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一语文《宝玉挨打》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宝玉挨打》一课,内容包括第二十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林黛玉误剪香罗带”和第二十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贾迎春误嫁中山狼”两部分。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宝玉因误剪香罗带一事受到贾母责打,以及宝玉与黛玉、宝钗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重要词语、成语、典故的含义及用法。
2. 分析课文人物形象,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3. 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典故,体会课文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巡回指导。
3. 词语解释:讲解课文中重要词语、成语、典故,如“香罗带”、“误剪”、“中山狼”等。
4. 人物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形象,讨论其性格特点。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讲解答题方法和技巧。
6. 随堂练习:针对课堂所学,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宝玉挨打》2. 人物关系图:展示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之间的关系。
3. 重点词语:香罗带、误剪、中山狼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性格的认识。
答案示例:宝玉挨打的原因:误剪香罗带,引起贾母不满。
人物性格分析:宝玉:多情、善良、任性;黛玉:敏感、多疑、善良;宝钗:端庄、贤惠、稳重。
2. 拓展延伸:阅读《红楼梦》其他章节,了解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在全书中的命运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分析宝玉挨打这一事件,让学生了解了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物性格特点,提高了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高一语文《宝玉挨打》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宝玉挨打》一课,内容包括第二十五章的全部内容。
该章节详细描绘了贾宝玉因受到贾母责骂而心情沮丧,后被贾政误打一顿的故事,通过事件展示了贾府的人物关系和宝玉的个性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语、成语、典故及修辞手法。
2. 分析贾宝玉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反叛性格的形成原因。
3. 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领会作者曹雪芹通过事件反映封建家族矛盾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人物关系和封建家族矛盾。
教学重点:宝玉挨打情节的理解,以及贾宝玉、贾母、贾政等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宝玉挨打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内容。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成语、典故等,理解宝玉挨打的过程。
3. 课堂讲解:a. 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成语、典故进行解析。
b. 分析贾宝玉、贾母、贾政等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人物关系和家族矛盾。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宝玉挨打情节的一道阅读理解题,指导学生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分析并讨论宝玉挨打事件对贾府家族矛盾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宝玉挨打事件经过。
2. 重要人物性格特点:贾宝玉、贾母、贾政。
3. 小说的情节结构及创作意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人物关系和封建家族矛盾。
答案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对贾府家族矛盾进行深入分析,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宝玉挨打事件的讲解,学生对贾府家族矛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不够积极,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红楼梦》其他章节,深入了解贾宝玉的成长历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红烛》公开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教材定位】《红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第二篇文章,在延续“青春”这一主题的同时,拓展了生命的意义。
“青春”不止意味着宏图大志、激情与梦想,还意味着有更多的使命与责任,意味着要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历史担当。
而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有时是需要足够的奉献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这篇课文,就是诗人闻一多在面对红烛时的思考,由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引入对红烛的思考,由“红烛”到自己,写出的是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道出的是自勉自励,不断向前的无畏精神。
这对青少年树立人生理想,培养人文情操具有指导意义。
【素养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2.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3.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难点】把握整首诗歌的情感结构,体会闻一多诗歌的“三美”艺术。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诵读法、点拨法。
2.点拨法:抓关键核心意象“红烛”,了解情感结构,进而深化主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初读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时,可曾引发你的思考?可曾被诗句所描写的“蜡烛”所触动?那么,你曾经想到的,可以用蜡烛来形容的人,包括谁?我想,这些问题,在懵懂时期的我们,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位诗人—闻一多,看看他是怎么写“烛”的。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淆水县人。
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翌年正式入学。
“他到清华学校以的致命伤1916年开始到1920年上半年,经常有旧诗发表。
在学校中颇有诗名”。
“五四运动以后,他致力于新诗的创作。
……他自己编过一本手抄的《真我集》,录存1920年至1921年间写的新诗。
2《登泰山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课题《登泰山记》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掌握通假字及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分析赏鉴精彩的写景片段,品味姚鼐笔墨简洁,用词传神,真切生动,以神韵为宗的语言特色,体会文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学习写景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反复吟咏,运用联想、想象感受泰山的山水美、文化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梳理写景记游的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教学难点赏析精彩的写景片段,掌握写景的角度和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当自然山水遇见中国文人,山水也就拥有了生命。
《登泰山记》,以登山为内容,以游记为体裁,列为名篇,意趣盎然。
一、自主学习(一)作者简介姚鼐,_________ 代著名散文家,与并称为“桐城三祖”。
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___,世称___先生,安徽桐城人。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
著有《____________ 》等,曾编选《》。
(二)写作背景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
乾隆三十九年,以为名,告归田里,道经与挚友泰安知府于此年十二月二十日傍晚。
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十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三)题目解读泰山在山东省中部,主体在泰安市城北,总面积436 平方公里,海拔1524 米。
泰山古称_____________,别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南岳衡山(在湖南)、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并称五岳,而泰山居东,突元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蜀道难》公开课教案高一语文备课组XXX【教学内容分析】《蜀道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3的课文。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
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
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
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XXX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
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
因此,把XXX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
通过了解XXX的诗了解XXX,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
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XXX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XXX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
使学生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
【学情分析】《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
