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题之三大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申论答题技巧: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归纳要点如何举一反三归纳概括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上的“常客”,频率之高足以引起各位考生的高度重视,在备考阶段如何在此类题型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此给予详细解读。
一、归纳要点的技巧1.抓关键词法查找并归纳出要点,是作答归纳概括题型的基础。
要点有显在的、直接体现于文句之中的,但多数情况下,要点代表着资料的内在意义,隐含于材料的深层与核心,需要借助适当的方法,使深藏不露的要点得以浮现,为整理加工形成答案提供依据。
阅读申论给定资料、掌握资料内容主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抓关键词,抓住了关键词,就等于抓住了资料的要点,对把握资料精神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关键词是给定资料中出现频率高、与题目要求有内在关联的实词,对资料中的词语出现次数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比较不同词语在资料中出现的次数,是找出关键词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考生可以通过在材料上标注、圈点、勾画等方法查找高频实词,看哪些词出现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进而对高频词比较意义、权衡轻重,看哪些词语同题目有内在关联、对理解材料有实质意义,其中哪个词意义更为关键,即可判定为关键词,从而准确定位关键词,把握材料的主旨和要点。
【示例题目(以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例)】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
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不超过300字。
【点拨】通观2009年申论试卷,给定资料中反映“当前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是前6条,在这6条的范围内,“产业结构”一词出现了2次,“产业”出现了11 次,“结构”出现了3次,“模式”出现了5次,“升级”出现了3次,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句,几个词同时出现了一次。
这些在不大的篇幅内反复出现的实词,就是给定资料的关键词。
用对比查找和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资料中抓取这些关键词,通过增补词语、连接成完整和通顺的句子,就可以形成一条要点的表述。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必考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热点必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求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部分,申论考试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在申论考试中表现不佳,那么其他部分再优秀也没有用处。
由于申论考试的重要性,每年的热点问题也是备受考生们关注的。
在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以下几个问题是必考的热点。
首先,教育问题是申论考试中必考的热点问题。
从2007年起,教育问题就成为了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的热点问题。
而随着中国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教育问题的热度也日渐升高。
在2013年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教育问题一度减弱,但是在2014年,教育问题重新成为了热点问题。
其次,公共安全问题也是申论考试中必考的热点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因为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公共安全问题的热度一直在升高。
在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公共安全问题的前景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再次,环保问题也是申论考试中必考的热点问题。
在过去几年中,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要话题。
尤其是在中国,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推进,环保问题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在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环保问题会成为必考的热点问题。
最后,公益事业问题也是申论考试中必考的热点问题。
在过去的几年中,公益事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国家政策的重点。
随着国家公益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提升,公益事业问题的热度也日渐升高。
在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公益事业问题也是一道必考的热点问题。
总结起来,教育问题、公共安全问题、环保问题和公益事业问题是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必考的热点问题。
