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3.29 KB
- 文档页数:3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2引言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情况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 学生对不等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他们在解不等式时只注重找到解的范围,而忽视了不等式的意义和应用。
这导致他们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对于复杂的不等式缺乏解题思路。
2. 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过于依赖老师给予的具体步骤和例题,对于新的问题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这使得他们在应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困惑。
3. 学生对于解题思路的缺乏掌握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解题思路的掌握。
虽然他们能够掌握不等式的基本解题方法,但在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时,他们往往无法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解题效率较低。
改进建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我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1. 强调不等式的意义和应用在教学中,我将更加强调不等式的意义和应用,让学生明白不等式不仅仅是一种数学概念,而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我将通过举例说明不等式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我将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将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
同时,我将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掌握在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掌握。
我将给予学生更多的解题方法,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
同时,我将通过解析一些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步骤和思路,提高他们解题的效率。
结论通过对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我发现学生在不等式的理解深度、解决问题能力和解题思路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以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③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⑤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回顾本章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利用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本章所有知识.教学难点:利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复习本章的相关知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完了本章的全部内容,这节课大家一起来进行回顾.二、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首先,大家来简要概括一下本章的知识点有哪些?学生回忆回答:由现实生活中的不等关系推导出不等式的意义,并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类比等式的性质,推导不等式的有关性质以及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的异同;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解不等式,并能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师]很好.这位同学对本章知识掌握得如此熟悉,下面我们分别详细地回顾总结本章的主要知识点.(一)不等式1、不等式的定义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符号“>”表示:大于.符号“<”表示:小于.符号“≥”表示:①不大于;②小于或等于.符号“≤”表示:①不大于;②小于或等于.练一练: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关系:(1)a的2倍比8小(2)y的3倍与1的和大于3(3)x除以2的商加2至多为5(4)a与b两数和的平方不大于2(5)x与y的差为非正数(6)a与4的和不小于2学生自主完成.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练一练:1.设a>b,用“<”或“>”填空:(1)a-3 b-3 (2) a2b2(3)-4a -4b2.单项选择:(1)由x>y 得ax>ay的条件是()A.a>0B.a<0C.a≥0D.a≤0(2)由x>y得ax≤ay的条件是()A.a>0B.a<0C.a≥0D.a≤0(3)由a>b得am2>bm2 的条件是()A.m>0B.m<0C.m≠0D.m是任意有理数学生自主完成.3、不等式的解集:(1)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2)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提出问题: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是一回事吗?学生回忆回答,归纳下表:(3)解不等式:A、实质:就是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不等式化为“x>a或x≥a或x<a或x≤a”的形式.B、用数轴表示不等式解集:大向右,小向左,注意空实心请同学们注意:有“=”用实心点,没有“=”用空心圈.练一练:1、x<5是不等式3x-5<2x的解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个.①5是不等式3x-5<2x的一个解;②0是不等式3x-5 <2x的一个解;③x<4也是不等式3x-5<2x的解集;④所有小于4的数都是不等式3x-5<2x的解.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表示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其中错误的是( )学生自主完成.(二)一元一次不等式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请同学们注意:在系数化为1的这一步中,要特别注意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方向.3、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审题:分析题目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量之间的关系,包括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与不等量关系.(2)设适当未知数,并用未知数表示相关的量.(3)列出不等式.(4)解不等式.(5)检验并写出符合题意的答案.练一练:1.解不等式2x−23≥54x−5,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高速公路施工需要爆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操作人员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炸药爆破前跑到400米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索燃烧速度是1.2厘米/秒,人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问导火索至少需要多长?学生自主完成.4、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练一练:1.作函数y=x+3的图象,并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x取何值时,x+3>0?(2)x取何值时,x+3<0?(3)x取何值时,x+3>2?学生自主完成.师生共同总结:利用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关键是确定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2.作函数y1=x+1,y2=2x的图像,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当x取何值时,y1=y2?(2)当x取何值时,y1>y2?(3)当x取何值时,y1<y2?学生自主完成.师生共同总结: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关键是确定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①分别求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各个不等式的解集,找公共部分;③用不等式表示出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a<b )5、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审题,分析题目中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2)设:设适当的未知数(3)找:找出题目中的所有不等关系(4)列:列不等式组(5)解: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6)答:写出符合题意的答案练一练:2.某校在“五一”期间组织学生外出旅游,如果单独租用45座的客车若干辆,恰好坐满;如果单独租用60座的客车,可少租一辆,并且有一辆不空也不满.求外出旅游的学生人数是多少?学生自主完成.四、本课小结五、课后作业P61页:复习题板书设计:一、简述本章的知识点二、详细回顾本章的主要知识点:1、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不等式.2、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时间显得比较紧张,原因是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内容的选取不够精简.学生练习和思考的时间较少,对一些问题的考虑时间不足,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充分地暴露出来,这对今后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影响。
