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4.57 KB
- 文档页数:3
体育、课外活动安全制度1、上体育课前主教教师必向学生讲清锻炼要领和安全事项等并在教案中作书面记录。
2、同学在上体育课期间应全面地服从教师的指挥和指导,若有特殊事项必报告教师。
3、课外活动时间(除放学和上学的时间)学生原则上不得离开校园,必在学校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做危险或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的游戏和运动等,不在高陡险及走廊处玩耍、游戏等。
4、教学过程中的集体活动或分组活动要做到守秩序,不能有争先恐后的现象发生,学生活动要在教师的视线内。
5、教学内容不能超出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要求,准备运动环节不能缺,运动强度、难度要合理安排。
6、学校体育器械等教育教学设施应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新器械和设备投入使用前,教师要先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完全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并定期进行检修。
7、正确使用体育器械。
8、借用器材建立登记制度,对高危险器具必须由教师签名领借,并由领借教师全程监督学生的使用和训练。
9、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体育竞赛、军训以及其他剧烈运动的学生,应予以劝阻。
10、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及时报告校长室,及时送往医院,及时与班主任、家长联系体育、课外活动安全制度(2)体育和课外活动的安全制度是为了保护参与者的身体安全和健康,并确保活动的进行顺利和有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育和课外活动安全制度:1. 人员管理制度:活动组织者应对参与者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估,并确保参与者具备参与活动的基本能力和健康状况。
2. 设备检查制度:活动组织者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使用的体育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并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3. 安全指导制度:活动组织者应提供必要的安全指导,包括正确的使用设备和施加技巧,以及遵守比赛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4. 急救措施:活动组织者应配备急救设备和人员,并提供必要的急救培训,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和有效地处理伤病。
5. 紧急预案:活动组织者应制定紧急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紧急撤离方案等,以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
一、总则为了保障广大师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运动事故的发生,维护学校体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标1. 建立健全运动安全监控体系,确保运动场所、设施和活动安全。
2.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3. 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运动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运动安全监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运动安全工作。
2. 各部门、各班级设立运动安全监控员,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的运动安全管理工作。
四、监控内容1. 运动场地、设施安全:定期检查运动场地、设施的安全性,确保无安全隐患。
2. 运动器材安全:检查运动器材的完好程度,确保器材符合安全标准。
3. 运动活动安全:对运动活动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4. 运动教学安全:加强对运动教学过程的安全监控,确保教学活动安全。
5. 运动比赛安全:对运动比赛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比赛安全有序进行。
五、监控措施1. 定期检查:各部门、各班级定期对运动场地、设施、器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整改。
2. 安全培训:对师生进行运动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安全巡查:设立巡查制度,对运动场所、设施、器材进行日常巡查,确保安全。
4. 安全记录:建立运动安全监控记录,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事故进行详细记录。
5. 事故报告:发生运动事故时,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六、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2. 对因疏于管理、不履行职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运动安全监控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我们旨在建立健全的运动安全监控体系,确保广大师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1、体育活动,实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
老师组织学生体育活动,要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学生使用,并及时报修并出示警示标志。
2、开展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明活动要领,做好示范、指导以及防护工作,运动前做好各项准备活动。
3、老师不得指导学生开展有危险性的活动,学生不准离开老师自行开展有危险的活动,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自我保护。
4、在体育活动中老师有组织、指导的责任,因组织指导过错造成学生身体伤害事故老师要负责任。
5、不要强行让学生做一些力所不及的运动。
体育教学:1、任课教师必须在上课时讲清楚运动注意事项,准备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实行体育用具使用前的安全检查。
2、学生必须遵守课堂常规,按时上课,听从指挥、不迟到早退。
3、上体育课任课教师必须穿运动服、球鞋。
4、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5、学生要听从教师指导,学会正确的运动技术和自我保护。
6、体操练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保护、帮助。
7、体育课或课外锻炼中,凡出现受伤情况,应及时送往校医务室或医院,并及时向校长室汇报。
中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安全制度(2)中学体育活动、体育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体育活动中安全问题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以____字的篇幅,探讨中学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的安全制度。
一、中学体育活动安全制度中学体育活动覆盖面广,包括课堂上的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和校际体育比赛等。
为了确保中学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
1. 体育设施安全制度中学体育活动的安全首先要保证体育设施的安全。
学校需要建立体育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修制度,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设施使用过程中,还需要制定使用规范,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操作和使用方式进行,禁止擅自改变设施结构或进行危险活动。
2. 体育活动场地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场地的安全是体育活动的基础。
