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患者外科护理

老年患者外科护理

老年患者外科护理
老年患者外科护理

老年患者外科护理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普外科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以了解老年护理的要点,保证患者的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分析普外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后存在的问题,根据老年疾病的特点、普外科患者自身的特点,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良好的护理能使老年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心理状态,使老年手术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最佳的治疗。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实施人文关怀、更新服务理念,可显著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

[关键词] 老年患者;护理;护患关系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大于60岁的老年人口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外科疾病多数发病急,病程进展快,患者精神上无准备,肉体上承受着较大的痛苦,其心理反应主要有急躁、恐惧、焦虑等。老年患者因生病、住院,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环境。有些事情不好意思对护理人员讲,易寂寞、苦恼、寡言少语,希望得到安慰。入院前对医护人员尤其是对主刀医生、责任护士不够信任,担心手术失败等存在很多顾虑。本文回顾总结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人民医院对于老年外科患者的护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本院外科住院的老年患者79例。其中男45例,女34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25例,初中43例,大专以上7例。其中,骨科

老年痴呆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老年痴呆患者常见护理问题 【摘要】老年痴呆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己经成为一个导致老年人死亡的重要的老年病,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老年痴呆目前尚无根治的药物和途径。笔者通过一年多的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实践,对老年痴呆患者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应当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认为科学、合理和充满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在维持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痴呆;护理问题;护理干预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已位居老年人病死原因的第四位。我国部分地区资料显示,目前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为0. 38%?2. 25%,较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它是一种慢性渐进性退化痴呆,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特征,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疾病的过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患者可出现近期记忆、定向、感知、语言和完成复杂步骤工作能力的减退,在个人爱好、读书、外出参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活动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棒、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情感淡漠或抑郁以及轻度健忘。此时的表现往往不易辨别,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中期患者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心理症状如抑郁、焦虑较明显。晚期患者大多功能丧失,时空定向力和其他智能明显受损,呈现明显痴呆,并逐渐出现椎体或椎体外系运动障碍。目前,治疗老年痴呆尚无特效药,因此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4年7月?2006年7月共收治的32例老年痴呆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干预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7月?2006年7月,我科共收治老年痴呆患者32例,男30例,女2例,患者年龄范围73?94岁,平均80岁。在这些病例中,属血管性痴呆的有26例,属ad的6例;早期发病8例,中期14例,晚期10例;住院时间最长的为83天。 2护理问题及干预 2.1心理问题及干预 2.1.1心理问题(1)焦虑:痴呆患者易出现失落和不安全感,症状有坐立不安,不停地搓手,来回走动等。(2)抑郁:表现为呆滞、退缩、食欲减退、心烦、睡眠障碍、疲倦等。(3)激越:情感不稳定,常为小事发火,逃避、顽固、不合作,甚至出现攻击行为。(4)欣快:常表现为满足感,易怀旧,自得其乐,话语增多,面部表情幼稚。(5)淡漠:表现为退缩、孤独、回避与人交往,对环境缺乏兴趣。 2.1.2心理护理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社会心理性疾病。心理护理必不可少。

居家养老老人护理_常规操作

居家养老老人护理常规操作 一、清洁护理 清洁可以使人身心感觉舒适、安全和愉悦,也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患病老年人对清洁的要求依然存在,甚至更为强烈。但是由于身体的原因无法满足自身清洁的需要,就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完成。 (一)清洁护理两个内容: 1、每日护理 做到早晚洗脸刷牙,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睡前清洗会阴和双足。 2、每周护理 在身体状况允许下,做到每周洗头、洗澡1-2次。 (二)清洁护理三项重点 1、口腔护理 2、头发护理 3、皮肤护理 【口腔护理】 (1)清洁口腔的目的 长期卧床,失智、失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常常饮水少,进食少,消化液分泌减少,全身免疫功能低下,进食后食物残渣滞留,很容易导致细菌在口腔内生长繁殖,引起口腔或呼吸系统感染。进行口腔清洁护理,可以清除老人口腔食物残渣,预防口腔炎症、溃疡、口臭及其他并发症。

