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简述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
这个时期,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主要被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分。
自然科学部分内容较为单一,主要涉及一些基础知识和实验;社会科学部分则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个学科内容。
这个时期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比较机械化,学生往往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听讲,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和实践比较缺乏。
第二阶段: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
这个时期,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开始逐渐由单一的知识传授向实践和探究导向的教学方式转变。
教材编写者开始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以便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活动,并真正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第三阶段:90年代至21世纪初。
这个时期,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改革开始走向深入,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和变化。
学生的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扩展,有关能力培养也逐渐成为科学教育的重要方面。
第四阶段:21世纪至今。
早期,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进一步加强了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
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也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以促进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众多新的领域和知识,这为小学科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产生有不可估量的用途和效果,在课程改革后,对于教学上的影响不小。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中小学实施科学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实施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
在中小学实施科学技术教育是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贯彻江泽民同志“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思想的具体行动。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要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按照中小学生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教育的内容。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为解放科技生产力,必须增强全民的科技意识。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现在的中小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培养未来能够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因此,必须重视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让他们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增强他们的科学技术意识,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此次课程改革将原来的小学《自然》更名为《科学》,强调了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的重要性。
开设《科学》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正是落实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具体行动。
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
自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小学科学课程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本文将对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进行详细的研究,探讨其发展历程、重要转折点以及对当今教育的影响。
自清朝末年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多次改革。
其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尤为明显。
在西方科学文化的冲击下,小学科学课程逐渐被纳入到教育体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民国时期的小学科学课程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观察、实验能力的培养。
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知识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儒学教育,成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些学校还开设了手工制作、园艺等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科学课程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在20世纪50年代,小学科学课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课程内容更加丰富,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领域。
同时,教学方法也得到了改进,重视实践和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科学知识。
改革开放后,小学科学课程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在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标志着小学科学课程正式成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点和趋势:小学科学课程在近现代中国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从最初的“技艺”到“科学”,再到现在的“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程经历了从边缘到中心的转变。
这反映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科学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
从最初的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到现在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领域覆盖,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越来越广泛。
这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对科学的认识更加全面。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
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裴学武2010-12-14(江阴英桥国际学校教师,电话:189********)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状况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水平。
教育的发展水平又决定了课程的开发广度与深度,课程的开展范围和内容反映了当时的教育发展程度。
因此,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学校课程的开展、使用情况就能初步了解它的教育推广程度、社会综合发展水平。
课程、教育、社会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
当然不排除某个阶段、某个时期课程开展要超前或滞后一些,但总体是相适应的。
从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也能看出我国教育、社会的发展轨迹。
