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总要借助大量意象的组合来描绘一定的环境,渲染一定的气氛,进而表达、抒发某种情感,在这些含量丰富的意象之中,亭意象是意象群落中审美意蕴较为丰富的一种。而亭意象的审美意蕴主要通过外观造型、色彩调配和意境等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审美意蕴的研究,可以从中体验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关键词:亭;亭意象;亭意境
亭子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频繁出现,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之后,亭子大肆修建,文人墨客多在有亭子之处或宴会、游玩,或观景格物,或送别亲友,总之,亭子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气质。亭意象是众多意象中的一个,深刻地挖掘其意义,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感受国学的魅力。要比较全面的了解亭子这一意象,需从造型、色彩、景观和意境来解析。
一、造型之美
亭是无墙、无门、无窗但有顶且顶的样式十分丰富的一种建筑物,它具有空间开敞、内外通透、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洒脱,居高傲视等特征。亭的外观美被文人们充分地发掘了出来,常被比喻为君子傲视独立的形象,代表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广阔的空间与宽阔的胸怀,其意象也因造型上的特征而具有卓尔不群、飘逸灵动的美,生发出通透、轻灵、飘逸、超拔等审美蕴涵。
1. 空灵览翠———通透之美
亭无墙、无门、更无窗,四面通透,既能八面迎风,又可远望群山、近观池鱼,坐、站之间,即可深察万物、悟天地宇宙之理。不像宫室馆阁将人几乎封闭与其中,让人无法将视野引向宇宙自然,引向天地万物,使人在获得了安憩的同时,可以观照外部宏大宽广的世界。
由于亭具有无墙、无门、无窗的特性,游客在亭中观景,视线不会受到遮蔽,视野就显得特别开阔,又因为亭多建在高处,立于其中,远景近景皆在眼底,所以通透的亭成为了观赏远山近水的绝佳平台,古人也将其把亭赏景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亭在诗文中也因此具有了高敞、空灵、通透的意象特征。充分体现这些特征的诗歌有很多,如陆游在其作品《巴东令廨白云亭》中说:“常倚曲栏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1](P52)韩愈《诸亭》云:“莫教安四壁,面之看芙蓉。”[2](P850)此二者都说其虚设四壁,可以远观的功能。宋朝杨万里在其诗歌《晚登净远亭》中说道:“簿书才了晚衙催,且上高亭眼暂开。野鸭成群忽惊起,定知城背有船来。”[3](卷七十二)言公务冗繁无趣,登高亭开倦眼,;唐鲍君徽《东亭茶宴》:“闲朝向晓出帘栊,茗宴东亭四望通。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言因亭通透而可以极目四望,远眺四周的城池山色而不被障目。唐刘禹锡《洗心亭记》:“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4](P84)亭因适乎目而适于心,目无阻拦而心中豁然清爽,亭的空灵能让人的心洗尽覆在其上的杂尘,这就不仅仅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了,而是由目转心,亭的通透之美感染了诗人,使壅塞的内心变得透亮。又如明李东阳《南山草亭记》载:“邑人陈君德修居东北隅,尝诛茅构亭适际山半以周览宇宙,流观江湖,凭
几据榻,则目迴颈,间有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盖兹山之尤胜者也。”[5](卷三十一)在亭中而可“周览宇宙”,放目四顾,可以看到“舟车杖履旬日之所不能至”的风景,也是因亭的通透之故。文人喜欢在亭中观览,源自于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和去蔽的追求。
2.有亭翼然———飘逸之美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在其作品《醉翁亭记》中曾这样描写亭的外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6](P357)“翼然”,这就是亭的外部特征给欧阳修