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要积极关注这些问题的发展变化,及时掌握相关资讯,以便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要注意论述的深度和逻辑结构,用恰当的思维框架和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自公考以来,我们在培训中就一直强调国考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果不其然,今年国考大纲沿袭了去年大纲中对综合分析能力的界定,并将其作为省部级考生独家享有的“大餐”。
今年大纲对该能力要求的内容同样为: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很多考生在对分析题型的理解上,以及在做题操作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在这里华图教育专家对分析能力进行一些解析,是希望能给考生们一些新的提示。
首先,为什么要考察分析能力?申论到考试到了今天,从来不曾忘记它的本质,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何为机关工作能力呢?这里主要体现在思路上。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那么,考生必然要对现在国家大政方针做到心中有数。
因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讲学习,不同于学者做学问,必须紧紧结合履行政府职能和工作职责,着重解决好行政管理所必需的理、德、智、勇等重大问题,考生要站在一个政治高度去看申论材料中所反映的各类社会问题。
其次,分析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仅认识到分析题就是分析材料还不够。
每一年申论材料总能让人回味不已,让人不禁感慨,那些仅仅依靠临时背的几个模板去考试的同学,分数肯定不高!但是,申论材料又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有其固有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最为明显的是,我们按照分析题型做个总结,总的来说,分析材料可以分成了事实性材料和观点性材料。
题型的不同,要求大家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其中一点不同就体现在,观点性材料的引申上。
让人不难理解的是,观点性材料的分析,必然会对考生们要求高一些。
与事实性材料相比,观点性材料考察考生对于整个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与此同时,申论考试把实际工作能力与工作经验作为公开招考的重要内容,所以分析题考察的大多属于对材料本质上的考察,那么,也要求考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材料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整明白,最重要的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快速掌握申论热点【陕西华图】随着公务员考试热持续升温,面对着社会就业延续的趋势,很多人选择“公考”之路。
但是对于公务员考试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呢?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启动,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计将于10月发布为便于考生备考,陕西华图将不断为考生公布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供考生参考。
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做好申论科目考试的复习,每天坚持两个小时以上的学习。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分行政能力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申论考试重在考察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申论材料的选择上则遵循“以重大社会热点为载体、以政府宏观政策为导向、以考察考生能力为目标”的原则。
如何把握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题呢?整理收集热点材料,做有米之炊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整理、收集热点理论和热点事件是掌握申论热点的基础和前提。
一方面,建议考生翻阅近两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热点理论面对面》等国家层面的权威报刊杂志,学习和摘录里面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等重大问题的评论员文章,这样既可以了解时政,关注热点问题,又可以增强理论的运用、分析和表达技巧,这对于申论题目的作答尤其是申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巧妙记忆这些热点材料,真正“据为己有”考生可以把热点材料分为三个部分去整理,其中,“为什么”和“怎么办”是记忆的重点。
考生在记忆申论材料时“摘字谐音记忆法”,基本上可以做到3分钟左右记着一个热点问题的核心部分。
以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为例,基本方法是先从七个原因中各摘出一个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核心字,然后运用谐音、顺口溜的方法把这七个字组合在一起。
当然,也可以用主体分析法去记忆,即根据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部门、责任人等主体去记忆。
这些都需要考生个人去摸索,没有最好的记忆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而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还要靠考生自己去摸索。
