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16.50 KB
- 文档页数:14
大型图书馆密集书库消防灭火系统应用的探讨以沈阳某大学图书馆消防系统为例,分析了图书馆的集中书库的消防特点和纸质档案的燃烧特性,介绍了高压细水雾和气体灭火的灭火特点,经对比分析确认了书库选择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作为消防系统的优势,并通过对机械排烟系统的防火机理分析,确认了设置了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集中书库不设置排烟系统的消防设计方案。
标签:图书馆密集书库;高压细水雾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机械排烟系统;消防设计沈阳某大学新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9997.0m2,图书馆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总高度23.4米,图书馆内馆内藏书190万册,设有阅览席3800座。
整个建筑设有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机械防排烟,火灾自动报警,干粉灭火器等消防系统。
但馆内的密集书库为纸品集中库房,且面积较大,所存档案对消防系统要求特别高,经过使用单位和档案管理系统专家多次考察论证,确定该馆采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作为主要消防灭火系统,并不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1 密集书库消防特点分析密集书库存有大量的纸质档案图书,都是易燃物品,且因存放集中、环境干燥,火灾危险性很高。
水对纸质图书损害较大,不宜采用自动喷洒灭火系统,应采用气体灭火或细水雾灭火。
集中纸质品可发生阴燃,阴燃没有气相火焰的产生,并且温度较低,燃烧速度很慢,不容易被发现,危险性很大。
由于库房内集中了大量纸质图书一旦燃烧,自身就能很快形成大火,如不能及时控制,很快就会引燃建筑物,继而引燃其他区域,形成大的火灾。
2 密集书库自动灭火方式的分析及确认2.1 高压细水雾灭火特点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用高压将水压从水雾喷头喷出,产生水滴直径极小的细水雾的。
因雾滴比表面积很大,容易气化,体积和质量极小,能长时间漂浮在空中。
因空间分布密集均匀,呈雾状,有利于水滴吸热,具有气相冷却高效吸热降温、隔绝氧气窒息灭火、阻隔热辐射、洗涤火场空气等特点。
灭火机理如下:(1)高压细水雾的汽化相变冷却效果好,能把火灾所释放的热量从火焰和热烟气中迅速带走,水的蒸发量越多,火焰和热烟气温度下降就越多。
火灾报警技术方案在满足消防规范的前提下,紧密结合本工程的不同功能,进行最合理的系统构成和设备配置,以达到方案最优,所提供的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的性能价格比最优,既能满足有关规范和建筑功能要求,又能节省投资;既能保证不改变现场的所有管路配置,又能达到优化组合。
得到理想的又符合工程实际状况的最佳方案。
以保证安全可靠。
一、方案设计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45-95(2001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X》JGJ/T1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X》GB50116-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X》GB50098-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及防火规X》GB50067-97二、设计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首先必须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以下简称《报警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适应智能建筑的特点,合理选配产品,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经济合理。
三、设计选型1、系统选型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X》将建筑物保护对象,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楼层显示器,作区域报警器使用,集中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装置,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结构图1-1所示。
根据火灾报警控制器机的选用,按建筑环境确定探测器选用智能型号或普通型,但在选择火灾控制器时要根据建筑的保护面积,确点控制点数,核定需几个回路,每回路有多少个地址点,如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多功能模块和消火栓按钮、警铃等设备。
还要考虑系统联动装置功能,操作介面直观,质量问量等情况。
图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结构图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的装置和电源组成的火灾报警系统,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自动或手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器件称为触发件,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如系统组成原理图2-1所示。
图1-1 火灾自动报警组成原理图2.1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感部分,是组成各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感觉器官”。
1 总则1.0.1 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报警区域 Alarm Zone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2.0.2 探测区域 Detection Zone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2.0.3 保护面积 Monitoring Area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2.0.4 安装间距 Spacing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2.0.5 保护半径 Monitoring Radius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2.0.6 区域报警系统 Local Alarm System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7 集中报警系统 Remote Alarm System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8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Control Center Alarm System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 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3.1 系统保护对象分级3.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 3.1.1 的规定。