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
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
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
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
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
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
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相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
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
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
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
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
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
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
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
伦理学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
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
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康德三大批判精粹》的翻译理念] 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杨祖陶和邓晓芒两位先生编译的《康德三大批判精粹》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恰逢其时,我对康德哲学兴味正浓。
在把杨、邓两位先生所编译的《精粹》后半部即《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的精粹读完后,颇有所思,乃是关于翻译的,兹记于后。
按此书后记,精粹全部译文均由邓晓芒先生据德文本译出,又由杨祖陶先生逐一校订之。
我以为,精粹本所体现出的翻译理念,对于我们应当如何恰当地引译西方哲学原典这一问题,给出了一个颇具特色而又富启发性的回答。
可概括为两点。
特色之一,译者试图实现译文�汉语�与原文�德文�在句法结构上的对应。
译文应当忠实地表达原文的义理,这乃是译界的公论,舍此恐怕也谈不上什么翻译了。
所谓“信”、“达”也。
译界的另一似乎已成为“公论”的要求,便是“雅”。
就是说,在翻译中,考虑到译文�汉语�与原文�如德文�之间的语法不同,翻译应当灵活而忌死板。
西方哲学文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构造很复杂却又不失逻辑的简明与严格的、有时候长达一整段话的长句,而汉语又被认为是“不适合于”构造长句的,所以,在把长句式的西文译成汉语时,尤其需要通过一些翻译技巧,将其拆成几个句子,以使其合乎汉语的“习惯”。
这一观念在精粹本中可说是受到挑战。
比照一下同样是据德文原本所译出的《判断力批判》的宗白华译本和精粹本,不同之处是显著的:同样一段话,宗译本有时需两三句才译出,而精粹本却能做到只用一句译出。
这说明了什么?这并非一个翻译的可能性问题,因为精粹本已经做出了回答:汉语同样可以做到与西文对应的既不失逻辑的清晰又体现句式的庞杂繁冗的表达。
这也不是一个在语言上的翻译能力高低的问题:老一辈学者们治学的严谨和西语功底的深厚,是人们有目共睹的。
两种译本间的差别,乃是各自所持翻译理念不同的表现,而两者翻译理念的不同,在我看来,其实是对于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之关系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我们可以问,那使人们感到艰涩沉重�甚至矫揉造作�的,也因而译家们想要“雅”起来的东西是什么?仅仅只是西语的长句式吗?的确,西语是能构造长句式的,但问题在于:它也不只是长句式的。
康德的批判哲学第一节康德哲学的概述前批判时期按照他的宇宙图示,宇宙中到处充满着精神和物质,但两者分布不同离宇宙中心越近,引力越大,理性越弱;离宇宙中心越远,理性越强。
地球处于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所以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拥有一定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
康德在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的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
他接受了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教育,接受了唯理论把唯理论置于经验之前并且之上的位置的基本立场。
但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他接受了牛顿物理学,同时也意识到了经验论的重要性,并由此接受了经验论对唯理论和形而上学的批判。
正是休谟把他从独断论的梦中惊醒。
然而他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独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途径。
以1770年发表的《论感性世界和知性世界的形式和原则》为标志,康德的思想进入了批判时期,他再文章中指出,不是外部对象,而是先验形式决定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还做出了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而现象则在认识之内,同时受到时空和知性概念的统摄。
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在发表演说后,康德沉默了十一年,在1781年发飙了《纯粹理性批判》。
在他书第二版序言中,把这部书的意义概括为“哥白尼革命”。
这场革命是为了解决哲学面临的危机。
在第一版序言中,他描述了这场革命。
在历史上,形而上学号称是一切科学的女王,但是时代变了,风尚遍了,形而上学在当代遭到轻蔑、谴责和遗弃。
其中最大的挑战来自怀疑论,尤其是近代的英国经验论。
康德之处,造成这场哲学危机的根源是:1)形而上学企图超越经验的企图是不合法的2)j 经验论对形而上学的怀疑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任然不能客服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因为独断论是纯理性的,而理性使用的原则既然超出了经验界限,也就不能用任何来自经验的试金石来对其进行检验了3)形而上学这门学问完全不受经验指导,而且完全依靠单纯概念,但是理性至今还没找到一个普遍的必然的原则和标准,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性标准各行其是,纷争不断“它的做法不仅是在黑暗中摸索,而且是瞎摸。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哲学方面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