中公教育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提出对策题常考题型之解题方法和步骤―、提出对策的方法申论考试主要考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求应试者准确把握材料,并进行加工和处理,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概括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如下:(―)确定问题所谓问题就是矛盾,所有的决策都是从问题的发现开始的。
没有问题就没有问题的解决,也就不会有决策活动。
明确了问题,进行决策才能有针对性,以避免无的放矢。
(1)明确责任。
首先,要弄清楚是“我们”的问题吗?这是题目所给材料规定范围内的事吗?如果不是,就放弃它。
其次,要弄清楚这是作为给定角色应该做的决策吗?或者应该将问题向更高管理层的主管反映吗?(2)风险预测。
每一项决策都会有风险,决策者需要综合考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其可能带来的收益之间的关系。
如果去解决不属于自己应该面对的问题或是解决问题的同时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单位不仅不领情,还会追究责任。
同时,公务员是国家政府机关的一员,其每一项决策都和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果因自己的决策对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损害,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而这一点,我们往往会忽视。
(3)因素分析。
提出决策还需判别哪些因素将影响到问题的解决;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克服决策过程中面对的不利因素,增加决策解决的可能性和有利条件。
公务员必须利用具有的一切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做出最可行的决策。
(二)分析问题确定了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之后,对问题的分析就成了关键。
作为给定角色的“政府官员”或者其他方面的管理者,应试者需要正确而又迅速地分析问题,具体如下:(1)明确对策的时间性。
根据资料反映问题的性质,明确提出对策的紧急程度,并在对策中用明确的文字表现出来,如常常用到“及时”、“紧急”等词语。
(2)方法的多样性。
对同一个问题,在思考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如果只盯住一点,只考虑一种可能,死板地运用一种思维方式,是难以找到最佳对策的。
中公教育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复习指导:怎么提高申论阅读能力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将于10月24日18:00截止,已经成功通过报名审核的考生就要迅速把注意力转移到考前复习环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地关心这个岗位到底有多少人报名。
哪怕有百人千人,但是自己水平提高,才是致胜的根本。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环节中,申论这个科目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2000年开始,这十几年的考试实践反映出申论命题的日趋成熟,尤其是题型的变化导致难度逐年增加。
有些考生总是感觉在考场上不能按时完成写作任务,其主要的原因是在阅读环节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后面回答书写任务无法完成。
有些考生能够勉强写完,和参考答案对照时,总是发现客观题目的要点不全,其主要原因是阅读的效率较低、阅读方法较差,看不到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所以想要得高分的考生造成不能忽略材料的阅读,下面就专门介绍一些阅读方法。
下一讲再专门介绍阅读中理解材料的方法。
申论考试中各种能力的考查都是在材料背景下展开的。
要从材料中寻找素材回答问题。
分析多年来的题目,可以总结出来一个重要的命题规律:评卷的采分点都在材料中。
这就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有效地定位和归纳。
第一招:阅读速度提高。
这是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读得慢的考生要集中训练。
第二招:时间分配。
要给阅读留下足够的时间。
有些考生拿到试卷后,就急着想要做答没有对材料的充分了解。
不要匆忙去阅读,要合理分配时间,先用五分钟分析题目。
第三招:先看问题。
带着任务去阅读,才能明白材料取舍的标准。
申论试卷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题目总体说明,第二部分交代背景材料,第三部分题目要求。
务必要首先阅读题目要求,对题目要求要认真分析。
回答题目用不到的资料,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看呢?只看有用的部分就足够了。
这样就可以减少一半的阅读时间。
第四招:阅读顺序。
背景材料围绕主题排列出大量的内容,其中许多是没有用的。
2014年公务员行测备考:技巧点睛,冲刺联考2014年联考考生们都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了。
这个阶段考生不仅要把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全面吃透,更要辅以针对性的练习,而在练习的过程中,总结答题技巧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考试科目中,常识是被认为最没有技巧的,但是如果考生认真总结,其实还是有些技巧的。
本文将对常识的做题技巧做一个汇总,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热点法“热点法”就是根据时政热点话题来定位选项的方法。
这一方法主要用于解答政治题目。
一般情况下,国家的政策、路线等会随着国家热点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十三大我党的基本路线中,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在十七大,我党在基本路线中增加了“和谐”,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其实就是热点的影响。
