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背楞加固体系节点做法分享

钢背楞加固体系节点做法分享

新型全套钢支撑体系2018

以钢代木 轻便耐用 支撑强度大 周转次数高

传统圆管木方的

理想替代品

钢支撑

新型钢支撑加固体系-河北天建实业

因为目前全国“城市”“农村”美化环境与住房改革,从而不断促进房产大量建设,然而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困扰着两大难题:第一确保质量安全,第二材料成本过大,资金周转不开,然而在建筑行业中木材的使用量非常大,尤其是每年在模板支撑方面造成的木材巨大浪费,不仅不能造成木材的二次利用,还收环保部门的压力。

到施工现场你就会发现,这些工地还在采用传统的“木方+圆管”的加固体系。众所周知,传统圆管木方加固属于点点接触,受力面积小。木方在受压时,在与圆管接触的接点处容易产生变形,从

而导致跑模、涨模、漏浆。

修补。

而且,施工现场较乱较差,木方模板大

量消耗,资源浪费严重。

施工工艺相对繁琐,施工品质依赖作业

工人,安全风险较大。

其实,有问题就有解决方法,河北天建实业根据多年施工经验,研发出一套新型钢支撑加固体系。

可以解决涨模、跑模、漏浆等难题,可替代传统的“木方+圆管”加固体系。

可根据图纸设计的尺寸自由调节,

无需改制,重复利用率95%以上,

施工质量可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此外,产品还具有可重复使用8年以上的优势, 可节约大量木材,绿色环保,安全可靠。

材质:冷轧Q235

型号:60mm*60mm

壁厚:2.75mm

重量:4.2kg/每延米

周转年限:8-9年

材质:冷轧Q235

型号:40*40*2.5(mm)

重量:2.3kg(米) 周转年限:6年

阴角锁具,由两根U型横杠焊接组成,角度为90°。替代钢管,用于剪力墙阴角处的水平方向加固。

预制90°角度,保证剪力

墙的制作质量,与横杠搭配

相对比LA型阴角锁具,阴

角加固更牢靠,配合横杠卡

主阴角木方,阴角浇筑效果

更理想。

锁具由阳角锁具,阳角顶片,阳角勾子组成。

用于剪力墙阳角的加固。

采取一销一顶,两步快速完成阳角加固,完全避免传统

阳角加固中出现的松动变形

相对比阳角B型,横杠材料

通用性更高,更适用短肢剪

力墙。

新型钢支撑加固体系(主龙骨)取代横向圆管扣件使用,通用性强、支撑强度大、周转次数高、只需一人水平拿起主龙骨将其穿放在螺栓上锁好即可。既省时又省力,而且由于与其配套使用的次龙骨均为方形钢管,结合面受力均

匀,施工效果佳。

谢谢观看2018河北天建实业---钢支撑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工业辅房、普通住宅中的应用也更加迅猛发展。钢筋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产生了一些常有的质量通病,尤其是梁柱节点质量通病,如果处理不妥,轻者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变形,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等,严重的将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实践经验,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质量通病是可以控制、避免和解决的。 【关键词】框架结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框架结构节点属于结构的设计加强点。首先,钢筋工程工序较复杂,具体来说,在进行框架结构进行结构设计时,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处受力较为集中,且受力类型复杂,为保证结构的安全,通常在此处设置数量较多、间距较小的箍筋。混凝土工程质量较难把握,主要原因是为满足对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要求,在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处都会对混凝土工程质量作出严格要求,需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并要求梁柱的节点处的混凝土振捣密实,满足对强节点、强锚固的结构构造要求。总结大量的工程实践可发现,框架结构梁柱及节点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原因及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如上面所述,即钢筋工程工序较复杂、混凝土工程质量较难把握;主观原因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该节点区域没有引起施工工作人员的足够重视。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处常出现质量上的缺陷。下面将主要介绍在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节点处柱箍筋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梁两侧的模板支设完毕后,即进行沉梁方式的绑扎钢筋操作,但这一工序很难保证节点处的钢筋工程的质量。 (一)质量通病 由于施工操作的原因,在节点处进行钢筋绑扎时,梁筋与柱的主筋绑扎操作常发生冲突,即梁筋的绑扎常受到柱的主筋的阻挡,使得梁的纵筋绑扎困难,易发生梁纵筋错位、柱箍筋发生变形,甚至箍筋出现松扣及脱落的现象;通常在节点处,钢筋布置错综复杂,使得柱内的箍筋施工困难,再加上复合箍及井子箍本就难以制作,致使在该节点处施工难度极大;在节点处钢筋相互交错及重叠现象严重,使得柱内的箍筋间距很难符合要求,常出现箍筋个数不够的现象。 (二)防治措施 为避免梁纵筋在梁柱节点处出现就位困难或错位变形等问题,应先进行梁筋的布设,在梁筋布设完毕后,再进行节点区域内的柱箍筋的绑扎,且箍筋宜选用施工较为方便的双“U”型箍筋进行套箍;或利用焊接技术,将分段箍筋焊成封闭箍筋,且焊接长度应满足规范相关要求;或者采用开口箍的方法。为从根本上解

