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影响及其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9
对农投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不断增加农业投资对于农业开展的重婴意义,无伦如何强调也不会过份的。
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我国农业投资的经历数训,操讨增加农业投资的对策捂施,却是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一、农业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家投资大幅度下降。
1953~1978年。
国家农林水利造本建立投资占同期全民所有制基建投资的10.7%。
实行财政和方案体制改革以及各级财政分灶吃饭之后,1979~1990年国家农林水利基建投资占同期全民所有创店建投资的比重下降为4.4% ,其中1986~1988年仅8.0%。
从1980年到1990年,国家基建投资总额由559亿元增加到1703.8亿元,增长204. 8%;而同期国家对农业的基建没资却由52.03亿元增加到67.22亿元,仅增长29. 2%。
同“五五”时期相比,六五” 时期衣业华建投资绝对额下降了30.2%,“七五” 时期下降了1.5%。
由此可见,阿家投资构造严重向非农产业倾斜,而农业投资严蓝缺乏。
补农”和“以工建农”的资金也是下降趋势。
1978~1982年的五年中,乡镇企业用于支农的支出达165亿元; 1983~1987年的五年中,用于农业的支出下降到74亿元,减少了91亿元。
1987年乡镇企业用于支农的支出只有8.5亿元,比1979年的26. 9亿元成少了18.4亿元,下降了三分之二。
3.农户的农业投资比重下降。
1990年,农村个人购置消费性固定资产投资占个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3%,比1982年下降了3. 8个百分点,而其中用于农业的比重就更少了。
农户的资金大局部转向建房和资金利润率高的非农产业。
二、农业投资减少的原因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1.农业作为同民经济的战础产业.只是受到了政策性的强调,而在现实中一直来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从上到下对农业投资没有一个明确的数量标准,哪个领导重视农业,就多投人一些:哪个领导不过视农业,就少段一点。
企业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优化企业投资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获利水平,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分析了企业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资结构问题对策投资结构是指投资总额中各种性质投资的构成和每种性质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对外投资资产总量中,参股、控股企业的基本构成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其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产业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资本配置结构、盈利水平结构以及企业数量结构等。
实现企业投资结构的优化管理,就是通过投资企业内外之间存量资本与增量资本的动态组合,实现投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我国企业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业企业资本最终的投向最高速发展的创业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都是科技含量高、有自己的专利和自主的知识产权。
而在我国,不少企业标榜自己是科技型企业,但属于生产型的少、贸易型的多,他们多以高科技产品的代理销售为主要业务,即使是属于生产型的高科技企业,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自有专利产品,缺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缺乏具有广泛市场应用前景并可以形成产业化的产品,缺乏高水平的核心科研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差或现有产品更新升级速度慢、缺乏优秀管理人才等。
由于真正的创业企业少,使风险投资公司很难设计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
(二)缺少优秀的风险投资家和具有远见卓识的创业企业家投资的成功既要有高水平的风险投资家,又要有天才的、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而现阶段我国的投资领域缺少的正是这两方面的精英。
缺少有创业精神的创业家。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传统体制的束缚太久,我国许多有创业潜力的知识分子缺乏创业精神,许多专业科研人员因为怕担风险而甘愿求稳,同时还担心住房、医疗、养老、甚至子女上学等问题的解决,致使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出现了中断。
而大学生的就业趋向也几乎盯着政府部门、大公司,即使面对就业竞争压力,也排队等待面试。
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一、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变化轨迹(一)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态势趋于减弱,改革开放以来两者波动幅度明显缩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多年间,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投资率逐步上升(由1952年的18%上升到2001年的38%),最终消费率相应地逐步下降(同期由83.2%下降到59.8%)。
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比例关系,2001年为59.8∶38,“九五”期间(1996~2000年)这一比例平均为59.5∶37.5,其中1999年为60.2∶37.1,2000年为61.1∶36.4;“八五”期间(1991~1995年)平均为58.7∶40.3,“七五”期间(1986~1990年)平均为63.4∶36.7,“六五”期间(1981~1985年)平均为66.1∶34.5(按支出法计算的GDP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三项,最终消费由城乡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构成,其占GDP之比为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存货增加,其占GDP之比为投资率,或资本形成率;消费率和投资率相加有时会大于100%,主要因为净出口为负,使GDP总额减少,分母缩小)。
尽管1999、2000年最终消费率有所回升,投资率有所下降,但最终消费率仍然低于“七五”、更低于“六五”期间的平均水平。
总的看,这种变化轨迹可能反映了工业化时期投资与消费的一般演变规律,表明两者的比例关系在按照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
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多次出现比较严重的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导致投资率和消费率大幅度偏离其趋势值。
1978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波动幅度明显缩小,变化轨迹渐趋平稳(见下图)。
1952~2001年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演变轨迹资料来源:李建伟根据统计资料进行处理。
图中对数值曲线分别表示消费率和投资率的趋势线。
改革开放开始时,人们对以往重积累、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这时消费率从1978年的62%上升到1981年的67.5%,达到最近20多年来的最高值,这种上升或许带有一定的“矫正”性质。
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CSR)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社会责任投资(SRI)理论和运动也在我国逐渐兴起。
本文首先从社会责任投资的概念入手,分别介绍了世界各国学术界及我国学者对社会责任投资的不同定义;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责任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实施策略。
希望能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并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责任投资的水平。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环境、产品安全等问题,人们不断深思问题的根源所在,社会责任投资便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走进大众的视野,并逐步获得人们的认可。
作为一种投资模式,社会责任投资在西方国家投资市场上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虽在我国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滞后于西方国家的发展及我国现实发展的需要,且无论是从当前短期的经济效益视角,还是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社会责任投资在理论研究上的继续深入和在实践上的继续倡导和推行,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社会责任投资理论虽然社会责任投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由美国学者提出,但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社会责任投资实践范围和发展深度上的不同,以及历史传统、经济社会和法律环境上的差别,导致世界各国学术界在社会责任投资的界定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社会责任投资没有公认的定义。
