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试题

引:这类试题作用不大,怎么做都是选支气管哮喘,关键是让大家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出题、解题技巧。

1、主要作用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支气管解痉药是

A、肾上腺素;

B、异丙基肾上腺素;

C、氨茶碱;

D、麻黄素;

E、沙丁胺醇

答案:E

2、对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发作病人,重要的祛痰方法

A、补液;

B、气雾吸入;

C、口服必嗽平;

D、体位引流;

E、吸痰

答案:A

解析:重度哮喘发作时,因张口呼吸、出汗、进食减少等原因引起的脱水,导致痰液粘稠、气道堵塞。支气管哮喘祛痰:痰液粘稠不易咯出是哮喘恶化的原因之一。补液本身可减少痰栓形成,再加上抗炎平喘药及雾化器的同时应用,痰液大多可自行消散或咳出。补液量一般为2500-3000ml,应遵循补液的一般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3、哮喘严重发作时,下列哪项是通气不足的可靠指标

A、弥漫性哮鸣音;

B、明显发绀;

C、呼气性呼吸困难;

D、PaO 2< 60mmHg

E、PaCo 2> 50mmHg

答案:E

4、支气管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时,PaCO 2 正常或增高表示

A、没有临床意义;

B、病情好转;

C、病情严重;

D、发作早期

E、有心血管并发症

答案:C

5、某男,32岁,咳喘气急8年,查体:两肺呼气性哮鸣音为主,伴两肺少量湿啰音,X线胸片及喉镜检查未见异常,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哮喘;

B、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C、心源性哮喘;

D、气管内肿物

E、慢性喉炎

答案:A

6、男性,60岁,2年来劳累后心慌,气短,并常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吐泡沫样痰。查体:心律整,120次/分,双肺哮鸣音及肺底湿性啰音,诊断应首先考虑为

A、过敏性哮喘;

B、感染性哮喘;

C、心源性哮喘;

D、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E、自发性气胸

答案:C

解析:劳累后心慌气短(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迷走兴奋)、不能平卧(回心血量增多,呼吸困难)、吐泡沫样痰(常见粉红色泡沫样痰)。

7、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哪种药物既能抑制炎症反应,又能增加β受体数量,抑制组胺酸胱羧酶

支气管哮喘试题答案

支气管哮喘试题 一、填空题 1、主要作用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支气管解痉药是:E A、肾上腺素; B、异丙基肾上腺素; C、氨茶碱; D、麻黄素; E、沙丁胺醇 2、对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发作病人,重要的祛痰方法:A A、补液; B、气雾吸入; C、口服必嗽平; D、体位引流; E、吸痰 3、哮喘严重发作时,下列哪项是通气不足的可靠指标:E A、弥漫性哮鸣音; B、明显发绀; C、呼气性呼吸困难; D、PaO2 60mmHg E、PaCO2 50mmHg 4、支气管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时,PaCO2 正常或增高表示:C A、没有临床意义; B、病情好转; C、病情严重; D、发作早期 E、有心血管并发症 5、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哪种药物既能抑制炎症反应,又能增加β受体数量,抑制组胺酸胱羧酶:D A、吸入异丙基肾上腺素; B、吸入色甘酸二钠; C、静脉缓注氨茶碱 D、大量静点糖皮质激素; E、口服麻黄碱 6、应用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既能使其发挥最好疗效,又不致产生毒性反应的最有效的方法是:E A、缓慢静脉注射; B、缓慢静脉滴注; C、与舒喘灵合用; D、与异丙托溴铵合用; E、血液药物浓度监测 7、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最主要临床特点是:C A、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难以缓解; B、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喘息,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可缓解; C、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 D、反复发作咳嗽、咳痰、喘息,经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生素治疗后方可缓解; E、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喘息,经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生素治疗后仍难缓解 8、关于支气管哮喘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E A.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B、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C、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虽经治疗仍不能缓解;D、支气管哮喘是支气管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E、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9、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和反复发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D A、遗传因素; B、支气管粘膜下迷走神经感受器敏感; C、β受体功能低下; D、气道变应性炎症; E、支气管平滑肌舒缩神经功能失调 10、外源性支气管哮喘,浆细胞产生使人体致敏的抗体是:C A、 IgA B、 IgG C、IgE D、 IgM E、 IgD

内科学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题库

内科学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题库 单选题: 1.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最重要的病理基础是 A.β受体功能低下 B.迷走神经张力高 C.遗传因素 D.气道炎症 E.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标答: D) 2.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首选药物是 A.拟肾上腺素类药物 B.黄嘌呤类药物 C.色甘酸钠 D.糖皮质激素 E.酮替芬 (标答: D) 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提示 A.病情好转 B.出现呼碱 C.病情恶化 D.没有临床意义