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的消防设计孙 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 150090)摘 要 介绍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消防设计,并阐述了设计中采用的新技术 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图书馆;消防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扫描定位喷水灭火系统中图分类号 TU8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08)01-0041-021 工程概述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位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区东北侧,南侧为文庙街,东隔马家沟与红旗大街相望,场地地势为西高东低,总用地面积22000m2,总建筑面积:50291 28m2(不包括闷顶部分3820 12m2);藏书量超过100万册。
主体建筑6层,局部5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33 302m,为一类高层。
地下一层:设备用房、阅览室、书库,其中设备用房战时为核6级二等人员掩蔽所,建筑面积1373 68m2,掩蔽面积1013 45m2;一层:书库、阅览室、展厅、各类档案库房;二层:主入口大厅、多功能学术演播厅、各类档案库房;三~五层:阅览室、各类档案库房;六层:普通阅览室、办公室。
2 消防2 1 消防用水量本工程建筑防火设计分类为一类高层,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
消防用水量见表1。
表1消防用水量消防系统设计用水量/(L s-1)火灾延续时间/h室外消火栓303室内消火栓303自动喷水301本建筑消防用水(包括火灾初期消防水量和水压),均由校区内消防管网提供压力和水量。
2 2 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所有场所均设消火栓灭火系统。
室内消火栓管道布置成环状,干管管径为DN150,每个立管管径为DN100。
消火栓箱采用铝合金箱SG16A65-J,箱内配DN65消火栓1个,栓口垂直墙面,长25m的DN65衬胶水龙带1条,DN19水枪1支,消防按钮和指示灯各1个。
消火栓箱的进水方向为下进水。
地下一至三层消火栓栓口采用孔径为22mm的不锈钢减压孔板减压。
图书馆智能消防报警系统设计学院名称电子信息学院专业班级电气121-122组员姓名阮超慧、黄伶伶、梅嘉伟、毛小迪指导教师肖质红2015年 6 月 23 日第1页目录1.绪论1.1 火灾及其分类 (3)1.2建筑火灾概述 (3)1.3.1建筑火灾知识 (3)1.3.2火灾的形成与发展 (3)2.1选题背景及意义 (4)2.2.1设计原理 (4)2.2.2设计要求及标准 (4)2.2.3设计方案 (5)3.1总结 (7)第2页第 1 章绪论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火,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火,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
正如传说中所说的那样,火是具备双重性格的“神”。
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
有时它是人类的朋友,有时却是人类的敌人。
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1.1 火灾及其分类火灾,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火灾不仅威胁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而且会引发爆炸等二次灾难性事故。
因此,我们要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将预防和扑救进行有机的结合,将预防放在首位,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同时应该加强消防队伍的建设,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做到及时、迅速、有效的扑灭火灾,将火灾带给人们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如木材、棉、麻、毛、纸张火灾等;(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柴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石蜡、沥青火灾等;(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烷烃、氢气等可燃气体火灾;(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锂、钠、钾、铝镁合金火灾等;(5)E类火灾,指带电火灾,是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电缆、家用电器等;(6)F类火灾,指烹饪器具内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等。
上述火灾的分类方法对防火和灭火,特别是选用灭火剂与灭火器材有指导性意义。
图书馆消防制度一、引言图书馆是一个公共场所,为了保障读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图书馆藏书的保护,制定一套完善的消防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图书馆消防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消防设施1. 火灾报警系统图书馆应配备可靠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感烟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图书馆应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火势。
喷水灭火系统应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灭火器图书馆各个区域应配备适量的灭火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灭火器应摆放在易于察觉和取用的位置,并且标有明确的使用说明。
4. 防烟排烟系统图书馆应配备防烟排烟系统,以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排除烟雾,保持疏散通道的畅通。
5. 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图书馆应设有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无阻。
出口和通道应标明明确的指示标志,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
三、消防演练和培训1. 消防演练图书馆应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以检验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的有效性。
演练应包括摹拟火灾情况,测试人员疏散的速度和效果,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2. 培训计划图书馆应制定消防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基本的火灾防范和应急处理知识。
培训内容包括火灾报警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的使用技巧、疏散逃生的步骤等。
