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南京地名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唐诗宋词中的南京唐宋并称,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
唐代的首都是长安(今西安),宋代的首都是汴京(今开封)。
政权北移,南京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唐诗宋词中的南京就带有感伤意味。
A刘禹锡虽然留下了《金陵五题》,但其实他从来没有到过南京,诗纯粹是通过他的想象写成的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和白居易齐名。
在刘禹锡生活的时代,唐朝经历过安史之乱,开始走下坡路,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跟李白等人所生活的盛唐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这种心态也投射到刘禹锡的作品当中。
有意思的是,刘禹锡虽然留下了《金陵五题》,但其实他从来没有到过南京,诗纯粹是通过他的想象写成的。
他在序言里就提到了这组诗的创作背景,当时人的评价,以及他本人的自负之情。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
后为历阳(安徽和县)守,跂而望之。
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you)尔生思,欻(xu)然有得。
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
”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石头城是孙权建造的。
南京是六朝古都,“六朝”指东吴、东晋以及宋、齐、梁、陈;南京也是十朝都会,“十朝”除了刚才所说的“六朝”,还有南唐、明朝、太平天国、民国。
无论数六朝还是十朝,其开端都是孙权建立的东吴。
孙权曾在石头城屯兵,是长江边的军事要塞。
南京人对这首诗感到格外亲切,因为除了石头城之外,它还提到了淮水,也就是秦淮河。
“山围故国周遭在”,这里的“山”就是今天的清凉山以及国防园,“故国”是指石头城的老城墙;“潮打空城寂寞回”,“空”字耐人寻味,石头城曾经是军队驻扎的地方,是人群密集的,如今却空空荡荡,“寂寞”二字奠定了整组诗寂寞、冷清的基调。
“女墙”是指城墙上凸起的城垛。
三四句中出现了一个意象,“月”,是用亘古不变的月亮来反衬朝代的短暂,这种写法在唐诗宋词中比比皆是,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词释义】
瓜洲: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南长江岸边。
京口:地名,今江苏省镇江市,与瓜洲隔江相对。
钟山: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名山。
今南京紫金山。
作者长期居住江宁,故以钟山(今称紫金山)代指住处。
绿:吹绿。
还:回家,归来。
【古诗今译】
京口与瓜洲分别在长江两岸,回头望钟山家门只隔几重山。
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千里岸边,问明月何时能照我再返家园?
【名句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作者从江宁(今南京市)家中出发,乘船由长江水路进京(今河南开封市)任职。
船过京口时,与好友宝觉和尚会面,留宿了一夜。
然后横渡长江,停船在瓜洲。
隔江相望,朋友就在对岸,禁不住生出一股依依惜别之情。
而位于江宁的家,因为隔着
几重山也已经看不到了,这更涌起了对它的无限眷恋。
正是初春时节,春风吹拂,放眼江南到处是一片绿色。
虽然此次赴京,是因为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自己也很高兴。
但还是希望能早日摆脱政事,重新回到宁静闲适的家园。
这首诗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据说作者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决定用“绿”,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
一个“绿”字,不但充满了色彩感,而且,这种色彩感又包含了动感,使这首诗的生动性增加了不少,这也是他着意创造的一种意境。
宋词里的南京景点六朝繁华地,江苏南京自古便留下了文人墨客不计其数的文学佳作, 唐朝诗人爱写南京,宋朝诗词中,有关南京的名句也颇多,譬如李清照的〃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临江仙》),再譬如辛弃疾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再说王安石,那更是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三次出任江宁府尹,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
他偏爱南京,不仅选择在这里退隐,更选择在这里安葬。
赏心亭龚文新摄秦淮河畔赏心亭引众多文人登临怀古在南京秦淮河畔的西水关,屹立着一座历史悠久、别具风格的宋式亭阁——赏心亭。
赏心亭始建于宋代,先后历经多次毁坏与重建,至民国时已损毁殆尽。
2006年,南京市重建赏心亭。
赏心亭靠近秦淮河,登高观览,可以将秦淮河收入眼底,历代很多文人均登临怀古,赋诗作词。
苏轼元丰年间自黄州移汝州过金陵时,作有《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范成大游金陵时,曾作有《重九独登赏心亭》《赏心亭再题》;陆游于淳熙五年由川陕东下,路过建康,写下了《登赏心亭》。
对赏心亭最具情怀的当属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乾道四年(1168年), 辛弃疾被南宋朝廷派任建康府(今南京)通判。
辛弃疾到建康就任时,行宫留守是史正志,军马钱粮总领是叶衡。
