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17.46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有理数的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法》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第一节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有理数的乘法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之一,它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即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学习有理数的乘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有理数乘法的规则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充分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本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2.教学难点: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有关有理数乘法的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法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学生活动用品: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和加减法。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让学生初步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规律。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本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有理数乘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法则。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精选7篇)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篇一一、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归纳、猜想、验证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精神,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难点:两负数相乘, 积的符号为正与两负数相加和的符号为负号容易混淆。
3.关键: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具准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小学,我们学习了正有理数有零的乘法运算,引入负数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呢?五、新授课本第28页图1.4-1,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点O。
(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分析:以上4个问题涉及2组相反意义的量:向右和向左爬行,3分钟后与3分钟前,为了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那么(1)中2cm记作+2cm,3分后记作+3分。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及教学设计篇二一、知识与技能(1)能确定多个因数相乘时,积的符号, 并能用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2)能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问题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 验证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能用法则进行多个因数的乘积运算。
2.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3.关键:让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规律。
教具准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请叙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7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2. 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3. 熟练进行两个有理数乘法的运算.4.理解倒数的概念.5.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若干有理数的乘法的简单运算,从中总结归纳出乘法运算的特点及性质.采用研究式学习的方法,并配以一定量的计算来达到熟练掌握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目的.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四、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中的符号法则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如果甲水库的水位每天上升3cm,那么4天后的水位与今天相比变化多少?(2)如果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cm,那么4天后的水位与今天相比变化多少?这些结果,是我们根据实际生活经验获得的.那么能不能把上述问题中的变化结果能用有理数来表示吗?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那么4天后甲、乙水库的水位变化量为:甲水库变化量为:(+3)+(+3)+(+3)+(+3)=(+3)×4=+12(cm)乙水库变化量为:(-3)+(-3)+(-3)+(-3)=(-3)×4=-12(cm)师:大家知道相同的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在有理数中也是适用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内容:《有理数的乘法》.(二)讲授新课有理数分为三类:正数、0、负数,那么有理数的乘法应该分几种情况?正数×正数正数×0正数×负数0×负数负数×正数负数×负数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个式子(-3)×4表示4个(-3)相加,那么接下来的式子大家能不能得到?(-3)×4=-12(-3)×3=(-3)×2=(-3)×1=(-3)×0=接下来的你还能得到吗?当然可以观察上面的等式.(-3)×(-1)=(-3)×(-2)=(-3)×(-3)=(-3)×(-4)=学生仔细观察这一列算式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使他们自己发现:当第二个因数减少1时,积增大3,所以猜想当第二个因数从0减少为-1时,积从0增大为3;第二个因数从-1减少为-2时,积从3增大为6;以此类推.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你观察到的规律,提示从符合、绝对值的变化等思考。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标[5篇]第一篇:“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标《有理数的乘法》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能力;2.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3.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4.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能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5.本节课通过蜗牛在直线上运动说明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第二篇: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一、学情分析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
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不太熟悉水位变化,故改为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二、课前准备把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为10个小组,以便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能力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
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2、小组探索、归纳法则(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a.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 ×3= b.-2 ×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2. 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积极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有理数加法、减法、除法,引出有理数乘法。
