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2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社会主义的崩溃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与社会主义的崩溃1989年至1991年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发生,造成了社会主义体系的崩溃。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对世界局势和意识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社会主义崩溃的原因和影响。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民族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苏联内部的政治体制和决策机制的问题是导致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的一党制和集权体制严重限制了国家行政体制和决策的多样性,导致了政治腐败、领导人个人崇拜和官僚主义的滋生。
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对体制不满情绪的积累,为解体埋下了伏笔。
其次,苏联经济体制的困境也是导致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央计划经济模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资源浪费等问题,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经济体制的僵化。
与此同时,苏联面临了外部经济竞争力的挑战,无法有效应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
最后,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和民族独立运动也加剧了国家解体的倾向。
苏联涵盖了多个民族和地区,其中一些民族对俄罗斯的统治感到不满,希望获得更多的自治权利或独立国家地位。
这样的民族矛盾在解体的时机和力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东欧剧变的原因东欧剧变是苏联解体的衍生事件,其起因也可从政治、经济和民族等方面分析。
在政治方面,东欧国家长期受苏联的影响,实行类似的一党制和集权体制。
然而,随着苏联内部形势的变化,东欧国家也开始出现政治体制改革的呼声。
民众对于民主、自由和人权的要求,成为了推动东欧剧变的重要力量。
经济方面也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央计划经济的失败使得东欧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人们对于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渴望不断升温。
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也加剧了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
民族方面是东欧剧变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东欧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不同的民族和宗教群体,这些民族和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对抗不断加剧了社会的紧张程度。
如何理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山东成武二中历史组盛昌华 274200学生也都知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但如何去理解,不少学生还是一片茫然。
下面就来阐述一下为何说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到消亡的规律。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总要有一个过程。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这样,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我们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来看一下。
资本主义自从13、14世纪在欧洲产生之后,就一直伴随着和封建主义的斗争。
旧的封建势力不肯退出历史的舞台,一直在做垂死的挣扎。
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就出现过几次曲折,特别是出现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拿破仑被反法同盟打败后也出现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打败拿破仑后的欧洲封建各国在维也纳于1848年召开了维也纳会议,会议根据“正统”的原则,使整个欧洲重新回复到了旧的封建主义的统治局面,维也纳体系建立起来。
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推翻了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英国最终还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法国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还是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以后又通过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加上资产阶级民主派和人民群众的斗争,法国议会还是于1875年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而维也纳体系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中还是被摧毁,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的发展起来。
以上史实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它最终还是战胜的封建主义而最终确立起其统治——19世纪中期欧美亚洲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标志着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统治地位。
其中包括德意统一运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等。
这是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资本主义最终要战胜旧势力而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影响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们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些事件对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对东欧国家的转型和发展的影响。
一、全球政治影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最直接影响之一是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塑。
苏联解体结束了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这一变化导致了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更大发言权和影响力,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地区冲突和战争。
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也鼓励了其他国家追求民主和自由。
这一时期,许多国家纷纷进行政治改革,试图建立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
东欧国家如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纷纷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开始迈向民主化进程。
这种民主化的浪潮也影响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激发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和改革。
二、全球经济影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加盟共和国面临巨大的经济困境,经济体系崩溃,失业率飙升,通货膨胀严重。
这一情况对全球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也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机遇。
东欧国家的市场经济改革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些国家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此外,苏联解体还导致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资源开放,促进了能源和矿产等资源的国际贸易。
三、东欧国家的转型与发展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东欧国家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国家在解体后面临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挑战。
然而,他们也借此机会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重建。
在政治方面,东欧国家逐渐实现了民主制度的建立,推行了选举制度、言论自由和多党制等政治改革。
这些改革为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经济方面,东欧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改革,推动了私有化和市场化进程。
虽然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东欧国家的经济逐渐实现了增长和发展。