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常常朗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朗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
高中的学生在头脑上逐步从老练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
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学生敢于开口去朗读,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矛盾。
在诗歌教学上,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一定的了解。
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足的。
因此,在《蜀道难》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学生的已知与未知。
学生可能会被XXX艰深的用词抑制了兴趣,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
【设计思想】针对学生对诵读古诗的畏缩情绪,我决定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
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掌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
另一条主线在于梳理分析《蜀道难》的句法特点、主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探究XXX对乐府旧题诗的创新和超越,进而探讨XXX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
高一语文《宝玉挨打》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宝玉挨打》一课,内容包括小说的第四十一至四十五�回。
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贾宝玉在贾府中因误会被打的情节,通过事件展开对贾府人物性格的描绘,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分析贾府人物性格特点。
2. 掌握小说的叙述手法,学会从多角度解读文本。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小说的叙述手法,理解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教学重点:掌握贾府人物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红楼梦》的简介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情境。
2. 课堂讲解:a. 对小说第四十一至四十五回的情节进行梳理,分析贾府人物性格特点。
b. 讲解小说的叙述手法,如视角切换、插叙等,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 例题讲解:分析第四十二回中贾母对宝玉的态度转变,讲解答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第四十三回中贾政打宝玉的原因,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主要人物:贾宝玉、贾母、贾政等。
2. 情节概括:宝玉挨打、贾母态度转变、贾政打宝玉原因。
3. 叙述手法:视角切换、插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宝玉挨打》中贾府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2. 答案:要求学生对贾府人物性格进行具体分析,结合文本阐述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对教学难点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其他章节,深入了解贾府人物形象,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 板书设计中的叙述手法部分。
3.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题目及答案。
一、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1. 引导学生关注第四十二回中贾母的态度变化,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00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及特点;–通过学习李白《将进酒》等诗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学习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词语、句子和修辞手法,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境界;–能够默写一定篇幅的诗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能够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古诗词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兴趣,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及特点;•通过李白的《将进酒》等诗歌,深入理解其内涵,把握文学风格;•学习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分析诗歌内涵和文学风格;•运用修辞手法深化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古诗词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全班齐读和个人默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1. 绪论(10分钟)•引入教学主题:今天我们的课程是关于古诗词的;2. 了解古代诗词的发展历程及特点(15分钟)•通过PPT呈现古代诗词的历史发展过程,并简要介绍各个时代的诗词特点;•让学生能够自己归纳总结,体会每个时代诗词的不同,比较不同时代的诗词特点。
3. 学习李白的《将进酒》(40分钟)•教师先快速讲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齐读全诗,并结合情境,让学生进入作者的视角,感受其文化背景的独特性,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内涵;•分析诗歌中的词语和句子,并运用平凡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并让学生自己举例子来说明;•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讨论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4. 教学总结(10分钟)•简要回顾本堂课涉及的课程内容,强调学生需要记住的重点知识;•提出下堂课程的预习要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
六、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分析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歌,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文学风格,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艺素养。
高一语文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灯下漫笔》高一语文教案《灯下漫笔》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灯下漫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其教学价值《灯下漫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编者将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定位为“说理性散文”。
“说理性散文”具有浓厚的思辨性和人文性,与高一册第二单元和高三册第三单元以记叙描写为主、重抒情的散文相比,是思维水平上的提升,与高五册第一单元“哲学随笔”相呼应,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也符合高中生认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规律。
基于这种认识,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意义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散文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意识。
作为单元的起始课,《灯下漫笔》对于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灯下漫笔》选自鲁迅先生早期杂文集《坟》,原文分“谈古”和“论今”两部分,选文是“谈古”部分。
尽管选文与鲁迅的其它杂文相比,没有复杂的背景,语言朴实、叙事简洁、文脉清晰,但由于鲁迅先生的叙述方式比较独特、所传递的思想比较深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相当的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的解剖和对深沉思想的领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养成深入观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进而发展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的知情结构及与文本的契合点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学生已经接触较多复杂散文,有一定的鉴赏意识,但这种意识只是概念化的模糊的影子,还不具备有意识的解读、鉴赏的能力,特别是面对难度较大的文章,这种能力往往显得很苍白软弱。
当然,这种模糊的影子已经可以使学生敢于面对这类文章,至少在这类文章面前不会有畏惧感。
从情感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年学生已经基本摆脱初中生的稚气,其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基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和认知倾向,可以并且愿意把目光更多地转向社会、历史、文化,关注人生和人性,关注人类整体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王佐良《上图书馆》公开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明确图书馆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2.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理顺课文的结构和内容;2、归纳王佐良回顾的几段去图书馆的经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象。
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人如沐春风,你会觉得他深邃厚重,觉得自己得到很多启迪。
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而气象万千。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
人的生命长度由基因等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而后天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和充实。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2、写作背景有一段时间,社会流传着“读书无用论”,这是一种否定知识与学习的社会思潮。