(2)漱口液的选择 1、常用的漱口液 生理盐水、1-3%双氧水、1-4%碳酸氢钠溶液、0.1%醋酸溶液等。生理盐水有清洁口腔、预防感染的作用;1-3%双氧水有控制口腔感染和牙龈出血的作用;1-4%碳酸氢钠溶液适用于霉菌感染者;0.1%醋酸溶液适用于绿脓杆菌感染者; 2、使用漱口液的注意事项 ①使用漱口液可达到清洁口腔、消炎、减轻口腔异味的效果,但是专业医生建议,不要长期使用漱口液。因为长期使用含有药物成分的漱口液,会破坏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引起不良后果。 ②临床调查发现用盐水漱口20分钟后,口腔内细菌数量开始恢复,1小时后细菌数量便恢复到漱口前的水平。而用清水漱口后10分钟细菌就开始恢复,但却要到85分钟后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为盐水漱口将口腔中的细菌杀灭的同时也会破坏口腔粘膜,口腔粘膜具有防御细菌生长的作用,将口腔粘膜破坏了就为细菌的迅速恢复创造了条件,因此用盐水漱口并不能真正达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偶尔用一下,可以暂时达到消炎目的,长期应用则对健康无益。选择何种漱口液,最好遵照医嘱进行,无特殊情况下,使用温开水清洁口腔即可。 (3)口腔清洁护理操作流程 1、养老护理员洗手、戴口罩; 2、备物:口杯、温开水、治疗盘、口腔护理包(包内配备消毒方盘1个、弯盘1个、镊子1把、弯血管钳1把、干棉球16个、治疗巾1块、一次性手套1付、压舌板1根、纸巾1张、)、漱口液、手电筒、干毛巾、润唇膏等,必要时备一次性医用开口器; 3、将盛放所需物品的治疗盘置于老年人床头桌上;向老人解释,取得配合; 4、老年人取侧卧位或头侧位,干毛巾围于颌下; 5、打开口腔护理包;戴手套;将治疗巾置于老年人颌下;弯盘置于口角旁;干棉球放入消毒方盘,倒入漱口液或温开水; 6、取手电筒,用压舌板撑开老人面颊,检查老年人口腔,观察黏膜有无溃疡和损伤,有活动义齿者取出义齿置于清洁容器内; 7、双手操作,用一手持镊子,另一手持血管钳;镊子夹盐水棉球,递与血管钳夹紧、绞干; 8、先用一个棉球湿润老年人口唇;嘱老年人张口,用压舌板撑开一侧面颊部;依次擦洗一侧牙齿上外侧--上内测--上咬合面;对侧牙齿上外侧--上内测--上咬合面;下一侧牙齿下外侧—下内测—下咬合面;下对侧牙齿下外侧—下内测—下咬合面;硬腭--舌面--舌下。每擦一面都要换干净棉球,污染的棉球放入弯盘内; 9、神智清楚老年人可帮助用温水漱口;

内科护理+外科护理

一、问答题 1.气管切开后应如何护理? 2.试述协助神志清楚的呼吸衰竭患者清除痰液的护理措施。 3.重症病人进行机械吸引痰液时,应注意哪些? 4.试述心肌梗塞的护理措施。 5.试述急性白血病化疗时不良反应的护理。 6.老年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临床特点是什么? 7.试述洋地黄制剂的毒性反应及其中毒的处理。 8.如何做好尿毒症患者的饮食护理? 9.试述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10.试述肾盂肾炎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1.试述糖尿病病人足部护理的要点。 12.试述大量呕血和便血病人病情观察的内容。 13.试述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评估要点、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14.试述胸腔闭式引流管脱管处理及拔管指征。 15.试述肠梗塞患者术前胃肠减压的目的和护理要点。 16.试述烧伤的现场急救。 17.试述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倾倒综合征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8.试述肾结石非手术治疗期间的健康指导内容 19.试述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管理传染源的措施。 20.甲亢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是什么?如何处理? 21.试述肾结石患者非手术治疗期间的健康指导内容。 22.一病者头部外伤后昏迷,发现右侧耳有血性液流出,送急诊处理。请问如何鉴别有无脑脊液 外漏?如有脑脊液外漏,应如何护理? 23.试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24.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外科中护士的角色和职责。 25.食管癌切除术后胃代食管术病人术后已停止胃肠减压1日,如何指导病人恢复饮食? 26.泌尿外科各种导尿管的护理原则。 27.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注意事项 28.肾移植后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 29.何谓补液试验? 二、病例分析 1.患者男性,66岁,因患慢性胆囊炎在气管内麻下右肋缘下胆囊切除术,术后停留膀胱造瘘管、伤口引流管及尿管。刚回到病床,全麻醉未醒。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 (1)病人现时至出院时的主要护理诊断。 (2)相应的护理措施。 2.患者,男性75岁,咳嗽、咳痰、伴气喘20多年,10多年前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 症状分期及表现 第一期:遗忘期。此期表现为特别健忘,计算能力、认识能力和定向障碍,活动范围减少,但尚能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基本上不需要别人帮助。此期是本病持续最长的一期。 第二期:精神错乱期。此期痴呆症持续加重,个性人格改变明显,日常生活已难自理,需他人帮助。 第三期:痴呆期。患者严重痴呆,处于完全缄默、卧床、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状态。常伴有恶病质、肌强直和大小便失禁。 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要注意尊重病人,对老年痴呆病人发生的一些精神症状和性格变化,如猜疑、自私、幻觉、妄想,家人应理解是由疾病所致。要理解,宽容,给予爱心。用诚恳的态度对待病人,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说,对于病人的唠叨不要横加阻挡或指责。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有些不能满足应耐心解说,切忌使用伤害感情或损害病人自尊心的语言和行为。 2. 饮食护理一日三餐应定量、定时,尽量保持病人平时的饮食习惯,老年痴呆患者多数因缺乏食欲而少食甚至拒食,直接影响营养的摄入,要选择营养丰富、清淡宜口的食品,荤素搭配,食物温度适中,无刺、无骨,易于消化。保证其吃饱吃好,对吞咽有困难者应给以缓慢进食,不可催促,以防噎食及呛咳。对少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者,要适当限制食量,以防止其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 3. 安全护理对中、重度痴呆患者要处处事事留意其安全,最好时时处处不离人,随时有人陪护。做好“六防”:防自我伤害;防跌伤骨折;防意外事故;防药物中毒;防病人走失;防恶习非命。 4. 日常照顾培养和训练痴呆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保障病人生活上的需求,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延缓智能衰退。对轻度痴呆的老人,要督促患者自己料理生活,如买菜做饭、收拾房间、清理个人卫生,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安排一定时间看报、看电视,使患者与周围环境有一定接触,以分散病态思维,培养对生活的兴趣,活跃情绪,减缓精神衰退。对卧床不起患者,必须给予护理,清洁口腔,要定时给患者洗澡、洗头,要勤换衣服。出现大小便失禁要及时处理,清洗干净,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感染及褥疮。瘫痪的病人要加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防止关节挛缩、肌肉强直。 5. 晚间骚扰及四处徘徊护理:①在睡觉前让患者先上洗手间,就可避免半夜醒来。②不要让患者在白天睡的过多,给予患者多一点体能活动。③患者徘徊需专人陪护。④如果患者以为是日间,切勿与之争执,可陪伴患者一段时间,再劝说患者入睡。⑤患者有时会自以为失去了东西而四处找寻,所以最好是把他们常用的物件放在显眼的地方。

