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国际新闻学专业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107.88 KB
- 文档页数:2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认识一、专业介绍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是一门涉及新闻报道、国际传播和国际关系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
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具备丰富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能够熟练运用多种传媒工具和技巧,从事国际新闻报道与传播。
这一专业旨在使学生具备全球化时代的跨国传媒素养,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
二、专业课程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内容:1. 新闻学基础学生将学习新闻学的核心理论知识,包括新闻价值观、新闻伦理、新闻采编、新闻写作等。
这些基础知识将为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实践中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国际传播理论学生将学习国际传播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了解国际媒体的运营模式和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同时,学生将学习如何应对国际传播中的挑战和问题。
3. 新闻报道与写作学生将通过实践课程,学习如何进行新闻报道和写作。
他们将学会撰写新闻稿件、编辑新闻稿件,并学习如何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新闻报道。
4. 国际关系与国际事务学生将学习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国际社会的运作方式和国际事务的发展趋势。
这将为学生在国际新闻报道和分析中提供重要背景知识。
三、就业前景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好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选择从事以下职业:•国际新闻记者:在国际事务领域进行新闻报道和采访工作,向公众传递国际新闻资讯。
•外交官: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建立和维护国际关系。
•跨文化传媒专家:为跨国企业和机构提供媒体解决方案,协助他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宣传和传播。
•跨国公司公关:负责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宣传工作,维护公司形象和声誉。
四、总结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
通过学习新闻学基础、国际传播理论、新闻报道与写作以及国际关系与国际事务等课程,学生将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毕业生有望在新闻机构、外交部门、国际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的公关部门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
中国传媒大学2018艺考招生703人申办2个新专业【高校招生】新浪教育讯2018年艺考季,新浪教育-高校驾到特别推出顶级艺术院校专场,邀请国内顶级艺术类院校招办负责人做客新浪,为大家解读2018年招生政策及学校相关专业特色。
这一期我们请到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招办主任侯隽。
新浪教育专访中国传媒大学招办主任侯隽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传媒教育的最高学府,建校60多年以来培养了大批活跃在广播电视一线领域的人才,大家比较熟悉的白岩松、康辉、欧阳夏丹等等都是中传的毕业生。
2018年中传共19个艺术类本科专业面向全国考生招生,总的招生计划是703个。
这19个专业包括:播音与主持、表演、导演、广播电视编导、音乐类、美术类,还有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等。
中国传媒大学侯隽介绍道,中国传媒大学新申办了两个专业:艺术与科技,以及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并将原来开设在数字媒体艺术下的数字娱乐方向放到了现在的“艺术与科技”下面;把原来的电子音乐方向放在了“作曲与作曲理论”。
同时,2017年动画(三维动画与特效方向)与动画专业合并招生。
(相关资料:2018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招生简章)侯主任还重点介绍了入选一流建设学科的中传的戏剧与影视学,以及特色专业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
在访谈的最后,侯主任特别提醒广大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热爱和特长慎重选择专业,不要包办。
艺考生要做到知己知彼,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充分学校的招生要求和专业的特色,方能在艺考中百战不殆。
以下为访谈实录:一、学校介绍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新浪教育《高校驾到》。
2018年艺考季,我们特别推出“顶级艺术类院校专场”,邀请顶级艺术类院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做客新浪,为大家解读学校2018年艺考招生政策及相关专业特色。
这一期我们有请到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侯隽侯主任,侯主任您好,先跟大家打声招呼介绍一下自己吧。
更多考研考博咨询信息请关注考研考博微信公众号:京研教育
新浪微博:京研考研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
一、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历年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专业年份招生人数考试科目
050301新闻学
01新闻理论与历史
02应用新闻学
03广播学
04数字新闻传播05新闻传播心理学
06新闻传播研究方法
07舆论学2020年55人①101思想政治
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8新闻传播
史论
④814新闻传播
综合
2019年40人
2018年38人
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历年复试分数线:
专业年份政治英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新闻学2019年51分51分77分77分357分2018年55分55分83分83分355分
2017年53分53分80分80分383分
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参考书目: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
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
李磊:《外国新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雷跃捷:《新闻理论》
雷跃捷:《媒介批评》
郭镇之:《当代广播电视学》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
更多考研考博咨询信息请关注考研考博微信公众号:京研教育
新浪微博:京研考研。
国际新闻学研究生专业主干课程国际新闻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及其国际化的学科,其专业课程涵盖了新闻学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拓展等方面。
以下是国际新闻学研究生专业的主干课程。
1.新闻传播学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新闻学原理、新闻写作与制作、新闻采编、传媒伦理与法律等,它们是建立学生对新闻学基本理论和传媒行业规范的认知基础。
2.国际新闻学概论:该课程主要介绍国际新闻传播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报道、国际新闻机构和媒体跨文化传播等内容,使学生对国际新闻学有全面的了解。