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康德批判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PDF康德批判哲学何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或系统?这是关乎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批判哲学篇一论康德批判哲学的根基与归宿康德批判哲学何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或系统?这是关乎康德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三大批判中的每一部都极其重要、不可或缺,但能使三大批判最终成为一个连续、有机、统一的思想并达到空前深度的,乃是《判断力批判》。
这一理解,基于对批判哲学中自由和自然概念及其关系的在考察。
自由和自然的关系,是走进三大批判的理想路径,是贯通康德批判哲学的一条极其核心的逻辑和思想线索,据此可以把三大批判的主旨分别概括为:人为自然立法,人为自我立法,自然为人立法。
一、人为自然立法从怀疑论中拯救科学和知识,为知识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是批判哲学最先的考量。
康德据此为知识找到了必然可靠的根基,同时明确了知识所以可能的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知性能力的界限,即知性畴的应用仅在感性经验的领域之有效,对于生命中感性之外许多重要的领域和话题,知性畴没有染指的权力。
《纯粹理性批判》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强调这种界限的重大意义,并在第二版前言中用“因此,我不得不扬弃知识,以便为信仰腾出地盘”这句著名的话再次特别予以强调。
这可以看成1781年之后康德思想发展的一个明确趣向,预示着其后批判哲学的走向:在奠立知识的坚实基础之后,在知识得以保障之后,哲学将关注什么。
“人为自然立法”,首先是一种知识论证,但同时,康德把这种最基本的知识视野,引入了我们的存在论关切中:知识的维度必须成为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起点和基础之一,认知的方式某种意义上规定着人的存在的方式。
尽管知性的应用必须被限定,但在其界限之的有效的经验知识本身不能被否定,不能被终止,知识必须在经验之外发挥非建构性的作用。
试想:没有了知识作为基础和前提,道德和信仰将与迷信何异?而且,我们将看到,一般的知识能力,如何在一种反思的、形式性的关系中奠立起判断力批判以至于整个批判哲学的根基。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可以以1770年为标志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学,后期则主要研究哲学。
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发表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其中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在后期从1781年开始的9年里,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领域广阔、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们包括《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三大批判”的出版标志着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
哲学方面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
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
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
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叶秀山提要: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把人理解为“完整的生命”,并由此出发把人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退过审美判断联结起来。
在审美鉴赏中,“事物自身”向鉴赏者“显现”出“自己”的意义,鉴赏者在“现象”中“看”到“本质”,从经验中的“有”中“看”到了“无”,召唤那个“无~本体~事物自身”到我们面前来。
“无一非存在”并非人主观强加给“自然”的,“世界”作为“整体”存在于“作为整体的自然”之中,世界有一个“无…‘在”。
哲学正是在“整体”尚未“完成”时,“看”到了“整体”,提前进入“整体”。
“整体论”可以理解为哲学的目的论,它使世界万物有始有终,有“自己”。
“理性”将“自然”作为人们“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它不仅仅是我们的工具,而且将其“评鉴”为“事物自己”。
“自己”就是“自由”,“自由”的意义只向“人”“开显”。
^必须是理性者.是自由者,是目的。
关键词:判断力审美鉴赏事物自身目的论自由作者叶秀山,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100732)康德在讨论实践理性道德问题时,已经将目标引向了宗教,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持否定态度的“超越”问题,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下一步,人们或许期望着他将随着实践理性的思路,使他的“批判哲学”“上升”到“宗教”问题,果然,康德有《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文问世。
但是在这之前,与他的“批判哲学”直接相应的,则是《判断力批判》,而这个批判,却是把目光拉回到活生生的人世,拉回到人的“生活世界”,而经过实践理性道德哲学洗礼之后的世界,已经全然不同于为我们提供“知识对象”的“理论(必然)世界”,而是美一艺术和目的的世界。
康德这个做法,或许说明他的哲学思考的重心,仍然是围绕着“人”的问题,“人”作为有理智的存在者,或者“有理性的动物”是哲学问题的核心部分,因此他将人的“理性”分别为“理论”的和~5一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实践”的两大领域之后,感到有必要将这两大块“统一”于完整的“人”的“基地”上,因为在活生生的经验中,“人”之所以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生命”并不町以真的分割为“理论”和“实践”两大块,如何在“同一”的“理性”中,“理解”“人”的完整性,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
阿尔贝特·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是现代哲学
思想的创始人。
他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主要思想是“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
首先,康德提倡的批判哲学的核心是批判理性,它是一种概念化的知识体系,用来审视对立的观点和行为原则,以检验他们的公正性和正当性。
康德主张的批判哲学的目的是要摆脱唯物主义的客观真理,而提出了真理的相对性。
在康德的观点中,任何真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类把它当成“真理”的观念。
他提出了“触觉证得”原则,认为逻辑上支持的证据才是真理。
还有,康德完全放弃了“原初推论”,认为真实不是由推论、劝告等思维方式得出的,而是来自实践的实践。
有时叫“实践主义”,它将实践当做唯一真正可靠的准则,认为实践经验才是
最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康德也提出了“哲学的批判精神”,这一概念被视为是对哲学的一种批判,即批判精神对某一看法、方法、理论要求严格客观,并以特定的原则进行评价。
