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教案一讲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17.06 KB
- 文档页数:7
原创心肺复苏教案一等奖一、引言心肺复苏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心肺复苏的认识也得到了提高。
为了推广心肺复苏技能,提高大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本教案荣获一等奖,旨在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
二、背景知识1. 心肺复苏的定义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停止跳动或无效跳动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手段恢复心脏跳动,保持血液循环,为患者争取时间,增加生存率。
2. 心肺复苏的目的•恢复心脏的有效跳动,维持血液循环;•保持供氧供血,防止脑组织缺氧;•延长患者的生命,为后续救治争取时间。
三、心肺复苏教学步骤1. 检查患者安全在开始心肺复苏之前,首先要确保患者和救助者的安全。
•将患者从危险环境中移开,如火源、电流等;•确保自己和患者的身体位置稳定,避免二次损伤。
2. 呼叫急救电话在发现患者心脏停止跳动后,需要立即呼叫急救电话,告知紧急情况并提供详细地址。
3. 检查意识和呼吸•轻拍患者的肩膀,喊叫患者的名字,观察其是否有反应;•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反应,需要同时检查其呼吸情况。
4.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反应,需要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将患者放置在硬而平坦的地面上,仰头后仰,保证呼吸道通畅;•开始进行胸外按压,按压位置位于心脏下缘的胸骨中部。
5. 进行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需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后仰,捏住其鼻子,用自己的嘴对患者嘴进行呼气;•观察患者的胸廓抬升,确保有效通气。
6. 继续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接手。
四、心肺复苏教学注意事项1. 动作规范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动作规范:•胸外按压要用力、要快、要坚决,而且按压和松开时间要均匀;•人工呼吸要适度,避免过分用力导致胸腔压力过高。
2. 有节奏地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需要有节奏地进行,以保持血流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心肺复苏应该以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为一组;•每分钟胸外按压的频率应该在100-120次之间。
心肺复苏说课稿第一篇:心肺复苏说课稿《心肺复苏法》说课稿灵台职专高越各位老师好!今天我汇报的内容是《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第19章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课程设计。
主要包括五部分:教材简析、简述教法、指导学法、概说教学程序、总结教学效果。
一、教材简析(一)教学地位《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章节,是执业护士考证的重要内容,其中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技术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也是医院选拔护理人才的重要考试项目。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源性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就有39.82人发生,那么全民普及心肺脑复苏术势在必行。
(二)学情分析本章内容教学时数是2学时(理论学时1,实验学时1),在此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等,对“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工作程序已非常熟悉,会对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会进行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为本次内容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1.知识目标掌握心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注意事项;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熟悉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2.能力目标能正确评估病人,判断病情,及时发现心脏骤停,规范熟练地进行心肺复苏术。
3.情感目标培养“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具备在面对急危重症情况时能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爱伤”精神。
4.重点及难点确定上述目标中,对心搏骤停的类型是理论上的难点,应对内科护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生进行实训;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和注意事项中的一些数据和方法已落后于临床实际,在参考《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的基础上应做适当知识调整。
二、教法简述(一)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时可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根据原有知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识,从而实现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应急救护---心肺复苏》教案一、定义:是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即胸外按压、电除颤、人工呼吸,努力恢复心脏的自主搏动和自主呼吸。
二、心跳骤停的原因心源性: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病)非心源性:窒息、触电、溺水、药物过量和药物不良反应结合几幅照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课堂提问:是不是任何人心跳骤停都应立即进行CPR?(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心跳呼吸骤停的表现1.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各种场合。
2.面色苍白或转为紫绀。
3.瞳孔散大。
4.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5.部分患者有短暂而缓慢叹息样或抽气样呼吸。
四、抢救方法:初期复苏: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血液灌流和供氧。
后期复苏:借助于器械设备及先进的复苏技术和知识以争取最佳疗效的复苏阶段。
复苏后处理: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促进脑功能恢复。
五、初期复苏的步骤:1)判断环境是否危险(Danger)2)判断患者反应 (Response)3)呼救/报警(EMS系统)4) 人工循环(Circulation)5) 开放气道(Airway)6) 人工呼吸(Breath)1. 人工循环 C⑴判断有无心跳: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
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能超过10秒。
⑵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①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示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
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