•••••••••••••••••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学反思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教学反思本章的内容包括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应用,其中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本章的主要内容,而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一、本章知识的学习流程图:二、基础性目标总结:一元一次方程是最基本的代数方程,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学习(其他的方程、不等式以及函数等)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打好基础,对本章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等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安排必要的、适量的练习,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对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掌握程度,发展基本能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达到了以下的基础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2、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4、清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
三、发展性目标总结:在对本章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从中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感受数学的实际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要达到以下目标: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能够“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等量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2.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通过探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体会其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四、融通性目标总结:1、突出建摸思想,实际问题作为大背景贯穿全章。
在本章中,课本安排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作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背景材料,实际问题始终贯穿于全章,对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引入和对它们的解法的讨论,都是通过提出实际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然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这样的过程进行学习的。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6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1 学习了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后,我发如今学生学习起来比拟困惑,存在以下问题:1、找不出广泛应用题中的不等关系,要解广泛应用题时相等关系比拟明确,而在不等式中不等关系不是那样的明确,所以不少学生不太理解,因此列不出不等式,所以也不会解不等式的应用题。
2、一局部学生虽然能列出不等式,可是在解不等式时一直出现错误,特别是当不等工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时,学生一直记不住不等式的方向要改变,导致计算错误,这可能对不等式的性质没有真正理解吧。
3、不少应用题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时往往都会根据题意,让求出不等式的整数解,到这时一局部学生往往不能准确的求出整数解,这可能是对不等式解集的取值范围不是太明白。
教后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做注意的是,让学生纯熟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并能真正理解,能准确无误的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多进展不等式应用题的练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找不等关系的方法,从而纯熟的掌握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
要加强一些根底概念的掌握理解,对于整数,正整数以一些大于小于等的数学语言,要让学生准确理解,不能含模糊糊。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反思2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呈现习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了珍贵的课堂45分钟。
通过学生自我训练、小组互帮和老师释疑,成功地解决了在新授过程中存在的局部遗留问题,到达了稳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知识,尽管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本节课在这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知识的综合、迁移和应用等才能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成效。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如下遗憾:在课件中尽管有一个知识网络图,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章知识并没有可以形成知识体系,没有可以构建完好的知识网络图。
主要原因应该是:1、知识网络图不是由学生自我总结得出的。
2、没有和学生共同分析^p 知识构造图中各局部内容之间的关联。
第十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单元起始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1、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2、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4、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和不等式的性质;2、理解不等式的解及解集的概念,会用数轴表示简单不等式的解集;3、经历建构研究不等式内容的框架图,体会“类比”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法,提升数学素养.二、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和性质的得出难点:不等式性质3三、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激发生成问题 1、幼儿园王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人分5块,还剩3块;如果每人分6块,则差5块. 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块糖果?借助方程(组)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等量关系的问题,我们学过哪些与方程有关的知识点呢?(通过方程这个知识点建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体系)问题2、幼儿园张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如果每人分5块,还剩3块;如果每人分6块,则有一个小朋友不足6块. 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块糖果?生活中还存在着不等量关系,如何表达呢?【类比等式,建构不等式的概念】1.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样的式子叫做不等式?(引导学生说出“用不等号连接表示不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2.如何用不等式表示生活中的不等关系?请举例说明。
3.表示不等关系的关键词有哪些?(二)类比联想,促进生成【类比等式,建构不等式的框架】刚才类比等式,我们得出了什么叫不等式,在本章,我们将系统地学习最简单的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内容,还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