他认为,真理必须
通过客观分析,用客观的判断来客观评价和检验,防止自身观念的错误把握,以免偏离客观事实。
因此,康德的思想强调,通过批判精神,一个人可以不偏不倚,恪守客观原则审视任何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对自身和世界理解有深刻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做出公正、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综上所述,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现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反思”的理念,我们应该在理解现实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客观地、公正地审视一切问题,以便真正理解世界。
康德以及他的批判性思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这句名言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同时也被永远的刻在了康德的墓碑上。
这是康德十分著名的一句话,充分的反应了他“仰望星空与反省自己”的思想。
虽然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一名唯心主义者和不可知论者,但是,他的这个思想依旧给我以很大的启迪。
仰望星空说明要目光远大怀揣梦想,而反省自己似乎又是不断自我提升,脚踏实地的含义。
即使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一名唯物主义者,我依旧认为这样的思想十分必要,只是不要过于偏激。
魏老师曾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刚刚出生的婴儿如果不认识外界世界,而只记得自我反省,那么他将是脱离实际的,也是不可取的。
但是我们如果将自我反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那么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康德的博学使得我们很难用一个称号来评定他,他是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他也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在校任讲师15年,在此期间康德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等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课程。
但是他最伟大之处,还是在他的哲学成就上。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本著作用去了他将近十年的岁月,但是却奠定了永远的哲学高度。
德国诗人海涅说: “康德引起这次巨大的精神运动,与其说是通过他的著作的内容,倒不如说是通过在他著作中的那种批判精神,那种在当前已经渗入于一切科学之中的批判精神。
”换句话说,“批判”是康德哲学的灵魂,“批判”精神是康德哲学的根本精神。
康德的批判不是针对具体对象的批评,而是对一般形而上学的可能性进行审查。
这种审查,康德将其分解为对三个问题的追问,即我能知道什么? 我应该做什么? 我希望什么? 针对这三个问题,他一步步展示了他的分析批判,并形成了其新的哲学体系。
康德的思想总结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18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哲学界的柏拉图”。
他以其深刻而独特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伦理学和认识论方面。
康德的思想简单概括来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方面:他的哲学批判、他的伦理学和他的认识论。
首先是康德的哲学批判。
康德的哲学批判主要表现为对纯粹理性的批判。
康德批判了以往哲学的传统理性主义倾向,认为理性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无法达到关于世界的最终真理。
他提出了“先验认识”和“后验认识”之间的区分,认为先验认识是我们内心自带的、独立于经验的认识,而后验认知则是通过经验和感觉获得的。
康德强调了人类理解力的重要性,认为人类通过理解概念和原则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其次是康德的伦理学。
康德的伦理学主要关注道德行为和義務,以及人类的自由意志。
他提出了“绝对命令原则”或“普遍法则原则”——“所行所为的准则必须是一般性的”,即我们所采取的行为应该成为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则,而不是根据个人的欲望或功利考虑来决定。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的本质是出于义务和目的,而不是出于个人欲望或偶然性。
他强调道德行为必须是自由行为,即来自于个体的自主选择而不是外部的强制。
同时,康德还提出了“人性尊严”的概念,认为人类是独特的有尊严的生命,在道德层面上不能被看作是一种手段或工具。
最后是康德的认识论。
康德的认识论体系被称为“康德式转向”,他试图解决经验和理性之间的矛盾,并建立了一个“扁平”的认识体系,将认识分为“现象”和“物自体”两个层面。
康德认为,我们无法直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而只能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来认识到事物的现象。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受到我们固有的知觉结构以及理性的限制。
因此,我们的经验只能是有限和相对的,而不是绝对客观的。
康德还提出了“合理的信仰”,强调了宗教信仰对于人类理性的重要性。
总之,康德的思想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他批判了传统理性主义的观念,强调了感觉和经验在我们获得认识的重要性。
康德的反唯物主义康德被誉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巨擘,他的哲学思想对于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他反对了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反唯物主义立场。
本文将从康德的反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探讨他对唯物主义的批判,并阐述他的反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性。
康德反对唯物主义的观点体现在他对于认识论的研究上。
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经验来获得知识。
然而,经验仅仅是一种感觉和感知的过程,它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唯物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获得对事物的完全认识。
康德反对唯物主义者的观点,他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穷尽地认识世界的本质。
康德反对唯物主义的观点还体现在他对于道德伦理的研究上。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应该基于理性的原则,而不是基于感性的欲望和冲动。
唯物主义者则认为,道德行为是受物质条件的制约,人的行为是由物质决定的。
