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杠杆对公司的影响

财务杠杆对公司的影响

财务杠杆对公司的影响
财务杠杆对公司的影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财务杠杆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

教学单位:经济管理一系

专业:会计学

学号:1009061376

姓名:宋杨

指导教师:李晶

2014 年5月

摘要

优胜劣汰是市场的竞争机制。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需灵活地应对面临的风险。然而不可能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负债于现代企业来讲仍是不可缺少的资金来源。投资决策最优化,也就是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评估、选择的过程,合理的选择就是优选。投资决策是力求企业财务获得最大效益的活动,在投资决策上应当适时充分考虑财务杠杆的大小及其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杠杆的优势,才能够让公司在有限资金的基础上,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效益。

本文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对于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水平,保证财务杠杆效应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为我国上市公司合理运用杠杆效应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财务杠杆;企业价值;投资决策

Ab s tract

Financial leverage is a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 using the liability of financial leverage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ools to adjust interest in capital gains . Rational u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equity capital to enterprises in financial leverage additional revenue brought busines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 that financial leverage . Becau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on many factors , while obtaining financial leverage , but also the financial risk associated with incalculable . Hence the ne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al leverage to enable enterprises to benefit in the u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 while appropriate attention to controlling risks , tak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 Based on an overview of the basic theory of financial leverage , analyz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factors studie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financial leverage , and control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financial leverage is the rational use of debt financing of listed companies , optimize the capital structure , play provide a reference . Based on an overview of the basic theory of financial leverage , analyz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factors studie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financial leverage , and control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financial leverage is the rational use of debt financing of listed companies , optimize the capital structure , play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 ords:financial leverage,capital structure,factors

目录

1 绪论 (1)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

1.3 研究的内容 (2)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2)

1.4.1 本文的重点 (2)

1.4.2 本文的难点 (2)

1.4.3 本文的研究方法 (2)

2 财务杠杆的相关概念及运行机制 (3)

2.1 财务杠杆的相关概念及影响因素 (3)

2.1.1 财务杠杆的概念 (3)

2.1.2 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及运行机制 (3)

2.1.3 财务杠杆的影响因素 (4)

2.2 财务杠杆正负效应 (5)

2.2.1 高额收益效应 (5)

2.2.2 利息抵税效应 (5)

2.2.3 财务危机效应 (5)

3 财务杠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大宇集团为例 (6)

3.1 背景介绍 (6)

3.2 大宇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

3.2.1 举债性经营,希望扭转财务杠杆的效应 (6)

3.2.2 集团内缺乏盈利业务,总资产报酬率不高 (7)

3.3 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 (7)

3.3.1 加大财务风险 (7)

3.3.2 降低资金成本 (8)

3.3.3 影响债务融资能力 (8)

4.上市公司对财务杠杆的应对措施及教训 (9)

4.1 上市公司的对策分析 (9)

4.1.1 上市公司进行相应的债务融资 (9)

4.1.2 建立最佳的资本结构 (9)

4.1.3 适当运用优先股股利政策 (10)

4.1.4 企业还要合理安排资金,以维持高流动性的资产 (10)

4.1.5 注意保持财务安全 (10)

4.2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启示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财务杠杆原理在企业管理中起着重大作用,杠杆效应可以使企业获取较多的回报,加大企业上升空间,但同时也可能加剧企业的外部风险,所以有必要对财务杠杆机制进行研究,使企业在运用财务杠杆获得利益的同时,注意控制相应的风险,采取相应对策。

本文基于财务杠杆基本理论的概述,分析内外影响因素及各个因素的相关关系,研究财务杠杆的正负效应,以及相关风险的控制,为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决策、优化资本结构、发挥财务杠杆效应提供一定参考。

1.1.2 研究意义

由于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受财务杠杆的影响,虽能获取一定的收益,但也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因此,认真研究财务杠杆原理,了解财务杠杆机制,搞清其作用、性质以及对企业投资回报的影响,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从而达到企业效益最优化。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1 国内研究情况

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负债状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化解债务对策方面等。张帆探讨了财务标杆在企业筹资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了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以及资本结构对财务杠杆的影响;赵超越和许延明浅析了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阐明了其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企业运用财务杠杆的优劣势分析。张蔚虹,陈长玉也对财务杠杆对企业负债融资决策进行了分析。

1.2.2 国外研究情况

西方国家对于财务杠杆机制研究较为成熟,比较全面和透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Mahmoud Laham基于股票系统风险和财务杠杆进行了研究,Zahra Babaei,Farhad Shahveisi也对财务杠杆与企业价值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以如何提高股东利益为目的,国外的研究一般都间接地提出了财务杠杆对企业决策的重大影响。由于资源有限,对国外研究情况只有初步了解,以后将对此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1.3 研究的内容

本文首先提出财务杠杆的相关概念,分析其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为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企业借鉴并吸取教训。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说明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第二部分,相关理论综述,包括财务杠杆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正负效应。

第三部分,对上市公司运用财务杠杆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指导意义。

第五部分,结语,对上述的研究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1.4.1 本文的重点

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第一,本文主要研究财务杠杆方面的相关原理和影响因素,为案例分析进行准备。第二,对财务杠杆的正负效应进行分析,结合案例进行研究。

1.4.2 本文的难点

本文的难点体现在:第一,因资料有限,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掌握得不够全面,同时,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文献较少,给研究带来了困难。第二,因个人分析能力不到位,部分问题研究的不够透彻。

1.4.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查阅文献资料:通过图书馆和网上资源搜集相关文献,获取有价值的资料,对财务杠杆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

2.调查法:请教指导老师、与同学相互交流,请教相关专业知识及经验,向有关人员搜集资料,整理研究。

3.信息研究:通过对调研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质的结论,揭示事物深层次规律,从而证明论文论点。

2 财务杠杆的相关概念及运行机制

2.1 财务杠杆的相关概念及影响因素

2.1.1 财务杠杆的概念

财务杠杆效应是指由于息税前利润变动而产生的,固定债务的存在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产生更大变动的杠杆效应。银行借款规模和利率保持不变,其承担的利息水平也就固定不变。所以,公司变高了后的盈余水平,送去债权人拿走的固定利息之后,投资者获得的利益也就愈多。财务杠杆效应通常反应财务杠杆系数,它是企业计算每股收益的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之比。

2.1.2 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及运行机制 EPS EPS EBIT EBIT

