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9
八下第二章1-3节知识点+练习1.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速度v、时间t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模型:一个模型可以是、或,也可以是一个的示意。
模型可以表示很或很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
运用模型法的科学方法:研究磁感线、光线。
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的,而原子是的。
2、物质的构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例如:铁的性质是由保持的。
氦气的化学性质是由保持的。
氢气的化学性质由保持3、①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②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
4.粒子的大小与质量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并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
1.3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模型的建立: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历程: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模型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带负电)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模型(实验:原子核的的很小,很大,带电)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模型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电子云模型2、物质构成:原子核的秘密:数= 荷数= 数= 数 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显电中性)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符号表示:R AZ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原子核所占的质量很大,但占据的体积很小。
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电子的质量所占的比重极小,几乎可忽略。
5、科学家认为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 构成 8、 的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项目 原子离子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钠原子:Na2个钠原子:2Na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先写电荷数,后标出电性(+,—),例如:氧离子O 2— 2个氧离子2 O 2—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Na H Na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 性质。
八下第二章难点复习一、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结构碘单质-- 氧化铁-- 氧化铜-- 硫酸-- 盐酸-- 硝酸--碳酸-- 氢氧化铁-- 氢氧化铜--硫酸铵-- 碳酸氢钙-- 锰酸钾--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二、公式(6分)其中b%表示二氧化碳占空气的质量分数,c%表示碳占空气的质量分数。
(1)ag空气中,含二氧化碳bg,求碳占空气的百分比(2)ag空气中,含二氧化碳b%,求碳占空气的质量(3)空气中,含二氧化碳b%,求碳占空气的百分比练习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A、同一种原子B、同一种分子C、同一种元素D、无法确定2.化学式是()A.由化合价计算得到的 B.由实验测得的C.由某些权威人土想出来的 D.可以任意书写3.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A、H2B、H2SO4C、2H2OD、C2H24.经分析某一液体中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不可能是混合物C、不可能是化合物D、一定是纯净物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分子的体积一定比原子大C、l个氢原子的质量大约为一粒米质量的l%。
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大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7.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SFP B. C. D.8.重水的主要用途是在核反应堆中作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重氢原子核电荷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B.重氢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C.重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D.重氢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9.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多种,如碘单质由____(填微粒名称)构成的,氖气是由___ (填微粒名称)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______(填微粒名称)构成的。
八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复习及习题训练一、空气的成分及其作用:二、实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量1、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中的氧气,瓶中的气压下降,水被压入瓶中。
2、现象:红磷燃烧冒出白烟,冷却后,打个夹子,水通过导管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占整个瓶子容积约1/5。
3、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三、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①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略大。
③不易溶于水。
④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供呼吸,支持燃烧)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 S+O2 SO2现象:空气中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③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O2 CO2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④磷在氧气中燃烧: 4P+5O2 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⑤蜡烛(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现象:火焰明亮,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四、氧化反应1、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2、缓慢氧化:不易察觉的缓慢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3、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4、自燃: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做自燃。
5、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6、燃烧的条件: ①要有助燃剂。
②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以上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缺少任一条件,燃烧不能进行。
(灭火原理) 五、氧气的制取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原理 :①成 分体积分数 作 用氮气 78% 防腐、保鲜、冷冻,制化肥、炸药 氧气 21% 供生物呼吸,支持燃烧 稀有气体 0.94% 保护气,制作电光源,激光技术 二氧化碳 0.03% 光合作用、化工原料,致冷,灭火 其他气体及杂质0.03%2H2O2 2H2O+O2↑MnO2② 2KClO3 2KCl+3O2↑③ 2KMnO4 K2MnO4+MnO2+O2↑ 2、装置:氧气实验室制法(固固加热型)1、本实验装置易错处: ① 试管口应略向下 ② 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 ③ 酒精灯应用外焰加热④ 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 ⑤ 火焰应加热在试管底部⑥ 酒精量不少于1/4,不多于2/3 ⑦ 排水收集时导管不能太长 2、催化剂:我们把这样一类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 都不改变的物质称之为催化剂。
第2章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2)铁在氧气中燃烧:(3)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4、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 2O2 ====2H2O +O22KMnO4====K2MnO4 + MnO2 +O22KClO3 =======2KCl +3O2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5、催化剂。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1.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而原子是不可分的。
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从而使自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比是26个英文字母可组合成无数个英文单词一样。
②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③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和石墨。
④原子是一种微粒,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通常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极,不同种类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1.3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模型的建立:原子内部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②历程:道尔顿原子模型(1803年)――实心球模型汤姆生原子模型(1904年)――西瓜模型(汤姆生发现原子中有电子,带负电)卢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行星绕太阳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核的存在)波尔原子模型(1913年)――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1927年—1935年)――电子云模型2、物质构成:3、原子核的秘密: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显电中性)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所占的质量很大,但占据的体积很小。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测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几种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A.人工降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制尿素、化肥D.灭火器灭火2.某气体易溶于水,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里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这种气体。