康德反对唯物主义者的观点,他主张人应该根据理性的原则来判断和行动,而不是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
康德的反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康德的反唯物主义观点提醒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感觉和经验来获得对事物的完全认识,还需要运用理性的思维来分析和判断。
其次,康德的反唯物主义观点强调道德行为的理性性质。
他认为,人的道德行为应该基于理性的原则,而不是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
这一观点对于人们的道德选择和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康德的反唯物主义观点在哲学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通过对认识论和道德伦理的研究,批判了唯物主义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反唯物主义立场。
康德的反唯物主义思想强调了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道德行为的理性性质,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康德的反唯物主义思想,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哲学思维。
康德的哲学理论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宇宙发展史概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和《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康德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康德在1770年以后的批判时期,建立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
强调事物的二元对立和先验形式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是康德哲学的两大特征。
康德的哲学世界观是二元论,康德的认识论是先验论。
一、康德的二元论世界观在康德看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二元对立的关系之中,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和可知的"现象",知识认识领域的"纯粹理性"和伦理道德领域的"实践理性",先验的"形式"和经验的"质料"都具有二元对立的特征。
什么是自在之物?康德认为:自在之物是在认识主体的感觉之外独立存在的事物,是"表象"发生的外部原因,是"现象"的内容、基础和来源,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先验形式规定、不受各种先验概念范畴限制的、理性不能认识和把握的事物。
康德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说: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只是这物是什么样子我们一点也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在我们心中所产生的表象。
因此无论如何,我承认在我们之外有物体存在。
他还说:自在之物是现象后面和经验之外的存在,它的性质或本质没有给感官直接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只能按照物所表现给我们的那样,而不能按照物本身那样来认识它"。
康德认为:知性所获得的科学知识是特殊的、有条件的、相对的知识,理性则要求在相对的、有条件的知识基础上,认识把握整体的、绝对的、无条件的最高统一体,认识灵魂、世界和上帝。
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伦理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下是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1.两个世界的区分:康德提出了"两个世界"的区分,即"现象世界"和"物自体世界"。
现象世界是我们感知和经验的世界,受到我们主观认识的限制;而物自体世界是超越我们经验能力的事物本质所在。
2.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试图解决哲学的根本问题,探讨我们对于认识和理性的界限。
他认为,人类认识的能力受到先天的概念和形式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这些概念和形式来理解世界。
3.义务论伦理学:康德提出了基于义务的伦理学,强调道德行为应该基于理性原则而非感性的欲望。
他的道德理论以"行为的普遍化原则"为核心,即我们应该根据我们的行为是否能够成为普遍法则来判断其道德性。
4.经验与概念的关系:康德认为,我们的经验是通过感觉材料与我们内在的概念和判断相结合而构建的。
他强调了理性的作用,并主张我们的认识不仅依赖于感性经验,还需要理性的活动。
5.美学与审美判断:康德对审美领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审美判断力"的概念。
他认为,审美判断是主观的,但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它是基于一种对客体的无目的欣赏和纯粹感性的经验。
这些是康德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他的思想对于后世哲学和其他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 1。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
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
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
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
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
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
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
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
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
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
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
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
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
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
康德哲学思想晚年的康德突破了三大批判关注的知、行、意的理性哲学范畴,把目光移向了以人的权利与自由如何可能为主干的政治法律哲学的范畴之中。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康德哲学思想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哲学思想篇一康德法哲学思想析略【摘要】晚年的康德突破了三大批判关注的知、行、意的理性哲学范畴,把目光移向了以人的权利与自由如何可能为主干的政治法律哲学的范畴之中。
