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的本质
- 格式:docx
- 大小:20.68 KB
- 文档页数:5
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哎呀,说到美的本质,这可真是个既深奥又接地气的话题。
咱们不扯那些高深莫测的哲学大道理,就用咱老百姓的话,来聊聊心里那点对美的感受吧。
你想啊,美,它就像是早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温柔地洒在脸上,那种感觉,暖洋洋的,心里头那个舒坦,简直没法用言语来形容。
美,就是这么简单,这么直接,它不需要你费尽心思去琢磨,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那份纯粹和美好。
走在街上,看到一朵小花在墙角悄悄绽放,颜色不那么鲜艳,花瓣儿也略显单薄,可它就是那么顽强,那么有生命力。
这时候,你心里头会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暖流,觉得这小花儿可真美。
这就是美啊,它不分贵贱,不分大小,只要你能用心去体会,就能发现它的存在。
再来说说人吧。
有时候,你看到一个陌生人,他(她)长得并不出众,穿着也很普通,可就是他(她)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就能让你觉得这个人特别美。
这种美,是内在的,是灵魂的闪光,它超越了外表的束缚,直击你的心灵深处。
还有啊,那些咱们平时说的“心灵美”,那更是一种高境界的美了。
就像是咱们身边的那些好人好事,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美。
这种美,让人感到温暖,感到力量,它是社会的润滑剂,也是咱们每个人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说啊,美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它就是那些能触动我们心灵的东西。
无论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无论是外在的华丽璀璨,还是内在的质朴纯真;只要它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温暖、希望和爱,那它就是美的。
咱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艺术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着美、感受着美。
就让我们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吧,因为美,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珍惜。
就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广告0602班潘蔚 12号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作出了多种多样有关美的本质的学说如:“美在形式”说、“美在主观”说、“美在统一”说等等,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
以下是三种中外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代表性学说,以及我的粗浅看法。
一、“美在形式”说: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
西方美学史中,美在形式即形式美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
此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自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
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
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
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而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
贝尔的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见解,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然而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经验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
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
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
我的看法:“美在形式”这一学说观点是从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我认为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就如一幅画并不意味着什么,它的图形结构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形式美或不美完全是人类主观的产物。
谈谈对美的本质理解美的本质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概念,涉及哲学、心理学、艺术和文学等多个领域。
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美的主观性美的本质并非客观存在,而是主观的感受和认知。
人们对于美的理解受到个人经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同样的物体或情境,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美感体验。
因此,美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化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2.美的多元性美的本质是多元的,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或表现。
从大自然到人类文明,从具体的艺术品到抽象的理念,美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
不同的文化、艺术流派和历史时期都拥有各自独特的审美标准和艺术表达方式。
这种多元性反映了美的丰富内涵和无限可能性。
3.美的普遍性尽管美的本质具有主观性和多元性,但美也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是跨越时空和文化的普世情感。
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人们都欣赏美、追求美,渴望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美的热爱和敬意。
这种普遍性表明,尽管美的形态各异,但其本质是共通的。
4.美的情感性美与情感紧密相连,它是情感的表现和载体。
当我们感受到美时,通常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愉悦、满足、震撼、感动等。
这种情感性表明,美不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心灵的触动。
它能够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共鸣,让我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滋养。
5.美的社会性美的本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现,也是社会价值观和文化的反映。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的美学观念可能更受推崇;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的美学观念可能更受重视。
这种社会性表明,美的本质是动态的、变化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发展。
6.美的超越性美的本质具有超越性,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限制,成为人类精神追求的一部分。
通过艺术、文学、音乐等表现形式,人们能够创造出超越现实世界的美的作品,使人们能够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和超越。
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美是一个古老而又深刻的话题,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热议。
人们一直在寻找美的本质,试图用各种方式来解释和表达美。