请大家根据前面学习等式的经验,你认为我们将学习不等式的哪些内容呢?【板书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从学习内容、过程、方法等多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三)深入探究,自主生成【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建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相关概念】活动1:观察下列不等式:该如何定义?活动2: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什么是不等式的解呢?请举例说明。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铜仁地区石阡县河坝中学 卢明生《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到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通过操作,分析可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我采用从生活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类比等式性质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给学生类比,猜想,验证的问题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一、教材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学习了数轴、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从研究不等关系入手,展开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研究学习。
本课题为七年级上学期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于它的学习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它是学生以后顺利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学生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技能。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变形。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猜想、验证的数学研究方法。
2、发展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代数变形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并且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学 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将不等式变形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索法五、教具:天平,砝码六、教学过程:1、回顾思考,引入课题观察下面两个推理,说出等式的基本性质(1)5+3=5+3 5-3=5-3(2)2110021100⨯=⨯ 21002100÷=÷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等式的基本性质。
(找同学起来回答)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精选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篇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初一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而《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这节就要求学生利于函数的观点重新认识、分析。
在复习导入过程中,我给出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的题目:3x—2>x+2。
同学们都笑开了花,有同学说:“这么容易,老师,我们已经不是初一的小孩子了。
”也有同学直接说出这个不等式的解。
这时,我提出了问题:“谁能把刚刚学习的一次函数和这个不等式联系到一起?同学们可以大胆想象。
”由于学过利用函数观点看方程,有很多同学反映比较快,说:“画两个一次函数y=3x—2和y=x+2的图像,然后再观察”。
我按照他的思路讲解了这种方法,同时提出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引导同学通过一个函数图像来解决问题。
这节课要结束了,突然有个同学问:“老师,本来我们能用初一的知识解题的,为什么要弄的这么麻烦啊?”“问的好,这节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数形结合思想,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篇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这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实施开放性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因此我们在认识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中大量地运用现实生活情景:如天气预报、猜猜我几岁等实际情境引入与学生共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的知识,认识不等式,让学生意识到不等关系和相等关系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数量关系,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是那么的近,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完整版)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教学重点: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熟练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难点:1.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来探索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2.用数轴表示解集,启发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二、教法分析本节课的教法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
同时,还需要采用巩固练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法分析学生在研究本节课时,应注重以下学法:1.注重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和公式.2.注重练和巩固,熟练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3.注重思考和探究,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来探索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4.注重归纳和总结,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不等式的概念.2.知识点讲解: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不等式的性质.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4.练巩固:通过练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和解题能力.5.归纳总结: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想,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制定了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特别是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不等号方向的改变问题。
通过类比推理,让学生理解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并能够用数轴表示解集。
同时,加强“去分母”和“化系数为1”这两个步骤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不等式问题。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不等式的性质和运用。
这一节内容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巩固了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解,而且为学生今后学习更复杂的不等式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对一元一次方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可能会对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并能运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用。
2.教学难点:不等式的性质,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例子中归纳出一般性规律。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结合数学软件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这个问题,感受不等式的存在。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解不等式的方法和步骤。
4.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不等式的性质,并通过举例验证。
5.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后优秀教学反思(通用6篇)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后教学反思1课后我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冷静思索和总结,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1、整体的思路比较清楚:先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表达了数学是源于生活的,然后通过练习进行辨析,并让同学自己归纳留意点,再接下去是应用新知、巩固新知、再探新知、巩固新知、知识梳理、布置作业。
整个流程比较流畅、自然;2、利用多媒体进行帮助教学,能直观的展示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中各解集的公共部分、使同学更简单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意义。