国际上对社会责任投资的定义众说纷纭,国内的学者对其也是各有不同的见解:例如,王俊认为“社会责任投资就是投资于那些对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企业”,此种定义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界定社会责任投资的[1];杨大梅等认为“社会责任投资是企业在保证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同时也是企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的路径之一”[2];薛有志等认为社会责任投资是一种投资方法,该方法中结合了社会、环境和财务因素,因此社会责任投资又被称为“三重底线投资”。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症结,已经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目标的实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需求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的失衡。
一是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
中国长期主要依赖投资、外需拉动经济增长。
在投资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占GDP 的比例持续下滑,据统计,中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 年代初的32% 左右上升到2009 年的46.8%,最终消费率则由同期的67% 左右下降到48.6%。
二是高投资形成的巨大产能直接导致对外过度依赖。
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不断上升,经济增长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到2008 年中国外贸依存度已高达70%。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与产业内部失衡并存的特征愈加凸显。
农业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滞后;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截至2009 年,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仅为42.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长期并存。
一方面,部分行业出现了明显的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企业制度改革滞后,企业缺乏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高新技术产品严重短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三)城乡、区域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城乡和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
中国经济规模发展空间结构失衡,城乡差距仍在持续扩大,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距由1980年的1.05 : 1扩大到2009年的2.2 : 1。
(四)要素结构不合理。
主要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突出。
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偏低,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70%的铜矿石、90%的铬铁矿石等都依靠进口。
从生态环境看,中国“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型”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在投资增长中呈现继续强化之势。
解析中国消费不⾜的原因及应对策略2019-10-14摘要:改⾰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长期依靠投资和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益凸显,制约了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消费不⾜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收⼊增长缓慢,初次分配占GDP⽐重持续下降,⽽且收⼊分配的差距较⼤,平均消费倾向低,另外,中国的社会保障和消费环境的问题也制约了居民消费倾向。
为此,必须在收⼊分配⽅⾯⼤⼒改⾰,提⾼中等收⼊⼈群⽐例,缩⼩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居民的消费倾向,使居民“能于消费、敢于消费、乐于消费”,最终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式的转变。
关键词:消费不⾜;收⼊分配;社会保障中图分类号:F014.5 ⽂献标志码:A ⽂章编号:1673-291X(2013)15-0016-02改⾰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的成就。
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的消费却呈现增长逐渐弱化的趋势。
据统计,2007—2010年,中国居民消费⽀出分别为95 609.8亿元、110 594.5亿元、121 129.9亿元、133 290.9亿元,分别占当年GDP的35.9%、35.1%、35.5%和33.1%,低于世界平均⽔平约20个百分点,⽽与消费增长的长期低迷状态相⽐,投资和出⼝却增长强劲。
据统计,2005—2008年,中国的平均投资率为42.75%,约为世界平均⽔平的两倍,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1]。
⼀、中国消费需求不⾜的原因造成中国消费需求不⾜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源,主要还是收⼊分配不公平、收⼊差距过⼤、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消费环境恶化等。
1.收⼊分配不公平。
收⼊分配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是居民收⼊增长幅度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
1978—2010年,中国GDP增长了109.36倍,年均增长9.9%,同期城镇居民⼈均可⽀配收⼊增长了55.63倍,农村居民⼈均纯收⼊增长了44.3倍,城乡居民收⼊年均增速为7.3% ,明显慢于GDP的增长速度。
关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问题1.我国投资—出口—消费结构的变动。
长期以来,我国最终消费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在GDP中的比例逐渐下降。
最终消费率在“一五”时期在75%左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65%左右,但过去20年中加速下降,到2007年降到48.8%。
同期,资本形成率从80年代中期的35%左右上升到42.3%,净出口从0左右上升到8.9%,形成了经济增长严重依赖投资和净出口拉动的局面。
一个国家的总需求由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三个部分构成。
一定范围内的高储蓄、低消费能够促进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
一定限度的贸易顺差还能增加外汇储备,改善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和抗风险能力。
但当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净出口拉动,会导致明显的结构失衡。
首先,过高的投资率导致生产能力增长过快,超过消费需求的消化能力,导致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下降,容易引发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继续扩大生产性投资,只能在非常短的时期内促进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继而将造成产能过剩的进一步恶化和增长乏力。
其次,我国过去一个时期净出口不断增长,正是内需不足的一个表现,也是对内需不足的补偿。
目前由于世界经济危机,欧美市场萎缩,我国出口产业已经受到严重打击,而且今后更长时期也不可能恢复到出口超高速增长、靠不断扩大净出口来拉动经济的状态。
因此,当前的启动内需,实际上是经济结构的一次深刻调整,关键在于调整消费、出口和投资结构,促进消费增长,提升消费比重。
短期内,提高消费比重困难很多,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拉动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但不解决消费问题,扩张性投资过后,仍然会出现内需不足的问题,经济仍将面临停滞的危险。
2.消费率下降原因何在?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基本原因是居民消费增长慢于经济增长。
我国的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在过去20年间,大体上保持在14%上下一个百分点的范围内。
而居民消费则从50%下降到35%(2007)。
而居民消费增长滞后,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劳动报酬的增长慢于产出的增长,因而消费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
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投资和消费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分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投资可以提高生产力。
当资本用于购买设备和技术改进时,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其次,投资对就业的刺激也不可忽视。
投资活动的增加会导致新增就业机会的出现,进而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了整体消费水平的提升。
此外,投资还有助于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整体产业水平,增强了国家的竞争力。
