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6.98 KB
- 文档页数:6
解三角形(专题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课本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而在本章中,学生应该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对任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探究,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中的边长与角度之间的关系数量关系,并认识到运用它们可以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本章知识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的继续,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解任意三角形的完整实施。可以从数量的角度认识三角形,使三角形成为研究几何问题的重要工具。是中学许多数学知识的交汇点,如向量、平面几何、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任意角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正余弦定理等相关的知识。学习本节内容是对以上知识内容的综合应用,尤其是对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熟练运用。通过解三角形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会对正余弦定理会进行简单的变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等出一些结论,如射影定理,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会运用所学知识解三角形以及与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半归纳出正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能力,总结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平等的教学氛围,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激情教育,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合作与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及基本应用。
难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及基本应用;正余弦定理的变形应用;用所学知识解决解三角形问题的题型归纳总结。
五、课堂结构设计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更好有效地突出重点,攻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交流讨论,互助学习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独立自主思考探究、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为前提,以“熟练运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为基本
学习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进行学习。学生活动主要为猜想-探究-验证-得出结论-应
用结论。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情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
极探索,严谨论证,勇于突破难点。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合作交流学习的时间,给学生展示自
己的机会和平台。教师要按照如图4的结构进行课堂教学,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问题。本节课学习,要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
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帮助学生数
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图4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1.导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幻灯片
展示导学流程:
1.正弦定理:R
C
c
B
b
A
a
2
sin
sin
sin
=
=
=
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
2
2
2-
+
=;
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1sin
24
abc
S ab C
R
==
=1
2
r(a+b+c)(其中R是ABC
∆外接圆的
半径,r是ABC
∆内切圆的半径);
4.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
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个内角和为
180;
5.射影定理:
c
B
a
A
b=
+cos
cos
师:明确本节课学习目
标,学习重难点。引导
学生回顾并完成导学流
程图,通过诱思让学生
自己得出三角形边角关
系的等量式。
生:集中精力,认真听
讲,主动思考,通过观
察,类比得出正余弦定
理的变形式,
R
a
A
A
R
a
2
sin
,
sin
2=
=
;
bc
a
c
b
A
2
cos
2
2
2-
+
=
三角形边角关系式:
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完成
导学流程,激发学生回顾旧
知,总结归纳得出新的结
论。教师提出余弦定理的变
形形式,使学生带着问题走
进课堂,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导
检测反馈,
内化所学
点评精讲,
突破重难点
激情踊跃,
展示所学
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
研读深思,
独立自学
6.检 5.评
4.展
3.议
2.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