同时,社会、教育的发展演变最终决定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前途。
本人从事中小学一线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时间并不长,在从事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一直关注小学科学发展情况,分析思考制约小学科学发展的现实问题。
了解过去,分析现在,展望未来。
为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小学科学发展历程: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课程的内容、形式、教法都经历过无数次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
在我国古代,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课程,而真正科学课程的开设要追溯到近代。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至今近百年历史。
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史上,其名称经历了格致→博物→理科→自然→常识→自然常识→自然→科学的变化。
人们通常把它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03~1948)这一时期,没有形成我国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先学日本,后学英美(主要是美国)。
这期间主要是学习模仿西方的办学体制,弃私塾办学堂,课程分类设置也是参照西方的。
1903年全国各官立小学堂,规定开设格致课,这便是我国最早的科学课。
课本叫《格致》。
民国时期科学课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些调整和变化。
这是我国科学课的启蒙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二个时期(1949~1979)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在小学中高年级一直开设自然常识课,后又改为自然课。
简述我国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演变与发展
一、我国小学社会课的发展
20世纪50-80年代:历史、地理分科设置20世纪90年代:社会课普遍开设
21世纪初开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
1998年党中央做作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纲要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
符合世界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内容的重复。
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差。
品德教育不能脱离儿童的社会生活。
避免枯燥的道德说教。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教材发展的脉络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变迁与发展趋势教材发展的脉络: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变迁与发展趋势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在不断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的变迁以及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科学教材内容的变迁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变迁与时代背景以及教育目标的调整密切相关。
以下将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学科学教材进行回顾和总结。
1. 传统教材时期在过去的传统教材时期,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主要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内容相对简单,受制于当时的教育理念和资源条件的限制,教材内容普遍较为单一,重视的是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2. 综合教材时期随着综合教材时期的到来,小学科学教材开始注重跨学科和综合性的内容设计。
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开始融入到整个教材中,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3. 教育改革与课程标准统一时期教育改革与课程标准统一时期,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变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加入了更多的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4. 目标导向时期当前目标导向的小学科学教材内容变迁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材的内容设计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创新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科学教材发展趋势在小学科学教材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明显的趋势可以被观察到。
1. 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未来的小学科学教材将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知识的传授不再是唯一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观察、实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2. 强调科学思维与方法小学科学教材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探究、学习归纳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多元化的学习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学科学教材将更加注重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包括数字化教材、互联网资源、实物模型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丰富的学习渠道。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回顾一、引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一直是制定和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旨在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进行全面评估,并分析其对学生和教育教学的影响。
二、回顾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历史1. 制定背景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的教育改革迫切需要与国际接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修订科学课程标准成为了当时教育部门的重要议题。
2. 第一次修订第一次修订于2001年开始,主要围绕科学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展开。
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3. 第二次修订第二次修订于2011年启动,主要着眼于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国际视野。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入了更多的跨学科知识和实践活动。
三、修订的影响和评价1. 对学生的影响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和科技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
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能够使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更全面发展。
