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14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文件,旨在规范和指导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来探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和实施效果。
首先,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目标。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大纲明确了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既包括数的概念和运算,也包括几何图形和代数方程的应用等。
这些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明确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数学素养。
其次,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教学大纲的核心部分,它涵盖了数学的各个领域和层次。
教学大纲将数学内容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基本数学能力的培养,也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教学大纲还规定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导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教学大纲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学大纲还提倡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规定了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确定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大纲规定了定期考试和平时成绩的综合评价方式,既考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对于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明确了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内容,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规定了评价方式。
【独家】2023年最新初中数学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共34页)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初中数学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以指导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
大纲内容本教学大纲共34页,涵盖以下内容:- 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代数式与方程式- 几何初步- 函数初步- 统计初步- 概率初步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主要目标是:-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包括整数、有理数、小数、分数等的运算法则;-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代数式与方程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几何基本概念和几何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几何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使用函数的能力,了解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统计的能力,通过统计初步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解释数据;- 培养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概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推理和判断能力。
教学方法本教学大纲强调简单策略和避免复杂法律问题,因此推荐以下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创设情境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使用多媒体教学和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 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兴趣,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 9 9 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 9 9 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1.三角形三角形。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
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分类。
具体要求:(1)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等概念。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2)理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会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3)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内角的和,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的性质。
(4)会按角的大小和边长的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全等三角形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及其性质。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具体要求:(1)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辨认全等形中的对应元素。
(2)能够灵活运用”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边、边、边”等来判定三角形全等;会证明”角、角、边”定理。
(3)会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来证明简单的有关问题,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3.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具体要求:(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以及它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是的性质以及它的判定定理: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或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能够灵活运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3)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之间的联系,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之间的联系。
4.直角三角形余角。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逆命题,逆定理。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具体要求:(1)理解余角的概念,掌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等性质,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会用”斜边、直角边”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更新版】2023年初中数学义务教育课程大纲(共34页)目标本大纲旨在指导初中数学教育,帮助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内全面发展数学能力。
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 通过数学研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
课程设置本课程大纲共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基本概念与运算- 数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整数、有理数和实数- 分数与小数- 代数式与方程- 直线与曲线的关系模块二:几何与图形- 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 圆的性质与计算- 空间几何与立体图形模块三:数据与统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 概率与统计- 图表与图像的应用模块四:应用与拓展- 几何与实际生活的应用- 代数与实际问题的建模- 数学与科学的关系- 数学与现代技术的应用教学方法本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探究式研究- 合作研究- 课堂讨论- 实验和观察- 问题解决和项目制作评价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 课堂表现- 作业和练- 考试和测验- 项目和调研报告教材与资源本课程建议使用符合本大纲要求的教材和资源,包括:- 教科书和研究资料- 数学软件和应用- 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具教师要求作为数学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扎实的数学基础与专业知识- 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发展-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研究兴趣- 关注教材和教学资源的更新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对于学生的数学研究至关重要,应鼓励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提供研究资源和环境,并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大纲更新与实施本大纲由教育部制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和评价。