美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但是美的本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本文将就美的本质进行探讨,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阐释美的内涵。
美可以是外在形态的表现。
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看到大自然所创造的美丽景色,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日出日落等。
这些景色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中。
在人类的艺术创作中,也能看到美的表现。
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形式来展现美的内涵,令人叹为观止。
美的外在形态可以给人以愉悦和享受,同时也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美可以是内在品质的体现。
人们常说“美在心灵”,这句话体现了美的内在品质。
美的内在品质主要体现在人的品德、性格和精神世界上。
一个善良、宽容、正直的人往往会给人以美的感受,因为这些品质是人性美好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心生敬意的人,正是因为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那份美丽。
美的内在品质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状态,它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感染。
美可以是思想和情感的交融。
美不仅仅是形式的表现,更是思想和情感的交融。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通过文字所展现的思想和情感,这种思想和情感的交融就是对美的一种表达。
当我们读到一篇描写优美风景的文章时,我们会被作者的情感所感染,从而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
同样,在音乐中,作曲家通过音符的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些情感和思想的交融是对美的一种表达。
思想和情感的交融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它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心灵共鸣。
美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的追求。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探索的对象,它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的追求。
人们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尝试,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美的追求,如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都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美学中美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两千多年来,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艰苦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他们提出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一、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
主张从美的事物本事去寻找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说成是事物的某种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
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
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
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
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在于事物“体积与安排”的“整一性”,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
英国威廉荷珈兹指出,构成美的事物有六条原则,即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
他认为曲线是美的线条,比任何直线更能创造美,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
英国博克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性质。
他说“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莫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上述哲学家、美学家肯定美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坚持了美的客观质性,引导人们到客观事物中区探求,美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有积极作用。
但是,他们仅仅把美看做事物本身的某种特性,割断了美和人、社会的联系,对没的本质的认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相当空洞肤浅。
二、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
有的美学家、哲学家不是从客观精神方面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感受。
例如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
美的本质探讨【摘要】美的本质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话题,从哲学、艺术、心理、文化和科学角度来探讨美的本质,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角和理解。
从哲学角度看,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对世界秩序和和谐的感知。
在艺术中,美是艺术家对于美学规律的表达和实践。
心理学认为美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
文化角度下,美是特定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产物,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科学角度则通过研究美的生物学基础和认知机制,探讨美的本质。
综合以上角度,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美的本质,认识到美是一种多维度的概念,引领着我们对世界的审美体验和认知。
【关键词】美的本质、探讨、哲学角度、艺术角度、心理角度、文化角度、科学角度、结论1. 引言1.1 美的本质探讨美的本质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各种哲学、艺术、心理、文化和科学角度都在探讨着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美是一种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它既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形态和色彩之中,又存在于人类思想和情感中的激动和共鸣之中。
美的本质探讨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更是对内心深处的探索和感悟。
美的本质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体验。
通过哲学的思辨、艺术的表现、心理的分析、文化的传承和科学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美的魅力和力量。
美的本质探讨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探寻之旅,它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对美的渴望和追求。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对美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和把握这个世界,更好地发现和体味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2. 正文2.1 美的本质探讨的哲学角度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可以被解释为对事物的审美价值或美感的认识和感受。