正确认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失败,只是表明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2、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加之西方资本主义实力敌视、遏制乃至颠覆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因素使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3、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改善。
社会主义各国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
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
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苏联的解体对欧洲产生的影响首先,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北约东扩,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其三,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
苏联解体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迁20世纪末,苏联以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影响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苏联解体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迁,并探讨其影响与教训。
首先,经济因素是苏联解体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斯大林时代,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导致资源的集中配置和国家对产业的控制,造成了生产效率的低下和市场竞争的缺失。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和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苏联的解体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体制难以适应新形势的结果。
其次,政治因素也是苏联解体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变迁的重要原因。
在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单一政党的执政垄断和缺乏有效的反腐机制,政府腐败、官僚主义和权力滥用成为常态。
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对政权的不满和对民主、自由的向往。
冷战结束后,西方价值观在这些国家迅速传播,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来自内外的挑战。
起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试图进行政治改革,但面临的困难太大,导致了一系列社会动荡和民主化过程。
第三,民族因素在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变迁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联这个多民族国家被认为是由俄罗斯族占主导地位,这种民族不平等导致了一些非俄罗斯族人民的不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民族矛盾和冲突。
此外,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的自治要求和文化保护也成为政府难以忽视的问题。
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变迁过程中,民族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
最后,苏联解体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迁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方面,解体后的苏联体系奠定了21世纪的多极世界格局。
当前,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国家都倾向于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模式。
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变迁也暴露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端和局限性,给有关国家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原因与影响一、引言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重要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影响。
二、社会主义体系的困境1.经济问题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体系后,实行计划经济模式,政府掌握了经济主导权。
然而,这种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在长期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问题。
集中统一计划制度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下降、资源浪费等经济问题的积累。
苏联长期以来对农业的忽视,导致粮食短缺和国内农民不满情绪的积聚。
2.政治问题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体系后,实行一党专政制度,取消了多党制度和自由选举。
党和政府在思想和意识形态上对社会进行全面控制,限制了社会多元化和个人表达自由。
高层官员的权力过度集中,贪腐问题严重,导致社会对体制产生不满。
三、民族问题的爆发1.苏联的民族问题苏联由多个民族构成,管理上的不公平引起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民族问题加剧了苏联内部的社会不稳定,比如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冲突,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的分离主义情绪等。
苏联政府的民族政策没有解决这些矛盾,反而加剧了民族关系的紧张。
2.东欧的民族问题东欧国家也在解体和剧变过程中面临民族问题。
例如南斯拉夫的解体导致了克罗地亚、波斯尼亚等国家间的战争,充分暴露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四、意识形态的瓦解与西方价值观的影响1.苏联的意识形态危机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20世纪末面临巨大挑战。
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侵蚀了苏联的意识形态基础,使得人们开始质疑党和国家的价值和合法性。
1980年代的改革浪潮中,民主、自由的声音日益高涨,使苏联政府难以维持统治。
2.东欧的西方化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苏联解体的影响迅速波及到东欧。
例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在苏联解体的推动下,开始向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转型。
东欧的剧变是对社会主义体系的强烈否定,也是对西方价值观的迎合。
五、解体的原因与影响1.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民族问题和意识形态的瓦解是主要因素。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反思摘要:一、东欧剧变背景介绍二、苏联解体原因分析三、反思: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四、对我国现实启示正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反思一、东欧剧变背景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各国和苏联纷纷发生政治变革,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东欧剧变”。
在这一背景下,共产主义制度在东欧地区逐渐走向衰落,苏联也最终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苏联解体原因分析1.政治体制僵化:长期以来,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权力制度,政治体制僵化,缺乏民主和开放。
这导致国家决策失误,民众对政治失去信心。
2.经济发展困境: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下等。
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苏联经济逐渐陷入困境。
3.军事扩张:冷战时期,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对抗加剧,军事扩张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导向。
这使得国家负担加重,资源分配失衡。
4.民族问题: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长期存在。
随着政治体制的瓦解,民族问题加剧,成为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
三、反思: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事实表明,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适应国情,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对于我国来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深化改革,加强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障。
四、对我国现实启示1.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
