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原著读书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18.43 KB
- 文档页数:6
毛中特读书笔记推荐书籍毛中特的政治观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并受经济基础制约。
毛中特读书笔记推荐书籍;一本是《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另外一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中特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和回答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发展阶段?中国为什么能够保持稳定和发展?其中的两本教材是回答这些问题的主要依据。
有了这些知识基础再来看待毛中特这门课就比较简单了。
至于近代史纲要可以说是高中历史的一个浓缩版,考试的时候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分钟的时间讲授,重点放在那几个关键点上。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编写的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该书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开始,到党的十六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为止,涵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系统而简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该书既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使用,也可供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用。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中,改革和开放的政策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中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党坚持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与苏联模式根本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一些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如市场经济模式尚未完全确立,干部的素质需要提高,腐败现象严重,社会风气不正,国际影响力还很低。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构想。
这一构想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四个方面。
具体地讲,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国情①认请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认请国情②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③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2)时代特征:属于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略)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1)总路线提出:①提出概念②完整表述(2)表述内容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1)对象:①包括帝/封/官②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③近代中国社会贫困落后的总根源:帝④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主义⑤官僚资本主义是对象之一(2)动力:①包括:工农小民②最基本的动力:工人阶级③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⑤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内涵⑥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动摇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但不是主要力量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1)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领导权问题(2)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①革命性最坚决②分布集中,便于团结战斗③便于组成工农联盟(3)无产阶级实现革命领导权的两个条件:①率领同盟者与敌斗争并取得胜利②给同盟者以利益并教育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与联系①区别:时代特征不同//领导力量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革命前途不同②联系:革命对象和任务相同(3)前途:社会主义革命(4)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①区别:性质不同//目标不同②联系:必要准备//必然趋势(5)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①一次革命论②二次革命论5.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1)提出: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2)政治纲领:①内容②国体③政体(3)经济纲领:①内容②土地革命路线③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④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原因: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4)文化纲领:①内容②民族的含义③科学的含义④大众的含义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1.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1)艰难探索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中~井~②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星~③整体战略思想的形成:战~(2)主要内容①依据:国情//村情//敌情②条件:5个//其中根本原因是:不平衡③内容: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内容//主要形式//战略阵地](3)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发刊词//三大法宝是:~:之间关系是~/////论人民民主专政:对基本经验作了概括(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①必然性:阶级状况:两头大中间小//经济政治革命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②可能性:众多矛盾交织③内容:两个联盟:工农联盟//与资产阶级的联盟④经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策略方针⑤形式:4个,根本经验: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①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②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党指挥枪③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强调武装斗争,但不意味着忽视其他斗争形式(3)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①背景:民主革命时期影响党的建设主要的是:小资产阶级思想②经验:A.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思想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组织建设和作用建设//与政治路线结合起来B.三大传统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批评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1)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2)建国,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和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3)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力量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1)性质: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2)特点:①经济上: 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合作//个体//私资//国资领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个体经济②政治上: 