老年患者居家护理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老年患者居家护理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摘要: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心 脑血管疾病、COPD、糖尿病等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老年卫生保健供需矛盾突出,急需形成规范的延伸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 长的健康与护理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老年冠心病及糖尿病患者的居家护理,仅 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患者;冠心病;糖尿病 一、老年冠心病患者居家护理 1、心理护理 冠心病发病时常见的症状是胸部压迫窒息、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等,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1.1紧张恐惧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再发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反复发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这类患者,由于疾病治疗效果差,对疾病恢复失去信心,又惧怕死亡。表现为抑郁、悲观、愁眉不展、对人冷漠。对此类患者应该让其相信医院医生的技术水平,运用暗示说服、示范、诱导的方法,增 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焦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冠心病初次发病的患者,此类患者不了解疾病的发展程度,不知道怎样才能康复,所以表现顾虑重重、心神不定、焦虑不安、睡眠减少、情绪低落,使原有病情加重。对此类 患者根据其个性,讲述本病的知识,告诉患者只要合理的治疗和调养就能减轻病情,稳定其 情绪,正确的按照护理要求,从焦虑中解脱出来,自觉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忌生气、发怒、 和大笑。 1.3忧虑的心理护理 多见于缓解和恢复期的患者,此类患者对疾病的预后担忧,对此类患者加强有关疾病的宣传教育,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鼓励患者掌握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及居家的注意事项和自我 保健、自我救护等知识,要耐心治疗、精神开朗、避免诱发因素,定期随诊复查,乐观地面 对疾病。 2、生活护理 2.1戒烟戒酒 吸烟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尼古丁可以直接损伤血管的内膜促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吸烟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绞痛,吸烟使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减低,造成心肌缺氧。长期吸烟会使血小板凝聚增加促进血栓形成,促发心肌梗死等,而饮酒能产生过多的热量, 增加心脏耗氧量,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加重冠心病,故烟酒应禁用。 2.2控制体重和防止肥胖 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故应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防止肥胖。 2.3控制血压、血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原发疾病,有效保护心脏。 2.4忌缺氧,长期供氧不足会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 2.5保持良好的睡眠,精神充沛,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和剧烈 咳嗽。 3、饮食护理 少量多餐、定时用餐,不宜吃的过饱、过多,尤其是晚餐,只能吃到七八分饱,过多的食物摄入增加机体代谢负荷,加速心肌的缺血。 低脂、低盐、低糖、避免进油炸食物,全面均衡营养,做到各种食物搭配进食。食用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等易消化的食物,如山楂、苹果、香蕉、西瓜、猕猴桃、燕麦、 西红柿、胡萝卜、洋葱、橄榄油等。 4、运动护理 适当的运动应该循序渐进,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日坚持20~30 min,运动强度以心率

