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43.36 KB
- 文档页数:12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广韵》61平声韵: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二、《广韵》34入声韵: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半舌:来半齿:日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幽觉唇音:帮滂并明微物文脂质真歌月寒缉侵叶谈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章昌商戎十、十三辙韵目表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3、只有一四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4、只有二三等的:知彻澄娘照穿床审5、只有三四等的:喻(三等云,四等余)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7、只有四等的:邪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1、一等: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2、一三等:东戈(2)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4、二三等:麻庚(2)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宕:阳唐效:萧宵肴豪曾:蒸登假:麻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其中:有开无合共四摄:效流深江有合无开共二摄:遇通开合都有共10摄。
汉语音韵学常识汉语音韵学常识一,音韵学概述1,音韵学的基本内容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
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
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
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
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2,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声母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2)五音,七音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3)反切是一种传统的标音方法,较之譬况,读若,直音是较为科学的标音法。
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
”(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
”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
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反切是两字配合起来切出一个汉字的读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
黄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
谈谈音韵学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
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2、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哪四个时期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3、什么是等韵学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
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
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
4、音韵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5、什么叫声母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6、三十六字母是哪些五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唇音重唇音帮p 滂pÁ並b 明m轻唇音非pf 敷pfÁ奉bv 微M舌音舌头端t 透tÁ定d 泥n舌上知¦彻Á¦澄¥娘¤齿音齿头精ts 清tsÁ从dz 心s 邪z 正齿照tS 穿tÁS床dZ 审S 禅Z牙音见k 溪kÁ群g 疑N喉音影O 喻j 晓x 匣Ä半舌音来l半齿音日ü¤7、什么是五音、七音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广韵》61平声韵: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二、《广韵》34入声韵: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半舌:来半齿:日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幽觉唇音:帮滂并明微物文脂质真歌月寒缉侵叶谈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章昌商戎十、十三辙韵目表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注:加[]的韵目指的是该韵在此部,但是该字并不在此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3、只有一四等的: 