体育课活动课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根据体育课教学的实际特点,为尽量避免学生在校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尽量减小因伤害事故造成的损失,学校特做如下规定:一、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及上体育课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天气、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的安全因素,尽量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要立刻给予制止和教育,如果遇到学生出现伤害事故,要及时给予救助。
三、学生到校外参加体育考试、体育比赛或其它体育活动,视具体活动内容,必须有学校领导、体育教师、校医、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带队,并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四、体育组每周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一次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学校,学校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五、体育教师上体育课要做到:1、上课集合整队,记录考勤;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特异体质学生和特体学生。
不能上体育课的特质学生必须和班主任沟通,并建立特异体质学生档案。
3、室外课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服装、鞋不符合上课要求的学生要求其予以更换。
4、讲明动作要领,做出动作示范,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事项等,并加强安全保护。
5、发现有学生打闹或做出危险动作,要马上纠正或制止。
6、下课集合整队,做简单讲评;若发现学生身体有强烈的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校医和班主任。
六、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置措施:1、迅速通知校医、班主任(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
2、校医对病(伤)学生做出初步诊断及必要的处置,事后要及时做好学生病(伤)情及临时处置情况的记录,并上报学校。
3、如果学生病(伤)情况较为严重,要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诊治或抢救。
4、班主任(相关领导)要及时将学生病(伤)情况通知到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视具体情况上报教委相关部门。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制定本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的体育活动和课程,包括体育课、校园运动会、社团活动等。
二、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1. 体育设施的管理(1)学校体育设施应经过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其良好的使用状况。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修缮。
(2)体育设施的使用时段应事先规划,并且在校内公示,确保学生及时了解和遵守使用规定。
2. 器材的管理(1)学校体育器材应经过定期检查和清理,确保器材的完好无损。
(2)体育器材的使用应遵守相关规定,严禁擅自调整器材的高度和角度,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三、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安全管理1. 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案(1)学校体育活动应提前制定详细的组织方案,包括人员配备、活动地点、活动时间等内容,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2)活动方案应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安全问题,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强度,避免过度竞争和过分激烈的活动。
2. 体育活动的教师指导与监管(1)体育活动应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
(2)教师应提前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场地和器材、做好体育锻炼前的热身准备等。
(3)教师应积极监督学生的活动行为,防止发生过激行为和不当竞争,及时制止危险行为。
3. 体育活动的急救与应急处理(1)学校应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保证在活动中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进行救治。
(2)学校应制定体育活动应急处理方案,包括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疏散和安全措施。
四、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宣传和教育1. 安全宣传(1)学校应定期开展体育安全宣传活动,向学生宣传体育活动的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
(2)学校可利用校刊、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全校学生发布安全宣传信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安全教育(1)学校体育课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向学生普及体育活动中的常识和规范。
(2)学校应定期开展体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体育课教师、训练教练员、体育活动____人安全责任要求任课教师、教练员、活动____者是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学生和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必要的训练。
对严重违犯安全要求、纪律的学生和人员进行必要的纪律处理和行为约束。
上课、训练时,可在教师可控制范围内或指定地点要求其进行安全训练或反省,不得将学生逐出控制区之外或让其回班。
体育活动、比赛、运动会时,对该类学生可同样处理或交给班主任处理。
节假日进行体育队训练,要经体育组同意后报教务处批准。
私自____学生训练,后果自负。
体育老师及管理人员要给学生讲清楚,有缺陷的器材要停止使用,室外不能立即修复、更换的场地、器材,要有禁用标志,或提示语。
凡涉及到电、火、空中作业等危险性强的操作活动,应由教师进行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二、学校体育活动主要____形式及安全要求体育课:一般在必修课时内学生按班级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开展某一、二项运动;体育活动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课一般在活动课时间由学生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参加体育活动,教师适当进行管理;课外体育活动1则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的体育活动;运动会。
由学校统一____学生参加多种项目竞赛活动。
不论是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课外体育活动还是运动会等,教师及____者都必须十分重视做好安全教育和事故防范工作。
(一)体育课教师要求1、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并且掌握体育运动有关的安全知识,具备事故处置能力,因为教师往往是体育课学生安全的第一(直接)责任人。
2、体育教师对体育课上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应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能把握重点关键。
3、每节课应根据授课内容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危害向学生反复强调,要讲清动作要领、保护措施,并落实到每个学生。
4、每节课应根据授课内容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隐患,如器材的牢固完好度,沙坑的松散度等等。
5、体育教师应及时通过班主任对授课班级的每个学生健康体能历史和现实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授课时从参加项目到训练要求因人而异,特殊情况区别对待,忌一刀切。
