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电大管理学基础小抄(已排版)

  • 格式:doc
  • 大小:131.54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基础各章复习题小抄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

1.什么是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影响组织管理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1)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性、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传统。(2)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3)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党和国家的经济法令和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人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市场的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4)科学技术环境。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它们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可提供利用的技术资源。(5)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6)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

3.组织的外部环境具有怎样的特征?

(1)复杂性,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它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政治经济、技术、文化、自然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同时综合地对组织发生影响,制约着组织的行为。组织生存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必须全面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2)交叉性,构成组织环境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其中无论哪一个方面的因素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地或间接地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3)变动性,组织环境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影响组织发展的各种环境因素,有的呈渐进性,变化比较缓慢,不容易为组织及时觉察和认识;有的呈突变性,它会很快影响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组织的领导者具有预见性,及时掌握环境变化的动态,并迅速采取对策,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

4.组织与外部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概括起来说,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A.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作用。社会外部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具体的要素环境直接地决定组织的自下而上和发展。B.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社会外部环境作为外在条件对组织的生产和发展起着限制和约束作用。C.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也就是说,某一事物行为对他事物或周转的人或社会行为的波及作用。

(2)组织对环境的适应。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是消极、被动的适应;二是积极、主动的适应。任何组织要想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5.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1)计划。计划就是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首先,计划从明确目标着手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了保障。其次,计划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最后,计划通过规划、政策、程序等的制定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2)决策。决策就是针对预期目标,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从诸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并付诸实施。决策在管理各职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贯穿管理的全过程。(3)组织。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组织目标,在任务分工的基础上设置组织部门;根据各部门的任务性质和管理要求,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4)人事。是指组织根据任务需要,通过选拔、培训、开发等活动为组织各部门、各岗位配备合适人选的活动。(5)领导。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指导人们的行为,沟通信息,增强相互理解,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管理的领导职能是一门艺术,它贯彻在整个管理活动中。(6)激励。激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心理状态,其作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

的积极性。从而使人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去。

第2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科学管理有哪些主要内容?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

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

发点,是确定各种科学管理原理、方法的基础。(2)

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

的管理。(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

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根据这些基本出发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管理原理:(1)

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

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

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2.为什么称法约尔为经营管理之父?

享利?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

表。他所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

有重大的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

1916年,法约尔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

管理》,该书成为一般管理理论的最早的全面论述。

法约尔由此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3.霍桑实验指的是什么事情?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1924--1932),美国国

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

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

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

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

段: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

察试验。

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

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

心理因素的影响。相对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

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的

观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该实验导致人际关系学

说的出现。

4.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行为科学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行为科学

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

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

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

综合性学科。进入60年代,为了避免同广义的行为

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专指管理

学中的行为科学。目前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

涉及的范围来看,包含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

行为和组织行为。

5.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

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约法尔认为管理的职能有

五个,即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这五

种职能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职能具有

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但侧重

点不同。

6.何谓企业文化?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

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

化的核心,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

(2)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把企业精神和

物质文化二者联系起来,使企业文化制度化、规范化

的行为准则。(3)物质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外围层,

是呈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

工服饰等,它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

7.现代管理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约法尔。

其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

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

职能是共同的。(2)经验学派。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

戴尔。他们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不

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

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实践证明,这是培育学

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途径。(3)系统管

理学派。该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

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

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

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它提出,必须以

整个组织系统作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应该综合运用

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

系。系统管理学派突破了以往各个学派仅从局部出发

研究管理的局限性,从组织的整体出发阐明管理的本

质,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4)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是西蒙。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

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

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

中研究决策问题。(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

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

中的问题;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

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

情报的系统。(6)权变理论学派。该学派认为,由

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

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

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有效也

不是绝对无效,采用哪种理论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

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

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2)主导性:组织、人事、

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

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

主导性特征。(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

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

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

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

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

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

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

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

等等。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

综合计划。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

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

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其主要特征为:(1)目标

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

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

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2)