端透定泥精清从心4、只有二三等的: 知彻澄娘照穿床审5、只有三四等的: 喻(三等云,四等余)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7、只有四等的:邪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1、一等: 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2、一三等:东戈(2)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4、二三等:麻庚(2)5、三等: 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6、四等: 齐先萧青幽添(6)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宕:阳唐效:萧宵肴豪曾:蒸登假:麻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其中:有开无合共四摄:效流深江有合无开共二摄:遇通开合都有共10摄。
音韵学资料(一)概述一、音韵结构二、声母1、36字母2、五音、七音、九音传统音韵学有“五音、七音、九音”之名,是从声母发音部位来分类的旧名称。
所谓“五音”,就是指“唇、舌、齿、牙、喉”五个发音部位,加上“半舌音、半齿音”,就是所谓“七音”,再将唇音分为重唇音、轻唇音,将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将齿音分为齿头音、。
古人缺乏科学的语音学理论,声母发音部位很难得到准确的表述与解释,“五音、七音、九音”之说难免有含混不清和不合理的地方,甚至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和音乐中的音阶“宫、商、角、徵、羽”来比附发音部位。
3、清浊传统音韵学“清、浊”的概念也有指韵方面的,但主要是从声母的发音方法来作分辨的。
清浊的区别主要在于声带的颤动与否,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就是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就是清音。
传统音韵学上,声母“清、浊”的概念也不是单一的,一般说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韵镜》以“清”与“次清”相对,以“浊”与“清浊(次浊)”相对,则狭义的“清”是指“全清”,“浊”是指“全浊”。
而广义的“清”是包括“全清、次清”的,广义的“浊”是包括“全浊、次浊”的。
三、韵母1、“韵”及有关概念韵母:韵母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组成。
韵:韵腹、韵尾、声调韵目:古代韵书中韵的标目,是韵的代表字,也就是韵的名称。
韵类:在传统音韵学中,“声类”是反切上类的分类,“韵类”就是反切下字的分类。
反切下字代表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
“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的概念。
韵部:声调不同,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即韵基相同)的,是同一个韵部。
韵摄:“摄”是有关韵的最大的概念。
等韵学家把《广韵》206韵中韵尾相同、韵腹接近的韵归为一类,称为韵摄,把206韵归并为16摄。
从音理上看,同韵摄的各韵主要元音应相近,音节结构有共同之处,尤其是有辅音韵尾时韵尾应相同。
2、两呼和四呼一般认为,明代以前只有开、合两呼。
凡韵头是[u]或者以[u]作为主要元音的叫做“合口呼”,反之,凡韵头不是[u]或者以[u]作为主要元音的就叫做“开口呼”。
音韵学基础知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广韵》61平声韵: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二、《广韵》34入声韵: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半舌:来半齿:日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幽觉唇音:帮滂并明微物文脂质真歌月寒缉侵叶谈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章昌商戎十、十三辙韵目表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3、只有一四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4、只有二三等的:知彻澄娘照穿床审5、只有三四等的:喻(三等云,四等余)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7、只有四等的:邪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1、一等: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2、一三等:东戈(2)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4、二三等:麻庚(2)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宕:阳唐效:萧宵肴豪曾:蒸登假:麻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其中:有开无合共四摄:效流深江有合无开共二摄:遇通开合都有共10摄。
