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592.00 KB
- 文档页数:24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高考知识点解读:1、概括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1)开始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
将奴隶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
(2)继承发展:战国时期,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除强调“仁义”和“王道”外,又提出“舟水”说,并且综合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了“礼法并施”的主张。
这样将儒家思想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遭受重创:秦朝时,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
(4)确立正统:西汉时,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受到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6)开始复兴:隋唐时期,在“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下,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7)继续发展:宋明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收有益成分,完成了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理学。
(8)遭遇批判: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学体系。
2、“百家争鸣”的含义、背景、主要派别及主要代表人、影响。
3、注意点:(1)“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2)孔子和老子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着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孟子、荀子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3)当时流行最广的两大学派是儒家和墨家。
(4)道家是学术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
(5)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后来被秦王赢政所采用,主要是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迎合了赢政的需要。
(6)法家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思想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今天强调的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8)“百家争鸣”阶级基础中的“士”主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第⼀单元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单元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编辑者:刘伟(内蒙通辽⼀中北校区)【复习导引】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兴起、发展、演变过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产⽣时期。
孔⼦在思想活跃的氛围中创⽴了儒家学派但备受社会冷落;战国时期孟⼦、荀⼦改造发展儒家思想逐渐适应了社会需要。
在经历秦“焚书坑儒”的沉重打击之后,汉代的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逐渐得到⾃汉以来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中国传统⽂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的发展。
经朱熹、王阳明等⼈吸取佛、道的思想,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体现了唯⼼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们的思想。
明清之际,出现了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批判与反思,对后世产⽣了巨⼤影响。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理解⼀些重⼤历史概念,结合历代儒学思想家的观点主张分析他们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思想⽂化与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从儒家学说的产⽣到汉代发展成为封建统治正统思想,再到明清时期民主思想的出现,⽆不体现了思想⽂化史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考分析预测】1.近年来,⼴东、海南、⼭东、安徽等省区的⽂科综合卷和历史单科卷考查的考点包括道家的“⽆为”思想、韩⾮⼦的法家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学、李贽的思想等。
多以材料型选择题的形式进⾏考查,其中,2009年福建⽂综卷的⾮选择题考查了李贽的思想产⽣的时代背景及主张。
考查的⾓度主要是对具体思想主张的⽐较、辨析和理解及其产⽣原因的分析。
2.未考查的考点主要有:“百家争鸣”局⾯的出现,“三教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3.在2013年⾼考的复习中,应注意对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陆王⼼学产⽣的背景、主张及影响的考查,⼀般会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尤其是引⽤⽂⾔⽂原⽂,要特别关注,并注意抓住每个思想家及学派思想主张的特别之处。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传统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也经历了演变和转变,适应了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到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先秦儒家思想先秦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儒家强调五伦之道,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互动关系。
儒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强调家庭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
孔子强调“仁”的概念,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并倡导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道家思想的兴起在儒家思想的阴影下,道家思想也逐渐兴起并开始影响中国社会。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规律,尊重和谐的宇宙本源。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和个人成长。
3. 墨家和法家的兴盛墨家和法家思想作为先秦时期儒道思想之外的两个流派,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墨家强调以兼爱为原则的公平和公正,主张废除封建社会的贵族统治,并提倡人民平等。
法家则主张以法治国,重视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为中国的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4. 儒家复兴在秦汉时期,儒家经历了短暂的低谷后复兴。
儒家学者开始从文化传统中寻找中国社会的根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儒家经典和儒家学派。
经过东汉时期的发展,儒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了政治、教育和社会伦理。
5. 宋明理学与道统思想宋明理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一种重要流派,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学强调人性本善,并通过道德修养和学问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道统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自我完善,提倡人与道合一的境界。
6. 近现代变革与马克思主义的引入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现代化运动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提供了契机。
特别是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并迅速成为主流思想。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并提出共产主义的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 儒家思想阶段: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核心思想是仁爱、礼治、孝道、道德修养等,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秩序。
2 - 道家思想阶段:汉代后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思想逐渐兴起,其核心思想是“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和心灵的平和。
3 - 佛家思想阶段:隋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国,逐渐与道家、儒家思想融合。
佛家思想强调超脱苦难,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
4 - 宋明清时期:宋代后期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重新兴起,出现了新儒家思想。
新儒家思想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治理,提倡“格物致知”和“致良知”,强调个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的和谐。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历史长河的演进过程,历经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这些思想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在不断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小陆老师整理
1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
2战国: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荀子:王道和仁义,礼法并施,君舟民水
3.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4 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
6.唐宋: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宋明:吸纳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程朱、陆王新儒学。
8.明清:李贽、黄顾王等思想家对儒学继承批判,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特征儒家思想的演变1、儒家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2)汉代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3)宋明发展为理学:两宋时期程颢、程颐和朱熹的思想主张、明朝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4)明清时期的新发展:李贽的异端思想,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关于经世致用的主张和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形成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等。
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性善论”等。
荀子的思想——人定胜大思想、“性恶论”、礼法并施等。