在哲学角度上,对美的本质探讨常常涉及到美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等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是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理念,是理想世界的投影。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是一种秩序和完美之美,是事物内在本性的体现。
这种哲学观点影响了后世对美的理解。
浅谈美的本质向遏抑可迫使观众的心灵反逼内省,达到一种严肃的理性的清醒;从情感上讲,逆向遏抑能触压性地激发道德良知的情绪,悲悯同情的泪水能洗涤心灵的尘垢,还可以使观赏者由于处于悲悯同情他人的地位从而获得一种道德的尊严感与崇高感。
喜剧,其特性是“可笑”。
喜剧主人翁不一定要是坏人或是“应该送进坟墓者”,也可是好人。
坏人好人,只要具备好笑有“味”的特性就行(如印度文学即讲求“味”)。
喜剧不论描写什么人,剧情均是好笑有味,而人类天性中亦有求索这种情味的意愿指向,故喜剧能有美可供欣赏。
而喜剧人物,则不一定有美可供欣赏。
喜剧所描写的可予嘲笑鞭挞的坏人,其本质是人们所否定的、不能正面肯定的,因此这类人物本身不美。
从理性上看,喜剧多使用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的“错位”(幽默)或使某部分夸张裸露(漫画)等手法,使观众对喜剧人物的本质容易“一眼看穿”,从而获得理性认识的不经意的轻松与满足;从情感上看,喜剧对其人物采取非郑重的态度,对好人加以调侃,对坏人加以讽刺,使观众也产生一种“彼可供我开心调侃或嘲笑讽刺”的意识,从而获得某种凌越他人的优胜感。
可以说,喜剧是应人类“醉酒式忘忧狂放恣意欢谑”这种心态需求而形成的,人们期以获得的不是悲悯与庄敬,而是一种开心与轻松。
分析了美的基本形态,我们再从意念指向与美的构成的关系角度进行论述,以加深对美的本质的真谛的理解。
意念愿望正方向的指向,自人的心灵出发之后,“行程”不远的一段,与“平常”靠近,不易被人们惊讶察觉;“行程”较远的部分,则进入高雅空灵的境界,形成一种“极致”。
这种“极致”,往往因神圣空灵的氛围而模糊其生活中的现实性,使人们虽有意念指向而难以自知。
但是,对象若有特性吻合指向“极致”,则必然形成客观之美。
所以,本文在美的本质的定义中,特意使用“极致”一词。
意念指向对于关系属性“美”的构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富贵是常人之所欲,故某原始部落有人佩戴数十斤重铁以显其美。
因为在该部落,铁象征财富的特性吻合了人们爱富显富的意念指向,形成了美。
浅谈美的本质命题的合理性问题浅谈关于美的本质命题的合理性问题 论⽂关键词:美的本质;主观性;客观性 论⽂摘要:传统美学依据实体本体论,以美为研究对象,美的本质问题成为美学的基本问题。
但美的本质问题是不合理的问题,因为不存在所谓“美”这种客体,美不是实体.从存在本体论出发,应该提出审美的本质问题,审美是⼀种超越性的存在,⽽审美对象(‘·美”)只是⼀种存在的意义.同样,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问题也随之解决,审美对象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是超越主观与客观的对⽴,是⼆者的绝对同⼀。
在美学史上,⼀直把美的本质问题作为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在研究⽅法上也往往从考察美的本质问题⼊⼿。
这出⾃⼈们的⼀种思维习惯,就像研究任何⼀件事物⼀样,⼈们很少反思它是否合理。
其实,这种问题的提出⽅式和研究⽅法⼀开始就错了,致使美学基本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现在,应当对美的本质命题的合理性进⾏反思,并找出科学的研究⽅法。
简要地说,就是由研究美的本质改为研究审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问题从属于审美的本质问题。
提出“美”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提出了“美”是什么的命题,这是⼀个语⾔的陷阱,因为这个命题已经暗含了“美”是⼀个实体或实体的属性,从⽽误导⼈们循着实体论的思路,从认识论的⾓度去进⾏美学研究。
这种实体论是古代哲学形成的。
古代哲学是实体本体论,⼈们直观地认为世界是外在于主体的实体,主体与实体⽆关;实体是存在的本原,万事万物都是实体的属性。
于是⼈们也认为美理所当然的是实体或实体的属性,因此美学⼀开始遇到的问题就是美是什么或者美的本质问题,于是就有了“美是数量关系的和谐”、“美是理念的显现”、“美是上帝的属性”、“美是物质的属性”之类的命题。
实体本体论以及依附于它的认识论被现代存在论、解释学所取代.现代分析哲学认为美是什么的问题是⼀个假问题,因为美不是客观的实在,⽽是⼀种主观的评价。
现代解释学认为世界不是实体,⽽是主观阐释的意义世界。
浅析美的本质2008年8月8日是一个意义非同寻常的日子。
就在这个夜晚,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纵观整个过程,除了激动人心的点火仪式外,那贯穿始终的绚丽缤纷的烟火、出人意料的精彩文艺表演、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服饰以及变幻莫测的舞台灯光,都让我这个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了一种感觉——美。
那么,什么才是美呢?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将在本文中作一个浅要的分析。
长期以来,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主观论‛,代表人物是吕荧和高尔太。
吕荧在1953年出版的《美学书怀》中就提出‚美是观念‛的论点。
他认为,同是一个东西,有人以为美,有人以为不美,同一个人对美的看法,前后也有变化,就是因为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
第二种观点是‚客观论‛,以蔡仪为代表。
蔡仪在40年代出版的《新美学》中就提出了‚美是客观的‛和‚美是典型‛的理论。
他认为,美在客观事物本身,不在人的意识的作用,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美的东西就是典型的东西。
这次讨论中,他进一步阐发了这一观点。
他指出,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者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者而存在的。
客观事物的美不取决于观赏者的看法,而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实质,即事物的典型性。
在他看来,任何客观事物,一方面当作个别事物而存在,另一方面又当作种类的显示而存在,是个别的东西和种类的东西的统一。
美的事物是在个别性中充分地体现着种类的一般性。
他认为,正因为美在事物本身,所以美不是社会基础的反映,不随着它所反映的基础的消灭而消灭。
因此,许多古人认为美的事物,今人也认为美。
第三种观点是‚主客观统一论‛,代表人物是朱光潜。
朱光潜在解放前的美学论著中就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而是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
解放后,他批判了自己这一观点的主观唯心主义实质,提出了自认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的‚主客观统一‛说。
他首先区分了‚物‛与‚物的形象‛,认为‚物的形象‛一方面不能脱离‚物‛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它是物在人的主观条件(意识形态和情趣)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是第二性的。
就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浅谈我的看法广告0602班潘蔚12号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作出了多种多样有关美的本质的学说如:“美在形式”说、“美在主观”说、“美在统一”说等等,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
以下是三种中外美学家对美的本质的代表性学说,以及我的粗浅看法。
一、“美在形式”说: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
西方美学史中,美在形式即形式美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美学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早在18世纪,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创建美学学科的时候,就在感性学的意义上关注美的问题。