若用这种气体与氧气相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收集该气体的方法与氧气相同B.该气体的性质与氧气不同C.可采用与制氧气相同的实验装置来制取该气体D.加热时要使试管受热均匀,再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3.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3.2克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则该有机物中(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只含有C、H两种元素。
4.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三种气体的集气瓶中C.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D.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5. 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并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同学提出于下列环保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
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6.实验室制CO2一般有5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7.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A.在实验室用一支漏底的试管,一个小烧杯,一个带导管的橡皮塞和一团细铜丝,可组装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杂质C.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来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完整版)浙江科学⼋年级下册第⼆章知识点第⼆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模型、符号的建⽴与作⽤1、模型(1)定义:通过⼀定的科学⽅法,建⽴⼀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解释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就是模型⽅法。
(2)作⽤:可以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幅图、⼀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意。
2、符号:(1)代表事物的标记(2)符号的作⽤:(1)简单明了地表⽰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注:模型与符号的区分:模型可以反映或代替客观对象;符号只能简单明了的表⽰事物。
⼆、物质与微观粒⼦模型1、分⼦与原⼦的区别和联系1、卢瑟福的α粒⼦轰击⾦箔实验:1、⼤多数α粒⼦穿透⾦箔,且不改变前进⽅向,说明原⼦核很⼩,原⼦中有很⼤的空间2、有⼀⼩部分α粒⼦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核带正电3、有极少数的α粒⼦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被弹了回来,说明原⼦的质量集中在原⼦核上2、第⼀个提出原⼦概念的⼈是道尔顿;第⼀个发现电⼦的⼈是汤姆⽣。
3、原⼦的结构核外电⼦:带负电荷原⼦质⼦:带正电荷原⼦核质⼦数+中⼦数=相对原⼦质量中⼦:不带电荷注:(1)核电荷数=质⼦数=核外电⼦数(2)根据核电荷数(即质⼦数)区分原⼦和元素;(3)在⼀个原⼦核中⼀定含有质⼦不⼀定含有中⼦(如氢元素)(4)同位素:原⼦中核内质⼦数相同,中⼦数不相等的同类原⼦的总称。
四、组成物质的元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数)的⼀类原⼦的总称。
注:元素和原⼦的区别2、元素的分类1、⾦属元素2、⾮⾦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注:稀有元素:性质⾮常稳定,在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或物质发⽣化学反应,在⾃然界的含量稀少的元素3、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空⽓、海⽔、盐酸)物质单质:由⼀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A B C D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Na-23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 、空气B 、冰水混合物C 、氧气D 、高锰酸钾 3、空气中体积分数占78%的气体是( )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4、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 、铁钉 B 、木炭 C 、白磷 D 、硫粉 5、下列物质燃烧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纱或水的是( ) A 、木炭 B 、铁丝 C 、硫 D 、红磷6、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量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 ) A 、质量减少 B 、质量增加 C 、化学性质改变 D 、化学性质不变7、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成为可能,从而可以直接用原子来制造分子。
若能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 6H 12O 6),下列不需要的是( ) A 、碳原子 B 、氢原子 C 、氮原子 D 、氧原子8、根据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A +3O 2 2CO 2+2H 2O 可推测A 的化学式是( ) A 、CH 4 B 、C 2H 4 C 、C 3H 6D 、C 3H 89、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C+O 2点燃==CO 2 B 、2KClO 3 == 2KCl+3O 2↑ C 、Zn+ H 2SO 4 = ZnSO 4+H 2↑ D 、HCl + NaOH=NaCl+H 2O10、下列四种变化中,其中一种与其它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应该是( ) A 、铁生锈 B 、水汽化 C 、煤燃烧 D 、呼吸作用11、下列生理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煤气中毒12、动物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占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水蒸气13、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呼吸作用()A、完全停止B、同时进行C、部分停止D、无法进行14、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于()A、根从土壤中摄取B、叶从空气中吸收C、光合作用合成D、以上都是15、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常用是()A、碳和氧气B、石灰石和盐酸C、大理石和稀硫酸D、碳酸钠和盐酸16、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四、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综合A)一、选择题1.我国研制新型环保磁制冷冰箱,钆(Gd)是所需的重要材料。
钆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64B、57C、93D、1282.下列方框中,符合2N2意义的示意图是()A B C D3.下列图片中,不属于模型的是()A、细胞结构图B、2009国际天文年标志C、地球仪D、甲烷分子4.据报道,科学家确认存在一种与C60 的非常相似的“空心足球”结构的分子N60。
在高温或机械撞击下,分子中的巨大能量会瞬间释放出来。
N60 很可能成为一种极好的火箭燃料。
N60 属于()A、混合物B、化合物C、单质D、C60 的同位素5.关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锰、氧气四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氧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C、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D、都含有氧元素6.(2019·泰安)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氧气C、水D、氯化钾7.19世纪时化学家对氧化锆的化学式有争议,后经实验测定,锆(Z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其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3。
试推断与锆的氯化物价态相同的氧化锆的化学式为()A、ZrOB、Zr2OC、Zr2O3D、ZrO28.(2019·吉林)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A、很小B、不断运动C、有间隔D、不可分9.(2019·武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C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D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10.亚硒酸钠(Na 2SeO 3)含硒(Se )元素,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
亚硒酸钠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5 B 、+5 C 、-4 D 、+411.肉毒碱(化学式为C 7H 15NO 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最佳的减肥营养素。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模型(1)定义: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解释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就是模型方法。