阶级构成:工//农//小//民土地改革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1)提出:53(表述)(2)基本内容:“一化三改”(3)提出的必然性:①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②三大改造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客观要求(4)提出的可能性:①国营经济已经建立②土地改革后农民有走合作道路的要求③已经具有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经验④有利的国际环境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1)道路:合作化(2)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3)阶级政策:依靠//团结//限制(4)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5)步骤:三个阶段①互②初③高手工业:(1)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2)步骤: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生产合作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道路:和平赎买必要性:①有利于私人工商业发挥作用②有利于争取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巩固发展统一战线③有利于发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用可能性: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②统一战线合作的经验③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2)过渡形式:①初级: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②高级:公私合营步骤:①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②个别企业公私合营③全行业公私合营(定息)(3)对企业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坚持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了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式进行改造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1)确立的标志: 三大改造的完成①经济上: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③社会生活:主要矛盾变化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1)为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使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3)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的伟大胜利(4)对马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探索成果:①论十大关系②中共八大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毛:社会主义两个阶段(2)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提出:①南方谈话②表述③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有制/共同富裕(2)内涵:①把解放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②突出社会主义发展目标(3)意义:①新水平②指导实践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1)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2)发展才是硬道理①提出:南方谈话②依据:A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B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最重要的结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C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提出:江泽民(2)原因:①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②解决初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需要③是改革开放中党的一条重要经验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原因: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要求(2)措施:党要始终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邓:第一生产力//江: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内涵:①科技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②是生产力诸要素的主要推动力③使管理日益现代化战略:①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早提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2)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不发达和比较发达(3)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是在:十一届六中全会(4)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十三大(5)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是在:十五大(6)中国当前最大的实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①含义:性质上:属于社会主义社会//程度上:处于初级阶段②空间:不是泛指,而是特指③时间:三大改造完成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④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比较:相同点: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不同点:经济基础不同//社会性质不同⑤与共产主义比较:相同点:社会性质相同不同点:发展程度不同(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略):十三大//十五大//十七大进行总结(3)科学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②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均需要完善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八大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①表述②主要方面③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1)提出:十三大(2)主要内容①表述②分析: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及动力外部条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优良传统和根本立足点 //奋斗目标③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兴国之要;立国之本;强国之路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纲领(2)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周恩来最早提出全面建设四个现代化是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2)第一次使用“小康”概念的是:邓小平(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4)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意义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十六大(2)十七大对小康社会建设的新要求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1)改革开放的标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①改革开放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与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完全可以称作一场革命②但这又是一场地”新”的革命,”新”主要表现在:a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b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c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理论:①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其特点是“又相适应又相矛盾”③社会基本矛盾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④社会主义主义制度建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的理论①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②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③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④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1.改革的全面性(1)改革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2)改革的历史进程:①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
读《中国历史精神》之感英国的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旧唐书》书中唐太宗也说过“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已经不仅仅是扮演着记录的角色,更多的是一种传承和自省。
关于历史的概述,钱老就曾写过《中国历史精神》一书,阐述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的文化与精神。
前段时间有幸可以略读此书,深有感触,因而写下了这篇读书笔记。
《中国历史精神》一书分为七讲,分别是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政治、中国历史上的经济、中国历史上的国防、中国历史上的教育、中国历史上的地理与人物和中国历史上的道德精神。
因为时间仓促,不能面面俱到,因而再次只谈谈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几点。
首先,是钱老关于历史和民族精神、文化精神关系的描述(“研究历史,就是研究此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
我们要把握这文化的生命,就得要在它的历史上下工夫”)。