E.出现心衰 (标答: C) 4.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部叩诊呈 A.鼓音 B.浊音 C.清音 D.过清音 E.实音 (标答: D) 5.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难以鉴别时,宜用 A.舒喘灵 B.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 C.氨茶碱 D.度冷丁 E.地塞米松 (标答: C) 6.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副作用中,下列哪项错误 A.咽部不适 B.声音嘶哑 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 D.菌群失调 E.继发感染

(标答: C) 名词解释: 1.咳嗽变异性哮喘 (标答: 非典型性哮喘发作可以发作性胸闷或顽固性咳嗽为唯一的临床表现,无喘息症状者又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简答题: 1. 简述危重哮喘的处理 (标答: 危重哮喘的处理如下:(1)氧疗与辅助通气(2)解痉平喘① 2受体激动剂,②氨茶碱,③抗胆碱药(3)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4)抗生素的使用(5)糖皮质激素:可选用泼尼松、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甲基泼尼松琥珀酸钠。(6)并发症的处理) 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40岁,于4日前出现咳嗽,少量痰液,伴低热,前天夜间突起气促,胸闷,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被迫坐起,大汗,面色苍白。有哮喘病史5年。查体:P:120次/分,BP:120/75mmHg,胸廓饱满,两肺满布哮鸣音。心率快,律齐。肝脾不大。胸透示双肺区透亮度增加。经吸氧、抗感染及重复多次应用氨茶碱未奏效。目前患者仍呼吸困难,唇紫绀,大汗。根据以上病例,请回答: 完整诊断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 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与清晨发作或加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临床要点】 1.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咳嗽、胸闷、喘息及呼吸困难,阵发性发作,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及运动有关,夜间或清晨加重。儿童慢性或反复咳嗽有时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唯一症状,即咳嗽变异性哮喘。 体征:吸气时出现三凹征,同时颈静脉显著怒张,叩诊两肺呈鼓音,并有隔肌下移,心浊音界缩小,提示已发生肺气肿;听诊吸气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全肺可闻及喘鸣音及干性啰音。 分期: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三期。急性发作期是指突然发生典型症状;慢性持续期是指近3个月内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的出现过典型症状;临床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 诱发因素:接触或吸入过敏原(尘螨、动物毛屑及排泄物、蟑螂、花粉、真菌等);食物过敏原(异体蛋白的摄入和食物添加剂的摄入);感染(呼吸道感染,常见的有病毒、支原体、细菌感染);过度情绪激动;运动和过度通气;药物:如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其他(寒冷空气、干燥、强烈气味的化学制剂,职业粉尘和气体等)。 2.辅助检查 (1)肺功能监测:有利于确定诊断,判断气道可逆性变化及程度,是重要的检查,主要观察FEV1 和PEFR。包括支气管激发试验(判断哮喘患者气道对某 受体激动剂些药物和刺激物物的反应程度)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即吸入速效β 2 后15分钟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增加≧12%)

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试题 引:这类试题作用不大,怎么做都是选支气管哮喘,关键是让大家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出题、解题技巧。 1、主要作用于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支气管解痉药是 A、肾上腺素; B、异丙基肾上腺素; C、氨茶碱; D、麻黄素; E、沙丁胺醇 答案:E 2、对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发作病人,重要的祛痰方法 A、补液; B、气雾吸入; C、口服必嗽平; D、体位引流; E、吸痰 答案:A 解析:重度哮喘发作时,因张口呼吸、出汗、进食减少等原因引起的脱水,导致痰液粘稠、气道堵塞。支气管哮喘祛痰:痰液粘稠不易咯出是哮喘恶化的原因之一。补液本身可减少痰栓形成,再加上抗炎平喘药及雾化器的同时应用,痰液大多可自行消散或咳出。补液量一般为2500-3000ml,应遵循补液的一般原则: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 3、哮喘严重发作时,下列哪项是通气不足的可靠指标 A、弥漫性哮鸣音; B、明显发绀; C、呼气性呼吸困难; D、PaO 2< 60mmHg E、PaCo 2> 50mmHg

答案:E 4、支气管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时,PaCO 2 正常或增高表示 A、没有临床意义; B、病情好转; C、病情严重; D、发作早期 E、有心血管并发症 答案:C 5、某男,32岁,咳喘气急8年,查体:两肺呼气性哮鸣音为主,伴两肺少量湿啰音,X线胸片及喉镜检查未见异常,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哮喘; B、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C、心源性哮喘; D、气管内肿物 E、慢性喉炎 答案:A 6、男性,60岁,2年来劳累后心慌,气短,并常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吐泡沫样痰。查体:心律整,120次/分,双肺哮鸣音及肺底湿性啰音,诊断应首先考虑为 A、过敏性哮喘; B、感染性哮喘; C、心源性哮喘; D、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E、自发性气胸 答案:C 解析:劳累后心慌气短(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迷走兴奋)、不能平卧(回心血量增多,呼吸困难)、吐泡沫样痰(常见粉红色泡沫样痰)。 7、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哪种药物既能抑制炎症反应,又能增加β受体数量,抑制组胺酸胱羧酶