我们来看下面这道例题:【例题】(2010-国家-133).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 )。
A.繁荣B.合作C.和谐D.友爱【答案】C【解析】这个题目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比较难的,那么在这四个选项中,有没有哪个是明显代表国家热点的呢,就是和谐了。
因此,这道题目选C。
当然,这是在考生确实不了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采取的方法,准确率相对高一些。
那么为了更准确地记忆,我们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演变”给大家梳理一下:20世纪80年代:平等、团结、互助。
20世纪90年代:平等、互助、团结、合作。
21世纪: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二、去同求异法“求同存异法”就是当考生遇到实在不会解答的题目时,可以仔细观察选项,就会发现选项的特点,有些题目的四个选项,其中三个的表述实质上是一致的。
这时可以把内容一致的三个选项一次排除,选择与它们不一样的那个选项。
我们来看下面这道例题:【例题】(2009-福建-春季). 面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一般不适宜采取的经济措施为( )。
A.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B. 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C. 立足扩大内需D.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答案】B【解析】观察这道题目的四个选项,我们会发现,选项A、C、D都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要刺激消费的。
最新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解题技巧(一)辅导:语句表达的解题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开始,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可以更好的投入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学习之中,学易网校编辑团队第一时间为您发布最新的考试相关信息,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达到及格程度后,大部分考生感觉到遇到瓶颈,很难再有进步。
申论高分的阻挠因素有四个,就是阅读、语言、结构、字体。
一、阅读材料阅读的关键,最重要的是搞清楚问题所在,带着任务去阅读。
有的考生根本不注意研究题目,盲目地就开始阅读,看到一些关键词就认为知道资料的重点内容了,然后加上自己平时背诵的资料进行回答。
自以为回答得上纲上线,完全和中央文件保持一致,但是分数公布后却发现成绩之低令人吐血。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历年来申论分最低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道阅读材料。
正确的方法是先用五分钟时间研究题目,了解任务,带着任务进行阅读并标注。
如果题目明确要求“根据材料1回答问题”那么就不需要再阅读其他材料,先按照标注内容完成这道题目,然后再接着阅读就可以。
二、规范语言语言的要求就是规范,而申论答题时的规范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必须要向公文用语靠拢。
无论是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还是写作题,都不允许考生使用文学性语言和日常生活口语表述。
考生可以揣摩中央文件等政府公文和人民社论等官方评论中使用的语言,通过抄写、默写、仿写等方法进行练习。
三、理顺结构申论完整结构应该是:现象、论点、原因、对策、意义。
根据题目要求可以调整为:现象、论点、原因、对策。
或者可以先谈重要性(意义)再谈论点、现象、原因、对策。
结构简单明确,阅卷者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文章的结构,就容易得高分。
开头必须短、平、快,用100字以内迅速概括出现象(问题所在)。
然后立刻提出论点,我们应该怎么办?是认清重要性、必要性,还是采取某些措施达到某些目标?这些就是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后面根据题目要求,要么是进行论证,要么是提出对策。
如果题目要求你评论分析,那么就要针对某一个观点评论。
一、综合分析概述
综合分析要求考生在对材料深度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考察的是考生对材料主旨的分析能力。
二、综合分析题和归纳概括题区别
1.归纳概括是只要把材料中的要点全部找出来归拢在一起就可以了;但综合分析则需要一定的引申发挥,这就需要深度阅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材料找观点,对本质和观点进行深刻的剖析、辩驳;找到命题人最想表达的观点。
2.归纳概括不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综合分析需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观点一定要正确。
三、常见盲点分析
1、综合分析题往往要求考生谈谈对某句话或某种现象的看法、观点、理解,但是有很多考生习惯用自己的观点取代材料的观点。
2、很多考生还存在这种情况,他们认为综合分析题就是要尽可能地进行引申和发挥,引申地越远越好,所以出现了所述答案全部来源于自身的实践和积累,脱离给定材料的现象。
四、扫除盲点方法
1、明确观点
在作答时一定要明确观点,明确你对题目中反映的问题或现象明显的态度和立场,明确的表达出在分析中支持什么、反对什么。
2、分析合理
在作答时对问题和现象的分析要合乎道理和事理,按照找准、找全题目的分析对象——立足材料进行作答——合乎事理、符合逻辑来进行作答。
3、条理清晰
在国考申论考试中,综合分析的实际得分=结构分+要点分—字数扣分—错别字扣分。
所以考生在安排题目的答案时也要注重要点之间的内在逻辑。
常用的逻辑结构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总体—具体、总—分—总等,考生们