()()DFL= DFL 为财务杠杆系数,DFL 表示当EBIT 变动1倍时EPS 变动的倍数。用来衡量筹资风险,DFL 的值越大,筹资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EPS 为普通股每股收益; EBIT 为息税前利润。

由:

式中:I 为利息;T 为所得税税率;N 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PD 为优先股股利。

因为债务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是稳定不变的,所以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财务费用对公司利润的每一元造成的负担减少,从而带来额外的好处给投资者。形象(EBIT-I)×(1-T)-PD

N 基期: EPS=

预计期: EPS 1=

(EBIT 1-I)×(1-T)-PD

N

DFL = △EPS/EPS △EBIT/EBIT =[△EBIT (1-T )/N]/EPS △EBIT/EBIT EBIT-I-PD/(1-T ) =EBIT

地说,就是财务杠杆效应以固定财务费用为支点,小的息税前利润变化动带动每股利润更大幅度的变动。因此,固定的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息是财务杠杆效应的前提。

变量之间的关系:

1 负债的利息率、优先股股利对财务杠杆效应的影响

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基础上,负债的利息率和优先股股利与财务杠杆系数成正比例关系;越少的优先股股利、负债利息率,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则越高。

2 息税前利润率变动对财务杠杆效应的影响

财务杠杆效益是指企业负债经营能使权益资金获得的额外利益。在企业的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利息率时,资本收益增加,负债经营会使权益资金利润率(资本收益/权益资本)变大,意旨由负债所取的一部分利润转化成权益资本。在负债利息率、优先股股利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此息税前利润率与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呈反方向变化。2.1.3 财务杠杆的影响因素

1 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内部因素

第一,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比重关系。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总资本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与财务杠杆系数呈正方向变动关系。资本结构中,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负债比率越低,财务杠杆系数越小。

第二,企业的管治。财务杠杆对公司治理影响的主要方面是股权集中度。较高的股权集中可能会产生较高的资产负债比率(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率),财务杠杆效应更明显。1

第三,商品的销售增长。企业销售增长和企业财务杠杆有直接的关系。当企业商品销售额稳定增长,则企业承接适当债务的利息,有助于财务杠杆效应,当企业销售下滑,则企业承担债务的利息压力越来越大,不能有效发挥财务杠杆效应。

2 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外部因素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将间接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进而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发挥。

第二,行业因素。因为行业之间的差异性,资本方面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每个行业之间竞争程度的不同,这些都将影响融资的需求,风险小、收益稳定的行业,一般债务融资比较频繁,反之较少的债务融资,因此财务杠杆也影响各个行业各个

1赵超越,许延明.浅谈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J].商业经济,2013(2).

部门。

2.2 财务杠杆正负效应

2.2.1 高额收益效应

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能够获取相当的投资回报,对于企业的资产求偿权,债权人为第一,但只能得到一个固定的利息收入和本金,而创造的剩余高额利润全部归权益资本所有,提高了权益资本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效应负债的盈利能力。2.2.2 利息抵税效应

于权益资本来说,债务于公司最主要的优势是它可以进行减税优惠。即负债利息可以从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

2.2.3 财务危机效应

一方面负债会增加企业的固定费用,增加了企业定期支付的压力。企业必须支付固定的本金和利息,如果公司无法偿还,将面临金融危机所触发的额外成本,减少企业现金流量的创造。例如,由于企业背负太多的债务,不得不放弃一些投资机会,失去预期的盈利效应;消费者可能因此会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服务质量质疑,最终放弃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供应商会拒绝提供原材料给公司从而导致流失大量优秀的员工。另一方面会导致公司资不抵债甚至破产,企业过大的负债总额或者是无力归还到期的流动负债将导致债权人催要债务,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

3 财务杠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以大宇集团为例

3.1 背景介绍

1967年金宇中创建了大宇集团,大宇集团在韩国是仅次于现代集团的第二大企业,拥有650亿美元的资产。在一代人的心目中,金宇中及其大宇集团是韩国的象征。1999年7月27日,大宇因“延迟重组”被韩国4家债权银行接管;8月16日,大宇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在1999年底前,将出售盈利最佳的大宇证券公司,以及大宇电器、大宇造船、大宇建筑公司等,大宇的汽车项目资产免遭处理。1999年11月1日,大宇集团向新闻界正式宣布,该集团董事长金宇中以及14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决定辞职,韩国媒体认为,这暗示着“大宇集团瓦解的进程已经完成”,正式公布破产。

“兼并”被认为是大宇集团在过去飞速发展的重要秘诀,因此,金宇中被韩国人称为兼并大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利用自己的优势,轻易获得货款兼并了大量管理不佳的企业。金宇中脑海里形成了“借款经营”的思维定式,大部分国外企业利用本地贷款建立,完全不考虑资产结构与债务比重。他的运作模式实际上是借用国外,国外借不动了再回国内借,意味着企业在任何时间可能被债务淹没。具体来说,大宇集团的盲目扩张战略、过多的短期债务、财务费用过高和结构调整缓慢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其解体。

3.2 大宇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大宇集团轰然坍塌的背后,虽然存在的矛盾很多,但毋庸置疑,其中主要是财务杠杆的负面影响。政府政策和银行信贷支持着大宇,走上了一条“举债经营”之路,试图通过巨额债务达到大规模扩张的目的,最终达到最高的市场占有率。

3.2.1 举债性经营,希望扭转财务杠杆的效应

大宇不考虑外部经济环境、竞争情况以及自身发展的能力,大量对外借款,结果造成财务状况恶化,甚至到了破产地步。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大宇仍然存在大量外部借款,相信借债仍然帮企业走出困境,希望扭转财务杠杆效应。负债的增加将增大公司的财务风险,债权人将要求公司对增加的负债提供风险溢酬,这就导致企业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企业投资者也由于企业较高的风险而要求回报率更高,大大增加了筹资成本。

3.2.2 集团内缺乏盈利业务,总资产报酬率不高

大宇团体的成长经历较为坎坷,它是通过连续兼并陷入困境的企业而扩张成为大集团企业。因此,大宇集团内的多数成员企业大都负债率较高,经营状况不理想。大宇汽车是大宇集团的主力企业,但竞争力相对于竞争对手较差。总之,在大宇集团没有一个支撑企业盈利的成员,总资产报酬率不高。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企业的销售额普遍下降,盈利能力持续走低。同时,债权金融机构又开始恢复短期贷款,政府也无法给它更多的支持。2

韩国大宇集团的解散,就是财务杠杆负面影响的真实反应。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韩国其它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来越严重,大宇认为,只要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将逃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发行大量债券,企图通过财务杠杆效应,进行“贷款运行”。大宇集团已经显现出经营上的困境,预期目标销售产量和利润额都达不到。由此可见,大宇集团借贷业务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益是负面的,不仅难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3.3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

3.3.1 加大财务风险

投资决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投资风险,可以分为主要的两类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即负债经营),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或者使得股东收益发生较大变动的风险。企业由于受偿债能力、周转能力等的制约,其负债规模不能无限扩大,负债结构也不能任意设定,才能使财务杠杆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其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企业如果一味追求债务融资,负债增加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债权人因此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相应增大,同时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作为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会增加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筹资成本。3所以要结合适合本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等财务指标,正确进行财务杠杆决策,确定一个合理的平衡规模和债务结构,以促进企业的稳健经营,否则,可能加大企业的债务负担,增加他们的投资风险。

2宁仕杰,陈昌盛.大马不死神话的破灭——大宇集团破产的原因分析与启示[D].