此后,形式与感性的关系就一直是美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自费希特以来,在审美与艺术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审美经验受到了重视。
康德把美与崇高相区分,认为与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无形式的,因为它是混乱的、不规则的与无秩序的。
在康德那里,真、善、美之间有了明晰的分界,艺术也不等同于真理。
康德为西方形式美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而在现代,西方形式美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如结构主义美学、分析美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等的产生。
贝尔的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的见解,是一种“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既不同于纯形式,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形式,然而也有别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而“格式塔”概念更强调经验的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艺术与视知觉》中把美归结为某种“力的结构”,认为组织良好的视觉形式可使人产生快感,一个艺术作品的实体就是它的视觉外现形式。
以塞尚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义艺术既强调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
现代美学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这种观点也有自身的问题,难免被超越。
我的看法:“美在形式”这一学说观点是从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角度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
我认为这种观点在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方面有合理之处,就如一幅画并不意味着什么,它的图形结构是一种存在的状态,它形式美或不美完全是人类主观的产物。
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美是个主观的概念,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看法。
然而,被广泛认可的是,美是指给人以愉悦感、赏心悦目、崇高、精神上充满力量的东西。
美可以体现在自然风光、艺术作品、人的外貌和气质、行为、思想和信仰上。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美是人们受到普遍关注和探讨的重要主题之一,与人类的心灵甚至灵魂有着密切联系。
美的本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美是可以被量化的,比如可以用黄金分割比例和对称性来解释艺术的美学价值。
也有一些人认为美是一种自由的感受,无法被解释或定义。
无论如何,美学不仅是在美术、音乐、文学等创作中起作用,它还解释了我们为何喜欢听一段音乐,为什么喜欢欣赏特定类型的电影,甚至也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会被某些特定的人所吸引。
从人学层面来看,美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人们追求美,是因为它可以给予人类愉悦的感受。
在自然景观中,美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它也可以给予人心灵上的平静和丰富。
例如,站在大海面前,人们会感觉到无限的宽广和壮阔,这种美的感受可以给人们带来安宁的感觉,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意识到自己渺小的存在。
在艺术作品中,美往往能够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创作者的心灵表达。
另一方面,美也可以促进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人类通过欣赏和追求美,彰显了自己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美不仅仅是靠欣赏和欣赏得到的,也需要人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创造来表现。
艺术家、作家和科学家等创作者可以在美的启发下,创作出更加优秀、富有创意性的作品,从而促进人类的文化与科学的发展进步。
总之,美是一种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和追求。
无论是在个体还是在社会层面上,人们对美的认识和追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的本质是复杂的,是一种自由的、主观的感受,随着时间、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地被定义、重塑。
而这种美的本质的探究和创造,正是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
第一节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就像上述剧中人物一样,人们似乎都可以非常自信地谈论“美是什么”的问题,并且都可以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
然而,美学史上的情形却正相反。
自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以来,美的本质问题已成了美学中最深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美学家们一直深感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的艰难,甚至望而生畏。
由于美的本质问题直接与有关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等最基本的哲学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要理解美的本质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历史。
一、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从美学史上看,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了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以及“为什么美”。
首先谈“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涉及了美的定义。
从柏拉图开始,就不断有学者试图给“美”下一个定义。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从各种美的事物如美的花、美的人、美的制度等,一直追溯到“美本身”,希望求得有关“美是什么”的一个确切答案。
只是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获得一个明确的观念,只能慨叹“美是难的”①。
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指出的,柏拉图就此却开启了一条寻找美的定义的基本思路,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应能寻找出那个导致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
除了柏拉图之外,著名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Ciceron)、维特罗维奥(Vitruvius)、普洛丁(Plotinus)、奥古斯丁(Augustine)、托马斯·阿奎那(T.Aquinas)等人,都曾给美下过定义。
一般说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美是和谐(这其实也是直到19世纪西方美学家的共识);在中世纪,人们认为美是完善(这个观点也一直延续到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时期);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则认为美是快感。
而自从美学学科诞生以后,关于美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黑格尔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一个最著名的定义。