四、火灾风险管理1. 定期巡查图书馆应定期进行火灾风险巡查,检查电气设备、照明设施、防火门窗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2. 火灾风险评估图书馆应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火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评估结果应记录并及时更新。
3. 火灾预防措施图书馆应制定火灾预防措施,包括禁止吸烟、禁止乱丢烟蒂、禁止使用明火等。
同时,应加强对电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
五、应急预案图书馆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疏散逃生指南、联系消防部门的电话号码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99 年 6 月 1 日目录1总则 (2)2术语 (2)3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 (2)4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4)5系统设计 (4)6消防控制室消防联动控制 (8)7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3)8火灾探测器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15)9系统供电 (17)10布线 (17)1总则1.1 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1 报警区域Alarm Zone 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2.2 探测区域Detection Zone 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2.3 保护面积Monitoring Area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
2.4 安装间距Spacing 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2.5 保护半径Monitoring Radius 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2.6 区域报警系统Local Alarm System 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7 集中报警系统Remote Alarm System 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图书馆消防实施方案一、前言。
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日常火灾风险较高。
为了保障图书馆内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图书馆建筑设施的完好,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消防实施方案,对于防范和应对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图书馆消防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图书馆的火灾防范和应对能力。
二、消防设施。
1. 火灾报警系统。
图书馆内应安装完善的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烟感应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设备,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通知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前来扑救。
2. 灭火器材。
图书馆内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包括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以便在初期火灾时进行扑救,防止火灾蔓延。
3. 疏散通道。
图书馆内应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并保持畅通。
同时,应在疏散通道处设置应急照明和标识,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引导人员快速疏散。
4. 消防水源。
图书馆周围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消防车辆能够顺利进入。
消防水源也应保持畅通,确保消防人员在扑救火灾时有足够的水源。
5. 定期检查维护。
图书馆应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完好性,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
三、消防演练。
1. 定期演练。
图书馆应定期组织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火灾防范和应对能力。
演练应包括火灾报警、疏散逃生、灭火器使用等环节。
2. 演练内容。
演练内容应包括火灾报警后的疏散流程、疏散通道的使用、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等,以提高师生员工在火灾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3. 演练记录。
每次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情况进行记录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演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消防知识宣传。
1. 定期宣传。
图书馆应定期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活动,包括发放宣传资料、组织消防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知识普及。
宣传内容应涵盖火灾的危害性、火灾预防知识、火灾应急处理方法等,使师生员工了解火灾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3. 演练结合宣传。
宣传活动可以结合消防演练进行,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知识掌握程度。
《⽕灾⾃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 2013 (⼗⼀)《⽕灾⾃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 2013 (⼗⼀)12 典型场所的⽕灾⾃动报警系统12.1 道路隧道12.1.1城市道路隧道、特长双向公路隧道和道路中的⽔底隧道,应同时采⽤线型光纤感温⽕灾探测器和点型红外⽕焰探测器(或图像型⽕灾探测器);其他公路隧道应采⽤线型光纤感温⽕灾探测器或点型红外⽕焰探测器。
条⽂说明】12.1.1 本条给出了不同类别道路隧道⽕灾探测器的选型原则。
本条中列出的城市道路隧【条⽂说明道、特长双向公路隧道和道路中的⽔底隧道等车流量都⽐较⼤,疏散与救援都⽐较困难,这些场所⼀旦发⽣⽕灾没有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很容易造成⼤量车辆涌进隧道、⽆法疏散的局⾯。
因此,采⽤探测两种及以上⽕灾参数的探测器,有助于尽早发现⽕灾。
其他类型的道路隧道内由于车流量不⼤,只要在发⽣⽕灾时有相应措施警告其他车辆不再继续进⼊隧道,并能及时通知消防队即可,这样既能达到使⽤效果,也能节约资⾦。
