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第1章教学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598.50 KB
- 文档页数:58
第__一__单元教学设计第 1周至第 2周讲解新课三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详细内容(一)会计对象1.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视的内容, 即会计的客体。
但凡特定主体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都是会计对象。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
因此会计核算和会计监视的内容即会计对象就是资金运动。
2. 资金是指一个单位所拥有的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3. 资金运动的客观性表达在任何单位的资金都要经过资金投入、资金循环及周转和资金退出这样一个运动过程。
资金的投入——负债和全部者权益(资金运动的起点)资金的退出——归还各项债务、缴税、向全部者安排利润(资金运动的终点)国民经济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及其经济活动的内容不同, 会计主要核算和监视的详细对象也不完全一样。
制造业的会计对象:图1.1 制造业资金运动图说明:消费经营过程: 供给→消费→销售劳动对象的实物形态: 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资金形态的改变: 货币资金→储藏资金→消费资金→成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4. 会计核算和监视的内容第一层次——会计对象(资金运动)最高概括第二层次——会计要素第三层次——会计科目提示学生留意: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消费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的运动,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在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中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换一句话来说, 只有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的对象。
当然,也不是全部能用货币来反映的均是会计的对象, 例如总产值、净产值等也用货币来计量,但它们属于统计学的对象。
不定项选择:1.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 属于企业资金退出的有()A 归还借款B 上缴税金C 发放工资D 向投资者安排利润课堂答复:由该学问点可能出现的选择题和推断题。
初级会计实务教案课号: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的概念,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掌握会计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掌握账户的概念和基本结构,掌握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教学重点: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教学难点: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按其报告对象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二、会计的职能(一)核算的职能一一首要职能,会计工作的基础。
1、概念:记账、算账、报账2、核算内容:企业的经济业务3、核算程序: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二)监督职能1、概念:合理性、合法性2、内容:(三)二者关系:相辅相承,核算是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障(四)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计划组织以及绩效评价三、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也就是说,会计对象就是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
1、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资金运动表现为:)筹集————循环周转————退出/\∕∣\∕∣\所有者债权人供应生产销售还债交税分配利润∕\/∣\∕\货币资金→材料资金→在产品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对象(资金运动表现为:)购进销售∕\∕\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第二节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一)资产:1、概念第7页2、特征3、分类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二)负债:1、概念第8页2、特征3、分类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货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三)所有者权益:1、概念第9页2、特征3、分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第一章会计概述(8 学时)课题 1.1 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学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会计概念2.掌握会计职能和目标3.了解会计基本假设4.掌握会计基础5.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难点:会计职能和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
三、课型理论课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五、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六、教学进程时间教学内容备注分配第一节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一、会计概念二、会计职能(一)基本职能45′(二)拓展职能三、会计目标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基本假设(一)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四)货币计量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会计基础(一)权责发生制(二)收付实现制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可靠性45′(二)相关性(三)可理解性(四)可比性(五)实质重于形式(六)重要性(七)谨慎性(八)及时性课题 1.2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会计科目与借贷记账法(2 学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2.掌握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3.掌握会计等式的应用4.掌握借贷记账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难点: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三、课型理论课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五、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六、教学进程课题 1.3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账务处理程序(2 学时)一、学习目标1. 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内容和填制要求及其审核2. 掌握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要求3. 了解账务处理程序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难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种类、内容和填制要求及其审核三、课型时间教 学 内 容 备 注 分配 第三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四)收入 (五)费用 (六)利润 45′二、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一)历史成本 (二)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四)现值 (五)公允价值三、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表现形式 (二)交易或事项对会计等式的影响第四节 会计科目与借贷记账法 一、会计科目二、账户 45′ 三、借贷记账法 (一)概念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四)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时间教学内容备注分配第五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账务处理程序一、会计凭证45′(一)会计凭证的概述(二)原始凭证(三)记账凭证二、会计账簿(一)会计账簿的概述(二)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要求(三)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45′(四)对账和结账(五)错账更正方法三、账务处理程序(了解)(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二)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理论课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五、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六、教学进程课题1.4 财产清查、财务报告(2学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2.