所留下的整体印象,不仅贴切而且传神,之所以说贴切、传神,那是因为中国的亭檐角斜出,灵动而丝毫不显呆滞,这种造型上的特征使它在外观上呈现一种翚飞多姿的美感,许多文人把它概括为飘逸之美。文人常借形象的事物来展现这种飘逸之美,如白居易《题西亭》:“何人兹造亭,华敞绰万余。四檐轩鸟翅,复屋罗蜘蛛。”[7](P455)用鸟的翅膀来形容亭的檐角,说亭的檐角就像飞翔着的鸟张开的羽翼一样,,亭整体的造型“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这种比喻不只形似而且神似。另外,还有人用弯月、弯弓等物来喻檐角,也十分形象、贴切。
由于中国的亭在造型上的特征,给人带来有灵性而不死板的感觉,因此亭虽然是作为静态意象出现在整体的布局中,却具有舒展活泛的动态美,这种动态的美是生命力的表现,按尼采的法就是:“美是生命力的丰盈在对象上的投射。”[8](P10)亭的这种富有生命力的造型特征也是符合中国的美学规范与传统的,正如李泽厚等人所言:“即令是像建筑这样一种看来是静态的艺术,中国的艺术家也处处要使之静中有动,给它注入一种舒展开阔飞动的力量和气势,单纯的机械的静止,缺乏内在的生命的形象,不论在诗文、书画、建筑中,都被看作是艺术水平低劣的表现。”[9](P282)亭的造型特征同时赋予了亭意象灵动的气质,而中国的山水意境大多讲究凝而不滞。亭在山水中,造型优美飘逸,打破了山水布局的呆板,给景观效果增色不少,这也与文人所要描写的山水园林的整体意境相契合。因此,亭意象在传统诗文中常作为一种营造山水之境的重要元素。另外,亭意象的这种兼具静态与动态的审美特征也使其成为一种调和的因素,借助亭的意象可以使作品中所造之境在动与静中达到某种平衡。如明代薛应旂《石秀亭赋》:“聚秀钟英,翼然有亭,檐阿翚飞,栋宇鸟惊。”亭作为静态的建筑,在诗句中却极具动感,这种美感效果是亭“檐阿翚飞”的特征所造成的。
3.亭亭玉立———挺拔之美
亭一般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由少数的几根柱子支撑,顶盖的样式多种多样。亭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建筑物而言,显得比较玲珑,比较小巧,。唐沈亚之《题候仙亭》:“新创仙亭覆石坛,雕梁峻宇入云端。”写出了亭挺立于石坛之上的姿态,显得峭拔脱俗;元代何中在诗中说:“苍壁孤亭立,彫年独上时。”[10](卷三)这是描写孤亭挺立在绝壁之上的样子。又有张孝祥在《一览亭》中有句:“城中十万户,亭脚五千丈,小退雁鹜行,却立云雨上。”这里面虽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可能让人难以接受,认为世间哪有那么高的亭啊,但是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亭多建在高处,即使是在同一地势上也要借助高台,这样就更能显示出亭子的挺拔之美。亭建在水边高台上,在水中的倒影与亭子相互辉映,既能使整体景观显得更加优美,又能彰显亭子的超脱之美、挺拔之美。比如,,明刘钰《扶桑亭》曰:“虚亭立水面,问树乃称奇。”[11](卷五十三)当然亭立于树旁,与树交相呼应,也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古人也常借亭的这种孑然挺立的形象来比喻那些卓尔不群、傲兀狂放的狷士,这种比喻将亭的形象与君子高风亮节的人格风范结合起来,使亭的造型之美被提升到道德人生的境界,这也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表现之一。
二、色彩美
生活中没有色彩,就宛如一张白纸一样,显得非常单调,时间长了,也会让人感到乏味,由此可见,色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在对自然山水或园林景物的欣赏过程中更是如此。正如俄国艺术理论家康定斯基所说:“色彩本身便能构成一种足以表达情绪的要素语言,如同音乐的音节直接诉诸心灵一样。”[12](P33)色彩之美在于其搭配上,只有那些调配合理,让人产生一种和谐之感的色彩,才会给人带来一种心情舒畅、精神愉悦的快感。亭子作为一种审美关照物,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到风景的整体效果、整体美感,所以亭子的色彩调和尤其重要。
在风景的整体布局中,若要使亭子的特点特别突出,使之成为景观的焦点和亮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