对于一个有历史的民族而言,支撑着它一路走过来的不正是它的民族精神和一直传承的文化吗?在如今的社会,我们大谈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是在关乎历史教育的态度却大庭相径。
很多学校轻视历史的教育,因为它们觉得历史的知识并不会帮助学生发文章,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就业,至少我所经历的是这样的。
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放弃了历史的知识,那民族文化的传承从何谈起。
失去了这些,什么民族精神只是一句空话而已,所以这也是造就了这个浮躁的社会的原因之一吧。
物质波理论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德布罗意,早期的工作就是研究历史。
后有学者分析,德布罗意的伟大成就,就与他对前人研究历史的深刻总结归纳有关。
而反观如今的理工类院校,大多学生却把历史类的课程沦为逃课的对象,实在是讽刺。
还有在《中国历史上的国防》一章中,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军队制度的描述梳理。
其中汉代中的义务兵役制度,使得汉代全民皆兵。
在如今的社会,实行全民皆兵显然是行不通的,然而我看重的不是汉代那时军事制度的严格,而是那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书笔记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后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后感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其成立至今,经历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再到以人为本的转换。
今天,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内容是“弘扬爱国主义,提倡荣辱观,以人为本,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弘扬爱国主义是前提与核心,提倡荣辱观是最新教育方式,以人为本是主体,发展生产力是手段,实现共产主义是最终目标。
每一个社会制度或同一个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发展就不可能健康、快速和持续。
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才能使其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挂吧、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能力明显欠缺。
赢得青少年就是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转型给青少年价值观塑造带来客观要求。
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
一些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一些大学生价值观趋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一些大学生知行脱节,对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了解,但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种表现;更有不少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忽视社会发展需要,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更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毛中特读书笔记1500字求一篇《毛概课心得体会》,1500字左右。
对毛概的学习心得经过这个学期对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全面学习,使我对 -思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是-思想、-理论、“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党的 -把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逐渐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理论、“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意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认识或根本看法。
一个人的一生,是生活在特定的时代和社会里,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社会现状,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历史使命。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正确把握整个世界发展规律的前提,只有正确把握世界发展的规律,清楚认识时代特征,才能保证大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社会,使大学生能够科学、客观地根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来规划自己的成才之路。
-思想为我们指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要推翻“三座大山”,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作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发展生产力、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任务‘三位一体’的结论。
“ -”重要思想从新的高度民主辩证地勾画出一个科学完整的党建体系。
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主体布局出发,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以上理论说明,不同时代的历史使命是不同的各个年代的有识之士,必然是在看清了时代的特征,洞察社会的根本问题后,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来大展宏图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读书笔记(2011-03-25 10:22:27)分类:马基本标签:杂谈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43.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1)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主体?(3)客体?(4)中介?44.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1)主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2)认识过程: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3)实践过程:主客体同时得到了改变(4)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45.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高于认识(2)表现?(3)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理解?46.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表现?(2)理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二)认识的本质47.认识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对认识本质的认识?(2)基本内容?48.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1)两条路线?49.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1)旧唯物主义的两个缺陷?(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50.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1)二者关系?①区别:阶段/特点/形式不同②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2)割裂二者关系导致错误?51.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1)第一次飞跃?(2)具备的条件?52.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1)理性因素的含义?(2)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3)非理性因素含义?(4)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5)方法论意义?5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第二次飞跃?(2)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3)更为重要的原因?(4)具备条件?54.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1)反复性的原因?(2)无限性的含义?55.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2)具体的历史的含义?(3)方法论意义:防“左”或右二、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56.真理及其客观性(1)真理的含义?(2)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3)否认真理的客观性会导致:主观真理论(4)主观真理论的两种形式?(5)真理的一元性?57.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1)真理的两重属性?(2)真理绝对性的含义?(3)相对性的含义?(3)二者关系:①相互联结②辩证转化(4)绝对性和相对性体现了人的认识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5)反对错误观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6)真理性的具体性?58.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1)二者关系:①区别:含义不同②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相互转化(2)方法论意义?(二)真理的检验标准59.