音韵学常识音韵学常识一、概述1、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学”。
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门类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
2、音韵学的研究对象我们今天研究古代语音,只能根据单个汉字在历史时期的不同读音,进而了解语音的历史变化。
3、古音韵的历史分期(1)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时的语音,以《诗经》音为代表。
(2)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代语音,以《切韵》为代表。
(3)近古时期:元明清时的语音,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代表。
4、音韵学的功用(1)对古代汉语的意义A、明语法:音韵学上的“破读”和“如字”术语,实际上就是指通过语音屈折变化以表现不同的词性或词义。
如,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破读/读破:“yì,动词,‘穿(衣)’;guàn,动词,‘戴(帽子)’”。
如字:“yī,名词,‘衣服’;guān,名词,‘帽子’”。
连绵词——因声求义:a、“望洋兴叹”,《论衡·骨相》:“武帝望阳”,《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
解释有“望视太阳、望着海洋、仰视貌、远视貌”的意思,类推:“望×兴叹”,如“望书兴叹”、“望题兴叹”。
迭韵连绵词,“望洋:望羊、望阳、望佯、盳洋”——仰视的样子/迷惘直视的样子。
b、“犹豫”,解释1:犹是犬名。
人将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还,至于终日。
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称犹豫(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
解释2:犹是犬名,每闻人声,即豫上树,久之复下,故曰犹豫。
双声连绵词,“犹豫:犹与、犹预、由豫、犹夷、由夷”——拿不定主意。
c、“贪婪”,至秦则不然,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天下也(《汉书·董仲舒传》)。
解释1:狼性皆贪,故谓贪为贪狼也(颜师古注)。
迭韵连绵词,“贪婪:贪狼、贪惏”——不知足。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反切与韵书(一)古代注音方法:先秦时期,“士”们还没有意识到汉语音韵的特征,还不能把构成汉语音韵的基本要素—声、韵、调剖析开来。
汉语音韵的研究在汉代开始萌芽。
宋·郑樵在《通志·七音略》里批评他们:“汉儒知以说文解字,而不知有‘子’、‘母’,生字为母,从字为子,子母不分,所以失造字之旨” 。
◇古代注音方法:当时的学者对汉字的注音常采用一些粗疏的方法,主要有:1.直音:是借用音同的通晓字直接加以注音。
如《左传》:“次于陘”。
《经典释文》注“陘,音邢”2.读若:主要是借用音近的文字加以注音。
如《说文》:“趹,读若決水之決。
”3.譬况:是在借用音近的文字注音的基础之上,再加以文字说明。
如《吕氏春秋·慎行篇》:“崔纾之子,相与私闀。
”高诱注:“闀,读近鸿,缓气言之。
”又如《释名释天》:“风,兖司豫冀横口合唇言之,…氾也;青徐言凤,蹙口开唇推气言之,…放也,。
”4.反切:反切的产生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直接关系。
受梵文的影响,魏晋学者终于懂得把汉字字音拆分为“声”、“韵”两部分,分别取两个与声韵相同的汉字加以标音。
反切上字代表声母,反切下字代表韵母。
反切注音方法无疑是当时最为先进的注音方法,它的产生为汉语音韵学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辨析声韵调的发音及其类别的重要依据。
何谓反切?“音韵展转相协谓之反,亦作翻;两字相摩以成声韵谓之切,其实一也.”如:红, 胡笼切攀, 普班切劝, 去愿切唐, 徒郎切刊, 苦寒切毁, 许委切音韵学基础知识(二)韵书简述:韵书,是汉魏以后,继反切注音法出现之后产生的一种字书。
它的编排体例是:凡同一韵的字收集在一起,用反切注音,并注明字义,再按照“韵”的先后排列,取其中一个代表字作为韵目。
以《广韵》东韵为例:东,东方也。
…德红切。
十七。
菄鸫倲蝀……同,齐也。
…徒红切。
四十五。
……古代韵书,本来是为方便写作诗文而编录。
由于它是当时汉字实际语音的书面描写,真实地保留了汉字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语音面貌,因而韵书又成为研究古代实际语音的重要工具。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汉语音韵结构特点学习音韵学,首先要分析汉字的字音,要了解汉语音韵结构特点。
使用拼音文字的印欧语言,分析语音一般以音素为分析单位。
汉字的语音分析以音节为单位。
什麽叫音节呢?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写下来也就是一个字,所以汉字是文字单位,也是语音单位。
特殊:有时有的词有轻音或儿化.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一般是把每个字音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做“声”,後一部分叫做“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贯穿在整个字音上的,那就是音高,即字调。
