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课题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9
《昆虫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昆虫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昆虫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昆虫记》是法布尔耗尽毕生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记下的笔记。
后来编写成书,共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微不足道的昆虫。
这本书语言生动有趣,详略得当。
阅读它,读者绝对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就像步入了童话世界,能充分领略昆虫世界的神奇。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尚小,他们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尤其喜欢一些小动物、小昆虫,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从他们最常见的昆虫入手,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1、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2、结合《昆虫记》选文,了解把握昆虫的习性,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教学重难点】结合《昆虫记》选文,了解把握昆虫的习性,体会法布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策略】讨论交流法、师生问答法【课前准备】上网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及写作背景【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猜好吗?(出示谜面“一飞嗡嗡嗡,做事有分工,手提小花篮,整天忙不完。
”)同学们很聪明,像蜜蜂、蝴蝶、蜻蜓这些小动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昆虫,你们身边都有哪些昆虫,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生自由回答)看来大家的知识很丰富,其实有一本书,里面介绍了许多的昆虫,叙述了昆虫世界许多有趣的故事,他就是法布尔的《昆虫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昆虫记》,去探索昆虫的奥秘吧。
《昆虫记》导读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昆虫记》,激发阅读《昆虫记》的兴趣;(重点)2.体会《昆虫记》文学性语言;(重点)3.学习法布尔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和探究精神;(重点)4.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难点)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来看一个蝉的视频。
(播放视频)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常常在邻近的地方徘徊,寻求适当的地点——一棵小矮树,或者一根灌木枝——脱掉身上的皮。
找到就爬上去,用前足的勺爪紧紧地把握住,丝毫不动。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体。
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折着的翅膀。
这时候,除掉尾部,全体都出来了。
接着,它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
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
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总的过程大概要半小时。
师:这段视频配一旁出现的字幕,是法布尔写的,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通过不一样的视角,把蝉换皮的过程以慢镜头的方式呈现出来,很有意思的。
师:与以往的科普作品不一样,一本科普书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很有趣,而且作者也被称为掌握田间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在我们课本上131页有这么一句话: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的思,像美术家一般的看,像文学家一般的写。
——罗斯丹那么我们就通过品语言、悟哲思、学探究三个方面,一起走进法布尔的不一样的《昆虫记》。
三、不一样的语言师:读一本书,目录是纲领,是主要内容的体现。
同学们,请打开我们这本书的目录,你能从我屏幕上的一些称呼找到相应的昆虫吗?昆虫昵称螳螂——美丽的“杀手”蝉——树林歌唱家蜷蜂——田园中的提琴家孔雀蝶——大自然的舞姬绿蝇——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高级净化器)狼蛛——天才的纺织家董火虫——发光的肉食者蜕螂——清道夫、清洁工师:总结一下,你们都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明确:对呀,书中对昆虫的称呼,正体现法布尔对昆虫习性的研究。
《昆虫记》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掌握昆虫的分类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了解法布尔及其《昆虫记》教学难点:掌握昆虫的分类和特点2. 第二课时:阅读《昆虫记》选段,分析昆虫的生活习性教学重点:分析昆虫的生活习性教学难点:理解昆虫的生命意义3. 第三课时:讨论《昆虫记》中的精彩片段,感受作者的观察与描绘教学重点:欣赏《昆虫记》中的精彩描绘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能力4. 第四课时:观察身边的昆虫,进行实地考察教学重点: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教学难点:关爱生命,提高环保意识5. 第五课时:总结与评价,布置阅读拓展任务教学重点: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昆虫记》选段,分组讨论昆虫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3. 观察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昆虫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4.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5. 布置阅读拓展任务:推荐学生阅读《昆虫记》其他章节,或者寻找其他关于昆虫的书籍进行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阅读拓展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分享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1. 《昆虫记》原著或简化版教材2. 昆虫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3. 实地考察场地及相关设施4. 学生阅读记录表及相关评价工具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第六课时:昆虫记艺术价值的探讨教学重点:分析《昆虫记》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活动设计:组织学生探讨《昆虫记》中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如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学设计1、走进昆虫王国,领略神奇世界,感受自然魅力。
2、结合《昆虫记》选文,体会法布尔的文笔及其观察力,感受他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3、了解法布尔倾其一生研究昆虫、撰写《昆虫记》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领悟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法布尔精神”。
