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画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6 课《画》教课设计6 画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经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色”等10 个生字和走之、斜刀头 2 个偏旁;会写“水、去”等 4 个字。
2.正确朗诵、背诵古诗。
图文联合,感觉诗中描述的情景。
教课过程一、察看图画,引入诗句1.教师体现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课文插图。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评论并板书“山、水、花、鸟”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1.学生朗诵诗句,关于在自学过程顶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全班齐读,齐读以后轮读。
考察学生能否都会读了。
3.教师用生字卡片抽读要求会认的“近、色”等10 个生字。
4.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三、熟读成诵,感知粗心1.教师抽测学生背诵古诗状况,夸奖背诵好的同学,鼓舞背诵稍慢的同学。
2.学生正确朗诵两首诗,比较两首诗有什么不一样。
远看山有色,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无声。
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还在,春去花不在,人来鸟不惊。
人来鸟儿惊。
3.教师总结:我们旅行时,看到的自然风景大部分是“远看山无色,近听水有声。
春去花不在,人来鸟儿惊” 。
而课文所说的风景却恰好相反。
引出课文题目。
4.学生演一演,说一说,读一读。
(1)来——去什么是“来” ,什么是“去”?(2)远——近哪一种状况算“远” ,哪一种状况算“近”?(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而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有—无高—矮多—少早—晚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复习10 个生字和 2 个偏旁,会写“来、不”。
2.睁开想象,感觉诗中描述的风景,知道这是一幅山川画。
3.背诵课文。
教课过程一、检查复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6 课《画》教课设计1.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兴趣提示,指名背诵古诗。
2.多种形式背诵古诗。
二、自学生字1.指导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着字形。
2.谈谈自己的识记方法。
(1)“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歌《画》,使学生了解到画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能听懂、读准课文,理解内容。
3.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的作用与价值,表达自己的感受。
4.通过叙事、讲授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语言来理解画的作用。
5.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要点。
2.能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画的作用。
3.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画的理解与感受。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把握诗歌《画》中的比喻和意象。
2.能够跳脱现实场景,用心灵的眼睛去感知画的内在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初读《画》带领学生一起读诗歌《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丽、节奏和意象。
2. 导入活动老师和学生一起谈论诗歌中的“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 集中训练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各自对“画”不同的理解,并对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4. 延伸拓展设计一些与画相关的活动,如美术课、表演课等,丰富学生对“画”的理解。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回顾学习收获,并表达自己对“画”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五、课堂作业1.背诵诗歌《画》。
2.完成《画》相关的绘画作业。
3.撰写关于“画”的作用与价值的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画”的过程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也让我深受启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涉及学生情感层面的引导,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感悟人生,培养美的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的详细安排,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课文(二)画(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简单了解画的含义和作用。
2.能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形象地描述画。
3.能借助画的故事情节简单架设情节。
教学准备
1.课文《画》
2.与画有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具。
3.经典绘画作品的图片资料和解析。
4.与故事情节有关的小道具、角色扮演服饰。
教学过程
导入
1.创设场景:我带领学生在一个画廊里看了很多美丽的画作,让学生感受到画作的美丽和神奇。
2.导入情境:让学生看一些与画有关的图片物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去发现画的奥秘。
学习
1.提问:老师提出“画”这个词,让学生联想到自己见过的画,以及画的作用等。
2.学习课文《画》,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画”的含义。
3.小组讨论:尝试描述自己见到的画和画中的内容表现。
4.创造情节: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想象一幅自己的画,构建情节和主题,并在小组内简单汇报。
拓展
1.赏析经典绘画作品,如《蒙娜丽莎》等,并讲解作者、画作内涵等。
2.创造情境,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幅小画作,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激发学生对画的创作热情。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了“画”的含义和作用,进一步认识了画作的美丽与神秘,并且在小组合作、讨论过程中,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共情能力的培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画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画的基本定义和概念,如画的作用、画的分类等;•能够画出简单的图案,如直线、曲线、封闭图形等;•增强观察能力,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并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创造力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理解画的作用和分类;学习和掌握画图示意图和建立直线、曲线等的基本方法;学习和掌握画描绘封闭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画的作用和分类;•学习和掌握建立直线、曲线等的基本方法;•学习和掌握画描绘封闭图形的方法。