根据实体试验结果和对隧道⽕灾成功探测的统计结果,线型光栅光纤感温⽕灾探测器在隧道中虽然报警时间不是最早,但没有漏报。
⾃从线型光栅光纤感温⽕灾探测器在隧道中安装使⽤后,有⼏条隧道发⽣了⽕灾,探测器都及时发出了报警信号。
选择点型⽕焰探测器时,考虑到探测器受污染后响应灵敏度的降低,在设计时,探测器的保护距离宜不⼤于探测器标称距离的 80% ,并应在设计⽂件中标注维护要求。
12.1.2 线型光纤感温⽕灾探测器应设置在车道顶部距顶棚 100mm~200mm ,线型光栅光纤感温⽕灾探测器的光栅间距不应⼤于 10m ;每根分布式线型光纤⽕灾探测器和线型光栅光纤感温⽕灾探测保护车道的数量不应超过 2 条,点型红外⽕焰探测器或图像型⽕灾探测器应设置在⾏车道侧⾯墙上距⾏车道地⾯⾼度2.7m~3.5m ,并应保证⽆探测盲区;在⾏车道两侧设置时,探测器应交错设置。
条⽂说明】12.1.2 本条规定的数据都是根据实体试验结果和实际安装并有效报警的使⽤结果得出的。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建筑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加。
火灾是建筑物内部最常见的灾害之一,以其破坏力大、发展迅猛而备受关注。
为了及时发现火灾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救,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如公共场所、住宅区、商业楼宇等。
本文将探讨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关键技术。
一、系统设计原理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是通过感应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个主要部分协同工作,实现自动报警、联动控制和展示监控的一种综合安全系统。
其基本原理如下:1. 感应器:感应器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监测周围环境中的火灾、烟雾、温度等异常信号,并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控制器中。
2. 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处理中心,接收感应器传来的信号后,通过逻辑分析判断是否发生火灾,并根据预设的安全规则执行相应的控制策略。
3. 执行器:执行器是系统的输出端,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启动喷淋装置、关闭通风设备、开启紧急出口等。
以上三个部分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协作,实现了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二、关键技术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火灾感应技术:火灾的及时感应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采用可靠的感应器可以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感应器包括烟雾感应器、温度感应器、红外感应器等。
这些感应器能够及早发现火灾迹象,为后续的报警和控制提供准确的依据。
2. 无线传输技术:在现代建筑物中,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可以极大地方便系统的安装与维护。
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需要进行复杂的布线,不仅成本高,而且工程量大。
而无线传输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信号传输,避免了布线带来的繁琐过程。
此外,无线传输技术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便于后期的升级与扩展。
3. 数据处理技术: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图书馆消防系统设置与使用随着人们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担着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
然而,由于大量纸质书籍和人流密集,图书馆面临着较高的火灾风险。
为了保护读者和图书馆收藏的珍贵文献,科学合理地设置和使用消防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一、消防系统的设置1. 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是图书馆消防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通过感烟、感温、感光等传感器,能够及时监测到火灾发生的迹象,并发出警报。
在图书馆内部的每个楼层和关键区域,应安装可靠的火灾报警设备。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图书馆消防系统的主要灭火手段之一。
它通过感烟或者热源传感器自动检测火灾,并在发生火灾时启动喷洒水源。
根据图书馆内不同区域的特点,合理布置喷水灭火设备,确保火灾能够及时得到控制。
3. 气体灭火系统由于灭火过程中使用的水可能对图书和文献造成严重损坏,气体灭火系统成为了图书馆更加优先考虑的灭火手段。
通过释放灭火气体,如二氧化碳(CO2)或惰性气体,将消防区域内的氧浓度降低,达到灭火的目的。
但在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时,需要充分考虑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和通风情况,避免由于气体泄漏而对人员造成不安全。
4. 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系统在设置消防系统时,应合理划定紧急疏散通道,并保证其通畅可靠。
紧急疏散通道应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出口标志和疏散指示标志,以便在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应急照明系统也是图书馆消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以便人员能够准确找到疏散通道。
二、消防系统的使用1. 日常巡查和维护图书馆消防系统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日常的巡查和维护。
工作人员应每天对火灾报警系统、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对于紧急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等设施也要进行定期检测和保养。
2. 防止误报与防火控制为了避免火灾系统的误报,图书馆应确保室内环境通风良好,减少烟雾产生和积累的可能性,以及减少干扰报警设备的因素。
图书馆消防系统设置与使用图书馆是学习、阅读、研究的场所,承载着大量珍贵的知识和文化遗产。
为了确保图书馆内的人员和藏书的安全,消防系统的设置与正确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图书馆消防系统的设置和使用进行探讨。
一、消防系统的设置1.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图书馆消防系统中的自动火灾报警系统是最基本的防火设施之一。
通过在各个区域设置烟感和温感探测器,一旦有烟雾或温度异常,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并启动灭火装置。