3.新闻传播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新闻传播的理论体系,如传媒效果、媒介技术与社会变革、跨文化传播等,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新闻与社会研究:该课程关注新闻报道与社会现象的互动关系,深入研究新闻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与分析新闻,提高其敏锐的社会观察和思考能力。
5.新闻媒体管理与经营:这门课程主要介绍新闻媒体的运营与管理,内容包括新闻媒体组织架构、经济管理、品牌建设、舆情管理等,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新闻媒体管理的专业能力。
6.跨文化交际与国际新闻报道:该课程主要关注跨文化传播和国际新闻报道的技巧和理论,教授学生如何在各种文化背景下进行媒体工作,以及如何顺应全球化趋势进行多元文化传播。
7.新闻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这门课程主要教授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进行新闻报道和研究,培养学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技能,能够利用数据驱动新闻报道和决策。
8.国际新闻实习与实践: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将进行实地实习或参与学校组织的国际新闻项目,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新闻采编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上是国际新闻学研究生专业的主干课程。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课程内容,学生将在新闻学理论与实践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为将来从事与国际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什么引言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是一门涵盖新闻学、传播学和国际关系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专业。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下,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不仅着眼于传统新闻报道技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全球视野和复杂环境下的新闻素养。
本文将探讨在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中学到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1. 新闻传播理论学习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首要任务是掌握与新闻传播相关的理论框架。
这些理论包括传播理论、媒介效果理论、新闻价值理论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学生能够理解新闻传播的运作机制,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读国际新闻事件。
2. 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国际新闻与传播领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
因此,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跨文化沟通的理论和实践技巧。
这包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学习适应和尊重他人的文化,以及掌握使用不同媒介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技巧。
3. 新闻素养和伦理作为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和伦理观念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学习新闻报道的原则和规范,培养客观、公正和负责任的新闻态度。
此外,学生还应了解媒体行业的伦理道德标准,并在实践中秉持高尚的职业道德。
4. 多媒体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新闻报道逐渐从传统的纸媒转向了多媒体平台。
在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使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和技术,如摄影、摄像、音频和视频编辑等。
通过掌握这些技能,学生可以更好地与读者和观众进行互动,并提供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报道。
5. 全球视野与国际关系在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中,学习全球视野和国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需要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新闻传播形势。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国际新闻事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不同文化和观点的宽容和理解。
结论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不仅仅是学习如何报道新闻,更注重培养学生全球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新闻素养。
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学生可以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宽广视野和负责任态度的国际传媒人才。
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简介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新闻与传媒人才的本科专业。
通过系统学习与训练,学生将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国际关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际事务,具备全球化背景下从事新闻与传播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素养。
课程设置平台课程1.新闻学基础:介绍新闻工作的基本原理、伦理道德以及新闻报道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建立新闻观念和思维模式。
2.传播学概论:探讨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传播现象的分析能力和理解力。
3.国际关系导论:介绍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国际政治经济等相关知识,为学生深入了解国际事务打下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1.国际新闻报道:培养学生进行国际新闻报道的能力,包括新闻采访技巧、国际新闻写作和报道策划等。
2.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现象,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传播的挑战和机遇。
3.新闻伦理与职业规范:探讨新闻行业的伦理准则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正确的新闻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
4.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研究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公共外交的战略与策略。
选修课程1.数字新闻传播:学习数字化时代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新闻报道的能力。
2.媒体与国际关系:研究媒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探讨如何通过媒体传播进行国际事务宣传。