教学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橡皮擦、画笔、画布、水桶、纸张、颜料教学过程1.引入1.1 导入情境首先让学生了解画是什么,举例说在什么场合下我们需要画,画有哪些作用。
1.2 学生自己探究通过让学生回答“画是什么?”“画有哪些种类和形式,例如漫画和油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全过程2.1 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学生听老师讲解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包括画的分类、作用等等。
2.2 直线和曲线的绘制方法老师给学生展示直线和曲线的绘制方法,可以采用流畅轻扫的方式或拼合点的方法。
老师先对学生进行指导示范,然后让学生动手尝试。
2.3 封闭图形的描绘方法老师让学生了解封闭图形的概念和定义,然后展示如何描绘封闭图形。
可以先在黑板上示范,让学生看到样例后再进行实际操作。
2.4 绘制画作让学生画一个简单的图画,如一朵花或一片树叶,让学生自由发挥。
3.小结3.1 总结本课内容在本节课中,我们了解了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掌握了画的基本分类和作用;学习了直线和曲线的绘制方法,理解了封闭图形的描绘方法;最后尝试自己绘制了一个简单的画作。
3.2 布置作业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通过画一些简单的图案,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掌握直线、曲线的绘制方法和封闭图形的描绘方法,并实际动手练习中提高了学生的绘画技能,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绘画可以表达情感和意思,培养对美的感觉和审美能力。
2.理解绘画的基本要素,如线条、颜色、形状等。
3.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达简单的形体。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绘画的基本要素,并能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达简单的形体。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色彩斑斓的绘画作品,或讲述一些艺术家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绘画的基本要素1.线条: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弯曲线、交叉线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线条的特点。
2.颜色: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常见的颜色和颜色的混搭效果,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
3.形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的特点。
3. 练习基本画线教师示范不同类型的线条的画法,如直线、弯曲线,然后让学生跟着画。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线条样式。
4. 用颜色进行涂色练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图形,如糖果、彩虹等,让学生自由涂色。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概念,并且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5. 整合要素,绘制简单的形体教师可以展示一些简单的形体,如房子、树、花等,让学生通过练习应用之前学到的基本要素进行创作。
6. 结束语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创作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不同的绘画要素及技巧,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及掌握绘画技巧。
3.练习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绘画技巧。
五、教学评估1.学生的兴趣、参与度和自主性。
2.学生的作品创意和表现力。
3.学生对绘画基本要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2.纸笔、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七、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如大自然、万物和建筑等,从中获取灵感和素材进行创作。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画》这篇课文。
2.能够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3.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
2.能够感知绘画的美和灵性。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画的热爱和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2.能够理解和表达画的美和感受。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画的情感。
2.如何启发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1.课文《画》2.教学图片或实物画作3.课堂小组讨论材料教学环境1.教室内放置画作2.保证课堂安静的环境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让学生看课文标题《画》,并问学生:你们知道画是什么吗?你们喜欢画吗?第二步:导读(1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以问题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畅想画的美和灵性。
第三步:学习(15分钟)1.课文学习和解读,老师讲解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画的感受和理解。
第四步:练习(15分钟)1.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2.老师给出几幅画作,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这些画作的美和自己的感受。
第五步:总结(5分钟)1.整理本节课的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鼓励学生对画的理解和欣赏。
五、课堂作业1.写一篇关于画的短文,描述自己对画的看法和感受。
2.自己动手画一幅小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画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画的审美情感和艺术欣赏能力。
新部编版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画》优秀教案设计教材分析《画》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古诗。
课文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
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