3、本节课的最大的亮点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自学例题等环节鼓舞同学自己探究,让同学真正去思索、去尝试,培育同学观测、发觉、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技能,让同学学会思索了,解决问题的技能也得到了熬炼,让同学经受了整个探究过程,真正表达了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同学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援助者。
教学的重难点也得到了很好的突破,教学效果不错;4、留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利用类比与化归的思想引导同学归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
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同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借助数轴找出公共部分解出解集。
5、练习的形式新奇,请第一组的同学任点其余三组的同学板演,板演的同学如不会做,可请本组的同学教的做法,激发了同学的爱好,更好的关注了学困生,实现了兵教兵。
几点不足:1、在对整节课的时间把握上有所欠缺,同学探究的时间过多,以致堂堂清无法在课堂上完成。
2、课堂的节奏还可以更紧凑些。
假如重新上这节课,我肯定再会改正以上不足之处,使本课的课堂教学效益更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后教学反思2本月我顺当完成了课题讨论展示课《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作为一个课改试验的数学老师,我切实体会到新课改给我和我的同学带来诸多收获。
在《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开头的引入教学,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留意概念的引入,从实例出发,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同学能够利用已学的知识,通过知识迁移、类比的方法归纳得出概念以及不等式组的解法。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不等式的性质等知识后,进一步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本节内容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不等式的性质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作为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其意义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2.能够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其解法。
2.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求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练习题、测试题等教学辅助材料。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内容,如:“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计4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和解法,引导学生关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如:解集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题目,如:2x > 6,3(x - 1) < 9等,引导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回顾与思考》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回顾与思考一、课标描述(摘要)及其解读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1.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具体问题.课标对于“了解”的要求是: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课标对于“理解,会”的要求是: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课标对于“能”的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础之,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课标对于“体会”的要求是: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二、教材分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已经呈现了一些关于不等关系的相关知识,学生知道生活大量存在着不等关系的量,了解“大于”、“小于”等符号的用法和意义,能比较两数的大小,并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学生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不等式的模型思想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三、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并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不等式的模型思想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活动能力基础:经历探索、发现不等关系的过程学习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四、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整理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建构本章知识联系图,体会知识之间的发展脉络与内在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是:1.通过梳理本章内容,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及类比的思想方法.2.通过基础过关题组的训练,进一步夯实基础,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并体会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联系.3.通过深度研讨环节,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4.通过实际应用,能够建立不等模型,能够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五、学习重难点重点:梳理本章内容,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并体会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联系.难点: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及类比的思想方法,能够建立不等模型,能够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六、评价设计根据课标要求:评价的主要目的的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环节进行: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本章思维导图的过程,引领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性的评价;2.通过“基础过关”、“当堂检测”来检验教学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3.通过深度研讨环节,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思想相互碰撞,思维得到提升;4.通过自我评价表和组长评价表,对本节课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缺补漏.七、学习过程依据“目标导引教学”的理念和“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具体流程如下:学习目标学习评价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交流复习目标1:通过梳理本章内容,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及类比的思想方法.1.通过小组分享,制作思考评价学生思路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合理;2.通过提问,检测学生是否能快速的回答这些问题.1.学生通过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思维导图,并且分享制作思路,对本章内容进行梳理并且再一次画出本章的结构图.2.教师引导,总结本章的核心数学思想以及做题方法,并提出如下问题(1)不等式有哪些基本性质?它与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2)接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异同?(3)举例说明在数轴上如何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4)举例说明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本章的知识进行整理,建构本章的知识体系. 通过画本章知识联系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对比分析的能力,学生可以互相进行比较、补充,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二、基础过关、大展身手目标2:通过基础过关题组的训练,进一步夯实基础,掌握不等式的基通过独立完成、教师提问、自我评价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基础过关题1.给出下面6个式子:①3>0;②x<-2;③4x+3y≠0;④x=3;⑤x-1;⑥x+2≤3. 