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胶粘剂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50.39 KB
- 文档页数:6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研制姓名:吕文志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制浆造纸工程指导教师:周小凡20040301摘要现代造纸工业中,废纸回用量的迅速增加已引起日益严重的“胶粘物质”问题,给造纸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
因此消除“胶粘物质”问题是造纸界人士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各种压敏胶粘制品是“胶粘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开发能容易在制浆过程中除去,不生成“胶粘物质”的新型压敏胶粘剂意义重大。
本论文采用乳液聚合工艺合成的水溶性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就是这样一种产品。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乳化剂、引发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问和搅拌速度对乳液聚合反应有重要影响。
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聚合速率增加,产品乳液的电介质稳定性提高,产品的初粘性能和水溶性能降低,持粘性能则先增加后降低。
过硫酸盐引发剂用量为o.8%左右时,80℃下反应约2小时,本课题涉及的乳液聚合反应能较好的完成。
2、单体配比、聚合度及中和度对产品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硬单体比例的增加,产品持粘性能和水溶性能增加,初粘性能降低;一定调节剂用量下,使产品具有水溶性有一个最小的硬单体比例,而且该值随调节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改变调节剂用量可有效改变产品的聚合度:随调节剂用量增加,产品持粘性能降低,水溶性能提高,初粘性能基本不变,而且调节剂用量在。
一o.25%的范围内,产品性能的改变最为明显;氨水中和能有效改善产品的水溶性能。
3、z系列是一类有效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增粘剂,其中分子量较高的z一3增粘效果最好,其适宜用量在10一15%(w)之间。
4、离子型交联剂Al:(so。
),能显著改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持粘性能。
温度对离子型交联反应基本没有影响:中和度对离子型交联反应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当中和度在75%左右时,交联反应几乎不能进行。
离子型交联剂的用量主要受压敏胶乳液电解质稳定性的限制。
5、自交联剂N—MAN能显著改善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持粘性能。
高性能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压敏胶制备及性能研究摘要:对环境和安全的认识越多,国家环境政策就越严格:两项“两碳”国家政策,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GB33372—2020《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对胶粘VOC要求更严,尤其溶剂型压敏胶;GB37824—2019《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涂料、油墨和工业大气污染物胶粘剂标准,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监测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墨和粘合剂工业结构调整指南(2019年)要求根据这些原则和标准限制粘合剂的生产,压力敏感溶剂的开发将越来越困难,各国将逐渐减少压力溶剂的生产和使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高性能超细增韧丙烯酸粘合剂的生产和性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压敏胶;粘接性能引言压敏胶是一种黏弹性材料,可以通过温和的压力和更短的接触时间连接到金属和不规则的表面,当今市场上聚丙烯腈的压敏胶约为40%,主要由溶剂和乳液组成,不到10%的无溶剂光聚合得到溶液或乳液聚合,具有响应时间长、能耗高且含有润湿有机化合物(VOC),增加后续处理的成本,并造成环境污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光聚合法来解决,而这些方法具有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的技术优势。
1聚合工艺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合成过程中,溶剂型丙烯腈胶粘剂的转化率和性能降低,因为难以控制反应过程,从而提高了单体聚合和聚合过程中分段的转化率,从而通过改进的溶液聚合过程提高了胶粘剂的性能,合成了两部分丙烯酸酯胶粘剂,研究了聚合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填充方式)显着影响压敏胶的整体性能,改进的溶液聚合工艺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溶剂型丙烯腈聚合物采用与普通丙烯酸单体相同比例的三种不同聚合工艺制成,结果表明用一次性添加剂制成的胶粘剂,对压力敏感的聚丙烯溶剂胶粘剂具有最大的耐压性能,采用聚合分段工艺时的最佳耐压胶粘剂具有最大的反应速度,合成胶粘剂具有最佳的复合聚合性能,结果表明,使用合法的聚苯乙烯单体输入能较好地控制反应,提高两种单体的选择性能优于单单体反应。
27绝缘材料2009,42(3)阻燃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研究进展毕曙光,于洁,姜涛(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武汉430074)摘要:在分析丙烯酸酯压敏胶粘剂的粘附特性和结构特点基础上,阐述了其阻燃机理,比较了制备阻燃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多种方法,结果认为,以绿色环保为前提,加入阻燃基团,研制本体阻燃型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阻燃剂的复合技术也是达到高效阻燃的重要途径之一。