然而,投资的过度增长也可能带来副作用。
高额的投资往往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流入,如果投资领域出现泡沫,可能导致经济出现过热和金融风险等问题。
因此,合理调控投资的规模和结构,确保投资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
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消费在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当消费水平增加时,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就业率,并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增长。
消费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增加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兴旺发展,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此外,消费还可以表达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当居民对经济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时,他们更愿意消费,这又会促进经济增长。
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较高,因此鼓励消费对于经济建设至关重要。
然而,过度的消费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过度消费可能导致个人财务风险的增加,以及资源和环境的浪费。
因此,要引导消费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倡导合理消费,确保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
三、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投资和消费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经济增长。
首先,消费可以促进投资。
当消费增加时,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使得它们能够更多地进行投资活动,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投资可以促进消费。
投资活动的增加会带动就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刺激消费需求的增加。
然而,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平衡也非常重要。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影响及其对策作者:杜亚丽,孟耀来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02期〔摘要〕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的讨论热点,两者相互制约又互为条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两者要相互促进。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出现了失调现象,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本文对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现象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投资;消费;比例失调;对策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10)02-0044-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投资与消费在经济运行中必须保持均衡,这是因为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相互制约、互为条件。
消费需求增长受到投资需求增长的制约,要以投资需求的相应增长为保证;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只能在消费需求所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得到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的增长最终仍然需要依靠消费的增长来实现,没有消费需求增长的支持,投资需求增长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将会大量闲置,不论是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还是投资需求增长本身,都不可能持续。
然而近几年来,我国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缓慢,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对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协调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的现状及其原因(一)我国近年来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根据世界银行钱纳里和塞尔奎因等经济学家对多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比例标准应该是在工业化初期(人均GDP达到140美元)达到15%∶85%,在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达到560美元)达到20%∶80%,在工业化末期(人均GDP达到2100美元)达到23%∶。
而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是我国自1988以来的投资和消费的比率却远远高于以上标准,甚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末期的水平。
1999以后我国的消费率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至2007年已经到而投资率除1993—1995年有所波动外,基本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3年以后,都保持在40%以上。
(二)导致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响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主要因素,对于解释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变化的成因,判断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未来变化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从现阶段看,影响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的主要原因有四个:(1)投融资改革相对滞后,预算软约束和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是导致投资比例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工业化进程导致投资比例提高。
我国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或重化工业阶段,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工业比重高、服务业比重低的结构性特点,以及完成工业化过程的客观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的投资率是必要的。
(3)现阶段居民的后顾之忧较多,使得消费率不容易提高。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制度正处在改革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使得下岗和失业人数增多,加之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使居民预期收入降低。
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等使居民的预期支出增大,居民消费意愿降低。
(4)城乡“二元”经济分割,使农民收入增长长期慢于经济增长,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进而导致消费率偏低。
二、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给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涉及到民生的许多方面。
(一)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对就业的影响就业弹性下降近几年就业弹性之所以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倚重投资拉动,而这几年的投资结构又主要偏向水利、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密集的产业,这些产业的投资增长相应创造的就业岗位有限,而对创造就业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相对较少。
随着就业弹性的下降,经济增长创造新增就业岗位减少,而每年新增劳动力又进入高峰期,再加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城镇就业压力不可避免地加大,城镇就业和再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形势严峻使扩大投资带动消费的乘数作用大大减弱。
近年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出现不断攀升的势头。
2000年以前基本稳定在3%左右,2001年上升为年以后都在4%以上,其中2003年更是达到了尽管2007年下降为4%,但是2008年又上升为。
新生劳动力是新消费热点的主要推动力量,这部分劳动力如不能及时就业,势必会拖延消费结构升级进程。
就业问题关系到居民消费预期和即期消费需求的增长,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最终影响政府投资的政策效果。
(二)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率下降居民收入是决定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这是普遍性的规律。