框架结构加固技术总结

框架结构加固技术 蔡光平(福建建工集团总公司 350000) 【摘要】目前,对已有建筑结构的鉴定、维修、加固和改造是国际上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业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建设后也开始迈向新建与维修并重时期,建筑结构维修加固已成为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建筑工程加固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因为使用功能的转变,为保证结构仍然与其功能相匹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需要对结构进行必要的改造及加固措施。本文主要结合工程实际对框架结构的“增大截面加固法”、“外粘型钢加固法”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植筋技术”等主要施工工艺、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加固技术及施工工艺进行论述。 【关键词】加大截面、植筋、外包型钢 1、加大截面加固技术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 1.1工艺流程 基面放线→原构件表面处理→植筋及钢筋的焊接→钢筋的绑扎与加工→模板别的搭设→浇筑混凝土→养护 1.2关键技术 1.2.1 基面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采用钢卷尺测量混凝土梁柱增大截面的 尺寸,梁柱上植筋的位置以及主筋位置的布置线,弹出墨线 进行标记。 1.2.2原构件基层表面处理 (1)凿除原构件表面的粉刷层至混凝土基层,对混凝土缺陷 部位(混凝土疏松,破坏)清理至坚实的基层 (2)若发现钢筋锈蚀应进行除锈河切清洁 (3)结合面凿毛,清除表面的油污、浮浆,并将灰尘清理干 净(采用无油的压缩空气进行清理) 1.2.3植筋与钢筋的焊接 (1)钻孔的要求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孔位、孔深进行钻孔,要求钻孔应该顺直。植筋对于承载上部荷载非常的重要,所以要求钢筋植入深度应按照钢筋直径的15d进行施工。钻孔时应小心慢钻以防止碰到构件内部的钢筋。 2)为确保植筋时钻孔内壁的干燥环境,先使用刷子把孔内的细小固体颗粒以及部分灰尘清除,再用气管吹出孔内的剩余灰尘,直到干净。以上工序必须保证孔内清洁干燥。 (2)植筋 1)植筋前必须对钢筋进行检查:钢筋应当顺直没有生锈,若钢筋生锈应采用铁刷等工具进行钢筋除锈且要求除锈长度宜大于植筋长度。 2)将调制好的植筋胶使用灌注器往孔内边注入边缓缓提出,其填充量要求达到孔深的1/3-2/3。 3)将处理好的钢筋旋转的缓速的插入孔道内,使植筋胶附着在钢筋表面以及螺纹缝隙处中。 4)插好的钢筋不可在扰动,待植筋胶养护切期结束后方可进行焊接、绑扎等其他工作。

框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质量事故处理措施

框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质量事故处理措施 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其中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缝浇筑质量事故的检测及结果分析,总结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处置方法和预防措施,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希望可以引起相关施工单位的重视,并为其提供一点经验指导。 关键词:混凝土;梁柱节点;事故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建筑水平不断提高,已有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作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来说,在其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处,由于该处的配筋较密,受力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由于钢筋数量较多,交叉频繁,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困难。若施工过程中对此部位重视不够,就会造成质量事故。本文介绍了某宾馆二层端部几榀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分析了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类似问题的预防措施。 1工程概况 某宾馆建筑面积9300m2,框架结构,七层,总高33m。底层为中空式营业大厅,二层为多功能娱乐厅,三层以上为客房。框架梁柱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采用钢管脚手架及钢模板施工,二层柱子于2002年1月底浇筑,三层梁板于2002年2月初浇筑。当时正值春节来临,梁、柱节点处及梁的侧模均未拆除。春节后拆除侧模时,也未发现明显蜂窝麻面和空洞。继续浇筑至二层梁板时,甲方会同设计单位检查前段混凝土浇筑质量,发现二层的管道夹层端部两根柱头处有漏振孔洞。同时,检查该批混凝土浇筑试块报告,发现数据离散性大,试验结果不能作为评定强度等级依据。建设单位要求停止三层以上施工,进行全面质量检查。据此,经专家组研究,决定用CTS-25型超声仪、H-225型回弹仪,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一层和二层的柱、梁进行重点测试,对三层柱进行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 2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所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看出:各测区强度换算值离散性偏大。这与同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的结果相符;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首波幅度、接收信号频率等声学参数没有很大的波动。测点的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平均值为mv=4553km/s,离差系数CV=0•019,可以说明混凝土内部没有较大的空洞和不密实区。测区布设时,对已从外观发现的漏振、孔洞等质量问题的构件均未列入。因此: (1)本工程框架混凝土强度值离散性偏大,说明混凝土施工质量不稳定。