康德认为由先验理性所决定也存在于实践哲学之中的自由是演绎权利的逻辑起点。
这一切都基于人的理性存在,但由于人具有双重属性因而受到自然法则的支配,所以这种理性存在不是纯粹的,由此建立法治国家就成了实现自由的实践通途。
【关键词】康德法哲学理性自由法治【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康德以三大批判为基石创建的批判哲学体系奠定了其在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实现了欧洲乃至整个人类哲学史上的一次巨大转变。
实际上,出于对政治焦灼而密切的关注与深刻而沉着的革命热情,晚年的康德突破了三大批判关注的知、行、意的理性哲学范畴,把目光移向了以人的权利与自由如何可能为主干的政治法律哲学的范畴之中。
故而,有学者将体现这些思想的主要著作,包括《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论永久和平》、《法的形而上学原理》称之为“第四批判”。
①恩格斯曾赞誉康德哲学掀开了德国哲学的革命的新篇章。
②理性思想指导下建构的康德法哲学康德法治思想的哲学史背景。
康德登上哲学舞台之时,以洛克、巴克莱和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与以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在争鸣之后各自都陷入了理论困境而无法自救。
经验论者无法解释建立在感觉经验之上的知识或然性与他们追求的普遍必然性在逻辑上的内在矛盾,而唯理论者试图从理性推演出全部知识的努力也陷入泥沼。
早年属于唯理论学派的康德而后在休谟的“提示之下”打破了他“独断主义的迷梦”,走上了批判哲学的道路。
康德一面指责独断论的“专制”,一面却又指责怀疑论者不断地对牢固的哲学根基进行破坏,“但幸好他们是少数人”③而康德自己的构想则与笛卡尔以来的理性主义一脉相承:为真正的科学清理出一个可靠的地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内容《纯粹理性批判》的哲学要义首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之中,阐明了对理性进行批判的必要性首先在于确定一般形而上学是可能还是不可能,以及规定源流、范围和界限.但是康德于第二版序之中,反而不是着重于进行理性批判的条件,而是改变了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不是知识依照对象,而是对象依照知识”,这一新概念,导致康德发动了哲学界中的“哥白尼式革命”.在导言中,康德提出了全书的总纲:纯粹理性的总任务是要解决“先天的综合判断”、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而又扩展了知识内容的真正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并按这总问题细分了以下的四个问题:1.数学如何可能?2.自然科学如何可能?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的倾向如何可能?形而上学作为科学如何可能?康德把全书大致的分为了五部份:“1.先验感性论,2.先验逻辑论,3.先验分析论,4.先验辩证论,5.先验方法论”1.先验感性论“先验感性论”主要是阐明,只有通过人的感性知识(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观形式即“空间”和“时间”两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现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觉材料,才能获得确定的感性知识,同时,空间和时间也是数学知识的先天直观形式.2.先验逻辑论“先验逻辑论”的阐明“感性必须与知性结合,直观必须与思维结合,才能产生自然科学的知识”,因而必须有一门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先验逻辑来探讨知性的结构及其运用于经验对象时的各种原理.先验逻辑立足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即知识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思维形式,这标著辩证逻辑在近代的萌芽.3.先验分析论“先验分析论”(真理的逻辑)阐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学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和条件.在概念分析论中,通过对知性判断中的逻辑机能的分析.而先验分析论当中的原理分析论主要阐明了知性指导判断力把范畴运用于现象的法规.4.先验辩证论“先验辩证论”(幻相的逻辑)主要阐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现象去认识的本体,由此产生的作为自然倾向的形而上学只不过是一些先验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康德在先验辩证论的导言之中指出,理性这种推广能力由于要从有条件者出发通过推论去认识无条件者.5.先验方法论先验方法论首先阐明,纯粹理性的经验使用虽然有正确的使用法规(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论的(思辨的、先验的)奥用却没有法规可言,因而必须对其先验使用方法(从定义出发的独断论、从正反两方争辩并互相证伪怀疑论方法、还有假设和证明的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训练,确立一些“消极的”规则,以限制纯粹理性的扩充到可能经验之外的倾向,从而为建立一种有关经验的形而上学准备了方法论的原则.知识论要义与其他:虽然康德使用的是批判哲学,他本人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哲学理论.他本人自称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内的哥白尼革命.在康德所处的时代,欧洲哲学思想主要有两种重要理论:由洛克、休谟等人发展出来的经验主义,以及笛卡儿等人的理性主义.经验主义者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与知识来源于人的经验,而理性主义者则认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理性.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康德认为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康德与亚里士多德一样,将这种理性称为“范畴”),而理性则是天赋的.人类通过范畴的框架来获得外界的经验,没有范畴就无法感知世界.因此范畴与经验一样,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人类的范畴中也有一些可以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观念的因素,他意识到,事物本身与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而时间和空间在康德看来是两个先天特殊的概念.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康德指出,没有人可以想像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经验.此外康德也认为经验必需来自于心灵以外.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围的世界,但永远无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为知识的产生需要时间、空间与范畴三个要件.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但是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康德赞同休谟认为因果律不来自于经验,但他相信可以证明自然法则,因为自然法则就是人类认知的法则.因果律其实就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自在之物:指认识之外的,但又绝对不可认识的存在之物。