他们在当时都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执掌军民财赋重任的大官僚都聚集在建康,一个做通判的人物便显得微不足道。
这个闲散职务所安排在辛弃疾身上的,便只是参与大官们的游从宴会、酬答唱和等诸如此类的帮闲工作。
然而这给了辛弃疾一个很好的抒发其诗词创作才能的机会,也确定了他长短句的写作方向。
游钟山,过青溪,访桃叶渡,登赏心亭,一腔忠愤都寄于词。
在《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留守史致道》中,辛弃疾吟道:〃我来吊古,上危楼, 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古诗词里的古代地名
古诗词中常常出现一些古代地名,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地名:
1.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曾是唐朝的首都,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曾是唐朝的陪都和武则天的故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曾是南朝时期的都城,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故事。
4.燕京:古代指北京,曾是元、明、清三朝的皇宫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5.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曾是北宋的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6.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曾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7.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曾是明朝的首都和南朝时期的商业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8.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曾是南宋的首都,有着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文化景观。
9.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曾是古代蜀国的都城,有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10.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曾是古代楚国的都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这些古代地名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用作背景或典故,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感。
诗词话金陵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南京石头城南京石头城石头城:故址在南京市清凉山一带,战国时楚国为金陵城,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吴孙权重筑并改名为石头城。
城依山临江,南接秦淮河口,地势险要,有"钟阜龙盘,石头虎踞"之称。
故国:因金陵乃六朝故都,所以唐人常以"故国"称之。
淮水:指秦淮河,六朝时代是京都繁华之处。
女墙:城墙上面的城垛。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邻近乌衣巷。
故址在今南京聚宝门的镇淮桥。
乌衣巷:金陵城中的一条街道,位于秦淮河南岸,与朱雀桥相近。
三国时吴国曾在此设军营,军士皆着黑衣,故名乌衣巷。
东晋时代王、谢等豪门世族多居于此。
王:王导,东晋宰相。
谢:谢安,东晋宰相。
乌衣巷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永明八年谢脁27岁,他同一群文朋诗友,经常诗酒往还,吟花诵月,生活相当安逸,仕途也比较顺利,对功名事业和前途充满了信心。
青年诗人以“颂藩德”为由头,满怀激昂的政治热情和积极的功名事业心,纵笔描绘金陵帝都的富丽堂皇和繁荣昌盛,气势轩敞,格调高昂,雅为后人所称道。
首联总揽形势,虚笔入篇。
“江南”句言地理形势,“金陵”句言历史变迁。
当时扬州,辖有江南广大土地,山川秀丽,物产富饶,统称江南。
金陵即今南京市,为春秋时楚武王所置。
秦始皇时,即有望气者称“金陵有王者之气”。
而从三国孙吴到南朝萧齐,也有四朝建都于此。
可见金陵作为帝王之州,历史悠久。
所以,诗人饱含激情,热烈赞颂本朝都城座落在风光秀丽的江南佳丽之地,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帝都历史。
这两句,一从空间横面着墨,描绘都城建业的地理形势;一从时空纵面措笔,概览金陵帝都历史迁延,笔触间闪烁着显赫、辉煌的气派,富于气势。
寻迹江苏老地名丨李白诗歌中藏着多少南京古地名文/姚顺忠南京,古称金陵,素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之誉。
历代文人墨客都钟情于金陵形胜,留下众多歌咏金陵的诗词歌赋,使金陵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长干里长干行,又作长干曲,是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原为长江下游一带民歌,内容多写船家妇女的生活。
南京有长干里,即今秦淮河南岸雨花台至下长干桥一带。
早在秦、汉、六朝时期,南京长干里就是最繁华的地方。
《建康实录》载,南京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并是地里名。
小长干,在瓦官南巷,西头出江。
不少长干里人以舟为家,以贩为业,使长干里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