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2005年新的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病人两乳头的连线与胸骨交点处。
(利用模拟人给学生演示一次)②胸外心脏按压幅度与频率: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
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心肺复苏讲课稿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一适应症:各种原因造成的循环骤停。
(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二禁忌症:(1)胸壁开放性损伤(2)肋骨骨折(3)胸廓畸形或心脏压塞(4)凡已明确的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三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心肺复苏Ⅰ期):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急结合不间断进行。
判断有无意识、呼吸、脉搏1判断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面颊或肩部。
耳边呼唤“喂,怎么了?”。
婴儿轻拍足跟,掐捏上臂看是否睁眼、啼哭。
如无意识,立即呼救。
2判断呼吸:通过一看、二听、三感、三步骤完成。
一看:胸廓有无起伏二听:有无呼吸音三感觉:有无气流流出(面部)3判断颈动脉搏动:食指、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的部位>,向同侧下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如无搏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判断时间<10s。
A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1 体位:床放平(软床胸下垫胸外按压板),去枕平卧位,解开领带、衣领、腰带,暴露胸部。
2 清理呼吸道:取下义齿及口腔内异物3 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耳垂与下颌角连线垂直于地面。
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中指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角、耳垂与地面呈90℃(60℃儿童,30℃婴儿)。
B 人工呼吸气管内插管是建立人工通气的最好方法。
当时间条件不允许时,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婴儿)呼吸不失为一项有效而简单的人工通气方法,这只是临时性的紧急措施,应马上争取气管内插管,人工气囊挤压或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与输氧,纠正低氧血症。
口对口(口对口鼻):吹气两次,每次两秒钟,注意胸廓起伏。
操作方法:以置于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将自己的口唇紧贴患者的口唇做深而快的用力吹气,直至胸廓上抬,然后让患者自然呼气。
给儿童授课心肺复苏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
2.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提高学生对心肺复苏的应急能力。
3.通过模拟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
1.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
2.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心肺复苏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掌握。
四、教学准备。
1.教案、教学PPT。
2.心肺复苏模型。
3.救护人员服装。
4.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教学视频展示心肺复苏的场景,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心脏骤停时应该如何应对。
2.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
通过PPT讲解心肺复苏的定义、原理、适用人群等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示范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教师穿上救护人员服装,利用心肺复苏模型进行操作示范,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法。
4.学生模拟实践。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名“患者”和一名“救护人员”,进行模拟实践。
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观察,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5.总结。
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总结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法,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
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有效提高。
3.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和模拟场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肺复苏技能和应急能力。
七、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学校进行心肺复苏技能的培训和演示,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真实的急救场景。
2.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心肺复苏技能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心肺复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八、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正确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急救意识和应急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强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
一、课程名称:心肺复苏术(CPR)二、授课对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红十字志愿者、普通民众三、授课时间:2学时四、授课地点:教室或培训室五、授课教师:XXX六、教学目标:1. 理解心肺复苏术(CPR)的重要性及适用场景。
2. 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
3. 学会使用体外除颤仪(AED)进行紧急救治。
4. 增强学员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信心和责任感。
七、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术(CPR)概述2. 心脏骤停的原因与诊断3.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操作步骤a. 检查意识b. 判断呼吸c. 按压位置与频率d. 人工呼吸e. 使用体外除颤仪(AED)4.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5. 案例分析及实操演练八、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员分析并总结心肺复苏术的应用要点。
3. 实操演练:组织学员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实操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心肺复苏术(CPR)的重要性,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2. 理论授课教师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演示。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病例,让学员分析并总结心肺复苏术的应用要点。