3郭玉莲.试论企业如何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J].财务观点.

3.3.2 增加或降低资金成本

随着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大或减小,也影响着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进行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方案。在进行债务融资时,降低资金成本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尽量选择短期收益较高的项目,以保证快速周转资金。以需求为依据,过度借债或过早闲置资金将增加利息负担,造成资金浪费,使企业财务杠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举债不足或延迟又会影响企业经营,使企业丧失良好的商业机会,同样使杠杆作用发挥受限。因而,为保障企业的投资成本的减少,降低综合成本才能力求企业投资收益最大化。大宇的过度借债,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使资金成本大大提高,最终破灭。

3.3.3 影响债务融资能力

负债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有向银行借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等。银行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需要还本付息的款项。银行机构遍布全国城乡,资金充裕,与企业联系密切,具有筹资成本低、筹资速度快、借款弹性好等特征。因此,利用银行的长期和短期借款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在申请借款时,必须要符合贷款条件,并按规定的借款程序进行申报,按要求提供担保或抵押等。即使企业有稳定的盈利空间,信用较高,好的发展前景,但企业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过大,也会增加借款的难度,中国人民银行在贷款资格审批中规定,资产负债率超出70%的单位,不符合贷款条件。

企业债券又称公司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公司信用债权证书。它代表着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持券人可以取得固定利息,到期收回本金,但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也不参加分红。企业发行债券时限制条件较多,同时在债券融资上有一定数量限度,当公司的负债超过一定水平后,债券的筹资成本会迅速上升,甚至难以发行。

大宇集团超过500的负债率,使得它开始就不得不向国外进行借债,紧接着又转战国内银行,最后债务过度不得不面临着被银行接管的局面。所以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对自身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有充分而准确的估计,全面分析财务杠杆大小及影响因素,发挥杠杆正面作用并限制其负面影响,保证企业利用财务杠杆的优势,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收益。投资决策需要在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把股东可能取得的较高收益与其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进行权衡、比较,任何只顾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无视财务风险者都将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重大失误,最终将损害投资人。

4.上市公司对财务杠杆的应对措施及教训

4.1 上市公司的对策分析

4.1.1 上市公司进行相应的债务融资

对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只要公司负债经营,就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由于财务杠杆的两面性,所以要求公司要掌握适当的负债比例,要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做好适度的负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是关键。

首先,调整负债的结构。企业在进行负债经营时应注意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比例,关注资产抵偿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长期资金需求应由长期债务来满足,短期资金需求应由短期负债来提供。

其次,企业债务管理与收入相适应。收入比较稳定,偿还的机率高一些,反之,收入不稳定,负债比例应该低一些。大宇集团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收入早已得不到保障,还大量举借外债,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再次,预计财务风险,统一风险和收益。回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地预计风险,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回避将要遇到的财务风险。风险和收益是呈正比的,一般而言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企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要权衡收益和风险的比例关系。4

最后,挑选合适时机。企业借入负债的时期尽量符合企业义务经营的周期。如果过早借入,可能造成资本闲置,增加资金成本;如果过迟借入,则可能丧失投资获利的市场机会。

因此,在进行负债经营、投资决策时,只有纵观全局,结合企业实际做出决策,才能运用好财务杠杆。

4.1.2 建立最佳的资本结构

上市公司必须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资本结构,以最低综合资金成本(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就是企业各种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充分利用财务杠杆降低财务风险,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要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目标就要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情况下,使每股收益额最大。

4张凤林.财务杠杆对企业筹资效益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2).

大宇集团应当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正财务杠杆利益的提高。企业资本结构应通过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合理配置资产、改进产品质量和结构等措施,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增长。当企业的资本结构最优时,财务杠杆利益最大,企业管理层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以确定方案,从而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是利用财务杠杆建立最佳资本结构。大宇集团的盲目扩张,并且被兼并的企业大多负债累累,再加上没有一个支撑大宇集团的主力企业,导致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没有形成优良的资本结构。

4.1.3 适当运用优先股股利政策

优先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章程的有关规定,按约定的股息率或金额发放给优先股股东的报酬。因为优先股股东拥有股息分配的优先权并且在企业破产时能优先分取公司的剩余资产,在这种有保障的情况下,企业就可以更可能多地吸引那些属于保守型的人投资。在获得尽可能多的资金时,优先股股利也会增大,财务杠杆对财务风险的规避将会有明显作用;但是,优先股股利的过度增加也会为企业带来不小的财务风险,毕竟这也是企业负债的一种形式,所以企业应当在综合考虑各因素后择优选择优先股股利政策。大宇在临近破产之前,若使用适当的优先股,或许还幸存至今。

4.1.4 根据周期合理安排资金,以维持高流动性的资产

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用款的高峰和低谷期,使资金得到合理使用,以避免资金使用不当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大宇在最金融危机之时,不但没有采取保守型政策,反而继续发行外债,导致资金亏空,这也是引起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是以复苏、繁荣、衰退阶段性的周期循环波动发展的。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阶段,由于整体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财务状况常常陷入窘境,甚至恶化,给经济雪上加霜。在此期间,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零负债”策略,是为一种明智之举。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一般来说,由于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供给和需求旺盛,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顺畅,周转率增加,利润水平不断上升,此时,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事实上,大宇在经济繁荣期较好地利用了财务杠杆的作用,可是在经济危机发生后,却没有采取“零负债”的策略,使企业没能走出困境。