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也需要与教师培训和教材编写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五、总结通过对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修订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地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自1904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开始设置小学科学课程至今,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解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历史对指导当今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本课题是当前学校科学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小学科学课程理论建设、教育教学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现在与未来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跨度涉及到从1904年到今天,中国近现代约100多余年的时间,以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小学教育的学制、课程(教学)计划、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教学大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对一百多年来我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发展演变的历史启示,并对未来有中国特色的小学科学课程做出了前景展望。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仿日阶段、仿美阶段、学苏和独立发展阶段以及受多国多元理论影响的阶段。
在简述四个时期的科学课程时,我们着重分析了课程的设置、目标和内容,并简要分析了每个时期科学教材的一些特点。
概括全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我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以1904年颁布实施癸卯学制为标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但癸卯学制颁布前,各位有远见的开明知识分子和资产价级维新派的教育主张和课程实践,以及清末教会学校中的小学科学课程,洋务学堂的科学课程,为癸卯学制规定的体育课程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这是我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渊源。
清末民初的小学科学课程模仿日本,深受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影响! (2)1922年学制和课程改革,是我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奠定了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现代化基础。
这次课程改革实现了我国小学科学课程从“格致、理科”到“自然”的飞跃,从模仿日本转向学习美国,杜威实用主义课程理论取代了赫尔巴特课程理论而影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
发展渗透了解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可以更好地认识科学课,明白科学课的重要性,对其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小学科学课从1977年至2017年的演进过程,论文主要从科学课的课程名称、课时数、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等做一个纵向比较,从而阐述科学课的演变过程。
最新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阶段的科学素养是为学生将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定的科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在生活、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
基于小学科学课的重要性,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科学课的发展变化过程。
一、课程名称和课时数的变化我们知道,我国的科学课从1982年至今,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取得了空前的发展。
其课程名称也历经了许多变化,1982年命名为《自然》,课程开设年级为三至五年经,每周两节课,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时数为每周六节课;到了1992年,科学课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每个年级都开设了,一、二年级是每周一节课,三、四、五年级每周是两节课,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时数为每周8节课。
至2002年改名为《科学》,科学课从三到六年级开设,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时数为每周学8节。
到了2018年,也就是今年,科学课从一年级开设科学课,直至六年级,也就是说科学课的周学时数达到12节。
从以上数据我们很容易看出,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科学课的周学时数以6、8、12节这样的态势增长,这不是终点,许多信息告诉我们,科学课将继续发展。
通过横向比较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科学课学时数已达到每周18节了。
二、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从最初的辅助课程(即副科)到现在的核心课程,经历了四个阶段:从辅助课程、支柱课程、科学启蒙课程,到现在的基础课程、综合课程、实践课程。
从最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可以看出:突出了科学探究活动这一重要的科学课程学习方式;强调了小学科学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彰显了小学科学课程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三、学习方式的转变小学科学的学习方式从最初的重视科学知识的识记,到现在的重视科学知识的获取方式。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人民教育出版社李华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
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发生着的这场改革的性质与意义,更清醒地思考与评价当前改革的各项举措,本文将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既往所发生的历次重大改革做一简要的回顾与分析。
希望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今天的小学科学课程编制和实施人员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避免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
一、中国小学科学教学久远的历史研究表明(刘默耕,1998),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科学课程始于夏商周三代的教育。
当时,自然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并被列于语文和数学之首。
纵观中国古代的科学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政府对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视在秦始皇时期达到了顶峰,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却受到冷落,并由此一蹶不振,直到1903年在“废科举,兴学校”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教育才重新受到重视,并使“废读经,学《格致》”之风盛行起来。
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
自1903年以后〈除了袁世凯称帝的三个月〉尽管中国历经了各种国内外战争和运动,科学教育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仍几经危难最终被保留下来。
然而,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政府对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同,科学课程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权重、课程设置的具体形式以及课程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等方面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多次变动。
(这些将在本文第二大部分加以详细介绍。
)除了科学内容在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地位,作为久远的中国科学教育史的另外一个重要侧面的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教材。
1903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记住的年代,因为在此之前的中国科学教育尚未受到西方文化和教育哲学的影响。
而自从1903年以后,中国的科学教育才真正走上现代科学教育(即以哥白尼以来的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道路。