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写在课前的话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没有地域和种族局限性,也没有年龄和性别的明显差异。哮喘的控制必须长期而规范化,但是由于病人知识的缺乏和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病人往往在急性发作期时能够很好地服从治疗,症状缓解后往往不能按医生的要求规范用药。因此,需对哮喘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与跟踪管理,提高患者的防治依从性,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经费开支。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治疗和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哮喘控制概述 (一)支气管哮喘的分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组分参与的慢性持续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 慢性持续期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由于气道炎症持续存在,因此对慢性持续期的管理和治疗是治疗哮喘的关键环节。 (二)管理目标 1.达到并维持哮喘症状的控制 2.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 3.尽可能使肺功能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 4.保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的能力 5.避免哮喘药物的不良反应 6.防止哮喘导致的死亡 上述管理目标中,达到并维持哮喘症状的控制是根本环节,是达到其他管理目标的基础。 (三)哮喘临床控制

(五)随访 起初,对于重度患者,应每周随访一次;对于稳定期患者应每月随访一次。 随访内容应包括,用药情况,吸入技术,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病情控制水平,PEF。 (六)评估哮喘临床控制的工具

哮喘控制测试 (ACT) 、哮喘控制问卷 (ACQ) 、哮喘治疗评估问卷(ATAQ)是经证实的、用于评估哮喘控制的工具,通过提供具体数值区分哮喘控制的不同水平。这些工具不仅被推广用于研究,也用于基层医疗单位患者的监测。这些工具可改善对哮喘控制的评估,并提供可反复使用的客观指标,有助于改善医生和患者间的交流。 图为哮喘控制测试 (ACT),评分标准为25分:完全控制;20~24分:部分控制;<20分:未得到控制。 (七)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 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实现有效的哮喘管理的首要措施。 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的目的是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对治疗目标达成共识,制定个体化的书面管理计划,包括自我监测、对治疗方案和哮喘控制水平周期性评估、在症状和(或)PEF提示哮喘控制水平变化的情况下,针对控制水平及时调整治疗以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 (八)哮喘教育 患者教育是建立医患之间的合作关系最基本的环节。 哮喘教育可以通过可开办联谊会、哮喘学校、俱乐部等集中行系统的哮喘教育和经验交流;

支气管哮喘试题详解

支气管哮喘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诊断支气管哮喘的主要依据是: A、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B、血中嗜酸性细胞增高 C、气道激发试验阳性 D、皮肤敏感试验阳性 2、参与速发型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免疫细胞为: A、血小板 B、肥大细胞 C、T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3、支气管哮喘典型的临床表现: A、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B、胸闷 C、干咳 D、胸痛 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提示: A、病情好转 B、出现呼碱 C、病情恶化 D、没有临床意义 5、关于外源性哮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已知的过敏原 B、常在童年、青少年发病 C、多有家族过敏史 D、为?型变态反应 E、多由体内感染灶引起 6、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不会出现: A、FEV1/FVC%下降 B、MMFR降低 C、RV、FRC增加 D、RV/TLC%增加 E、PEF增加 7、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哮喘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A、抑制炎症反应 B、减少组胺合成 C、增加β受体和PGE受体的数量 D、抑制磷脂酶A2,阻止LTS、PGS、TX和PAF的合成 E、抑制胆碱能受体 8、某患者近年来反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被迫坐起,坐起后呼吸困难减轻,其最大可能诊断: A、心源性哮喘 B、支气管肺癌 C、慢性支气管炎 D、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9、女性,35岁,哮喘急性发作时体检发现过度充气体征,与肺气肿十分相似,此时最好的 鉴别方法是: A、拍摄胸片 B、测定RV、TLC,计算RV/TLC% C、高分辨CT D、经皮肺活检 E、给予舒张气道药物,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拍胸片,测定RV、TLC 10、男性,35岁,中度哮喘患者,就诊时下述指标对于判断哮喘程度更为准确的是: A、心率加快,110次/分 B、房性早搏2次/分 C、血压升高148/90mmHg D、奇脉 E、房室传导阻滞 11、女性,20岁,反复发作性喘息10年,多于夏季发作。3天前闻油漆味后出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吸入B2受体激动剂呼吸困难不能缓解来就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为了客观地评价此患者的病情,最简单和客观的检查方法是: A、拍胸片 B、测定峰流速 C、测定最大通气量D动脉血气分析E、心电图 12、男性,20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大汗,持续5小 时,静点氨茶碱不能缓解来诊。查体:BP16/10.67Kpa(120/80mmHg),心率130次/分。双肺布满哮鸣音。紧急处理应选择: A、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 B、吗啡皮下注射 C、静推呋塞米 D、静点甲基泼尼松龙 E、静推毛花甙丙 13、女性,25岁,反复哮喘发作10余年,平时常有夜间憋醒,肺内有哮鸣音存在。此次因 重度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治疗,好转出院时医生嘱长期应用抗哮喘药物,应选择以下哪一种? A、口服抗生素 B、泼尼松 C、口服氨茶碱