在备考时一定要注意。
文章来源:103网校。
【 - 公务员考试申论】本站在9月25日曾发表一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一个记者的申论悲剧》的文章,详细论述了申论文章的写作方向。
仅仅依靠好的文笔并不能获得高分,因为申论阅卷主要还是依靠踩点给分的,任你说的天花乱坠,还是要答对了要点才能得分。
因此,申论考试的成败,更多建立在对所给材料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要正确理解当年申论考试考察的主旨和方向,要从材料中读出很浓的方向感和“解题思路”,也就是出题者隐藏在材料中的他们认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如果你是按这种思路来答题,申论高分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申论考试,特别是在作文过程中的“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实际上角度和题目是不能随便选择的,而是要紧扣材料给你的思路,从这个思路出发来破题,来设计行文的框架和内容,才能让你的文章入问卷老师的“法眼”,才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比如说,2012年4月联考的作文,“给定资料6”结尾划线部分写道:“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天空才能扎根天空,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地球才能使生命扎根于地球,我们只有认真了解了生命才能扎根生命。
”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体悟,参考“给定资料”,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很明显,这篇申论材料是在写人和动物间的关系,目的是要善待动物,要和动物和谐相处;但切入点很多,你可以呼唤道德和自律,你可以加强监管,加大行政处罚力度等,但材料也给出了它的解决思路,就是通过立法来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如果你没从这个角度展开认证,你这篇申论作文要得高分是不太可能的。
在这一点上,很多参考书也没有弄明白,这就误导了很多考生,使得不管怎么看书,申论成绩总是提不上去。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认为,由于国考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使得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教材,建议考生最好选择品牌、口碑都较好的教材,经过对现在市面上的教材从考生评价、实用性、权威性、编写科学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后发现,《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仍是今年备考国家公务员的主导用书。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分析四法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火热报名中,笔试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2014年国考申论时间延长到180分钟,这一变化使许多考生内心张皇不安。
公务员考试网专家以多年国考研究经验分析,认为2014年国考极有可能增大材料阅读量。
这就要求考生对于材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更强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编写组专家总结了申论材料分析的四法,帮助考生攻克申论难关。
第一法:循序渐进。
对于申论,考生应当有明确的概念,即答案都隐藏在材料中,考生切不可对材料“轻视”。
阅读过程中,可采用两遍法:第一遍阅读题干,了解考查内容,寻找材料主题,通读全文,作出与问题相关的批注;第二遍针对问题,仔细阅读,锁定范围,提炼要点。
第二法:详略得当。
给定材料有虚实之分,阅读材料时应该有详有略,对于铺垫性、背景性、案例性、描述性、数据性、数据性的材料应当根据其特点采取略读方式,而对于观点性、论述性、分析性、对比性材料应当精读,从而达到虚实结合,提高阅读质量。
第三法:聚合发散。
对材料的思维分析方法主要有:聚合型和发散型两种。
聚合型一般通过阅读材料,发现分散分信息,再同质信息进行整合。
发散型是一种辐散型思维分析、求异思维分析。
根据已有的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的答案。
第四法:思维转化。
通过将已有的信息进行深度剖析,不要浮于表面。
简单来说就是从现象到本质。
这种方式主要适合综合分析类题目。
在申论新形势下,考生切莫慌张,利用好方法,加强动笔训练,成“公”其实并不难!。
对于2014年公务员考试,不知道广大的考生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应对2014年省考的新变化。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要攻克申论难关,仔细审题是前提。
不管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省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试题,如果想得高分,我们就必须了解命题人的想法,只有猜出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才能百战不殆。
在仔细审题环节我们要看几个要素,这是一道什么题型,有几问,作答对象是什么,从哪些材料中寻找要点,要求的字数是多少。
这些要素是我们必须分析出来的,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要攻克申论难关,选择要点是关键。
前面我们已经进行充分的审题,了解到我们要找到哪些要点,那么寻找要点就变得尤为重要。
就以提出对策题为例,作答提出对策题型就必须要了解对策从何而来。
我们都知道可以从材料中直接找到非常明显的对策,还可以从材料中的问题、原因来退出对策,甚至可以从涉及到外国的材料中找到经验教训。
要攻克申论难关,规范书写是保障。