3.强化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4.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国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国际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这一系列事件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影响和意义。
一、苏联的解体原因苏联的解体并非突然发生,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
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经济问题:苏联在1980年代面临的经济困境是解体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军备竞赛和军费开支过大也加重了苏联的经济负担。
2. 政治问题:苏联的政治体制长期缺乏民主和权力制衡,政府腐败和特权阶层垄断权力引发了民众的不满。
苏联领导人的个人事务和政策失误也导致了政治信任危机。
3. 民族问题:苏联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联邦国家,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历史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苏联政府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不公平和镇压,引发了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化。
4. 内外压力: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不再面对来自西方的外部威胁,而且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迅速发展,使得苏联的地位不再那么突出。
内部政治、经济和民族问题的加剧为西方国家施加了更大的压力。
二、东欧剧变的原因东欧剧变是指1989年至1991年间发生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变革。
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压力: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变化使得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来自西方的政治压力。
西方国家对共产主义的批评声音越来越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难以维持政权的合法性。
2. 经济问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也面临着困境,计划经济的低效率和管理体制的僵化使得各国的经济无法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了社会的不满。
3. 民主力量的崛起:在上述压力的影响下,东欧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对派力量。
这些民主力量通过示威、罢工和选举等手段,争取民主改革和政治自由,逐步削弱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威。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的教训及社会主义是否会取代资本主义的思考关键词:民主、改革、发展、教训、社资主义摘要:本文通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的分析,说明中国发展要注意的问题,吸取的教训。
进一步阐述我对“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的现实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一结论的观点。
一、东欧剧变——强制性的革命输出为其埋下的定时炸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社会主义阵营迅速崛起。
在苏联老大哥的扶持下,民主德国,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共产党登上了国家领导人的位置。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则拉开了苏联、东欧各国和美国、西欧各国冷战的序幕。
按照当时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看法,由人民民主制度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而且是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不同于苏联的走向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
这一指导思想在东欧共产党“国内派”领导人尤为盛行,南斯拉夫的铁托就提过“走向微不同于苏联的道路”;波兰的哥穆尔卡提出过“走向社会主义的波兰道路”,他说:“我们的民主不等于苏联的民主,我们的社会制度更不能与苏联的制度同日而语。
”捷克斯洛伐克夫人哥特瓦尔德说:“人民民主的制度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
”保加利亚的斯科托夫提出“祖国阵线不等于工农的革命专政,而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部分同工人农民联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谈得上过渡为社会主义。
”匈牙利共产党通过“经由人民民主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纲领”;罗马尼亚共产党也确认人民民主制度是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形成。
虽然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对人民民主的理解和实践方式不同,但人民民主的道路共同点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找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盲目的照搬苏联的模式。
观中国的民主化和社会主义进程,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提出过“农村包围城市”、“论持久战”的战略思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都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
目录摘要 (1)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二苏东剧变的原因总结 (3)2.1 东欧剧变的内因 (3)2.1.1 历史原因 (3)2.1.2 经济原因 (3)2.1.3 政治原因 (3)2.2 东欧剧变的外因 (3)2.2.1 苏联因素 (3)2.2.2 西方因素 (4)2.3 苏联解体的原因总结 (4)三社会主义的总趋势 (6)3.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6)3.2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6)3.3 新的科学技术的革命带来了强大动力 (7)3.4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 (7)四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8)4.1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8)4.2认识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8)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摘要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在改革中发展完善和经历严重曲折等一系列复杂的事件与过程。
但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国家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大半,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人们都开始冷静的思考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究竟是什么,有的人甚至觉得社会主义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许多问题,走了许多弯路。
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曲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我们要冷静准确地看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那就是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命运。
关键词:社会主义;前途;命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是指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
它最早产生于16世纪初叶,那时,正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最深刻、最黑暗的时期,一批有良知的思想家开始反思现有社会制度的劣根,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思想家首先提出了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勾勒出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平等、民众乐业、道德崇高的美好社会。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影响与后果1989年,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潮流迅速席卷整个欧洲大陆。
这一历史性事件不仅改变了整个地区的政治格局,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影响与后果。
一、政治影响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主要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带来了政治格局的巨大转变。
首先,苏联解体造成了原苏联国家的独立,苏联的15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形成了独立国家,如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