【《昆虫记》基本常识】《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英文名称是《The Records about Insects)),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作者简介】法布尔(Jean-Henri Fabre, 1823~1915年),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
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847 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
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
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
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
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
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昆虫记》内容简介】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这本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世界读者首次领略昆虫们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的描述等。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多角度了解法布尔,体会法布尔的情感。
2.了解科普作品的定义与阅读方法。
3.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目录及浏览全书内容,梳理本书主要内容。
4.演读圣甲虫片段,品味昆虫生活,感受昆虫的奇妙,感受诗意笔法。
【教学重点】1.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目录及浏览全书内容,梳理本书主要内容。
2.演读圣甲虫片段,品味昆虫生活,感受昆虫的奇妙,感受诗意笔法。
【教学难点】演读圣甲虫片段,品味昆虫生活,感受昆虫的奇妙,感受诗意笔法。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有这样一位科学家,达尔文称他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雨果称他为“昆虫学的荷马”,罗丹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
”罗曼·罗兰称“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与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
”鲁迅更赞美他是“‘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他究竟是谁呢?他就是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昆虫记》一起走入他的昆虫世界吧!设计意图:通过各国名人对法布尔的评价引起大家对法布尔及《昆虫记》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博物学家。
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维吉尔”。
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
他也为漂染业做出贡献,曾经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主要作品有:《昆虫记》(全十卷),《自然科学编年史》。
2.创作背景1823年12月,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
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
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
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法布尔半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等。
《名著导读_《昆虫记》_科普作品的阅读》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昆虫记》的作者、内容、主题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昆虫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昆虫记》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态、习性和分类。
4.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二、教学内容:1.介绍《昆虫记》作者詹姆斯·亨利·法伯的生平宁创作背景。
2.概述《昆虫记》的内容和主题,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多样性和奇奥的地方。
3.逐章阅读《昆虫记》,深入探讨其中所涉及的昆虫种类、习性和生态环境。
4.进行相关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昆虫的生活和行为。
5.讨论《昆虫记》对于昆虫钻研和珍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引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讲授部分:介绍《昆虫记》的作者和背景,讲解昆虫的分类和生态知识,概述书中的主要内容。
3.阅读讨论:分段阅读《昆虫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描写手法,讨论其中涉及的昆虫种类和生活习性。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昆虫的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亲身感受昆虫的奇异世界。
5.总结评判: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分享感悟和体会,评判《昆虫记》对于昆虫钻研和环境珍爱的意义。
四、作业设计:1.阅读笔记:要求学生每周整理一次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包括对昆虫的认识、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以及对环境珍爱的思考。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昆虫进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并结合《昆虫记》中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3.主题演讲: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演讲,选择一个与昆虫相关的话题,包括昆虫的生态作用、昆虫的分类特点或昆虫的珍爱意义等,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和观点。
4.综合评判: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实验报告和主题演讲,进行综合评判,评选出优秀作业并给予奖励。
五、教学评估:1.学生参与度:通过教室讨论、实验活动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进修态度。
《昆虫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阅读过程单”、“照片记录”等资料,对《昆虫记》进行阅读过程回顾。
2.开展“昆虫名片介绍”、“昆虫选美大赛”等活动,对《昆虫记》中的科学性和文学性进行阅读体验式分享。
3.聚焦《昆虫记》整本书阅读话题,展开小组研讨,在话题分享中,引发学生对科普读物展开探究性阅读。
教学过程:活动一《昆虫记》这样读(一)展示优秀“阅读过程单”同学们,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一起阅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我们一起分享一下这位同学的阅读过程。
