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1
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教案教案标题:碳及碳的氧化物教案目标:1. 了解碳元素的基本特性和重要性。
2. 掌握碳的氧化物的命名规则和性质。
3. 能够描述碳的氧化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发学生对碳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碳元素的样本、展示碳的各种应用等。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碳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碳的氧化物有哪些?知识讲解:3. 介绍碳元素的基本特性,如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等。
4. 解释碳的氧化物的概念,并列举常见的碳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5. 讲解碳的氧化物的命名规则,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实验活动:6.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以展示二氧化碳的性质。
例如,将酸和碳酸钠反应,观察产生的气体导致灯泡熄灭的现象。
7.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应用探究:8. 引导学生思考碳的氧化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例如,二氧化碳的应用于饮料制作、消防灭火等。
9. 分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探究一种碳的氧化物的应用,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知识巩固:10. 小组展示和讨论,学生互相分享各自研究的碳的氧化物应用,并提出问题和意见。
11.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碳及碳的氧化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12.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理解。
教案评估:13. 设计一个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理解程度。
14. 教师对学生的小测验进行批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延伸拓展:15.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碳的氧化物的其他应用,并进行相关实验或研究报告的撰写。
教案扩展:16. 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进一步介绍碳的同素异形体和碳的有机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教案建议与指导: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时,要确保实验安全,并提前准备好必要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1)第1课时碳的单质 (1)第2课时碳的化学性质 (4)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7)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0)第1课时二氧化碳 (10)第2课时一氧化碳 (15)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8)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使学生懂得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木炭、活性炭对红墨水的吸附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C60、碳纳米管的发现及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帮学生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木炭和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碳氏三兄弟”一天碳氏家族的三个兄弟在表功,老大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硬的,我能破石开山”;老二说:“我是天然矿物质中最软的,我很滑,能导电,但我过后留有痕迹”;老三说:“我在当前社会上广泛应用于高科技材料”。
你能总结出它们性质的特点吗?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碳的单质提出问题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比较及用途:课堂讨论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这些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什么不同?知识拓展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复习中比较重要的一节,碳和碳的化学物也是中考中的重点,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更是中考热点,如何讲好这节课,如何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内容是一个难点,经过思考,查资料,研讨最终确定了本节课的方案。
本节课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通过提问化学方程式,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更为下一步的复习做铺垫。
在讲课中及时点评强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节课中通过课件回顾知识点,然后通过学案巩固,让学生讲练结合,又通过练习实练,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掌握。
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最后,通过专项练习,让学生更好的复习巩固。
教学过程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的化学活动性,了解各种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掌握碳的化学性质。
3.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重要用途,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4.掌握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仪器装置和收集方法,并懂得其中的道理,会动手制二氧化碳。
5.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会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上的重要用途,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其对环境的污染。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比较,学习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中的资料及上网查询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通过对碳和氢气相似性质的比较,学习联想、对比、归纳的方法。
3.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4.通过研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归纳、演绎、迁移的能力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5.通过对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氢气的比较,学习对比的方法,学会从分子组成的差异理解物质性质的差异。
6.通过对一氧化碳和氢气从组成、可燃性、还原性的对比,以及实验装置的衍变讨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实验装置的设计能力。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说明反应生成了红色金属Cu,也产生了CO2。
知识点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反应原理1.实验药品某某石(石灰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知识拓展】:实验目的是制得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从原料角度来分析:浓盐酸、浓硝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在制气过程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或硝酸蒸汽,从而导致产物不纯;碳酸钠、碳酸氢钠是粉末状的固体且易溶于水,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速度过快,不利于收集气体;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物为硫酸钙,微溶于水,包裹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外界的酸与内部的碳酸钙继续反应,使反应速度大大减慢;综上所述: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宜采用块状的某某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作原料。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研究实验原理研究制取气体的实验原理,即在实验条件下(如加热、常温、催化剂等)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2.研究支取气体所采用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