加固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6号建筑(生产厂房02)3层结构框架柱加固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区东北角,地处光明新区圳美牛场及北山牛场地块。北邻碧成路,东邻罗仔坑路。 6号生产厂房总建筑面积为12382.85m,建筑总高度22.3m,地上下层数(3)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丙级,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浇筑,梁柱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 6号楼三层结构层高为7米,三层结构框架柱为62根,其中KZ1(600mm*600mm)为58根KZ2(600mm×600mm)为4根,层层间梁为框架梁,屋面框架梁截面分别为300mm*600mm、300mm×700m、300mm*750mm、300mm×800m、350mmX800m,板厚度均为120mm,最大跨度为8米 二、前期施工情况 6号楼三层结构层高为7米,属于高支模板支持体系,施工总体部署严格按照经过专家论证的高支模施工方案组织进行实施,该层框架柱混凝土施工分为二次浇注,第一次先浇筑到层高的1/2左右(连同间梁一起浇筑至间梁面标高),第二次再浇筑剩余层高的柱及屋面梁板混凝土。 6号楼三层框架柱及间梁于2018年10月9日下午16:00时开始浇筑混凝土施工,浇筑结東时间为10月10日08:00时,采用深圳市**混凝土有限公司生产的C30商品混凝土浇筑,商品混凝土质保资料齐全,混凝土落度:C30(160±20mm,混凝土方量约150m3,整个浇筑过程中执行全程旁站监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收浆处理,紧接开始连续7天淋水养护。 6号楼三层框架柱及屋面梁板于2018年10月26日11:00时开始浇筑混凝土施工,浇筑结東时间为2018年10月27日17:00时,采用深圳市**混凝土有限公司生产的C30商品混凝土浇筑,商品混凝土质保资料齐全,混凝土落度:C30(160±20)m,混凝土方量约600m3,整个浇筑过程中执行全程旁站监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构件表面进行收浆处理,采用土工毛毡覆盖连续7天淋水养护。6号楼三层框架桩及屋面梁板支模架体具体拆除时间为2018年11月22日至2018年12月5日。 三、前期检测情况 6号楼三层框架柱及屋面梁板支模架体拆除完成后,经现场巡查,发现部分框架柱观感质量比较差,混凝土颜色出现较大色差,责令并督促总包单位委托检测机构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 2019年2月23日至2019年2月28日由总包单位委托深圳市精**检测机构对6号楼三层所

新型钢背楞加固体系与传统木方钢管加固体系的区别

钢背楞模板加固体系与传统木方钢管加固体系相比较特点鲜明,主要体现在绿色施工、构件标准化、周转次数多、轻便耐用、操作简单、施工快捷、适用性和通用性强、经济效果好等方面。该加固体系的诸多优势得到广大建筑施工单位及企业的认可,许多大型建筑企业已经把钢背楞加固体系作为企业内部标准化模板支撑系统进行大力推广。 当前建筑市场对主体结构质量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第三方检测已形成常态。在这种形式下,铝模板支撑体系应用也越来越多,但购置或租赁的投入费用很高。而且铝模的使用是否能达到项目成本目标还应考虑诸多因素:如建筑结构外立面与层数、后期抹灰费用能否计取、设计优化、建材市场供应情况等问题。所以,在质量和项目成本目标二者兼顾方面,钢背楞模板加固体系应用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钢背楞加固体系技术成熟,并根据不同需求,不断地改进完善,市场应用与推广前景广阔,在建筑施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钢背楞模板加固体系的主要特点 钢背楞模板加固体系采用冷轧Q345B钢材质制作主次龙骨用于替代传统木方钢管模板加固体系。 (1)钢背楞主次龙骨为全钢结构,比木方和钢管刚性大,变形小,加固稳定可靠。 ( 2)钢背楞模板加固体系主、次背楞的长度按照建筑设计模数制成标准构件,施工时,根据具体需要进行拼装组合。对个别不合模数的部位,可通过伸缩节进行调整。其灵活多变的尺 寸适合各种建筑结构尺寸的需求,产品组合方便。对于异形结构部位也可通过异性杆件定 制加工解决施工中的加固难题。可以重复使用,周转次数多,摊销费用低,经济效果明显。( 3)钢背楞主、次龙骨采用薄壁型钢轧制而成,重量轻,体积小,占地小,易搬运、周转,运输方便。 ( 4)钢背楞构件标准化、模块化,配件简易,适用性强,规格统一,定型连接,简单可靠。 节约大量木材,保护资源,现场无需加工,不产生大量边角废料,适应绿色环保施工。钢背 楞加固体系以钢代木,回收和再利用率显著提高。

梁柱节点施工与方案

环江城市综合体(3#酒店) 梁柱节点不同等级砼 浇筑专项施工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 批准实施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 1.1编制说明 (1) 1.2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工程设计概况 (1) 第三章: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法 (3) 3.1剪力墙、柱施工缝留置: (3) 3.2节点钢丝网安装 (3) 3.3混凝土浇灌 (3) 第四章: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3) 第五章:梁柱节点处裂缝控制措施 (4) 5.1产生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处裂缝的原因: (4) 5.2防止梁柱节点处裂缝的措施 (5) 附图:梁柱节点施工大样平面图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高层建筑结构梁柱节点为结构的关键部位,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中,有关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的设计和浇注有以下的条文容及及条文说明:当柱混凝土高于梁、楼板的设计强度时,应对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措施;高层 建筑不同强度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需要有关单位具体协商解决(条文说明)。本施 工案中,凡未注明计量单位的尺寸均以“ mrh为单位。 1.2编制依据 1.1本工程结施、建施图; 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2013); 1.3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管理制度; 1.4我公司掌握的国外新技术、先进经验和各种施工技术资料; 1.5我公司编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及公司 编制的施工工艺标准;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50204- 2015; 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设计概况 1.1工程综合说明