康德的思想及评价汪光宇09724126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思想主张:人非工具,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不可知论者,他调和了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矛盾,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不可知的物自体,人类的理性无法认识,人又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分别对应数学的代数和几何,人的认识能力由于物自体作用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知觉,然后知性运用范畴去整理这些杂乱的材料,使之成为具有必然性的科学知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不被动消极的面对世界,而是运用知性为自然界立法,这也可以看出康德极大的调动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怀疑主义者休谟对自然科学的摧毁他拯救了自然科学,也打破了大陆独断论的机械论。
但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物自体,当人类的理性企图去认识物自体是就会导致幻想和二律背反。
他在这里限制了人类的理性,为宗教留下了地盘!康德思想的简单评价一、何谓“启蒙”,何谓“成熟”?“自由”乃是“自己”。
一切出于“自己”,又回归于“自己”。
“启蒙”精神,乃是“理性”精神,“自己”精神,“自由”精神,乃是“摆脱”“外在”支配,“自己”当家作主的“自主”精神。
所谓“外在”,乃是“它者”,包括了“人-他人”和“事-客观世界”对“自己”的支配;“摆脱”一切羁绊,也是“自由”的基本意义。
所以康德谈论“启蒙”,强调的是运用自己的理解力-理性之一种职能,来认知世界,而不是仅仅依靠“他者-他人”的指导。
“启蒙”精神是“摆脱-不需要”“他者”指导的独立自主精神。
这样,康德就把自己的“启蒙”观念和传统的“启蒙”口号——“敢于认知”联系起来。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批判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德的批判哲学康德的哲学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
以1770年为界,在此之前,康德研究的兴趣和重点主要在自然科学。
在这期间,他提出了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宇宙不变论相对立的宇宙发展论,从而形成了他自己带有唯物论和辩证法倾向的新自然观。
这体现在他的两个假设中。
第一个是“潮汐假设”,他认为由月亮引力引起的定时涨落的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海水与地表的摩擦会导致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这个假说为后来的自然科学所证实。
其哲学意义在于它表明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都有其自身的变化,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第二个是“星云假说”,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他认为宇宙间到处充满着物质和精神,物质和精神成反比,物质的力量是引力,精神的力量是理性。
由于地球处在太阳系中间的位置,故人类拥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没有完全纯粹的理性。
这种关于理性的思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很科学的,但他的星云假说第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宇宙不变论的形而上学自然观。
康德从发展的观点出发,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上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康德的星云假说不仅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且奠定了新的辩证自然观的基础。
对此,恩格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年的8月,康德发表了他的教授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
这是康德哲学思想分界的标志。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从唯理论到批判唯理论的转变。
他接受的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的教育。
接受了唯理论把天赋理性置于经验之先的基本立场。
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他在接受牛顿物理学的同时也认识到经验的重要性。
并由此而接受了经验论对传统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批判,但他最终并没有选择经验主义,而是在唯理论和经验论之间另辟蹊径,开辟了先验哲学的新路径。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的哲学著作表现出逐步脱离唯理论,接近经验论,最后综合两者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直接导致他的那篇教授就职论文《论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和原则》。
他提出决定我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是外部对象。
而是先验形式,还有他关于物自体和现象的区分:物自体在认识之外,现象则在认识之内。
正是这些思想,构成了他批判哲学的主旨。
以这篇文章作为标志,康德的思想进入批判时期。
在就职论文发表后,康德沉默了十一年之久,而后接连发表了他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论证了人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论证了人的意志是自由的,它能按照理性自身的法则决定和支配自己的行为。
在《判断力批判》中,他以判断力为中介,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自然与自由的统一。
《纯粹理性批判》主要研究认识论问题。
康德的认识论不是要探讨知识的来源,而是要考察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条件。
《纯粹理性批判》考察理性认识能力的部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先验分析论,讨论的是真理的逻辑,研究知性范畴对于经验的立法作用。
其二是先验辨证论,讨论的是幻相的逻辑,研究理性之理念超越经验的界限所造成的先验幻相。
康德把研究感性先天直观形式的理论称为先验感性论,而先验分析论是研究知性的先天认识形式的理论。
知性是判断的功能,理性是推理的功能。
人类理性有两种功能,一是认识功能,一是意志功能。
康德称前者为理论理性,后者为实践理性。
只不过他所说的实践还仅限于伦理学范围。
实践理性是自由的领域。