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气体的性质。
(1)发生装置的选择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装置举例固体(固体+固加热体)固体+液体(液体+液体)不加热(2)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选择收集方法装置举例优缺点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O2、H2、CO等收集气体较纯,但含水蒸气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中各组分反应向上排空气法O2、CO2等纯度不高,需要验满,但较干燥密度比空气小,不与空气中各组分反应向下排空气法H2、NH3等纯度不高,需要验满,但较干燥3、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就是所要制取的气体O2、H2、CO2的检验方法气体检验方法现象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H2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纯净气体能安全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知识拓展(1)当气体的密度和空气密度相近且难溶于水时,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优秀教案一、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1)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2)CO2 + Ca(OH)2 = CaCO3 + H2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二、一氧化碳1、可燃性: CO + O2 = CO22、毒性: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中毒。
3、复原性: CO + CuO = Cu + CO2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步擅长合作、勤于考虑、严谨务实、勇于创新和理论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教学难点:探究二氧化碳和水、石灰水的反响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教学用具:1、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止水夹、集气瓶、火柴、盖玻片、双孔塞及导管、托盘天平、烧杯、矿泉水瓶、试管。
2、药品及相关物质: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回忆一下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通过同学们预习课本知道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和化学方程式。
〔问〕大家想想:能不能利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答〕可以。
因为都是固体和液体反响,而且不需要加热。
问题:怎样判断瓶中是否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答〕:用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假设燃着的木条熄灭,那么证明搜集满。
动手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学生活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利用所提供的仪器或者自己选择有关仪器,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课标要求:1、知道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3、认识CO2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CO2的用途。
4、初步学会在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步骤、收集及检验方法。
5、了解CO的性质,知道CO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对大气的污染。
6、知道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知道自然界中的CO2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装置依据及操作方法。
(3)关注环保及健康的有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复习总结归纳基本知识的方法。
(2)能用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用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体验化学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由对温室效应及CO毒性等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健康安全的意识。
(2)由对碳及其氧化物的不同用途的讨论,体会到物尽其用的道理。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程序设计一、情况分析:二、1、课标要求(课件展示)2、近几年河南中考试题呈现(课件展示)0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钢铁生锈 B.牛奶变酸塑料降解C.酒精挥发石油蒸馏 D.光合作用蜡烛熔化、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煤作燃料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9、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7、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最合适的方法是A分别加入适量石灰水 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铜丝网9、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A)CaCO高温CaO+CO2↑(B)2KMnO4△ K2MnO4+MnO2+O2↑(C)Al+O点燃Al2O3(D)CO2+Ca(OH)2=CaCO3↓+H2O20、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说明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
课题1主要介绍了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
课题3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本单元教科书的内容具有以下特点:1. 注意采用探究的呈现方式。
2.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3. 既充分体现科技的发展,又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
4. 呈现方式图文并茂。
教学重点1. 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2.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
3.以碳的单质为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课时安排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2课时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2课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课时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目标1. 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 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以碳的单质为载体,引导学生形成“物理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以及“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的观念。
教学重点1. 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玻璃刀、6B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投1 / 8影仪、电视媒体、防毒面具、导线、灯泡。
学生用具:小锥形瓶、试管(大小各一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石灰水。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案A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元素组成的。
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不同的元素组成不同的物质。
那么,在物质世界里,有没有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呢?二、新课教学大家讨论。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目的;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