外科老年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外科老年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6-04T10:50:38.2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罗家丽李玉兰[导读] 现就我院近年来的132例老年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罗家丽李玉兰 (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 510655)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外科老年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老年手术患者1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12例,占9.1%;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4.5±3.2天,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老年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提高治愈几率,加快老年患者术后机体恢复的速度。【关键词】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265-0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提高了,老年病人的手术治疗也在增加,近年来我院60岁以上手术的病人占13%的病倒,老年病人手术除身体机能方面的迟缓还有合并许多复杂的病症,对手术造成一定的难度,为此,积极做好老年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术后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我院近年来的132例老年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老年手术患者132例,其中:男73例;女59例;年龄在53—81岁,平均年龄为70.2±3.8岁。急诊手术:消化道穿孔11例;外伤清创术9例;阑尾切除术4例。择期手术:胆道手术10例;消化道癌手术25例;肛门手术6例;疝修补术26例;前列腺术12例;甲状腺手术8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3例;其他手术18例。合并症有:合并有心肌缺血患者10例;合并有糖尿病患者12例;合并有高血压患者9例;合并有脑梗塞患者4例。 2 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1)年龄的因素:老年患者因其脏器功能的减退,代谢机能、免疫功能、应激的能力均显著下降,对手术耐受力降低,特别是当其合并其他疾病时,在术后更容易引发并发症[1]。 (2)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本组病例中,有5例患者术后并发心脏疾病,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心肌缺血。心肌缺血产生的原因是患者在手术、麻醉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刺激,而使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加重了心肌缺血的症状。老年患者术前合并有程度不同的冠状动脉硬化的比例要高于年龄较小的患者组,因手术的创伤,增加了心脏的负荷,心肌的耗氧量超过冠状动脉储备力时,导致患者出现了心肌缺血症状。所以,护理人员在术后要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电监护。另外,本组病例中,有3例患者术前心电图检查正常,术后却发生了严重的心律失常症状,这可能是由于术中、术后机械刺激或疼痛等引起了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状。 (3)呼吸系统的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呼吸系统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因老年人肺功能的下降,加上术后活动量的减少,易使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症状。本组病例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肺部感染并发症,3例患者在术前均合并有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护理人员术后要指导患者床上翻身、叩背、进行有效咳嗽等。 (4)疼痛:患者术后疼痛的因素有:组织损伤;导管的插入;周围肌肉的痉挛;心理因素等。疼痛是影响患者康复重要的因素,大部分患者会因为恐惧疼痛,而不用力咳嗽,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长久蓄积,引发肺部感染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引发呼吸衰竭等[2]。另外,疼痛还可以诱发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症状。所以,护理人员术后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疏导与实施有效的止痛措施。 3 护理 (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大多数的老年患者,因其机体功能下降,加之病痛的折磨,使之易出现烦躁、恐惧、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此时护理人员应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3],主动向其讲解手术的安全性与必要性,缓解其不良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等,转移其注意力,让患者能够在较好的心理状态下配合治疗与护理。 饮食护理: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前饮食护理非常重要,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给予患者应用脂肪乳、氨基酸、白蛋白等高热量、高营养的物质。对肠道手术的患者,在做肠道准备的同时,注意观察患者腹泻的情况,预防虚脱。对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在给予饮食指导的同时,服用降糖药物,让其血糖值保持在正常的范围。 加强血压、血糖、肝肾功能的监测:对高血压患者术前早晚给予测量血压,当血压值在正常的范围内,再进行手术治疗。对有贫血或低蛋白症状的患者,术前给予补充白蛋白、输血等。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前要给予药物治疗,改善其心肌缺血的症状,并且对其要定时进行心电图的复查,确定药物的效果。 (2)术后护理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老年患者在术后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而使心率加快,易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术后要立即进行持续性的心电监护,间隔30分钟对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记录一次,检测心电图波形的变化情况,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面色、呼吸等表象,结合监测值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预防切口的感染:加强患者的体温监测,若患者术后三天,体温仍然较高,要注意是否因感染而引起的。给予切口及时换药,让切口的敷料保持干燥与清洁。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只有在血糖正常范围内,使用抗生素才能达到有效的作用[4]。术后指导患者加强营养饮食,在患者的肠蠕动没有恢复前,要给予药物进行补充。本组2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并发症,经处理后,愈合良好。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术后应给予患者关心与照顾,增加其心理的安慰,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对老年患者进行安抚,消除其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增加其战胜疾病信心[5]。 呼吸道的管理:第一,给予持续低流量的吸氧,若患者在术后有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术后加大氧的流量,血氧饱和度达到95%时,再给予低流量的吸氧。第二,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及时给予患者翻身叩背护理,让痰液能够排出。若痰液黏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给予吸痰。第三,给予患者止痛泵进行镇痛,在使用止痛泵时,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防止呼吸抑制或低血压的发生[6]。 4 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痴呆是获得性、持续存在的高级神经功能全面障碍综合征。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主要分为原发变性痴呆(如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VD)和继发性痴呆。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药物。 (一)护理评估 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自理能力、痴呆程度、家族史和危险因素;进行安全评估和照料者评估。 (二)身体状况 1.老年性痴呆(AD)起病隐匿,典型的首发征象是记忆障碍,以近期记忆障碍为主,表现为对刚发生的事、刚说过的话不能记忆,忘记熟悉的人名,而对年代久远的事记忆相对清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认知障碍、人格障碍和精神症状。最后导致失语、失认、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两个方面。其特点是痴呆可突然发生、阶梯式进展、波动性或慢性病程、有卒中病史等。 (三)护理措施 1.日常护理维持简单规律的生活方式,尽量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洗漱等;患者出现错误不要责备,也不要与患者争执,也没有必要可以去纠正,要维护患者的