4.1.5 注意保持财务安全

企业一定要考虑保持足够的偿债能力,否则容易陷入破产清算的不利境地。大宇集团就存在偿债能力方面的问题,使得公司走向失败的结局。

4.2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启示

中国在江浙一带近几年向民间疯狂融资,大部分风险极高,吴英案的宣判很大程度震慑了这类不良风气的大势蔓延。这其实也是财务杠杆负效应的一个体现。

我国的上市公司应当借鉴大宇集团的失败经验,从中吸收教训,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规避财务杠杆风险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有利的资本结构,将财务杠杆的正效应发挥到最大。笔者认为,关于我国投资者在运用财务杠杆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资者应依据所处的环境规定合理的负债程度

大宇集团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导致破产的例子使我们分明的看到,财务杠杆发挥正效益需求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当投资者投入某一数额的资金能够产生一定税前利润程度时,投资者应及时合理调整其资本结构,提高投资者每股收益。只要当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才会给投资者带来有利的积极的财务杠杆作用;反之,将会给投资者带来负面影响。在投资决策中,应该首先对资产项目停止严厉的可行性研讨,经过可行性研讨把握市场和项目的运营规律;在此基础上,再依据项目的盈利才能慎重选择相应的投资模式,以充沛、合理应用财务杠杆的积极效应,提高投资者的每股收益。

二、投资者应当不求最大,只求最好

一个企业的大小应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小的要求。只有拥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将企业做得最好;没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一味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甚至陷入困境。

三、注重核心竞争力

我国资本市场上大批ST、PT上市公司以及大批靠国家政策和信贷支持发展起来而又债务累累的国有企业,应从“大宇神话”破灭中吸取教训。加强企业自身管理的改进及时从多元化经营的幻梦中醒悟过来,清理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无关的资产和业务,保留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相关的业务,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结论

上市公司要想取得竞争的优势,就必须灵活地应对公司面临的风险,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然而完全依靠自有资金是不可能的,负债是现代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资金来源,财务杠杆原理又来源于负债经营。因此,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就财务杠杆如何影响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进行了探讨,首先提出财务杠杆的相关概念,阐明了变动的影响因素,并对财务杠杆的正负效应做了相关论述分析,分析其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其次,本文就大宇集团这一失败案例,分析不适当使用财务杠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阐明了其不容忽视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最后,通过对大宇公司案例的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应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财务杠杆的负效应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刘军辉.公司财务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述评,2009(6).

[2] 张黎.从财务杠杆效应谈企业负债经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

[3] 赵超越,许延明.浅谈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J].商业经济,2013(2).

[4] 李洋,梁菲菲.基于ROE最大化的资本结构及财务杠杆效应分析[J].财会通

讯,2012(3).

[5] 许振国.浅谈财务杠杆效应[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10).

[6] 张凤林.财务杠杆对企业筹资效益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2).

[7] 张帆.财务杠杆在企业筹资管理中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12(6).

[8] 毕洪.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7).

[9] 李金龙,陈玉海.试析财务杠杆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商场现代化,2010(23).

[10] 陈莺.论财务杠杆与企业合理筹资[J].企业管理,2012(6).

[11] 郭玉莲.试论企业如何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J].财务观点.

[12] 张蔚虹,陈长玉.基于财务杠杆效应的企业负债融资决策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学报,2011(5).

[13] 宁仕杰,陈昌盛.大马不死神话的破灭——大宇集团破产的原因分析与启示[D].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4] 黄仲斌.我国企业筹资风险及对其策探讨[J].时代金融,2006(8).

[15] Zahra Babaei,Farhad Shahveisi. Correlation between F inancial Leverage and Firm

V alue in Companies Listed in the Tehran Stock Exchange[J]. Research Jounal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13 (5).

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

132 中国外资 2013年9月下 总第297期 dio:10.3969/j.issn.1004-8146.2013.9. 088(责任编辑:李科鑫) 企业财务状况对企业营运能力的影响探析 黄学文 天津市宁河供电有限公司 天津 301500 一、企业营运能力的内涵 简而言之,营运能力是指企业配置经济资源、调整资本结构以及控制流动资金的水平和潜力。从静态角度来分析,运营能力主要表现为资产组合状况、资本结构对利润和风险所产生的影响;从动态角度来分析,运营能力主要表现为利用资产的有效程度。 通常,营运能力分析分为静态营运能力分析和动态营运能力分析两种形式。具体来讲,静态营运能力分析是指评价企业资产组合的有效性、资本结构的科学性以及对企业利润和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动态营运能力分析是指评价企业配置以及调控经济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能够衡量出企业管理者运营资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一)存货周转率 存货是流动资产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的流动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流动比率,所以,加强对存货的分析是很重要的。通常存货的流动性多是通过存货的周转速度来反映,即存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过程管理的综合性指标,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提高企业存货周转率能够提高企业变现能力。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也是企业流动资产中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而且能够反映出企业管理应收账款的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通常,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快,从而应收账款收回越快。 (三)总资产周转率(次数) 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所有资产综合利用的指标,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净额/平均总资产。资金周转次数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资产投入成效,若周转次数越少,那么说明资产周转速度较快,从而资产利用效果较好。 (四)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所利用自己固定资产(如房屋、机械设备等)带来的销售程度,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净值。通常,固定资产周转率越大越好,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计算该指标的分母为固定资产净值,它会随着固定资产的折旧而逐渐减少,随固定资产的更新而逐渐增加。 (五)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衡量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通常流动资产周转率越大越好。 三、改善企业营运能力的对策(一)存货的管理对策1、严格落实库房管理制度 严格依照存货的种类将存货的控制划分到相应部门,例如原材料的库存额应该由供应部落实,在产品应该由生产部门落实,产成品应该由销售部门落实。 2、利用ABC法对存货进行控制 具体来讲,供应部门和市场部门应该重点监控A类存货,对B类存货实施次要管理,对C类存货进行简单管理。 3、重点控制和监督企业购销环节 依据企业本年度的支出,合理考虑相关要素,若增加或降低特定的百分数,就会得出相应的数目。重点控制和监督企业购销环节,最大限度地避免隐蔽性效益的流出。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1、明确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高度重视企业的现金流,同时对企业领导者的考核也应该纳入该项,制定出相对积极的平均收款期,保持每年的收账期都在这附近,作为业绩考核的参考依据,对其实施弹性控制。从而就要求认真评估客户的信用,合理制定赊销规模及信用政策。同时对拟赊销客户的资产状况、经营能力、财务状况、企业信誉进行调查,建立起客户档案。 2、确立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 建立起赊销审批制度,坚持“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每一笔应收账款都应该相应的责任人。与此同时,还应该真正将责任制度落实,要求经办人员要对自己多办理的业务负责人,进行事后监督,保证资金收回率。 3、认真执行应收账款终身制 逐步建立健全责、权、利相互结合的经济责任制,通过制度明确销售人员相关的权利和责任。 首先,对销售人员所办理的每一笔业务发生的应收账款都应该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终身负责制。同时对销售人员的离岗或者调岗,都应该完善一系列手续,切实落实应收账款的终身负责制;其次,企业发放给销售人员的报酬要结合应收账款时间的长短。例如对于两年期限以上的应收账款,公司要委派专人或者借助法律手段追讨。只有这样,将销售人员的收入与账款回收期限相挂钩,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销售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4、制定科学的合同管理,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就要求除了现金收入之外的所有供货业务都应该签订合同,而且合同都要采用统一的文本,合同内容应该明确收款期限、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真正地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除此以外,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也是很有必要的,为应收账款的回收起到辅助作用。从而就要求企业财务部门将赊销客户依照区域建立起核算应收账款明细账,及时对赊销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同时要对应收账款的金额变动、增减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领导,这样也为企业评价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静波.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09(4) [2]董学秀.企业财务状况综合分析[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3]袁卫秋.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与宏观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4) [4]赵荣荣.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经济师,2009(1)