诗人李白从长江上来到长干里登岸,盘桓于这样的商业闹市,也许是一位美妇一低头的忧愁,立刻激起了诗人无尽的遐想,于是诗兴大发,千古绝唱《长干行》就这样诞生了。
《长干行》有两首,其一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成就了后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个成语。
其二写道,“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把浓浓的爱隐藏在淡淡的怨语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凤凰台凤凰台在李白的诗歌中多次提到,这是个非常亮眼的地名。
李白有《登金陵凤凰台》《金陵凤凰台置酒》等诗,足以证明当年的凤凰台是李白经常登临与朋友聚会的地方。
《登金陵凤凰台》收录于《全唐诗》180卷,是李白诗歌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
李白与这首诗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李白出蜀仗剑远游,第一次到达湖南登上黄鹤楼时,本该诗兴大发,结果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登临凤凰台,面对眼前的长江,在黄鹤楼的那份憋屈油然而生,李白便与崔颢同韵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与崔颢的《黄鹤楼》,应该称得上是中国文学史上登楼写景诗的双璧。
关于南京的旅游古诗词南京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
以下是一些关于南京的旅游古诗词:1. 杜牧《秋夕》銮舆不动我亦闲,况复乘轺转日还。
驱儿呼童舒口技,负女佯狂出门闲。
巷陌苍轨杂花叶,郊原绿水同鸣蝉。
一年滞滯长淫雨,后夏河门物罔边。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秋夜的景色,描述了文人在秋夕夜晚的闲适情境,南京的郊外风景和雨水也在其中有所体现。
2. 陆游《次丘员外城南野亭与舍弟攀登头山望海记重来寄吴局宰君》短烛灯前庭木落,北林天际乱山行。
潮声泪落江楼上,梦断先囚梅岭声。
此路曾经山状险,今逢云雾更思情。
南京宁有楚江近,韶华天眷撇荆扃。
这首诗写了南京头山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南京的思念之情。
头山是南京的一座风景名胜,从山上可以俯瞰长江和南京城市的全貌。
3. 杨万里《登城南楼望海》沧海连天青䳧低,望江共水酒旗飞。
千帆过尽寻无觅,踏歌声回旅舍扉。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海景,表达了诗人对南京的依依不舍的情感。
南京的地理位置靠近长江,因此可以看到长江上千帆往来的景象。
4. 贺知章《赠南康近使》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田麦春和翠,樵柯夜不忘。
兴来每独往,背向青门外。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确提及南京,但其中描绘的景色与南京的自然环境相符。
南京多山,风景优美,有许多藏书之地和读书场所,与这首诗有所呼应。
这些诗词反映了南京的山川水榭、江都风情,以及文人雅士对南京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它们不仅是南京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南京古名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府应天府天京
南京别称石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邺)、建康、白下、集庆、应天、江宁、天京等。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越城(又名范蠡城)、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
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
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再改称南京至今。
西安,古称长安;曾用名: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
洛阳,洛邑雒阳东都、东京斟鄩西亳。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
北京:燕京、北平、可能还有幽州
西安:长安
开封:汴梁、东京
沈阳:上京
郑州于二十一世纪初倡议申报中国八大古都。
经过50余年夏商周断代工
程正式的考古发掘,郑州正式标列为“商代最早的”的都邑。
郑州商时为汤都、隞都,东周时期为郑和韩的都城的新郑。
郑州作为统一王都都城的时间约为170年,建都时间早于八大古都中的其他城市。
郑州作为都城时间在700年以上,古都积年仅次于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阳。
六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
七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安阳
八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早期有四大古都的说法,四大古都指西安、洛阳、南京、北京。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开封和西安、洛阳、南京、北京一起并称为五大古都。
南京地处江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以下是赞美南京经典古诗: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王之涣的诗是南京凤凰山景区内有名的鹳雀楼的由来之一。
2.《金陵怀古》:石壕村里夫妻异,穴前桃李始春风。
百年树人犹如此,何啻群英共襄峰。