2.灭火系统除了自动火灾报警系统外,图书馆还需要配备灭火系统,如喷淋系统、雾化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火灾爆发的情况下迅速灭火,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保护图书馆内的人员和财产安全。
3.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图书馆内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和应急照明设施对于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疏散至关重要。
应当确保通道畅通无阻,照明设施正常运转,方便人员快速有序地撤离。
二、消防系统的使用1.定期检查维护图书馆消防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各个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周期对系统进行检测,及时更换或修理损坏的部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员工培训图书馆的员工需要定期接受消防知识培训,了解消防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在火灾发生时,员工能够迅速冷静地采取正确的逃生和灭火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
3.严禁私拉乱接为了确保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图书馆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擅自更改设备设置或关闭系统。
任何对消防系统的改动都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和批准,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总结图书馆消防系统的设置与使用是保障图书馆安全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了防火工作,才能更好地保护图书馆内的人员和文献资源。
希望各个图书馆能够重视消防系统的设置和使用,确保图书馆的安全稳定运行。
某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实例分析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和自动化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电器产品和设备在生活中被广泛利用,电气火灾的出现频率也渐渐增加。
在“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今天,通过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建筑物内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十分必要。
本文阐述了某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蕉门河畔。
本工程地上4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20米,总建筑面积约为26000平方米,地上约为10000平方米,地下约为16000平方米。
总藏书量90万册。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本项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
2.1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2.1.1 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感觉器官”,它的作用是监视环境中有没有火灾的发生。
一旦有了火情,就将火灾的特征物理量,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强等转换成电信号,并立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
本图书馆项目的地下车库、强弱电间、电梯厅及前室、空调机房、报告厅、会议室、阅读区等,选用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本图书馆项目的厨房、发电机房等,选用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2.1.2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一个设备类型,当发生火灾时,在火灾探测器没有探测到火灾的时候,人员手动按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报告火灾信号。
正常情况下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报警时,火灾发生的几率比火灾探测器要大的多。
本图书馆项目在各楼层公共活动场所出入口、疏散楼梯出入口、电梯厅或其他主要通道等经常有人通过的地方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根据GB50116-2013《火规》6.3.1条规范,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0m。
2.1.3 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心脏,是火灾报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1 总则1.0.1 为了合理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报警区域 Alarm Zone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警戒范围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的单元。
2.0.2 探测区域 Detection Zone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
2.0.3 保护面积 Monitoring Area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面积2.0.4 安装间距 Spacing两个相邻火灾探测器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2.0.5 保护半径 Monitoring Radius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2.0.6 区域报警系统 Local Alarm System由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简单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7 集中报警系统 Remote Alarm System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2.0.8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Control Center Alarm System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 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及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3.1 系统保护对象分级3.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并宜符合表 3.1.1 的规定。