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1)由何决定?(2)实践与逻辑证明的区别?60.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含义?(2)方法论意义?(三)真理与价值61.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1)含义?(2)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62.价值及其特征(1)价值含义?(2)价值构成?(3)价值特性?63.价值评价及其特点(1)价值评价的含义?(2)价值评价的特点?(3)正确的价值评价要求:与人类整体要求或利益相一致64.价值评价的功能(1)功能:①激励②制约③导向6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66.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1)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2)人类活动的两个根本原则?(3)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对立统一:①对立:三方面区别②统一:三个方面表现(4)真理与价值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三、真理与实践的统一67.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68.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69.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70.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读书笔记(2011-03-25 10:24:21)分类:马基本标签:杂谈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7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1)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3)唯心史观的缺陷?(4)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7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1)社会存在含义?(2)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各自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社会意识的含义?7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1)二者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这一原理的意义?(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74.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1)含义?(2)结构?即基本要素?(3)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75.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1)含义?(2)地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3)内容?①广义?②狭义?(4)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根本方面? 7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1)生产方式?(2)相互关系?(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7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原理内容?(2)意义?(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78.经济基础的内涵(1)含义?79.上层建筑的含义★(1)含义?(2)构成?(3)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4)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政治上层建筑(5)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国家政权8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1)二者关系?(2)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其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8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1)原理内容?(2)意义?(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82.社会形态的内涵★(1)含义?(2)社会形态特点:①内容是全面的②具体的③历史的(3)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8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表现?84.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1)含义?(2)对社会形态进行选择的特定原因?85.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含义?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一)社会基本矛盾86.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1)社会的基本矛盾?(2)原因?87.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根本动力?(2)主要表现?(二)阶级斗争88.阶级的产生和本质(1)产生?(2)本质?89.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1)含义?(2)作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90.阶级分析方法(三)社会革命9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1)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2)实质?(3)革命的根本问题?(4)根源?(5)条件?9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1)表现?(2)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但不否认改良的作用(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3.改革的性质和作用(1)改革的性质?(2)改革与革命的关系?9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1)性质?(2)特点?(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95.科学技术的含义(1)含义?96.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1)作用?(2)表现?97.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二重性(1)二重性的表现?(2)全球问题表现?(3)如何解决?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98.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2)英雄史观产生的根源?99.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1)全部历史是由个人的活动构成的,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社会和人是不可分的100.人的本质★★★★★(1)人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2)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3)人与人的区别在于?101.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1)三原则? (2)历史合力说?102.人民群众在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的含义?(2)作用?(3)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10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①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②内容?(2)群众路线:①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②内容?(3)新时期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04.个人与社会历史(1)含义?(2)个人的分类?105.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作用表现?106.