3.新闻摄影与视频制作:培养学生新闻摄影和视频制作的技术与艺术能力,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效果。
4.新闻评论与分析: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评论与撰文水平。
实践环节1.新闻实习:学生在新闻机构、媒体公司等实习,接触实际新闻工作,锻炼专业能力和实践技巧。
2.国际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与国外学生和媒体从业者进行学术、文化和职业交流。
3.毕业实践项目: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或实践项目,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职业发展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新闻机构、媒体公司、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领域的工作,例如国际记者、新闻编辑、传媒顾问、公关经理等。
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国际新闻与传播),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大纲:I. 介绍A. 引入话题B. 研究目的C.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II. 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国际新闻与传播)简介A. 专业背景B. 专业设置C. 专业课程III. 该专业所学具体内容A. 基础课程B. 专业课程C. 学习方法IV. 该专业的发展方向A. 职业需求B. 行业趋势C. 技术应用V. 就业前景A. 专业岗位B. 就业方向和行业选择C. 人才培养和职业规划VI. 结论A. 总结研究结果B. 分析研究意义C. 提出建议摘要:本文将介绍大学本科专业新闻传播学类-国际新闻与传播的具体内容、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前景。
国际新闻与传播是新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规律、机制和影响的学科。
在该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国际新闻传播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实践,主要包括国际传播理论、国际新闻传播史、国际新闻采访和编辑、国际新闻翻译、国际新闻分析和评价等内容。
同时,该专业还注重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外语、跨文化交际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文化和价值观,提高其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新闻传播的能力。
在职业发展方面,毕业生可以在新闻媒体、公共关系、广告、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等领域从事与国际传播相关的工作。
在新闻媒体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国际新闻采访、编辑、翻译等工作,在国内外媒体中担任驻外记者、编辑、翻译等职位。
在公共关系和广告领域,毕业生可以负责品牌传播、媒体策划、网络营销等工作。
在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领域,毕业生可以从事国际事务、文化交流、海外项目管理等工作。
虽然该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广泛,但是竞争也较为激烈,需要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外语水平、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实践经验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将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
2020-2021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学、编辑出版学、舆论学、广播电视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中国传媒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中传新闻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为了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传媒大学于2013 年7 月上旬进行了学部制改革,成立了“四个学部,一个中心”,即新闻传播学部、艺术学部、理工学部、文法学部和协同创新中心。
新闻传播学部机构构成:电视学院、新闻学院、传播研究院、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挂靠)、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挂靠)、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挂靠)一、中传招生目录招生专业:国际新闻学(0503Z5)研究方向:01国际新闻史论02国际新闻业务0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04国际媒体05国际新闻传播招生人数:55人,其中推免45人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选一③712新闻传播史论④815新闻实务学制:3年招生专业:编辑出版学(0503Z4)研究方向:01编辑出版理论02出版经营与管理招生人数:6人,推免2人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③712新闻传播史论④835出版传播实务学制:3年招生专业:舆论学(0503Z6)研究方向:01舆论学基础02应用舆论学招生人数:6人,推免2人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③712新闻传播史论④815新闻实务学制:3年招生专业:广播电视学(0503Z1)研究方向:01广播电视史论02广播学03电视学04纪录片学05新媒体传播06互联网与社会招生人数:53人,推免16人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选一③712新闻传播史论④815新闻实务学制:3年二、参考书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石磊:《新媒体概论》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李磊:《外国新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雷跃捷:《新闻理论》雷跃捷:《媒介批评》郭镇之:《当代广播电视学》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2版)新闻实务公共部分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谭云明:《新闻编辑》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王振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2、3、8章)王灿发:《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按方向:编辑出版学、舆论学各专业指定答题部分: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王振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2、3、8章)王灿发:《现代新闻业务基础教程》陈作平:《新闻报道新思路》广播电视学指定部分王振业:《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重点看第2、3、8章)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张彩《世界广播发展研究》王振业《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国际新闻学指定部分刘笑盈:《国际新闻学:本体方法和功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刘笑盈何兰《国际传播史》☆江爱民、吴敏苏:《国际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刘洪潮:《国际新闻写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马胜荣:《国际新闻采编时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三、复试参考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国际新闻学舆论学四、中传新闻学复试分数线广播电视学年份政治外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总分201855558383365 