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义复词
- 格式:ppt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7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例一: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例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例三: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
——“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
例四: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白头吟》)
——“东西”是反义词,此处只取“东”的意思,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例五: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送人》)
——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
“离合”只取“离”字义,“悲欢”只取“悲”字义。
整句话意为: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例三:言其利害。
(毛遂自荐)
——偏的还是利。
名词解释——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汉语中一个特殊的词汇范畴,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汇(即词素)组成的,同时具有“偏斜”和“复合”的特性。
稍述其细,偏义复词内的词素往往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与其他词素结合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全面表达某种特定的语义。
而“偏斜”则表现在这样的事实上,即在偏义复词中,各个词素的语义并非平等并列,而是存在着主辅关系,一个词素的语义往往是主导的,另一个或多个词素的语义则是为其补充、修饰或限定。
举个例子来说明,偏义复词“火车站”。
这个词由两个词素“火车”和“站”的结合
形成,既体现了复合性,又体现了偏义性。
“火车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站”,而是具有更为明确的语义——乘坐火车的地方。
这就是偏义复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具体体现,提高了语言的准确度和表现力。
偏义复词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此外,偏义复词也是反映社会语言变迁、概念转变的重要线索,对于汉语的研究和教学,
偏义复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视角,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总的来说,偏义复词作为汉语中的一个独特语言现象,既体现了汉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又揭示了汉语中词汇创造和发展的规律,是我们理解和掌握汉语的一
个重要窗口。
同时,对于偏义复词的研究,也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汉语中的意义构造、词汇结构和词汇演变等重要语言学问题。
因此,偏义复词的研究不仅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汉语的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简答题
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具有相关意义的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
其中一个词起主导作用,另一个词起修饰作用,用来表示程度、方向、方式、目的等等。
以下是对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偏义复词的简答解释:
1. 近义复词:由同义词组合而成,如思量、琢磨、心血、往返、反复等。
2. 标类复词:由一个意义明确的词和一个修饰词组合而成,修饰词起标志、特指、限定作用,如忽明忽暗、一心一意、干干净净等。
3. 褒贬复词:由一个褒义词和一个贬义词组合而成,表达褒贬情感,如恩威并施、慷慨解囊、执迷不悟等。
4. 动类复词:由一个动词和一个修饰词组合而成,修饰词起程度、方向、结果、方式作用,如高声大笑、密切关注、细细思忖等。
5. 名类复词:由一个名词和一个修饰词组合而成,修饰词起程度、特指作用,如自由自在、高山流水、朝朝暮暮等。
以上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偏义复词的分类和解释。
这些偏义复词在汉语表达中起到丰富和准确的修饰作用,让表达更具艺术性和文化特色。
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简答题【原创实用版】目录1.偏义复词的定义和特点2.偏义复词的分类3.偏义复词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和作用4.学习偏义复词的重要性正文古代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那就是偏义复词。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偏义复词的相关知识。
偏义复词,顾名思义,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词汇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汇的意义在组合后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单纯词汇。
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十分常见,如“风雨”、“春秋”等词。
偏义复词在汉语中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们既能表达单一词汇无法表达的语义,又能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生动性。
偏义复词可以根据其构成方式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偏义复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并列式、主从式、偏正式和补充式。
并列式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汇并列组成,如“出入”、“黑白”等。
主从式偏义复词是由一个主要词汇和一个从属词汇组成,如“前后”、“左右”等。
偏正式偏义复词是由一个主要词汇和一个修饰词汇组成,如“高山”、“深水”等。
补充式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汇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如“春夏”、“秋冬”等。
偏义复词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和作用十分重要。
它们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的修辞性,还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表现力。
此外,偏义复词还是古代汉语词汇、语法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偏义复词对于我们掌握古代汉语知识和提高汉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偏义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诗词歌赋,更深入地领略古代汉语的魅力。
同时,学习偏义复词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独特的词汇现象,它们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
偏义复词: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三古今异义词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处处,到处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会,聚会;计,商议何苦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么垄断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自信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相信自己结束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整装实弹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装上弹药不好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美(指相貌)即使即使吏卒共抱大巫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即,就;使,让留意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考虑老子遥见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老人丈人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老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长辈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祭祀的牛羊等可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可以;以,凭,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有志节操守的男子无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更不用说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地方扶老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指拐杖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出身低微,行为鄙鲁开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感激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奋激深入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长距离进入有意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愿意有时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按一定时间鞠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恭敬,谨慎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弯下身子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夹杂着稍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渐渐无赖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