这些国家重新恢复了主权,成为国际社会的独立成员,并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政治体系。
其次,东欧剧变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曾经通红的东欧国家,如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纷纷推翻了共产党政权,转向多党制和市场经济。
这些国家开始走向民主化,建立了新的政治制度,实行了市场经济改革,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再次,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还引发了后苏联国家的权力争夺与地区冲突。
由于苏联解体后形成的独立国家众多,各国之间出现了领土争端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例如,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克里米亚危机,格鲁吉亚与俄罗斯之间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的争端等。
二、经济影响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原苏联及东欧国家的经济体系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计划经济与集体主义模式瓦解,原有的国有企业面临困境,经济体系陷入混乱。
这些国家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但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等问题。
其次,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拉开了东欧国家与西方国家的经济差距。
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东欧国家与苏联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市场受限。
而从社会主义向市场经济转型后,这些国家面临了与西方国家市场接轨的挑战。
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面临严重的困难,而其他国家则借助市场机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再次,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使得原苏联国家和东欧国家面临与经济结构转型相关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体制下,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较高,而农业相对较弱。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社会主义的崩溃与资本主义的胜利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社会主义的崩溃与资本主义的胜利1989年,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同时也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点使得社会主义的理念岌岌可危,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本文旨在探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并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社会主义崩溃和资本主义胜利的因素。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原因复杂而多样。
首先,苏联经历了长达七十多年的共产主义实践,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弊端逐渐显现。
计划经济的独裁集权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滥权腐败问题的日益严重。
苏联的领导人对于市场机制的认知和应用也存在许多误区,导致了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悖论,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无法满足人们的期望。
其次,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了社会主义体系的崩溃。
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变得越来越被动,国内经济负担也加剧了政府的压力。
同时,自由市场和私人财产权在国际间日益被接受和认可,苏联对于这一潮流的跟随显得愈发困难。
总体而言,苏联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挑战,这也是其解体的根本原因之一。
最后,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和引入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也导致了解体的发生。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和文化差异在社会主义体系下被压抑和忽视。
民族主义情绪在这一时期涌现,人民逐渐失去了对于苏联统一的认同感。
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独立宣言使得苏联的解体进程加速,最终导致了苏联的瓦解。
二、东欧剧变的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密不可分,也存在许多相似的原因。
不同的是,东欧剧变更多地是受到苏联解体的影响和推动。
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都依赖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支持,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陷入了政治和经济的混乱中。
东欧的剧变主要由弗拉基米尔·贝尔托尔布(Vladimir Vetrov)的泄密事件引发。
贝尔托尔布曾是苏联的情报人员,他泄露了苏联在东欧国家的干预行为和腐败问题。
这一事件引起了东欧国家的广泛关注和抗议,人民开始对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失望加深,对于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向往逐渐浮现。
如何认识东欧巨变及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习论文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解决了一国或数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课题,并一度形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人类文明史上立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
但由于其自身体制的内在缺陷和弊端,加之改革的失误,未能适应时代的变革,引起了苏联国内的动荡,并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多米诺骨脾式的连动效应,使社会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和有效的启迪。
一、东欧剧变的原因。
东欧国家的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历史原因。
二战后,东欧八国(南、阿、匈、捷、保、波、罗、民主德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实现的。
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将避免孤立、确保本国安全放在了首位。
为此,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
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
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取得独立自主的地位。
第二,改革失败。
东欧各国由于普遍采用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以后为消除这种经济模式和方针所造成的消极后果,虽曾进行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大多都未能突破这种经济模式的框框,以致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同时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了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情况出现等问题。
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争得相当数量的群众并最终获取政权。
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
社会主义的挑战与变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的挑战与变革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体系的全球影响力自20世纪起就逐渐显现。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成为社会主义体系衰落的标志性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讨论与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一历史事件,并探讨其对社会主义的挑战与变革。
一、政治变革与社会主义危机东欧剧变以及随后的苏联解体,揭示了社会主义体系所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政治方面,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的集权体制遭受了来自内外的质疑。
国家集权的弊端导致民众的不满与抗议情绪逐渐高涨,政权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市场经济改革与私有化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相继进行了市场经济改革与私有化进程。