《内科学》第9版-呼吸系统疾病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目录hxxt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顼?土 ?:貧? . 电:牛―礴”潛貝倒器揪冠舞塾珞 :责峰 ?宀' ^kkyx2OI8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kkyx2018 支气管哮喘 ( bronchial asthma ) 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 性 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 , 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 限,以 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 急、胸闷 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多数病人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根据全 球和我国哮 喘防治指南提供的资料,经过长期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80%以上的病人可以达到哮喘的临 床控制。 【流行病学】 哮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球约有 3 亿、我国约有 3000 万哮喘病人。各国哮喘患 病 率从 1% -18%不等,我国成人哮喘的患病率为 1.2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一般认为发达国家哮 喘患病率 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哮喘病死率在 (1.6-36.7)/10万, 多与哮喘长期控制不 佳、最后一次发 作时治疗不及时有关,其中大部分是可预防的。我国已成为全球哮喘病死率最高的国 家之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 ) 病因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 、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 ,其发病具有家族集聚现象 , 亲缘关系越近 ,患病 率 越高。近年来,点阵单核昔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也称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 )的发展给哮喘 的 易感基因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目前采用 GWAS 鉴定了多个哮喘易感基因 ,如 YLK40JL6R 、PDE4DJL33 等。具有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发病与否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深入研究基因 - 环境相 互作用将有助于 揭示哮喘发病的遗传机制。 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性因素,如室内变应原 (尘購、家养宠物、蟬螂) 、室外变应原 (花粉、草粉) 、 职业性变应原(油漆、活性染料)、食物(鱼、虾、蛋类、牛奶)、药物(阿司匹林、抗生素)和非变应 原性因 素,如大气污染、吸烟、运动、肥胖等。 (二)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可概括为气道免疫 - 炎症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及其相互作用 。 1-气道免疫 - 炎症机制 ( 1) 气道炎症形成机制 : 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是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 相 互作用的结果。 外源性变应原通过吸入、食入或接触等途径进入机体后 , 被抗原提呈细胞内吞并激活 T 细胞。一 方 因子如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活性神经肽、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转 成了一个与炎症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 , 导致气道慢性炎症。近年来认识 中不仅发挥着终末效应细胞的作用,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Thl7 细胞在 面, 活化的辅助性 Th2细胞产生白介素 IL )如 IL-4JL-5 和 IL-13 等激活 B 淋巴细胞并合成特异性 IgE,后者 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表面的 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 IgE 受体 。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 ,可与结合在 细胞表面的 IgE , 导 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和炎 症细胞浸润 , 产生哮 喘的临床症状,这是一个典型的变态反应过程。另一方面 , 活化的辅助性 Th2 细 胞分泌的 IL 等细胞因子 可直接激活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等 , 并使之聚集在气道。这 些细胞进一步分泌多种炎症 化生长因子 (TGF )等,构 到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

支气管哮喘讲稿

主要教学内容及进程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一、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通气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的增高。 (1) 全球约有亿患者。(2) 各国患病率1~13%不等,我国的患病率1~4%。(3) 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4) 40%患者有家族史。 二、发病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多认为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1.遗传因素 (1) 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亲缘关系越亲,患病率越高; (2) 患者病情越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 (3) 在一个家系中,患病人数越多,其亲属发病率越高; (4) 哮喘患儿双亲大多存在有同程度气道反应性增高。 因此,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气道高反应性,IgE调节和特异性反应相关的基因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激发因素 (1) 特异性刺激:吸入或接触致敏原后引起发病。 吸入性:花粉,尘螨,真菌,运动毛屑等 致敏原食物性:鱼、虾、蟹、蛋、牛奶等 药物性:心得安、阿斯匹林、青霉素、消炎痛接触性:油漆、染料等 (2) 非特异性刺激:非抗原性物质刺激可诱发哮喘。 ①非特异性吸入物:SO2,H2SO4,Cl2,NH3等化学性刺激 ②气候变化:冷空气,气温,湿度,气压,风力,空气中离子改变。如空气中阳离子浓度增高可诱发哮喘。