其中不等式有()A.2个B.3个C.4个D.5个2.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则a+1>b+1;②若a>b,则a-1>b-1;③若a>b,则-2a<-2b;本性质,理解不等式(组)的解及解集的含义,会解简单的一元次不等式(组),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并体会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联系.组,进一步查漏补缺.④若a>b,则ma<mb. 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若x>y,且(a-3)x<(a-3)y,则a的值可能是()A.0B.3C.4D.5归纳总结:不等式的性质.4.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①3x-7>0;②2x+y>3;③2x2-x>2x2-1;④x+1<7.A.1个B.2个C.3个D.4个5.解不等式113xx+-<.归纳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6.解不等式组3(2)42113x xxx--≥-⎧⎪⎨+-<⎪⎩,并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总结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以及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7.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A.x<0B.x>0C.x<2D.x>28.若关于x的不等式mx-1>0(m≠0)的解集是x>1,则直线y=mx-1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 .9.如图,直线y=3x和y=kx+2相交于点P(a,3),则不等式3x>kx+2的解集为 .总结归纳: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设计意图要建高楼大夏必须先打好基础,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对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用数轴表示其解集起到了很好的检测目的,然后让学生先独自完成上述各小题的解答,然后教师提问,让学生自己来作评判,找出存在的问题. 对于做得比较好的同学,教师给予鼓励,使学生对本章知识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三、深度研讨、再度提高目标3:通过深度研讨环节,能够举反三,灵活应用.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探讨、小组分享的方式评价学生对较复杂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参的不等式的问题解决.问题四:含参数的不等式相关问题.10.已知不等式组+21x m nx m+⎧⎨-<⎩>的解集为-1<x<3,求(m+n)2018的值.11.若不等式x-2≤m的正整数解只有3个,则m的取值围为 .12.已知不等式组2xx a⎧⎨<⎩>.(1)如果此不等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2)如果此不等式组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数学思想:.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己总结做题方法,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与应用,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再次感受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四、建构模型、实际应用目标4:通过实际应用,能够建立不等模型,能够用一元次不等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同学分享评价学生是否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不等模型,模型建立后,能否找到符合实13.小丽去文具店买铅笔和橡皮,铅笔每支0.5元,橡皮每块0.4元,小丽带了2元钱,可以买几支铅笔几块橡皮?14.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过300元时,超出部分按原价的8折付款;在乙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过250元时,超出部分按原价的85际情况的解. 折付款,设一顾客预计购物x(x>300)元. (1)分别写出该顾客在甲、乙两家超市购物所付的费用y甲(元),y乙(元)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该顾客到哪家超市购物更优惠?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实际问题的设置,进一步体会不等式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够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五、归纳总结、反馈评价培养归纳能力,养成反思习惯.并检测目标1、2、3、4的学习效果.通过学生能否完整清晰地说出本节课学习的收获和困惑,了解学生理解知识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情况.通过“当堂检测”,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达标情况.总结归纳说说本节课又学习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体会到了哪些数学思想与方法?还有什么困惑吗?当堂检测:1.下列各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A.2x-4>5y+1B.3>-5C.4x+1>0D.4y+3<1y2.若a>b,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 1122a b< B.-5a>-5bC. a-3>b-3D.4-a>4-b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x ax⎧⎨⎩>>b,其中a、b在数轴上对应点如图所示,则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x>bB.x>aC.b<x<aD.无解4.不等式3x+12≥0的所有正整数解的和为 .5.如图,直线y=ax+b经过A(-2,-5)、B(3,0)两点,那么,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6.小聪用100元钱去购买笔记本和钢笔共15件,已知每本笔记本5元,每支钢笔7元,小聪最多能购买多少支钢笔?通过归纳和总结,让学生学会提炼和阐述自己的认知,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 并通过反馈检测样题,评价知识技能的达成度,确保课堂实效性.在学习指导书的最后附一份个人评价表,对本节课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1.必做:完成课本61页复习题第2、4、7、9、12题(AB组全做)2.选做:完成课本63页复习题第13、15题(B组做)八、板书设计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结构多媒体核心思想:类比思想数形结合数学建模1.本节课的重点在让每个学生建构本章知识体系. 教师让学生充分思考、练习和交流,同时充分暴露出存在的问题,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2.华罗庚教授说:读书要从薄到厚,又从厚到薄. 复习重在从厚到薄.每一章的复习要把全章的知识分成块,整理成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并加以综合运用,其中采用思维导图、知识结构图、习题组等措施复习是有效的,本节课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3.一般复习课的容量比较大,一方面要让充分学生思考和交流,积极发挥其主体作用;另方面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主次分明,把握好教学的节奏,提高课堂效率.4.复习课不仅仅是知识的小结及运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是有益的.。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精选17篇)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篇1从算术到代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方程是处理问题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而解方程又是这种途径必须要掌握的。
先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从而引出了移项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利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所以在方程的选择上,都是移项后,同类项的合并比较简单,与前一节内容相比较,可轻易感受到这种解法的简洁性;讲解完成后,进一步给出了练一练,让学生动手去做;仔细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出现了很多困难。
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情况:①含未知数的项不知道如何处理;②移项没有变号;③没移动的项也改变了符号。
针对以上情况,利用课堂时间,先让有困难的学生说一下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让其他同学帮助他找出错误并加以解决,这样更能促进同学间的相互进步。
再让学生总结注意点,让学生学会小结。
通过小结教师能很好地看出学生的知识形成和掌握情况。
总的来说,要加强练习,多积累做题经验。
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反思篇2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曾遇到这样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小明和小李在笔直的公路上行走,小明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小李步行的速度为6千米/时。