(二)展示阅读“照片、视频记录”《昆虫记》这本科普读物,我们已经读过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读书过程中的那些经历吧!1.查着资料读读书时用过这种方法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
2.带着问题读,重复读这种方法叫什么呢?可以把没有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如果实在弄不明白还可以和同学讨论或者和老师一起解答。
3.做着批注读用过这种方法读吗?也可以把读懂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悟。
4.比较着读分男女生读这两段,有什么感受呢?咱们还把《昆虫记》与其他的科普读物对比读来体会法布尔式的语言风格。
(三)交流分享阅读方法除了以上读书方法以外,你在阅读过程中还用了哪些好的方法,跟大家一起来分享。
(大声朗读、制作昆虫名片、抄写好词好句、做阅读过程单……)小结:以后在阅读整本书时,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些好的读书方法。
活动二《昆虫记》我分享(一)“昆虫名片介绍”分享1.欣赏精美“昆虫名片”在这次阅读《昆虫记》的活动,老师搜集到许多同学们制作的精美的“昆虫名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昆虫名片(PPT 出示图片)。
(板书:《昆虫记》我分享)2.介绍展示“昆虫名片”我们班的同学已制作了昆虫名片,这些昆虫名片各具特色。
我们也像刚才介绍“螳螂”的那位同学一样,来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
(各小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一一介绍。
)学习任务A:小组轮流介绍。
B: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参与“最美昆虫”名片比赛,全班交流。
名著阅读《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昆虫记》,激发阅读《昆虫记》的兴趣;2.体会《昆虫记》文学性语言特色,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3.感悟作品的人文性,培养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体会《昆虫记》文学性语言特色,掌握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感悟作品的人文性,培养热爱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昆虫小档案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新朋友,想知道它们是谁吗?(依次屏显螳螂、蝉、蝴蝶的名片,并解说)首先登场的是螳螂,它安静的时候像是一位含羞的少女,可它捕食时却异常凶猛,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会吃掉自己同类,甚至伴侣。
下面这位呢蝉,它是有名的旷工,天生的歌唱家,最擅长表演金蝉脱壳呢!最后一位呢,大家不陌生,蝴蝶,美丽迷人,是无与伦比的禁食者。
同学们,这三位新朋友都来自迷人的昆虫世界。
今天就让它们做我们的导游,带着我们乘坐“昆虫号”列车去昆虫世界旅行吧!本次列车将途经“昆虫游乐园”“昆虫美文馆”“昆虫哲思站”。
在旅行过程中,我们将分为男生、女生两个小队,开展竞赛游戏活动。
最终获胜的一方会有惊喜哦!二、第一站:昆虫游乐园过渡:第一站——昆虫游乐园,到了!在昆虫游乐园里,有趣的游戏正等着我们。
(一)游戏转转转第一关—猜猜我是谁(共3道题,每道题回答正确得10分,回答错误扣10分。
屏显题目,两队学生抢答。
)男生:①A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一个多月)。
②人们说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还有一种昆虫也是,那就是B。
③C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A.蝉B.蟹蛛C.切叶蜂女生:①会发光的昆虫是A,它发光是为了求偶。
A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
②松树上常有B盘踞,它们以松树针叶为食。
③C能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
A.萤火虫B.松毛虫C.蚂蚁第二关——连线题(各4道题,正确率高且用时短者获胜,奖励20分。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学目标】1.学习恰当地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读书,了解书中的主要内容,并感受到作者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
2.体会作者运用全面细致的观察、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以及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3.感悟法布尔热爱自然、尊重生命、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法布尔作为一名文学家和科学家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到法布尔那细腻的笔触和无与伦比的观察力,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三位新朋友,想知道它们是谁吗?(依次屏显蝉、大孔雀蝶、萤火虫的名片,并解说)首先登场的是蝉,它是有名的旷工,天生的歌唱家,最擅长表演金蝉脱壳呢!下面这位呢,大孔雀蝶,欧洲最大的蝴蝶,美丽迷人,是无与伦比的禁食者。
这一位大家不陌生,萤火虫,法语俗称“发光的蠕虫”,看似天真温顺,实则是一种食肉动物。
同学们,这三位新朋友都来自迷人的昆虫世界。
今天就让它们作导二、任务导学,研读文本任务一:检查预习,明确读书方法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再结合书上122页的科普作品的“读书方法指导”,明确科普作品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课件显示科普作品特点和阅读方法,加深同学们的理解。
任务二:给昆虫做分类《昆虫记》中介绍的昆虫种类繁多,容量巨大。
同时,作者又对每种昆虫的研究过程、观察结果进行了细致深刻的记述,可谓包罗万象。
请你通读全书,同桌中间合作完成任务:给书中的昆虫做分类。
学生作品展示:按照昆虫技能分类建筑师:蝉、隧蜂空气净化师:圣甲虫、食粪虫、粪金龟捕猎高手:螳螂、萤火虫歌唱家:蝉、绿蝈蝈、蟋蟀导航家:大孔雀蝶、小阔条纹蝶育儿专家:象态橡栗象、郎格多克蝎......任务三:“我最爱的昆虫”展示请从书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昆虫,精读相关篇目。
为它设计一张昆虫展示“我最爱的昆虫”展示卡昆虫图片昆虫姓名相关篇章头衔巡展原著中的其他称呼,或根据主要习性命名观察点探究点印象最深的语段与点评三、写作特点总结法布尔不仅生动详尽地记录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习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而且记录了自己观察和探究这些内容的详细过程。
名著导读《昆虫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记》文学常识和法布尔;2. 体会《昆虫记》的“有趣”和“有益”,即品味其内容、语言之“趣”,学习其探究方法和科学精神之“益”。
教学重点体会《昆虫记》的“有趣”和“有益”,即品味其内容、语言之“趣”,学习其探究方法和科学精神之“益”。
教学难点理解以“虫性”关照“人性”,理解书中的哲理表达,感悟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评价,导入新课师:有这样一本书,让名家推崇备至,请看大屏幕(PPT ):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与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
——罗曼·罗兰(法国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中国作家、翻译家)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