自尊。 2.维持有效沟通与患者交谈时注意语气和表情,尽量不用疑问句和否定句,试着解读患者,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宽容接受患者不正常的表现,适当用一些身体语言让患者感受到关爱。 3.安全管理居所要安全,移走剪刀、刀和易碎的器具,妥善管理电器,防止自伤;患者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有人陪同,防止走失,让患者随身携带个人信息卡片以防不测。 4.精神行为异常的应对出现异常要不失原则地让步,避免纠缠和过度劝解,进行角色转换、进入患者的内心世界,顺其自然稳定情绪,学会分散转移患者注意力,切勿惊慌失措、愤怒不堪。 5.遵医嘱发药到口,切忌让患者自己管理药品。 (四)健康教育 1.鼓励患者尽量自己独立穿脱衣服,衣服要简单、宽松、合适,件数不要多,外衣最好选用双面能穿的,避免穿纽扣多及复杂的衣服,以减少他人的依赖。始终开着厕所门,让患者易找到。 2.给患者制定好一日生活表,尝试给患者一些简单的工作,但不要给许多内容让他去选,以免使他们产生困惑而无法决定从事那一项好;督促患者加强身体锻炼,尽量维持患者的健康状况和以往的兴趣爱好来安排适当的运动。

《老年护理》第5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试题及答案

《老年护理》第5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指导老年人家庭共同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E ) A.指导家人与老人相互理解 B.促进家庭成员的相互沟通 C.认真对待老人的再婚问题 D.老人要善于倾听子女的意见和建议 E.子女与父辈发生矛盾后要尽量回避以减少争执 2、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的表现需除外( D) A.记忆的广度降低 B.远期记忆下降 C.再认能力减退 D.回忆能力减退 E.机械记忆下降 3、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E ) A.指导老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B.指导老人做好社会角色转换时的心理调适 C.教育老年人正确看待死亡 D.指导老人做好日常生活保健 E.鼓励老人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4、"空巢家庭"的含义是( A ) A.无子女共处,只剩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B.分居老人组成的家庭 C.夫妻一方过世,只剩一人独自生活的家庭 D.无父母,只剩子女单独生活的家庭 E.以上都不是 5、下列容易诱发老年人离退休心理障碍的因素中不正确的是(A ) A.个人爱好 B.居住环境 C.人际关系 D.职业性质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关于老年期心理-精神障碍的特点,正确的是( A ) A.起病潜隐 B病程进展迅速 C.患者表现出典型的精神症状 D.对服用的精神药物的耐受性较好 E.以上都不是 7、指导老年人家庭共同维护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E ) A. 指导家人与老人相互理解 B. 促进家庭成员的相互沟通 C. 认真对待老人的再婚问题 D. 老人要善于倾听子女的意见和建议

E. 子女与父辈发生矛盾后要尽量回避以减少争执 8、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健康维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E ) A. 指导老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B. 指导老人做好社会角色转换时的心理调适 C. 教育老年人正确看待死亡 D. 指导老人做好日常生活保健 E. 鼓励老人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9、老年人对下列哪种情况记忆力较好( A ) A.理解记忆 B.曾感知过而不在眼前的事物 C.生疏事物的内容 D.与过去有关的事物 E.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 10、离退休综合征属于( A) A.适应性障碍 B.文化休克 C.压力源 D.自理缺陷 E.病理改变 11、老年人智力特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 A.知觉整合能力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B.近事记忆力及注意力逐渐减退 C.词汇理解能力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D.晶态智力并不随增龄而逐渐减退 E.液态智力随年龄增长而减退较早 12、下列哪项不是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A ) A.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B.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下降 C.以自我为中心 D.遗忘 E.定向力下降 13、老年人对刚感知过的事物有印象,但持续时间较短,这种记忆称为(D ) A.逻辑记忆 B.机械记忆 C.近事记忆 D.初级记忆 E.次级记忆 14、下列有关记忆相关因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 生理因素 B. 精神状况 C. 社会环境 D.性格问题 E.记忆的训练 15、老年人最常出现的认知改变是( C ) A.感觉

