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纳归因理论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65.32 KB
- 文档页数:12
归因论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1935一)张爱卿.动机论:迈向2l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9-237.韦纳是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他的动机归因论将海德等人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等人的成就动机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对人类行为的动因作出了认知解释,超越了过去动机问题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本能论、驱力论等的局限性。
它是一种目前较为完善的认知动机理论,反映了当今动机问题研究的新成果,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应用价值。
1.韦纳简介韦纳曾任美国多种主要心理学刊物的顾问或编辑,如《认知发展》、《认知和情绪》、《教育心理学杂志》、《人格与社会心理杂志》等。
韦纳的著述甚丰,且影响巨大。
从60年代至今(1994年)已总计出版过13部论著,发表过130多篇重要学术论文。
其中主要的论著有:《归因、行为原因的知觉》(1972年)、《成就动机和归因理论》(1974年)、《人类动机的认知观》(1975年)、《人类动机》(1980年,译成德文和日文)、《动机和情绪和归因理论》(1986年,译成中文)、《人类动机:隐喻、理论和研究》(1992年)、《责任的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1985年)。
主要论文有:《与成就和非成就有关活动的抉择》(1965年)、《成就动机的归因分析》(1970年)、《归因理论、成就动机和教育过程》(1972年)、《成就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1985年)、《教育中动机研究的历史》(1990年)、《学生间相互作用的归因分析》(1993年)等。
2.韦纳的认知动机观动机的归因理论是动机理论的一种,它是由韦纳在剖析了传统的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它用归因这种认知过程来解释行为的动因,反映了动机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寻求理解是人类行为的主要激发因素、人类动机的主要源泉。
”他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具有强烈的理解环境和自身的需要。
维纳归因理论一、基本解释维纳归因理论又称韦纳归因理论,是由当代美国有名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韦纳提出。
维纳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
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二、理论发展背景归因理论(AttrbiutionTheroy)或归因思维的理论是美国当代一种从认知的观点看待动机的理论。
首先提出这种理论的是海德。
1958年海德在他的《人际间关系的心理学》中从他的朴素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
他认为每一个人在其日常的社会生活中都要了解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的因和果。
有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人们都要对自己或别人的所作所为提出“为什么”的问题,即寻找原因。
所谓归因是对自己或他人做过的事件的结果或外部行为的可察觉的原因所进行的推论。
“海德研究的是行为的可察觉的原因,而不是真正作用于人或影响一种结果的决定因素。
虽然他经常滑到动机的应用上而不是察觉到的动机。
这就是说行为的真正法则与行为的察觉到的原因可能不一致。
这是客观事实,也是心理学可以研究的现象。
在海德的这本书出版之前,这一理论几乎不引起注意。
可是后来情况有了明显变化。
伯纳德,韦纳(Bernadr Weiner)是当代美国有名的归因理论心理学家,他的归因理论最初是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J.W.Aktinson)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他对影响行为结果(成功或失败)的可察觉的原因特性,原因的结构,原因特性和情感的关系,情感反应的激励作用,他人情感反应的暗示作用等方面,都做出了深入的很有创见的研究。
近年来美国许多有关这类问题的著作和论文在讨论归因理论及其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时,常援引他的论文和著作。
有的心理学家把韦纳的归因理论作为心理学的一种基本学派加以介绍,并把这一理论与斯金纳、皮亚杰、班杜拉等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的理论并列为当代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