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体育运动安全管理,保障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体育运动的组织管理水平,保障体育运动的公平、公正、公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体育运动的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体育运动组织和管理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部门协同”的原则,加强责任意识,提高风险意识,建立健全体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对组织和参与体育运动的单位、个人负责。
第四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应注重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增强安全防范能力。
第五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应注重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
第六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应注重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及时处置,防止事故扩大。
第七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应注重信息公开,保证信息畅通,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章体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第八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领导机构、安全管理责任人员、安全管理部门、安全文化建设等。
第九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的领导机构应由主管部门负责,明确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
第十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的安全管理责任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明确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第十一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的安全管理部门应设立对口负责,配备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应注重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第三章体育场馆安全管理第十三条体育场馆安全管理应加强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场馆的安全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体育场馆安全管理应加强入场安全检查,避免携带危险物品和违禁品入场。
第十五条体育场馆安全管理应加强消防安全检查,确保安全疏散通道畅通,灭火器材齐全有效。
第十六条体育场馆安全管理应加强人员安全管理,设置临时安全组织,配备专业人员,保障人员安全。
第十七条体育场馆安全管理应加强对外界安全环境的评估和控制,确保场馆的周边环境安全。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学校体育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安全责任1.学校:学校负有最终管理责任,应设立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2.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熟悉安全知识,保证活动场地和器材的安全。
3.学生:学生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自觉遵循管理制度,增强安全意识。
三、安全管理措施1.活动场地的安全1)活动场地应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没有尖锐或易滑倾斜的地面,无障碍物、凹凸不平的地面;2)场地应保持干净整洁,无杂物堆放,确保视野清晰;3)场地应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明确危险地段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活动器材的安全1)器材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有损坏、老化等情况应及时修理或更换;2)使用器材时应正确使用,不得以身体碰撞或造成其他人员伤害;3)器材存放应有专门的固定位置,防止滑落或破损。
3.体育活动的安全1)体育活动应参照安全规范进行,禁止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从高处跳下、攀爬栏杆、进行头球等高危动作;2)体育活动应有专业的监督和指导,保证学生的动作正确和姿势标准;3)严禁学生携带物品进入活动场地,以免影响运动安全。
4.急救措施1)学校应配备基本急救药品,并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和保管,急救箱应随身携带在活动现场;2)体育教师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发生意外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3)学校应建立紧急联系机制,及时向学生家长通报和处置意外伤害事件。
四、安全教育1.体育教师要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和安全常识,增强对运动安全的认知;2.学校通过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实施,提高师生的应急能力,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3.通过宣传栏、课堂、班会等形式,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安全监督和评估1.学校应建立体育活动安全监督机制,定期对活动场地、器材和活动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2.督导组织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和纠正,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3.针对每次体育活动,学校应进行安全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安全管理措施,不断提高安全水平。
体育活动安全制度一、导言近年来,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促进了身体健康,还增进了社会交流和团队合作。
然而,由于体育活动的特殊性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参与者的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体育活动安全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活动前期准备、活动中安全措施以及活动后事故处理等方面来论述体育活动安全制度。
二、活动前期准备1.组织者责任组织者在举办体育活动之前,应对活动场地进行细致的勘察和评估,确保场地符合举办活动的安全要求。
组织者还应制定详细的运动流程和规则,并对参与者进行必要的活动说明和安全教育。
在准备期间,组织者应与当地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了解该地区的天气情况、突发事件预警等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参与者责任参与者在报名参加活动前,应自觉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是有无慢性疾病或心脏病等高风险疾病。
如发现身体不适或患有高风险疾病,应主动向组织者说明,并咨询医生是否适合参与相关活动。
参与者还应签署免责声明,确认自身责任,同时同意遵守组织者制定的活动规则和安全措施。
三、活动中安全措施1.现场安全管理活动现场应设置充足的安全标志和警示牌,明确指示逃生路线、紧急出口和急救设备位置等信息。
同时,活动现场还应配备专业的医疗救援团队和急救设备,以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置。
活动开始前,组织者应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场地没有任何潜在风险。
如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修复或采取其他措施消除风险。
2.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培训活动中的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体育活动的规则和安全措施,并具备急救和紧急处置知识和技能。
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应在活动现场负责观察、预防和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故。
3.参与者自我保护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应自觉遵守活动规则,不随意跑出指定区域。