简述我国小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演变和发展1.古代人类历代的祖先将其所继承的前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技术设计与制作的经验以及当代科学技术的经验传授给后代,就是科学普及,也是广义的科学教学。
可以说,科学普及和科学教学其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社会功能之一。
最初的传承方法就是言传身教,学习者进行模仿与实践。
有文字之后,各个时代必然会有书籍将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经验记载下来。
例如,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西汉元帝时史游所编的《急救篇》、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千字文》、在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小学绀珠》以及近代专门用于向儿童传授综合性知识的《家塾蒙求》《幼学琼林》等等面向少年儿童的学习材料中都有自然科学的常识。
2.近代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化的科学课程设置是从清末开始的。
1902年,清政府曾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现代学制体系,又称《壬寅学制》,但未能得到实施。
1903年,张之洞奉命入京主持制定新学制,本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制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4年1月由清政府颁布,这一学制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
该学制分为初等教育(初小5年,高小4年)、中等教育(中学4年)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
初等教育阶段有《格致》,中等教育阶段有《物理》《化学》《博物》等。
由于各阶段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分量的科学内容的课程,保证了科学教育的延续性。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3天后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
由于民国与清末的培养目标不同,教育部很快(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之课程标准》,接着(9月)颁布新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小学7年,中学4年。
初小有《格致》,高小有《理科》,中学有《物理》《化学》《博物》等。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原有学制体系面临改革。
1922年,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11月1日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6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课程改革20世纪40年代,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成为政府重要的议程之一。
特别是小学课程改革,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里,小学课程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改革。
首次小学课程改革发生在1950年代。
在这个时期,新中国的领导者们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公民。
因此,他们对小学课程进行了广泛的调整。
课程中增加了科学知识的学习,并注重对道德和劳动教育的培养。
此外,为了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小学课程还加强了理工科和农业技术的教学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课程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1960年代至1970年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面临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文化大革命的巨大挑战。
作为一个国家整体,中国的教育体系也受到了影响。
小学课程改革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左倾影响。
为了适应这个特殊的时期,小学课程被重点调整为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工具。
毛泽东主义教育成为小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进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
小学课程改革也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了质量和多样性。
小学课程的改革趋向于强调基础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课程内容有所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外语教育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英语成为小学课程的一部分。
到了21世纪,小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中国的教育体系需要更加注重国际交流和合作。
因此,小学课程改革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使小学课程引入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教学内容,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课程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从科学知识和道德教育的强调,到政治思想教育的突出,再到素质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的推进,每一次改革都与时代背景和国家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
小学科学教材改革的发展历程作者:张鑫蕾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20年第03期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科学教材改革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我国小学科学教材改革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材;改革;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学科学教科书经历了过渡、苏化、本土化、改革开放再到素养教育的发展阶段。
一、“过渡”的《自然》《常识》教育部于1950年7月印发《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初稿》《小学中年级常识课程暂行标准初稿》和《小学高年级自然课程暂行标准初稿》。
同一时期已在解放区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出多种分别供初小高小使用的、过渡性质的《常识》《自然》。
1950年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修订出版了初级小学《常识》,先后对顾均正与贾祖璋合编的《自然》课本进行了4次修订。
《自然》中只包含了关于自然和工农业生产、卫生的科学常识;它们都是服务于生产、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知识,集中体现了科学的功用文化。
二、“苏化”的《自然》1952年后,全国教育系统掀起了一系列学习苏联教育体系的举措,在具体的教学大纲和自然课本编写方面也全面“苏化”。
1953年,以苏联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为参考,人教社出版了根据苏联小学四年级《无生物自然》改编的供高小用的全国统一教材《自然》。
这套《自然》以严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著称,与过渡时期自然课本中知识零乱、不成系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56年,依据“苏化”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编写的《自然》,自然基础知识系统化更加明显,主要包括“无生物界自然”的四大模块。
这种以攀登科学髙峰为目标、以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为主要任务的知识教育观,一直影响到1964年根据我国第二个自然教学大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编写的《自然》,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编写的《自然》。