框架结构加固方案

结构加固工程 施工方案 2014年3月15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 (3) 第三章人员设备材料计划 (14) 第四章质量技术组织措施 (16) 第五章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17) 第六章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18) 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进度计划 (20)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一节工程施工范围 本工程为泰州金海商业广场结构加固工程。该工程结构属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为结构改造工程,根据业主使用要求,对原有结构进行改造。改造内容为:梁底、梁顶粘钢;柱、梁、板、墙混凝土拆除、浇筑、碳纤维加固、植筋等加固内容。 第二节建筑工程施工/验收标准、规范、规程、图集 一、工程测量类 《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9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11/T339-2006 二、结构改造加固类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规程》JGJ117-98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03G101-2; 03G101-3 四、项目管理类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五、检测验收类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2003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J383-2006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DBJ01-80-2003 《建筑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DB11/T 363-2006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法 一、混凝土切割拆除

型钢背楞砼墙柱塑料模板加固体系施工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型钢背楞砼墙柱塑料模板加固体系施工技术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发表时间:2017-10-16T10:13:34.9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刘万东于会永梁言明赵海龙俞道亭 [导读] 摘要::本文简述了型钢背楞砼墙柱塑料模板加固体系的组成和特点,结合工程实例,从模板参数设计、模板拼装、支撑体系拼装、细部节点做法等方面,阐释了该模板体系的操作要点,表现其具有整体刚度高、施工效率高、周转次数多、施工质量好等优点,同时通过与普通钢管木模加固体系相比较,对该模板体系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沪) 摘要::本文简述了型钢背楞砼墙柱塑料模板加固体系的组成和特点,结合工程实例,从模板参数设计、模板拼装、支撑体系拼装、细部节点做法等方面,阐释了该模板体系的操作要点,表现其具有整体刚度高、施工效率高、周转次数多、施工质量好等优点,同时通过与普通钢管木模加固体系相比较,对该模板体系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关键词::型钢背楞;塑料模板;安装;加固;墙柱 引言: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砼墙柱模板体系通常采用木模板、大钢模板及铝模板支撑体系。常规木模钢管支模体系采用木胶 合模板、方木、钢管等材料,其加固方式存在长度限制、接触面积小、木方使用时间短、洞口加固工序繁琐、材料需求量大等弊端;而大钢模板、铝模板施工质量较好,但前期工程投入资金较大,且针对非标准层墙柱发生较大改变的建筑时,需对模板进行较大拆改,既浪费工时,施工成本又大大增加。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模板加固体系以达到墙柱模板加固施工时对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质量及经济性的要求。型钢背楞+墙柱塑料模板加固体系稳定性、承载能力好,搭设方便,一般群体工程剪力墙模板体系均可采用此施工技术。根据实践,在型钢背楞支撑体系下,塑料模板可周转使用30余次,故该模板支撑体系尤其适用于30层左右的高层建筑。 1型钢背楞砼墙柱塑料模板加固体系简介 该支模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塑料模板+型钢次背楞+型钢主背楞+双型钢背楞组合而成。 2)墙柱阴角及短肢剪力墙采用“L”型主背楞或阴角锁具加固。 3)墙柱阳角采用阳角锁具加固,保证该区域砼成型方正度。 4)根据剪力墙长短调整洞口锁具位置。 由于采用型钢背楞,该支模体系整体刚度有所提高,保证施工质量,且型钢背楞采用定型化加工操作简单,安拆快捷,可有效缩短工期;相比普通木模,塑料模板有效提高材料周转率,回收价值高,节约资源,经济高效。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徐州市西区卧牛山北侧,原焦化厂内,西临卧牛山路,南侧为规划的淮海西路延长段。拟建工程为定销房项目,其中,我司承建该项目的五标段、六标段,共包含12栋高层建筑、1栋商业及相关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322080㎡,地上总建筑面积281780㎡,地下室建筑面积41300㎡。其中18#-25#楼使用型钢背楞加固体系。 3.2.3模板配置: (1)应整张使用,尽量减少随意锯截,造成模板浪费。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箍筋布置如何解决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箍筋布置如何解决 很简单,按照建筑工程设计原则,强柱弱梁,所以,如果是框架柱和框架梁的节点,框架柱的箍筋按照正常设置,框架梁的第一道箍筋从两边50mm开始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施工2009-01-22 09:30:39| 分类:施工管理| 标签:|字号大 中 小订阅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也称节点核芯区,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结构的震害大多发生在柱和梁柱节点核芯区,节点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框架的倒毁。我国新、老规范均强调了“强节点”的设计要求,对节点的箍筋和砼强度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却往往对节点的施工重视不够,节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下面谈谈节点施工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保证节点区的施工质量。 1、节点区的钢筋绑扎梁柱节点的钢筋主要应注意两点: 1.1箍筋的间距。 1.2纵筋的锚固。设计上一般是按照规范要求取节点区箍筋与箍筋加密区相同,包括箍筋的规格、直径和间距等;纵筋锚固也要求满足规范规定,包括伸入支座的直段及弯钩长度。实际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节点区箍筋缺少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或者几个箍筋全堆在一起,或者空空的一长段没有箍筋;而纵筋则可能会因弯钩被烧短烧断导致锚固长度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施工管理、监理人员素质较低,对节点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则是施工所采取的工艺流程限制,使得要做到节点区钢筋(尤其是箍筋)完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十分困难,甚至是根本不可能。 工程实践中最常见的框架梁柱施工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每层柱包括柱身、加密区和节点区的箍筋一次全部按要求绑扎好,然后装柱模板、在梁底下5~10㎝处留施工缝浇灌柱砼,柱侧模拆除后接着装柱头节点模板和梁底模(或者包括梁一边侧模),然后绑扎框架梁钢筋。这种做法节点箍筋影响了柱砼的浇灌作业,砼工往往不得不解开扎丝,从侧面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以打开一个大口子让砼比较顺利地流入柱内。这样一来,节点区的箍筋就被打乱了,要恢复原状很不容易,而且要多费工时。在浇灌柱砼时部分钢筋还会被水泥浆污染,影响与砼的粘结。此外,节点区箍筋绑扎好后再穿梁底筋将会很麻烦,尤其是穿带弯钩(如在边支座)的底筋十分困难。这时是钢筋工不得不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甚至会擅自烧断弯钩造成纵筋的锚固不够。 另一种是用所谓“沉梁法”绑扎框架梁钢筋,即在绑扎柱箍时留下节点区箍筋不绑,等木工将节点模板、梁模板和楼板底模都安装好后,再在楼面上绑扎梁钢筋,绑完后拆除临时支架将梁钢筋骨架落到梁模内。这种做法很容易漏掉节点区的柱箍筋,就是放了也往往是无法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又难以调整。实践中,也有些项目提出采取改进的办法在箍筋四个角设导筋,将节点区箍筋按要求间距绑在导筋上固定成短钢筋笼,然后再随梁骨架沉入模板内;或者采用两个“U”形开口箍套叠,再焊成封闭箍。实际上,只要是先把模板都安装好了再沉梁,无论是使用导筋还是“U”形开口箍,都难以很好地解决问题,尤其是高层建筑当柱比较大采用的是比较复杂的复合箍筋时,就根本不可能做到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实践中常见的情况是:在验收梁、板钢筋时,有关方面才发现和提出节点区箍筋问题要求施工班组整改。但是,此时往往模板都已安装完毕,如果不拆除节点区模板,根本是不可能整改到符合规范要求的。遗憾的是:实际上不少工程最后都是在“尽可能整改”中马虎过去。 实践证明:只有细分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木工和钢筋工紧密配合,才可能保证节点区钢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做法是将柱的箍筋分段绑扎:首先先将柱箍绑至梁底下;其次在穿好框架梁底筋后绑扎节点区箍筋;最后在绑完框架梁钢筋后再在梁面上加一道节点