应该说,这种从“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做法,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已基本消失了。
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美的本质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又引人入胜的话题。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但仍然没有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
美的定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哲学思想、艺术形式、审美观念等方面有所不同。
这篇文章将探讨美的本质,让我们一同进入这个令人着迷的话题。
美的定义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不同。
文化背景对我们的审美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很多亚洲文化中,美被认为是一种与自然融合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平和、安宁和和谐。
在西方文化中,美则更多地被定义为一种视觉上的感官享受,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静态事物,如艺术品、建筑和自然风光等。
除了文化背景,美的本质在哲学思想中也有所体现。
在美学哲学中,美被认为是一种人类肯定与认识世界的愉悦感,一种超越日常经验的卓越之体验。
这种联系可以来自物质事物的立体感(形而上美),而也可以来自文化艺术的创造性(精神性美)。
美的本质除了体现在大自然、艺术和哲学中,还可以在个人的感官体验中进行审视。
当我们看到一朵花、一幅画、一座建筑或一首歌曲时,我们会在感性层面上被它们所吸引,这种感性体验是美的本质,它们净化了我们的灵魂和思想,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生活的价值。
最后,美的本质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语言。
虽然无法被明确定义,但美确实拥有一种特殊的语言能力,它可以无需使用文字或语言来传达人类普遍且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传达人类对世界的感受与理解。
总的来说,美的本质是一道充满争议和辩论的课题。
它与文化、哲学、艺术和个人的感受密切相关,它由一股深邃的力量推动着我们不断地追寻、探索和感知。
无论是在文化、哲学、艺术还是个人的感受中,美的本质被认为是一种积极和独特的力量,它能够推动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充满希望,珍惜生命之美。
浅谈对美的本质理解美学中美有很多含义,如优美,审美对象,美得事物,美感的含义等等.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以及美起源于什么,尽管两千多年来,今中外的哲学家、美学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艰苦探索,提出了种种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但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他们提出的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4种:一、从客观精神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客观理性、绝对精神等.主张从美的事物本事去寻找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说成是事物的某种属性、形式、结构或法则等。
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理念,只有美的理念才是真正的、永恒的美。
他认为美的理念是不依赖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一切具体事物只有以美的理念才能成为美。
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但在这个统一体中感性形式是从属于理性内容的,是绝对精神的一种显现,美的本质在于理念,在于绝对精神。
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在于事物“体积与安排"的“整一性",认为美在于事物的形式、比例.英国威廉荷珈兹指出,构成美的事物有六条原则,即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
他认为曲线是美的线条,比任何直线更能创造美,在优美的形体上直线最少,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
英国博克认为美是事物本身的性质。
他说“所谓美,是指事物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莫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上述哲学家、美学家肯定美是来自客观事物本身,坚持了美的客观质性,引导人们到客观事物中区探求,美的本质,这是正确的,有积极作用。
但是,他们仅仅把美看做事物本身的某种特性,割断了美和人、社会的联系,对没的本质的认识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相当空洞肤浅。
二、从主观心理上去探讨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等.有的美学家、哲学家不是从客观精神方面而是从主观精神方面去寻找美的本质,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感受。
例如休谟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情感愉快;康德认为美的本质是主观情感;叔本华认为是意志;弗洛伊德认为是性本能;桑塔耶那认为是快感;克罗齐认为是直觉。
美的本质与审美经验美,作为一个庞大而抽象的概念,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之一。
审美经验则是人们通过感知和理解美的方式和途径。
本文将探讨美的本质以及审美经验的多样性。
首先,美的本质是相对的。
美因个人的主观感受而变化。
每个人对于美的定义都有所不同,因为它受到文化、历史、社会和个人经验的影响。
例如,在东方文化中,内在的和谐、简洁和平静被认为是美的表现,而在西方文化中,强调形式和细节的复杂性可能更受欢迎。
其次,美的本质是多样的。
自然界和人类创造的事物都可以引起审美情感。
自然景观中的山川、湖泊和花朵,音乐中的和声、旋律和节奏,绘画中的色彩、线条和构图,甚至是一道精心制作的菜肴或一段优美的诗歌,都能触发人们对美的共鸣。
美跨越了各种形式和媒介,让人们能够充实和享受生活。
第三,审美经验是多样的。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审美喜好和经验。
某些人可能喜欢抽象派绘画作品中的混乱和表达,而有些人则更偏爱印象派画作中的柔和和细腻。
这种差异可能由于个人的性格、经历和教育背景所决定。
此外,时间和地点也会对审美经验产生影响。
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场景和时刻中可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美感和情感。
第四,审美经验是与个体内在联系的。
审美经验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观察和感受,它还与个体的情感、理性和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一位忧郁的人可能很难从艺术作品中获得美感,而一位富有活力和乐观的人可能会更容易被美所打动。
此外,个体对美的理解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独特的审美观。
最后,审美经验的价值在于扩展我们的眼界和感知能力。
通过欣赏和体验美,我们可以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敏锐的感知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审美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意义和存在的平台,让我们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发现那些平凡但真实的美。
总之,美的本质是主观和多样的,审美经验也是多样和个性化的。
借助审美经验,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欣赏美的存在,从而丰富我们的情感和认知世界。
论美、美感与美的本质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了人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它既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价值。