③ 物理因素:运动,过度通气。 (3) 感染: 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感染引起发作。由于患者对感染病原体过敏或炎症刺激,使气道反应性↑。 (4) 精神因素:情绪激动,紧张不安,愤怒等。 (5) 运动:70~80%哮喘患者剧烈运动后可诱发发作。 (6) 月经、妊娠与哮喘:月经前黄体酮突然下降使哮喘加重。妊娠时由于膈肌升高,使肺的残气量增加,同时由于妊娠,机体代谢改变,通气和耗O 2量也增加。 (二)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哮喘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因素有关。 1.变态反应 有特应性体质者吸入或接触变应原后,刺激机体,通过T 淋巴细胞的传递,由B 淋巴细胞合成特异性抗体IgE ,它们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 受体上(Fc εR 1)。若机体再次吸入或接触相应的变应原时,变应原可与结合在Fc εR 上的IgE 交联,使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哮喘发作。这是速发型哮喘反应(IAR ),与吸入或接触变应原有关,发生快,15~30分钟达高峰,2h 后渐恢复正常。 2.气道炎症 临床上常见不少患者在接触变应原后6h 左右发病,持续时间也长,可达数天,称迟发型哮喘反应(LAR )。LAR 主要是由于气道炎症反应所致,此时支气管壁内有多种炎症细胞,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这些介质和因子与炎症细胞构成复杂的网络,使气道反应性增高,气道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哮喘发作。 致敏原 刺激物 肥大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T 淋巴细胞 气道 炎症 释放 炎症介质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白三烯(LTS ) 前列腺素(PGS ) 血栓素(TXA 2)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 支气管收缩 粘膜分泌↑ 血管通透性↑ 再次进入人体 与IgE 结合 过敏原 浆细胞 产生相应抗体 致敏肥大细 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组织胺、缓激肽、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分 管腔狭窄 哮喘发作

哮喘患者的麻醉管理

哮喘患者的麻醉管理 一、麻醉前探访视 1、病史:哮喘发作类型、发作频率、程度、诱因和发作后有效的治疗药物,最后一次发作情况,麻醉史、用药史、过敏史。 2、吸烟史(戒烟最好4 周,最好8 周以上)。 3、术前肺部感染情况,注意胸部听诊及X线、CT结果。 4、术前肺功能测定和血气分析。 二、麻醉前准备 1、麻醉前用药:必用:抗胆碱药物 可用:咪唑安定、芬太尼。术前肺功能不全、缺氧的病人慎用禁用:吗啡 2、术前2小时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1?2mg/kg ivgtt或甲强龙40mg iv继之40mg ivgtt) 3、病人常用有效吸入支气管扩张药物、激素(沙丁胺醇吸入剂、沙美特洛替卡松粉吸入剂) 随身带入手术室。在诱导前常规吸入,未使用过这类药物者也建议诱导前30min 使用一次。 4、入室后立即吸氧 5 、良好保温 三、麻醉方法 1 、首选局麻,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 2、次选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控制通气喉罩全麻 3、气管插管全麻常规不首选:如果手术需要或术前肺功能不全、缺氧,或急诊手术合 并肺部感染、哮喘发作期并缺氧等应首选。全麻的宗旨就是诱导平稳、苏醒平稳、适当的麻 醉深度。尽量避免清醒插管。 四、麻醉药物 1 、可诱发组胺释放的药物,如吗啡、哌替啶、阿曲库铵、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箭毒、米库氯胺,应尽量避免使用。 2、硫喷妥钠可加重组胺释放导致支气管痉挛。丙泊酚和依托咪酯是很多医生首选的替代品。 3、氯.胺.酮是唯一可以扩张支气管的静脉麻醉药,尤其适应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4、氟烷和七氟烷都可以用于小儿哮喘患者的吸入诱导,并有支气管扩张作用。异氟烷和地氟烷虽然也有支气管扩张作用,但并不常规用于吸入诱导。在麻醉维持中,应当缓慢加深麻醉,因为他们有轻度的气道刺激。 5、麻黄碱可激动B2受体,诱导后出现血压降低时,优先选择。 五、麻醉管理要点 1 、非全麻充分面罩吸氧,根据病情适当镇静 2、机械通气时,保持气体温度湿度。 3、机械通气潮气量8?10ml/kg,低呼吸频率8?10次/分,以保证足够呼气时间,可使肺内气体分布更加一致,并减少气体的潴留。 4、气管插管前可通过下列方法阻断支气管痉挛反射: ① 追加丙泊酚,加深麻醉。② 静脉或气管内使用1~2mg/kg 利多卡因,应当注意若麻醉过浅,气管内使用利多卡因会诱发支气管痉挛。③大剂量的抗胆碱类药物(阿托品2mg)也可阻断支气管痉挛反射,但可导致心动过速。 5、术中保持足够的麻醉深度,防止手术操作诱发支气管痉挛。 6、术中支气管痉挛通常表现为充气峰压升高,平台压不变,哮喘呼气潮气量下降,线升高缓慢。 CO2 曲处理: (1)排除其他原因,如,导管堵塞、位置不当、张力性气胸……

第七章 支气管哮喘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而当哮喘得到控制后,多数患者很少出现哮喘发作,严重哮喘发作则更少见。来自全球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治疗费用将会更高。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为此,世界各国的哮喘防治专家共同起草,并不断更新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GINA目前已成为防治哮喘的重要指南。 [流行病学] 全球约有1.6亿患者。各国患病率不等,国际儿童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研究显示13~14岁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0-30%,我国五大城市的资料显示同龄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3%~5%。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目前,哮喘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存在有与气道高反应性、IgE调节和特应性反应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药物,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司匹林等;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 (二)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概括为免疫-炎症反应、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互作用。 1.免疫-炎症机制 免疫系统在功能上分为体液(抗体)介导的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均参与哮喘的发病。 (1)抗原通过抗原递呈细胞激活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主要是Th2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4、IL-5、IL-10和IL-13等进一步激活B 淋巴细胞,后者合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练习题