一个字音一般都可以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语音学上,韵头又叫介音,韵腹也称主要元音,韵尾指收音。
汉字字音结构有八种情况。
从这八种情况可以看出以下特点:第一,每一个字音最多只能缺少三个成分;第二,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是每个字音必备的成分,不可缺少;第三,声母、韵头和韵尾,并不是每个字音非有不可的成分。
汉语音韵学上没有声母称作零声母。
(语言学上看成一个音位)这三点是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第二节反切“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也是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已有科学的认识。
古代直行书写,反切的两个字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反切的基本原理: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
反切上字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简称为切下字,“?”称为被切字。
反切的原理跟拼音基本相同。
但是反切的拼音方法跟拼音文字(音素文字)的拼音方法不一样.早期反切用字都是任意的,只要与被切字同声母的字都可以拿来作切上字,只要与被切字同韵母的都可以拿来作切下字。
反切注音在汉字的注音法上是一大进步。
因为在汉魏以前,汉字注音一般都是采取打比方的方法,叫做“譬况”。
如《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
”东汉高诱注:‘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如《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
”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这种打比方的注音方法不准确。
汉语音韵学常识一,音韵学概述1,音韵学的基本内容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
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
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
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
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2,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声母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2)五音,七音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3)反切是一种传统的标音方法,较之譬况,读若,直音是较为科学的标音法。
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
”(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
”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
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反切是两字配合起来切出一个汉字的读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
黄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
第一节音韵学概述一、音韵学的内容(1)什么音韵学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门类,是研究汉语语音古今沿革的一门学科,它对各时期汉语音系进行音类的分析和音值的构拟。
(2)音韵学的研究对象。
古人己经作古,今天研究古音,只能根据汉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读音来研究汉语语音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而了解语音的历史变化。
(3)古音韵的历史分期:大致可为四个时期:a、上古时期先秦两汉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称为古音学。
b、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陆发言的《切韵》音系为代表,陆书只存残卷,现存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广韵》保存了它的原貌,称为今音学。
c、近古时期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代表,它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
d、现代时期现代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在宋元时期,有些音韵学者以图表的形式分析韵书中的反切,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形成一门学科,称为等韵学。
如《韵镜》、《七音略》等。
(4)古今语音研究的异同:共同点,都是以语音为研究对象,且古代的语音是现代语音的源头,对语音的分析都要从结构构成入手。
不同点,一是目的不同,现代的语音研究是为了审音、正音、规范语音等;古代音韵的研究是为了解决阅读古书的问题,如古音通假、古书的读音、假借、诗词格律等。