同时,参与者应注意自身身体状况,遇到不适时应及时报告教练员和工作人员,以便及时得到帮助。
四、活动后事故处理1.事故报告和记录一旦发生事故,组织者应立即进行事故报告,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记录和报告。
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体育运动是一项有一定风险的活动,为了保障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培训与资质1.所有参与体育运动的人员,包括教练员、裁判员、志愿者和运动员,须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知识、运动安全常识、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等。
3.监督部门应定期进行培训,更新培训内容,确保参与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安全管理知识。
三、场地设施与装备1.所有参与体育运动的场地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与维护。
2.运动装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其耐用、安全且符合使用要求。
3.运动器材必须经过定期检验,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安全预防与应急措施1.开展安全预防宣传教育,提高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
2.设立安全警示标识,明确禁止事项和注意事项。
3.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确保参与人员熟悉逃生路线和应急处理方法。
4.配备急救药品和器械,建立急救站和急救中心,培养急救人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五、比赛管理1.赛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场地和装备的安全可靠。
2.比赛期间,裁判员必须保持专注,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事故。
3.比赛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竞技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使用禁药和违反规定的行为。
六、后勤保障1.提供参与人员的基本生活设施,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2.提供适宜的训练饮食,确保参与者的身体健康。
3.为参与者提供充足的休息时间,防止过度训练引发的身体损伤。
七、安全责任1.监督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2.比赛组织者负责赛事的安全保障,包括场地、装备和裁判员的安排。
3.教练员负责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4.运动员要自觉遵守竞技规则,并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
八、违纪与处罚1.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参与人员,将按照相应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包括警告、禁赛等。
2.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九、监督与评估1.监督部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16篇)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6篇)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篇1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开展有关体育活动,学校商量特制定如下制度:1、体育老师思想上首先应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高度重视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安全教育。
2、体育老师在上体育课、组织体育活动时,每一节课均应严格按学校教学常规要求施行教学,课前应整队前往操场,活动前应做好活动的准备动作,并强调安全防范有关要求,活动中体育老师应自始至终在场指导、监管。
3、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应认真检查有关活动器材是否安全,严禁使用已损坏的可能导致学生意外伤害器材,如有器材被损应提前通知学校予以修理或更新。
4、根据我校实际,体育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有关体育活动时(冬季三项赛长跑、踢毽、跳绳),必须在校园内进行。
举行校园体育节,领导小组、各班主任必须加强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如开展其他校外体育活动须经校长室同意方可。
5、在体育课、体育活动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伤害,体育老师应迅速向学校报告,并启动有关应急预案。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篇2为保障学校师生体育课和业余训练及重大体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给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特制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一、体育课1、学校体育器械、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严格按照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
教师上课前仔细检查场地安排、使用是否合理,器材是否安全。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教师应教会学生必要的保护与帮助方法。
学生上体育课必须遵守纪律,听清教师关于课堂体育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记住安全要领,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要服从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
不得擅自进行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
4、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训练出勤制度,观察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身体不适学生及时做出妥善安排;运动中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学校医务室或医院救治,同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通知班主任和家长。
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1. 课前安全检查:教师在每节体育课开始前,应对场地、器材和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它们符合安全要求,不存在损坏和危险因素。
2. 器材使用规范:学校应配备符合标准的体育器材,并规定学生在体育课上使用器材时要遵守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禁止进行危险的操作。
3. 安全警示标志:学校应在体育场地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危险区域和禁止进行的危险动作,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 专业教师指导:学校应确保体育课由具备专业教师资格的教师负责指导,以提供正确的运动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并在体育课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状况。
5. 紧急救援措施: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并进行急救培训,以应对意外事故的紧急情况。