作为一个读书人,王佐良想尽一切办法,激发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读书热情。
3、作者介绍外语界泰斗级人物——王佐良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
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
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
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
王先生对诗歌翻译的要求充分地反映出他对翻译的最高要求,即“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4、题目解说“上图书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表明文章所写的是去图书馆的经历和感受。
5、层次结构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上图书馆之乐;第二部分:(4-9)上图书馆的经历;第三部分:(10)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高一语文公开课授课教案参考五篇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
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1《六国论》教学目的: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
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
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
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句式:状后、被动、定后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三、揭示写作目的(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北宋,北宋当权者——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
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
《芣苢》公开课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教材定位】《芣苢》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课文都是描写劳动的古诗,从中可以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感受到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体会古诗超越时空的魅力。
《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
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要在诵读中体会其重章叠唱,回环往复的特点,感受其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的意境美和画面美,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概括《诗经》的艺术特点。
【素养目标】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和四言诗的特点。
2.诵读诗歌,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3.概括诗歌的主旨,积累《诗经》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点拨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用语言为我们描绘的美妙意境,从小便萦绕在我们心头,培育着我们的民族心,文化根。
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朴素而浪漫的时代,一起感悟这首《芣苢》诗歌。
二、文化常识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305篇。
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无法考证。
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
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8-2沉郁顿挫杜甫诗《登高》高一语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千古哀情,悲秋绝唱——登高杜甫统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赏析情景交融、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重点】赏析情景交融、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学习难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方法】品读语言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观象。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登高诗”呢?预设:1.登高望远,思亲怀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登高望远,抒怀励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节课我们跟随杜甫去《登高》,聆听诗人的吟叹,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知人论世(一)生平经历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1.读书壮游时期(712-745):(涉世不深)年青时,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忧国忧民)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反对党八股(节选)》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学习在批判错误中充分阐述正面主张的说理方法。
2.学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
3.认识党八股对革命工作的危害和反对党八股、树立好文风的重大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清党八股的罪状和它对革命工作的危害。
2.学习本文边破边立、分项列举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在字数、体式、语气、题旨和思想内容上均有严格限定,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
而党八股与之类似,指的是内容空洞、形式死板的文章或报告。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上发表《反对党八股》的讲话,一一列举了党八股的罪状。
都有哪些罪状呢?让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
2、写作背景《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是继《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后的又一篇重要的整风文献。
当时,为了总结历史经验,肃清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恶劣影响,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党中央开展了全党的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3、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他创作的许多诗词气魄雄浑,意境壮阔。
记载着诗人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
他的诗歌代表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采桑子重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
4、题目解说“八股”,即八股文,原为明清时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在字数、体式、语气、题旨和思想内容上均有严格限定,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
2《插秧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课题《插秧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学生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朗读节奏,体会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分析诗中描绘的农民插秧的图景,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赏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品味诗歌语言浅白流畅、自然清新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劳动之美。
教学重点学生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学生感受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劳动精神,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我们怀抱着对荷塘之上美景的憧憬,从童真走来。
今天,让我们一齐走近杨万里描绘的另一幅生活图景,一起来学习《插秧歌》。
一、自主学习(一)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_________________。
吉州吉水(今江西)人。
著名诗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成大并称为“”,当时被奉为_________________。
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勉励杨万里以“"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 ,世称_________________。
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
开禧二年(1206 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
获赠_____________,谥号“”。
杨万里的诗作数量极富,在宋代仅次于陆游,达4200 余首。
杨万里广泛地向前辈学习,但又绝不为前辈所固,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
初学_____________,重在字句韵律上着意,五十岁以后诗风转变,由师法前人到师法, 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
2-2 《红烛》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青春的奉献与牺牲——红烛统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通过诗中的具体意象,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精神内涵。
2.了解学习诗中的比喻、拟人、象征的修辞手法。
3.能够通过阅读诗歌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韵律,把握诗歌内容;【教学难点】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体悟红烛的象征意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这个人是谁?他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也是一位言行一致、执着救国、无私无畏的民主战士。