(2)作用: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 1)代表事物的标记(2)符号的作用:(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注:模型与符号的区分:模型可以反映或代替客观对象;符号只能简单明了的表示事物。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分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相同点(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分子的扩散运动;( 3)微粒间都有空隙 - 可压缩;( 4)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 5)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联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组成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碳、硅氧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铁三、原子结构的模型1、卢瑟福的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1 、大多数α粒子穿透金箔,且不改变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原子中有很大的空间2 、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子核带正电3 、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说明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3、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原子质子:带正电荷原子核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注:( 1)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根据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区分原子和元素;(3)在一个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质子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元素)(4)同位素: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等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C )A.镁条 B.红磷 C.铁丝 D.硫磺2.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人氧气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白色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3.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时以及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一定能加快反应速度⑤化学性质不变⑥若用双氧水制氧气忘了添加二氧化锰,则会使氧气的产量减少⑦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A .①③ B. ②④⑤⑥ C. ②⑤⑥ D. ②⑥⑦5.燃烧时不会污染空气的燃料是()A、煤气B、煤C、氢气D、木炭6.质量相等的四份氯酸钾固体(性质与过氧化氢类似),第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第二份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加入少量玻璃细粉,第四份不加其他物质.使它们受热完全分解,反应迅速且放出氧气的量最多的是()A.第一份 B.第二份 C.第三份 D.第四份7.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浇灭B.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C.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D. 电器失火时,先用泡末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CH等燃料在空气不断输入时,直接氧化,使化学8.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4能转变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
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C.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 O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9.某气体易溶于水,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里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这种气体。
复习题1.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氟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写出原子序数为13、17二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20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4)表中与P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5)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离子(填“阳”或“阴”)。
2.ClO2可以用作漂白、自来水消毒等,有漂白、消毒效果好,且副作用小等优点。
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1)从以上微观模拟获得的直观信息有;(答一条)(2)氯元素的化合价有种(3)若用a代表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b代表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c代表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则上述反应生成物中的和之间的质量比为。
3.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
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氮原子核。
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下列三种实验现象。
试根据原子核的结构对(2)、(3)所述现象做出解释。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原因是;(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4.锌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力功能低下。
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牌口服液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化学式:C12H22O14Zn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mg ××制药厂(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第2章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 Ca—40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2.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元素符号不同B.原子质量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3.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汤姆生、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的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4.一种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X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a/12b B.12a/bC.b/12a D.12b/a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AlO B.Al2O3C.O2Al3D.OAl6.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
当活塞慢慢上提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7.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H 2O ——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B .4H —— 4个氢元素C .C a +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D .2CO 2——两个二氧化碳离子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A .铝AlB .氯化钾KCLC .氧化铜CuOD .五氧化二磷P 2O 59.胭脂红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是C 20H 11N 2O 10S 3Na 3。
下列关于胭脂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B .1个胭脂红分子中含有49个原子C .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4 g10.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浙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练习一、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使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______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______,代表模型的是 ______A地球仪; B t;Cρ;D 细胞模式图;E地图;F S=vt; G W.C.; H O2 3.读图:书本P3图1-2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 ______(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______ ;(2)______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3)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______(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 ______发生了变化而已。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水最终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它们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这是个______变化(物理或化学)。
2.英国科学家______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读图P5图1-4水分子电解模型图:(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 ______ 个氧原子和______个氢原子。