市场经济的引入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它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允许个体经济活动的发展。
同时,私有化的实施促使国有企业走向市场化发展,引入了更多外来投资,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三、民主化与社会主义的合理性思考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许多国家开始转向民主化的道路。
这种政治体制的转变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变革。
民主化使权力的分散化成为可能,民众的参与程度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这也引发了对社会主义的合理性的思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社会主义体系的优势与不足。
四、西方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对比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体系与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对比愈加明显。
这些事件对比暴露出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许多问题,如集权体制的局限性、市场机制的缺失等。
与此同时,西方价值观在民主、自由、人权等方面的优势也进一步显现,引发了更多社会主义国家对西方模式的向往与学习。
五、社会主义回归与新思潮的兴起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思潮的兴起。
一方面,一些国家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通过改革与创新,试图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另一方面,一些新的思潮如民粹主义、全球化批判等也开始在社会主义国家兴起,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渠道。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有人据此认为,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历史已经终结”。
对这一观点进行批判。
对于认为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并宣称"历史已经终结"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批判:1.社会主义反思与复兴:虽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重大冲击,但这并不能肯定资本主义的绝对胜利。
事实上,苏联解体后一些国家并没有完全转向资本主义,而是经历了复杂的转型过程。
此外,一些国家(如中国、古巴、朝鲜)仍然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历史的进程是复杂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仍然具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2.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问题:资本主义制度并非没有问题和矛盾。
它的发展常常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不公平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金融危机、社会不平等、劳工权益等议题一直是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挑战。
因此,不能简单地断言资本主义已经战胜了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理念的更新和变革:在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同时,社会主义思想并没有停滞不前。
社会主义者不断反思和探索,试图提出新的理念和转型模式。
例如,一些社会主义者主张构建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公正、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民主参与的重要性。
这些新的社会主义理念在一些国家和社会中得到了关注和实践。
4.历史是开放的未来:历史虽然有其演进规律,但绝不是终结的。
历史的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无法简单地提前宣告一个制度最终战胜了另一个。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态度看待未来,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变化。
因此,认为资本主义战胜了社会主义并宣称"历史已经终结"的观点是过于简单化和片面的。
社会主义并未消失,而是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中持续演进和发展。
历史发展的道路是开放的,不容简单断定特定制度必然取得胜利,而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被塑造、挑战和重塑。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在20世纪末,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成为全球政治格局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启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启示。
首先,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苏联内部的经济问题和政治体制的僵化导致了国家的衰败。
苏联在冷战期间将大量资源投入军事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发展滞后。
与此同时,苏联的政治体制集权化严重,缺乏民主和自由,使得人民对政府的不满逐渐积累。
另一方面,东欧国家在苏联的控制下长期受到限制,人民对共产主义体制的不满也逐渐增加。
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这些问题逐渐积累成为了爆发的导火索。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苏联解体使得世界上原本两极对峙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霸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而东欧国家则逐渐走向民主和市场经济体制。
其次,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导致了一系列的地缘政治变化。
原本苏联统治下的国家重新获得了独立,重新定义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对外政策。
这些变化不仅对欧洲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波及。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也产生了重要启示。
首先,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表明,民主和市场经济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选择。
这一历史事件告诉我们,集权和计划经济体制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只有通过民主和市场经济的改革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其次,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也告诉我们,国家的发展需要建立在法治和民主的基础上。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制和民主机制,才能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实现社会的稳定。
最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应对类似问题的启示。
首先,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治体制需要民主化和法治化,给予人民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原因与后果1989年,苏联解体的消息传遍了世界。
这个曾经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轰然倒塌,绝大部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经历了剧变。
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思考: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事件对世界和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和后果呢?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苏联政治制度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权力集中和腐败问题。
长期以来,苏联共产党组织的内部权力结构极为复杂,尤其是政治局成员之间的利益斗争激烈。
这导致了政府决策的不顺畅和效率的下降,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逐渐积聚。
其次,苏联的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计划经济体制长期以来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供需失衡,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此外,军费开支过高也严重拖累了国家财政。
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导致了苏联经济的停滞和衰败。
最重要的是,苏联的民族问题在解体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历史仇恨和矛盾。
经济落后、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民族政策的不公正加剧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而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民族主义化”政策,虽然初衷是为了调和民族矛盾,但实际上加剧了民族间的对立。