梁柱节点施工方案设计

梁柱节点方案报审表工程名称:贵港市广汇东湖A2区编号:

广汇东湖城A2区工程 梁柱节点方案 监理单位: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日期:年月日 编制单位:四川宏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意见: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4) 1.1编制说明 (4) 1.2编制依据 (4) 第二章:工程概况 (4) 2.1工程设计概况 (4) 第三章:梁柱节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方法 (5) 3.1剪力墙、柱施工缝留置: (5) 3.2节点钢丝网安装 (6) 3.3混凝土浇灌 (6) 第四章: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6) 第五章:梁柱节点处裂缝控制措施 (7) 5.1产生梁柱节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处裂缝的原因: (7) 5.2防止梁柱节点处裂缝的措施 (8) 附图:梁柱节点施工大样平面图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高层建筑结构梁柱节点为结构的关键部位,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有关梁柱节点区的混凝土的设计和浇注有以下的条文内容及及条文说明:当柱混凝土高于梁、楼板的设计强度时,应对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采取有效措施(第13.5.7条);高层建筑不同强度的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需要有关单位具体协商解决(条文说明)。本施工方案中,凡未注明计量单位的尺寸均以“mm”为单位。 1.2编制依据 1.1广西华篮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本工程结施、建施图; 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1.3我公司的技术、机械设备装备情况及管理制度; 1.4我公司掌握的国内外新技术、先进经验和各种施工技术资料; 1.5我公司编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及公司编制的施工工艺标准; 1.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1.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2011; 1.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广汇?东湖新天地9~12#楼、16#楼及广汇·东湖城A2区一期地下室工程 工程地点:贵港市贵港市港北区江北大道与和平路交汇处东南角 建设单位:广西广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南宁品正建设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四川宏大建筑有限公司 工程内容:土建工程、给水排污、消防、防雷、装饰等设计图纸包括的内容的施工。 工期:570天。质量标准: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一、2.1工程设计概况

各类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要点

各类建筑结构加固技术要点 导言 随着时间的延长和外力的影响,建筑自身结构会逐渐老化,易产生质量问题。经过定期加固改造,能有效了解建筑实际情况,减少安全隐患。 框架结构抗震要点 建筑抗震鉴定 建设工程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原设计使用功能,可能对抗震性能有影响的,应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已建成的下列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未达到现行抗震设防标准,且未列入拆除、改造计划的,应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1)重大建设工程; (2)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或者可能影响抗震救灾、避难疏散的建设工程; (3)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设工程; (4)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建设工程;

