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大洋洲和澳大利亚)
- 格式:ppt
- 大小:14.35 MB
- 文档页数:16
高2014级地理学案(二十五)世界区域地理----大洋洲和澳大利亚一、读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B.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C.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D.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2.造成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的原因是( )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③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④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3.下列关于甲国发展畜牧业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势平坦,草原广阔B.地下水资源丰富C.冬季普遍温和湿润D.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二、(20分)孔子学院是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基本任务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
图9是A国孔子学院(堂)分布图,图10是A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示意图。
⑸.A国孔子学院(堂)拟在图10所示区域的某条河流举办活动以弘扬中国文化,概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8分)46.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图,AB线为晨线,与120°经线所成的夹角为20°回答下列问题。
(36分)(1)对比D,E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6分)(2)说明D,E两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主要成因。
(10分)(3)简要说明D,E两地区地形的差异和主要外力作用。
(8分)(4)在澳大利亚西侧海域分别用一条实线、虚线画过a洋流的等温线,等盐度线以示该海域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4分)(5)简析F岛南北两侧海水深度差异的原因(4分)(6)如图示晨昏线情况,下列说法可信的是(不定选)(4分)A.此时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太阳高度大于等于0°,且该季正值牧羊活动忙季B.北京天安门广场正午旗杆影子变长C.图中C海峡海水由西北流向东南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地下水得到较多补给E.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36.(36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考点13 大洋洲、澳大利亚一、单选题2020年初澳大利亚的山林大火持续数月。
2019年,澳大利亚异常高温,气候干旱,降水非常少。
有气象学家认为,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印度洋海温异常导致的大气环流)是造成澳大利亚严重干热的原因之一。
下图为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图和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着火点少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弱B.降水多C.气温低D.森林少2.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发生时()A.印度洋海域西风明显增强B.赤道附近印度洋西部海域水温较高C.澳大利亚西北部云量增加D.赤道附近印度洋西海岸降水减少3.持续的高温干旱不仅造成山火多发,也对澳大利亚的农牧业造成很大影响。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农牧业受影响最大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答案】1.D 2.B 3.D【解析】1.澳大利亚西部沿海自然带以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为主,森林少,着火点少,D 正确。
受西风等影响,风力并不弱,A错误;发生山火时降水较少、气温较高,BC错误。
故选D。
2.印度洋偶极子,是一种在印度洋的海温异常现象。
据图可知,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发生时,印度洋东岸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因此澳大利亚西北部多晴天,云量减少,C错误;据图中气流运动可知,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发生时,赤道附近印度洋西部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且受来自东部海域的水温较高的洋流补充,水温较高,B正确、D错误;印度洋出现异常东风,西风减弱,A错误。
故选B。
3.据图可知,丁地处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混合农业区,多分布有小麦—牧羊带,持续的高温干旱会影响牲畜饮水和小麦的生长,受影响最大,D正确。
而甲、乙两地位于中西部荒漠地带,干旱不会对农牧业带来较大影响,AB错误;丙地为东北部热带雨林区,也不会受影响,C错误。
故选D。
澳大利亚多鸸鹋、鸭嘴兽、袋鼠等特有物种。
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第11节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学案【学习目标】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3、澳大利亚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4、澳大利亚主要矿产资源及分布特点。
5、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的原因。
6、三大岛屿的成因与特点。
【教学重点】1.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及在国际交通上的重要性。
2.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及其成因。
3.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交通分布方面的特点及成因。
【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气候、植被呈半环状分布的原因。
2.三种类型的岛屿----大陆岛、火山岛和珊瑚岛的成因及分布。
3.澳大利亚沙尘暴天气多发的季节和原因。
【主要问题】1.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2.澳大利亚铁路网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试分析其原因。
3.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特点?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基础梳理】一、大洋洲1、概述⑴世界面积最小的一洲绝对位置:110°E~180°海陆位置: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
交通位置:是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新几内亚岛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群岛(自东北向西南)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白种人移民后裔,少数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⑵成因不同的三种岛屿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塔斯马尼亚岛等。
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
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珊瑚岛: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
2、澳大利亚⑴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英裔为主,讲英语。
高考地理总复习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大洋洲与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包括其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了解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其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4、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和形成原因。
5、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其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大洋洲概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澳大利亚概述: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大洋洲和澳大利亚的基本地理特征,并完成相应的学案。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交流:让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全班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和地图,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大洋洲和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
6、课堂小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
7、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专注度、互动情况等。
2、学习成果: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学案完成情况、小组展示情况等。
3、作业情况: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包括完成情况、正确率等。
掌握东亚地区和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分析能力,以及用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精神。
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对东亚和日本的了解情况,以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知识梳理:通过多媒体展示东亚与日本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东亚和日本有一个整体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