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夫(普通的昆虫学里已经说得够多了),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
——周作人(中国散文家、翻译家)这部作品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名著《昆虫记》。
二、了解作者,走近作品阅读名著,我们首先要了解作家和写作背景。
师:老师这里整理了一份助读资料,我们请课代表上来给大家读一读吧!1823年12月,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方一个贫穷的农民家中。
上小学时,他常跑到乡间野外,兜里装满了蜗牛、蘑菇或其他植物、虫类。
法布尔15岁考入师范学校,毕业后谋得初中数学教师职位。
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到一本昆虫学著作,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
靠自修,法布尔取得大学物理、数学学士学位,两年后又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学位。
又过一年,31岁的法布尔一举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昆虫记》名著导读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本篇名著导读重点介绍了《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的生平及其成就。
被达尔文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法布尔一生致力于昆虫研究,他的《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在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为一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世界经典名著。
所以本篇名著导读的重点难点定为引导学生去感知美、捕捉美和发现美,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学生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阶段,由于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双重限制,缺乏对审美的鉴赏能力,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缺少对审美的体验和感悟能力。
所以通过阅读这篇名著导读,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与科学家,再结合后面的《昆虫记》选文,学生则可以进一步体会到法布尔那细腻的笔触和无与伦比的观察力,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人和大自然的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在课堂上若能调动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在与文本的沟通中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定能获得语言美及艺术美的双重享受。
三、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和协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互渗透和协调发展。
因而我从三方面拟定了本文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反复品味名著导读的内容,把握文中的关键字词与语句,结合《昆虫记》选文,加深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延伸拓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人和大自然的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2、教学重点理解法布尔作为一名文学家和科学家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
3、教学难点体会到法布尔那细腻的笔触和无与伦比的观察力,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人和大自然的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4.课时安排及目标内容本文是一篇重要的名著导读,主要是提升学生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能力,拟用一课时来达成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学生:①反复读名著导读,结合原著的阅读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将问题汇总制成问题卡片。
②从网上或图书馆查阅冰心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制成卡片,准备交流。
教师:①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包括昆虫的图片、视频。
②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涉及法布尔生平经历和创作过程,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昆虫记》。
③问题情境的设计尽可能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四、选择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及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料。
五、选择教学策略:1、整体设计思想:依总-分-总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
先直观地感受大自然中各种昆虫的生存状态,再探究名著导读的内容,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原著所包容的人文情怀。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与作品对话、与学生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体现课堂民主、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2、教学方法的确定:针对本篇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激情引趣,阅读《昆虫记》节选文章加深对原著精神的理解,合作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的关注生命的热情,创设问题情境法来启迪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或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阅读,深入品味其语言的风格与魅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其次,设置一个典型环节——生发体验。
在领略原著魅力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去关注文本渗透出来的人文精神,进而引导学生去关注自然,关注生命,将自己的情感体验用文字表达出来,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4、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1)新课的导入:如利用多媒体视频导入新课,用最直观地方式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探求知识的兴趣。
(2)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有效性、体现层次性,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感知作品语言美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3)典型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与文本形成沟通和对话,在情感的交流中完成自己对法布尔人文精神的体验和感悟。
