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新闻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34.88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新闻学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
新闻理论(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舆论监督
【参考答案】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称之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实际上它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2、新闻客观性
【参考答案】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之一,指新闻报道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本源,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它是新闻传播关系赖以建立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新闻媒介信誉的重要因素。它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根据必须真实,即新闻报道所描述的对象必须具有客观实在性,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其二是表述必须客观,报道者一般不宜直接在新闻中站出来发言,而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即寓情寓理于事实的筛选、内容的编排、版(画)面的处理之中。
二、简答题(15分)
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
【参考答案】新闻自由是新闻传播领域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和收受的自由、报纸的言论自由、广播电视的播送自由、发表新闻评论及展开批评的自由。新闻自由这个概念产生于阶级社会,因而它本身也是一个阶级的概念,事实上也总是为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所占有。当然,被统治阶级也总是利用这一手段来争取自己的解放和权利。因此,超阶级的新闻自由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在阶级社会中从来是不存在的。任何社会的言论、新闻出版自由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要受到当时的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受到各个国家统治阶级利益的制约。新闻自由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在阶级社会中,“人”不是超越阶级国界的,而是属于一定阶级和国家的人。人的任何权利包括作为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言论出版自由,都是阶级的权利,都是有鲜明阶级性的。新闻自由的性质,是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维护自己的自由权利,同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阶级向着当权者争夺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进行的斗争,新闻出版自由历来是统治阶级的一种政治特权。
三、论述题(25分)
试论当前我国新闻界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三项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道德。
意义: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提高引导社会舆论能力,切实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新闻事业的发展实力。要通过“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推动新闻单位的体制改革,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市场主体。依靠体制和机制的作用,激发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使新闻战线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得到增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整体上保持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呈现出全面推进、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问题。表现为部分媒体的低俗之风、非法出版物的流传、网上有害信息的传播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从业人员思想认识、管理机制等有着重要的关系。深入扎实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加大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力度,健全舆情分析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
新闻业务(50分)
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社会新闻
【参考答案】社会新闻是着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气,以及某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展变化的新闻报道。这类新闻以典型事例为主,注意人物活动的情节、细节,写作上讲究寓爱憎、褒贬于叙事之中,拥有广泛的受众。社会主义新闻机构发布的社会新闻,目的在于布新除旧、扶正祛邪,发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抨击不良的社会现象,以净化社会风尚,形成健康积极的社会舆论。
2、新闻集纳
【参考答案】新闻集纳是一种短新闻的发布形式,又称“新闻集锦”。一般把若干则简讯分类编排,并冠以栏目或题目刊出或播出。这种形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稿件,扩大版面或节目的信息容量,但一次集纳的条数不宜太多,表达也要力求简明。
2、简答题(10分)简要阐述消息、通讯、言论三者之间的差异。【参考答案】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它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方式。消息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讲究用事实说话。篇幅短小,实效性强,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除简讯外,大多有“本报讯”或“电头”、“本台消息”,正文一般由导语、主体、结尾和必要的背景材料组成。
通讯是一种以记事为主,比消息容量大、记叙也更为具体、详尽的
新闻体裁。这种体裁兼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手法,可以多侧面、多层次、生动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具体深入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经验,是各种新闻媒介常用的体裁。采写通讯,不仅要求事实真实、准确,讲究时效,而且要求题材具有典型意义;不仅用事实说话,而且用形象说话,较为细致、具体、形象地再现人物活动、事物变化和现场情景。
言论是针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典型报道、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直接阐述编辑部或作者的意见和态度,从而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并影响读者、听众、观众的思想和行动。新闻报道主要是报道事实,新闻言论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在表现手法和写作特点上,新闻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体现编辑部或记者的思想倾向,它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言论则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问题和事实的分析论证,直接表明编辑部和记者的思想观点,它的主要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消息、通讯的意见倾向是间接无形的,而言论的意见倾向是直接有形的。
3、改写材料(30分)
根据下列原始材料,撰写一则消息(要求:1、格式规范,使用“倒金字塔”结构;2、500字以内;3、自拟标题;4、不能出现答题者的名字)。
真正的师范热的标志应该是什么?对此河北师大法经系主任王凤鸣的观点是:真正的师范热应该是考生喜欢师范专业,愿意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
北师大招生办主任王梓华则认为:“报考师范的人数多,并不说明将来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人也多。‘师范热’不等于‘教师热’。”北师大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57.5%的同学打算毕业后继续上研究生,只有25.1%的人愿意到普教系统当老师。愿意到边远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的更少,仅占4.8%。
1996年10月上旬,北师大对96级师范专业的新生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7.7%的同学认为教师受到了尊敬,社会地位有了提高
与此同时,京外一些师范院校的招生“捷报频传”,录取形势好于往年。这种情况引起社会关注,被认为“师范院校出现了十年来最为满意的招生结果”。有舆论说,“师范院校行情看涨”,出现了“师范热”。1996年,国家重点高校北京师范大学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其中在23个省录取的新生100%是第一志愿。在某些省份,北师大的录取分数线仅比清华大学略低。而作为市重点的首都师范大学在外省招收的近400名新生,也全都在重点录取线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