某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实例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某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实例,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详细描述了系统架构设计、传感器布置与联动控制、报警信号处理与传输等方面的内容。
然后通过系统可靠性分析和系统应用案例展示了系统的实际效果。
最后对设计进行总结,列举了系统的优缺点,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对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践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提高图书馆火灾防范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实例分析,系统架构,传感器布置,联动控制,报警信号处理,传输,可靠性分析,应用案例,设计总结,优缺点,未来发展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图书馆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场所,为了保障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必须安装有效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误报率高、故障频繁等。
如何设计一套稳定可靠的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新技术也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通过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误报率,提高对火灾的检测和响应速度。
对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围绕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进行实例分析,探讨系统架构设计、传感器布置与联动控制、报警信号处理与传输等关键技术,旨在为提高图书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都造成严重影响。
图书馆作为人们学习、阅读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其火灾风险也不可忽视。
设计一套高效可靠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于保障图书馆内的人员安全和图书馆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到火灾发生的情况,及时发出警报,帮助人员尽快疏散到安全区域,并通知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救援。
建筑自动消防系统设计说明书题目教学楼3区1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学院(部)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28040502学生姓名李琛学号280405010512月22日至12 月28日共1周指导教师(签字) 郎禄平系主任(签字)2008 年12 月28日目录任务书 (2)一、设计概况 (5)二、系统设计 (5)A、系统设计原理 (5)B、智能二总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C、火警电话和疏导照明系统设计 (9)D、火灾紧急广播系统设计 (10)三、智能二总线火灾自动报警和紧急广播系统平面设计图(附图)四、智能二总线火灾自动报警和紧急广播系统图 (11)五、元件明细表 (13)六、结束语 (13)七、参考资料 (13)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教学楼3区1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学院(部)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28040501~02学生姓名学号1月15日至12 月21日共1周指导教师(签字) 郎禄平系主任(签字)2008 年12 月5 日一.设计概况:此设计是针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仙林校区图书馆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该楼包括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收藏室,借阅室,服务大厅,卫生间等。
其中收藏室放有贵重资料,电子阅览室放有大量电气设备,其它教室放有大量图书。
而且该图书馆作为本校的主楼,楼内来往人员较多,是人数较密集的区域,所以一定要做好防火工作,保证人身安全。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可知该图书馆为一类建筑,防火等级为一级。
图书馆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集火灾报警于一体,通过设置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警电话等达到火灾报警的目的,然后通过设置的消防广播扬声器通报火灾情况,并通过疏散指示灯和应急照明灯指示人员疏散。
系统的设计依据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二.系统设计A. 系统的工作原理安装在保护区的探测器不断的向所监视的现场发出巡测信号,监视现场的烟雾浓度等,并不断反馈给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的信号与内存的正常整定值比较、判断确定火灾。
当火灾发生时,发出声光报警,显示烟雾浓度,显示火灾房号的地址编码,并打印报警时间、地址等。
同时向火灾现场发出警铃报警,在火灾发生楼层的上下相邻层或火灾区域的相邻区域也同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显示火灾区域。
各应急疏散指示灯亮,指明疏散方向。
如图所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图: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由火灾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火灾紧急广播系统,火警电话系统和疏散诱导照明系统组成。
教学楼3区1层采用智能二总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模块是系统的套配装置也是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的接口。
本系统用到的模块有隔离模块和监视模块。
本系统将采用微机监控的智能二总线系统,采用树枝型接线。
如下图所示1.探测区域及探测器选择在选择探测器时,其原则是极早发现和报告火情,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样就要正确地选择探测器,以适应监视现场的环境条件,避免由于环境条件的影响而造成漏报和误报。
探测区域按独立房间划分,每个房间为一个探测区域,并且考虑梁高的影响。
按房间高度、面积、使用功能及场所内可燃物的特点选择探测器:大厅、办公室和教室多为木质等固体可燃物材料,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雾,故在大厅、教室和办公室选择感烟探测器;计算机放则多为电气火灾,故选择感温探测器。