一个经典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很详细

一个经典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案例,很详细! 会计教科书上的东西太多,而结合企业战略、市场的变化、同行情况、内部管理、制度以及会计政策等方面,分析的太少。本文适用于财务经理级别以下的人员,看完是有用的,也可以上转给财务经理,供其进一步分析和提炼。 案例分析 中色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1997年4月16日进行资产重组,剥离优质资产改制组建中色股份,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目前,中色股份旗下控股多个公司,涉及矿业、冶炼、稀土、能源电力等领域;同时,通过入股民生人寿等稳健的实业投资,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定发展。 资产负债增减变动趋势表: 01、增减变动分析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到,中色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规模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从负债率及股东权益的变化可以看出虽然所有者权益的绝对数额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其增长幅度明显没有负债增长幅度大,该公司负债累计增长了%,而股东权益仅仅增长了%,这说明该公司资金实力的增长依靠了较多的负债增长,说明该公司一直采用相对高风险、高回报的财务政策,一方面利用负债扩大企业资产规模,另一方面增大了该企业的风险。 (1)资产的变化分析 08年度比上年度增长了8%,09年度较上年度增长了%;该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在09年有了巨大增长,说明09年度有更大的建设发展项目。总体来看,该公司的资产是在增长的,说明该企业的未来前景很好。

(2)负债的变化分析 从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到,该公司的负债总额也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的,08年度比07年度增长了%,09年度较上年度增长了%;从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到,当金融危机来到的08年,该公司的负债率有明显上升趋势,09年度公司有了好转迹象,负债率有所回落。我们也可以看到,08年当资产减少的同时负债却在增加,09年正好是相反的现象,说明公司意识到负债带来了高风险,转而采取了较稳健的财务政策。 (3)股东权益的变化分析 该公司08年与09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所不同的是,09年有了更大的增幅。而这个增幅主要是由于负债的减少,说明股东也意识到了负债带来的企业风险,也关注自己的权益,怕影响到自己的权益。 02、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 该公司07年的流动比率为,08年为,09年为,相对来说还比较稳健,只是08年度略有降低。1元的负债约有元的资产作保障,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相对比较平稳。 (2)速动比率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收益的影响

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收益的影响 企业一定时期成本支出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收益的实现。同时,企业成本结构的变动,也会对其收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重视分析成本变动对收益的影响。从企业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角度,谈谈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一、经营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企业的成本按其特征可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 成本两部分。在相关范围内,企业产销量的变动不会改变其固定成本总额,但它会使企业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发生升降,从而提高或降低企业收益的实现。销售量增加的幅度一样,而企业收益增加的幅度不一样,这种效益变动幅度大于销售变动幅度的现象,正是经营杠杆作用的结果。一般情况下,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相对于低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其经营杠杆功能强(如上例乙企业),经营风险也较大。反之,其经营杠杆功能弱,经营风险也较小。企业的经营杠杆可用经营杠杆率表示。一般而言,企业经营杠杆率,随着销量的增加和收益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越接近于损益均衡点,经营杠杆率越高,当企业收益趋于零时,经营杠杆率表现为无穷大。必须指出的是,经营杠杆的影响是双向的,若企业的销量下降时,其收益也是以销量下降的若干倍数降低的。因此,根据经营杠杆的特

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它来控制、调节其经营活动。经营杠杆率=(税前收益+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1+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从该公式计算的结果可知,企业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经营杠杆率总是大于1,并且经营杠杆率随着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企业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的比重愈大,经营杠杆愈高;反之,经营杠杆率则愈低。所以,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对固定成本支出加以合理控制,不仅能提供等额的收益,而且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还可将经营杠杆率公式作如下调整:经营杠杆率=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固定成本总额)可见,经营杠杆率随着产品销量的变动而呈反方向变动,即销量上升,经营杠杆率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也降低;反之,销量下降,会导致经营杠杆率上升,从而增大企业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生产能力扩大销售,这样,既可以增加企业收益,又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二、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举债是不可避免的,若企业大量举债,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会较大,将导致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急剧上升,对企业收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而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来自于财务杠杆的高低。所谓财务杠杆,是企业每股收益对营业净利的敏感程度,或者说是企业负债对普通股股东收益的影响程度。

精编【财务管理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经营产业的影响分析

【财务管理分析】财务杠杆对企业经营产业的影响分 析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摘要 负债经营是财务杠杆存在的基础,负债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负债过多,会增大财务风险;若负债过少,会损失负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在实际工作中,要合理确定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的比例,把握资本结构的最佳点,提高企业筹资效益,就必须深刻了解财务杠杆机制,把握财务结构。资本结构,按照企业预期合理搭配各种筹资方式,合理安排企业的负债规模、期限、结构,合理解决财务杠杆与企业筹资效益问题,从而达到财务杠杆效益最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经济建设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另一面,许多企业走向了极端,有的陷入了高投入、高负债、高风险、低效益的怪圈,造成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的强烈反差;有的热中于超低风险,全凭自有资金苦苦强撑,最终导致企业衰退或破产。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财务的角度看,最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缺乏资本运作经验,不能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效应。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看法,以就教于同行。 关键词:高投入高负债高风险低效益杠杆效应财务

ABSTRACT Debt manage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financial leverage, the debt is a "double-edged sword". Enterprise too much debt, will increase the financial risk; If the debt too little, will lose liability may brings to the enterprise of benefits. In actual work, to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debt financing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financing proportion, and grasp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the best point, improve enterprise financing benefit, it must deep understanding of financial leverage mechanism, grasp the financial structure. Capit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enterprise expected reasonable collocation all kinds of finance approach,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enterprise's liabilities scale, period, structure, reasonable solve financial leverage and enterprise financing efficiency, so as to achieve the optimized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leverage. Along with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gradually establish and perfect, our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keep ?

