更高。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是这个地区最宜人的季节。
热带位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温一年四季都很高,冬季也很温暖,气温很少低于10摄氏度。
夏季炎热潮湿,气温常常超过35摄氏度,是我国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亚热带位于我国的中南部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温较高,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四季分明。
冬季气温很少低于5摄氏度,夏季常常超过35摄氏度。
总的来说,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征是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
同时,由于地形和气流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西北地区的气温较低,年降水量较少,干燥寒冷;西南地区的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多,湿润炎热。
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旅行、居住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提供参考。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的准备,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特点一、知识要点1、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②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③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课本P35图)自北向南有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2、降水的特点①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少。
②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我国划分四类干湿地区:(课本P38图)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③植被自东向西的变化: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二、跟踪训练(益阳)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1~2题:1.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D )A.哈尔滨B.上海C.北京D.广州2.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 C )A.哈尔滨北京B.北京上海C.上海广州D.广州哈尔滨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3~5题:3.下列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雨季最长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D.三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4.“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B )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5.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D )A.①—甲;②—乙;③—丙B.①—乙;②—丙;③—甲C.①—丙;②—乙;③—甲D.①—丙;②—甲;③—乙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示意图”,回答6~7题:6.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丰沛降水的是( C )A.东北季风B.西北季风C.东南季风D.西南季风7.四川盆地有季风之利而无季风之害的原因是( D )A.只受夏季风的影响B.只受冬季风的影响C.夏季风影响弱,冬季风影响强D.受地形影响8.【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