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1)方法:历史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5章读书笔记(2011-03-26 16:38:09)标签:分类:毛中特考研政治政治理论张鑫考研杂谈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探索成果:①论十大关系②中共八大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毛:社会主义两个阶段(2)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提出:①南方谈话②表述③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有制/共同富裕(2)内涵:①把解放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②突出社会主义发展目标(3)意义:①新水平②指导实践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1)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2)发展才是硬道理①提出:南方谈话②依据:A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B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最重要的结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C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提出:江泽民(2)原因:①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②解决初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需要③是改革开放中党的一条重要经验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原因: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要求(2)措施:党要始终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邓:第一生产力//江: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内涵:①科技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②是生产力诸要素的主要推动力③使管理日益现代化战略:①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6章读书笔记(2011-03-25 10:27:05)分类:马基本标签:杂谈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54.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1)两个阶段:①自由竞争②垄断(2)垄断资本主义两种形式:①私人垄断资本主义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间?55.生产和资本集中(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56.垄断的形成及本质(1)垄断的含义?(2)垄断产生的原因:①生产和资本集中导致企业联合形成垄断②竞争中妥协联合形成垄断③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阻止了小企业进入形成垄断(3)垄断组织:①垄断是通过一定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②含义?③最简单初级的垄断组织:短期价格协定④常见的垄断组织?⑤垄断组织的目的:攫取高额垄断利润57.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垄断与竞争的关系?(2)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竞争的原因:①商品经济是竞争经济②垄断需要竞争维持③垄断组织内部、之间,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也存在竞争(3)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①目的上②手段上③范围上58.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1)金融资本:①含义?②形成途径?(2)金融寡头:①含义?②经济统治的实现:参与制③政治统治的实现:个人联合59.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垄断利润:①含义?②来源?③实现:通过制定垄断价格(2)垄断价格:①含义?②形式?③垄断价格形成后,没有违背价值规律,但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6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1)含义?(2)形成的原因?(3)主要形式?(4)积极作用?局限性?61.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展★★(1)扩展的动因?(2)扩展的基本形式?(3)扩展的后果?(4)国际垄断同盟含义?(5)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6)国际经济协调具体形式?62.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2)实质?(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63.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含义?(2)表现?(3)二战后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64.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1)动因?①科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②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③经济体制改革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政策条件(2)后果:①积极后果?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②消极后果?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65.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1)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所有制形式:个体资本所有制(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所有制形式:私人股份所有制(3)二战后的所有制形式:①国家资本所有制②法人资本所有制(4)二战后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5)法人资本所有制的两种形式?66.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1)表现?67.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1)表现?68.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1)表现:①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增强②经济危机形态变化69.政治制度的变化(1)表现?①行政机构权限加强②政治制度多元化,公民权利扩大③法制加强④改良政党影响扩大70.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1)原因?(2)实质?三、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7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1)历史进步性?(2)局限性?(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7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1)原因?73.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原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5章读书笔记(2011-03-26 16:38:09)标签:分类:毛中特考研政治政治理论张鑫考研杂谈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探索成果:①论十大关系②中共八大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1)毛:社会主义两个阶段(2)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二、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提出:①南方谈话②表述③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公有制/共同富裕(2)内涵:①把解放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②突出社会主义发展目标(3)意义:①新水平②指导实践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发展才是硬道理(1)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2)发展才是硬道理①提出:南方谈话②依据:A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B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最重要的结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C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提出:江泽民(2)原因:①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②解决初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需要③是改革开放中党的一条重要经验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原因: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要求(2)措施:党要始终代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邓:第一生产力//江: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内涵:①科技对经济发展起着第一位的变革作用②是生产力诸要素的主要推动力③使管理日益现代化战略:①科教兴国战略②人才强国战略。
新中特读书笔记摘要:一、引言二、新中特的内涵与特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2.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目标与路径3.新时代中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新中特读书笔记的重要性1.增强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2.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新3.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四、如何撰写新中特读书笔记1.确定主题和目标2.深入阅读原著,提炼核心观点3.结合个人实际,进行分析与反思4.运用案例、故事、观点等进行论证5.注重结构与语言的规范性五、优秀新中特读书笔记示例1.弘扬伟大民族精神2.践行绿色发展理念3.助力脱贫攻坚战六、总结与展望正文:在新时期,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新中特)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新中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目标与路径,同时也代表着新时代中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把握新中特的内涵与精神,撰写新中特读书笔记成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新中特读书笔记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撰写新中特读书笔记能够增强我们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