(5)学校、医院、幼儿园、体育馆、剧场、展览馆、百货商场、办公楼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框架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1)节点承载力不低于其连接构件承载力; (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罕遇地震时其承载力须确保竖向荷载正常传递; (3)梁柱纵筋须在节点区内可靠锚固; (4)节点配筋便于施工。 抗震施工措施 1.讨论主体结构合理性 复杂的平面布置会使建筑物出现质心与刚心不重合,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将会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从而加剧地震的破坏作用。 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时,应关注主体结构的合理性,结构设计应尽量简单,且满足竖向均匀性原则,从而可以有利于降低扭转力、非结构构件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降低材料的耗用。 图纸会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工程经验,指出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修改意见。 2.多道抗震防线的结构体系施工 为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裁能力,应设有多道抗震防线。 多道抗震防线在施工时,应确保安装顺序及节点衔接,确保每项抗震技术均能独自承受相应的地震破坏,并确保多项技术能共同作用,增强建筑抗震能力。

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的论述

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加固修复方法的论述

关键词:框架结构;加固方法;加固设计;再利用; 1引言 建筑物的鉴定和加固是一个古老和传统的专业。但从其内涵来说,它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正在逐步形成。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废旧建筑的维护、改造加固再利用,节约建筑材料,走持续发展道路,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题。同时,我国已有的混凝土结构目前大多数正在进入维修、加固、改造的高峰期,亦由于以下一些特殊的原因,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1、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地震、风灾、水灾、火灾,均造成过严重损失,尤其对建筑物造成过严重损失。 2、我国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批工业厂房、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已有数十亿平方米进入中老年期,其鉴定维修加固,大量提到议事日程以上。 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在新建企业的同时强调对已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往往要求增加房屋高度、增加荷载、增加跨度、增加层数,即实施对房屋的改造。 4、设计或施工中发生差错引起工程质量事故而又未达到拆除重建的程度,这种情况在新建工程和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工程中都可能遇到。 5、一些重要的历史性建筑、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结构需要进行保护。 建筑物的缺陷同时还有来自恶劣的使用环境:如重载、高温、腐蚀(氯离子侵蚀)、疲劳、粉尘,违章在结构上下部任意挖洞、开孔、乱吊重物、乱割、超载、温湿度变化、环境水冲刷、风化、冻融、碳化……以及由于缺乏对建筑物正确的管理、鉴定、检查、维修、保护和加固的常识所造成的对建筑物管理和使用不当,致使不少建筑物出现不应该有的早衰现象。 综上所述,无论是对新建筑物工程事故的处理,还是对已用建筑物是否危房的判定;无论是为了抗御灾害所需进行的加固,还是为了灾后所需进行的修复;无论是为适应新的使用要求而对建筑物实施的改造,还是对建筑进入中老年期进行正常的诊断处理,都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鉴定,以期对可靠性作出科学的评估,都需要对建筑物实施准确的管理维护和改造、加固,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功能。 2 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加固修复方法

梁柱节点补强方案

26#楼地下室墙柱顶节点砼强度不足的处理方案 一、工程实情: *****26#楼地下室顶板砼2016年12月27日浇筑完成(梁板砼标号为C30,梁柱节点砼标号为C45),于2017年元月1日侧模拆除过程中发现有梁柱节点色差较大。现场采用回弹方式进行砼强度检测,经检测色差较大的梁柱节点确实存在砼强度不足,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我项目部立即停止上部工序施工,安排专人对已拆除模板的梁柱节点砼强度进行全面排查,排查结果详附图。 二、排查 采用回弹方式检测梁柱节点砼标号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因砼养护龄期较短,结合周边C30梁板砼实测强度值及地下室C45墙柱砼强度实测值:C30梁板砼实测强度值为22.0~28.0Mpa不等;C45墙柱砼实测强度值为 36.00~42.00不等,结出判定标准如下: a、凡测区实测强度值28.0Mpa及以下判定为C30梁板砼,无法满 足节点强度要求; b、测区实测强度值30.0Mpa-34.0Mpa判定为C30砼与C45砼混合 施工,无法满足节点强度要求; c、测区实测强度值36.0及以上判定为C45梁柱节点砼,满足节点 强度要求。 三、事故分析 经全面排查发现,砼强度不足的梁柱节均出现在主楼地下室顶板高低槛位置。经分析,该节点因侧模安装高度平砼浇筑完成面,商品砼振捣过

程中砼料下沉,或流至两侧框架梁内,导致C45柱砼标高低于原设计板面标高。工人施工过程中未对该节点进行补料处理,导致C30梁板砼流至梁柱节点,造成节点砼强度不足。 四、处理方案 对于砼强度不足的梁柱节点砼进行凿除重新支模,采用C50微膨胀细石砼浇筑。 五、处理流程 凿除强度不足的混凝土→清渣→报监理单位验收→钢筋调整→安装柱模板→浇水湿润→浇筑标号高一等级砼→振捣密实→抹平收口 2、施工方法: 1)凿除强度不足的节点砼 对26#楼地下室顶板砼强度不足的梁柱节点,把标号C30混凝土及板、柱掺合砼彻底凿掉,并冲洗干净。 2)支模 根据施工图重新支设模板,模板顶部标高应高出需完成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须支设严密、稳固,以防松动、漏浆。 3)浇筑砼 对砼接口充分浇水湿润,采用C50微膨胀细石商品砼进行浇筑,并振捣密实。 4)养护 a、砼终凝完毕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b、拆模时间48-72小时,养护时间为14d。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综述_程绍革