使用有机阻燃剂与无机阻燃剂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将为合成材料的阻燃开辟广阔的前景,新型环境友好型并具有阻燃功能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将会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阻燃剂;丙烯酸酯;压敏胶中图分类号:TM215.1;TM21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239(2009)03-0027-05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 p ment Trend of Fla me-resistant Acr y l ic Ester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BI Shu-g uan g,YU J ie,J IAN G Tao(Hubei Research I nstit ute o f Chem ist r y,W uhan430074,Chi na) Abstract:The flame r et ar dant mechanis m of acr y lic es t e r p r ess ur e s e nsiti ve adhesi ves was s t at ed bas ed on anal y sis of t hei r adhesion charact e ris tics and s t r uct ural f eat ur p aris ons of various p r e p aration met hods i ndicat e t hat e nvi r onme nt-f rie ndl y noume nal flame-r esis t ant adhesi ves ar e t he r es earch di r ection i n t he f ut ur e;and t he com p osit e t echnolo gy of or g anic and i nor g anic flame r e2 t ar dants will be one of t he i m p or t ant wa y s t o achie ve hi g hl y eff ecti ve flame-r esis t ant acr y lic es t e r p r ess ur e s e nsiti ve adhesi ves.K e y words:flame r et ar dants;acr y lic es t e r;p r ess ur e s e nsiti ve adhesi ve(PA)1前言压敏胶粘剂(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PSA),是对压力敏感的胶粘剂,也是一类无需借助溶剂、热或其他手段,只需施加轻度指压,即可与被粘物牢固粘合的胶粘剂。
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耐水性研究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具有原料来源广、易合成,基本上无毒、不污染环境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纺织、建筑、汽车和包装材料等行业。
在制备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时由于分散、乳化的需求要加入乳化剂,通常使用的是小分子乳化剂。
小分子乳化剂的导入将产生胶粘剂粘接的弱边界层,不仅削弱了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粘接性能,而且也影响着胶粘剂的耐水性能,通常的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耐水性差正是由于小分子乳化剂的影响与作用结果。
加入既可稳定乳液聚合物又与主体聚合物相容的高分子乳化剂可以避免小分子乳化剂的作用效果,对于高分子乳化剂应用于乳液聚合物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本研究将高分子乳化剂应用于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合成,以期避免和减少乳化剂在丙烯酸酯乳胶膜中的解吸和迁移,从而达到提高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耐水性能的目的。
(本文已收录入《塑料薄膜行业终极参考资料宝典》)1实验部分1.1原料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过硫酸盐均为分析纯,BA、MMA经减压蒸馏去阻聚剂,过硫酸盐重结晶处理;小分子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S-15,高分子乳化剂为丙烯酰胺系列水溶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AM9),制备方法见文献[5];分子量调节剂、缓冲剂;去离子水。
1.2试样制备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试验配比见表1,原料按试验配比称量后加入到三颈瓶中,50℃搅拌0.5h,75℃搅拌反应1.5h,80~82℃搅拌反应1.5h,然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出料;将所合成的乳液在聚乙烯模板框中成膜,然后在烘箱中升温烘2h。
1.3性能测试1.3.1静态接触角乳胶膜与水的静态接触角用日本Ermag公司制造的Ermag-Ⅰ型接触角测定仪测定,水为二次蒸馏水。
1.3.2乳胶膜吸水率称取一定量的乳胶膜浸泡于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用滤纸快速揩去表面水后立即称量,连续测定一段时间,直到样品趋于溶胀平衡。
吸水率(P)的计算公式为:P=[(W2-W1)/W1]×100%,式中W2和W1分别表示吸水后的胶膜质量和干胶膜质量。
丙烯酸类胶粘剂的研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丙烯酸类胶粘剂的研制一、前言部分双丙酮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的乙烯基单体,其应用涉及到电子、印刷、采油、功能材料、精细化工、日用化工等领域。
该产品与胺类反应可以制得高档的专用环氧树脂固化剂,还可用于感光树脂及其添加剂,该产品与丙烯酰胺、丙烯酸和乙烯基一2一甲基咪唑共聚,可以得到性能极好的明胶替代品。
双丙酮丙烯酰胺的均聚物和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透气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开发出多用途的树脂,目前添加双丙酮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发胶已成为欧美地区日化用品的主流,另外根据此特点还可以用于呼吸性和透气性漆膜、隐形眼镜、玻璃防雾剂、光学透镜和水溶性高分子介质、高吸水树脂等。
该技术是以丙酮和丙烯腈为原料,与浓硫酸反应生成5,6一二氢一6一羟基一4,4,6一三甲基一2一乙烯基一1,3(4H)一嗯嗪硫酸盐中间体,该中间体加入溶剂丙酮结晶、过滤,然后中间产物用氨水中和,并用有机溶剂甲苯萃取,蒸馏除去部分溶剂,经结晶、过滤,最后得产品双丙酮丙烯酰胺。
该项目解决了中间体硫酸盐的结晶提纯技术难题。
在本产品合成进程中,中央体的分离与提纯是影响收率的枢纽,经过大量的实验及筛选,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进一步中试供给了可靠的工艺参数。
在产品质量及反应收率等方面均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本工艺接纳丙酮为溶剂,分离效果好,纯度高,使中央产物收率提高至62%,高于现在国外文献报道程度(未见国内文献报道),且丙酮又为反应质料,易于回收利用,使产品总收率达到60%以上,跨越了文献目标(文献值54.5%)。
经检索该工艺属国内初创,综合手艺程度处于国内领先。
二、主题部分2O世纪6O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先后对水溶性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和应用,做了大量的研讨。
有关水溶性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和应用,共聚物组成和布局对其性能影响,以及交联反应机理等多有报道。
经由过程对单体的选用,份子量大小以及布局的控制,现已能出产出成膜性能与溶剂型热固性丙烯酸涂层树脂相当的水溶性丙烯酸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