通过深入阅读新中特的原文,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党的创新理论,从而增强“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其次,新中特读书笔记能够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新。
将新中特的原理和方法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具创新性和实效性。
最后,新中特读书笔记有助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通过撰写笔记,我们将新中特的内涵与个人成长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
那么,如何撰写新中特读书笔记呢?首先,我们要明确主题和目标。
确定笔记的主题,明确自己希望通过撰写笔记达到什么目的。
其次,深入阅读原著,提炼核心观点。
在阅读新中特原文的基础上,梳理出其主要观点和逻辑结构,为撰写笔记奠定基础。
再次,结合个人实际,进行分析与反思。
将新中特的理论观点与个人实际相结合,进行分析、思考,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机电工程学院读书笔记站在时代前列的祖国学号:XXX专业:机械工程学生姓名:xxx2012年11月站在时代前列的祖国XXX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正式召开,站在这个时间去看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会让人就得振奋、感激、感慨。
从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到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
这个巨大变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历史奇迹,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所在。
放眼回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每次的回顾,会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如同窒息般的疼痛,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也有着惊天动地的奋斗。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侵入使祖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才鼓起亿万人民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的勇气,才有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到社会变革,都是在寻找适合中国的道路,一次次的失败与教训奠定了我们重要翻身的基础,我们对新的社会力量的渴望,对建设新社会的寻求,迫使我们找到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
它的诞生,使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奋斗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更加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我们这一代人只能通过历史去感知祖国的伟大,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的发展,祖国的进步,在我们内心中国是世界中的一个奇迹,我们时刻充满着骄傲与自豪。
我眼中的祖国是如何?一、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我们始终坚信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权部分读书笔记☆主要参考书籍:《人学思潮前沿问题探究》《人学的足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研究》☆笔记脉络:人权概述-西方人权思想-马克思人权思想-中特人权思想人权概述部分是我阅读人权相关书籍及相关论文所总结出来的相对具有普遍性的要点,我个人认为是对学习人权理论有所帮助的,有指导性意义的知识点,至于人权的发展历程、人权的特性、具体的人权理论将放在下面总结出的中特人权思想理论知识、西方人权理论思想知识、马克思人权思想知识部分进行阐述,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当代人权之争—中美人权之争,这是本次读书笔记的整体脉络。
一、人权概述1.对人权论的总体把握:(《人学思潮前沿问题探究》)人权问题在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人权既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理论学术问题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其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中,又涉及到极多的理论范畴,这既体现了人权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又体现了其复杂、宽泛性,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人权理论研究的时候务必以端正、谨慎的学术态度为基础,以合理、科学的方法原则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为准绳,从社会现实状况出发,借鉴学习中外人权论研究的精华,以便合理、科学地认识、理解人权论。
人权根源于人的本质,研究时应该坚持科学的抽象,反对抽象人性论,坚持现实性、历史性、总体性原则,坚持唯物史观的价值取向,把握人权全面性、平衡性的要求,以合理的度来限制人权来维持权利间、人与人间、人与社会间的动态平衡。
2.人权概念的复杂性:(《人权概念复杂性探析》)我们在研究人权时不可避免要提出一个比较科学、合理、具有普遍性的人权概念,但是这个概念是很难精确定义的,原因有两点,人权概念产生的背景宽泛,而且涉及到的领域广大,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经济制度或者说是不同研究者的不同立场和知识水平都会造成对人权的不同理解,产生出不同的人权概念。
其一是人权概念上的模糊性,人权这个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外延颇多,各学科间界限模糊复杂,也没有广大学者所普遍认可的人权概念,体现其模糊,复杂性;其二,人权概念上的理想性色彩,其实很多有关人权的概念本身都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理想色彩,大多都将人权概念理解为一直道德上的应然权利,体现了一种虚设性,也就从从人权概念的理想化色彩出发也论证了人权的复杂性。
中特理论读书笔记【篇一:中特读书笔记】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书笔记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很多学者开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进行研究,“中国模式”也越来越热。
对于中国模式的探讨,主要是因为中国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成就。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国经济模式是一种混合模式,反映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入和鼓励其他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包括民营、合资、外资等。
中国一方面鼓励其他所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原先僵硬的公有制来适应新的环境。
中国的混合型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显示了优势。
中国现在不是极端的公有化,也不是极端的私有化,而是一种中庸的经济模式,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通过他们之间的竞争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要求社会的基本正义。
如果没有基本的社会正义,社会运作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经济活动能够给基本社会正义创造经济条件,但经济会动对社会正义的影响并不见得都是正面积极的。
如果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被公平合理分配,社会正义就难以得到保障。
一旦社会缺少基本的正义,那么社会不稳定甚至无秩序就会成为可能。
而现在中国已经出现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匀的现象,社会矛盾也渐渐凸显,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减小两极分化。
当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后,人民就开始要求一定程度地参与政治,民主政治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民主化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结构,发展中国家并不缺少民主化的经验,但是并不是所有民主化的经验都是积极的。
民主可以带来正面的体验,也可以带来负面的体验。
民主并不能代替现代国家制度的全部,民主也并不见得有能力建设各个方面的现代化国家制度。
经济发展需要秩序,但是民主政治并不见得能够保证这样一个秩序。
在发展中国家,民主往往造成国家经济秩序的过分政治化。
国家过分政治动员,造成政治空间过大,经济空间过小,都不利于社会和谐。
人文学院盛亚英 0912404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读书笔记邓小平在其文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谈到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邓小平有句话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大家耳熟能详。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劳动者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