4. 实操演练a. 教师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包括检查意识、判断呼吸、按压位置与频率、人工呼吸等。
b. 学员分组进行实操练习,教师现场指导,纠正学员操作中的错误。
c. 教师选取学员进行实操考核,检验学员掌握程度。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员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应用心肺复苏术。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员复习本次课程内容,并撰写一篇关于心肺复苏术的心得体会。
十、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实操演练:评估学员对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心肺复苏教案一本次课程的主题是心肺复苏,旨在让学员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掌握操作方法,以及树立现场急救的意识。
本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操课,共计1学时(45分钟)。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们通过两个案例引出几个问题,让学员思考并解答,从而引出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答案是因为没有及时的现场施救。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果专业医护人员尚未赶到现场,现场人员对伤员及时开展正确、有效的施救显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
有数据表明,在心跳骤停、呼吸停止的情况下,在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43%-53%。
因此,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心跳骤停的判断方法。
在现场,判断一个人是否心跳骤停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心跳骤停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判断方法包括观察、听诊和触摸。
观察包括观察伤员是否有呼吸、是否有意识等;听诊是通过听心音和呼吸音来判断是否有心跳;触摸则是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来判断是否有脉搏。
在掌握了心跳骤停的判断方法后,我们将介绍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包括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手法,这是心肺复苏中最重要的操作步骤。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力度、频率和深度,以确保按压的效果。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将采用理论讲授法、图片展示法、操作演示法和讨论法。
同时,我们还将使用多媒体和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人等教具和仪器,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最后,我们推荐两本参考资料,分别是《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及安全技能训练考核教材》和《院前急救手册》。
通过本次课程的研究,我们希望学员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以及树立现场急救的意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将患者头向后仰,捏住鼻子,用自己的口对患者口进行呼吸,每次呼吸1秒钟,呼气时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如有则说明呼吸正常。
口对鼻:将患者头向后仰,捏住患者鼻子,用自己的口对患者鼻进行呼吸,每次呼吸1秒钟,呼气时观察胸廓是否有起伏,如有则说明呼吸正常。
初中掌握心肺复苏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生能够自信地运用心肺复苏技能在紧急情况下救助他人。
教学重点:1.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教学难点:1. 人工呼吸的正确步骤和技巧。
2. 胸外按压的正确步骤和技巧。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PPT。
2. 橡胶人体模型。
3. 心肺复苏操作演示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救助一个人停止呼吸或心跳?2. 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判断意识、呼救、仰卧位、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2. 讲解人工呼吸的正确步骤和技巧。
3. 讲解胸外按压的正确步骤和技巧。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橡胶人体模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操作。
四、视频演示(10分钟)1. 播放心肺复苏操作演示视频。
2. 学生跟随视频一起进行操作练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练习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急救意识和生活技能。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实际的心肺复苏培训课程,提高操作技能。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视频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保证了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
通过总结与反思环节,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急救意识和生活技能。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
心肺复苏的讲课稿模板一、开场白尊敬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项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心肺复苏(CPR)。
这项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挽救生命。
请大家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实践操作。
二、心肺复苏的重要性1. 心脏停跳的后果:心脏一旦停止跳动,血液循环中断,重要器官如大脑将迅速缺氧,导致不可逆的损害。
2. CPR的作用:心肺复苏可以在等待专业医疗救援到来之前,暂时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为患者争取宝贵的生存机会。
三、CPR的基本原则1. 快速反应:在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异常呼吸后,立即开始CPR。
2. 正确的手法:确保使用正确的按压位置和力度,以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四、CPR的操作步骤1. 安全评估:确保现场安全,避免在危险环境中进行CPR。
2. 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大声询问以判断其意识状态。
3. 呼叫求助:如果患者无反应,立即呼叫紧急服务,并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4. 开放气道:将患者头部轻微后仰,检查并清除口腔异物。
5. 人工呼吸: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约1秒。
6. 胸外按压:将患者平躺,双手叠放于患者胸骨下半部,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按压深度为成人5-6厘米。
7. 循环操作: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再次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