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花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学情分析《画》是本期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学生大概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
因此应该结合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图文对照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的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
2个偏旁,会“”写、水”去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知道课文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来——去,远——近,三组反义词。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
认识走之,斜刀头两个偏旁。
难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个谜语你们想不想猜一猜?你可要仔细听好了。
两个兄弟一样高,一日三餐都用到。
和和气气团结好,帮助主人吃得饱。
(学生猜谜语)刚刚老师说的是一首谜语诗,根据诗的内容我们能猜出谜底,像这样的诗就叫谜语诗。
老师还有一首谜语诗,看看谁能猜出谜底。
(出示课文,教师范读,生猜《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1、出示挂图。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谁想说一说画上都画了什么?最远处有什么?近一点的地方是什么?最近的地方是什么?(在插图的相应位置出示山,水,花,鸟四个字。
)像这样有山有水的画叫做山水画。
师:那你们想听听诗里面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吗?2.师配乐朗读。
这首诗有几句话?每句诗都有几个字?像这样的诗叫做五言诗。
3.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首诗?要想读好诗,首先要读准字音。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篇一一、学习目标:1、学习11个生字,认识虫、目两个偏旁,通过朗读理解生字、词。
2、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准备:1、课件。
2、引导学生课前了解关于动物脚印的形状以及爱冬眠的动物。
五、学习过程:1、揭示课题(1)看雪后景色(录像),配上雪后景色描写的短文朗读,给学生语言材料予以积累。
(2)今天,我们就到课文中去看看,下雪后,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2、学生自学(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A.放声朗读、运用拼音、询求帮助、猜等方式克服生字的困难,读通课文。
B.圈出你不了解的地方。
(2)汇报自学情况自学检查:A.指名朗读,请其他同学点出他没读准的音。
B.请另一学生帮助纠正读音。
C.怎么的么读轻声,怎是平舌音。
(3)纠音后再次朗读,准备提问。
2、提出问题1、学生提问,教师板问题,随后进行梳理。
2、师生讨论选一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小画家们画画不用颜料不用笔。
反复朗读。
3、探究问题1、理解课文部分,根据课堂实际,分板块灵活处理,随机解决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不用颜料和笔呢?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也会冬眠?2、根据学生的提问,先请学生小组内讨论。
3、第一个问题通过反复读,引导学生得出哪些画其实指的就是脚印。
第2、3个问题,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看录像来补充学生的知识。
四、解决问题感情朗读。
(采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边读边表演、小组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读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1、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2、你能学学课文,也来编一首儿歌吗?3、作品展示。
六、总结在神奇的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神奇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思考,一定会有许多的收获。
课文(二)画(教案)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二课,涉及的主要内容是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画的种类、画的颜色、画的方法以及欣赏美术作品。
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地认识画的不同种类。
2.能够用正确的颜色和方法来绘制画。
3.能够欣赏并理解美术作品。
学习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地认识画的不同种类,理解画的含义。
2.熟练掌握画画的方法和颜色。
3.能够欣赏并理解美术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5分钟)1.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学生们介绍画的不同种类及其含义。
包括素描、彩画、油画、版画等。
2.在介绍完每种画的基本特点后,带领学生们进行互动,鼓励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给学生上课(30分钟)1.让学生们翻开自己的课本,介绍画的基本颜色和画画的方法。
2.老师和学生们一起绘制画,并讨论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老师为学生们展示一些美术作品,让学生们欣赏、理解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关闭课程(5分钟)老师通过总结的形式,让学生们回顾学习内容并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同时鼓励他们勇敢地尝试和创造。
评价和展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画的不同种类、画的颜色和方法以及美术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能够熟练掌握画画的方法和颜色,也更加主动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将继续探索更多的有效教学方法,为学生们创造更加丰富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和思考能力,积极探索更多有意义的学习内容。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6 《画》优秀教案含教学反
思
一、教案概述
•课题:《画》
•识字内容:6
•适用对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理解识字“画”字的基本含义和常见使用场景;
2.能够正确书写识字“画”字;
3.能够通过亲身感受理解绘画的乐趣和意义。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
•通过展示有关绘画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画”字的意义和用途。
2. 学习“画”字
•带领学生一起认读“画”字,并通过笔画顺序演示正确的书写方法。
•让学生反复练习书写“画”字,注意笔画的顺序和结构。
3. 活动设计
•安排绘画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来理解“画”字的含义,并体验绘画的乐趣。