2. 新课讲解:讲解有理数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举例说明。
3. 案例分析:分析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计算面积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找到的有理数乘法应用案例。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理数乘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有理数乘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性质。
七、教学内容:1.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
2. 有理数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性质。
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以及乘法运算的性质。
2.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九、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理数乘法运算的讨论。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十、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6篇】有理数的乘法教案篇1目标:1、学问与技能使同学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把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娴熟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受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进展观看、探究、合情推理等力量,会进行有理数和乘法运算。
重点、难点:1、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
2、难点:有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确定有理数乘法积的符号。
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1、由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正数的加减法可以扩充到有理数的加减法,那么乘法是可也可以扩充呢?乘法是加法的特别运算,例如5+5+5=5×3,那么请思索:(-5)+(-5)+(-5)与(-5)×3是否有相同的结果呢?本节我们就探究这个问题。
3、在一条由西向东的笔直的公路上,取一点O,以向东的路程为正,则向西的路程为负,假如小玫从点O动身,以5千米的向西行走,那么经过3小时,她走了多远?二、合作沟通,解读探究1、学校学过的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乘法的安排律:a×(b+c)=a×b+a×c假如两个数的和为0,那么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由前面的问题3,依据学校学过的乘法意义,小玫向西一共走了(5×3)千米,即(-5)×3=-(5×3)3、同学活动:计算3×(-5)+3×5,留意运用简便运算通过计算表明3×(-5)与3×5互为相反数,从而有 3×(-5)=-(3×5),由此看出,3×(-5)得负数,并且把肯定值3与5相乘。
类似的,(-5)×(-3)+(-5)×3=(-5)×[(-3)+3]=0由此看出(-5)×(-3)得正数,并且把肯定值5与3相乘。
4、提出:从以上的运算中,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吗?鼓舞同学自己归纳,并用自己的语舞衫歌扇,并与同伴沟通。
有理数的乘法。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研究目标:
1.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个正数之间、正数与零之间的乘法运算,并对负数参与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计算时要先确定和的符号,再确定和的绝对值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的确定。
教学活动步骤:
一、复回顾,引入新课
1.复研究过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并复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步骤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2.出示研究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目标。
3.指导学生自学课本P.28-30的内容,完成相关问题,为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做铺垫。
二、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
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归纳总结出乘法法则。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法则。
三、练运用乘法法则
1.教师出示乘法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明确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2.学生自我评价,反思本节课的研究情况。
教学媒体选择:PPT
教学类型: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主研究归纳;分组合作、探究研究。
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优秀8篇)有理数的乘法数学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是加法运算的另一种运算形式,它也是今后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混合运算的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1.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增加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
2.通过观察、归纳,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
3.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的良好品质。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的过程,归纳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
(2)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2.数学思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想等能力。
3.问题解决: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发展学生逆向思维及化归思想。
4.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运算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勇于探索、敢于发言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体会有理数乘法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探究出确定两个负数相乘和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符号规律。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案及教学设计篇二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有理数乘法法则2.内容解析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减法之后的又一种基本运算。
有理数乘法既是有理数运算的深入,又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的基础,对后续代数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与有理数加法法则类似,有理数乘法法则也是一种规定,给出这种规定要遵循的原则是“使原有的运算律保持不变”。
本节课要在小学已掌握的乘法运算的基础上,通过合情推理的方式,得到“要使正数乘正数(或0)的规律在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时仍然成立,那么运算结果应该是什么”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体会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与加法法则一样,正数乘负数、负数乘负数的法则,也要从符号和绝对值来分析。
由于绝对值相乘就是非负数相乘,因此,这里关键是要规定好含有负数的两数相乘之积的符号,这是有理数乘法的本质特征,也是乘法法则的核心。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有理数的乘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材背景:本节课是有理数的乘法的第一课时,是学习好有理数乘除法的基础和关健。