通过单质的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共性、个性关系的认识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教育。
2: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重要物性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重要物性,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教学过程:[提问] 我们都见过晶莹璀灿的金刚石,也经常使用铅笔、碳棒,冬日里还可用木炭取暖,可你们知道它们各是由什么成份组成的?它们有什么联系吗?[讲解] 铅笔芯、碳棒的主要成份是石墨,金刚石、石墨、木炭,还有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这节课主要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阅读] 课本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
一、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成份、物理性质及用途[讲解]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2.利用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3.石墨可导电,可以做电极,又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并在温度骤然升高时不易炸裂,可做石墨坩埚。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小结]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碳的氧化物实验教案设计:探究不同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深入探究不同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进一步巩固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发生电子的转移,即氧化剂接受电子称为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称为氧化。
在化学反应中,往往有一种物质失去电子,而另一种物质获得电子。
2. 碳的氧化物碳在室温下与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即C + O2 → CO2,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3. 其它金属的氧化物其它金属的氧化物也可以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较大的热量,例如:铁和氧气反应生成的铁(Ⅲ)氧化物,铜和氧气反应产生的铜氧化物等。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装有氧气的气瓶;2. 铁、铜、锌、铝、镁等轻金属;3. 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火柴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金属,将它们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2. 实验操作:将试管中的金属依次取出,使用酒精灯点燃。
点燃时,金属与氧气反应产生白色火光。
3. 实验记录: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同时注意观察现象是否有变化。
4. 分析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金属在氧气中燃烧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金属被氧化,氧气被还原。
在这种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会失去电子,成为的阳离子,而氧气会接受金属失去的电子,成为的阴离子。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危险事件;2. 烧杯、试管等实验器材应洁净、干燥;3. 点燃酒精灯时,应先点燃火柴,再点燃酒精灯;4. 实验后应及时清洗实验器材,防止残留物对下一次实验产生干扰。
六、实验心得与体会本次实验深入探究了不同物质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机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实验,使我更深入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并加强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继续加强实验操作,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实验素质。
工作计划及亮点工作计划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明确的工作计划,以指导自己的工作。
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完成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个工作计划及其中的亮点工作计划。
2. 工作计划2.1 目标设定首先,在制定工作计划之前,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
目标通常应该是明确具体的、可量化的,以便我们能够实时追踪我们的进度。
例如,我们的目标是在一年内提升销售额30%。
这个目标是明确的和可量化的。
然后,我们需要将这个目标细分为更小的任务,以设定更具体的目标。
2.2 时间规划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时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执行时间。
首先,我们可以将整个时间周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季度、月度或每周。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目标。
在时间规划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工作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对于重要而紧急的任务,我们需要将其优先安排。
对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任务,我们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以确保其按时完成。
2.3 任务分解任务分解是制定工作计划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将整体任务分解为更小的任务,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任务的具体要求,并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我们的工作。
我们可以按照时间周期或优先级对任务进行分解。
对于每个任务,我们要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所需资源和时间限制。
在进行任务分解时,我们可以绘制工作分解结构图、流程图或使用项目管理工具。
2.4 任务执行和反馈制定好工作计划只是第一步,执行计划同样重要。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我们要按照计划进行逐步实施,并不断反馈和调整工作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执行习惯,按计划执行任务。
要克服拖延症和分心,确保专注于每个任务的完成。
其次,我们需要定期进行工作进度的跟踪和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能需要调整工作计划中的任务和时间安排,以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在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进行全面的反馈和总结。
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完成进度、质量和效果。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2)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4)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教学重点:(1)了解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的性质和用途;(2)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3)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阅读、探究、合作交流、演示教具准备:模型、图片、锥形瓶、木炭、红墨水、试管、酒精灯、导气管、铁架台、澄清石灰水和氧化铜粉末。
教学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提问] 我们都见过晶莹璀灿的金刚石,也经常使用铅笔、碳棒,冬日里还可用木炭取暖,可你们知道它们各是由什么成份组成的它们有什么联系吗[讲解] 铅笔芯、碳棒的主要成份是石墨,金刚石、石墨、木炭,还有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这节课主要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阅读] 课本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
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学生演示实验】用玻璃刀切割玻璃【提问】1、根据生活经验,你知道玻璃刀切割玻璃的原理吗2、由此,你可以推断出金刚石的性质吗【讲解】1、金刚石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金刚石砂轮用来磨削硬质合金;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讲解】金刚石经过仔细的琢磨加工后,折光性能大大加强,成了商店里价格昂贵的钻石。