波罗的海三小国成功独立,引发了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效仿,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冷战格局的结束使得全球的地缘政治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没有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西方世界取得了全面胜利,资本主义成为了唯一的世界主义。
这也意味着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推广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其次,东欧剧变的发生使得原本相对稳定的地区陷入了政治混乱和不确定性。
社会主义国家的崩溃导致了大量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社会动荡。
许多国家对转型到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的过程中无法很好地适应,导致了社会不稳定和民众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增加。
解体后的俄罗斯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影响与后果以下是符合要求的1500字文章: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影响与后果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苏联解体,这一消息震惊世界。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时期的终结,也开启了东欧剧变的序幕。
苏联解体及东欧剧变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对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格局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就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影响与后果进行分析。
一、政治影响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形成了独立国家联合体。
苏联独立国家的出现导致俄罗斯在政治上的地位丧失,原苏联的领土面临重新划分的挑战。
同时,东欧剧变也导致东欧国家的政权崩溃,民主化进程开始。
在政治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得多个新生国家成为国际舞台的新角色,促进了国际力量对比的重要变化。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任国,尽管实力仍然强大,但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不再与苏联媲美,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
东欧国家在政治方面逐步实现民主化,政权的改变也为这些国家带来了政治体制的变革,奠定了民主制度的基础。
这是东欧国家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标志着这些国家走向欧洲一体化的道路。
二、经济影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原苏联经济体系崩溃,原加盟共和国陷入困境。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失败使原苏联国家陷入经济危机,物资短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等问题严重困扰着这些国家。
东欧剧变后,原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但这个过程并不顺利,经济改革持续时间长、难度大。
国有企业私有化、价格等经济体制改革对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原来的计划经济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三、社会影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引发了社会动荡,对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社会结构和民众生活产生了巨大冲击。
解体后的苏联国家面临着民族和宗教问题,国民身份认同的转变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东欧国家的剧变导致国内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
目录摘要 (1)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二苏东剧变的原因总结 (3)2.1 东欧剧变的内因 (3)2.1.1 历史原因 (3)2.1.2 经济原因 (3)2.1.3 政治原因 (3)2.2 东欧剧变的外因 (3)2.2.1 苏联因素 (3)2.2.2 西方因素 (4)2.3 苏联解体的原因总结 (4)三社会主义的总趋势 (6)3.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6)3.2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6)3.3 新的科学技术的革命带来了强大动力 (7)3.4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 (7)四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8)4.1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8)4.2认识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8)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摘要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革命到建设,在改革中发展完善和经历严重曲折等一系列复杂的事件与过程。
但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国家一夜之间失去了一大半,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了低潮,人们都开始冷静的思考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究竟是什么,有的人甚至觉得社会主义根本不可能实现。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许多问题,走了许多弯路。
但是,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曲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我们要冷静准确地看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那就是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命运。
关键词:社会主义;前途;命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是指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
它最早产生于16世纪初叶,那时,正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最深刻、最黑暗的时期,一批有良知的思想家开始反思现有社会制度的劣根,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思想家首先提出了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勾勒出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平等、民众乐业、道德崇高的美好社会。
在此基础上,18世纪摩来里、马布利、巴贝夫等思想家又提出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思想。
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等法国思想家和欧文等英国著名思想家进行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伟大实验。
由于他们没有科学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但却是人类在思想和社会制度上迈出的伟大尝试,它标志一场人类思想上的暴风骤雨就要来临了。
1872年,诞生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宣言》,揭示了社会物质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是每一个时代政治和精神的基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诞生。
社会主义制度有了伟大的理论支撑,共产国际的力量此起彼伏,并最终波及全世界,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显示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也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与资本主义都是对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他们都企图在世界范围内能够争取更多的力量,能够在整个世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继而形成了二战后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极格局对立的局面。
直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这种两极对立的格局才被打破,变成了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一超多强”的国际新局面。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总结2.1 东欧剧变的内因2.1.1 历史原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
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同它保持一致。