支气管哮喘 A1型题 1.重症哮喘发生原因不包括 A.呼吸道感染未控制 B.持续接触大量过敏原 C.精神过度紧张 D.突然停用糖皮质激素 E.贫血 2、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药物是 A、酮替芬 B、青霉素 C、沙丁胺醇 D、倍氯米松 E、特布他林 3.外源性支气管哮喘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精神因素 B.过敏因素 C.感染因素 D.运动因素 E.职业因素 4.哮喘急性发作常见的诱因是 A.花粉 B.尘螨 C.感染 D.阿司匹林 E.碳酸饮料 5.下列属于外源性哮喘特点的是. A.中老年发病多见 B.全年发病 C.无明确过敏原 D.IgE增高 E.嗜酸性粒细胞正常 6.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为 A.反复发作吸气困难 B.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 C、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D.反复发作混合呼吸困难 E.持续发作混合呼吸困难 7.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见于 A.喉头水肿 B.胸腔积液 C.支气管肺癌 D.肺炎 E.支气管哮喘 8.最重要的提示外源性哮喘的临床表现是 A.鼻咽痒和打喷嚏 B.咳嗽和黏液痰 C.突发性呼吸困难 D.呼气性呼吸困难 E.呼吸困难伴发绀 9.哮喘持续状态是指严重哮喘持续时间达 A.6小时 D.10小时 C.12小时 D.20小时 E.24小时 10.支气管哮喘典型的临床表现是 A.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 B.反复发作伴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C.混合性呼吸困难 D.夜间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哮鸣音 E.吸气性呼吸困难伴三凹征 11.提示重症哮喘发作病情严重的表现是 A.端坐呼吸 B.明显发绀 C.哮鸣音减弱或消 D.收缩压下降 E.大

汗淋漓 12.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易闻及 A.捻发音 B.痰鸣音 C.湿哕音 D.哮鸣音 E.胸膜摩擦音 13.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痰涂片可见大量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单核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4.支气管哮喘长期反复发作,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上呼吸道感染 B.肺结核 C.阻塞性肺气肿 D.肺不张 E.自发性气胸 15.依支气管哮喘病人居住环境要求,下列哪项是允许的 A.悬挂化纤布料窗帘 B.铺垫全毛地毯 C.使用羽毛枕头 D.放置鲜花 E.饲养小狗 16.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关的免疫球蛋白是 A.IgA B.IgG. C.IgE D.IgD E.IgM 17.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症状时首选, A.沙丁胺醇 B.氨茶碱 C.喘定 D.泼尼松 E.色甘酸钠 18.关于氨茶碱的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效支气管扩张剂 B.常用给药途径为肌肉 注射 C.静脉注射时应稀释后慢推 D.速度过快可引起头晕、心律 失常 E.浓度过高可导致血压下降、心跳骤停 19.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 A.β受体激动剂 B.茶碱类 C.白三烯调节剂 D.抗胆碱药 E.糖皮质激素 20.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氨茶碱 B.普萘洛尔 C.糖皮质激素 D.色甘酸钠 E. 沙丁胺醇 21.氨茶碱应用的护理哪项错误 A.不宜肌内注射 B.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C.静脉注射浓度不宜过高 D.注射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E.急性心肌梗死及血压降低者禁用 23、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禁用的药物是