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

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债权资本已成为企业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财务杠杆正是在企业负债经营中发挥作用的,在企业经济效益好时,适度举债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增加企业价值;而在经济效益不景气时,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所以说财务杠杆如同一把双刃剑。本文分析财务杠杆原理,结合实际应用财务杠杆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财务杠杆;负债经营;应用

引言 我们接触到的物理学中,杠杆的概念是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所谓杠杆,简言之以小搏大的工具。阿基米得也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将整个地球撬起。”更体现了杠杆的作用。延伸到财务杠杆上,可以理解为:“借给我足够的金钱,我就能挣取巨额的财富。”具体来说,财务杠杆就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运用负债筹资的方式(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优先股)时所产生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只要在企业的筹资方式中有融资成本的固定负债,就会存在财务杠杆效应,但不同企业财务杠杆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合理运用财务杠杆能给企业权益带来额外的收益。如果运用不当,将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所以我们应该清楚认识财务杠杆的概念,能合理运用其作用。 一、财务杠杆的涵义 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权益资本收益的手段。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的额外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由于财务杠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估量的财务风险。因此,认真研究财务杠杆并分析影响财务杠杆的各种因素,搞清其作用、性质以及对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的影响,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 二、企业在当前应用财务杠杆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财务杠杆我们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是我们知道它是财务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陌生是我们把握不好对其效用的应用程度。而在现实中,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问题:有的问题是对其本质把握不准,将财务杠杆视同为企业负债;有的问题是忽视财务风险,过度利用负债资本;还有是对企业负担的利息负担不能准确预测。 (一)将财务杠杆视同为企业负债 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财务杠杆是通过负债来起作用的,可以说二者如影随

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要点

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 影响分析 完成人: 班级:2010-05 学制: 4 年 专业: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 04-04

目录 摘要 (1) 一、引言 (1) 二、或有事项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 (一)或有事项是由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2) (二)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 (2) (三)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发生的事项确定 (2) (四)影响或有事项结果的不确定因素不能由企业控制 (2) 三、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2) (一)企业中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 (3) 1.企业中事项会计处理原则 (3) 2.企业中或有资产的会计处理 (4) 3.企业中或有负债的会计处理 (4) (二)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6) 1.或有事项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 (6) 2.或有事项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质量和财务状况 (6) 3.或有事项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确认 (6) 4.或有事项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7) 5.或有事项对企业风险存在的影响 (7) 四、企业对或有事项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7) (一)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做好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工作 (7)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避免减少不必要的或有负债和损失 (8) (三)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做好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 (8) (四)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教育, 提高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8) 五、对或有事项的展望 (9)

参考文献 (9) Abstract (11)

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时会面临一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这些不确定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最终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者不发生来决定。文章旨在分析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探讨企业如何处理或有事项。 关键词:或有事项;会计准则;财务分析;措施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融资渠道的增多、财务关系的复杂化,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或有事项。 目前或有事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会计界的重视,我国也及时发行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逐步分析或有事项的特征,进而论述了对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影响,尽量明确或有事项对企业的重大潜在影响,为投资人和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的会计信息,来减少对或有事项的决策失误,接着提出了针对或有事项应采取的一些控制措施,并进行了展望。 二、或有事项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但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不都是或有事项[3](p12)。比如,折旧的提取,固定资产大修理、正常维护,坏账准备的计提,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均不属于或有事项。资产、负债、或有负债、或有资产等都可能是或有事项的结果,

财务杠杆对公司的影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财务杠杆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 教学单位:经济管理一系 专业:会计学 学号:1009061376 姓名:宋杨 指导教师:李晶 2014 年5月

摘要 优胜劣汰是市场的竞争机制。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需灵活地应对面临的风险。然而不可能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负债于现代企业来讲仍是不可缺少的资金来源。投资决策最优化,也就是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评估、选择的过程,合理的选择就是优选。投资决策是力求企业财务获得最大效益的活动,在投资决策上应当适时充分考虑财务杠杆的大小及其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杠杆的优势,才能够让公司在有限资金的基础上,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效益。 本文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关系,对于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水平,保证财务杠杆效应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为我国上市公司合理运用杠杆效应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财务杠杆;企业价值;投资决策