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南京唐果巷的石壕村,反映了当时这个传统建筑群落的生活和风貌。
3.《望江南》:红楼隔雨相望倚西楼,夜泊牛渚怀古伤吟头。
梦后楚宫千点烛,百重帘下照明珠。
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诗咏叹了南京长江阡陌的美景以及南京历史文化的魅力与辉煌。
4.《慈湖临晚—山外青山楼外楼》: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文学巨匠苏轼在这首诗中用江南园林的形象来描绘慈5."金陵怀古"--“南望玄武山,空蔚思悠悠。
”6."登高台送孟浩然之广陵"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7."金陵旧事"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8."金陵春"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扬子江:"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10.“暮江吟”--“月照长江水,思绪万千人。
”11."洛神赋" --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2."金陵塔" -- “烟波江上使人愁,云树郊原夜夜愁。
”13."金陵怀古" -- “小渡初经楚,大堤已看秦。
”14."钱塘湖春行" -- “三月看草,忘穿采菱人不到。
”。
关于南京的十首古诗《关于南京的十首古诗》古代南京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历史上有很多著名诗人对它抒写出美好的诗篇。
这里列出了十首古诗,描绘出南京的美景。
其一、《登楼》作者:王昌龄此楼何高临九重天,栖鸟起舞满青山。
晴空当年九重起,愁杀今日一片连。
江山如画真不可,只有思念无尽传。
其二、《明月上林梢》作者:秦观明月上林梢,叶底落梅花。
憔悴柳色新,满园春愁多。
清风拂面去,翠竹空山高。
夜来清瑟怨,月上楼台更高。
其三、《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四、《江南春·晚晴》作者:柳永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月街头花正开,城南草木欲绿。
空山松子熟,江浦桃花红。
春风起,满眼春色,回首青山外。
其五、《滁州西涧》作者:王勃西涧青青柳,江山如画一片愁。
滁州望断天涯路,无计留春住。
江上微雨细,芳草无力风。
日色欲尽花含烟,泪眼问花谁主攀。
其六、《夜宿建康城》作者:张九龄满城尽带黄金甲,半夜敲鼓起大军。
只见宝火相辉映,整个建康半江中。
白日忽然暮雨来,火光消灭隐约间。
雨过江城晓色改,月影浮动似水间。
其七、《建康赋》作者:李白紫气东来满城晓,建康城楼月转花。
桃花流水青山外,潮声连夜上吴宫。
秦淮春色催暮雨,夜来风雨凄凄凉。
满城明月照高楼,江心潮气滔滔流。
其八、《拟古决绝词》作者:杜牧江南古城几度夕阳红,绿树荫下歌笑无声。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春春去,留满城柳絮飞。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楼台上月黑。
其九、《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苏轼南京慈恩寺,绮院晓出看。
清江秋色里,满城烟雨天。
满地落花飞,净慈僧舍前。
车马过往,林子方赴任。
其十、《咏怀古迹五首·其四》作者:李商隐南京夜雨潇潇,城楼月转沉。
江山春色遍,千家万户深。
烟柳笼江浦,檐牙碧空深。
更随百灵路,江山更清新。
古诗《梅雨》释义题解:“南京”是指唐代的成都,“犀浦道”是成都的一个地名。
“梅雨”是指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的持续阴天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器物易霉,故又称“霉雨”。
诗句注释:1. 南京犀浦道:南京,指唐代的成都;犀浦道,是指从成都到犀浦的道路。
2. 四月熟黄梅:意思是说,在四月这个时节,梅子已经成熟。
3. 湛湛长江去:“湛湛”,水深的样子;“长江去”,形容长江水滚滚而去。
4. 冥冥细雨来:“冥冥”,形容细雨弥漫的样子;“细雨来”,指细雨纷纷飘落。
5. 茅茨疏易湿:“茅茨”,茅屋;“疏”,稀疏;“易湿”,容易潮湿。
这两句描述了茅屋因简陋而容易受潮。
6. 云雾密难开:云雾浓密,难以散开。
7. 竟日蛟龙喜:“竟日”,整天;“蛟龙喜”,形容江中的蛟龙欢快地嬉戏。
8. 盘涡与岸回:“盘涡”,指水流回旋形成的水涡;“与岸回”,指水涡与岸边相互呼应。
诗句释义:成都的犀浦道,四月的时节梅子已经成熟。
长江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阴沉的天空中飘洒着蒙蒙细雨。
简陋的茅屋容易受潮,浓密的云雾难以消散。
整天都能看到蛟龙在欢快地嬉戏,水流回旋形成的水涡与岸边相互呼应。
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雨季节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幽静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通过对地名和季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
后四句则具体描写了梅雨的特点,“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细雨的迷蒙;“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通过对茅屋和云雾的描写,表现了梅雨季节的潮湿和闷热;“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则通过对蛟龙和水涡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描写金陵南京的古诗诗句描写金陵南京的古诗诗句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金陵南京的古诗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陵古城》[原] (七绝)吴城越邑古场州,十代京都战未休;百万雄师平宇内,金陵从此展红旒。