•老师可以提供不同的绘画题材和工具,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个性和创造力。
4. 总结和展示
•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绘画活动的收获和体验,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欣赏。
三、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画”字的含义,而不是止步于纸面文字的认读和书写。
•绘画活动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和表达个性,避免过多的干预和限制,让学生感受自由和乐趣。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画》这个词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汉字,更是
一种表达和创造的方式。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展现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故事情节。
2.掌握《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重点词汇,包括:画、蓝天、坐、马。
3.学会感受课文中所描写的美景,以及对它进行适当的描写和表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美景而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并能够尝试以画笔表达出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故事情节。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3.感受课文中的美景,并以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如何在学生中传递这种能力。
2.如何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感受课文中的美景,并表达出来。
三、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课文、生动形象地讲解难点,增加学生对美景的感受和理解,使学生更好地记住重点词汇,加深对故事情节及主题的理解。
2.看图法:通过图片的介绍和观察,让学生更加贴近于生活中的美景,并通过观察及分析加深学生对美景的认知。
3.创作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美景,尝试通过画笔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美丽的大自然充满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则是雪地里的小画家,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里是什么?放上一幅雪地美景的图片(如图)请同学们看一看这张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呈现环节: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在老师的引导下一起朗读课文,并大声念出重点词。
2.由老师或同学们向其它同学介绍故事大概情节。
3.让同学们分小组或一个人一个角色,通过问答方式来回答问题,以巩固故事情节和重点词汇的记忆。
4.请同学们在PPT上欣赏雪地中的美景图片,回答图片中的问题与感受,加深对美景的认知。
拓展环节: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和画笔表达一下自己对美景的理解和表现,其中可以自己加入与作者不同的元素以强化自身创造力。
2.小组间观察和欣赏彼此创作成果,并对其进行展示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通过听、说、读、写、画、观察等形式的综合运用,同学们可以在语言、写作、观察、表达、创造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与提高,同时也培养出他们对美的热爱和好奇心。
点的书写教学目标:理解点的形态,初步掌握点的写法;掌握观察范字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在田字格中找准笔画位置,准确书写;初步了解运笔过程。
教学重点:学习点的写法,体会运笔过程及掌握准确的写字姿势。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用笔的轻、重。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画有田字格的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学习点的写法。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字的基本笔画就相当于人的眼、鼻、嘴等,五官端正,人就漂亮,基本笔画写得规范,字就显得美观。
所以,写好基本笔画很重要。
(一)理解点的形态。
1.汉字中点有很多种,点在字中的位置不同,所以它们的形态也不相同,写法也不一样。
2.教师边板书边说出点的名称,使学生初步理解上点、左点、右点、长点。
3.指导学生看课本,说说范字点的名称。
(二)学习上点的写法。
1.教师板书上点,讲解运笔要领:轻起笔,向右下方行笔,稍按,收笔。
2.学生用手指边练习边说运笔过程。
3.指导学生观察“六”字中的上点,学生观察之后用笔描红,边描边体会运笔过程。
(三)学习左点、右点的写法。
1.教师范写左点,使学生明确左点一般在字的左下方,它的运笔方向与右点相反,运笔要领是:轻下笔,向左下方行笔,稍按,收笔。
2.观察教师范写右点,其运笔方向与左点相反。
3.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小”字,描红左点、右点。
(四)学习长点的写法。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右点与长点,比较异同。
2.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风”字中的长点,讲解书写要领,并用铅笔描红。
(五)教师小结点的写法。
四、书写练习(一)指导学生按照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上点、左点、右点、长点。
(二)学生实行书写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学生练习写点,纠正学生不准确的执笔姿势及写字姿势。
(三)引导学生自评、互评书写情况。
教师讲评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再次指导。
五、本课讲评小结本课学习的内容,总结学生书写练习的情况,即时鼓励、表扬认真学习及书写较好的学生,对学生的不准确坐姿及执笔姿势实行讲评。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画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意思,能朗读和背诵本课文。
2.学生能够培养对“画”的爱好,通过创作来表达想象。
3.了解“画”的种类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深层次的认知。
教学重点1.理解本课文的故事情节。
2.学习“画”的种类及其特点。
3.应用各种颜色的彩笔、笔刷等工具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思考抽象概念。
2.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画种类。
教学内容1. 课前准备准备学生画板、颜料、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2. 导入1.通过教师朗读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本篇课文的故事情节。
2.通过图片展示多种画,引导学生思考“画”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鼓励他们在课后积极练习绘画。
3. 学习主体1.呈现本课文《花的画儿》,通过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如“小女孩为什么对花儿的画都满意呢?”等等。