从孔子创立儒家提出学说,经过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整。
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3.汉代儒学主流(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背景诸侯王国威胁中央政权、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认识到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汉武帝时期,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政治上进一步开拓大一统国家的需要;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董仲舒的思想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②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③“三纲五常”学说是为人处世的标准,成为封建伦理关系的准则;④针对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牛活困顿的现实,提出“限田……薄赋……省役”的主张。
意义①有利于国家统一;②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③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④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⑤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与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1、演变历程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
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
孔子提出的“仁”的思想,经过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总结和改造,孟子将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荀子也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儒学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
完善:西汉董仲舒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吸收诸家理论,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推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发展:隋唐以后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
宋代出现了新儒学体系——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学的主体,二程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熹提出了“理气论”和“心性论”。
明朝中叶王阳明确立了“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也”“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新发展:明朝后期,李贽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新的思想主张,儒学再度活跃。
三位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重视工商业发展,对传统儒学加以批判继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演变规律①、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历了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②、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③、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3、演变原因①、思想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
②、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政治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就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导语: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这一过程共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各有时代特色。
概要如下:(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
(2)汉武帝时代形成儒术独尊的局面。
(3)宋明时期程朱理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4)明清时期一些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一、百家争鸣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1、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
2、如何结合相关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认识,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建议:本专题是新课标“思想史”的第一专题,教师要帮助学生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交代两点:第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论述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长期作为我国正统的意识形态,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另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历经沧桑。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春秋时期创立。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还主张政治上逐步改良,可以“损益”旧的章法,历史是不断演进的。
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儒家文化后来发展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战国初步形成和发展。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发展了孔子的学说。
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同一时期具有唯物思想的荀子提出“水则载舟,亦能覆舟”,以水喻民,以舟喻君,强调民心的作用。
秦朝遭受灭顶之灾。
韩非子专制集权的主张适应秦统一的需要,秦朝专崇法家思想,打击儒学。
针对儒生主张实行分封制,打击郡县制和指责秦始皇的言行,秦朝“焚书坑儒”使儒家学说遭受沉重打击。
两汉时期儒学被改造而处于统治地位。
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并提出“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之适应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得到汉武帝的采纳。
于是独尊儒术,兴办私学。
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但是东汉前期,唯物思想家王充首先反对天人感应说,对神学展开深刻批判。
此时的儒家思想与先秦的儒家思想不同。
它吸收了法、道、阴阳家等思想,尤其是特别强调法治,把儒、法两家糅合为一体,更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这种统治思想一直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广。
东晋时期被利用。
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使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服务的宗教。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演变和发展的历程(一)(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
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和编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
战国: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
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基础,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的治国原则;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的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的政治势力和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实行野蛮的“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和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
这时的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得中国传统思想演变与发展得历程(一)(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春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她提出以“仁”为核心得学说,主张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
在政治上把“德”“礼”作为首要得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与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就是孔子政治思想中得保守部分,孔子晚年整理与编订得《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得“五经”。
战国:孟子就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得代表。
她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得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温与得政治主张,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得需要。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得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得人定胜天观点,就是当时生产力进步得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特点: 此时期儒家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得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得理论基础, 大多就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得道德规范与政治理想得治国原则;孟子得“仁政”、“民贵君轻”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政治而遭新兴地主阶级冷遇。
(二)儒学惨遭摧残——秦朝秦朝虽已一统天下,但当时私学兴盛,百家争鸣,许多儒生、游士评议国政,造谣惑众,极不利于当时得国家一统、中央集权,秦始皇为了压制原来战国分裂割据时遗留得政治势力与思想影响,采纳丞相李斯得建议,实行野蛮得“焚书坑儒”政策,焚烧百家书籍,坑杀儒学之士,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得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得统一,以巩固秦政权。
特点:因为儒学不能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服务,统治者用政治权力强制干预与控制思想,儒学遭受毁灭性摧残。
(三)儒学独尊地位——汉代西汉:董仲舒成功地改造儒学,以儒学为基础,广采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新儒学,倡导“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宣扬“大一统”、“三纲五常”。
这时得儒家思想“内法外儒”,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