201753538080375201653538080363国际新闻学年份政治外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总分201855558383359 201753538080380 201653538080374编辑出版学年份政治外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总分201855558383345 201753538080345 201653538080350舆论学年份政治外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总分201855558383345 201753538080376 201653538080359五、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学硕真题新闻学史论712一、名词解释1.媒介素养2.邵飘萍3.媒介事件4.扒粪运动5.刻板印象二、简答题1.涵化理论2.为什么说黄远生是报界奇才3.影响新闻价值取向因素4.新中国成立前范长江的新闻活动和贡献三、论述题1.从信息和新技术发现的角度评价莫个人的话,大意就是信息和新技术使得人人都成为记者,单人位记者的权利和义务······就会消失是不对的2.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和政府的规制策略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学硕真题传播历史与理论一、名词解释1.《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2.休眠效果3.议程设置4.自变量5.大数据二、简答题1.符号学代表人物及其理论2.印刷术的发展对人类传播的意义三、论述题1.用意识形态理论对“网购”的新闻式广告的文本进行分析2.网络舆情的演变及特征,用具体实例分析3.论述媒介暴力内容的研究,在中国此研究领域的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各方向介绍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50321)1. 广播电视史方向广播电视史作为一门新兴的历史科学,目前在我国科学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是我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广播电视史从建校后即开展教学研究,并于1979年成立硕士点,1999年成立博士点,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
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历史科学,广播电视史主要研究国内外利用无线(有线)电波传送声音图像,借以传播新闻、评论、教育、文艺和广告等节目的整个广播电视事业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具体研究内容是: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设置沿革,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广播电视理论的演化、广播电视节目及其宣传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从历史视角对我国广播电视诸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人们开创和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活动的某些内在联系和特点。
广播电视史涵盖了哲学、历史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等学科内容,在研究中注重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具体研究方法:在大量占有史实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去伪存真,利用联系的观点,抓住主要矛盾,通过一系列史实的确认与分析来研究广播电视历史发展脉络和对社会进步的影响。
广播电视史属于专门史,涉及多个学科,因此本方向研究生应具备扎实的马列哲学理论基础、丰富的历史学知识储备和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门知识。
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生的科研、业务和学习、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均获得显著提高。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介从事新闻采编、新闻出版等实际业务工作,可进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教育工作,可进入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从事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2.外国广播电视方向外国广播电视专业方向,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同时它也是建立在外国新闻史研究、外国媒介史研究与广播电视媒介研究相结合基础上的一个研究方向。
该专业方向旨在通过对外国广播电视全面、系统、深入、科学的研究,促进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并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照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从2018级推免生中选拔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生源的通知一、专业介绍1.培养目标:培养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品德优秀、具有突出的新闻专业素质和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具备一定的媒介管理才能,适应外宣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人才。
2.管理方式:进入“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平台,纳入“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库”,由研究生院和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进行专项培养。
3.培养内容:学习公共学位课、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特色课程(基础理论类、国际关系类、专业外语类、传媒业务类、实务训练类、系列讲座类),进行实习实践训练(校内专业实践、六大媒体实习、各类社会实践)和英语运用训练(课外练习、专题讲座、对外交流),并以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为单位,定期开展时事辩论比赛、英语新闻点评、影像作品创作等专业活动。
4.实习就业:由中宣部、教育部统一安排,进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实习。
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将有机会优先推荐至国内主流媒体及其海外记者站就业。
二、选拔范围及条件1.生源条件:(1)具有2018年推免生资格(三年综合测评在本专业排名前15%);(2)本科为文学、艺术学、法学等相关专业优先,其它专业有突出表现且英语水平达标者也可申请;(3)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者优先。