6. 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应定期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他们学会遵守规则、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7. 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要求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 监督和评估:学校应建立健全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是以学生安全为核心,以预防事故和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为目标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学校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二)一、总则为了保障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的安全,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体质和体育兴趣,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领导责任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课的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1. 学校负责人要制定和完善体育课的安全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体育课的安全工作。
2. 体育部门负责人要落实体育课的安全工作,指导、监督和检查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概述本制度旨在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
学校将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师生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体育活动中的事故和伤害。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体育活动,包括室内外运动、体育课程、运动会等。
二、组织机构1.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委员会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学校体育安全的决策和监督工作。
2. 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负责落实和执行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3. 学生体育协会学生体育协会成员具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经验,负责宣传体育安全知识,组织体育活动,并与学校体育教师密切合作。
三、安全责任1.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责任① 制定和修订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
② 监督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执行情况。
③ 安排专人负责体育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④ 组织开展体育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
2. 体育教师的责任① 制定体育活动的安全计划,并进行风险评估。
② 保证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和器材符合安全要求。
③ 监督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行为和装备使用。
④ 紧急事故发生时,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护措施。
⑤ 指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安全知识。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健康检查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前,必须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身体适宜参与运动。
2. 环境安全体育活动场地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确保没有隐患和危险。
危险区域必须进行明确标示,并设置警示措施。
3. 设备器材安全体育器材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经过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4. 体育活动风险评估在组织体育活动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 急救与安全培训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协会成员应接受急救和安全培训,具备基本的救护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
6. 管理与监督学校将建立健全的体育安全档案,对体育器材、设施、教师和学生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
XXXX小学体育课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科学、合理、安全的进行,使学校的体育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一、体育课教学安全管理制度1、教师组织学生体育活动时,需认真检查体育设备,对已损坏或不符合要求的设备严禁使用,同时报学校总务处维修或另行采购。
2、组织学生跳远、跳绳、打篮球、掷铅球或田径赛跑等体育活动时,需事先了解学生的病史,对身体不适者或体质特异者严禁参加。
3、开展体育活动前,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讲明活动要领,做好示范指导以及安全防范工作。
4、体育课开始或结束时,任课教师必须集合清点学生人数,若发现有旷课或早退学生,必须联系班主任查明原因。
5、在剧烈体育活动过程中,若学生需中途休息,教师不能离开活动场地,应该指定学生的休息活动范围,告知学生在休息活动范围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同时教师应在学生休息活动范围内进行监督和指导。
6、体育课活动过程中或体育课中途休息期间遇有学生受伤,应及时组织人员送往医院治疗,且及时通知家长或班主任,并同时上报学校办公室。
二、学生体育活动课课堂常规1、各班体育委员在课前要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上课内容和使用场地、器材情况,并组织同学做好课前准备。
因病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要事先向教师出示医院、校医室、家长证明、说明情况,并随堂见习。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或轻便服装和鞋,不随身携带尖硬物品。
3、上课铃响后5分钟内到操场集合(师生),清点人数。
站队要快、静、齐,见习生站到排尾。
待师生互相敬礼、问好后,体育委员向老师报告出勤情况。
迟到者要主动“报告”,待允许后方可入队。
4、上课前老师带领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注意听老师讲解。
5、学生在活动时要严格按老师讲授的要领做课堂规定的动作。
教师加强巡视、指导,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6、学生要爱护体育器材,按要求使用器材。
有意损坏器材者要负责赔偿。
7,下课铃响时待师生整队互相敬礼,有序离场体育委员要组织同学收回体育器材。
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体育活动,包括校内体育课、校际比赛、体育集会等。
第三条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第五条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应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体现继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二章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第六条学校应设立体育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计划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七条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委员会由校长任主任,体育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组成,委员会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接受培训。
第八条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将会议纪要和决议通报给全校师生。