五、成人、儿童与婴儿CPR的区别1. 成人CPR:适用于体重超过50公斤的个体。
2. 儿童CPR:适用于体重在25-50公斤之间的个体,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
3. 婴儿CPR:适用于体重小于25公斤的婴儿,使用两个手指进行按压。
六、CPR的终止条件1. 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当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时,应将患者交接给专业人员。
2. 患者恢复意识:如果患者恢复意识和自主呼吸,可以停止CPR。
3. 现场环境危险:如果现场环境变得危险,应停止CPR并寻求安全。
七、CPR的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按压:过度按压可能导致肋骨骨折或其他伤害。
2. 保持冷静:在进行CPR时,保持冷静,遵循正确的步骤。
初中体育心肺复苏教学教案1. 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认识到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的必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3. 通过心肺复苏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胆识、冷静、果断等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
2. 教学难点:胸外按压的力度和频率、人工呼吸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理论讲解: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包括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3. 示范演示:教师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操作步骤和技巧。
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5. 情景模拟:设置紧急情况,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提高其实际应用能力。
6.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操作技巧。
2. 示范法:教师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示范。
3. 练习法: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
4. 情景模拟法:设置紧急情况,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心肺复苏的教学教材。
2. 教具: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包等。
3. 设备:音响、投影仪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技巧。
2. 学生能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表现出冷静、果断的品质。
3. 学生能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提高自救互救意识。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练习,培养其胆识和果断品质。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及其危害。
2. 掌握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
3. 学会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急救。
4. 培养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1. 心脏骤停的危害2. 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操作步骤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4. 心肺复苏(CPR)的实操演练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心脏骤停的危害,引起学生对急救知识的重视。
2. 提问:什么是心脏骤停?心脏骤停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二、讲授新课1. 讲解心脏骤停的危害-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全身器官缺血缺氧。
- 心脏骤停发生后,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2. 讲解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操作步骤- 评估现场环境,确保安全。
- 判断患者意识,高声呼救。
- 检查患者呼吸和脉搏,如无反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进行胸外按压,保持按压频率和深度。
-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频率和深度。
3. 讲解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 开启AED,按照屏幕提示操作。
- 进行除颤,观察患者反应。
4. 心肺复苏(CPR)的实操演练- 学生分组进行实操演练,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依次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操作。
三、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心肺复苏(CPR)的重要性。
2. 提问: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CPR)?如何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并向家人、朋友普及急救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操演练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急救技能。
2. 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学生在演练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作业,向家人、朋友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整个社会的急救水平。
心肺复苏教案讲稿引言大量研究表明,心肺复苏是救治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步骤。
了解并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讲稿将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巧,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一、背景知识在开始介绍心肺复苏的具体内容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心肺复苏的背景知识。
1.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血液流动停止的紧急情况。
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
若不及时处理,心脏骤停会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进而损害各器官。
2.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一种急救技术,旨在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跳和呼吸。
它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血液循环和供氧。
二、心肺复苏步骤1. 确认意识和求助在处理心脏骤停患者之前,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意识清醒。
若患者没有任何反应,则需要立即求助他人,叫来急救人员。
2. 检查呼吸紧接着,需要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
可以通过观察胸部运动或听是否有呼吸声来判断。
3. 叫急救电话若确认患者没有呼吸,应立即叫急救电话(如拨打120)并告知情况,以便急救人员尽快到达。