以上为2023年初中数学义务教育课程大纲的简要内容,详细内容请参阅完整版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要提倡广泛使用科学计算器,并按照教学的需要和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采用模型、投影、录像和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六)正确组织练习。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和学中的遗漏或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要注意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加强对解题的正确指导,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解题的思想方法上作必要的概括。
为了使练习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的要明确,题目要精选。
2.题量要适度,首先要保证必须的基本题。
3.习题难度要适中,布置作业要区别对待。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辅导。
4.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
还要有适度的开放题。
5.要求学生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
6.在作业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弄清错误原因,并要求学生及时改正。
7.切实完成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
(七)改进教学测试和评估。
教学测试和评估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其目的不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要注意通过课堂提问、观察、谈话、学生作业和平时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吸收教学的反馈信息。
要注意评估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考试、考查既要测量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又要测量他们的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并评估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
要按照课程计划和本大纲的要求,控制考试、考查的次数,设计考题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试题要体现教学重点,难易适当,不出偏题、怪题和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
初三数学课程大纲一、引言初三数学课程大纲旨在为初三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数学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解题方法和数学思维,为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培养数学学科素养和学习兴趣;3. 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4. 培养逻辑推理和数学证明的能力;5. 建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念和学习态度。
三、课程内容1. 数的认识与应用1.1 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实数的认识及其加减乘除运算;1.2 百分数、比例与比例方程;1.3 分数与分数方程;1.4 负数与负数的运算。
2. 代数的认识与应用2.1 代数基本概念与代数式的计算;2.2 一元一次方程与解方程的基本方法;2.3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不等式的基本方法;2.4 二次根式与二次方程及应用。
3. 几何的认识与应用3.1 平面与空间图形的认识;3.2 相似与全等的判定与应用;3.3 三角形与平行线的性质;3.4 圆的性质及相关计算。
4. 统计与概率的认识与应用4.1 统计图及其应用;4.2 数据分析与概率的基本概念;4.3 事件、频率与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2. 引导发现,激发求知欲;3. 提供示例,演示解题过程;4. 引导思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5. 多样化的练习,帮助巩固知识。
五、课程评价与考核1. 课堂作业与小测试: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解题方法的运用能力;2. 平时表现与课堂参与度: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3. 中期考试和期末考试:用于全面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参考《初中数学(九年级)》(人教版)、《数学参考书》、《数学习题集》等。
七、教学资源支持1. 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教具辅助教学;2. 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相关数学学习视频和练习资源;3. 设置数学学习小组,促进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
八、总结初三数学课程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国以来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演变和启示建国以来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演变和启示蔡上鹤(人民教育出版社100009)1建国以来的初中数学大纲,可分为两个时期. 111第一时期(19501~990)(1)第一阶段(1950~1966)1供普通中学教学参考适用数学精简纲要(草案)(1950年7月).制订此纲要的根据之一是/学生负担过重0.这说明当时已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同时还提出/数学教材应尽可能与实际结合0.o中学数学科课程标准草案(1951年3月).此草案把教学目标分为形数知识、科学习惯、辩证思想、应用技能四个部分.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52年12月).此草案是以当时苏联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为蓝本编订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1956年5月).大纲增加了/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0/实习作业0/创造的才能0等词语.教育部向国务院文教办的请示报告(1959年11月).报告认定初中学完平面几何,高中增加平面解析几何、变数法等.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5月).大纲正式写进了/计算能力0和/空间想象能力0等词语.(2)第二阶段(1966~1977)这一阶段没有全国统一的数学教学大纲.(3)第三阶段(1977~1990)1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78年2月).大纲是在当时大力宣传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形势下制订的.o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1981年11月).大纲在拨乱反正、继承和改革相结合等方面作出了新的努力.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1986年).为了减轻负担,此大纲把一些内容改成选学内容,在考试中不作要求.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本)(1990年).此大纲规定/常用对数0移至高中一年级,并首次允许在/解三角形0时可使用计算器.以上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包括修订的版本,一共有10种(其中含课程标准草案1种、请示报告1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密切相关.重视联系实际,重视数学教育的思想性和对于发展经济的意义.现今中华民族的中坚、精英,基本上是这一时期的中学生.o大纲的制订大都经过反复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实验阶段,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教学条件和培养人才的目标要求.从1956年起,大纲就反复提出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经过全国中学教师和教材编者的努力,已形成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一种国际优势.大纲一贯遵循、并于1978年起明确提出的/精简、增加、渗透0六字方针,使得10份大纲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发展趋势,这种发展是连续的、渐进的;如果大幅度跳跃,就会同时失去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中国国情,大纲应由教育部颁发.大纲应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规定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各地还可在部颁大纲的前提下制订补充的地方纲要.没有统一的、权威的部颁大纲,就会对数学教育造成严重后果.这10份大纲大部分都由教育部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起草,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纲的学术水平和普适性./一纲一本0的理论和实践,造成了52005年第44卷第3期数学通报/制定大纲-减轻负担-修订大纲0的反复循环,造成教材资源的相对匮乏./一纲一本0还容易造成大纲的的篇幅过小,文字过于简练(例如核心部分/教学目的0只有五、六行字),许多环节界定不清楚,使广大教师在教学、测试中难以把握.112第二时期(1986~2000)(1)第一阶段(1986~1994)1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1988年) o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1992年6月)(2)第二阶段(1994~2000)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3月).以上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实际只有1种.