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少数人富起来,而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按劳分配就不会产生太大的贫富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中,目前,我们已经建立起来行之有效的民族自治制度有: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这些制度不仅体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本质,而且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发展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历史中我们学到自鸦片战争中国受到侵略后各阶级寻求救国图强之路: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等等都没能挽救受难的中国。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后感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分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领域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肯定了成绩,指出了问题,更重要的是针对形势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特别是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
日前阅读由冷溶主编的《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书,内容涉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重大问题。
学习此书对进一步领会十七大报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种哲学和现实的思路。
现就学习感想并联系教学实践谈若干体会。
首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战略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和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站在新世纪新时代高度,继承和坚持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切实结合国内外发展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分析我国的发展进程及未来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加突出地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对中国和世界各国而言,即将过去的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汶川”地震造成的伤亡损失震惊了世界、令人心痛,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吓倒、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畏困难,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人万众一心不屈不挠的精神;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圆了中国百年奥运梦想,举国欢庆,向世界展现了泱泱大国的风采;“神七”升空,中国成功完成首次太空行走,用事实证明中国人不断创新、挑战自我、追求先进科技的开拓进取精神。
读后感第二章本章的三个重点内容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本章的核心部分。
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为了解决问题;二是提供理论支撑;三是将其融入中国文化。
从这三个方面可以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定要从两个方面来了解,一个是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特点,另一个是各阶段的理论成果。
只有抓住了这两条主线,便很很好的理解其历史进程。
而要想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必须从各阶段成果的贡献出发,将各阶段成果与我们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成功联系在一起,与全党和全国人民伟大的民族精神联系在一起,与我党科学的态度和优良的作风联系在一起来理解,这样才能全面的认识他的重要意义。
第六章本章的重点是理解为什么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难点是理解如何才能做好这五个方面建设,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至于理解为什么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必须从其概念入手,再逐个分析。
“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其中,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是重要的社会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基础。
对于理解本章的难点如何才能做好五个方面的建设,必须从各个方面分析。
经济建设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发展方式和坚持新“四化”。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到“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针对的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要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三个转变”。
坚持新“四化”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政治建设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路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读书笔记通过认真阅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章节,我知道了为什么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的根本性质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始终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集中表现。
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壮大的历史就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史。
全国解放以后,随着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实现文化建设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机统一,就成了我们党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应该说,在解答这一时代课题的过程中,我们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随着当代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不断变迁,如何实现新形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文化基础,又一次成为我们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些年来,党在文化建设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一是来自传统文化的挑战。
这种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可贵资源,这既是我们党对待传统文化的一贯方针,也是绝大多数人们的愿望。
但是,问题在于怎样继承,怎样发展,以及继承什么,抛弃什么。
文化虚无主义割断了我们党的文化基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而文化保守主义却在继承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旗号下存在着取代我们党赖以存在的文化底蕴的核心观念--飞克思主义的潜在危险。
因此,正确地看待传统文化,对于党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至关重要。
二是来自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冲击。
资本主义文化是一种远比封建文化先进的文化,大胆地借用和吸收资本主义文化的优秀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吨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要求。
但是,资本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制度是紧密联系的,自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资本主义就始终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的文化渗透和颠覆,因此,如何在吸收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蚀,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如何在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凭借其经济实力对中国民族文化建设的强大冲击,强调文化建设独立性的同时,拓展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世界视野,避免远离世界先进文化前进的主流而走向狭隘的民族主义,就成了我们党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时必须慎重处理的重大课题。