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3.掌握财务报告的构成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难点:财产清查后的账务处理、财务报表的构成三、课型理论课时间教学内容备注分配第六节财产清查一、财产清查的概述(一)概念(二)种类(三)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45′二、财产清查的方法(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二)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三)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三、财产清查的处理(一)审批之前的处理(二)审批之后的处理第七节财务报告一、财务报告及其目标二、组成45′(一)资产负债表(二)利润表(三)现金流量表(四)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五)附注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五、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六、教学进程第二章资产(8 学时)课题2.1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2学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资产概述2.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3.掌握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分类及账务处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难点: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分类及账务处理。
初级会计实务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会计基础概念1.1 会计的定义与职能1.2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等式1.3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1.4 会计分录与会计核算第二章:会计账户与会计分录2.1 会计账户的设置与分类2.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2.3 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2.4 会计分录的试算与调整第三章:复式记账法与会计凭证3.1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与特点3.2 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填制方法3.3 会计凭证的审核与传递3.4 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第四章: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4.1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方法4.2 账务处理程序与会计循环4.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4.4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第五章: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5.1 会计政策的定义与分类5.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5.3 会计估计的定义与分类5.4 会计估计的变更与披露第六章:存货的核算6.1 存货的分类与确认条件6.2 存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6.3 存货的核算方法与流程6.4 存货清查与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第七章:固定资产的核算7.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7.2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与计提7.3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处置7.4 固定资产清查与减值准备的计提第八章: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8.1 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价8.2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收款流程8.3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8.4 应收款项减值的核算与坏账处理第九章:负债的核算9.1 短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9.2 长期负债的确认与计量9.3 负债的清偿与重组9.4 负债的信息披露与会计处理第十章:所有者权益的核算10.1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与结构10.2 实收资本(或股本)的核算10.3 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的核算10.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11.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11.2 销售收入的核算流程11.3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11.4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第十二章:财务报表分析12.1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12.2 资产负债表分析12.3 利润表分析12.4 现金流量表分析第十三章:税务会计与税务申报13.1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与申报13.2 增值税的核算与申报13.3 其他税种的核算与申报13.4 税务会计的风险管理第十四章:审计与内部控制14.1 审计的基本概念与目的14.2 审计程序与审计证据14.3 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14.4 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评价第十五章:会计软件与应用15.1 会计软件的功能与分类15.2 会计软件的选型与实施15.3 会计软件的操作与数据管理15.4 会计信息化与大数据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初级会计实务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初级会计实务电子教案完整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概念解释会计的定义,说明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用于收集、记录、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
1.2 会计要素介绍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并解释它们在财务报表中的作用。
1.3 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讲解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实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历史成本)和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1.4 会计方程式推导和解释会计方程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并说明其在会计记录中的应用。
第二章:会计记录和账户2.1 会计记录的方法介绍会计记录的两种方法: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2.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讲解账户的概念、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和账户的结构。
2.3 记账规则阐述记账规则,包括借贷记账法(借方和贷方)和会计分录的编制。
2.4 会计凭证和账簿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和转账凭证)和编制方法,以及账簿的分类(日记账、总账、明细账)和登记方法。
第三章:财务报表3.1 财务报表的概念和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定义,说明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
3.2 财务报表的种类介绍主要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和内容。
3.3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讲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期末调整、编制试算表和财务报表的填列。
3.4 财务报表分析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指标(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分析),并解释其对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
第四章:流动资产的核算4.1 货币资金的核算讲解货币资金的概念、分类(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核算方法。
4.2 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的核算阐述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的概念、确认条件、计量方法和账务处理。