老年患者的外科护理研究

南方医科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题目:老年患者的外科护理研究 作者姓名:ⅹⅹⅹ 专业:ⅹⅹⅹⅹ 年级:2012级专升本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3) 绪论 (4) 1 资料与方法 (4) 1.1一般资料 (4) 1.2方法 (4) 1.2.1观察病情进入老年期所表现出的生理及心理机能 (4) 1.2.2老年人对手术治疗的看法 (4) 1.2.3与老年病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5) 1.2.4统计学处理 (5) 2 结果 (5) 2.1对比不同文化程度的护理情况 (5) 2.2对比不同类型病患者的护理情况 (5) 3 安全护理 (6) 3.1饮食方面护理 (6) 3.2用药方面护理 (6) 3.3行动方面护理 (7) 3.4日常方面护理 (7) 结论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老年患者的外科护理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外科护理研究问题。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某院外科住院的老年患者80位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龄56~85岁,平均年龄70岁,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20例,中学30例,高中20例,大学及以上5例。其中,心脏外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29例,神经外科14例,普通外科25例。住院时间为15~60天,手术治愈76例,死亡4例。结论:在护理老年病患者时,务必要做好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随时观察病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变化情况,同时要做好加强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使病患者待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老年;老年患者;外科护理;护理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nursing research questions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2012 ~ 2013 elderly patients in a hospital surgical hospital 80 persons for the survey, in which 40 males and 40 females, aged 56 to 85 years, mean age 70 years of age, educational level: illiteracy five cases, 20 cas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30 cases, 20 cases of high school, college and more than five cases. Among them, seven cases of cardiac surgery, urology 13 cases, 14 cases of neurosurgery, digestive surgery 16 cases, five cases of cardiac surgery, general surgery 25 cases. Length of stay is 15 to 60 days, surgery to cure 76 cases, 4 deaths. Conclusions: Elderly patients in nursing, be sure to do before surgery and care after surgery, always observe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in patients, as well as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to do the work of the disease, so patients have to be disease correct understanding, so as to achieve a speedy recovery. Keywords: elderly; elderly patients; surgical nursing; Nursing Research

老年痴呆护理常规

老年痴呆护理常规 一、病情观察 1. 记忆障碍:是痴呆早期的核心症状,表现好忘事,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转身即忘,忘记家庭住址和亲人的姓名等。常丢三落四,东西常放错地方或丢失。 2. 智力障碍:病人不能适应新环境,也不能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概括、推理、判断、计算等智力活动明显减退。 3. 言语及定向障碍:早期可表现说话啰嗦、无主次,常在熟悉的环境中迷失方向,不知道今天是何月何日。 4. 人格改变:可表现变得固执、孤僻、自私,活动减少,对周围环境、对亲人漠不关心,常伴有情绪不稳,易激惹,甚至出现攻击行为,不讲卫生等。 5. 精神症状:可出现幻觉、妄想等,常出现被窃妄想、嫉妒妄想等精神症状。 二、一般护理 1. 满足患者基本生理需要,保证足够营养,预防噎食、呛咳、误食的发生。 2. 协助料理个人卫生,做好大小便失禁及皮肤的清洁护理。 3.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减少影响病人睡眠的各种因素,避免睡眠规律颠倒。指导和教会诱导睡眠的技巧,如温水泡脚、放松训练等。 4. 提供安全的治疗环境,如设施简单固定、床铺放低、走廊装置扶手、地上不能打滑或有障碍物,必须由专人陪护,并使患者与有暴力行为者隔开。 三、对症护理 1. 强化记忆训练,延缓智能减退。患者入院时视病情进行进行强化训练,让患者能找到自己的床位、上厕所及去餐厅进餐,避免睡错床、

找错房间与他人发生冲突。谈时言语应简短清晰,重复重点,鼓励患者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 2. 提供安全、保护性环境,各功能居室均有醒目标识,配有扶手、地面防滑、夜间光线适当,床边加护栏,以防跌倒和坠床发生;患者离床活动时,必要由专人陪伴,避免其走失,同时在患者身上挂身份识别卡,以防其不慎走失后联系家人;注意用药的安全,药物应看服到口,确认服下,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嗜睡,意识不清等现象应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卧床患者,应注意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3. 对伴有幻觉、妄想支配而易发生伤人、毁物、自伤等异常行为的患者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清除所有危险物品。 四、心理护理 1. 与患者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固定人员护理,以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增加安全感。 2. 爱护、尊重和理解患者,让其感受到尊重和自我价值。 3. 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并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感受,了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心理活动特点,给予其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满足其合理需求。 4. 当患者出现幻觉妄想或焦虑、抑郁自杀等消极情绪时,耐心、缓慢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使患者了解,认识其患病的性质,消除其对疾病的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 5. 了解患者的认知能力,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和健康教育目标。鼓励病人在能力范围内自我料理个人生活,并有计划的进行生活能力的教育、培养和康复训练。 6. 鼓励患者参与适合其认知水平的社会活动,多与社会接触,培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爱好或学习新的技能,使其恢复和保持沟通能力和社会功能。