他就是闻一多。
二、作者、作品1.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著有诗集《红烛》《死水》。
人物经历: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新月派代表闻一多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提倡诗歌创作“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指诗歌从听觉方面来说表现的美,包括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等各方面的美,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绪,流畅而不拗口。
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
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
新诗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是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联读-高一语文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感受新诗魅力,擦亮青春底色——《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联读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通过赏析意象、体会口吻,认识“五四"初期新诗“狂飙突进”的特点、表现及原因。
2.通过赏析《红烛》,理解意象,感受新诗的“规范化"。
3.发现《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关注时代与民族的共同主题,感知“青春激扬”的单元主题。
【学习过程】一、导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人心者,莫过于诗。
"本课让我们通过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闻一多的《红烛》,走进“五四”初期的新诗,品味“五四"初期新诗的“狂飙突进”和“规范化",感受时代的风云变幻。
二、新诗知识支架:1.什么是新诗?新诗又称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
熟悉的新诗:《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爱这土地》《再别康桥》《远和近》《断章》.......2.新诗的特点。
(1)形式自由,分行排列,有和谐的音乐性。
(2)内容新颖,内涵开放,有高度的概括性。
(3)意象重于修辞,有鲜明的形象性。
(4)语言白话易懂,有浓烈的抒情性。
一读诗歌,感受形式和韵律提问: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闻一多的《红烛》在韵律、形式、抒情以及和传统诗歌的关系等方面有何特点?明确:传统诗歌受格律的限制,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要求,多采用间接抒情,表达含蓄。
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中国传统诗歌截然不同。
①打破格律:不限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很宽松。
②感叹词特别能能直接表现感彩,而感叹词中“啊”最能抒情的。
这首短诗,用了8个“啊",两个连用,重复四次,情感倾泻而出,喷涌而来,和传统诗歌追求的含蓄蕴藉截然不同。
③用了10个感叹号,帮助抒情,强化了情感,使诗歌充满力量。
高一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2. 掌握高一语文的教学大纲和教材;3. 熟悉高一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篇目分析;2. 高一语文教学大纲的解读和掌握;3. 高一语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大纲解读1. 首先向学生介绍高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篇目,引导学生了解教材的结构和主要内容;2. 分析和解读高一语文教学大纲,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3. 引导学生思考高一语文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关系,了解教学大纲对教材的导向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 介绍高一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2. 介绍高一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例如课堂讲授、小组活动、课外拓展等;3. 引导学生思考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第三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1.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设计一节高一语文课堂教学;2. 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任务,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3. 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2.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进行评估;3. 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应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五、教学总结与反思:1.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检查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2.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是否合理进行反思,寻找改进的方法;3.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能够帮助高一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熟悉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并通过教学评估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
课题:烛之武退秦师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古文单元的第1节课,《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
《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
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
《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
《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
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也集中体现了外交辞令在战争中的作用,学习这一课要好好体会劝说的艺术。
二、学生第一课时利用手中的参考资料及课本中的注释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
本节课在检查自学效果后重点强调文言实词和虚词后,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劝说的艺术,难度应该不会很大。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
虚词:之、以、于等。
2、能口头翻译课文内容。
3、能理清层次结构,把握人物形象。
4.品味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五、教学过程
1.检查第一课时学生的自学成果
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提出翻译要求:一一对应,尽量直译;直译不能的意译。
2.理清故事情节。
板书以下问题,要求学生用原文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并在句子中标出应该掌握的文言词语。
(1)晋侯、秦伯围郑的理由是什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晋、秦军驻扎地的什么特点?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谁推荐的烛之武?如何推荐的?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4)烛之武如何推辞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郑伯如何道歉的?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6)烛之武的劝说分哪几个层次?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7)烛之武的劝说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以上各句中划线词为必须掌握的文言词语)
3.品味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学生讨论: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
么水平?
点拨:本文着重描绘的人物就是烛之武,他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善于外交辞令。
因此把握烛之武的劝说特点对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很有帮助。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四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4.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问:根据以上分析,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形成板书。
一、志士。
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
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二、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
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三、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
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
5.课堂小结:《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凸现了主人公烛之武的超群才干和惊世智慧。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
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附:板书设计
文章脉络:
秦晋围郑-- 烛之武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晋师撤离
劝说艺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的形象:
志士、勇士、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