我们在前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包括仔细审题和寻找要点,这两项工作都要认认真真,马虎不得。
但是光有这两点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找到的要点进行加工处理,按照规范的格式写到卷面上,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做题的任务。
规范书写时,要注意格式,字体要求,还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书写。
争取做到万无一失。
申论考试一直是大家比较头疼的科目,不知道如何审题,不知道什么样的答案才是考官需要的,即使找到了答案也不清楚用什么样的格式作答。
以上种种看似很难,其实只要找的方法,这些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不攻自破。
所以,广大的考生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坚定必胜的信心,把申论这一难题解决掉。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诀窍在申论考试中,很多考生在考场上觉得很茫然,冥思苦索,不知从何处解答。
其实,发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当多的考生来真正了解申论考试的特点所致。
申论考试是从给定资料出发解答问题,给定资料是解答问题的基础,从给定资料中提炼答题的素材和线索,是申论解题的必经之路和主要诀窍。
其实,试题所要求的答案,大部分包含在给定资料之中,关键是如何把答案的素材提炼出来。
下面把这些诀窍的要点作以简述。
就整体来说,提炼解题的线索和素材,主要应在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这一步骤中进行。
我们知道,阅读给定资料要在解答申论几道试题之前进,试卷中给出的参考时间为40分钟。
那么,怎么样通过阅读理解,从资料中提炼出有用的线索和素材呢?阅读理解给定资料,应分以下两个步骤进行:一是通读。
所谓“通读”,是指把试卷给出的文字资料,从头到尾快速阅读一遍。
二是精读。
这是指在通读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阅读资料,找出解答试题的某些线索。
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点小步骤来操作:第一步,在精读之前,先认真看一下各道试题的内容,以便在精读时有针对性地在资料中查找相关线索;第二步,精读第一遍,主要查找第一道题(多为概括内容要点)的素材和线索。
概括要点的基本方法除“段意——层意——中心”的“三段式”(已另文阐述)外,还有一种简捷可用的方法。
这就是“关键词提示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在精读时,注意一些敏感的词汇的提示,如“状况”、“情况”、“态势”、“特点”、“实质”、“前景”、“据某媒体报道”、“某领导指出”、“据数字显示”,等等。
这些词汇后面紧接着的内容,即是对词汇内容的展开和说明,即我们所要找到的对资料要点的表述。
第三步,精读第二遍,主要查找资料提出的主要问题或某个具体问题产生的原因方面的线索。
在查找时,重点放在“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还是“具体问题”产生的原因,应视试题要求而定。
在阅读时,要注意“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关键词,这些词后面的内容,一般即是“原因”的内容所在。
正确阅读申论材料三大方法考生第一次接触申论材料,对材料内容是完全陌生的,要想尽快了解材料内容,把握其中心和主旨,需要了解和掌握几个核心技巧。
下面,浙大点恩教育专家就给考生一一道来。
(一)抓重点申论材料阅读量大,但时间有限,考生如果逐字逐句地阅读和理解材料,会占用大量作答时间,客观上这是不允许的。
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抓住材料的重点和关键,对重点部分进行精读,并且仔细分析、深入研究其内在含义。
那么,重点怎么抓呢?浙大点恩教育专家教您几招:1.关键句关键句在材料中的作用有三种:第一,提示段意。
主要是段的起始句或结论性的句子。
第二,提示材料中心、主旨、观点。
主要是位于材料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和段落的中心句。
第三,提示材料脉络层次。
主要是一些带有关联词或具有前后排比特征的句子。
【示例】L县把创建寄宿制学校作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重点工作来抓,有效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积极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
一是充分利用“义教工程”、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建设项目、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完善了学校的各项设施。
几年来,共投入资金4379万元,建设了教学用房56幢,学生宿舍楼89幢,学生食堂79幢,学生厕所73间。
二是推进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统筹规划学校布局。
针对农村校点多、规模小、难以实现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情况,L县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按照人口自然分布、统筹规划学校布点的原则,把办学的规模效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目标……(2011·国家·市级·给定资料3节选)【分析】这段材料主要讲述了L县为了发展农村教育而采取的措施,其中的“一是……”、“二是……”两句概括性语句既显示出了材料清晰的层次性,又为考生阅读材料指出了重点。
2.关键词词是材料的基本元素,考生在阅读给定资料时应该对一些特殊的词多加注意。
正确认识、深入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对理解整个材料至关重要。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对策题如何找对策提出对策题是公务员考试申论的一道基本题型,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其实已经很熟悉这道题目了。