高龄老人居家护理要点

高龄老人居家护理 一、药物指导:老年人常伴随多种慢性疾病,需要按照医生的医嘱服药,家属经常询问老年人的服药情况,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告知老年人平时服药切勿断断续续及滥用保健品,如:某些老年人自认为“久病成医”,自作主张,患普通感冒就要用抗生素。 二、饮食指导:根据身体状况和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饮食。多吃营养新鲜易于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要吃隔夜的饭菜和霉变的花生等,做到粗粮、荤菜、素菜搭配,应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睡前、起床后或二餐间可适当吃少许食物作为点心。 三、运动指导: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告知老年人在运动中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有过中风史的老年人在锻炼时一定要有家人陪伴,确保老年人的安全。 四、睡眠指导:老年人常表现为难以入睡、容易惊醒、醒后不易再睡,清晨醒来过早,而白天昏昏沉沉的。指导老年人睡前应尽量不要想过多事情,避免喝茶水或长时间看电视等。睡前可喝杯温牛奶,用热水洗脚,生活起居顺应自然规律,春季、夏季晚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 五、安全指导:体位变换时动作要慢,上下楼梯要慢,手要扶栏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最好有家人陪同,选择拐杖或辅助用具,睡前避免大量饮水。一次洗澡时间不能过长,洗澡水不要过热,及时更新旧电器和燃气用具,随时用到的物品,要放到容易拿到的地方。 六、居家环境:家庭环境便于老年人的活动,卧房、厨房及客厅不要摆放过多的物品,行走的路径不应有障碍物,可沿着墙边安装扶手。 七、常规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确定病情有利于指导今后的治疗。与常去的医院、医生建立联系,建立熟悉的治疗通道。 家庭温馨的氛围,亲人的支持很重要,随时得到亲人和朋友的关照,能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养老,保持生活秩序不变。 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健康管理专业祝您健康长寿!

阿尔兹海默症 老年痴呆症 的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原文地址: 阿尔兹海默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年痴呆症,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对其进行描述而得名。该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衰退、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阿尔兹海默症常常在一个人50岁以后产生,开始不容易被发现,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健忘期 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定向、感知、语言、计算、思维分析、判断和完成复杂步骤等能力的减退,在个人爱好、读书、参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淡漠或抑郁等。但尚且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保持独立的生活能力,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而忽视治疗。 第二阶段也称混乱期: 这个时期,第一阶段的症状明显加重,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

很容易迷路;穿衣变得很困难,甚至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甚至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如原来一丝不苟、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缺乏耻辱和道德感、自私并常做些反常的举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注意卫生。常常抑郁焦虑、嫉妒妄想,性格孤僻,激动易怒等。 第三阶段也称极度痴呆期: 病人身体大多数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5~10年左右而死亡。 目前,对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且病人住院时间短, 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疗养,因此患者的护理及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需要通过良好的护理,来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状及并发症, 提高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理方法: 一、心理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病人常常产生焦虑,如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等。对于经常出现焦虑的患者,要给患者足够的照顾,保证居室安静,安排有趣的活动;也可以指导患者听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对于表现抑郁的患者,如常出现呆滞、睡眠障碍、疲倦等,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不强迫患者做不情愿的事情,对患者多说一些关爱的语言。劝导患者增加活动,如递给他梳子,说:“你的头发很漂亮,梳一下吧。”让他做决定。如果能对他们展示你的想法和想做的事情,他们会和你一起做。如:一起吃饭、下棋、读报等。而有激越症状的患者,如常为小事发火,甚至出现攻击