它的特点是:1建国以来第一部正式的教育法规)))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6,从198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6,文件中明确界定了四项素质的名称(见第(7)条),指出/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0(见第(33)条).1995年3月1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6颁布施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5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6,国务院批转了5面向21实际教育振兴行动计划6.以上文件都成为制订、修订大纲的重要依据.o国家教委、教育部不再委托人教社一个下属部门代为起草大纲,而是同时委托人教社、北京师大、辽宁教育学院、上海市教研室四个下属部门(单位)分别拿出草稿,再由国家教委召集会议,整合成初稿.对大纲中的基本词语,例如/基础知识0/基本技能0/运算能力0/逻辑思维能力0、/空间观念0/了解0/理解0/掌握0/灵活运用0和/初中代数0/初中几何0等,都在大纲正文中或在注解中对其涵义作出界定.大纲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试行)来制订.课程计划和大纲合称为/课程方案0.同一份大纲要适合年限不同的两种学制,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其中必学内容及其要求是必须保证达到的,这里的指导思想是/保底不封顶0.大纲由国家教委或教育部颁发后,作为教学、教材编写、考核和教学评估这四种教育活动过程的依据.打破/一纲一本0的旧模式,实行编审分开,成立全国(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教材审查机构,分别负责对于大纲、通用教材和地方教材的审查,通过后方可在相应范围内试(使)用.国家教委、教育部负责制订审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合格条件和确定审查、审定委员会的成员名单.大纲(2000年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0中增加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类要求,并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0中加以呼应和强调,此外,还增加了/改进教学测试和评估0一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0中,2000年大纲增加了以下/探究性活动0:长方体和它的表面,a=bc 型的数量关系,镶嵌.这些内容成为初中阶段/研究性课程0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份大纲在积极提倡运用模型、投影、录像、计算器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增加了重视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的提法.这份大纲还首次认可教学中/要有适度的开放题0.以上的演变过程,反映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大纲的变迁,就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的一种体现,其中渗透着教育行政部门、一线教研人员和教材编写者共同的、长期不懈的努力.所有的教学大纲合在一起,就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成果和科研成果.只批判、不继承的做法使不可取的.2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演变给我们有哪些启示? 211大纲的制订必须符合中国国情,必须立足于我国当时的社会基础,同时放眼世界、放眼未来.历次大纲的修订,其中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负担过重,它反映了我国各地经济基础和教育条件的差异,强求一律是不现实的./必学+选学0/国家+地方0/保底不封顶0等,都是极其宝贵的经验.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0,这是一条共同的规律.例如,就以/教学班级的学生容量0和/学校的升学率0两项因素来说,我国就具有许多特殊性,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是不可能的.212大纲的演变必须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大幅度的跳跃必然造成严重后果.1958~1959以及十年动乱时期的所谓教育革命,浪费了大量人力、6数学通报2005年第44卷第3期TIMSS2003与美国数学课程评介李建华(北京四中100034)1TIMSS的由来TI MS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the Internat 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发起和组织的国际教育评价研究和评测活动.成立于1959年的IEA 曾经在60年代初组织了有十多个国家参加的第一次国际数学评测和第一次国际科学评测.70年代末、80年代初,IEA又组织了第二次国际数学评测和第二次国际科学评测.1994年,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在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 ion)的财政支持下,发起并组织了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Third Internat ional Mathemat ics and Science Study)这次活动被简称为TIMSS,1999年,这项活动继续进行,并被成为TI MSS-R或TI MSS-REPEAT.2003年,为了更好地延续这项有意义的研究活动,TIMSS成为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 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的缩写,从而使1995年、1999年、2003年的三次测试有了统一的名称.这三次测试是当代青少年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重要的国际比较研究,对我国的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2美国学生在TIMSS中的表现美国中小学生参加了所有这三次测试,总体来看,数学教育和科学教育呈上升趋势.#1995年,41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测试.美国4年级学生成绩位列3甲,8年级居中游,12年级陪榜尾.#1999年,38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测试(只进行了8年级的测试),美国学生位居中游.#2003年,46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测试.进行了4年级和8年级的测试,8年级学生的成绩得到稳步提高.3TIMSS2003的基本情况46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程度地参加了测试.25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4年级的测试,45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8年级的测试.4年级的测试大约需要72分钟完成,8年级的测试需要90分钟.除了测试,学生、教师和校长还填写了有关学校和教学环境的调查问卷.财力和时间,还造成当时的中学生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十年动乱中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不能说社会生活的能力没有长进,但他们却因知识贫乏、无一技之长而进入中老年阶段,不少人面临下岗的境地.213一部大纲必须有它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词汇,对所有的基本词汇都必须作出教育教学意义方面的界定,而且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这样作,既反映了大纲的法定效力、它的学术厚重度和经验价值,又可使广大教师有章可循,作为创造新理论的基础.所以大纲内容、文字都反映着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种积淀,而不能只是标新立异,大量增添政治的、心理学的、其他国家的热门词汇,而不作界定.214大纲的制订必须立法化.必须以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前提,并以科学研究为基础.起草人员、审查人员都必须经过一定的资格审查,而不是单由行政领导部门指定.大纲必须经过/实验搞0/修订稿0/正式稿0这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不能少于3年,三个阶段加起来,应该不少于9年.频繁地制订全新的大纲,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好处.我本人赞成用/课程标准0代替大纲.以上所说,希望能对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有益.(2005年2月22日)72005年第44卷第3期数学通报。
国家课程计划国家教委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二十四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的通知一、为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课程方案》由《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计划》)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美术、体育、劳动等九科,初级中学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俄语、日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劳动技术等十五科(共二十四科)教学大纲(试用)组成。
现将《课程计划》和二十四科的教学大纲(试用)印发给你们,自1993年秋季起在全国逐步试行。
二、《课程方案》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教研人员及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调整后的《课程计划》报我委备案。
学校要严格执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课程计划》。
承担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确需改动课程计划的,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四、各地全日制小学的起始年级,从1993年秋季开学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
全日制初级中学起始年级开始实施本《课程方案》的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委员会、教育厅(局)决定。
有条件的可以在1993年秋季与小学同时实施本《课程方案》。
五、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必须认真做好实施《课程方案》前的校长、教师培训等准备工作。