4.3 存货的核算介绍存货的概念、分类(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核算方法,包括存货的入库、出库和盘点。
初级会计实务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会计基础理论1.1 会计的概念与职能1.2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1.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4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第二章: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2.1 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2.2 会计账户的结构与特点2.3 借贷记账法2.4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会计凭证的种类与填制3.2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3.3 账务处理程序与会计循环3.4 会计错账的查找与更正第四章:财产清查与账务调整4.1 财产清查的意义与方法4.2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4.3 期末账项调整的内容与方法4.4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第五章:财务报表5.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分类5.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5.3 利润表的编制5.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5.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第六章:会计核算程序与会计软件6.1 会计核算程序的种类与应用6.2 会计软件的概念与功能6.3 会计软件的选型与实施6.4 会计信息化与电子会计数据第七章:所得税会计7.1 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概念7.2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7.3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7.4 企业合并、清算中的所得税会计处理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8.1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指标8.2 偿债能力分析8.3 营运能力分析8.4 盈利能力分析8.5 发展能力分析第九章: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9.1 成本核算的概念与原则9.2 成本核算程序与方法9.3 成本控制与成本考核9.4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第十章:会计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10.1 会计法规体系与主要法规内容10.2 会计法律责任与会计法律救济10.3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0.4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假设。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
初级会计实务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会计基本概念与会计要素1.1 会计的定义、目的与作用1.2 会计要素及其分类1.3 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1.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5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第二章:会计科目与会计分录2.1 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2.2 会计分录的定义与编制方法2.3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2.4 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2.5 会计分录的审核与纠正第三章:账户式记账法与日记账3.1 账户式记账法的原理与结构3.2 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方法3.3 各类日记账的登记与运用3.4 会计凭证的审核与传递3.5 会计账簿的登记与核对第四章: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4.1 财务报表的定义、分类与作用4.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4.3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4.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4.5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与分析第五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与会计差错5.1 会计政策的定义与分类5.2 会计估计的定义与分类5.3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与条件5.4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5.5 会计差错的定义、分类与更正方法第六章:存货的核算与管理6.1 存货的定义与分类6.2 存货的核算方法6.3 存货的盘点与评估6.4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与分析6.5 存货管理的方法与策略第七章: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7.1 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7.2 固定资产的核算方法7.3 固定资产的折旧与计提7.4 固定资产的处置与报废7.5 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与优化第八章:应收账款与坏账管理8.1 应收账款的定义与分类8.2 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8.3 应收账款的风险与管理8.4 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冲销8.5 应收账款管理的策略与技巧第九章:税法与税务会计9.1 税法的定义、分类与作用9.2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与申报9.3 增值税的核算与申报9.4 税收筹划的原则与方法9.5 税务会计的处理与报表编制第十章:审计与内部控制10.1 审计的定义、目的与类型10.2 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10.3 内部控制的目的与要素10.4 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10.5 内部控制的评价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基本概念与会计要素重点:会计要素及其分类、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基础会计》教案第⼀章会计概述第⼀章会计概述【本章课题】第⼀章总论第⼀节会计的概念第⼆节会计的职能第三节会计的对象第四节会计核算⽅法【教学⽬标及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了解会计产⽣与发展的历史,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领会会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会计⽬标、会计对象等内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对学习会计产⽣兴趣,了解如何学习会计理论和⽅法,了解学习本门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教具】挂图:会计的起源与发展史【教学重点与难点】1.会计概念2.会计特征3.会计的基本职能4.会计的对象【教学⽅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建议】本章是全书的总纲,内容⼴泛抽象,教学时应理论联系实际讲授。
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会计概念及特征、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时间分配】本章共6学时。
【导⼊新课】有⼈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说在财务部门⼯作的⼈就是会计;有⼈说会计是⼀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的?⽇常的会计⼯作主要有哪些?【教学内容】第⼀节会计的概念介绍本课程:《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基础学科,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是以后各专业学科的基础。
本节重点和难点:会计的概念、职能、特点。
⼀、会计的产⽣与发展(⼀)会计的产⽣简单刻记的出现就是会计产⽣的萌芽阶段。
(⼆)会计的发展会计是社会⽣产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们为组织和管理⽣产经营活动⽽产⽣并不断得到发展的科学。
⽣产⼒⽔平不同,会计活动的范围和⽅法不同。
1.古代会计1)原始社会阶段:会计只是⽣产者的⼀种附带职能,核算相当简单。
2)奴⾪社会后期:会计从⽣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项独⽴的职能。
西周时代出现了“会计”⼀词。
3)封建社会时期:主要核算朝廷官府的钱、粮、财、赋、税等收⽀活动。
“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清代焦循)唐宋两代是我国会计全⾯发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