第九条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委员会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制定工作制度,详细规定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第十条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委员会应设立体育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具体的体育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一条学校应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将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学和学校课程体系。
第十二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三条学校体育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熟悉常见的体育安全事故处理方法。
第十四条学校应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包括宣传栏、宣讲、演习等,提高学生对体育安全事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维护第十五条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设施的安全检查,确保设施的完好与安全。
第十六条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器材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器材。
第十七条学校应设立体育器材维护人员,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保养和维修。
第十八条学校应加强场地环境的整治和维护,保持体育场地的整洁和安全。
体育活动、体育课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安全制度对于保障参与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关于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安全制度,以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和舒适。
一、总则1. 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的安全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者,包括学生、教练员、裁判员和其他工作人员。
2. 所有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程的人员需遵守本制度。
二、活动前准备1. 活动前,组织者应评估场地和设备的安全性,并确保它们符合相关标准。
2. 组织者应提前做好活动计划和紧急事件应对方案,并向所有参与者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指导。
三、场地安全1. 场地应清洁、整洁,没有任何危险物品或障碍物。
2. 场地的地面应平整,没有明显的凹陷或凸起。
3. 场地应有足够的照明,以确保参与者的视野清晰。
4. 场地周围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参与者注意安全。
四、设备安全1. 所有使用的器材和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并经过定期维护和检查。
2. 参与者在使用器材和设备前,应接受适当的培训和指导。
3. 参与者在使用器材和设备时,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和规定使用,禁止私自拆卸或改动。
五、参与者要求1. 所有参与者在活动前应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适合参与相关体育活动。
2. 参与者应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和鞋类,确保身体的支撑和保护。
3. 参与者应听从教练员或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命令,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强度。
4. 参与者应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在活动中互相尊重,不逞强或故意伤害他人。
六、紧急救护1. 活动组织者应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和医疗人员,以应对可能的紧急事件。
2. 组织者应就近确定医疗机构,并提前了解紧急救护的流程和联系方式。
3. 活动期间,组织者应定期进行急救演练,以确保所有参与者熟知急救措施。
七、师生关系1. 教练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并对学生进行安全保护和指导。
2. 教练员应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个人特点,并根据情况进行合理的指导和训练。
3. 教练员应保持与学生的良好沟通,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
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组织的所有体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体育竞赛、集体健身活动等。
第三条本单位负责对体育活动进行安全管理,设立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流程和措施,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本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对重大体育活动进行安全评估和预案编制,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可控。
第五条本单位将加强对体育活动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条本单位鼓励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倡导文明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
第七条本制度由本单位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八条本单位设立体育活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体育活动进行安全监督和管理。
第九条主办单位应提前制定体育活动组织方案,明确体育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规模、措施等,并报送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主办单位应配备足够的安全保障人员,按照规定进行安全保障布置,确保活动现场安全。
第十一条在体育活动前,主办单位应组织安全培训会议,向参与人员介绍活动的安全规定和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第十二条主办单位应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及时应对紧急情况,保障参与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十三条主办单位应根据活动规模和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测可能出现的灾害和事故,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第十四条主办单位应在活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警戒线,告知参与人员注意安全,禁止闯入危险区域。
第十五条主办单位要对体育场馆、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六条体育活动场所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具备防火、防震、防滑、防雷等安全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十七条体育活动参与人员应进行身体检查,不能患有未治愈的疾病和患上急性病的人员不得参与活动。
第十八条体育活动参与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装备,如护具、安全帽等,以保护其人身安全。
小学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1、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运动安全的教育,重视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
2、体育教师与体育设备管理人员要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
3、认真上好体育课。
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组织训练事前要强调活动安全注意事项,训练中,要做好安全保护。
4、教师要及时了解特殊体质学生情况,合理安排他们的运动。