总结: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学生活动)2、石墨【过渡】金刚石是碳单质家庭中最璀璨夺目的、最稀有和昂贵的,而同为碳元素组成的石墨和金刚石相比外表要暗淡许多,【指导看图】:书本石墨图【介绍】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的细鳞片状的固体。
【联系生活:】生活中哪些物质中含有石墨(1)、质软【设疑】为什么石墨可以用作铅笔芯【讲解】石墨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跟金刚石相反,它是硬度最小的矿物之一。
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设计今天作者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教案设计(共含19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篇1: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碳的氧化物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碳的氧化物一、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碳跟氧气反应——可燃性: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碳在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②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碳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 点燃 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 点燃 2CO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注意:①碳单质作还原剂一般需要大量的热,属于吸热反应,因此反应条件一般要写高温;②操作时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③配置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些,目的是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还原性化学公式:C+2CuO 高温2Cu+CO2↑(置换反应)4.应用:冶金工业二、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排空气法易中毒)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它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3)化学实验注意与结论 a需要研究实验室制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就是要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碳的单质【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初步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辩证关系。
2.过程与方法: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物质的性质、结构、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物质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引入:聚焦视频《金刚石、石墨和C60》,说说对碳单质的初步印象。
2.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解读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金刚石、石墨、C60阅读课本P106~P108的内容。
提出问题: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
2.金刚石、石墨的性质比较及用途。
课堂讨论1.金刚石和石墨是同一种物质吗?由石墨制造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吗?这些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为什么不同? 知识模块二 木炭、活性炭提出问题:木炭、活性炭有什么性质?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木炭、活性炭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
探究实验:做课本P107实验6-1。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 二、课后提升成学生用书的“夯 分点练”部分名师测控》巩固知识:记忆《提第1课时 碳的单质碳的单质⎩⎪⎨⎪⎧⎭⎪⎬⎪⎫金刚石——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质软、有导电性、耐高温、有滑腻感C 60——“足球烯”,形似足球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本堂课在教学中设法把学践,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实践生活;在生活中学化学,使学不足之处 学生生活的经验较少,联系的生活实例不够丰富。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课题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课时划分 2 教学课时 1 总备课数
主备人备课组其他
成员
集体备课内容二次备课内容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能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
难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
教法实验设计探究
学法分析讨论探究
教学
准备
烧杯2塑料瓶2导气管石灰水石蕊试液
教学过程
【实验6-4】如右图装置,向烧杯中倾倒一瓶气体(告知学生是
一种常见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①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②通过实验,你可以得出该气体的哪些性质?
③请你猜一猜,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设计一个实验证
明你的猜想。
实验现象
该气体的性质
你的猜想
你的实验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11。
课程名称: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单质碳的特征2.理解碳的化学性质3.掌握CO2的实验室制法及CO2物理和化学性质4.理解CO的化学性质,(特别是CO的毒性)5.了解CO2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和CO与环境的污染教学过程:1.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
(金刚石、石墨和C60)2.碳的性质:(1)金刚石、石墨、C60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差较大。
(因为在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各种碳单质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点燃或高温下能与很多物质起反应。
①可燃性:C + O2 CO2(O2充足)2C + O2 2CO(O2不充足)②还原性:2CuO + C 2Cu + CO2↑2ZnO + C 2Zn + CO2↑CO2+ C 2CO3.CO2的物理性质:点燃点燃高温高温高温(3)具有剧毒性: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对环境有污染)典型例题:例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简单的性质实验,下面有关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B.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C.先将气体导管从集气瓶中取出,然后用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D.先在蒸馏水中间加1-2滴石蕊试液,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任何制备气体装置都必须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
不可先装药品,再检查气密性,一旦装置漏气,需重新组装,必然造成药品浪费。
加块状固体药品应将容器横放。
加入药品后,方能慢慢竖起容器,以防打破容器底部,因而原料中若同时有固态药品与液态药品时,一般应先放固态药品后加液态药品。
检验气体收集满后,应缓慢取出导管,然后盖好玻璃片,无需先取出导管再验满,若气体未收集满,再装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这一化学变化没有明显的现象产生,只有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辨别反应是否已发生,因而应事先在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便于控制与观察。
解答:应选A、D。
课题2碳的氧化物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2.认识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碳的氧化物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还是九年级化学中化合物知识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九年级化学的许多反应都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