成人重症哮喘管理

成人重症哮喘管理:ERS/ATS 指南解读 2014-12-29 12:53来源:丁香园作者:maola_527 字体大小 -|+ 重症哮喘患者是哮喘管理中最棘手的人群,最近ERS/ATS 针对重症哮喘患者发表了最新的指南。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大学国家心肺研究所的Kian Fan Chung 教授及时为我们做了指南的解读。相关内容发表在2015 年1 月的Curr Opin Pulm Med 杂志上。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因为其诱发因素众多,临床表现各异,并且长期预后也不尽相同。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是由于诊断哮喘是依据患者反复发作喘息的病史,而缺乏一种能够帮助确诊的疾病标志物。 另一个令人困惑的地方是,通过联合使用吸入激素(ICS)和一种支气管扩张剂(通常是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可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无法达到有效控制。 这些病人通常被冠以“严重哮喘”或者“难治性哮喘”,尤其是那些在联合使用了其他的控制药物后,哮喘依旧无法控制的患者。按照哮喘防治全球倡议(GINA)的推荐,这些患者通常都达到第4 或者第5 级药物控制的要求,病情却依然严重。 虽然这类患者只占整个哮喘群体的5%-10%,却消耗了大部分的医疗费用。最近一项对欧洲10 个国家的持续性哮喘患者的研究发现,按照GINA 定义的未控制哮喘患者花费的费用,包括药物治疗的费用,看医生、化验和住院的费用,以及与哮喘相关的生产损失,达到人均2281 欧元,相应的控制良好的患者平均花费只有509 欧元。 很明显,严重哮喘意味着患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不仅仅要让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获益,而且需要对严重哮喘有更一步的认识。 针对重症哮喘的ERS/ATS 专家组 鉴于此,欧洲呼吸病学会(ERS)/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TS)成立了针对成人和儿童重症哮喘患者的专家组,希望更新既往的定义,发现潜在的机制/ 确定重症哮喘的表型,对其概念做纲领性的评述,以及提供治疗的指导。 专家组成员由经过严格训练以及在处理哮喘(尤其是重症哮喘)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科学家组成。这篇指南的目标受众群是呼吸疾病以及过敏领域的专家所面对的重症哮喘患者,包括成人和儿童患者。具体采用的方法是由专家组列出一系列重要的亟待回答的问题。基于最新的可信的系统性综述和最近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建议的评估、开发和评价(GRADE)的方法为每一个问题收集证据,如果无法获得某一个系统性综述,则搜索与之相关的研究。需要强调的是专家组的文献回顾工作截止于2013 年9 月。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可能有新的研究在这个时间点以后发表出来,同样具有推荐的意义,却没有包含在指南中。 目前已经明确的是,尽管哮喘的随机对照研究有数百个之多,然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研究是针对重症哮喘的,而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关于重症哮喘的临床试验性治疗。专家组因此达成共识,指南中的建议大部分都基于以上的数据,然而在有一些情况下,还要结合现有的数据以及目前认为最好的观点或者最佳的处理。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因为时间限制,并非专家组确定的所有重要问题都得到了解答。专家组所带来的成果就是第一份重症哮喘的国际指南。 重症哮喘的定义 专家组采用实践的方法来定义重症哮喘。患者去专家门诊就诊时,有可能会被判断为“难治性”哮喘,而这些患者仅仅是被认为难以治疗而已。这一问题其实是患者是否真的是哮喘,

第7章 支气管哮喘

第七章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而当哮喘得到控制后,多数患者很少出现哮喘发作,严重哮喘发作则更少见。来自全球哮喘负担的数据表明,尽管从患者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花费似乎很高,但不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治疗费用将会更高。因此,合理的防治至关重要。为此,世界各国的哮喘防治专家共同起草,并不断更新了全球哮喘防治倡议(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GINA目前已成为防治哮喘的重要指南。 【流行病学】 全球约有1.6亿患者。各国患病率不等,国际儿童哮喘和变应性疾病研究显示13-14岁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0-30%,我国五大城市的资料显示同龄儿童的哮喘患病率为3%-5%。一般认为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约4O%的患者有家族史。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哮喘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患者个体过敏体质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目前,哮喘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存在有与气道高反应性、IgE调节和特应性反应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因素中主要包括某些激发因素,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二氧化硫、氨气等各种特异和非特异性吸入物;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牛奶等;药物,如普萘洛尔(心得安)、阿司匹林等;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 (二)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可概括为免疫-炎症反应、神经机制和气道高反应性及其相互作用。 1.免疫-炎症机制免疫系统在功能上分为体液(抗体)介导的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均参与哮喘的发病。 (1)抗原通过抗原递呈细胞激活T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主要是Th2 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4、IL-5、IL-10和IL-13等进一步激活B淋巴细胞,后者合成特异性IgE,并结合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细胞表面的IgE受体。若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可与结合在细胞的IgE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炎症细胞在介质的作用下又可分泌多种介质,使气道病变加重,炎症浸润增加,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这是一个典型的变态反应过程。

内科学题库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

内科学题库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 单选题: 1.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最重要的病理基础是 A.β受体功能低下 B.迷走神经张力高 C.遗传因素 D.气道炎症 E.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标答: D) 2.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首选药物是 A.拟肾上腺素类药物 B.黄嘌呤类药物 C.色甘酸钠 D.糖皮质激素 E.酮替芬 (标答: D) 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提示 A.病情好转 B.出现呼碱 C.病情恶化 D.没有临床意义

E.出现心衰 (标答: C) 4.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部叩诊呈 A.鼓音 B.浊音 C.清音 D.过清音 E.实音 (标答: D) 5.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难以鉴别时,宜用 A.舒喘灵 B.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甙 C.氨茶碱 D.度冷丁 E.地塞米松 (标答: C) 6.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副作用中,下列哪项错误 A.咽部不适 B.声音嘶哑 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 D.菌群失调 E.继发感染

(标答: C) 名词解释: 1.咳嗽变异性哮喘 (标答: 非典型性哮喘发作可以发作性胸闷或顽固性咳嗽为唯一的临床表现,无喘息症状者又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简答题: 1. 简述危重哮喘的处理 (标答: 危重哮喘的处理如下:(1)氧疗与辅助通气(2)解痉平喘① 2受体激动剂,②氨茶碱,③抗胆碱药(3)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4)抗生素的使用(5)糖皮质激素:可选用泼尼松、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甲基泼尼松琥珀酸钠。(6)并发症的处理) 病例分析: 患者,男性,40岁,于4日前出现咳嗽,少量痰液,伴低热,前天夜间突起气促,胸闷,带哮鸣音的呼吸困难,被迫坐起,大汗,面色苍白。有哮喘病史5年。查体:P:120次/分,BP:120/75mmHg,胸廓饱满,两肺满布哮鸣音。心率快,律齐。肝脾不大。胸透示双肺区透亮度增加。经吸氧、抗感染及重复多次应用氨茶碱未奏效。目前患者仍呼吸困难,唇紫绀,大汗。根据以上病例,请回答: 完整诊断是什么?