4. 心肺复苏开始在急救人员到达前,需要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是胸外按压,通过压迫胸部来模拟心脏跳动。
一般建议以100-120次/分钟的速度进行,压缩深度应为5-6厘米。
同时,也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每次2次,并注意每次呼吸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按压次数。
5. 持续心肺复苏在急救人员到达前,需要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应尽量避免中断,除非患者呼吸恢复或急救人员接替进行心肺复苏。
6.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急救人员到达后,他们将会接管心肺复苏,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
三、心肺复苏注意事项1. 动作规范进行心肺复苏时,需要确保动作规范。
胸外按压应该用力而深入,但避免施加过度压力导致肋骨骨折。
同时,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使患者头部保持适当的位置,保证气道通畅。
2. 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需要交替进行,以确保血液流动和氧气供应。
心肺复苏的小讲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心肺复苏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3、了解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2、注意心肺复苏的安全。
三、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引导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并探讨如果观察到有人倒地无法自理该怎么做。
二、知识讲解1、定义心肺复苏,又叫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一种通过人工方法重建正常心跳和呼吸的急救方法,是将心肺复苏技术应用到临床救治中的心肺复苏术,可挽救一些临床上猝死的病人。
2、操作方法2.1 确定患者情况: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还有意识和呼吸,方法是喊他的名字,轻轻摇晃他的肩膀,察看他的呼吸情况。
2.2 跪在患者身边,开始施救。
先实施胸部按压,在前胸中心部位,按压位置约与乳头线相同。
双手掌心重叠,然后用力向下压,每次按压深度约为4-5厘米(不宜超过6cm),按压开始前手臂应伸直,力量由上臂施加,而不是依靠手腕的力量。
每次按压后,双手应离开胸部,以免按压时间过长,造成胸部伤害,每次按压次数要确保在100次/分钟以上。
按压15次停顿两次,严格控制在10秒以内的时间,然后尽快进行人工呼吸。
2.3 人工呼吸方法,使用救护面罩或口对口呼吸方式。
先将头后仰,鼻孔松开,口先用手轻轻捏合住,然后深呼气,将口放在受援者的嘴上(救护面罩则将面罩套在口鼻上),吹一口气量,让胸部缓慢上抬,再撤掉嘴,让胸部自然下落,充气时嘴巴应该贴紧接触部位,否则容易导致气体漏气。
2.4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循环至急救车到达,直到患者恢复呼吸和脉搏。
3、注意事项3.1 施救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确保操作正确。
3.2 压力不宜过大,以免造成伤害。
3.3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口鼻通畅,以免气息传递效果不好。
3.4 CPR不能只做呼吸或按压,必须二者合一。
三、案例分析和讨论针对一些常见的心肺复苏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认识。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面对突发状况时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的定义和意义2.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3.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4. 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的方法5. 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志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演示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心肺复苏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模拟场景,准备心肺复苏教学模型。
2. 教学材料:心肺复苏操作手册、演示视频等。
3. 教学设备: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包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心肺复苏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演示:演示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正确方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心肺复苏技能。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心肺复苏知识,并进行实操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
2. 学生能正确演示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方法。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急救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心肺复苏的实际应用。
2. 组织学生参加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开展急救知识比赛,激发学生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3.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何避免和改进。
4. 反思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九、教学资源1. 心肺复苏操作手册2. 心肺复苏演示视频3. 心肺复苏模拟人4. 急救包5. 情景模拟场景布置十、教学时间1. 理论讲解:2课时2. 演示与实践操作:2课时3. 情景模拟:1课时4. 作业与复习:1课时5. 教学拓展:1课时总课时:7课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时间和内容,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CPR)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步骤。
3. 提高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步骤。
2. 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步骤。
2. 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心肺复苏操作视频或PPT。
2. 心肺复苏模拟人。
3.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心肺复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心肺复苏吗?它为什么这么重要?二、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步骤1. 教师讲解心肺复苏的四个步骤:评估现场环境、确认意识、检查呼吸、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2. 结合操作步骤图,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操作演示1. 教师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评估现场环境、确认意识、检查呼吸、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2. 学生观察并记录操作步骤。
四、学生操作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操作心得,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一、课堂参与度1.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等。