______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______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2)从中可知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______是分子______为原子,原子再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 ______(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______(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______可再分,而______不可再分,所以______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______(不同或相同),所以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第2章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2)铁在氧气中燃烧:(3)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4、氧气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 2O2 ====2H2O +O22KMnO4====K2MnO4 + MnO2 +O22KClO3 =======2KCl +3O2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5、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本身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本身化学性质6、灭火和火灾自救(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C(2)分解反应:A B+C2、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④物质总质量3、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4)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列出方程求解写出简明答案四、生物的呼吸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鼻腔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咽:通道呼吸道喉:气管、支气管部分支气管肺肺泡管(有很多肺泡)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2)、呼吸运动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2)肺泡内气压变化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2、动物的呼吸: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五、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淀粉)+氧气(3)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②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能量③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2、二氧化碳①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②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
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③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④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
(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①不能供呼吸②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与水反应:CO2 +H2O=H2CO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④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 CaCO3 +H2O (4)二氧化碳的用途:①灭火②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光合作用:呼吸作用①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②在光照下才能进行有无光都能进行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④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
三、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2)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1)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
3、保护臭氧层。
(1)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
(2)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①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
②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4、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
(2)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
(3)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四、空气污染与保护1、空气污染(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②土地沙漠化③车辆尾气的排放④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2)空气污染的种类:①汽车尾气②可吸入颗粒物(烟尘)③ SO2 ④酸雨4、保护空气(1)洁净的空气才能保证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长。
(2)保护空气的措施:①使用清洁能源②控制污染源③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防④植树造林。
附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
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第七步:熄灭酒精灯。
例题:16克氧气和10克碳完全燃烧是否一定生成26克的二氧化碳?为什么?请列试计算。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各种气体中,可用来制作霓虹灯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在空气中,按体积百分比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3.关于氧气的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总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可以燃烧C.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其他物质反应D.不易溶于水4.某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备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5.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物质组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肯定不含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6.实验室里采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下列关于H2O2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它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C.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足够的温度,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硫粉放入氧气中即燃烧产生二氧化硫C.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最终一定引起自燃D.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8.区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最佳方法是()A.测量3瓶气体的密度B.测量3瓶气体的水溶性C.通入澄清石灰水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3瓶气体中9.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D.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10.下列物质中,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还是氧化物的是()A.纯净的盐水B.液氧C.葡萄糖D.冰水混合物11.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1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钾和氧气。
现有m克氯酸钾与2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留下残余物n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m+n)克B.(m-n-2)克C.(m-n+2)克D.(n-2)克13.12克碳在38克氧气中完全燃烧,根据反应物间的质量比判断出反应情况为()A.恰好反应B.氧气有剩余C.碳有剩余D.无法判断14.化学反应A + 2B ===== C + D 中,5.6克A和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在要得到0.4克D,所需A的质量为()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15.在化学方程式2R ===== X2YZ4 +YZ2 + Z2中,R的化学式是()A.XYZ3B.X2YZ3C.XYZ4D.X2Y3Z416.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10克,点燃后生成水,并剩余1克氢气,那么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是()A.2克氢气和8克氧气B.1克氢气和9克氧气C.5克氢气和5克氧气D.4克氢气和6克氧气17.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A.能溶于水生成碳酸B.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C.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又比空气的密度大D.它在高温低压下能变成干冰,干冰可以致冷18.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量()A.等于植物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B.小于植物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C.大于植物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D.无法判断19.促使气体进出肺的直接原因是()A.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B.肋骨和横隔膜的升降C.胸腔体积的变化D.胸腔内气压的变化20.下列关于臭氧和臭氧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臭氧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B.臭氧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C.臭氧层能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D.氯氟烃会破坏臭氧层,因此应该静止使用含有氯氟烃的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