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什么是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利用自己的稀缺性资源进行选择和配置的科学。

资源配置是指一定的资源在各个不同方向的分配,它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性引起的,具体地说,资源配置解决经济社会以下三个问题。

(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

1.2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交替关系原理二、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是指作出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资源运用带来潜在效益

三、边际决策原理:指人们经常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的增量调整边际决策也叫做边际变动。

四、激励反应原理:实际上就是利益原则,因为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即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

五、比较优势原理:又称为贸易原理。

六:看不见的手原理是指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受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看不见的手决定消费者购买什么,购买多少,何时购买;决定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七:看得见的手原理:看得见的手又称宏观调控原理,虽然市场机制是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一种好方法,但当时市场失灵是,看不见的手就无能为力。

八、生产率差异原理:是指一个国家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九、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交替原理: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失业是指存在没有工作但在积极找工作的成年人。

十、规模经济原理:是指厂商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不经济是指厂商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

2.1需求理论

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数量。

需求的定义说明了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1)该商品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水平收入(4)消费者的偏好。(5)预期价格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所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定理的例外:同需求定理一样,供给定理也会出现某些例外,如劳动力的供给,当工资增加时,劳动力供给量一般都会增加;但当工资上涨时工资再增加,劳动力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

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的最低价格。

限制价格: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防止某些商品物价过高而规定的最高价格。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2)商品的代替性(3)商品支出占消费者总支出的比例。(4)时间的长短(5)商品用途的广泛性(6)竞争的激烈程度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1)行业生产能够增加的程度(2)时间的长短(3)产品生产期的

长短(4)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的情况

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

序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另一种理论。序数效用论义假定消费者对于各种物品都有一定的偏好为前提。

能否取消公共汽车?

一个恰当的例证是大城市的公共汽车,虽然目前我国有不少人已拥有自己的小汽车,根本不坐公共汽车,但是,没有小汽车的人更多,是选择也好,是必需也好,要靠公共汽车上班、采购以及从事其他生活活动。对他们来说,公共汽车提供了一大笔消费者剩余。如果公共汽车被取消了,消费者剩余就会因此而受损,因为,消费者愿意支出的车票价与实际的票价有一个较大的差额,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用公共补贴维持公共汽车运营使之不要破产的一个理由,尽管这不是唯一的理由。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1)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各点表示的不同商品组合所能产生的效用都相同,增加商品x就必须减少商品y,两种商品之间的这种替代此消彼长。(3)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表示的商品组合方式所产生的效用与另外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各点表示的商品组合方式所能产生的效用都不相同。

规模经济也称规模报酬,是指厂商生产规模扩大而使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比例。

规模不经济也称规模报酬递减,是厂商在一定的规模下再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而造成产量的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比例。

规模报酬不变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同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例。

引起内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有利于专业化生产。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加强,有利于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2)可以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如数控设备。这不仅会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还会提高生产效率,使产量大幅度增加。(3)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便于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生产规模扩大,可对副产品进行再加工,同时可扩大市场,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产品种类增加,产品的销售同样也会产生规模效应。(5)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大企业往往拥有雄厚的人力与财力,也能够承担更大的风险,所以创新能力强。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生产率的关键。

内部不经济是指生产规模扩大,由生产单位内部原因引起的产量或内部收益减少。

引起内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有利于专业化生产(2)可以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3)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便于原材料的综合运用。(4)便于科学管理和扩大市场(5)技术创新能力提高

产生内部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有:

(1)在原本技术水平下各生产要素的作用已充分发挥,进一步扩大生产就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其次,也许市场或原料产地的远离还可能造成生产所需要素在当地的价格上涨。

(2管理效率降低。规模过大造成管理层次繁多,信息沟通困难,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加大,管理效率下降。

(3)适应性差。大企业不如小企业灵活多变,也不如小企业信息畅通,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如小企业强。

增量成本是指受某项决策影响而引起全部成本的变化量。

四种市场的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

对完全竞争市场的评价:完全竞争是一种标准的理论形式,在这种市场上,价格可以充分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其优点如下:(1)社会的供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