《游钟山》[原] (七律)钟灵毓秀紫金山,福地原来别有天;近水楼台晴亦雨,矗崖宝塔夏犹寒;先生陵墓呈祥气,灵谷禅堂结佛缘;游客熙熙人浪涌,醉人美景尽兴看。
《秦淮河》[原] (七律)十里秦淮灯火灿,楼台亭榭绕河堤;笙歌浓酒盈朱雀,古籍奇珍满乌衣;肃穆庙中拜孔子,庄严院内偈贤耆;升平盛世游人醉,漫步棂星八绝奇。
《秦淮春趣》[原] (五绝)曲径生幽溆,花开溢酒香;旗亭春弄笛,画舫晚鸣榔。
《阅江楼》[原] (七绝)有记无楼六百载,平砥空对大江咽;喜逢盛世华楼起,笑迎波涛直矗天。
《登阅江楼怀古》[原] (长短句)六朝古都,城谓石头。
临滔滔东去江水,登巍巍金碧高楼,心潮逐波流。
忆英武吴侯,霸江东,拒曹、刘,黄须碧眼阿瞒愁!叹晋、宋偏安,清谈误国,霄小当道忠良囚;央央华夏,忍看中原丧敌手,羞羞!朱明洪武率貔貅,灭群雄,驱胡酋;建都于斯,一统九洲。
赞龙蹯虎踞,看秦淮风月,悠悠!《金山寺》[原] (五律)山上金山寺,金山寺里山;江天呈一色,泠水称元泉。
法海袈裟舞,蛇仙碧浪掀;前生情缘定,何必论妖仙?《游焦山》[原] (七律)碧玉浮江文化山,中流砥柱峙湍川;江天佛国香林刹,峭壁书廊宝墨轩。
千树裹山山裹寺,万竿遮寺寺遮庵;风平浪静神仙岛,海不扬波小竺天。
《燕子矶》[原] (五绝)燕矶突兀砻,展翅欲凌空;石垒江边峙,惊涛脚下汹。
《船过江阴》[原] (七律)江尾海头古暨郡,天然良港富铙乡;南连震泽千顷浪,北控长江万里航。
鹅鼻嘴边舟行急,惠山峰顶雁飞忙;索桥飞架舞银练,寥阔江天染夕阳。
六朝古都,城谓石头。
南京诗句【篇一:南京诗句】关于南京的诗词? - 知乎登录加入知乎关于南京的诗词?想了解南京的人文历史,希望能得到指教显示全部关注者85被浏览72,985关注问题写回答??添加评论??分享??邀请回答??4 个回答默认排序??二次元/日剧/弯的/房地产51 人赞同了该回答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关于南京的诗词实在太多了,也有这方面的书,题主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翻阅一二。
我这里只提及几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抛砖引玉。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谢朓《入朝曲》《入朝曲》属乐府鼓吹曲。
东吴、东晋、刘宋都曾建都金陵,故称之为“帝王州“。
金陵又称建康、建业,即现在的南京市。
整首诗描绘了金陵帝都的富丽堂皇和繁荣昌盛。
金陵为春秋时楚武王所置。
秦始皇时,即有望气者称“金陵有王者之气”。
而从三国孙吴到南朝萧齐,也有四朝建都于此。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此诗写于天宝年间,诗人被排挤离开长安以后游金陵时所作。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乌衣巷》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的名篇,是组诗《金陵五题》中的一篇。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此处为吴时乌衣营所在,因营中士兵皆着乌衣得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诗。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关于南京夫子庙秦淮河的古诗词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
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此地有“王气”,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
后人指出:,实是。
唐杜牧《泊秦淮》诗行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
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
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的诗句,出现了“秦淮”河名。
对此河之来历,《六朝事迹编类》载:“淮水……分派屈曲,不类人工,疑非始皇所开”,经地质、考古学者证实,秦淮河属自然河道,非人工所烎。
但其中某些地段为人工所开凿,仍不能排斥。
1 游赏心亭王圭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2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 游秦淮秦大士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墙日夜枕寒津。
兴亡莫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
4 石头城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5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 登赏心亭陆游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8 秦淮杂诗王士祯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9 秦淮泛舟王安石强扶衰病衰淮舸,尚怯春风溯午潮。
花与新吾如有意,山於何处不相招。
10 秦淮海图唐寅淮海修真遗丽华,它言道是我言差。
金丹不了红颜别,地下相逢两面沙。
11 高邮雨泊王士祯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1、朱雀桥、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诗人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一千三百多年后,南京依然保留留有乌衣巷和朱雀桥的地名.