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

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

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

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3)定量化原则。

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

度性。(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

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

目标必然实现。(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

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

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

(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

行管理。目标管理理论把企业看作一个开放系统进行

动态控制。通过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在企业内部建立

起纵横交错的完整目标连锁体系。企业管理工作主要

是协调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考核监督目标的完成情

况。(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

佳的自我控制。目标管理是一种民主的,强调职工自

我管理的管理制度。目标管理的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视

上下级之间的充分协调,让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管理

的民主化。(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目标管理

中,对目标要达到的标准,成果评定的方法都规定得

非常具体,明确。按照成果优劣分成等级,反映到人

事考核中,作为晋级,升职,加薪的依据。

4.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

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1)目标建立。这目标管理实

施的第一阶段,主要指企业的目标制定、分解过程。

这一阶段是保证目标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在目标设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

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第二,目标要保证质与量的

有机结合,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确保目标考核的准

确性。第三,目标期限要适中。第四,目标数量要适

中。

(2)目标分解。是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

分目标、个人目标,使企业所有员工都乐于接受企业

的目标,并且在完成这一目标中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

任。

目标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目标体系的逻辑

要严密,纵横成网络,体现出由上到下越来越具体的

特点。第二,目标要突出重点,与企业总目标无关的

其他工作不必列入各级分目标。第三,要鼓励职工积

极参与目标分解,尽可能把目标分解工作由“要我做”

变为“我要做”。第四,目标分解完毕,要进行严格

的审批。

(3)目标控制。目标管理强调自我控制、民主管理,

同时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

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目标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发挥职工自

我控制的能力必须将领导的充分信任与完善的自检

制度相结合。第二,建立目标控制中心,结合企业均

衡生产的特点保证企业生产的动态平衡。第三,保证

信息反馈渠道的畅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对目标做

出必要的修正。第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企

业在目标责任明确的前提下形成团结互助的工作氛

围。(4)目标评定与考核。通过评议,肯定成绩,发

现问题,奖优罚劣,及时总结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成绩

与不足,以此完善下一个目标管理过程。

目标评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首先进行自我评

定。第二,上级评定要全面、公正。第三,目标评

定与人事管理相结合。第四,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目

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5.如何评价目标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

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

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

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

管理任务的过程。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

用,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向企业提出

了相应的要求。

目标管理制度的优点:(1)目标管理能有效地提高

管理的效率。(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3)

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4)能实行有效的

监督与控制。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

标制定与分解中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目标成

果的考核与奖惩标准很难统一。(4)企业职工素质差

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第5章预测

1.预测的作用有哪些?

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知因素,运用人们的

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对未来进行预先估计,并推

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活动过程。(1)为企业计划

和决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2)

有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3)有利于企业制

定科学的技术创新策略。(4)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和应变能力。

2.预测的类型是怎么样划分的?

(1)按预测范围的不同分为:宏观经济预测和微观

经济预测。(2)按预测内容的不同分为:市场预测;

技术预测;收入预测或经营绩效预测;经济形势预测

(3)按预测性质的不同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4)按预测时间长短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

短期预测。

3.选择预测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注意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2)要注意预测

的经济性。(3)要考虑收集资料的难易程度。(4)对

准确度的要求。

第6章决策

1.决策具有哪些特征?

(1)超前性。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来行动的,要求

决策者具有超前意识,思想敏锐,能够预见事物的发

展变化,适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2)目标性。决

策目标就是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无目标的决策或目

标性不明确的决策,往往会导致决策无效甚至失误。

(3)选择性。决策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通过比较评定来进行选择。(4)可行性。决策所做的

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

切实可行。(5)过程性。决策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

的分析判断过程。(6)科学性。要求决策者能够透过

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做出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决策。

2.决策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决策根据其解决问题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可分为许

多类型。不同类型的决策,需要采用不同的决策方法。

为了正确进行决策,必须对决策进行科学分类。

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划分,可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

和业务决策。

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划分,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

序化决策。

按决策的可靠程度分类,可分为确定型、风险型和

不确定型三种。

3.决策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满意原则。就是能够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

(2)层级原则。决策在企业内分级进行,是企业业

务活动的客观要求。实行层级原则,既有利于组织高

层决策者集中精力抓好战略决策,例外决策,又可提

供下级单位的领导者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改善组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