二、操作熟练度1. 学生对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掌握程度,如动作是否规范、操作是否熟练等。
三、应急能力1. 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如是否能够迅速判断情况、正确实施心肺复苏等。
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1. 教师应注重心肺复苏操作步骤的讲解和演示,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二、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效果1. 学生能够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步骤,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原创心肺复苏试讲教案8分钟一、教案背景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在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时,通过人工方法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以抢救生命的一项紧急救护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突发心脏骤停事件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因此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次教学试讲旨在向大家介绍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基本的急救技能。
二、教学目标1.了解心肺复苏的定义和目的。
2.熟悉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3.能够正确判断心肺复苏的应用场景。
4.能够正确操作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
三、教学内容1.心肺复苏的定义和目的–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患者。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维持血液循环和呼吸,尽快恢复心肺功能,避免患者死亡。
2.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心肺复苏通过外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方式帮助心脏恢复跳动和保持供血。
–外部按压可以通过胸部按压的方式,向下按压胸骨,刺激心脏跳动。
–人工呼吸可以通过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将氧气送入患者肺部,保持呼吸功能。
3.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判断意识和呼吸:轻轻摇动患者身体,大声呼喊,观察其是否有反应和呼吸。
–呼叫急救电话: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告知情况,请求专业救护人员的援助。
–开始胸外按压:从患者身旁跪下,双手交叉放置于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按压,频率约为100-120次/分钟。
–进行人工呼吸:揭开患者的口腔,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鼻的呼吸,每次呼吸1-2次。
–持续心肺复苏:按照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进行,直到专业救护人员到达。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介绍心肺复苏的定义、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示范法:通过演示的方式,展示正确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3.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心肺复苏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技巧。
五、教学评估1.提问:随堂提问学生关于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
⼼肺复苏教案(⼀)讲课稿《⼼肺复苏》【导⼊新课】:(5分钟)案例⼀:2003年6⽉26⽇,喀麦隆国家⾜球队国脚维维安福参加了本队与哥伦⽐亚队的联合会杯半决赛,当⽐赛进⾏到第72分钟时,维维安福⼼脏病突发猝然摔倒在⽐赛场地的中圈⾥。
随后28岁的维维安福被担架抬出赛场,并⽴即送往医疗中⼼进⾏急救,可惜经45分钟抢救⽆效后辞世。
(结合播放相关报道的图⽚,并援引北京青年报的评论进⾏讲述)案例⼆:2011年X⽉X⽇,某矿地⾯车间职⼯李某在操作台旁突然之间倒地,在矿急救站急救⼈员未抵达现场前,围观⼈员在⽆⼈懂得急救知识的情况下,仅对李某采取掐⼈中的⽅法急救,但因施救⽅法不得当最终未能挽回该名刚参加⼯作的年轻职⼯的⽣命。
(由教师直接讲述)由两起案例引出以下⼏个问题让学员进⾏思考,并随着问题的解答开始讲解:1.为什么案例⼀⾥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2.案例⼆中现场有⼈采取掐⼈中的⽅法进⾏抢救,这种急救⽅法是否合适?3.通过两个案例,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教学过程】⼀、⼼肺复苏的重要性(4分钟)(由教师结合数据图⽚进⾏讲解,学员以听课为主)提问1:为什么案例⼀⾥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回答1:因为没有及时的现场施救。
⼤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发⽣溺⽔、中毒、触电、意外撞击或其他⼀些意外紧急情况时,如果专业医护⼈员尚未赶到现场,那么现场⼈员对伤员及时开展正确、有效的施救显得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个⼈的⽣命。
有数据表明,当⼈们遭遇上述意外情况时,⼀旦发⽣⼼跳骤停、呼吸停⽌时:(此处插⼊数表辅助进⾏讲解)在4分钟以内进⾏⼼肺复苏,存活率达到43%-53%在8分钟以内进⾏⼼肺复苏,存活率达到10%在10分钟以内进⾏⼼肺复苏,存活率达到0%所以,抢救⽣命的黄⾦时间是4-6分钟。
⼆、⼼跳骤停的判断(6分钟)提问2:案例⼆中现场有⼈采取掐⼈中的⽅法进⾏抢救,这种急救⽅法是否合适?回答2:不合适,没有采取正确的急救⽅法。
《心肺复苏》课题名称:心肺复苏
授课
时间理论课+实操课课型
课时1学时(45分钟)安排1.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教学2.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目标3.牢固树立现场急救的意识
教学心肺复苏的操作要点重点教学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手法
难教理论讲授法、图片展示法、操作演示法、讨论方教多媒体、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仪1《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及安全技能训练考核
参材》中国矿业大学出版资2《院前急救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导入新课】:(5分钟)
案例一:2003年6月26日,喀麦隆国家足球队国脚维维安福参加了本队与哥伦比亚队的联合会杯半决赛,当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时,维维安福心脏病突发猝然摔倒在比赛场地的中圈里。
随后28岁的维维安福被担架抬出赛场,并立即送往医疗中心进行急救,可惜经(结合播放相关报道的图片,并援引北京青分钟抢救无效后辞世。
45年报的评论进行讲述)
案例二:2011年X月X日,某矿地面车间职工李某在操作台旁突然之间倒地,在矿急救站急救人员未抵达现场前,围观人员在无人懂得急救知识的情况下,仅对李某采取掐人中的方法急救,但因施救(由
教方法不得当最终未能挽回该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职工的生命。
师直接讲述)
由两起案例引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员进行思考,并随着问题的解答开始讲解:
1.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
2.案例二中现场有人采取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抢救,这种急救方法是否合适?