2.通过视频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水彩画、粉笔画、油画等画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特点和所需工具。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彩笔、铅笔、笔刷、彩纸等绘画工具,使其能够进行简单的画绘制。
4.引导学生实践,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自己的画作。
4. 课堂小结通过该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画”的种类、各自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画”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后作业1.观察家里摆放的画作品,分别尝试模仿它们,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创作自己的优美的画,需写下创作感想和技巧体会。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操作,课程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方式,避免以成人思维方法约束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创作出自己特色的画作。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冰雪运动的特点、了解冬季运动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冬季运动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过程1. 图像展示教师首先介绍本课的主题《雪地里的小画家》,并展示一些雪景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尽可能的使用自己所学的语言描述所看的图片,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语文能力。
2. 阅读故事教师将文本投影在黑板上,以适当的语速朗读故事,学生听故事时要认真倾听,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内容。
3. 情感分析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故事中的主人公,思考她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持和勇气。
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向学生提出挑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回答问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分组讨论教师分成几组,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要求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感悟。
每组精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的主要观点,促进了合作学习。
5. 制作绘本由于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让学生进行绘本的制作。
学生需要在纸上绘制小画家的形象和雪景的背景,然后为这个故事制作一个简单的绘本。
6. 展示作品在完成的绘本展示环节,教师要求每组向全班同学演示他们的绘本,让小朋友们共同体验这些美丽的作品,感受到绘画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重点教学:学生分组制作绘本,让小朋友们来展示他们的绘本作品。
四、教学方法1.图像展示法2.朗读法3.问答法4.小组讨论法5.制作绘本法6.展示作品法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制作的绘本来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看看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故事的情节做出适当的描述,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创作表现出对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绘画比赛,让学生在敏锐的观察下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
2.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冰雪运动的特点和意义,增强学生的运动热情。
3.带领学生实地参与一些冰雪运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冰雪运动的美妙。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我家是动物园》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绘本《我家是动物园》的内容,能够理解基本情节2.学习认读新生字“猴子”、“小狗”、“小猫”等3.掌握认读“家”、“动物园”、“笼子”等词语4.掌握汉字书写技巧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增加语言表达的机会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文字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绘画技能4.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提高创意能力二、教学内容1.故事内容《我家是动物园》是一本描写小男孩家里饲养动物的绘本,小男孩住在一栋楼房里,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比如狗、猫、兔子、小鸟等。
他每天都和这些动物一起生活在一起,感受到他们带来的快乐。
2.学习内容本课时将学习以下内容:1.了解绘本《我家是动物园》的故事内容,通过阅读学习基本词语和认读新生字2.通过看图、读话、讲话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口语交流能力3.通过观察、画图、制作手工、创作故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问好:老师问孩子们好,向他们介绍教材2.课前热身:让孩子们放松身体和大脑,做些有趣的动作游戏(例如:摆手、摇摆、喝水等)2.学习环节1.读绘本:老师给孩子们读绘本,可以边读边展示绘本图片,让孩子们跟着故事主角一起想象、参与2.集体阅读:让孩子们一起读绘本,分角色朗读,凸显情感和感觉3.故事复述:让孩子们将故事复述一遍,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话语将故事再次讲述,并鼓励他们添加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老师提供适量的引导和修正。
4.认读词语:教孩子们认读“家”、“动物园”、“笼子”等词语,辅助记忆和理解5.认读新生字:教孩子们认读新生字“猴子”、“小狗”、“小猫”等,并引导他们体会字形、音形和意义的关系6.练笔书写:教孩子们通过绘画、练字等方式学习汉字的基本书写技巧7.加强对话:让孩子们练习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拉近师生、同学之间的距离,建立教室里的良好氛围。
可以设置任务或角色,例如请两个同学扮演小猫和小狗,让他们模拟出小狗问小猫的对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一、课堂背景本课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4课,教材内容为《雪地里的小画家》。