美感则是指人们对美的感知和体验,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
美的本质则是指美感的客观实在,即美的本体。
本文将从哲学、心理学和艺术等多个角度探讨美、美感与美的本质的关系。
一、美的哲学探讨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美的本质、价值和意义。
在美学中,美被认为是一种客观的实在,是一种超越主观感受的存在。
美学家康德认为,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它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和事物中,也存在于人类创造的艺术品中。
美不是主观的感受,而是客观的实在,是一种普遍的价值。
美学家海德格尔则认为,美是一种存在方式,它是人类对存在的一种理解和表达。
美是一种揭示存在本质的方式,是人类对存在的一种回应。
美的本质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和外观,而在于它所揭示的内在本质。
例如,一张画作的美不在于它的外观,而在于它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二、美感的心理学解释美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体验。
美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和情感两个方面。
感知是指人们对美的感知和认知过程。
感知的过程包括感觉、注意、记忆和思考等多个阶段。
感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的直接反应,例如,人们对颜色、形状、纹理等视觉刺激的反应。
注意是人们对某个刺激的关注和集中,是感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记忆是人们对已经经历过的美的经验的保留和再现。
思考是人们对美的认知和评价过程,是感知过程的最终阶段。
情感是指人们对美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情感是美感的核心,是人们对美的主观体验。
情感涉及到人们的喜好、情感、情绪等多个方面。
情感的产生和表达与人们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美的本质的艺术解释艺术是一种表达美的方式,是人类对美的创造和表达。
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表达。
艺术作品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在形式和表现手法,更在于它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艺术家们对美的理解和表达各不相同。
美的本质和价值人类对美的追求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发端,无论是古希腊的艺术家们还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对美有着特殊的感应和追崇。
美的本质和价值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话题,涉及到艺术、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以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来探讨美的本质和价值。
美的本质可以说是主观的、多变的。
每个人对美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美没有一个绝对的定义。
有的人认为美存在于自然的风景中,例如大山巍峨、湖水清澈,而有的人则认为美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例如音乐、绘画、文学等。
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也会对美的定义产生影响,因为美是与时俱进的。
美的本质可能与人的感知和情感有关。
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些反应会引发我们的情感。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幅精美的绘画作品时,我们会感受到它所传达的美和情感。
因此,美的本质可能与我们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有关。
除了主观感知和情感,美也与客观标准有一定的关联。
在艺术领域,有一些共同的美学原则被普遍认可。
例如,比例、对比、和谐等原则被广泛运用于绘画、雕塑和建筑中。
在自然界和人类的身体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美的规律。
例如,壮丽的日落景色、完美的黄金分割、曲线优美的身体比例等。
这些客观规律可能是因为它们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经过筛选,并成为人类认为美的标准。
美的价值也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议题。
美可以给我们带来喜悦和愉悦的感受,它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例如音乐、电影、小说等,都能够让人们陶醉其中,忘却现实的困扰。
美还可以成为一种精神追求的目标,让人们引以为荣和向往。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美经常被用作表达人类情感、价值观和思想的重要媒介。
美的价值也在于它对人的心理和心身健康的积极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接触美的事物可以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例如,散步在美丽的风景中、欣赏一场动人的音乐会、阅读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等,都能够使人们感到放松和愉悦。
因此,美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美的本质的名词解释美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概念,它在世界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无论是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人类创造的艺术作品,还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美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美的本质则是探索和理解美的起源、特征和意义的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尝试对美的本质进行名词解释。
美的本质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对美的感受和理解都可能不同。
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个人经历等都会影响他们对美的感知。
美是一种主观情感,是对外部事物或内心体验的赞美和喜爱。
然而,美的本质也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在不同文化和时间背景下,人们对美的共识可能存在差异,但一些普遍的美学原则和标准仍然存在。
例如,对称、和谐、平衡等都被认为是美的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超越了个人的偏好,成为了一种跨文化的美的价值。
美的本质涉及到对感觉、知觉和情感的综合体验。
在艺术领域,美可以通过色彩、形状、线条、节奏等视觉和听觉元素来表达。
同时,美也与情感体验密切相关,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沉浸,感受到内心的快乐、悲伤、惊喜等情感。
美是一种触动心灵的力量,它可以唤起人们对生命、自然、人类存在等更深刻问题的思考。
美的本质也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虑。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对某些事物的美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我们的生存需求和适应性。
例如,我们对自然景色的美的感受可能与我们对食物、水源和避险场所的偏好有关。
我们对健康、对称的特征的好感可能与遗传进化中对健康繁衍的需求相关。
美的本质还可以在哲学上进行探讨。
美学是研究美的哲学分支,试图寻找美的本质和意义。
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美被认为是一种超越感官经验和日常生活的存在。
它涉及到对真理、伦理、价值和精神境界等更高级的概念的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美的本质也可以在各个领域中体现出来。
在自然界中,美可以是奇妙的日出和日落,壮丽的山河风景,曼妙的花朵等。