其实是对于大纲中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这一大纲要求的具体考查。
该道题目设置非常简单,就是通过在材料当中设置直接对策、间接对策或者对策不足的时候,自创对策来答这道题目。
在答这类题目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迅速找到对策,那么如何快速的找到对策呢?其实主要就是三大来源——材料当中的直接对策、间接对策和自创对策。
一、材料当中的直接对策考生在作答此类题型的时候,首先需要从材料中即所给的作答范围中寻找材料的直接对策。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用标志性词汇去寻找直接对策,常见的直接对策的标志性词汇有:“XXX觉得/应该/务必/需要/要……”诸如2012年多省公务员考试真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媒体报导,概括H区暴发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动的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建议。
材料4中就有这样的一段话“H区当地网友认为,狗是可以养的,但一定要纳入日常管理,要建立档案,发给狗证,对应当进行免疫而不愿免疫的狗的主人,可以发出警告限期免疫。
”所以我们可以从材料的这句话的出“加强对队动物日常的管理,建立相关的档案。
”这样一个直接对策。
二、依托材料的问题、原因、经验教训推导出的间接对策直接从材料中寻找直接对策固然简单,但其往往是数量偏少,所以在提出对策题中,绝大部分对策往往是需要考生依托材料进行推导得出的。
而这些间接对策,往往包含问题推导考生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媒体报导,概括H区暴发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动的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建议。
在材料四之中绝大部分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某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认为,全国各地政府出面捕杀狗的事件一再发生,根源是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缺失和立法的不完善造成的,此外政府和民众的动物保护意识也至关重要。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申论高分开头二三法一、分析论述式在一些情况下,直接对问题进行深入论述,同样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头办法。
但是,要注意分析的深入性,忌浮于问题表面,泛泛而谈。
【示例】能源是维系经济生产不可或缺的“原动力”,是当代人们生活每分每秒都离不开的“血液”,是驱动当代社会正常运行的“生命线”。
毫不夸张地讲,能源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命脉问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左右等一系列资源节约的这一约束性指标,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解决好能源问题的重视和决心。
【分析】文章开篇即深入分析了能源及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上来即可吸引读者的注意,引人警觉,此外也显得目的明确,直奔要害,给人简明直接的第一印象。
上篇文章陈述了申论文章开头的三种写法,在本篇中将向各位考生继续推出余下的三种方法,以期能在加强考生写作方面予以实际帮助。
二、实例导入式举实例作为文章的开头是申论文章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例子可以是给定资料中的,也可以是资料以外的世人皆知的内容,其目的是通过实效性强的分析吸引考官注意,达到“借题发挥”、衬托主题的作用,强化表达效果,加强论证力量。
举例的同时,要融入自己的思考,要有对这一事例的评价,把事实、数据等例子同分析评论结合起来,做到用例恰当、说理透彻。
【示例】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工程质量问题也随之纷至沓来。
从重庆綦江彩虹桥垮塌到湖南凤凰县堤溪沱江大桥倒塌,从焦家湾大桥垮塌到云南省临沧市遮奈水电站坍塌事故,这些层出不穷的事件无不透露出我国现在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着重大的质量问题。
【分析】把反映同一个主题的时事用简短的语言加以概括,并作出相应评价,指出这些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最后自然而然地论述文章的主题。
这既吸引了眼球,也体现出作答者对时事的高度关注,无疑会让阅卷者刮目相看。
华图网校: 2014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指导:得分的三点宏观技巧一、培养公务员思维公务员考试是招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选拔性考试,其题目设置和阅卷规则,无不体现着机关工作的思维方式,即公务员思维,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思考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理性客观,能够从法律、制度、政策、经济等各种角度全盘考虑问题。
但很多考生或因为社会经验不足,或因为世界观问题,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过于理想化、片面化和情绪化。
因此思维的转变对同学们的作答就显得尤为重要,思维是根本,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作答的内容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公务员思维的培养,要求考生多关注党和政府政策和制度的表述,比如人民网、新华网、南方周末、人民日报或理论热点面对面等相关网站和报纸。