教材安排的内容较简单,从生活实际背景引入算术乘法,用相反意义的量过渡到负数与正数的乘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接着安排了”试一试”让同学自己体会演绎推理得出正数与负数,负数与负数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的规律,进而讨论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并配有例习题让同学理解应用此法则。
最后通过练习3让同学想一想找规律,得出一个数与1及-1相乘积的特征。
整篇教材突出了让学生自己探索、试验、体验新知识的产生,规律的发现,自主探索,主动获得知识的新教改思想。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会运用它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学会探究式合理推理,培养构建思想和创新意识;训练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推理及合情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会用已学的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勇于向自己挑战,开放思维空间,善于合作与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应用数学。
[教学重点]: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和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得出及应用。
[教学难点]:从正数与正数相乘过渡到正数与负数相乘及负数与负数相乘符号的变化。
[教材处理]:因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练习量不多。
为了更好地使数学融入生活,使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了环保公益广告引入新课。
为了达到面对全体同学,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本节课对例习题进行删补,增加了小数、带分数的乘法例型,增设了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题组A与思维训练B.[教法与学法]:遵循新教改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讨论、协作的主导思想,本节课采用了”发现、探究法”“分层递进法”“分组学习”“合作与交流”等有利于学生学习教法与学法。
[教具]多媒休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公益广告,渗透环保思想,引入新课。
《有理数的乘法(1)》数学教案
教案名称:有理数的乘法(1)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那么你们知道有理数的乘法应该怎么做吗?”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法。
二、讲解新课(约40分钟)
1. 介绍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师首先解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即“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给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3*(-2)=-6,-5*7=-35等。
2. 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如:(-3)*(-4)=12,
(2/3)*(3/4)=1/2等。
在运算过程中,教师应强调运算顺序和符号的重要性。
三、课堂练习(约20分钟)
1. 设计一些简单的有理数乘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他们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四、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运算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于下次更好地进行教学。
1.5 有理数的乘除第1课时有理数的乘法【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学会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2.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学习重点】应用乘法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学习难点】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行为提示:通过情景导入,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说明:两数相乘时,首先确定符号,然后绝对值相乘.涉及带分数时,一般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情境: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一只蜗牛沿直线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直线L上的原点O.(1)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解:以上情景分别列式为:(1)2×3=6;(2)-2×3=-6;(3)2×(-3)=-6;(4)(-2)×(-3)=6.知识模块一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阅读教材P 28~P 31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问题2: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中应注意什么?答: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在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积的符号;二是积的绝对值是两个因数绝对值的积.典例:(1)35×(-4); (2)(-8.125)×(-8);(3)⎝ ⎛⎭⎪⎪⎫-147×711; (4)1529×(-1); (5)(-132.64)×0; (6)(-6.1)×(+6.1).解:(1)-140;(2)65;(3)-1;(4)-1529;(5)0;(6)-37.21.仿例:计算:(1)0.25×(-8);(2)⎝ ⎛⎭⎪⎪⎫-412×2; (3)⎝ ⎛⎭⎪⎪⎫-34×⎝ ⎛⎭⎪⎪⎫-225; (4)[-(+10)]×⎝ ⎛⎭⎪⎪⎫-35; (5)313×⎝ ⎛⎭⎪⎪⎫-115; (6)-3.4×⎝ ⎛⎭⎪⎪⎫-112. 解:(1)-2;(2)-9;(3)95;(4)6;(5)-4;(6)5110. 学习笔记:行为提示: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可按结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 变例1:已知|x|=3,|y|=7,且xy<0,则x +y =±4.变例2:若ab>0,且a +b<0,则a<0,b<0.若ab>0,且a +b>0,则a>0,b>0.知识模块二 几个有理数相乘问题:几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的内容是什么?答:几个不等于0的因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只要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与两个有理数相乘一样,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要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典例1:计算:(1)54×(-1.2)×⎝ ⎛⎭⎪⎪⎫-19; (2)⎝ ⎛⎭⎪⎪⎫-2413×⎝⎛⎭⎪⎪⎫-167×0×43. 解:(1)原式=54×65×19=16; (2)原式=0.典例2:-3的倒数为-13,,)-25的倒数为52,,)-235的倒数与15的相反数的积为113,.) 仿例1:如果5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则其中负因数的个数为( D )A .1个B .3个C .5个D .1个或3个或5个仿例2:(1)若abc>0,b 、c 异号,则a<0;(2)在-6,-5,-1,3,4,7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的积最小的是-168,最大的是210.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知识模块二几个有理数相乘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见所赠光盘和学生用书【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课标差不多要求: 把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教材的前后联系: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之后的又一种运算。