心灵的感慨—读《为人民服务》有感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10级市场营销本科班陈丽芳 1001803036在所有的原著选读中,我独独钟情于毛泽东写的《为人民服务》,说不出太多的原因,只是因为这篇文章给了我太多的触动,心灵的某处被敲醒,于是就写写我读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在纪念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上写下了《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与其说是文章,还不如说是演讲稿。
没有过多的语言,有的只是毛主席对当时现状的一些分析和对今后的寄望,说明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我们就应该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可以寄托我们的哀思,也可以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一代领袖明白了人民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也明白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忧为民,乐为民,正如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人民服务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党的宗旨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古自今为人民服务已经变成了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快乐。
一、在生活上多一个好心眼我们现在或许做不到如伟人那样的丰功伟绩,但我们可以在生活上学习伟人的优秀品质。
一代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而毛主席在当代也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现在是21世纪了,打打杀杀的日子和硝烟滚滚的场面或许离我们太远,我们也难以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丢掉自己的生命,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就没有机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范围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太大了,于是缩小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在生活上多一个好心眼比较实际。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时时准备着,时时思考着,时时奋斗着。
星星在深邃的夜空划过,留给了后尘明亮的瞬间,蜗牛在老榆木边迟行却永不消退的液线印证了它生命的价值。
而我们在大学里也要有自己的价值,做不到为院服务,做不到为系服务,总可以做到为班级服务,为宿舍服务吧!在生活上多一个好心眼,身边有自己的同学,舍友,多为他们想想,多为班级的利益想想,多为宿舍的利益想想,班级、宿舍是大家的,大家都要向着一个中心前进,那一个小小的团体也会发光发亮。
中特原著读书笔记
导读: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品。
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残害人性,腐蚀人的灵魂,甚至吞噬人的罪恶本质。
在整个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都在为主人公的所作所为紧张着,最后结局的部分也让我深深地惋惜。
读完这篇小说后,我有很多的感触想要与大家分享。
在分享我的阅读体验之前,我将先介绍一下本篇文章的相关信息。
本文的主人公——包法利夫人(爱玛),一个农家的女儿,在修道院受过贵族式的教育,读过许多浪漫的主义色彩的小说,整天活在幻想中,期待浪漫高雅的爱情。
一个农民看起来有身份的医生——包法利.查理,于是成了爱玛的丈夫。
然而所期待的爱情并没有到来。
包法利既无才能,又无雄心,举止没有风度可言,谈吐和人行道一样平板,所以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梦想传奇式的爱情。
可是她的第一个情人是道德败坏的乡绅,第二个情人是自私懦弱的文书。
她的偷情没有为她带来幸福,倒给投机商带来了可乘之机,使她成为高利息贷款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债积如山,无法偿还,丈夫的薄产早已被他挥霍殆尽了,情人不肯伸出援助之手,她在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服毒自杀。
爱玛本是一个淳朴的乡间少女,父母却让她接受大家闺秀的教育,希望有一天她能走进资产阶级贵族的生活圈子。
但在那个身份等级严明,人们极重视家庭背景的年代,他们的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正是爱玛所接受的这种教育,感受到的贵族生活的奢侈糜华与她现实生活矛盾,而造就了她一生的痛苦。
她憧憬甜蜜浪漫的爱情和奢华的生活,却不知她所处的环境给不了她想要的。
现实社会中的平庸乏味、丑恶腐坏和人生的虚无可笑与她理想中的纯净、美好世界及子爵英雄产生了严重的错位,以致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找不到自己所处的坐标位置,一味的幻想,理想自我膨胀,追求一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爱情,而走向人生的毁灭。
所以,我认为爱玛最终走向毁灭的悲剧既是腐朽的社会所造成,也与她自身的因素密不可分。
但是包法利夫人的勇敢追求爱情及对男权制度的挑战也是令人感叹的。
她敢于追求同气相求的婚姻生活,追求女性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的情况下的人格和感情独立。
尽管包法利夫人身上有着诸多缺点,可是她作为一个女人,敢于顶着世俗观念和传统道德规范的压力,享受女性应该得到的爱情方面的快乐,这种精神可嘉,这份勇气可叹!她是挑战男权制度权威的开路先锋,但也不幸地沦为了男权制度的牺牲品。
1、修道院教育和消极浪漫主义文学损害了爱玛的正常
心理发展。
爱玛在修道院里偏离了正常的心理发展渠道,病态而狂热地多愁善感,搭建了日后出轨的温床。
再加上阅读了大量消极浪漫主义文学著作,不但迷上了其中的浪漫爱情,而且深信不疑。
既然在身份上无法成为贵妇,那么就要在其他方面向上流社会看齐:给女儿命名白尔特,因为她在渥毕萨尔庄园听到一位贵妇叫这个名字;自己无所事事也要把女儿交给奶妈抚养,因为上流社会都是这样;给情夫写情书,买礼物,无一不是按照上流社会的标准来操作,这样大大满足了她的虚荣心,终于体验到了在修道院时梦寐以求的爱情!可是,激情过后,生活还是要归向平淡,这是她始料不及的,因为在她读的小说里从来不涉及这个现实问题,爱玛在思想上陷入了困境。
2、爱玛与包法利医生在性格上的错位
爱玛的父亲为了让她受良好的教育,把她送到了修道院,修道院违背常情的宗教生活和贵族教育以及她对消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严重损害了爱玛的正常心理发展,让她变得渴望浪漫的爱情与奢华的生活。
可是,等待她的不是她所憧憬的、从书本中得来的理想“英雄”,而是品性善良,却缺乏生命的激情的包法利医生。
在包法利医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平庸、愚笨、老实、毫无情调和远大抱负的性格与追求刺激、情趣、浪漫的爱玛完全不相符,甚至相违背。
爱玛试图挽回,为包法利吟诵情诗,唱忧伤的小曲,画
画,弹钢琴,可一切无济于事,无异于对牛弹琴。
爱玛也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英雄,希望包法利的姓氏在法兰西家喻户晓,可夏尔只会给病人开镇静剂,烫脚放血;爱玛希望他勤奋好学,默默耕耘,最终可以在衣服上挂一串十字勋章,可是他读书不到五分钟就能在座位上睡着,这与爱玛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大相径庭,所以也可以想象到爱玛是多么无奈地会骂他“死不争气的家伙”。
3、理想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反差
爱玛的悲剧可以说从根本上就来源于她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强烈反差。
现实社会中的平庸乏味、丑恶腐坏和人生的虚无可笑与她理想中的纯净、美好世界及子爵英雄产生了严重的错位。
她生活在真实而平淡的现实世界中,然而她的生命之花却只能在理想的世界里、在白日梦里盛开,她生命力旺盛,却只能在庸俗的现实中消磨日子。
在当时那个社会,爱玛的周围到处是自私、怯懦、贪婪、庸俗的人在追求腐朽奢靡的生活中逐渐堕落。
在当时这种庸俗黑暗的恶浊世界里,爱玛的美好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尽管她曾作过无数的反抗,她一直幻想着怎样去追求理想世界,可事实证明一切都只是徒劳,只能把她推向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发生错位时,现实世界给予人类的更痛苦的深渊里。
这种现实生活与她理想世界的反差致使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找不到自己所处的坐标位置,一味的幻想,理想自我膨胀,追求一种
不切实际的理想爱情,从而走向人生的毁灭。
1、我们一定要定位好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经济地位,明确阶段,不做超阶段的消费,适度适量符合自身经济状况的消费才可能长久的发展。
2、人所接受的教育越高,精神生活就越丰富,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就越大,走向自杀的可能性就越大。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珍惜生活。
3、作为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培养起自己高度的责任感。
小说中包法利夫人的行为,既是对丈夫的不负责和对女儿的不负责,也是对家庭的不负责。
不管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学会对自己所作的行为负责。
在爱玛的跑道上,我们看到的是她常常处于寂寞,孤独和烦恼之中,从而不满现状,不安于庸俗,在寂寞中挣扎,在孤独中编织自己的梦想以满足欲望、物欲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始终与真实错位,难以达成协调,爱玛越陷越深,终于耗尽一切,倒在了跑道上,以幻灭告终。
爱玛走向毁灭之路的经过是这样的:她由飘渺虚无的幻想爱情生活而走进现实和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苦恼,在这种现状中,她不安平庸、不安分的心蠢蠢欲动起来,由开始的偷情而转为大胆的追求爱情,但最终她在债台高筑、爱情幻灭、求人无助的时候彻底绝望,选择了砒霜。
在她一步步走向悲剧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错位,可她无动于衷。
所以在
福楼拜看来,人总是执着于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不断努力,不断追求和索取,但正是这种追求的欲望,往往使人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爱玛人生错位的悲剧是最好的见证,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