在收入水平较高的时期,人们消费情绪高涨,消费欲望强烈,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相反,在收入水平下降、预期收入不高的时期,人们的消费欲望和消费积极性就会大大减弱,消费支出也必然较少。
近年来,尽管由于我国居民收入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其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我国1990—2007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平均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而我国人均GDP的增长率为我国近20年来的人均收入的增长率低于人均GDP的增长率,尤其是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率更是远远低于人均GDP的增长率。
这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农产品价格偏低,生产方式落后,虽然近两年来国家对农村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但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过低,由此直接造成我国城乡居民的购买力不足,广大中低收入者虽消费欲望强烈但仍缺乏购买力。
居民收入差别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增长总体上较为缓慢,而且城乡之间、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收入差别较大的国家之一。
主要表现为:(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现阶段,我国仍然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之间的生产力状况差别较大。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倍数,从1990年的倍扩大到1994年的倍,此后3年有所下降,1997年为倍,1997以后开始逐年上升,至2007年已经达到倍,而且2002年以后都保持在倍以上。
然而从国际上来看,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 800—1 000美元阶段,其他国家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一般是农民人均收入—2倍,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过大的。
我国农村发展依然面临严重挑战,农村人均土地的减少,农民的收入增加趋于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行业收入差距拉大。
行业收入差距是指城市中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
近年来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具有较高的收入,邮电通讯、交通、电力等行业,由于具有垄断地位或行业优势,从业人员收入普遍较高,而一些基础行业如采掘业、地质勘查、水利管理等行业的人员收入偏低,若考虑到福利待遇,则行业之间的差距就更大。
(3)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并且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一样,因此,各地区居民之间的收入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占有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到2006年底,东部地区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元,中部地区为9 元,西部地区为元。
按省级区域比例,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为20 668元,最低的甘肃省为8 087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倍。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从1989年至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呈逐年减弱的趋势,从1989年的最高点跌至2007年的。
与此类似,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从整体上也呈现出减弱的趋势,至2007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点。
图1 1989—2007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影响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入差距的影响。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力量,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居民消费倾向直接决定消费的多少,而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则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
不公平的国民收入分配,一方面,导致大部分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而大量货币财富仅积累在少数人手中,从而导致我国整体消费率偏低;另一方面,因为高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财富过多地集聚到高收入阶层,也导致了我国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的低下。
一般来说,收入分配较公平的社会消费倾向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适当的收入差距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
但是,如果贫富差距超过了社会的承受能力,就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杨天宇、朱诗娥的研究表明第一,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存在相关性,两者大致呈“倒U”型关系,即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理论分析表明,收入分配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收入分配不均并不必然导致较低的总边际消费倾向,只有当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呈“倒U”关系时,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才能提高总边际消费倾向。
这表明,我国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已经不仅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是经济效率问题。
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能有效提高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扩大居民的总消费水平,从而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第二,城乡数据对比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总体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城镇居民。
农村人口多,市场潜力大,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有利于发展农村消费市场。
启动农村消费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无疑是刺激我国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内在动力。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收入差距不管是在城乡、行业还是地区间都非常显著。
绝对收入假说认为,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不同,一般来说,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
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社会的消费倾向就越低。
由于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高,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低,因而财富收入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不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三)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与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创新、投资及消费需求的带动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投资与消费来看,消费更侧重于引导作用,投资更侧重于推动作用。
如果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就会拉动重工业发展过快,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会制约消费市场的扩张,影响因消费结构升级而带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在消费率长期偏低的情况下,社会资金为寻找出路,容易造成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上下游产品价格传导机制不畅通、企业利润不断缩水、多种商品供大于求等问题主要是由于供给增长过快所致。
据有关研究表明,2005年我国商品市场中,在国内600种消费品市场中,84种纺织品服装中有的商品供过于求;73种家用电器中有的商品供过于求;19种五金电料商品全部供过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