[文章编号]1002-8528(2001)03-0004-0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综述 程绍革,任卫教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北京100013) [摘 要]我国在50年代建成了一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接近设计的基准期,并且原结构设计中多数未考虑抗震设防,需进行结构的鉴定和加固。本文结合若干工程实例,对结构抗震鉴定、抗震性能评价、加固方法几个方面作了介绍,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抗震加固[中图分类号]T U 352.1;T U370.2 [文献标识码]A Reviews on Seismic Strengthening of Existing R .C .Frame S tructures CHENG Shao -ge ,REN Wei -jiao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 earch ,Beijing 100013,China ) [Abstract ]Lots of R .C .frame structures w ere build during 50's and the design of ear thquake resistance was no t taken into con -sideration amo ng these building s ,so the seismic appraisement and streng thening are really needed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struc -tural appraisement ,seismic behavior estima tio n and streng thening are introduced fo r reference to the similar engineering based on several retro fitting projects . [Key words ]R .C .fr ame structure ;seismic appraiserment ;seismic streng thening [收稿日期]2001-03-01[作者简介]程绍革(1966—),男(汉),高级工程师,硕士 1 前 言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十年,我国先后建成了一批以北京十大建筑为标志的工程。这些工程在我国的建筑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在这批建筑中不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接近结构设计的基准期。从抗震的角度看,这些建筑多数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未达到应有的设防要求,应进行抗震鉴定,必要时需进行抗震加固;从建筑使用的角度看,建筑原有的一些功能已不能满足当前使用的要求,一些设备老化陈旧,需进行部分功能改造和设施更新。 自1996年以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先后承接了全国政协礼堂、北京火车站、中国 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农业展览馆、北京展览馆、中 国地质博物馆、北京饭店等建筑的抗震鉴定、加固改造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抗震加固及改造经验。 笔者结合参加过的工程,从抗震鉴定方法、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加固方法三个方面,对上述工程进行了总结,供工程技术人员借鉴。应当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虽主要是指50年代建成的一批建筑,但提到的加固方法仍具有普遍性,可供类似的加固及改造工程借鉴。 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 目前我国抗震鉴定依据的标准是1996年6月1日实施的《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95),简单地说就是“结构综合抗震能力二级鉴定方法”。所谓第1级鉴定是指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的抗震能力鉴定,第2级鉴定指以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为主并结合构造影响系数的鉴定。“两级鉴定”概  第17卷第3期建 筑 科 学 Vol .17,No .3 2001年6月  BUI LDI NG SCIENCE Jun .2001

简析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区施工要点

简析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区施工要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也称节点核心区,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框架结构的震害大多发生在柱和梁柱节点核心区,节点破坏主要是剪切破坏和钢筋锚固破坏,严重时会引起整个框架的倒毁。我国新、老规范均强调了“强节点”的设计要求,对节点的箍筋和砼强度做了比较严格的规定。设计上一般是按照规范要求取节点区箍筋与箍筋加密区相同,包括箍筋的规格、直径和间距等;纵筋锚固也要求满足规范规定,包括伸入支座的直段及弯钩长度。实际在施工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节点区箍筋缺少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或者几个箍筋全堆在一起,或者空空的一长段没有箍筋;而纵筋则可能会因弯钩被烧短烧断导致锚固长度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施工管理、监理人员素质较低,对节点区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质量意识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则是施工所采取的工艺流程限制,使得要做到节点区钢筋(尤其是箍筋)完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十分困难,甚至是根本不可能。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却往往对节点的施工重视不够,对节点施工质量控制不严。下面谈谈节点施工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保证节点区的施工质量。在节点区钢筋绑扎过程中,主要应注意箍筋的间距和纵筋的锚固。 1、常见施工方法 工程实践中最常见的框架梁柱施工做法有两种: 1.1柱梁分开浇筑法 将每层柱包括柱身、加密区和节点区的箍筋一次全部按要求绑扎好,然后安装柱模板、在梁底下5~10㎝处留施工缝浇灌柱砼,柱侧模拆除后接着装柱头节点模板和梁底模(或者包括梁一边侧模),然后绑扎框架梁钢筋。这种做法节点箍筋影响了柱砼的浇灌作业,砼工往往不得不解开扎丝,从侧面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以打开一个大口子让砼比较顺利地流入柱内。这样一来,节点区的箍筋就被打乱了,要恢复原状很不容易,而且要多费工时。在浇灌柱砼时部分钢筋还会被水泥浆污染,影响与砼的粘结。此外,节点区箍筋绑扎好后再穿梁底筋将会很麻烦,尤其是穿带弯钩(如在边支座)的底筋十分困难。这时是钢筋工不得不敲打已绑好的节点箍筋,甚至会擅自烧断弯钩造成纵筋的锚固不够。 1.2“沉梁法” 即在绑扎柱箍时留下节点区箍筋不绑,等木工将节点模板、梁模板和楼板底模都安装好后,再在楼面上绑扎梁钢筋,绑完后拆除临时支架将梁钢筋骨架落到梁模内。这种做法很容易漏掉节点区的柱箍筋,就是放了也往往是无法绑扎、数量不足、间距不分又难以调整。实践中,也有些项目提出采取改进的办法在箍筋四个角设导筋,将节点区箍筋按要求间距绑在导筋上固定成短钢筋笼,然后再随梁骨架沉入模板内;或者采用两个“U”形开口箍套叠,再焊成封闭箍。实际上,只要是先把模 板都安装好了再沉梁,无论是使用导筋还是“U”形开口箍,都难以很好地解决问