三、“本土化”的《农业常识》《科学常识》《卫生》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把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革命推向高潮。
深入研究小学科学教材的改革与发展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小学科学教材作为学生认识自然、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教育资源,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适应时代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科学教材的改革与发展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深入研究小学科学教材的改革与发展,探讨其意义和挑战,并提出合理的改革建议。
一、教材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小学科学教材改革的背景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与拓展。
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小学科学教材改革具有以下意义:首先,科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关键。
小学科学教材的改革与发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其次,改革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通过科学教材改革,可以优化教材结构,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最后,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能够推动教育公平。
小学科学教材的改革要关注乡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学生的需求,提供普及性、差异性和包容性的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二、小学科学教材改革的挑战小学科学教材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学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培训机制和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其次,教材编写和发展的周期长。
为保证科学教材的质量,教材编写需要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和调整,这对于教材发展的进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最后,教材体系和内容的更新速度需要加快。
随着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教材内容需要更加贴近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反映新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
三、小学科学教材改革的路径和建议小学科学教材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改革的路径和建议:首先,强化师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对科学教师培训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引入优秀的教师资源,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doc 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发生着的这场改革的性质与意义,更清醒地思考与评价当前改革的各项举措,本文将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既往所发生的历次重大改革做一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希望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今天的小学科学课程编制和实施人员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避免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
— 1 —。
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历史简析人民教育出版社李华仅就有文字记载部分而言,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间,科学教育在整个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分量、科学课程开设的形式、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与教法的选择都经历过无数次重大的改革与变动,而且至今还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
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发生着的这场改革的性质与意义,更清醒地思考与评价当前改革的各项举措,本文将对中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和既往所发生的历次重大改革做一简要的回顾与分析。
希望通过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今天的小学科学课程编制和实施人员吸取前人的经验,同时避免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
一、中国小学科学教学久远的历史研究表明(刘默耕,1998),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科学课程始于夏商周三代的教育。
当时,自然科学课程是小学的基础学科,并被列于语文和数学之首。
纵观中国古代的科学教青发展史,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政府对自然科学教学的重视在秦始皇时期达到了顶峰,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却受到冷落,并由此一蹶不振,直到1903年在“废科举,兴学校”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教育才重新受到重视,并使“废读经,学《格致》”之风盛行起来。
这里所说的“格致”就是当时科学课的名称。
自1903年以后〈除了袁世凯称帝的三个月〉尽管中国历经了各种国内外战争和运动,科学教育在小学课程中的地位仍几经危难最终被保留下来。
然而,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政府对科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同,科学课程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权重、课程设置的具体形式以及课程内容和教法的选择等方面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多次变动。
(这些将在本文第二大部分加以详细介绍。
)除了科学内容在小学课程中所占的地位,作为久远的中国科学教育史的另外一个重要侧面的是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教材。
1903年——这是一个重要的、值得记住的年代,因为在此之前的中国科学教育尚未受到西方文化和教育哲学的影响。
而自从1903年以后,中国的科学教育才真正走上现代科学教育(即以哥白尼以来的近代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发展道路。
此前,中国的自然科学在学校里从未被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多是古人对自然现象发生规律以及自然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经验积累,科学教学都是以识字课和常识课的形式出现的。
与此相适应地,古代的科学教材也是以识字课本和专门的常识课本两种形式出现的。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课本包括:先秦时期的《诗经》、西汉元帝时史游所编的《急救篇》、梁武帝时周兴嗣所著《千字文》、在旧中国盛行了几百年以至家家户户、老幼皆知的《三字经》,以及专门用于向儿童传授综合性常识的《小学绀珠》、《幼学琼林》等。
这些影响深远的教材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也间接地记载了其时中国社会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1903年以来中国小学科学课程沿革(一)课程设置的演变1903年,对于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这一年,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对外开放,西方民主教育的思想和制度传人中国,科学课(当时称“格致”)从此成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
然而,围绕着小学低年级学段要不要单独设置科学课,课程名称的确定以及科学课内容和教法的选择,在过去的近百年间,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们却走过了一条蜿蜒曲折,有时甚至是看似循环往复、扑朔迷离的探索之路。