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惟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
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1.2 经济原因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
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
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2.1.3 政治原因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
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
2.2 东欧剧变的外因2.2.1 苏联因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
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
为了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
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即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的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国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
2.2.2 西方因素“和平演变”战略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
其目标是使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西方化,最终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实现以美国为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
东欧是西方实施这一战略的突破口。
2.3 苏联解体的原因总结(1)苏联的剧变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意义。
内因是指苏联国内各种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外因是指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但和平演变之所以奏效,关键原因还是出在苏联内部,正是因为苏联传统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已经过时又迟迟得不到更新,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内部危机日渐加重。
再者,苏联共产党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推行了错误的路线,导致了改革的失败。
(2)苏联的剧变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历史的原因是深层的基础性的东西,而现实原因则是直接的导火线。
历史原因包括过时的僵化的经济体制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内在要求之间的矛盾;严重的官僚主义与广大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矛盾;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现实原因是苏联共产党把体制改革变成了社会制度的转轨,即执政的共产党在改革中的路线失误,就成了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
(3)在社会结构的层面上,苏联解体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和对外政策方面的原因,但其中经济因素起者决定性的作用。
苏联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成就固然巨大,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提高多少,这和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有直接联系。
逐渐使人民对苏共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信心,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4)就苏共本身而言,导致苏联剧变的既有思想路线方面的原因,也有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方面的原因。
思想路线在这其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因为,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都是在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制定的。
苏联共产党从斯大林开始到80年代,始终没能从根本上摆脱执导思想上的僵化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左”的路线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又从“左”的极端一下子跳到了“右”的极端,表现为全盘否定了苏联的历史,终于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总危机。
三社会主义的总趋势3.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它一次经历着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在发展。
整个资本主义的矛盾,归根结底,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无法解决所致。
周期性经济危机表明“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因此,要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真正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2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在社会主义曲折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起了巨大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民族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一个不善于从理论思维的民族肯定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善于从理论上思考问题的人也是难以真正懂得各种复杂问题的。
而在理论思考是最值得信赖的莫过于马克思,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说:对于马克思,不论是赞成他也好,还是漠视他也好,只要碰到必须解决的社会、历史问题,就不能不向他请教。
然而自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颠覆以后,关于马克思主义命运的问题,议论就是非常的多,特别当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中遇到失误,很多人断言社会主义不能由马克思主义来引领,马克思主义已经宣告失灵,事实上,社会主义运动过程中遇到的失误应该由那些教条主义者和“左倾”空想主义者负责。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人们往往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绝对真理来信奉,并按照这种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来处理和解决当代复杂、崭新的实际问题,这是社会主义运动陷入困境、走进低谷的原因之一。
今天,多数马克思主义者已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因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产物,它不可能跨越时空,成为任何时代中永恒的东西。
3.3 新的科学技术的革命带来了强大动力当前,世界新科学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以生物工程为主导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勃然兴起。
每一次科技革命浪潮,无不引起产业革命和生产力革命,推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科技革命越来越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诸因素的最根本的因素,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迎头赶上科技革命的浪潮,抓住科技革命的大好时机,接受科技革命的挑战,实现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
受科技革命发展的影响,使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更加明朗化,使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进程更加曲折,使得社会革命的形势有所改变。
3.4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全球化涉及的是组成今天世界体系的众多国家和社会之间各种联系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最终将取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在政治上已经实现了统一,经济上已经完成了一体化,文化上已经实现了同化。
此外,全球化也不意味着某些资产阶级学者所说的全球的资本主义化。
总结20世纪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实践正反经验告诉我们,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抛弃自我封闭的模式,以开放的社会主义崭新面貌,去面对日益全球化的世界。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坚守自己的原则,也就是在政治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上避免陷入资本主义的依附,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