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文化

  • 格式:docx
  • 大小:17.72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河流域文化

专业学号姓名

什么是淮河文化?曹天生教授提出:“淮河流域文化是域内各种文化详态的总和,是以流域文化为特质的,以水利为文化核心的,以淮河干流区域文化为代表的区域文化。”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部流域历史演变的通史书出现。较有系统的研究主要在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农业发展与演变、淮河的治理及流域早期考古等方面。这些主要是构成历史基础的研究,与文化认识尚有隔层。研究者涉及较多的还有淮河流域产生的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经济、方言、历史、地理、风俗等方面,但基本上是个案研究,很少有人注意从淮河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有些学者如文学方面的研究者曾有人提出“淮河文学”的概念,但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问世。整体上看,淮河流域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没有搞清楚,而淮河文化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即淮河文化的形成问题涉及的人很少,淮河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比较工作也开展得很不够。这些有关淮河文化概念与特点讨论的基本的或主要的问题未能很好地研究,文化特点本身自然无从诞生。

淮河流域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农区,较早地打上了农业文化的烙印。《亳州志》称其“地平壤厚,得中土之和气,百物以蕃,众庶以集”。《颍州志》称其“土壤沃饶,风雨和会”,“有鱼稻之饶”。所载“珍珠秫”,也就是玉米,是我国关于玉米种植的最早记录。据2001年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考古发现,早在9000多年前,生活在淮河流域的贾湖人就已经创造出相当发达的稻作文化,由此推断淮河流域是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地。这里也是我国豆类种植较早的地区,《淮南子》记述了豆类的种植时间和生长规律。我国制造豆腐始于淮南王刘安,用淮河之畔八公山泉水制造的八公山豆腐,闻名遐迩,被称为中国一绝。明代有《咏豆腐》诗赞曰:“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罐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时至今日,淮南八公山豆腐仍在全球享有盛誉。《晏子春秋》上说:“橘生淮南即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淮河以南属亚热带,淮河以北属暖温带,所以,我国历史上以淮河为界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粮食种植大格局,也因此形成了“南人吃米,北人吃面”的生活习俗,更进而留下“南人驾船,北人骑马”的说法。还在小时候,我就耳闻过“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传唱,听到过“收了淮河湾,富甲半边天”的歌谣。

淮河的发源地桐柏山不像黄河、长江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山高面积大,有大量的积雪和充足的水源。但是,淮河流域的西面是伏牛山系,南面有大别山系,而我国的地貌特征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伏牛山的降水和积水顺势东流,黄河以南的降水和河流积水譬如洪河、汝河、颍河等也顺流汇入淮河,同时,淮河以南由于有大别山的截挡,相当区域的水流不可能顺势汇入长江,只能折回淮河。这样,淮河流域就基本上覆盖了黄河中下游以南,大别山以北,伏牛山以东的区域。

淮河流域以平原为主,间或山地并存。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是大片的平原,即黄淮平原,淮河的主要支流大多在这里交织。黄淮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泛滥冲刷淤积和淮河干支流洗濯滋养而形成,地形地貌比较一致。这里土地肥沃,阡陌纵横,交通便利,适宜种植稻黍及其他各类植物,且利于从事各种生产和经营。淮河上游和以南区域是桐柏山和大别山,特别是大别山区蜿蜒于河南、安徽、湖北三省,依偎于淮河的上中游,构成了淮河以南的主要地貌。山脉峰岭和沟壑又隔离出多种小型的地理地貌,譬如山坳、堰塘、微型盆地等等,这就形成与黄淮平原有明显区别的山区特征。山区地理特点适合种植水稻以及养殖各种水产品,

也与黄淮平原的生产经营有了明显的区别。

淮河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有“盘古开天地,血为淮渎”之说佐证。传说盘古开天辟地,血液流成了淮河,毛发长成了森林,骨架形成了山脉,双目生成了日月。

自夏商周,经春秋战国,到秦帝国的统一,淮河流域文化的基本形态最终形成。这可以称为淮河流域文化的原发阶段。尽管在秦以后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淮河流域文化仍然在接受新质、自我丰富、不断发展,但其基本面貌、内在品质、包容空间已经确立。淮河流域一经纳入到统一的体制之中,摒除了春秋战国以前诸侯列强的争夺攻伐兼并,社会形态基本稳定下来,文化上也就不会再出现斩草除根式的动荡,从而使淮河流域文化的发展保持了一种基本稳定的状态。同时,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其自身也包含着基本的稳定性。所以,秦朝以后一直到近代,淮河流域虽然也有战争的发生,人口的迁徙,各种文化的激荡交汇,淮河流域文化基本上是在自身“体质”基础上兼容并蓄,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内涵,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有其地域特色的文化本性。正是这种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哺育着这里的人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催化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产生了诸如孙叔敖、老子、庄子、管仲、韩非子、李斯、曹操、诸葛亮、费袆、刘邦、项羽、王粲、王弼、嵇康、阮籍、杜甫、李商隐等等名贯古今的文化符号,甚至还有秦末的大泽乡起义,西汉的赤眉军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元末的红巾军起义等,他们所赋予淮河流域文化的内涵是无限丰富的。

古往今来,从淮河流域走出许多思想大家、政坛巨星和文化名人,他们像耀眼的星辰,光照千古。喝颍河水长大的管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平民政治家和思想家,以其超人的智慧、独到的眼光和卓越的才能,辅佐齐王励精图治,终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出生在涡河岸边的道学家老子,曾骑一头青牛飘然而出涵谷关,留下一本五千言的《道德经》,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不朽之作,至今仍令中外学者叹为观止。涡河之畔留下的三座太清宫,仍让世人顶礼膜拜。同样在涡水之滨吸足了日月精华的庄子,用哲学家的目光、诗人的语言,来解说道教理论,更是大气磅礴,汪洋恣肆。其浪漫主义的天才想象,成为后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学英豪。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的曹操,以一介平民跻身皇帝之列的朱元璋,这些在中国历史上都占一席之地的淮夷之后,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名冠古今!

淮河流域文化自古就不是一种封闭形的文化,自夏商周至春秋战国已经实现了与多个地域文化的交汇融合。淮河经豫皖苏东流到海,并通过京杭大运河融入苏杭,展开了广阔的胸怀,使得原本属于内陆文化的淮河流域文化与海派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淮河又是黄河文明向长江文明演进交汇的过渡地带,是两大文明南北互相辐射的必经之地。淮河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淮河流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表现在,其一,它不拒绝任何文化的浸润,既不阻挡中原文化的南下,也不抵御长江文明(楚文化)的北上,更不拒绝吴越文化的北渐西溯,而是积极吸纳各种文化的精华和有益成分。所以,当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无论以什么样的理由不期而至的时候,都在淮河流域留下明显的印记,都给淮河流域文化补充了有益的营养。其二,淮河流域文化的开放是多方位、多层面的开放。从商周时东夷、徐夷的迁徙于淮始,历史上,淮河流域曾经是人口迁徙比较频繁的地区,这种迁徙既有外地人口的进入,也有淮河流域人口的输出,譬如唐朝著名的光州将领陈元光奉命驻守漳州,从淮河流域带走数万子弟,这些人大都留在了当地,进而不少人进入台湾成了当地住民,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实际上也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或移植,最终可能都会产生一种新的文化成果,这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