在艺术领域,美可以是一幅精美的画作、一首动人的音乐、一出优雅的舞蹈。
在人际关系中,美可以是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真挚表达。
1.结合优秀艺术作品谈谈你对美的本质的理解美是什么?前人作了多种多样的回答。
要洞察美的本质,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紧密联系人类丰富的审美实践活动来思考这个难解的理论之谜。
首先我想说美的本质是一个探索过程。
对美的本质的理解我认为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固定的完全的定义。
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意见分歧,归根到底是哲学观点上的分歧。
美的本质历来存在着很多看法。
我认为美是人的自由创造形象的生动表现,人的创造劳动生产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美的他需要一个尺度就是所谓的“内在的尺度”即使人本身客观要求的尺度一方面认识客观规律,一方面符合人的本身需要,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美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客体,客体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但必须存在。
同时美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情感,离开人这个主体,美也就不存在了。
美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或统一。
是两个外在的东西的合一,是一种关系属性。
这种结合时需要说明理由。
例如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大卫》的创作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同时也是作者自己对艺术追求的一种表现,这来源于社会实践,也是美的根源,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凡是能使我们想起和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则是美的。
对于作者正是如此。
从主客观关系上《大卫》是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当时的历史典故的贯通交融创作的能引起欣赏者得想象,具有感染力。
从内容与形式上观者会被大卫这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英姿飒爽的青年形象所表现的美所感染是从内容与形式上的美的统一从风格上《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作。
这也说明了美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时代性、变化性以及普遍性和稳定性。
同时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所以美具有许多文化的特性,如社会性,阶级性,知识性,相对性等等总之需要我们明白的是美是存在的,切实存在的,应该明白美既不是单纯的客观性也不是单纯的主观性,是人的主观的感受,他具有上述的性质,就像对与错没有具体的定义,对的定义就是与错相对,那这样解释在我看来也是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对错需要辩证的看待需要主客观的分析,是一种主观感受,就像美的定义,有了感知存在的东西才有美不是么,就像大道之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第一节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就像上述剧中人物一样,人们似乎都可以非常自信地谈论“美是什么”的问题,并且都可以得出自以为正确的答案。
然而,美学史上的情形却正相反。
自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以来,美的本质问题已成了美学中最深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美学家们一直深感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的艰难,甚至望而生畏。
由于美的本质问题直接与有关世界的存在、人的存在等最基本的哲学问题联系在一起,因此,要理解美的本质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历史。
一、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从美学史上看,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了三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以及“为什么美”。
首先谈“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涉及了美的定义。
从柏拉图开始,就不断有学者试图给“美”下一个定义。
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从各种美的事物如美的花、美的人、美的制度等,一直追溯到“美本身”,希望求得有关“美是什么”的一个确切答案。
只是到了最后,他也没有获得一个明确的观念,只能慨叹“美是难的”①。
但是,正如我们在第一章里曾经指出的,柏拉图就此却开启了一条寻找美的定义的基本思路,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应能寻找出那个导致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共同本质。
除了柏拉图之外,著名哲学家如亚里士多德、西塞罗(Ciceron)、维特罗维奥(Vitruvius)、普洛丁(Plotinus)、奥古斯丁(Augustine)、托马斯·阿奎那(T.Aquinas)等人,都曾给美下过定义。
一般说来,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美是和谐(这其实也是直到19世纪西方美学家的共识);在中世纪,人们认为美是完善(这个观点也一直延续到欧洲大陆的启蒙运动时期);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则认为美是快感。
而自从美学学科诞生以后,关于美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黑格尔所谓“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一个最著名的定义。
应该说,这种从“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做法,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已基本消失了。
但由于它在前苏联的美学研究中影响极大,而当代中国美学又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美学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因此,我们在当代中国美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关于“美”的定义,如“美是自由的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蒋孔阳)等等。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把“美的本质”等同于“美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很显然,这条由柏拉图开启的思路,带有鲜明的柏拉图主义色彩。
柏拉图假定存在着一个可以脱离具体的美的事物的“美本身”,然后再询问“美本身”究竟是什么。
这里,柏拉图其实是忽视了实体与属性之间的根本区别。
就像我们说一个人长得美,这与说一个人长得白在逻辑上是同一类型的陈述。
其中,人是实体,“美”或“白”只是实体的属性;属性可以千千万万,可以定义实体,但实体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东西,属性不能变成实体。
当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时候,他就无意中把作为属性的美换成了作为实体的美。
这种把“美”实体化的做法,显然是有问题的。
我们不妨可以反问一下:“真的存在‘美本身’这样一种东西吗?”回答一定是“不存在”。
虽然,我们不能说美学史上所有替美下定义的美学家都与柏拉图一样,都认为存在一个可以脱离具体事物的“美本身”,但是人们在追随柏拉图的思路时,总是不免染上某种抽象化、概念化的毛病,因而他们的工作也是很可置疑的。
此外,这一思路也受到了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哲学的批判。
分析哲学认为,从语言上看,“美”字本是一个形容词,甚至是个感叹词,美学家误把它变成了名词,从而带来了无穷的混乱,询问“美是什么”也许就是这种混乱所造成的最大错误之一。