2.外语水平达到以下任何一项条件:(1)CET6国家英语六级考试优秀或520分以上(含)(5年内有效)(2)TOEFL成绩达到549(677总分)、230(300总分)、90(120总分)(2年内有效,以入学年份计算,下同)(3)IELTS成绩学术类6.5分以上(2年内有效)(4)GRE成绩1800(2400总分)、1170(1600总分)以上(5年内有效)(5)GMAT成绩630分以上(5年内有效)(6)本科阶段为英语专业者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7)本科阶段为其它语种专业者并通过相应语种的专业八级考试(日语国际一级)(8)在国外或境外大学或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正规课程所获本科以上(含)学位(须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9)WSK(PET5)考试合格(2年内有效)(10)BEC考试高级(HIGHER)证书(2年内有效)(11)TOEIC成绩800分以上注:如新闻专业素质突出,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等奖励者(需有证明)或有突出科研实践成果者(需有证明),条件可适当放宽。
中传国际新闻学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国际新闻学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专业方向以及个方向15年招生人数如下:国际新闻史论方向;国际新闻业务方向;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方向;国际媒体方向;国际新闻传播方向。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五选一③712新闻传播史论④815新闻实务学制:3年。
注: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所设方向,该方向只接收推免生,2015年计划招生40人。
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难度一、本文系统介绍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难度,中传国际新闻学硕士就业,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辅导,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参考书,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专业课几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二、中传国际新闻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传国际新闻学专业招生量大,考研难度不高,其中15年的招生人数为57人,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国际新闻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国际新闻学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传播史论和新闻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国际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中传国际新闻学硕士就业怎么样?中传国际新闻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国际新闻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21必读!一万字的中国传媒大学新传考研超全攻略》摘要:想去双一流读书吗?正文: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办学65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要的、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该校的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这所紧紧围绕着传媒事业发展所建设的高校,目前有新闻学、传播学、新媒体、广播电视学等11个新传相关专业招收全日制硕士生,相比其他学校,除了择校,可能还要在众多专业之中纠结一番。
今天,就为大家呈上最全最详的备考攻略,让大家轻松择校、高效备考。
一、招生专业中国传媒大学不仅招收的专业较多,而且有的专业下设置的方向也较多,且考生必须在初试报考的时候确认专业方向,但在招生简章中只会列出该专业的拟招生总人数。
因此,如果你报考了热门专门的热门方向,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最终各个方向的录取人数是可以小幅度浮动的。
众多专业方向,哪个性价比更高?各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学&传播学】(注:具体的方向介绍可登陆官网查看/newsWYFHY/ce902e8e-b5a4-491c-b7d5-a6ae7fb7737b.htm)专业介绍:新闻学专业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中国传媒大学首批设置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招生的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之一。
本专业具有突出的广播电视新闻特色,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引领者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新闻与传播专业介绍1.新闻实务方向本方向是新增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下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原有的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方向新闻业务方向为基础,为适应传媒人才的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培养思路,凸显业务人才培养的特色,实现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旨在为我国新闻媒体培养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方向的人才培养着力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着重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新闻理念,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使学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通过开设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使之具备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视野;同时注重将理论问题放入媒体一线实践中来予以考量和解决,而不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关照。
二是重视学生新闻采编实践能力的训练,在课堂内引入业界导师,开展前沿业务问题的研讨;充分发挥业界导师和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安排学生进入主流媒体实习,强化训练学生的新闻采编能力,并且加强业务指导和实习成果考核。
本方向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较高的政策水平,拥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具备较丰富的媒体实践经验与业务能力,熟练掌握新闻采编工作流程、技术及特点,语言文字功力深厚,除了常规新闻,还能够从事高品质新闻报道的采编工作;旨在为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党政新闻宣传部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进入主流媒体、各级新闻宣传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独立从事新闻采编业务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
本方向师资队伍强大,除学院专职导师外,还从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北京电视台等中央及地方媒体聘请了一批高级记者、编辑担任兼职导师。
在课程设置上大幅提高了业务课程的比重,并聘请业界精英开设实务课程。
加强对社会实践和媒体实习的要求,与主流媒体紧密合作,设立定点的实习教学单位,为学生深入媒体一线进行观摩、考察、实习提供便利条件。