各地师范院校和教育学院要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教师使用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培训工作。
六、实施本《课程方案》要同时使用根据《课程方案》编写的教材。
有关教材的选用工作,我委将另行发文指导。
七、实施《课程方案》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一件重要工作,各地应注意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纲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大纲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
《数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 、“理解”和“会应用” 。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大纲》中要求“了解” 的方法有:分类法、类经法、反证法等。
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
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 、“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
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推动信心。
现行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包括的方面,以及理解.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全tl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提出的数学教学目的是: “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口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屮提出的中学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总的说来,中学数学教学目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培养数学能力;三是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和良好的个性品质.(1)关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般是指学习后继课程与就业所需的那些数学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工作中,要具体、恰当地确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广度和深度,才能使学生切实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屮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的范]韦I, 一般是通过制订屮学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或国家统一的考试大纲的形式说明的.至于哪些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方法、思想,哪些类型的数学问题以及其他知识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要看屮学数学教材列入的具体内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以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中学数学教材为依据来具体确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深、广度.数学知识的基本表现形式为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等,采用演绎的方式叙述,具有逻辑的严密性.数学思想(如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集合的思想,结构的思想等)和数学方法(如消元法、降次法、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综合除法等)以及逻辑方法(如分析法、综合法、同一法、反证法等)也应当属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包括使用计算器)、简单的推理、画图以及绘制图表等技能.(2)关于数学能力数学能力是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屮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主要是在学习数学活动和运用数学知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几种数学能力. 数学教学屮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完全是由数学所研究的对象和它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 这些数学能力完全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及其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而形成和发展,反过来数学能力又为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效率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可见,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数学能力的培养是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教学时应有机地结合.(3)关于思想品德的教育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在各科教学屮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是教育事业应当遵循的规律.《心理学》中的“同时学习原理”和《教育学》中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都反映了这条规律.因此,在进行屮学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使他们不仅在知识、能力上并且在思想品质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当然,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根据数学的特点,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一般有如下儿个方面:①激励学生为四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热情在屮学数学教学屮,要不断地向学生阐明数学的重要性,启发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024年初中数学最新教学大纲【整理】一、前言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我们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2024年初中数学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本大纲旨在明确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指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会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数与代数1. 实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及其运算。
2. 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3.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及其应用。
4. 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第二部分:几何1. 平面几何: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的性质,四边形的性质,圆的性质。
2. 空间几何:平面、直线、球、柱、锥的性质。
3. 几何变换:平移、旋转、对称、相似、全等。
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1. 统计: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
2. 概率: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方法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教辅: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筒介
本刊编辑部
【期刊名称】《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年(卷),期】1993(000)001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1988年初审稿后国家教委基教司、教材办1992年又组织了专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讨论修改并通过审查,已于1902年8月经国家教委颁布实行,本刊从参加讨论的同志处
【总页数】3页(P2+39-40)
【作者】本刊编辑部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兼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J], 陈重穆;宋乃庆
2.初中数学课程的新标准(续)──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的体会 [J], 邓国显
3.初中数学课程的新发展——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的体会 [J], 蔡上鹤
4.初中数学课程的新发展——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的体会 [J], 蔡上鹤
5.学习《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的体会 [J], 罗介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筒介数学教学大纲一、前言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
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和儿展的需要,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只是作为教学内容。
考虑到我国地区发展部平衡和学校条件的不同,在确定必须教学的基础的内容的同时,适当安排一些选学内容。