二是研究材料不同,现代有活着的口语材料,古代只有间接的材料,如韵书、韵文、注音等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间接的。
三是研究方法不同,现代以平面描写为主,古代则更注重纵向表述,古今对比等。
(5)音韵学的功用笫一、为了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例如:“家、见、间、解”等字在有些方言中读“g”声母,古代的四声与现代汉语四声为何不同?第二、便于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更加规范化;例如:异读词审音问题,缔(di)(ti)二音,《广韵》属霁韵,与弟、第、递同,故读(di);械(xie)(gai)二音,《广韵》胡介切,属于匣母,齐齿呼,应读细音;疾有阳平、去声二音,《广韵》秦悉切,属于全浊从母,入声当读阳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正是根据古今音变规律进行审读的。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广韵》61 平声韵: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二、《广韵》34 入声韵: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 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r 1 ^*7*齿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半舌:来、[/ r1—半齿:日六、王力上古29 韵部:七、王力上古32 声母: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幽觉唇音:帮滂并明微物文脂质真歌月寒缉侵叶谈八、《中原音韵》19 韵部表: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尤侯侵寻监咸廉纤九、《中原音韵》25 声母表: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章昌商戎庚青十、十三辙韵目表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注:加[]的韵目指的是该韵在此部,但是该字并不在此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2、只有一二四等的:3、只有一四等的:4、只有二三等的:5、只有三四等端透定泥精清从心知彻澄娘照穿床审喻(三等云,四等余)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7、只有四等的: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1、一等:冬模泰灰哈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2、一三等:东戈(2)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4、二三等:麻庚(2)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止遇果宕曾流支脂之微鱼虞模歌戈阳唐蒸登蟹:齐佳皆灰哈祭泰夬废臻:真谆臻文欣魂痕山:元寒桓删山先仙效:萧宵肴豪假:麻尤侯幽深:侵梗:庚耕清青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精品文档 8、 第八部(耕)9、 第九部(蒸)[江永:侵谈分部;王念孙:缉部独立,叶部独立(盍)十九、顾炎武离析《唐韵》12部表(一) 、舒声:支麻庚尤(举平以赅上去)(二) 、入声:屋沃觉药铎麦昔锡(均收-k 尾)二十、段玉裁古韵六类十七部表1^一、从普通话语音推断古入声字:1、 b 、d 、g 、z 、j 、zh 六声母的阳平字:白达格卒截直2、 f a 、fo 音节的字:法佛3、 d 、t 、n 、I 、z 、c 、s 拼e 韵母的字:德特诺落泽测塞4、 z h 、ch 、sh 、r 拼uo 韵母的字:桌戳硕若 其中:有开无合共四摄:效 流深江有合无开共二摄:遇通开合都有共10摄。
十五、中古轻唇十韵系表:东三 钟微虞废文元阳尤凡十六、《广韵》重纽八韵系表:支 脂 祭真仙 宵侵盐十七、李方桂的谐声说(一) 、上古发音部位相同的塞音可以互谐。
1、 舌根塞音可以互谐,也有与喉音(影、晓)互谐之例,不常与鼻音(疑)谐。
2、 舌尖塞音互谐,不常跟鼻音(泥)谐,也不跟舌尖塞擦音或擦音谐。
3、 唇塞音互谐,不常跟鼻音(明)谐。
十八、顾炎武古韵十部及后来诸家的修正(黑体四部为定论)1、 2、 3、 4、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陈) (脂) (鱼) (真)[王念孙、孔广森:冬东分部 ][段玉裁:支脂之分部;王力:脂微分部;王念孙:质部独立(至) 鱼侯分部;段玉裁:侯部独立;王念孙:侯部有入声 真元分部;段玉裁:真文分部;王念孙:月部独立 :幽宵分部];章太炎:物部独立(队)] [江永: [江永:10、第十部(侵)5、b、p、m、d、t、n、I拼ie韵母的字:别撇灭蝶帖捏列6、[ye]韵母的字除“嗟、瘸、靴、些”外都是入声字:虐缺7、g、k、h、z、s拼ei韵母的字:给剋黑贼塞8、一些开尾韵的字有文白两读,文读开尾韵,白读[i]尾或[u]尾,为入声:色择脉落二十二、上古音研究概况近年来上古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简述如下:一、上古音研究著述概要(一)外国学者的研究1、[美]薛斯勒《早周汉语字典》,概括了他1974年以来系列论文的观点,主要论证了二等韵有-r-、四等有-l-、来母为r而喻四为I、歌脂微收-l及前后缀问题。
所论l至汉变甚有见地,但四等有-l-介音证据不足。
2、斯塔罗斯金《古代汉语音系的构拟》。
他从库克钦语言比较中独立得出的三等古为短元音、一二四等为长元音等观点,与郑张尚芳不谋而合。