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奠定了专门好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看、分析、操作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化归及分类讨论思想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 )教学重点: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及运用.二、学情分析针对刚迈入初中时期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采纳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我采纳“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究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把握规律,主动地猎取新知识.利用<蜗牛爬行>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新知的创新精神.三、教学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要紧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通过<蜗牛爬行>如此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爱好.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使数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究的情境。
2.归纳概括,说明应用:假如说上一环节解决了如何引出的问题,那么本环节将解决如何认识的问题.本环节共设置4个教学活动:(1) 讨论研究,解决问题.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刻去充分讨论研究,然后师生共同给出每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2)观看比较,符号表示.比较四个算式(+2)×(+3)=(+6)①(-2)×(+3)=(-6)②(+2)×(-3)=(-6)③(-2)×( -3)=(+6)④相乘的情形,发觉两个因数相乘的积随因数符号的变化规律;(板书) 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培养个别学习的适应,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反意义的量。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精选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要求学生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使学生更多经历有关知识发生、规律发现过程。
教学分析:重点:对乘法运算法则的运用,对积的确定。
难点:如何在该知识中注重知识体系的延续。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有理数的乘法是小学所学乘法运算的延续,也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基础上所学习的,所以应注意到各种法则间的必然联系,在本节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多让学生经历知识、规律发现的过程。
在学习中应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1、知识基础:其一:小学所学过的乘法运算方法;其二:有关在加法运算中结果的确定方法与步骤。
2、知识形成:(引例)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爬行。
情形1:小虫向东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式: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东方6米处拓展: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情形2:小虫向西爬行2分钟,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出发地点多少米?列式:即:小虫位于原来出发位置的西方6米处发现:当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同理,如果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6的相反数-6概括: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3、设疑:如果我们把中的一个因数2换成它的相反数-2时,所得的积又会有什么变化?当然,当其中的一个因数为0时,所得的积还是等于0。
综合: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精品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基本要求: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材的前后联系: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之后的又一种运算。
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归及分类讨论思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三 )教学重点: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及运用.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利用<蜗牛爬行>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
主要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通过<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2.归纳概括,解释应用:如果说上一环节解决了如何引出的问题,那么本环节将解决如何认识的问题.本环节共设置4个教学活动:
(1) 讨论研究,解决问题.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5分钟时间去充分讨论研究,然后师生共同给出每个问题的算式及结果;
(2)观察比较,符号表示.比较四个算式
(+2)×(+3)=(+6)①
(-2)×(+3)=(-6)②
(+2)×(-3)=(-6)③
(-2)×( -3)=(+6)④
相乘的情况,发现两个因数相乘的积随因数符号的变化规律;(板书) 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思维兴奋点,培养个别学习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相反意义的量。
(3)归纳特点,引出法则.提出0为因数的两种情况,板书出算式,并分类探究,观察上述等式1-6,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动脑,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进行释疑.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设计意图是培养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感受归纳方法和化归思想。
1.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1)5×(-3);(2)(-4)×6 ;
(3)(-7)×(-9);(4)0.5×0.7 。
2.计算:
(1)6×(-9);(2)(-6)×(-9);
(3)(-6)×9 ;(4) 6×(-9);
(5)(-6)×0 ;(6) 0×(-6)。
(4)法则应用,指导运算.先指导学生严格应用法则计算课件上的两题,之后板书例1,先让学生个别学习,再进行合作交流,同时教师参与评价,强调运算时必须先“定号”,后“计算”. 设计意图是熟练运算技能,加深对乘法法则的印象。
3.课堂反思,知识拓展:适当的巩固应用新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本环节设置的计算练习稍有复杂,繁琐,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给出书上30页练习1,2题,并指出三个注意点: 1、两个有理数相乘时,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2、带分数相乘时要化成假分数. 3、分数与小数相乘时要统一成分数计算.
4.激荡思维,突破难点:此环节设置的前4道小题是在巩固有理数乘法法则后,进一步拓展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及字母取值的分类讨论,培养学生深入探究和创新的
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倒数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拓展.然后给出例2,利用气温变化这样的实际问题来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接下来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课堂巡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针对学生解题时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加以强调和总结。
5.思考练习,巩固升华:此环节设置了两个数学小游戏,更好地展现了数学的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了升华,同时也为下一节学习多个有理数相乘做铺垫。
.
6、小结反思,发展潜能:1.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相互补充,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适当总结,这种有效的互动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形成知识的正向迁移.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