本课时主要介绍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为学生后续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及方法: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等性质。
未知知识及方法:二氧化碳的溶解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通过对比的方法设计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教学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再次体会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核心素养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学会在解决化学问题中运用对比、分析等科学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续表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三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将第三朵纸花取出,小心地用吹风机吹干,观察现象。
CO2与H2O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反应的原理:CO2+H2O 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受热时分解更快。
反应的原理:H2CO3H2O+CO2↑。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以上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下面我们来了解干冰的性质。
【讲解】干冰是一种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升华时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为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雾。
舞台上经常见到的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就是这样形成的。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2》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理解和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3.掌握碳的不同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2.掌握碳的不同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教材;2.实验设备和试剂。
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提问:你们知道碳是什么吗?它有哪些性质?2.学生回答。
3.引导学生分析碳的性质。
Step 2: 学习1.分发教材和教学资料,让学生独立阅读相关内容。
2.教师讲解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3.引导学生理解碳的不同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Step 3: 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制备碳的不同氧化物。
2.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总结不同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Step 4: 讨论与总结1.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和结论。
2.学生展示实验数据和实验情况,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学生回答问题,解决疑惑。
Step 5: 拓展与应用1.让学生思考碳的其他氧化物的存在形式和应用领域。
2.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和研究,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创新。
Step 6: 课堂讲评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2.教师强调和巩固学生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掌握程度。
3.学生提问和教师解答。
Step 7: 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并准备下节课的预习。
教学设计思路:通过引导学生在导入环节中回答问题,使学生对碳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理解碳的不同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拓展与应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课堂讲评,巩固学生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掌握程度。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过程师:碳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含量不是最多的,但它形成物质的种类却是最多的。
我们今天开始学习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
[板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师: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什么?生: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师: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吗?大家讨论。
生;不可以,一种元素应该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生:可以的。
师:能举例说明吗?生:我们学过氧元素就能组成氧气和臭氧两种单质。
生:磷元素可以组成白磷和红磷。
[教师一边小结一边板书]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师:碳元素能否组成不同的单质?研究表明: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刚石、石墨和C60。
[板书]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师:我们先来看一段发生在玻璃店里的小品。
[学生表演]2名学生分别扮演老板和顾客,走到讲台前表演。
顾客:老板,我要配一块玻璃。
老板;好啊。
顾客:我自己有一把很锋利的刀,我想我自己来划玻璃。
老板;你自己想划,行啊,那你试试。
(顾客用刀切玻璃没有成功)老板:还是我来吧。
(老板用玻璃刀很容易地把玻璃裁下来。
)顾客:你的玻璃刀用什么做的,这么厉害?老板:我的玻璃刀上镶了一小块金刚石,它的硬度很高,给你看看。
顾客:哇,只有圆珠笔头这么大,真厉害。
谢谢老板!老板:不客气。
师:谢谢这两位同学的表演(大家鼓掌),由于金刚石非常坚硬,所以可以用来刻划玻璃。
我们大家也看一下玻璃刀上镶嵌的金刚石吧。
[实物投影〕玻璃刀上的金刚石师:金刚石还有其他的性质吗?课前布置了大家到网上或书籍中查找有关碳单质的一些资料,不知你们查到没有?谁先说说有关金刚石的一些资料。
生:金刚石的化学成分是碳,它是正八面体结构,它的结晶发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是岩浆作用的产物。
金刚石无色透明或带蓝、黄、褐和黑色,有光泽;硬度为10,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比重为3.52;折光率为2.42,具有强色散性。
(3)具有剧毒性: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对环境有污染)典型例题:例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简单的性质实验,下面有关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B.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C.先将气体导管从集气瓶中取出,然后用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D.先在蒸馏水中间加1-2滴石蕊试液,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任何制备气体装置都必须先检查气密性后装药品。
不可先装药品,再检查气密性,一旦装置漏气,需重新组装,必然造成药品浪费。
加块状固体药品应将容器横放。
加入药品后,方能慢慢竖起容器,以防打破容器底部,因而原料中若同时有固态药品与液态药品时,一般应先放固态药品后加液态药品。
检验气体收集满后,应缓慢取出导管,然后盖好玻璃片,无需先取出导管再验满,若气体未收集满,再装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这一化学变化没有明显的现象产生,只有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辨别反应是否已发生,因而应事先在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便于控制与观察。
解答:应选A、D。
例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A.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通过石灰水 D.通过灼热的炭层分析:根据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将杂质吸收或转化为所需物质都可以除杂。