如果说理论理性的法则是自然法则,那么可以说实践理性的法则乃是道德法则。
康德以为人既是一种自然存在,也是一种理性存在,这就决定了他要受两种法则的支配。
而理性法则只对人的理性产生作用,人应该遵从却不一定遵从;而自然法则是人不得不遵从的。
从这里很合乎逻辑的可以过渡到实践理性来,实践理性有三个公设。
这就是“意志自由”,“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
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试图以“判断力”为中介来解决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问题。
判断力又大致可以分为意识判断力批判和目的判断力批判。
前者研究的是主观目的性亦即在形式上的合目的性。
由此,康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美学真正独立成为一门学科。
而他建立的这套体系,完全是出于哲学理论的需要。
他认为,自然在客观上的目的性达到最高目的即人的文化时便无法前进了,必须用道德目的论解决,而道德理性又不可避免的受自然的约束。
所以在实践理性中康德用道德公设来解决这个问题,建立了一门以道德为基础的神学。
这也体现了康德哲学二元论的特征。
尽管康德在体系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其哲学体系并没有最终完成。
这个体系的基本已经有了,这就是以批判为前提,以自由为拱顶石和基础,以道德为终极目的,以目的论为形式的哲学体系。
康德哲学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它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精神上,而且表现在他对人类理性终极关怀之理想的探索之中。
如果说前者显示给我们的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理论力量,那么可以说后者给予我们的则是某种令人赞叹的高尚的情感。
在《实践理性批判》结尾,康德留给我们一段脍炙人口的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康德精神的名言:“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地道德法则。
”康德的主要哲学思想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
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
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
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
例如我们可以把一辆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
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
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
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
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在此之前,人们让认识向外部事物看齐,而康德说,如果我们颠倒一下,让事物向我们的认识看齐,该会如何康德把这一思维方法与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
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
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
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
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知性为自然立法。
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
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
“纯粹理性批判”研究的人类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而康德1788年发表的“实践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伦理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简单化地说,康德告诉我们说:我们要尽我们的义务。
但什么叫“尽义务”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著名的“范畴律令”:“要这样做,永远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能够同时成为普遍制订法律的原则。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判断力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可以抱有什么希望康德给出的答案是:如果要真正能做到有道德,我就必须假设有上帝的存在,假设生命结束后并不是一切都结束了。
“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关心的问题还有人类精神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方式,包括人的美学鉴赏能力和幻想能力。
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1754年,康德发表了论文《论地球自转是否变化和地球是否要衰老》,对“宇宙不变论”大胆提出怀疑。
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
康德在书中指出:太阳系是由一团星云演变来的。
这团星云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天体在吸引力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引力使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形成较大的团块,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微粒最多,首先形成太阳。
外面微粒的运动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是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成为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转的微粒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绕太阳运转的行星。
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相似。
但是,但是由于当时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排斥,此理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长期被埋没。
直到1796年,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人们才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论,因而后人把此学说称为康德一拉普拉斯学说。
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学说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