小明出发1小时后,小李才出发,同时小李带了一条小狗在他们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奔跑,小狗奔跑的速度为12千米/时。
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答。
这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尝试利用方程去解决,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非常活跃,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1)小李追上小明需要多少时间?(2)小狗第一次追上小明需要多少时间?(3)当小李追上小明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4)小狗第一个来回需要多长时间?(5)小我狗第二个来回需要多长时间?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无穷级数问题,问题提出来了,怎么办?是简单的一句话带过,还是给学生说明白及如何才能说明白?而此时,已到了下课时间,我只能把此问题留在课后,我表扬了胡志波同学用心思考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先思考。
2024年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7篇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篇1不等式的性质教学反思教前设想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学习不等式的性质。
前面学生学习了不等式的解和解级以及等式的性质,为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要引入不等式的性质来解。
这节课的内容不是很多,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并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对于不等式的性质,不是很难懂,这里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总结,从特殊到一般,所以安排了三个思考题让学生分别总结出不等式的性质。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可以参考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要将不等式最后化成x>a或x教中情况这整节课上下来学生学的'比较轻松。
一节课中,学生课堂的效率比较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比较好。
教后反馈通过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情况的批改情况以及听课老师的意见,觉得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表现为:1、这节利用探索稿教学,学生自我学习,这要求学生的素质比较高。
在学生要独立完成思考和总结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一活动小组的形式进行,活跃课堂的次序。
2、在学生总结不等式的性质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直接从数字总结出不等式的性质比较困难,可以从数字到字母的过程中加入比较简单的数字和字母之间的加减乘除的题目,这样从特殊到一般的过度就比较顺理成章。
3、探索稿怎么去利用?其实一般探索稿可以在上新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预习,这样可以节约很多课堂的时间,然后在课堂上对答案,教师简单的讲解,处理疑问,但这要求学生的的层次比较高,教师在课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这节课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在课堂上处理,但由于内容比较多,整个课程比价经凑。
4、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发现,学生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负数时,没有把不等号改变,虽然课堂上教师也做了特别的强调,这里还需要改进。
5、在讲解不等式的性质1和性质2中,借用了天平来讲解,不高效果不是很好,学生理解不是很好,可以考虑去掉这个环节。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反思范文
本节内容是第八章的难点也是重点,在章节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简单变形的应用,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基础。
因而这节内容我更加费劲心思的思考该如何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一、课堂教学结构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上较合理,知识点循序渐进,符合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本节课先让学生明白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变形,再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步骤,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的步骤。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例题加深,让学生经历了回顾、动手操作、提出问题、判断、找方法、合作交流等过程。
另一方面,能够体现出用新教材的思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在学习本节时,要与一元一次方程结合起来,用比较、类比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学习,弄清其区别与联系。
(1)从概念上来说:两者化简后,都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但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等关系,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的是相等关系。
(2)从解法上来看:两者经过变形,都把左边变成含未知数(如x)的一次单项式,右边变成已知数,解法的五个步骤也完全相同;但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变号,而方程两边都
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等号不变。
(3)从解的情况来看:
1、为加深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应将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它可以形象认识不等式解集的几何意义和它的无限性.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
2、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特别是性质3。
不等式的性质是正确解不等式的基础。
二、有效的课堂提问反思
错误分析引入有效的提问,可以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又能更好地巩固前面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提问过程中可以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交流。
教学提问中,比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学生在理解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骤的基础上,类比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提出对“等号”与“不等号”的不同,不等式的解与方程的解又有点差别,特别是对不等式的性质3的不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的解的理解。
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差,课堂教学提问中,由易到难,深入浅出,尽可能让学生学会、会学、会做。
三、有效的课堂参与反思
本节课我从复习旧知识,提问,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不等式的解法步骤。
在课堂活动中经历、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过程,重在学生参与完成。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课堂讨论,中间贯穿鼓励性语言,并让
学生自己理清思路、板书过程,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各个环节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进而达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来。
本节课较好的方面:
1、本节课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学习目标,注意分层教学的开展;
2、课程内容前后呼应,前面练习能够为后面的例题作准备。
3、设计学案对学生学习的知识进行检查。
不足方面:
引入部分练习所用时间太长,讲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太细致,导致了后段时间紧,部分内容不能完成。
我深感,只有当学生真正获得了课堂上属于自己学习的主权时,他们个性的形成与个体的发展才有了可能。
本课在现场操作与反馈中,与教学设想仍有一定的差距,许多地方还停留在表面形态,师生都还未能很习惯地进入角色。
这说明,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要真正成为师生的教育行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将和我的学生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不断努力前行,总之,我们在课堂上还是要尝试着少说,给学生留些自由发展的空间。
但在课前,教师必须多做一些事,例如精心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多思考一些学生所想的,真正做好学生前进道路上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