通过两个案例,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3.【教学过程】一、心肺复苏的重要性(4分钟)
(由教师结合数据图片进行讲解,学员以听课为主)
:为什么案例一里的球员经过抢救后没有被救活?1提问
回答1:因为没有及时的现场施救。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当发生溺水、中毒、触电、意外撞击或其他一些意外紧急情况时,如果专业医护人员尚未赶到现场,那么现场人员对伤员及时开展正确、有效的施救显得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命。
有数据表明,当人们遭遇上述意外情况时,一旦发生心跳骤停、(此处插入数表辅助进行讲解)呼吸停止时:在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43%-53%
在8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10%
在10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达到0%
所以,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6分钟。
二、心跳骤停的判断(6分钟)
提问2:案例二中现场有人采取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抢救,这种急救方法是否合适?
回答2:不合适,没有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
应该进行一些简单在此找学员回顾伤情判断依(的伤情判断后再选择正确的急救方法。
据,即从意识、呼吸、心跳、瞳孔等判断伤员的伤情,由此引入心跳骤停的判断依据)
1.突然意识丧失,面色死灰
2.瞳孔散大
3.呼吸停止或成喘息样呼吸
大动脉搏动消失4.
5.心前区搏动及心音消失
6.皮肤苍白或发绀
7.伤口不出血。
三、心肺复苏(20分钟)
(教师以模拟人为例,边示范操作边进行讲解)
提问3:通过两个案例,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回答3:根据初步简单的判断,现场应该立即采取心肺复苏争分夺秒,立即抢救,时间就是生命!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插入图片配合讲解)第一步:评估判断1)意识(轻拍重喊)2)颈动脉搏动(位置)
3)呼吸(看胸廓起伏)
注意:判断时间5-10秒,避免不必要的延误。
第二步:安置体位
颈部无损伤,去枕平卧硬板床,头颈躯干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插入图片配合讲解)第三步: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手法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要求每个同学必须掌握,教师在讲解时,先做几个示范动作,随后组织学员讨论刚才的示范动作哪些是错误的,最后抽学员上讲台进行操作,评价其操作是否得当,及时给予纠正)
处1/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
定位方法:
1)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沿肋弓下缘滑向胸骨剑突,胸骨切迹上两横指。
手法:双手平行重叠,十指交叉
掌根接触胸壁,五指过度背伸,肘关节伸直
双肩双臂与胸骨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两腿稍分开,左腿与患者肩平齐
按压幅度:≥5cm,频率:≥100次/min
按压/放松时间:1:1,放松时使胸廓充分回位,但掌跟不要离开胸壁,按压应平稳有规律,不可冲击式猛压
按压/呼吸比:30:2
第四步:开放气道
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清除口鼻分泌物。
打开气道的方法:
(1)仰头举颏法(无颈部损伤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的示、中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垂与水平面垂直,以畅通气道。
(2)托下颌法(适用于颈部损伤者★):把手放置患者头部2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并同时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插入图片配合讲解)第五步:人工呼吸口对口:
(1)口完全包住患者口唇,防止漏气
(2)吹气时捏鼻,呼气时松鼻。
(3)连续吹气:2口
(4)吹气与呼气时间相等
(5)有效指征:胸廓起伏
(6)潮气量500-600ml
第六步:再次评估
一听:听呼吸音
二看:看胸廓起伏
三感觉:感觉颈动脉搏动
第七步:进一步生命支持
四、心肺复苏有效的征兆(3分钟)(此部分内容仅作为了解内容)
1.患者恢复可探知的呼吸及脉搏。
2.面色(口唇)好转,如由紫绀转为红润。
3.瞳孔由大变小,并可由对光反射。
4.患者出现知觉反应,甚至有呻吟及四肢活动等
五、心肺复苏终止的条件(2分钟)(此内容是了解内容,仅强调由专业医护人员接手后方可停止即可)
1. 患者自主呼吸及脉搏恢复
2.有他人或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接替
有医生到场确定病人死亡3.
4.救护人筋疲力尽而不能继续进行心肺复苏。
【课堂回顾】(5分钟)
教师再次强调操作过程中的要点,最后插入一段心肺复苏的视频演示操作方法。
(通过视频强化记忆,回顾完整的过程,最后抽学员示范完整的操作过程,教师对操作进行评价和及时纠正错误)
【作业布置】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