初三数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 课程性质初三数学是初中数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既是对初一、初二数学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又是为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课程任务巩固和深化代数、几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技能。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数据分析等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通过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二次函数、圆、相似三角形等重要数学知识。
熟练运用代数方法和几何方法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提高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毅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
三、课程内容1. 代数部分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二次函数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2. 几何部分圆: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3. 统计与概率部分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
概率:随机事件与概率;用列举法求概率;用频率估计概率。
四、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安排1 二次函数的概念讲授法、讨论法课后习题2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讲授法、练习法习题册作业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练习题4 二次函数的应用讲授法、小组合作法应用题作业5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讲授法、演示法解方程作业6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讲授法、探究法证明题作周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安排系数的关系业7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讲授法、实践法实际问题作业8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讲授法、直观教学法课后习题9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讲授法、讨论法作业练习1 0 正多边形和圆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习题作业1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讲授法、实验法证明相似作业1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讲授法、练习法计算题作业1 3相似三角形的应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应用题作业周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安排1 4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讲授法、实践法统计作业1 5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讲授法、讨论法数据分析作业1 6 方差讲授法、练习法计算方差作业1 7 随机事件与概率讲授法、演示法概率作业1 8 用列举法求概率讲授法、探究法概率计算作业1 9 用频率估计概率讲授法、实验法实验作业2 0 复习与总结讲授法、自主学习法综合练习题五、考核成绩与考试形式1.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等。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在当代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
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因此,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目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基础知识是指: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基本技能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会运用数学概念、原理、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
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
运算能力是指: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并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问题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能够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够由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能够在基本的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够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能够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纲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大纲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
《数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 、“理解”和“会应用” 。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大纲》中要求“了解” 的方法有:分类法、类经法、反证法等。
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
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
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推动信心。
【全新】2023年最新版初中数学义务教
育大纲(共34页)
第一章:教学大纲概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技能,同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份新版教学大纲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和规范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确保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目标和任务
2.1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描述、符号运算的能力
2.2 教学任务
- 按照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课堂任务,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 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价,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三章:知识与技能
以下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3.1 整数与分数
- 理解和掌握整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
- 能够进行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
3.2 几何图形
- 理解和掌握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
- 能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3 代数表达式
- 理解和掌握代数表达式的基本概念
- 能够进行代数表达式的运算和简化
第四章:教学方法和策略
- 通过实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 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 通过定期的课堂测验和作业,检查学生的研究进度
第五章:评价与反馈
-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评价
- 及时反馈学生的研究进度和问题,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指导
这份全新的2023年最新版初中数学义务教育大纲,旨在提供一个清晰、具有指导性的教学框架,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同时也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目标和路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在当代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
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因此,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目的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基础知识是指: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基本技能是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作图或画图、进行简单的推理。
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会运用数学概念、原理、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
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
运算能力是指: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并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问题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能够由形状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够由较复杂的平面图形分解出简单的、基本的图形;能够在基本的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够根据条件作出或画出图形。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是指:能够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展开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初中数学中要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