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发情感、交流感悟的平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交流、表达,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现学生的情感触动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六、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见下表)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展示法布尔的图片及名字),大家根自由发言,交流自己所搜集的相关资料,互相补充。
课前布置预习,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二、三、据自己课前查阅资料的情况,说一说你对法布尔的了解。
2、同学们对法布尔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他写了著名的《昆虫记》,那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昆虫记》名著导读,一起来了解一下法布尔和他的作品。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阅读《昆虫记》名著导读,要求:(1)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做好标记。
(2)边读边划出自己认为关键的语句。
2、思考:这篇名著导读主要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再读文本,圈划品读。
指名朗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1、法布尔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对他以后的成长有什么重要影响?2、法布尔是如何进行研究与写作的?有何特别之处?1、自由朗读课文,并能够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例如:穷乡僻壤、辍学、按部就班、细腻等。
2、初步了解《昆虫记》名著导读的内容并做概括:文章重点介绍了法布尔的生平和他的成就与影响。
再次阅读课文,把握关键字词及语句,结合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
能力。
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推进新课,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走进文本。
阅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阅读,整体感悟文章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与归纳能力,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最完整的内容。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通过研读课文与合作讨论,深入理解原著的内涵。
四、五、3、人们对法布尔的评价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提示主旨,讨论探讨。
《昆虫记》的诞生离不开作者丰富的知识积累与认真研究,更重要的是法布尔的精神融入其中。
说说法布尔精神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拓展阅读,提升理解。
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导读里《昆虫记》的节选——《蟋蟀的乐器》,加深对法布尔及其《昆虫记》的理解。
可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篇选文是如何体现法布尔的精神以及《昆虫记》既是一部生物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的特点的?认真研读文本,结合自己所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思考与讨论。
法布尔精神可以包括: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探求真相,一丝不苟地观察研究,尊重并热爱自然与生命。
默读《蟋蟀的乐器》,边读边划出富有文学性的语句以及能体现法布尔精神的语句。
例如: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及对生命的挚爱。
按照要求,自主选择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利用资料的能力,从中能归纳分析出深层次的含义。
教师要注意起引导作用,但不能包办,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分析出来。
学生在阅读完名著导读的介绍之后,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原文的魅力。
这一环节可以作为拓展部分,使学生加深对前言的理解,并通过阅读,进一步提升品味鉴赏的能力。
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六、读后体会,升华情感。
1、仔细观察自己身边的某种昆虫或者其他小动物,用文字细致地描绘出来。
2、阅读《昆虫记》原著或选本,并记录下读书笔记,想一想:除了能从《昆虫记》优美的笔触中了解到科学知识之外,你还能读出什么?能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这种情感对你有什么启迪意义?完成作业。
……七、教学反思《昆虫记》名著导读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一、新课标多处提到“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而《昆虫记》正是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染、审美熏陶的好机会。
因此,在《昆虫记》名著导读的教学中,我重视对文本的挖掘,在读中让学生去感受、体验、思考、延伸,进而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真正活起来。
三、从整堂课来看,学生参与的意识比较强,能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浸染,很多同学在参与中升华了自己的情感和体悟。
当然,教学总是留存着或多或少的遗憾,在总结了本课值得肯定的地方的同时,现将不足提炼如下:一、由于时间的限制,加之课堂容量很大,有些教学环节未经深入探究,就匆匆带过。
像拓展延伸练笔写作部分,假如时间允许,可以选取学生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这样,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学生体悟能力欠缺,缺乏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很多同学仅仅停留在感性认知这一层面。
因此,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然界中的昆虫时,出现了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我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掌握不够准确,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得不够全面;在课堂上,我没有对这种突发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如果我适时转变教学方式,学生会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感知;二是学生语言比较苍白,词汇量匮乏,这也是学生言之无文的原因,这是我今后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
三、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实际表现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说明教师自身应加强专业学习,应该将课备得更全面、更充分一些,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智慧,增强课堂的应变能力。
总之,要想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得失,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