Ab s tract Financial leverage is a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 using the liability of financial leverage in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tools to adjust interest in capital gains . Rational u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equity capital to enterprises in financial leverage additional revenue brought business management application , that financial leverage . Becau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on many factors , while obtaining financial leverage , but also the financial risk associated with incalculable . Hence the need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financial leverage to enable enterprises to benefit in the use of financial leverage , while appropriate attention to controlling risks , tak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 Based on an overview of the basic theory of financial leverage , analyz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factors studie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financial leverage , and control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financial leverage is the rational use of debt financing of listed companies , optimize the capital structure , play provide a reference . Based on an overview of the basic theory of financial leverage , analyz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factors studie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financial leverage , and control the risks associated with financial leverage is the rational use of debt financing of listed companies , optimize the capital structure , play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 ords:financial leverage,capital structure,factors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1)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要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就必须通过加快信息化进程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企业财务管理所涉及的供、产、销、人、财、物等要素,是维系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资源和关键环节,应重点加以管理和控制。因此,在企业信息化的条件下,财务管理必然面临新的挑战。 一、企业信息化的概念界定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是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在信息化这个新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都是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可以理解为三层含义:数据的信息化,企业把原始的信息,即库存信息、销售凭证、费用凭证、采购凭证都以一定的数据格式录入到计算机里,以数字的形式保存起来,满足随时查询的需要;流程的信息化,即把企业已经规范的一些流程以软件程序的方式固化下来,使得流程所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减少人为控制和“拍脑袋”的管理行为,同时提升客户满意度;决策的信息化,即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智力流汇集成企业的信息流,运用一定的计算模型,产生相应的管理决策信息,指导企业的经营和决策。这个层面是信息化的最高层次,它可以对企业进行连续的实时监控和快速的调整反映,保证企业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 从三个层面可以看出,推进企业信息化,不仅需要提高硬件水平,还需要从传统的管理思想向集中式的管理思想的转变,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从而在战略上实行集中监控,整合所有资源。集中式管理能够帮助集团企业有效消除地域壁垒,建立一种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内部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和快速反馈,从而真正发挥集团企业的规模优势。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它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运转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之中。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都与财务管理有关;生产、经营、进、销、调、存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财务的反映和调控,企业的经济核算、财务监督,更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中枢。企业财务管理要实现权利的集中监控、资源的集中配置、信息的集中共享,必须有三个条件:企业运作的所有环节必须与财务是紧密联系的;企业运作的所有过程状态都必须实时反映到财务上;财务结果必须尽快反馈到企业各级管理者,使其能够迅速反应,改善业务或管理,提高绩效。如果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支撑,没有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是难以做到的。 二、现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或模式,在财务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方面普遍还比较落后。据财政部2001年所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基本上全部实现了会计业务电算化基础环境,而https://www.doczj.com/doc/258948591.html,19%的小型企业和私营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做账状态,甚至尚未实现电算化;国内已经上线集成化的先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或含有财务管理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不足3000家。无论是原始的手工做账还是运用了简单电算化软件,企业的财务部门仍然处在“信息孤岛”之上,其突出特点就是只能进行事后算账。而事关重大的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却未能有效、实时地集成和共享。因此,决策层由于无法获得支持决策的实时动态信息,导致财务风险加大,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存在问题: (一)企业核算层面的会计问题 企业已普遍应用的会计电算化,在财务会计流程中增加了自动控制机制,改变了会计核算组

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2期(总第267期)2006年2月 财经J'n-I题研究Nulllbe,2(Ge。训serialN。.267)ResearchonFinancialandEconomicIssuesFebruary,2006 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 影响的实证研究 吕长江,金超,陈英 (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本文认为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具有积极、消极双重影响。鉴于现有文献中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的消极作用,本文选取1998--2001年深沪两市2798个混合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在不同经营业绩条件下财务杠杆对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同,不同经营业绩下公司财务杠杆对成长性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对于业绩优良的公司,财务杠杆具有积极作用,举债经营可以促进公司的成长,而且,随着公司业绩的增强,财务杠杆所起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对于业绩较差的公司,财务杠杆具有消极作用,财务杠杆对成长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公司成长性;财务杠杆;业绩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6)02-0080-06 一、引言 公司的成长性是公司管理者、投资者等相关利益者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公司未来价值之所在。公司的成长需要资金的支持,公司的成长与财务杠杆存在内在联系,那么财务杠杆对公司的成长具有怎样的作用呢?目前,已有的研究文献大多认为财务杠杆对公司的成长具有负面作用,那么,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却能成功地借助财务杠杆实现了稳定成长?是否不同的公司运用财务杠杆的效果不同? 关于公司成长性的问题,国外学者完成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工作,主要结论为财务杠杆与公司的成长性负相关。Myers&Tumbull认为,公司的负债比率高,其破产风险也会相应地提高,一旦破产,公司则会完全丧失成长机会;而当公司有较多的成长机会时,则会采取较保守的财务杠杆政策,他们预测成长机会与负债比率呈反向关系…。Myers认为公司在有负债的情况下,只会接受投资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净现值超过负债利息与投 资面额之和的投资计划,而会放弃现金流量净现 值大于投资面额但小于负债利息与投资面额之和 的投资方案,因而会产生投资不足问题,由此说明 公司财务杠杆会减缓公司的成长嵋J。 Titman&Wessels认为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 对未来投资机会有更多的选择,但由于存在负债代理问题,所以他们推测负债比率应与公司的成长呈反向关系∞』。但其实证结果显示负债比率 与成长性的反向关系不显著。 LarryLang等在其对杠杆、投资与公司成长的研究中表明,杠杆不会减缓那些具有良好投资 机会的公司的成长;但是当公司的成长机会不被 资本市场认同或者其成长机会的价值不足以克服 高负债所带来的风险与成本的影响时,财务杠杆 与公司的成长性负相关∞j。 国内方面,惠恩才从微观财务与宏观总结两 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多种因素。 ①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的资助,曾获2004年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年度优秀论 文奖。 收稿日期:2005—1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272005) 作者简介:吕长江(1965一),男,山东日照人,副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会计学与资本市场研究。