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

浅谈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 摘要:老年人由于体质差、行动不便、平衡失调等原因,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而老年住院病人由于机体功能退化、疾病的影响、环境的不熟悉等原因,更容易发生意外伤害。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大多是精神障碍,感觉、认知及意识障碍、失语、痴呆、肢体活动障碍的老年病人,缺乏自我照顾能力,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病情,极容易发生病情变化和意外。针对老年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神经内科老年病人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老年病人,安全问题,护理 1.护理安全隐患 1.1跌到老年病人年老体弱,视力下降,自理能力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加之疾病导致瘫痪、步态不稳,头晕,平衡能力差,如遇地面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更易发生跌到。 1.2 坠床对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痴呆病人、躁动病人予以床栏防护,但由于陪护人员对此重要性重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易发生坠床。 1.3 压疮老年人感觉功能差,皮肤薄,新陈代谢率低,加之长期卧床,进食困难,营养差,发生压疮的几率更高。压疮是神经内科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 1.4 烫伤老年人对痛、温度感觉不敏感,加之神经内科病人本身就存在感觉障碍,若健康教育不到位,病人很容易被烫伤。 1.5 走失老年病人本身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病人更是出现定向力、记忆力等缺失,如防护措施不到位,未做到24小时陪护,特别是外出进行辅助检查时,人员较杂,稍有疏忽就容易走失。 1.6 静脉炎神经内科所用药物大多数为高渗性药物,对血管刺激大,加之由于年龄、血管因素以及护士巡视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药物外渗,引起血管及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反应。 1.7 非计划性拔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尚未达到拔管指征而将人体的治疗性、诊断性导管拔除,包括气管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尿管、胃管、各种术后引流管等拔除。神经内科病人受疾病影响,意识常常会发生改变,当患者清醒后经常会出现情绪激动、焦虑、恐惧等心理,如患者出现躁动时,没有使用约束带,极容易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2.安全管理措施 2.1做好入院宣教,病人入院后,详细向病人介绍住院环境,陪同老年病人熟悉病区、病房环境。病室环境安静舒适,光线充足。保洁人员拖地时有警示牌,坐凳稳定性好并有扶手;病床性能良好,刹车要锁住;病房走廊安置横向扶手;卫生间全部使用坐便器,安装竖向扶手及报警器,便于患者站立时借力;开水间,厕所增设防滑垫;病人病员服大小合适,鞋子防滑合脚;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时要有护士护送;呼叫器放置在病人可触及的地方,并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使用。 2.2 加强培训责任到人 2.2.1 神经内科病人病情重,变化快,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对班内重点观察对象做到心中有数,才能面对突发事件镇静自如,有条不紊。 2.2.2 护士长要加强意外事件多发时段(双休日、节假日、夜班)的护理力量,合理搭配新老护士。对重点病人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责任到人。 2.3 正确评估重在宣教

老年人的居家护理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老年人的居家护理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摘要】我国在21世纪已面临着人口老龄的巨大挑战。老年人多以慢性病为主, 居家护理是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老年人居家护理的形式、内容、需求分析了目前口居家护理的现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老年人居家护理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 0283-02 前言 居家护理,美国人常用Home Care, 而英国人常称Domiciliary Care, 是指向住 在家里的病人提供医护(He a l t h c a r e)或辅助性护理(支持性护理,Supportive Care)[1].我国有学者认为[2],居家护理定义的涵义至少应包括三个方 面的内容:其一,强调居家护理的地点是在家中,包括在护理者家中、在被护理 者家里,但主要指在被护理这家里所提供的护理;其二,护理对象可以是出于不 同健康状况的人,包括情绪和身体的健康。可以是长期照顾一个有慢性病或是有 残障的人, 也可以是间断地或是偶然地照顾一个有急性病的人, 还可以是对一个健 康的人或是其整个家庭进行的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 其三, 可以是专业人员提 供的专业性服务, 如注射、伤口护理及各种管道的护理等, 也可以是非专业人员提 供的日常生活服务, 如洗衣、做饭、购物等服务。 1 我国老年人口居家护理现状 我国截至2009年底,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671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2.5%[3]。 我国的人口已面临老龄化的巨大挑战,老年患者多以慢性病为主,病程长, 恢复慢,护理量大,居家护理或者是家庭护理是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有效途径。 1.1 我国老年居家护理的形式 在我国居家护理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老年居家护理服务提供者大致可分为 正式和非正式护理者两大类,正式护理者大部分是医院的临床护士、已退休的临 床护士志愿者、社区护士[4],主要为患者提供与疾病有关的某些操作、服药、各种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护理。非正式护理可由家人、亲戚、朋友、雇佣的保姆等提供,在正式护理人员或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照顾,主要是生活方面的照顾。 国内的医疗优势资源通常集中于规模较大的医院,社区医院和家庭病床只能提供 比较基础的、简单的卫生服务。 1.2 我国老年居家护理的内容 路潜等[5-7]研究认为,居家护理服务的主要范围包括家庭健康护理和家庭病 床护理。家庭健康护理是一种由医院为家庭提供上门护理保健服务和由家庭护士 进行的护理服务,另一种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的家庭自我护理。家庭病床护 理主要包括:(1)为患者提供有关护理知识和技术的咨询指导,针对不同病情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或方案;(2)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操作技术培训,使之 协助做好护理工作;(3)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其战胜疾 病的信心;(4)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及保健知识,增强人群的健康意识及自我保 健能力;(5)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复护理,促进恢复。当然对于家庭护 理服务的内容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大致可总结为基础护理、用药指导、 康复护理、心理疏导、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类型的服务。 1.3 我国老年居家护理的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