他吸收罗杰瑞原始闽语的构拟,所拟全、次浊音声母都分送气、不送气两套,比较复杂。
3、白一平《汉语上古音手册》。
白氏汲取其师包拟古的学说又有独创,并吸取其他多家新成果,提出重纽三等带rj 介音的意见。
此书近年在海外影响甚巨。
(二)海外华人学者的著述1、李方桂《上古音研究》,论证了只出现于三等的声母(如:群禅日非敷奉微)皆后起;有成套的清鼻流音hN,二等有-r-介音,三等j四等i介音等,融合新旧成果,建立了一个四兀音、三复兀音的拟音系统。
2、张琨、张谢蓓蒂《汉语音韵史论文集》,强调古音研究中要注意方言差异。
3、余廼永《上古音系研究》以金文为主要材料研究上古音,建立了一个五元音体系。
4、梅祖麟《中古汉语的声调与上声的起源》等论文,主要论证了奥德里古、蒲立本的去声为-s、上声来自的理论。
5、周法高《论上古音》《论上古音和切韵音》《上古汉语和汉藏语》等论文,后合编为《中国音韵学论文集》(三)国内学者的研究1、郑张尚芳《上古音系》,论证了一个长短六对元音系统,指出一二四等同来于长元音,而三等韵则是与其相对的短元音,还论证了上古复声母的结构及其演化规则。
此书是作者四十多年古音研究的总结。
2、俞敏《后汉三国梵汉对音谱》《汉藏同源字谱稿》,将其构拟建立在梵汉对音与汉藏对比基础上,值得重视。
其他如严学宭、邢公畹、喻世长、邵荣芬、何九盈、李新魁、潘悟云、杨剑桥、麦耘、冯蒸等都对上古音研究有重要成果。
另外,近年所出上古音专书有几本较为重要:1、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将王力先生的拟音落实到八千字上。
2、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是一部很方便的工具书。
3、杨剑桥《汉语现代音韵学》近一半篇幅说上古拟音的新进展。
二、声母系统与介音上古声母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近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过去声母研究材料少,只限在谐声、假借、通假、异文、异读等范围内。
现在随着汉藏语言比较的进展,同源词形比较扩大到藏缅、侗台、苗瑶、南亚、南岛等语族,了解到他们中复声母分化的多种形式及国内方言如粤语、晋语一个半音节的本质。
此外,郑张尚芳还强调开发“转注字”即同源字研究在上古声母研究中的作用,增添了一类新材料。
(一)、单声母研究高本汉、王力都用中古36声母往上推,上古声母几乎是中古的翻版。
高氏为34母,王氏为32母,整体上看跟中古差别太小。
李方桂把高氏34母中仅出现于三等j介音前的15母划出,认为非上古声母而是后来分化的,从而留下19母;又认为喻四来自舌尖闪音r,因此是20母。
此外李氏还加一套圆唇化喉牙音、一套与浊鼻流音相配的清鼻流音共计11母,合起来时31母。
一般都认为中古塞擦音t组后起,而精ts组好像自古就有。
张钧如《壮侗语族塞擦音的产生和发展》则证明台语ts 组后起。
李方桂论证了精组有些字从s-加塞音变来,包拟古也举了不少。
郑张指出精组是上古后期才增加的。
俞敏梵汉对音谱所得汉三国音也缺乏精、清、从。
此外,对于“影晓喻来”的音值、匣与群、喻三的分合、圆唇喉牙音、清鼻流音等问题在近年都有新的争论和进展,李方桂、梅祖麟、薛斯勒、龚煌城、郑张、邵荣芬、潘悟云等都有精辟的见解。
(二)复声母上古汉语存在复声母已成为共识。
1998年版赵秉璇等编《古汉语复声母论文集》,收林语堂、陈独秀到何九盈等海内外论文22篇,其中2/3以上是80年代以来新作。
从汉藏语言复辅音结构看,复辅音都由基本声母(声干)前加后加其他语音成分构成,后加式最常见,其中的后置辅音(郑张称为垫音)数目有限,是封闭的;前加式中的前置辅音(郑张称为冠音)种类繁多,难以圭寸闭。
郑张指出,古汉语垫音应限于j、w、r、丨四种,都属于通音,或被人视为介音,其出现的音韵条件近年都已被推定,是声母研究中最突出的成就。
从亲属语看,前加的冠音有咝冠、喉冠、鼻冠、塞冠四类。
它们在演变中或零化喉化,或取代改变声干,或分裂自成音节。
从近年复辅音声母研究来看,这些种类的前冠音及演变模式在上古汉语中也存在。
对此,潘悟云《汉藏语历史比较中的几个声母问题》有较细致的论述。
复声母研究是上古声母研究的难点、热点,最紧要的是如何从中古声类凭演化规律及谐声材料等有规则地推出其结构来。
目前这已能基本做到。
冯蒸《论汉语上古声母研究中的考古派与审音派》综述了复声母研究中的九类材料,指出以谐声为主及复声母的互谐条例,并简评了近年来复声母的审音成就。
三、韵母系统与声调(一)元音由于古音研究开始是从《诗经》韵脚入手的,清儒各家在分部时观点不一,韵部数目就难以确定,最后王力主张阴、阳、入三分,定为29—30部,李方桂阴入合韵,则分22部。
韵部是韵母系统在诗歌韵脚上的粗略反映,对研究韵母轮廓有好处,但不能以此代替韵母研究。
前儒没有元音分析的概念和条件,今天应将韵部看作韵母大类,不要斤斤计较。
到现在,汉字归部工作已基本完成,当前工作的重点在于韵母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元音、韵尾的种类及它们的组合结构方式、配合关系等。
高本汉每部元音太多是其大疵,王力、李方桂改为每部只许一元音。
俞敏批评两者都走了极端。
郑张则提出不应一刀切,每部一元音在收喉各部是正确的,收唇、舌则每部含二个或三个元音。
高本汉构拟了14个主元音,董同穌更增至20個主元音,过于繁杂。
王力《汉语史稿》减为5元音加I、u介音的系统,《汉语语音史》改为7元音系统。
李方桂也是7元音系统;周法高为3原因,蒲立本则为2元音。
由于减少主元音是以增加介音和韵尾为代价,实际上整个系统反而复杂化。
新起诸家都认为应保持元音三角i、u、a为主元音,增加e、o及一个央元音。
包拟古、白一平等主张此六元音系统。
郑张与斯塔罗斯金都为长短六对元音系统而非六个。
它们从不同语言方言对比中独立得出相同结论,一二四等来自长元音,三等来自短元音,认为上古三等字没有i介音,白一平后来也放弃上古三等j介音说,改从郑、斯之说。
(二)韵尾、声调上古有-m、-n、-鼻尾无争议。
塞尾多数拟为[p][t][k],俞敏认为当时应收浊塞音,同藏文一样是[b][d][g]; 郑张《上古入声韵尾的清浊问题》论证上古应为浊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