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
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
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
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
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
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今中华门内,已不存。
人们为追忆朱雀桥,往往把镇淮河当作昔日的朱雀桥,不知有多少历代文人名士来此抒发过桑梓情思,抚今追昔!如今在武定桥和镇淮桥间新架设了朱雀桥,游人至此,望着潇洒的“朱雀桥”三个字,思古之情顿生。
这里淮水微转,桥卧晚霞,尚不失当年风范。
2、桃叶渡
[桃叶歌] 东晋--王献之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渡为南京古名胜之一、金陵四十八景之列。
位于淮清桥边,十里秦淮与古表溪水道合流处。
今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
(吴敬梓故居内,桃叶渡8号)
3、白鹭洲与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之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白鹭洲原为古代靠秦淮河口的一个沙洲。
后江流改道,白鹭洲与陆地相连。
现在的白鹭洲公园紧邻夫子庙,历史上称为徐太博园,徐中山园、东园,是明初中山五徐达王府的东花园。
东园定名为白鹭洲,始于民国初年,其原因在于湖中有洲,四面环水,洲边多植芦苇,秋日时有水鸟白鹭飞来,与原长江边的白鹭洲相像,墨客骚人在此观景畅饮时,为了让名园平添诗情画意,故借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名之曰“白鹭州”。
凤凰台位于城内西南隅的一座山岗上,其遗址就在现今花露北岗一带。
建于南北朝刘宋暑期。
相传有凤凰翔集于此,因筑台而称凤凰台。
由于凤凰台是六朝胜迹,为历代文人墨客悼古吟咏之所,特别是李白晚年,于唐上元二年(761年),也就是去世前一年,还登凤凰台,抒发历史的慨叹。
从此,凤凰台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在六朝胜迹中闪烁生辉。
至南宋,历经数次重建,最终圮废。
今有来凤街、凤台路。
4、石头城
[金陵五题--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俗称鬼脸城,南京别称石头城,亦由此而来。
它位于汉中门外的北面,清凉山的西面。
这里原是一座石头山,峭立江中的天壁,缭绕如城墙的巨石。
公元前三百三十多年,楚威王灭越国后,在石头山后建立了一座城池号金陵邑。
公元二一二年,东吴孙权自京口迁都秣陵,改秣陵为建业,意思是枯这里建立帝王大业。
不久,就在楚国金陵邑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
吴时石头城紧依长江,地势险要,是军事重镇,周瑜曾在此练过水军。
东吴之后,东晋、陈、唐等代也曾不断修筑石头城、明朱元障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二年兴建城墙,此处石头城便成了著名的南京城垣的一部分。
南京民间中有关鬼脸城的传说很多。
相传这块岩石原来犹如刀削一般,光滑如镜。
在鬼脸城前有一处清亮的池塘,从水面可以看到鬼脸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称之为“鬼脸照镜子”。
现建成石头城公园成为人们踏青觅翠的的好去处。
5、秦淮河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秦淮河古名“淮水”,一名“龙藏浦”。
早在远古时代就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也是南京地区第一大河。
秦淮河有两个水源头,南源在溧水县东庐山,称溧水河。
北源在句容市宝华山南麓,称句容河。
南北二源合流于江宁县方山埭西北村。
秦淮河至通济门外九龙桥,又分成内、外两支。
秦淮河全长100多千米,整个流域2600余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16条。
远在石器时代,秦淮河流域就有人类活动。
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有大小集市100多处,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和居民区。
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
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
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
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
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
但到了近代,由于战乱等原因,昔日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
1985年以后,江苏省、南京市拔出巨款对这一风光带进行修复,秦淮河又再度成为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