哮喘的管理

哮喘的管理 哮喘概述 支气管哮喘俗称哮喘,又称气喘,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属于慢性疾病。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 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 典型症状 哮喘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并带有喘息,即呼吸困难、喘鸣(当患者呼吸时,胸腔有共鸣的声音)、胸闷与慢性咳嗽。 虽然后者经常被认为是哮喘必定有的征状,但一些患者主要有咳嗽及在晚期,连喘气声也不能听见。当咳嗽时可能会有痰。但严重病发时会来得很突然,胸口收缩感觉痛楚,呼吸变得困难,并且喘气。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发病机制 哮喘的发病原因极为复杂,大多与季节和周围环境、饮食、职业、精神心理因素、运动或服用某种药物有密切关系,分为致病因素和诱发因素两大类。致病因素是指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基本因素,是该疾病的基础,即患者本身的“遗传素质”、免疫状态、内分泌调节等因素,但同时也包含精神心理状态。诱发因素也可称为激发因素,是指病人在已有哮喘病的基础(即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上促使哮喘急性发作的因素,是每次哮喘发病的扳机,如环境:特应性体制的人暴露于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尘螨、花粉、食物、烟等;气温骤变,吸入刺激性气体等。呼吸道感染;情绪变化(大笑、大哭);运动或服用某些药物(阿

司匹林)等。哮喘是一种多基因病。 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有关。 2.发作时双肺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 (2)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增加15%,且增加值>200ml. (3)呼气峰值流速(PEF)昼夜变异率≥20%. 符合第1~4条,或4~5条者可诊断支气管哮喘 主要影响 哮喘发作时的严重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一过性的咳喘憋闷,常在夜间或运动后出现,能自行缓解,常常被患者忽视。反复哮喘若未经长期控制治疗,会导致气道结构上的变形,出现不可逆转的气道阻塞,进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或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增加医疗费用。慢性持续性哮喘使得患者生活

67系统精讲-呼吸系统-第七节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

1.患者,男性,32岁,在进入某旅馆时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继而出现明显喘憋。查体:呼气音延长,满肺广泛哮鸣音,最可能的原因是 A.喉头水肿 B.急性支气管炎 C.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D.支气管哮喘 E.急性肺水肿 【答案】:D 【解析】:考察哮喘的体征。发作时双肺呈过度充气状态,哮鸣音广泛,呼气音延长,但当哮喘非常严重时或轻度哮喘时哮鸣音可不出现。可有发绀、心率增快、奇脉、颈静脉怒张、胸腹反常运动等体征。发作缓解后可无任何症状及体征。2.哮喘持续状态是指严重哮喘持续时间达 A.6小时 B.10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E.12小时 【答案】:C 【解析】:考察哮喘的临床特点。严重的哮喘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经治疗不易缓解者,称之为哮喘持续状态。 3.某哮喘发作患者,52岁,出现咳嗽、咳黏液痰,护理的重点应是 A.呼吸锻炼 B.补充液体 C.高蛋白饮食 D.吸氧 E.加强口腔护理 【答案】:B

【解析】:考察哮喘的护理措施。病人咳嗽、咳黏液痰,应鼓励病人饮水,饮水量>2500ml/d。以补充丢失的水分,稀释痰液,防止便秘。重症者应给予静脉补液,注意补液速度,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情况。 4.患者女性,30岁,突然发生喘息,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原因不明,诊断为支气管哮喘。请问能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的过敏物质是 A.动物皮毛 B.炎症细胞 C.炎症介质 D.细胞因子 E.运动 【答案】:A 【解析】:考察哮喘的诱因。动物皮毛属于过敏物质,过敏体质者在接触后可引起哮喘发作;炎症细胞参与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过程,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为炎症细胞在炎症过程中所释放的物质。 5.患者男性,20岁,急诊入院,查体:双肺布满哮鸣音、呼气延长,疑是下列哪种疾病的典型体征 A.支气管扩张 B.支气管哮喘 C.支气管肺炎 D.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 E.肺间质纤维化 【答案】:B 【解析】:考察支气管哮喘体征: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哮鸣音可不出现。 6.某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极度困难伴有哮鸣音,但目前未能查明原因,请问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最常见的诱因是 A.吸入粉尘螨 B.呼吸道感染 C.服用阿司匹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