维特根斯坦等人的看法尽管失之偏激,却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以说,抽象地讨论美的本质所带来的弊病,就是流于概念游戏,而它往往又是寻求美的定义的结果。
二、作为美的来源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美的本质问题有时又等于“为什么美”的问题,也就是把美的本质问题理解为美的根源或来源问题。
这种倾向也是古已有之,但主要出现在前苏联和当代中国美学中。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美学界曾经爆发过一场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大论战,并形成了两个大派别:自然派与社会派。
自然派主张,美是一种自然属性;社会派则认为,美是一种社会属性。
这里,两派所关心的,实际不是给美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是要对美的产生作出解释:美是怎么来的?这种发生在前苏联美学界的倾向,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的美学讨论中也曾有明显体现。
例如,李泽厚把客观论与社会论揉在一起,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提出了一种类似于前苏联社会派美学的“客观社会论”学说——社会派美学也是主张客观论的,只不过李泽厚混合了美的来源问题和美的存在问题。
这样,美的本质问题所包含的“为什么美”这一面,在前苏联和当代中国美学中,便主要体现为美是自然产物还是社会产物的争论。
无疑,“为什么美”或美的来源问题,是美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对此,人们可以有神秘的或理性的、先天的或后天的、自然的或社会的等等不同理解,但几乎没有一个美学家能够回避这一问题。
例如,柏拉图在这个问题上就属于神秘主义或半神秘主义的。
他似乎认为,真正的美是神灵赐予的,“神对于诗人们像对于占卜家和预言家一样,夺去他们的平常理智,用他们作代言人,正因为要使听众知道,诗人并非借自己的力量在无知无觉中说出那些珍贵的词句,而是由神凭附着来向说话。
”②欧洲中世纪美学家们更是神秘主义者了。
又如,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C.G.Jung)是位先天论者,认为美来源于世代相传的“集体无意识”。
当然,大多数近现代美学家都是用理性的、世俗的原因来解释美的。
前苏联和当代中国的美学界,也都采用这种理性的、世俗的原因来解释美的来源。
前苏联的自然派美学和社会派美学,都属于在试图用唯物主义方式解释美的根源时所出现的不同看法。
这些看法对于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来说是必要的,也表明了美的来源或根源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是,如果就此把“美的来源”与“美的存在”混为一谈,那就是极端错误的。
在我们看来,美学中所谓美的本质问题,主要应该是指美的存在问题。
三、作为美的存在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所谓“美的存在”,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美如何存在”的问题。
它所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美是存在于主体一方,还是存在于客体一方,抑或存在于主客体双方的交流、统一?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术语来表述,就是在审美活动中,美是在心(主体)还是在物(对象),抑或在于心物之间?通常,人们以“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或者“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等说法,所表达的就是这个问题。
中西方美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表明,美学家们在讨论所谓“美的本质”问题时,心目中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意指的,就是美的存在问题。
这个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是从西方近代美学开始的,亦即始于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家们对世界存在的“客观性”的怀疑。
洛克(J.Locke)的“第一性质”(独立于知觉主体而存在的性质)与“第二性质”(依赖于知觉主体而存在的性质)之分,笛卡尔(R.Descartes)对意识主体之外的一切进行普遍怀疑(尤其是对“世界存在”的怀疑),都直接开启了近现代哲学关于对象存在(外部世界)的“客观性”这一既属认识论又是本体论的问题。
美的存在问题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对美的存在问题的回答也同这一基础密切相关。
到目前为止,美学史上有关美的存在问题的回答,可分为三大基本派别:主观论、客观论、主客统一论。
(一)客观论在客观论看来,美就在物,它存在于客体之中,是客观对象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
客观论首先认定,对象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继而又强调美就是该客观对象固有的各种属性之一。
美就像大小、方圆、轻重、红绿等属性一样,是事物本身就有的;即便没有人的意识,美仍然存在,而人的意识只能对它进行“反映”。
可以说,客观论是最能体现一般“常识”的观点,当人们信赖“常识”的时候,往往都支持这种观点。
因此,整个中国古代和洛克、笛卡尔以前的西方,很长时间里,美学家们基本上都是客观论者。
即使是西方近代哲学产生以后,也仍然有许多人信奉这种客观论的观点。
例如,20世纪西方美学中,就有像弗朗西斯·科瓦奇(J.Francis.Kovach)、乔德(C.E.M.Joad)等客观论者;前苏联和当代中国美学界更是有许多人把坚持客观论当作为在美学中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客观论的合理之处,在于它重视审美对象,强调美的对象性,认识到没有对象就没有美,美总是与特定对象联系在一起的。
但是,由于客观论混淆了美的客观性与对象的客观性,忽视和否定美的主观性一面,因而又总是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
即如我们说一朵“花”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意味着同样也可以说一朵“花的美”是客观存在的。
洛克便也承认对象的客观存在,但却提出像颜色、气味之类的属性是“第二性质”的,其存在离不开主体的存在,只有在人知觉对象时它们才存在。
我们知道,诸如颜色、气味之类的对象属性,对于每一个具有正常感官机能的人都是差不多的;对我为红色的东西,对别人也一样。
然而,美却不同。
即使我们的感官机能都很正常,对我为美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却可能是不美的。
显然,美是一种更依赖于主体的存在。
所以,把“美”归属于一种客观存在,就是很难成立的。
没有人,世界可能存在。
但是,没有人,肯定不会有美。
(二)主观论主观论认为,美在心,即美是主体的一种内在心理状态或心理构造物。
在美学史上,明确提出主观论观点的,是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Spinoza)。
他在《伦理学》中这样说道:外物接于眼帘,触动我们的神经,能使我们得舒适之感,我们便称该物为美;反之,那引起相反感触的对象,我们便说它丑。
另外,外物刺激我们的嗅觉,而有香臭;外物刺激我们的味觉,而有浓淡;外物刺激我们的触觉,而有坚柔轻重。
最后,外物刺激吾人的听觉而有噪音、乐音与和声。
而和声特别迷人,竟至使人相信上帝也爱听和声。
甚至有些哲学家竟确信天体的运行也组成一种和声。
这一切都足以充分表明人们评判事物,无不凭其心理状态,也可以说无不以经想象所渲染过的东西当作事物本身。
③这里,美被归结为一种主体的心理状态。
至于这种内在心理状态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18世纪,有的英国美学家认为它就是快感;19世纪末,有的美学家认为是移情活动;而在20世纪,则有美学家认为它是一种审美态度。
可以说,审美态度理论就是一种最典型的主观论。
它认为,不论什么对象,只要主体对它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它就可以变成审美对象,就会显得美。
在当代中国美学中,以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论就曾颇有影响,认为对象只是为美提供了条件,美的产生是主体的功劳,“客观的美并不存在”,“人的心灵,是自然美之源泉,也是艺术美之源泉。
”④应该看到,主观论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它拒绝承认主体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的单纯反应性和被动性,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认识到离开主体就不可能有美,美只有联系着特定主体才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