二氧化碳可被石灰水吸收,而一氧化碳不能被吸收;二氧化碳可通过灼热的炭层转化为一氧化碳,可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点燃和通过灼热氧化铜都可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但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中点燃一氧化碳气体是不现实的。
故答案为B、C。
同步练习A 组一、选择题1.鉴别CO2和CO时必须根据明显现象判断,因此不能用的试剂是( ) A.澄清石灰水 B.燃着的木条 C.灼热的氧化铜 D.氢氧化钠溶液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完全相同的是( )A.C2H5OH和 CH4B.H2O和CO C.H2和CH4D.CO和CH4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晶体 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4.欲除去N2中的少量H2、CO、CO2、水蒸气等杂质,可使混合气体通过下列物质①浓H2SO4;②澄清石灰水;③灼热的氧化铜;④灼热的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④5.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鼓励农民将秋后农作物秸杆焚烧;②建议农民向温室里通入适量的CO2;③夜晚煤气泄漏首先打开电灯查找泄漏源;④大规模绿化可有效地控制“温室效应”的现象;⑤埋入地下的木制电线杆的一端应先烧焦其表面;⑥清洗水壶的水垢应加入少量醋酸。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④⑤⑥D.①⑤⑥6.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便的方法是( )A.看白色粉末中是否有块状固体B.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水中看是否有不溶物C.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盐酸中看是否有气泡D.取少量样品在试管中加热看是否有气泡高温7.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丙乙;②乙+ O2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成丙,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A.C、CO、CO2、CaCO3B.C、CO、CO2、H2CO3C.C、O、CO、CaCO3 D.C、CO2、CO、H2CO38.抹在墙壁上的石灰浆能变坚硬的原因是( ) A.石灰浆失去水分 B.生成了生石灰C.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碳酸 D.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CaCO39.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制备气体时,一定要先检验气密性C.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的气体,既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法收集D.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10.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上一只烧杯,两烧杯中盛有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盐酸,使两边保持平衡,此时向左边烧杯中加入11. 2gCaO,若要使两边再次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CaCO3()A.11. 2g B.17. 6g C.20g D.22. 4g二、填空题1.某同学决定到一口干涸的深井探险,为了安全,该同学进入深井前必须进行试验。
2.木炭、活性碳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用来除去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和有臭味的物质,木炭、活性炭的这种性质叫做。
1.在一个通气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的煤层上方常会观察到蓝色火焰产生,这是因为在煤层上方有燃烧,此时煤炉中发生了三个不同的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点燃B组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墨粉打开生锈的铁锁 B.金刚石刻划破璃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铅笔芯折断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A.一定是单质 B.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一定是纯净物 D.一定不是混合物3.欲除去氧化铜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A.将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 B.采用先溶解然后过滤的方法C.将H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D.将O2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原料是()A.石灰石与浓盐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C.碳酸钠与稀盐酸 D.石灰石与稀硫酸5.将一瓶盐酸分别倒入两只大烧杯中,将烧杯放在天平两边,并调节天平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间,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加10g碳酸钙,在右盘的烧杯中加入10g碳酸钠,待烧杯中固体物质完全消失后,天平指针()A.仍在中间 B.偏向左盘 C.偏向右盘 D.无法确定6.有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D.都有毒性,使人窒息7.10g不纯的碳酸钙与足量的盐酸反应,能生成4. 6gCO2,则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碳酸钠 B.碳酸钾 C.碳酸镁 D.碳酸钡8.含有CO和H2的混合气体,其分子总数为N,当它们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的分子数为()A.2N B.N C.0. 5N D.不能确定9.已知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则CO和CO2的质量比为()A.2∶1 B.7∶11 C.11∶7 D.7∶810.用H2、木炭粉、CO作还原剂分别与质量相同的CuO在高温下反应,消耗H2、C、CO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A.1∶1∶1 B.1∶3∶14 C.1∶6∶14 D.2∶1∶2二、填空题1.有碳、氢、氧、钙四种元素,请选用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1)从人类生存环境角度考虑,比较理想的气体燃料是。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3)酒精灯里装有的液体物质是。
(4)能做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2.将洗净的鸡蛋壳放在一玻璃杯中,在杯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用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住杯口,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①②已知蛋壳成分中含有钙元素,试推测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
3.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前被科学家以为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已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请再举出一些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4.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几种单质,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证明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5.有A 、B 、C 、D 、E 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下列相互转化关系:(1)A + CuO Cu + B (2)C B + H 2O(3)B + H 2O C (3)D B + 氧化物(4)B + Ca(OH)2 D + H 2O (6)B + A E试推测A 是 B 是 C 是 D 是 E 是三、计算题有炭粉和氧化铜的黑色固体20g ,加热后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气体全被吸收,产生了10g 沉淀,求原混合物的组成。
四、探究性实验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高温高温高温3.CO2;空气中CO2含量增大,使地球的热量不能幅射出去做成气温上升;可以节约造纸的能源和造纸材料;减少使用纸张实行无纸张办公,保护好绿化面积;4.分别将三种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检验其产物是否只有CO2;5.C;CO2;H2CO3;CaCO3;CO三、计算题: C:1. 2g CuO 18. 8g 或C:4g CuO 16g四、方案:收集满一瓶250mL的塑料瓶CO2,然后小心地向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充分振荡,会发现瓶内气压减少而被压扁。
说明:塑料瓶由CO2溶解在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