活泼玩皮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为非作歹于是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此,在这上大风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麻疯病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年轻人虽然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虽然如此,但是……中心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心里以为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作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不避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于、不次于人情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县官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或者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指示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指出来给……看约束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信约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前,上前;进,进献因而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趁机美人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嫔妃以往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里到那里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扬言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父母兄弟地方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实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他实际上横行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北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面朝北,指臣服殷勤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关切、问候中国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指现在中原地区不过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战》)不超过形成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形势形成从事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官名妻子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妻子儿女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刚刚开始所以入叩所以(《狱中杂记》) 缘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原因的虚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用来,靠它来……风流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杰出、英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繁华景象,流风余韵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 学问才华,雍容风度具体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形体齐备故事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所以,事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旧例口舌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代指言辞无聊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处境困窘,没有依靠慷慨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 理直气壮,意气激昂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崤山以东祖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祖辈与父辈智力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慧和力量至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终于达到某种程度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自作主张处分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孔雀东南飞》)安排,处置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迎接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交接相连生人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孔雀东南飞》)活着的人可怜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可爱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可叹秋天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日的天空因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因此写作突出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骤然冲出。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知识清单——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一、偏义复词1.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鸿门宴》)“车骑”偏用“车”义,“骑”是衬字,车子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偏用“入”义,“出”是衬字,进入,侵入3.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少长”偏用“长”义,“少”是衬字,岁数大4.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巷陌”偏用“巷”义,“陌”是衬字,街巷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孔雀东南飞》)“公姥”偏用“姥”义,“公”是衬字,婆婆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作息”偏用“作”义,“息”是衬字,劳作7.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父母”偏用“母”义,“父”是衬字,母亲/“弟兄”偏用“兄”义,“弟”是衬字,哥哥8.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父兄”偏用“兄”义,“父”是衬字,哥哥9.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孔雀东南飞》)“牛马”偏用“马”义,“牛”是衬字,马10.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孔雀东南飞》)“女子”偏用“女”义,“子”是衬字11.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短歌行》)“契阔”偏用“契(投合)”义,“阔(疏远)”是衬字12.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去来”偏用“去”义,“来”是衬字,离去1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偏用“国”义,“家”是衬二、同义复合词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烛之武退秦师》)乏困:贫乏,贫困,缺少的东西2.乃遂私见樊於期(《荆轲刺秦王》)乃遂:于是,就3.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荆轲刺秦王》)辞决:辞别,告别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宾客:宾客:贵客叫宾,门客、食客叫客,合用指随从人员。
5.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涕泣:哭泣。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振怖:“振”通“震”,惊恐,害怕。
7.北蛮夷之鄙人(《荆轲刺秦王》)蛮夷: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常见的偏义复词
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整个复音词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字作陪衬,无实义。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入”:进入)
2.忘路之远近。
(偏“远”)
3.昼夜勤作息。
(偏“作”,劳作)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姥”,婆婆)
5.逼迫兼弟兄。
(偏“兄”,哥哥)
6.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
(偏“兄”,哥哥)
7.死生,昼夜事也。
(偏“死”,死亡)
8.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亡”,亡国)
9.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偏“害”,危害)
10.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深”,深度)
11.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往”,往使元军军营)
12.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去”,离开)
13.孰与君少长。
(偏“长”,年长、年龄大)
1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偏“死”,牺牲)
1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国”,国家)
1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异”,不同)
17.能谤讥于市朝。
(偏“市”,闹市)
18. 世有饥穰,天之行也。
(偏“饥”,饥荒。
穰<庄稼丰熟>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