不同的探测区域选择不同灵敏度的探测器是为了提高火灾报警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2.探测器布置下面分区域布置: ⑴大厅:a.确定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及保护半径:在火灾探测器的适用安装高度范围内,一个探测器的有效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除了受房间高度的影响外,还受屋顶结构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顶棚高度范围内,顶棚越高,或顶棚坡度越大,其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都有一定增加。
保护半径R 是指以火灾探测器为圆心,能够有效探测的最大水平距离。
而保护面积,是指一只探测器在规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能够有效探测的地面面积,即以R 为半径的圆的水平面内接正四边形面积来表示。
大厅分一个防火区,不考虑大厅柱子的影响,大厅前半区长21.4m ,宽18.4m 。
保护面积S=18.4*21.4=393.762m >802m ,H<62m查表得探测器最大保护面积A=60,修正系数k=0.9。
由于大厅内没有高度超过200mm 的梁,所以不用考虑梁高的影响。
b.探测器数目的计算: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N ≥S/(K*A )式中:N ——探测器数量(只),N 应取整数;S ——该探测区域面积(m 2); A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 2);K ——修正系数,该综合楼为一级保护对象,宜取0.8~0.9,在这里取0.9。
故探测器的个数N=S/(K*A )=393.76/(0.9*60)=7.29,取8个,布置图如下a=21.4/3=7.13m ,1a =(21.4-7.13*2)/2=3.57m b=18.4/3=6.13m ,1b =(18.4-6.13*2)/2=3.07m此处由于房间特殊结构要求,取4mc.校验:对于探测器的布置需进行相关校验,校验要求如不满足,需对探测器重新进行布置,直到校验要求满足为止① ab=7.13*6.13=43.712m < kA=542m ,满足要求;② 实际最大保护半径r =√a 2+b 2=3.71m<最大有效保护半径R=5.20m ,满足要求; ③ 通过查书上的感烟、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极限曲线,可知探测器的安装间距a 、b 的选择范围在3.5~12m 之间,故由a 、b 取值可得,均为超过这一范围,满足要求; ⑵ 办公室一共有五个一样的办公室1.2.3.4.5,以办公室1为例.根据房间高h=4m ,以及房间内可燃物的燃烧性质,选择感烟探测器。
由h=4m<12m ,S=5.2*4=20.8m 2<80 m 2,房间为平顶,查表可知,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80 m 2,保护半径R=6.7m 。
取修正系数k=0.9,由于kA=72 m 2>S=20.8m ,所以选用一只感烟传感器即可。
感烟传感器的实际最大保护半径r=√5.22+42=6.56m<R ,且其到相邻墙壁的距离均不小于0.5m ,故满足要求。
所以在办公室中选用一只感烟探测器,安装在房间的几何中心位置。
⑶计算机房长8m ,宽5.2m ,S=8*5.2=41.62m >302m ,取修正系数k=0.9,H<8m 。
查表得感温探测器保护面积A=202m ,kA=182m ,所以探测器个数n=S/kA=41.6/18=2.31,取四只,布置图如图所示。
a=8/2=4m , 1a =(8-4*1)/2=2mb=5.2/2=2.6m 1b =(5.2-2.6*1)/2=1.3m 校验:ab=4*2.6=10.42m <kA=182m有效保护半径m 32k ==AR实际最大保护半径r=√22+1.32=2.3m <R=3m 故设计满足要求。
⑷ 走廊:走廊长16m ,宽1.8m ,H<6m,选择感烟探测器,查表得A=802m ,R=6.7m ,k=0.9,据计算,探测器n=S/kA=28.8/72=0.4,取1个,但是实际最大保护半径r=√82+0.92=8.05m ,故不满足要求,取两只,布置如图a=8m ,1a =4m b=1b =0.9m故校验:ab=7.22m < kA=722m实际最大保护半径r=1.4b a 2121=+m <m 62k ==AR设计满足要求。
C.火警电话和疏导照明系统设计(1) 火警电话的布置:消防控制室设置对内联系、对外报警的电话是我国目前阶段的主要的消防通信手段。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也就是说不能利用一般电话线路代替消防专用电话线路,应独立布线。
根据规范要求,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
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 。
大厅靠近出口,不考虑安装消防电话。
其他每个房间考虑按一部消防电话。
在教学楼3区1层两端各设一部火警电话,安装高度为1.5米。
在走廊里设计安装疏散指示灯,以及应急用照明灯,走廊长16m,宽1.8m,设计安装两个疏散指示灯。
针对人群进出的不同方向,在大厅的四面均安上疏散指示灯,且应安装应急照明灯。
(2)疏散诱导照明的设计建筑物内的人员密度大,一旦发生火灾或某些人为事故时,室内动力照明线路可能被烧毁,为了避免线路短路而使事故扩大,必须人为切断部分电源线路,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应急照明系统来保证建筑物内的正常照明。
所谓应急照明,是指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供事故情况下使用的照明,主要包括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诱导照明三种。
应急照明中的疏散照明灯具(出口指向标志灯)应兼顾照亮通道的任务,因此,国际照度委员会CIE-49号技术文件推荐,通道中心线地面水平照度为0.2—1lx,照度均匀度不超过1/40。
我国规定确保地面照度在0.5lx,一般设计要求不小于1lx。
在此设计中,楼道两边错开各设置一个疏散诱导指示灯,大厅东西两面墙上各设置两个疏散诱导指示灯。
具体布置图详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平面图。
参照国家《安全标志》(GB2894-82)中一般提示标志的规定,根据观察距离确定矩形标志灯具的灯面图形尺寸为:/100b==l b2.5式中L--最大视距,l --图形长边,b--图形短边根据计算得,走廊安装2个疏散指示灯。
(4)手动报警按钮设计:手动报警按钮设计原则:③主要通道等经常有人通过的地方;①大厅、过厅、主要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②餐厅、多功能厅等处的主要出入口;④各楼层的电梯间、电梯前室。
⑤从一个防火分区到邻近的一个手动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25m。
因此在走廊的一边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大厅的东西两面的墙上各设一个手动报警按钮。
D.火灾应急广播警报器的布置火灾发生后,为了便于组织人员的安全疏散和通知有关救灾的事项,对本层楼设置火灾事故广播系统。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内扬声器应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 W ,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m 。
走道内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m 。
火灾应急广播系统主要由传声器、扩音机、警报器等组成,并且在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对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的监控装置,另外还应具有遥控开启扩音机和采用传声器播音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