本课主要通过讲述小画家雪地里的故事,引导学生切身感受自然界的美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小学生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并提高其绘画能力和观察力;3.通过课堂活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讲课环节(1)导入老师播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注意。
(2)学习课文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老师讲解生词和句子,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自然美好通过儿歌、拓展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并培养其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兴趣。
2. 绘画活动(1)学生自主绘画老师向学生介绍绘画器材,如彩笔、素描笔等,并鼓励学生自主绘制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以提高其绘画能力,并锻炼其对自然景色的观察能力。
(2)同伴互评老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同伴观看,并通过互相点评,提高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3. 语文课堂练习通过语文练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能力。
(1)填空题根据故事内容,学生填好题目中的空,以检测学生对本文的理解程度。
(2)问题回答老师提出针对故事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以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3)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本文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1)导入老师播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注意。
(2)学习课文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老师讲解生词和句子,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自然美好通过儿歌、拓展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风光的美好,并培养其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兴趣。
2. 学生自主绘画(1)介绍绘画器材老师向学生介绍绘画器材,如彩笔、素描笔等。
(2)自主绘画鼓励学生自主绘制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以提高其绘画能力,并锻炼其对自然景色的观察能力。
6画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学习重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辶、”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学习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教学过程
一、借助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背过不少儿歌,现在我们一起背诵其中的一首(课件:出示谜语)《我会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生说“手”)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谜语诗,看看谁能猜出来是什么。
(课件出示)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观察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你来看一看都有什么?这些景你觉得美吗?美丽的景色就像画一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画》,这篇课文中也有山,有水,有花,有鸟,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篇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引导学生从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
然后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
三、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一)自学生字。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诗中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二)检查识字。
1.课件出示课文,用红色标出生字。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加上拼音后指名学生领读,要求大声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3)开火车、齐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以抢读方式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3.交流识字方法(学生说,老师总结)。
4.再用生字口头组词。
四、精讲点拨,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把字音读准确。
2.学习质疑。
(我们把诗读正确了,诗中有什么地方你还不懂的吗?)
如:为什么山远看还能看得清楚颜色?为什么近着听,却听不到水的声音?为什么春天去了,花没有谢掉?为什么人来了,鸟不惊?等。
你喜欢把哪句诗讲给大家听?
3.根据学生的提问,观看屏幕,理解诗意。
A.“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为什么山远看还能看得清楚颜色?(画上的山)用你的声音读出远山的美来。
引读“远看——”
B.“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
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为什么你要这么读?谁也想来读?
C.“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
人在画外看,却如画中游。
谁能把这一行读好呢?
D.“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
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
谁会读这行诗?
5.指导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
(出示古诗,注意停顿,不要唱)
6.最后熟读成诵。
(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7.找反义词。
师:同学们背得真好!在这篇课文中还藏着一些相反意思的生字朋友呢,你能帮忙找出来吗?请同学们再次去读课文,用圆圈把它们画出来。
远—近有—无来—去
8、反义词拓展
左—右高—矮来—去哭—笑白—黑早—晚
四、书写生字,课外延伸。
1.指导书写“水、去、来、不”。
(1)呈现4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五、课堂小结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一首谜语,谜底是画(学生齐答)。
孩子们,你们喜欢玩猜谜游戏吗?下面我出示谜语,你来猜一猜谜底是什么。
(出示课件)头戴小红帽,身穿大白袍。
走路摇摇摆,游泳稳又快。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山
近听水无声。
水
春去花还在,花
人来鸟不惊。
鸟
作业设计
1.熟背课文《画》。
2.练习册语文《新课堂》完成。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