同时在面对社会问题时,设想自己在处理问题时如何设身处地站在政府人员的立场上思考,如何既能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又能切实解决问题,学习政府部门的问题处理方式。
二、紧扣给定材料从形式上讲,申论设定的问题都是主观题,并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但有一点确是肯定的,即答案必须来源于材料,或者以材料给定信息为切入点展开。
即使文章写作题,在问题分析、对策提出、立意等方面也必须是依靠于材料。
因此,答案的客观性比较高,关键的得分点大多来源于材料。
紧扣给定材料是申论作答的重要原则,对于考试的成败意义重大。
紧扣材料要满足以下三点要求:一是定位关键信息。
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一定要回到材料中去寻找相关信息,尽量使用材料中的关键性词句。
没有明显可用的语句时要学会提炼主要大意作为答案。
二是忠于材料主旨。
答案所涉及的问题、分析、对策等都要与材料的主旨保持一致,尤其是文章写作,必须与材料的整体立意一直,脱离材料随意发挥必然离题万里,偏离得分点。
三是摆脱模板束缚。
作答时切忌生搬硬套。
三、多角度分析,小角度切入申论材料包含的信息是很丰富的,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得出材料中隐含的多个信息。
实际写作过程中,最好选取其中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这样会大大降低跟其他考生“雷同”的机率。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题之三大方法
关注云南华图网校正式暑假国考政法干警5折优惠
413多省公务员考试已经落下帷幕,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开始掀起热潮,预计10月中旬报名,11月底或12月初笔试。
很多有意于在年底的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拼搏一把的考生们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复习备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考科目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申论考试重在考察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申论材料的选择上则遵循“以重大社会热点为载体、以政府宏观政策为导向、以考察考生能力为目标”的原则。
如何把握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问题呢,公务员考试网(/guojia/)提出三大方法,供各位考生参考。
第一,整理、收集热点材料,做有米之炊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整理、收集热点理论和热点事件是掌握申论热点的基础和前提。
一方面,建议考生翻阅近两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热点理论面对面》等国家层面的权威报刊杂志,学习和摘录里面涉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等重大问题的评论员文章,这样既可以了解时政,关注热点问题,又可以增强理论的运用、分析和表达技巧,这对于申论题目的作答尤其是申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建议考生从公务员教材中心购买正版的《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这教材的优势是热点问题比较集中且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针对性、时效性强,再者,这些热点问题往往加上了专家的评析,便于考生理解和直接运用。
第二,巧妙记忆这些热点材料,真正“据为己有”
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建议考生把热点材料分为三个部分去整理,其中,“为什么”和“怎么办”是记忆的重点。
笔者在长期教学中摸索出了一种“摘字谐音记忆法”,基本上可以做到3分钟左右记着一个热点问题的核心部分。
以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为例,基本方法是先从七个原因中各摘出一个核心字,然后运用谐音、顺口溜的方法把这七个字组合在一起。
当然,也可以用主体分析法去记忆,即根据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部门、责任人等主体去记忆。
这些都需要考生个人去摸索,没有最好的记忆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而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还要靠考生自己去摸索。
第三,系统加工热点材料,做到“去粗取精”
在申论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考生只会死记硬背这些热点材料,只能“鹦鹉学舌”,结果可想而知,再聪明的鹦鹉也只是记得少遗忘的多,也只是单纯记忆而不会灵活运用。
所以在学习热点材料时必须运用自己的思维和技巧驾驭、加工这些素材,而不是被动的做素材的“奴隶”。
例如,大家看有关食品安全的材料的时候,可以把所有的材料按照“是什么”(当前食品问题的现状及其危害性)、“为什么”(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和“怎么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三部分去加工整理。
注意,里面多余的材料(即与食品安全核心问题关系不大)或你觉得不符合这三个部分的材料或者你觉得用处不大的“正确的废话”或者虽也重要但必须割舍的部分(如,材料中阐述了关于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七个原因,但在实际答题和申论文的写作中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可能需要这么多,多了也记不到)都可以删除不要,只取你需要的和你能够把握的部分,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记的太多,考试范围是不确定的,你只能尽量做到广泛涉猎,重点记忆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