5、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衣服要宽松,不要佩带金属徽章、别针和其他尖利或硬质物品,穿无跟软底鞋。
6、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不要参加有危险的体育活动。
7、体育活动前,应认真做好活动器材的安全检查,以防意外。
小学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2)一、活动准备阶段:1. 编制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
2. 评估活动所涉及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应对措施。
3. 安排专业的体育教师或运动员指导活动,并确保其具备相关人员资格证书。
4.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消除隐患。
5. 协调与批准活动所需的设备器材,并检查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二、活动组织阶段:1. 提前向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活动安全宣传,告知活动内容、注意事项、风险防范措施等。
2. 分组进行活动,确保参与人数适宜,每组配备足够的教师或成人监护人。
3. 活动开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防止运动伤害的发生。
三、活动进行阶段:1. 加强对参与者的安全教育,告知运动技巧、注意动作规范等。
2. 加强对参与者身体状况的监护,确保其身体健康,不得有患有传染性疾病、心脏病等禁止运动的疾病。
3. 加强对活动场地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场地及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时消除隐患。
4. 监护参与者的活动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确保参与者的安全。
5. 在需要水上活动时,保持水域清洁,确保水质安全,并派有水上救生员进行监督。
四、活动收尾阶段:1. 活动结束后,指导参与者进行适当的放松运动,缓解肌肉疲劳。
2. 检查活动场地、设备器材、卫生条件等,确保无遗留物品或隐患。
一、组织与管理1. 成立运动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运动会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
2. 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3. 加强运动会前后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二、场地与设施安全1. 对运动场地、器材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2. 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场地、器材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3. 定期对运动场地、器材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4. 对运动场地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
三、人员安全1. 参会师生必须着运动服装、运动鞋,穿着舒适、安全的运动装备。
2. 参会师生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得擅自离场。
3. 加强对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
4. 对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应避免参加高强度运动项目。
5. 严格执行运动员选拔、报名制度,确保参赛人员身体健康。
四、比赛安全1. 严格执行比赛规则,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公开。
2. 对比赛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比赛过程中无安全隐患。
3. 加强对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对比赛器材、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五、医疗救护1. 成立医疗救护小组,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2. 对参赛师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参赛。
3. 在比赛现场设立医疗救护点,确保参赛师生在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4. 加强对医疗救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六、交通与饮食安全1. 严格车辆管理,确保运动会期间交通秩序井然。
2. 对参赛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其交通安全意识。
3. 保障参赛师生饮食卫生,确保食品安全。
4. 对运动会的餐饮服务进行监管,确保餐饮质量。
七、突发事件处理1.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2.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3. 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改进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1、体育课
(1)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着运动服装,穿运动鞋。
体育课中,如确需穿钉鞋时,必须得到体育教师的允许。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遵守纪律,听清教师关于课堂体育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记住安全要领,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要服从教师的安排和体育干部的调配,不做与该节课无关的活动。
不得擅自进行教师没有布置的运动项目。
(3)在进行包括铅球、标枪在内的田赛项目锻炼时,场内、场外学生都必须服从教师安排,在教师指定的位置内站立,注意安全,做到思想不开小差,一切行动听指挥。
(4)在体操项目练习时,必须注意自我保护,在无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保护时,学生不能自行练习。
(5)任课体育老师为安全责任人,负责上述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
2、课外体育运动
(1)所有班级和学生按课外活动轮流表参加体育课外运动,并按规定的项目活动,不得擅自进行其它项目的活动。
(2)学生在体育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并按体育运动项目所规定的安全要求进行。
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要在指定场地上进行,不能乱窜乱跑,影响其他班级学生活动。
严禁学生之间互相争执、吵闹甚至斗殴。
(4)铅球等投掷项目锻炼必须由班主任领取运动器材并负
责安全监督,在无体育教师或班主任在场时,学生不能自行
活动。
(5)各班主任老师为安全责任人,体育老师协助做好安全
教育工作。
3、体育比赛或运动会
(1)全体学生必须遵守体育比赛或运动会规则,服从班主
任安排,听从纠察劝告,不进入危险区域,在指定的地区观看比赛。
(2)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要顾及周围学生的安全,自己也
要遵守运动规则,严格按运动项目的动作顺序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
(3)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必须服从裁判组的安排,一切
行动听指挥,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4)大会领导小组为安全责任人,对参加运动会的全体师
生负责。
4、体育卫生安全
(1)学生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
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
如果知道自己有病,应先调养或遵照医嘱参加与自己身体相适应的锻炼,禁止患病、带伤学生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
(2)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运动;
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④恶性肿瘤;⑤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3)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香炉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