公司财务状况案例分析

【摘要】甲公司对特许经营权的会计处理方法被曝光仅仅是公司市值下降的一个导火索,收入增加的异常,主要来自盲目扩张所带来的收入,从而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与此同时,资产规模的增长不正常,主要是收购的特许经营权记入无形资产没有进行摊销,使得资产和净收益虚增。基于以上种种多方面的原因,进而一起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得公司的市值一跌再跌,公司昔日的辉煌不再。 【关键词】运营能力分析;市值波动;特许权摊销;信用额度 1 公司概况 甲公司生产与分销部给每个公司自营以及特许经营的工厂店提供专有的a产品配方材料和生产设备。公司统一管理配方材料和生产设备,并且每3个月向所有系统内的门店提供一次指导服务。所有的特许商都必须从甲公司采购配方材料和设备。缴纳了首次的特许经营费和每年的特许权使用费后,特许商们能够接受到甲公司在运营、广告和市场营销、会计、以及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提供的帮助。特许商通常要缴纳20万到50万元的特许经营费和每年4.5%到6%的特许权使用费。特许商们还需每年缴纳销售收入的1%作为全公司的广告基金。 2 公司市值降低原因分析 公司对特许经营权的会计处理方法上的所暴露的问题被曝光仅仅是使得公司的市值降低的一个导火索,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体现在多方面的。首先是公司的规模扩张过快。在ipo 后,公司开始实行一个激进的战略,准备在五年内将门店数量由144家激增至500家,同时向全球市场进行扩张。 在此之前,公司的收入来源中,通过公司自营的门店零售和百货、零售店代销占据了近70%的比例。公司战略的出发点是对的,希望通过继续开发占营业收入大半部分的主营业务来提高公司的收入,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把重心放在了增加门店数量上,这是引发公司危机的第二个方面的原因。 再者,在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的利润开始过多地依赖于销售给每个新开门店的特许商们高价格的设备,使得公司的利润和特许经营的店面数量的增长变得密不可分,逐渐偏离了公司的主营业务。然而在“店外”业务中,许多门店并不盈利甚至赔钱,因而特许商们不愿意再发展公司的这一业务。一方面,较高的加盟门槛使很多特许商们望而却步,另一方面,门店数量的增长停滞使得公司的利润开始下降,门店数量减少给公司利润带来的影响开始被逐渐放大出来。 最后,公司及其特许经营系统中逐步暴露的运营管理不善,缺乏成本控制,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使得公司被迫非正常地缩小公司的运营规模,2014年5月,公司停止运营在2013年收购的拥有28家连锁店,在利润减少的同时增加了4000万到5000万的费用支出。 在这些一系列的连锁不良反应之后,使得公司的利润发生了大幅度的下降,进而导致市场股价的大幅下跌,引起公众对公司财务报告的不信任,进而将注意力转向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个别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而公司在特许权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上也存在着值得商榷的地方,因而大部分的分析师都将公司的市值降低归结于其对特许经营权的会计处理方法上出现的差错,但是,这也仅仅是公司市值降低所反映处理的一个问题而已,也正是因为在这个会计问题上的不恰当处理导致了公司市值的下降并将其自身所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地放大。 3 从财务报表对公司深层次问题的分析 3.1 运用财务指标对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3.1.1 营运能力分析 根据营运能力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甲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天数变化不大,证明在应收账款和存货这方面的营运能力没有什么变化;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 财务杠杆犹如一把双刃剑,有时会给企业带来正的财务杠杆效应,提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有时也会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形成财务风险。本文首先介绍了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涵义及两者的关系,分析了影响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指出企业应合理利用财务杠杆,规避财务风险。 标签:财务杠杆财务风险资本结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短缺是阻碍我国很多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负债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负债经营,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已成为众多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共识。负债具有财务杠杆效应,在一定条件下,适度举债可以提高权益资金的盈利水平,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财务杠杆犹如一把双刃剑,有时也会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形成财务风险。因此,如何利用财务杠杆,规避财务风险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 一、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涵义 (一)财务杠杆 杠杆原理众所周知,借助杠杆,很小的力量能抬起很重的物体,即力的效果被杠杆大大扩大。财务杠杆与物理学中的杠杆具有类似的效果。国内外学者对于财务杠杆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中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在经营过程中对负债的一种利用。其中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杠杆是指上市公司“在筹资中适当举债,通过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净收益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净收益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在这两种定义中,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认为财务杠杆是由于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等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每股利润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当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将会使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提高,企业得到正的财务杠杆效应;反之,若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使用借入资金获得的息税前利润还不足以支付利息,将会使自有资金利润率降低,企业得到负的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作用程度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计量。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即: DFL=(△EPS/EPS)/(△EBIT/EBIT)(1) (1)式中,DFL为财务杠杆系数;EPS为普通股每股利润;△EPS为普通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杠杆原理及其在中小企业的应用分析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经济飞速地发展,我国的经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在近几年里中小企业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的壮大。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的大经济环境下求得生存和发展,资金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来源一般是非常有限的,单纯依靠自有资金是很难支持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因此,负债筹资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财务杠杆原理,中小企业;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效应 导言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经济主体的组成多样化,而中小企业就是中国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杠杆是企业调整资本结构、提高股东权益收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有效工具。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较为薄弱,要想发展壮大仅仅依靠投资人的权益资本是远远不够的,聪明的企业管理者还必须学会合理设置负债融资水平,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正效应来为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增加企业投资者的权益收益,并能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1.财务杠杆原理及其效应 1.1财务杠杆原理 在资本总额与结构既定的前提下,不论企业的营业利润多少,债务的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是恒定的。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报酬在缴纳所得税之后支付,负债利息可以作为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产生节税作用,使所有者财富增加。由此,每股收益增长速度应当大于息税前利润增长速度[11]。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便相对减少,给普通股东带来更多的每股盈余;反之,当息税前盈余减少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用便相对增加,就会大幅度减少普通股的每股盈余[2]。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盈余的变动幅度的现象,这就是财务杆原理。 1.2财务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效应是指是指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

论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学年论文论文题目:论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2012年 6 月26 日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或有事项已越来越多地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面对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企业的适应能力和法制意识普遍较差,这就决定了或有事项的发生率及可能性比西方国家要大得多。或有事项作为一种潜在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因相应损失的最终出现使企业陷入困境,导致被清算、被兼并或破产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正确对待。 关键词:或有事项;财务状况;市场经济

一、或有事项的基本特征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未来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常见的或有事项有: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环境污染整治、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等,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或有事项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例如,未决诉讼是企业因过去的经济行为导致起诉其他单位或被其他单位起诉,这是现存的一种状况,而不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项。又如产品质量保证是企业对已售出商品或已提供劳务的质量提供的保证,不是为尚未出售商品或尚未提供劳务的质量提供的保证。由于或有事项具有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形成这一特征,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经营亏损等事项,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或有事项 (二)或有事项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是指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或者或有事项的结果预计将会发生,但发生的具体时间或金额具有不确定性。 (三)或有事项的结果须由未来事项决定。 由未来事项决定,是指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或有事项与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但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不都形成企业会计准则所规范的或有事项,企业应当按照或有事项的定义或特征进行判断。例如,折旧的提取虽然涉及对固定资产净残值和使用寿命的估计,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固定资产原值是确定的,其价值最终会转移到成本或费用中也是确定的,因此折旧不是或有事项。 二、或有事项对企业的影响 第一,或有事项潜在影响企业的财务质量,也直接影响有关方面对企业当前和未来财务状况的正确判断。或有事项的一个特征在于其发生时的隐秘性和实际影响的滞后性。目前不少上市公司不调查被担保单位的实际情况而盲目为其担保的情况时有发生,完全置公司和股东的利益于不顾,更有甚者,担保的目的是为了换取人情或谋得私利。而如果损失性的或有事项在未来某一不确定时期一旦成为现实,则必将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出或负债的增加,但届时已为时已晚,实际损失不可避免。 第二,或有事项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发展能力。或有事项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不确定性,即这一事项是否实际给企业造成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结果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他往往表现为一种因企业过去的行为而引起一种潜在的债务或损失如果这种潜在的债务或损失一旦成为现实,很有可能造成企业一夜之间因巨额债务不能清偿或因巨额亏损而导致破产、重组,进而从此陷入困境。 第三,或有事项影响对企业经营成果的确认。根据企业会计惯例,会计核算上应遵循的稳健性原则,未来可能形成的利得即或有利得在现时一般不予确认,而对于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