中国老一辈小学自然科学课程专家刘默耕先生在他所著《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中所列的自然教学事记表就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现摘编如下。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完全科初等小学设修身、历史、地理、格致等课程。
简易科小学将后三门合为“史地格致科”。
高等小学设修身、中国历史、地理、格致。
1910年(宣统二年),初等小学不再分完全科与简易科,历史地理格致全部并入文学课本内讲授,高等小学不变。
此后,“格致”科曾易名为“理科”“博物”,或“理化”“博物”。
袁世凯称帝时取消了格致科,改为尊孔读经。
1922年,小学改为四二制,初小设《社会》(包括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两科。
《自然》之名由此在过去的大部分年代成为中国小学科学课程的通用名称。
高小设卫生、公民、历史、地理、自然五科。
当时的政府文件规定,“乡村学校无力单独设科的,可将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常识》由此成为由“社会”与“自然”综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的名称。
1928年,《小学暂行条例》规定设历史、地理、卫生、自然、三民主义等课程。
1929年,中国第一个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问世。
该标准把高小的历史、地理和部分卫生内容合并为《社会》科,个人卫生部分并入《自然》科。
初小则把社会、自然合并为《常识》科。
1932年,高小历史、地理、自然、卫生各科又单设,初小仍是一门综合的《常识》。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前夕。
1949-1950年(即新中国成立初期),部分地区初小有《常识》,部分地区初小没有《常识》(这些地区的初小因而也就没有科学课程),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
自然课是每周三课时(每课时50分钟)。
1951年,全国初小都取消了《常识》。
高小都设历史、地理、自然。
自然课仍是每周三课时。
1956年,中国在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自然教学大纲,规定初小阶段的自然课内容在语文课中进行教学。
除语文课编有自然课文之外,大纲规定每周要专门拿一节语文课来上“自然专课”以使学生能有机会从事与自然科学学习有关的实践活动。
高小每周两课时自然课。
初小学习生物界自然,高小学习无生物界自然。
196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第二个自然教学大纲。
因全国多数初小语文教师反对在语文课中承担自然教学任务,教育部又坚持初小不单设自然课,所以这第二个自然教学大纲只规定了高小的自然教学任务,而过去多少年初小都有的自然课或常识课无形中就被砍掉了。
1966-1977年,由于所谓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的教育机构和学校普遍陷于半瘫痪状态,此前制定的教学计划、大纲及教材都被否定,而各地自编的《科学常识》大部分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客观需要,结果导致科学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
1978-1981年,在社会秩序刚刚从大乱转入初步稳定之后,教育部颁布了第三个全国通用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该大纲规定,小学阶段只在最后两年开设《科学常识》课(每周两课时,而低年级的科学课仍然空缺。
同时,由于设在高年级的《自然常识》课不仅包括了50年代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自然课的所有内容,还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增加了许多当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内容。
所以,当这个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发至各省市时,教师们普遍反映新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偏深、偏重,不适于小学四、五年级(当时全国普遍实行小学五年制学制)学生学习。
1982年秋,基于各方面人士对1978年大纲草案的反馈意见,教青部修改了小学自然教学计划,决定将小学自然课的学习提前至三年级开设,从而使学习时间增加了一年。
同时,教育部还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修订并出版了新的自然教学大纲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第一册教材和教师用书。
据当时负责主持编写新大纲和实验教材工作的刘默耕先生回忆,由于该大纲的编写是建立在研究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并辅之以试用教材在国内部分地区的实践结果,“新的这一轮大纲教材总算初步跳出了20世纪40年代的窠臼,走向了世界六七十年代的改革目标”(刘默耕,1998,前言部分,第4页)。
刘默耕先生关于中国小学科学教青改革大事记的记录到此截止,发生在其后的课程改革未及记录与评述。
为填补这个空缺,笔者查阅了其他相关文献,现简介如下。
以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大纲教材的面世为起点,各种改革措施接踵而来。
与课程设置有关的实验项目包括:一、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编写、科普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至三年级适用的自然课教材和教参,在北京市300多所小学和部分省、市的实验学校试用并受到欢迎。
这是一项与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三至五年级自然教学改革几乎同步进行的地区性改革实验。
二、1986年初,基于人们对小学低年级开设自然课重要性认识的普遍提高,全国各地自发参与这种试验的学校越来越多,然而可供选择并能与高年级课程配套使用的小学低年级自然教材有限,应各地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北京市与湖北省的部分优秀自然教师编写了一套供小学一、二年级使用的低年级自然教材和教师用书,推进了小学科学教育向低年级段扩展的进程。
三、基于上述两项实验成功的经验和课程专家们对于低年级开设科学课必要性的反复重申,1988年起草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初审稿)》和1992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试用)》终于将小学自然课的开设时间修订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做出明确的课时和内容规定,试用稿中还对各项内容要点的教学要求做出了三级规定。
这些具体措施使得自然课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使之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国家教学大纲中被列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
从国家统一要求的角度看(即不包括各地的自发试验行为),全国小学自然课的设置由此结束了长达三十余年在低年级段不单独设课的历史,《自然》从此成为整个小学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
这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加速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科学教学在整个小学课程计划中所占的地位随着不同时期人们对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同,经历了多少个起伏跌宕的过程。
而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日渐明显,科学教学在小学课程中也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内容和教法的演变正如刘默耕先生在《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中指出的,我国古代小学科学课程多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课程内容大多是前人总结的关于天、地、人、物、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经验常识,教学方法则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
1903年以后,随着西方科学教青思想传人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刘默耕先生在“自然教学的沿革”一章中介绍说,清末最初的《格致》课本和民国初年的“理化”课本内容均译自日本的小学科学课本,而日本又是从英美引进的。
自1929年中国制定了第一个自然学科课程标准以后,该标准几经修改一直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此间的自然(或常识)课教学内容不再从日本引进,而改为从英美引进教育学说指导我国科学课程工作者自编教材。
由于年代久远,当时的教材已无从求得,但从1929年出版的《小学自然课程暂行标准》中我们或许能对当时小学科学课程的大概情况了解一斑。
该标准开宗明义地规定,小学自然的教学目标有三:即“(一)启发进求理解自然的基本知识,并养成对于科学的研究态度和试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