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指: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和毅力,实事求是、探索创新和实践的科学态度。
初中数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主要是指: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观点;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观点。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根据上述教学目的,应当精选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代数、几何中最基本最有用的部分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份量要适中,要留有余地,在理论要求和习题难度方面,应当适当。
“六·三”制初中与“五·四”制初中的教学内容在基本要求上相同。
两种学制的毕业班级,都可以根据各地的需要,选学一些应用方面(例如数学在储蓄、税收方面的应用)的知识或适当加宽加深的内容(例如概率初步知识)。
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处理好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数与形的结合,初中内容与小学内容的衔接;还要注意与物理、化学等邻近学科的配合。
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探究性活动。
“五·四”制初中可以在一年级只安排代数,二年级至四年级同时安排代数和几何;“六·三”制初中可以在一年级上学期安排代数,一年级下学期至三年级同时安排代数和几何。
农村初级中学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代数和几何的数学。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一)面向全体学生。
大纲中规定的必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是基本要求,是全体学生都应当达到的。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为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并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
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应根据基本要求和通过选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各种不同需要。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二)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
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中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以及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要视条件许可注意阐明数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经常介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古今数学成就,以及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逐步明确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努力学习。
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使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科学意义和文化内涵,理解、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培养他们严格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认真整洁地书写作业、对解题结果进行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
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加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要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着重培养他们的能力。
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的知识中,逐步引导学生加以抽象,弄懂它们的含义,并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
时间多少,量多大,都要因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异。
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培养的要求。
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所获得的知识往往是局部的。
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看清局部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局部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把各个局部知识按照某种观点和方法组织成整体,才便于存储、提取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及时进行复习和总结,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四)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应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在必学内容中增加的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一些机会,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实施。
通过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应使学生通过背景材料,并运用已有知识,进行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归纳,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并拓宽自己的知识。
要引导学生去接触自然,了解社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五)重视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双方的认识过程,只有师生双方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应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一切教学措施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教学中,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反对注入式,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
要重视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后者对发展能力更为重要。
数学教学要立足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展开,辅之以必要的讨论和总结,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在教学时,应当注意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教学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要提倡广泛使用科学计算器,并按照教学的需要和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采用模型、投影、录像和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六)正确组织练习。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发展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教和学中的遗漏或不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要注意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加强对解题的正确指导,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解题的思想方法上作必要的概括。
为了使练习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的要明确,题目要精选。
2.题量要适度,首先要保证必须的基本题。
3.习题难度要适中,布置作业要区别对待。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辅导。
4.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
还要有适度的开放题。
5.要求学生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
6.在作业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弄清错误原因,并要求学生及时改正。
7.切实完成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
(七)改进教学测试和评估。
教学测试和评估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其目的不仅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要注意通过课堂提问、观察、谈话、学生作业和平时测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吸收教学的反馈信息。
要注意评估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考试、考查既要测量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又要测量他们的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并评估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