2.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专业硕士方向是建立在新闻学、传播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上,以原有的学术型硕士生招生方向“传播研究方法方向”为基础,将其人才培养思路从侧重学术研究能力培养转向为新闻传播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致力于为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培养专业知识面宽,研究分析能力强,熟悉我国媒体运作,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擅长媒体调查、受众研究的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宽口径、有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国际新闻学专业介绍国际新闻专业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适应性强、复合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熟练掌握并使用一门以上的外语,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报道水平;能够在国际新闻媒体、外事外交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介相关的、较高层次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或在高等教育及科研部门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为: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国际新闻前沿问题研究、国际新闻传播实践研究、国际新闻与跨文化案例研究、国际媒体研究、国际新闻采写、国际新闻编译、英语广播电视节目研究、新媒体与国际新闻等。
本专业有国际新闻传播研究所作为实践基地,与中央电视台、华龙网、中国经营报等各类媒体合作,提供各类新闻稿件,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新闻传播能力。
本专业的四个专业方向如下:
1.国际新闻史论方向
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
国际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
由此,国际新闻也成为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分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国际新闻史论就是从历史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对这一分支学科的综合把握。
研究范围: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包括国际新闻的定义,发展形态、特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
包括国际新闻的形态研究、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新闻研究、国际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等。
可以说,国际新闻传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史论的研究范围。
学生通过这一方向的学习,不仅可以成为研究性人材,也可以成为理论型的实际工作者。
2.国际新闻业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这个专业方向具备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坚持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要求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媒体实习,因此本专业方向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事具备坚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国际新闻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
3.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方向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从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来考查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性。
它拓展了国际新闻研究的认识视野,对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研究的特色来看,由于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涉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以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这一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的多学科交叉性。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用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国际新闻活动的文化属性及功能,对于改善我国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一方向的主要内容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研究国际新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新闻中的跨文化
现象,在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的基础上,考察国际新闻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学、文化学和传播学基础,培养目标是国际新闻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国际媒体方向
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和基础,国际媒体往往是那些影响很大的媒体,拥有先进的传播技术、独特的传播理念和巨大的品牌效应。
研究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学方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际媒体研究主要包括:世界著名媒体研究、各国媒体的比较研究、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产业化战略服务、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媒介集团化研究、新闻从业人员结构及职业道德状况研究,新闻报道与意识形态研究、媒介环境与受众研究、媒介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新传播技术与国际媒体研究等等。
国际媒体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领域,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同时面临国外媒体的挑战。
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去,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因此,国际媒介研究方向的开设,对国际媒介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并培养出一批高水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5.国际新闻传播方向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使得国家对外宣和涉外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培养一批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自2009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建设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班,该班培养的学生政治素质过硬、思想品德优秀、具有突出的新闻专业素质和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具备一定的媒介管理才能,是适应我国外宣及涉外新闻报道等多方面需要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