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行业内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有必要对框架结构在实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做一番研究,以保证其在未来可以更好地得到应用。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技术中扩大截面、置换混凝土和粘接外包钢等加固技术进行了简要研究,并举例对其应用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说明和阐释。 标签: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技术 对比普通的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材料有着耐火性、可塑性、耐久性和整体性等多项优势,所以很受我国建筑界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与当前建筑工程之中。但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广泛使用和各类不确定因素的相继出现,导致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也提高了其加固工作的必要性。在对其进行加固时,不但需要采用各种手段保证结构的稳固性,还要尽量减少施工难度,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 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在建筑工程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使用功能改变、功能受损及承载不足等问题,这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对应的加固方案开展框架结构加固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强度,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清除结构中潜在的事故隐患,从而达到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目的,相应的加固技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扩大截面加固技术 扩大截面加固技术的实施要点是要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外部外包新增的钢筋混凝土,以此来扩大结构的横截面面积,从而提升混凝土结构整体的受力作用,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工程中的实际情况在构建的受压区域内按照一定比例扩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从而有效地提升结构整体界面的抗弯性和抗剪性。在工程实践中,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在进行受力钢筋的焊接工作前,需要先做好支撑装置和荷载的卸除工作,再运用涂刷混凝土界面剂并采用构造钢筋箍筋连接的方式来讲原有的混凝土结构与新浇筑的混凝土机构紧密的粘接在一起。 扩大截面加固技术有着:加工工艺简单,实用性高,施工经验与设计经验均具备很高成熟度,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构造物的加固实践中的优点。但同时其也有着需要控制好截面增加的厚度,否则会影响施工质量的缺陷。 1.2置换混凝土加固技术 置换混凝土加固技术的实施要点是将待加固的混凝土结构工作面中陈旧的、

结构加固问题总结

结构加固问题总结 学院:土木建筑 专业班级:检测与维护技术2班姓名: 学号: 2013 年 1 月 3 日

1.光的波粒二象性分别在什么时候表现?什么时候有害?风为什么能加快腐蚀? 一、光的波动性: (1)足够能量的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 (2)光是一种概率波,即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可用波动规律来描述。(3)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性质,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4)光的波动性不同于宏观概念的波。 (5)波长越长,频率越低,其波动性越明显。 光的粒子性: (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这种作用是“一伤一伤”,不连续进行的,表现出粒子的性质。(2)少量或个别光子性质往往显示出光的粒子性,光子具有一定能量与动量。 (3)光子不同于宏观概念的粒子。 (4)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明显。 波和粒子在宏观世界是不可统一的,而在微观世界却是能统一的。光是把粒子性和波动性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在传播时,表现为波动性的性质,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在和物质发生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的特性。 二、波粒二象性表现为害处: 按照量子理论,电磁波可视为光子流,按其产生的效应可分为“游离辐射”和“非游离辐射”。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电磁波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当频率足够高的电磁波把极高的能量传给其他物质时,光子就有可能游离出该物质内原子或分子的电子,使物质内充满带电离子,这种效应就称为“游离”,造成这种现象的电磁波就称为游离辐射。每一种物质都有特定的游离频率临界值,当电磁波频率低于此临界值,无论强度有多大,也不可能使该物质产生游离效应。 如果在生物组织上产生游离辐射,细胞物质就会发生电离作用,与细胞内的主要成份(如蛋白质、核酸和酶)抢夺电荷。一旦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失去电荷,分子的结构就会不稳定,形成新的离子。某些离子会通过化学反应破坏该离子所在位置的细胞结构。如果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被损坏(基因突变),细胞就有可能成为无限增殖的癌细胞。 游离辐射常见于核电站中,人们利用“铀”、“钚”之类的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生热能并转化为电能。衰变现象通常会发出三种类型的射线:阿尔法射线(α)、贝塔射线(β)和伽玛射线(γ)。阿尔法射线是氦原子核流,贝塔射线是电子流,这两种射线都不属电磁波。伽玛射线是一种强电磁波,对人体有害。当核电站发生事故或原子弹爆炸后会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弥散在空气中,不断放射出伽玛射线,危害生命健康。 三、风加快腐蚀的原因: 我们一般所说的腐蚀性是指的对建筑物、岩石这些石料的东西或者轮船、集装箱这种金属物品。风中的水分可以与石料发生物理反应或者化学反应,和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造成腐蚀。其中对于海风,风里所携带的盐碱,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由海面吹向地面的风比从地面吹来的风携带更多的水分,湿度更大。另外一点,海面的温差变化小,一般说海风腐蚀性大的时候都是夏季左右。这个时候海面温度低,所以形成向陆地吹来的风,由于日照、温度、蒸发等原因。这个时候海风的风力要比一般风或者其他时候的的海风大,所以作用力更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