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_应乐
- 格式:pdf
- 大小:669.00 KB
- 文档页数:5
茶多酚的抗氧化研究进展摘要:茶多酚是茶叶特有的最具生物活性的成分,它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突变、抗衰老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在现当代,其对人类的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就茶多酚的常见的重要功能和以及发展前景做综述总结。
关键词:发展现状;抗氧化物质;提取;前景前言:饮茶、茶道不仅仅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更有其科学道理。
茶叶中茶多酚的功效,随着人民认识手段的不断拓展,而逐渐被发掘出来。
茶多酚是抗氧化家族的一朵奇葩,为心血管病人带来了福音,它的抗氧化性胜过维生素C、维生素E。
一、茶多酚的发展现状茶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保健饮品 ,对于它的药理作用 ,早在唐朝的《本划拾遗》、明朝的《茶谱》中均有记载。
茶叶中化学成份的研究始于1827年人们在茶叶内发现嘌呤碱化合物。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 ,迄今已在茶叶鉴定出 450种以上的有机成分和15种以上的无机元素 ,其中茶多酚就占茶叶重量的 15%~30%。
近年来 ,茶多酚的提取技术和应用开发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一项热门学科,并迅速发展。
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开始于五六十年代,而专业研究开始于七十年代,目前我国对茶多酚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与领先水平[1]。
茶多酚又名茶单宁、茶鞣质,是茶叶中含有的一类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含量约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20%~30%。
茶多酚是一类以儿茶素类为主体的多酚类化合物,除儿茶素类外,有黄烷醇类、黄烷酮类、酚酸类和花色苷及其苷元。
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约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
儿茶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四种物质,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是儿茶素和黄酮类物质。
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等形式存在,具涩味。
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
茶多酚耐热性和耐酸性较好,160℃油脂中30min 降解20%,pH值2~7 范围内十分稳定,PH值≧8时和光照下易氧化聚合,易与铁离子络合成绿色物质,水溶液中长期保存或pH值3~4时的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成棕色物质[2]。
天然食品抗氧化剂茶多酚的研究进展.doc
茶多酚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抗氧化剂,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包括抗氧化、降
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炎症等。
本文将主要介绍茶多酚的研究进展。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分子,可分为儿茶素和黄酮类两大类。
其中,儿茶素是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包括儿茶素、咖啡儿茶素、表儿茶素等,黄酮类包括黄酮、异黄酮等。
目前,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已成为研究热点。
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通过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酶活
性等方式发挥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比维生素C和E等其他抗氧化剂在清除自由基方面表现
更为优异,因此茶多酚成为研究抗氧化剂的重要对象。
茶多酚还具有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发
挥抗炎作用,可用于预防相关炎症性疾病。
茶多酚也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
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茶多酚还能通过其抗氧化作用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茶多酚的两个主要成分,茶氨酸和黄酮,经常被用于制药和
食品添加剂中。
茶多酚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率。
总体来说,茶多酚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炎作用,以及预防心
血管疾病等。
因此,茶多酚也成为了众多保健品、化妆品、食品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未来
研究方向应更加深入,探究茶多酚与疾病预防之间的关系,为人们的保健生活提供更多更
好的选择。
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摘要:茶多酚是茶中含有量最高的一类有机物质,因其独特的抗氧化活性而受到研究者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茶多酚在抗氧化性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茶多酚的物理性质、抗氧化机理、抗氧化效果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进展。
结果表明:茶多酚含量较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并具有诸多其他生物活性,如抗癌、降血压、保护肝脏和维护心血管系统等;茶多酚能有效抵抗氧化反应,是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多种抗氧化机理综合作用,并与多酚酶等相关酶结合,实现抗氧化作用;通过调节和改善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茶多酚可抑制细胞变态,延缓细胞的衰老;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可通过多种实验来证实,如氧化脂质、DPPH、ABTS等。
未来,应该开展更多的研究来深入了解茶多酚的生物活性和抗氧化机制。
关键词:茶多酚;抗氧化;机理;效果《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茶多酚是有机共轭化合物,是茶叶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有机物质之一,是茶中含量最高的一类有机物质,它有着独特的抗氧化活性,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是植物的能量转换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参与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茶多酚的抗氧化性作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本文将集中介绍茶多酚的物理性质、抗氧化机理、抗氧化效果研究方法和相关研究进展,以期提供更多研究方向和建议,为茶多酚的抗氧化事业做出贡献。
一、茶多酚的物理性质茶多酚是一类主要存在于植物组织中的共轭多羟基酚,由多个苯甲酸单元链组成的有机共轭化合物。
它的结构以醇类、酮类和酯类为主,常见成分有儿茶素、黄嘌呤、茶碱、绿原酸和茶多酚等,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在植物组织中含量可达2%~15%。
二、茶多酚的抗氧化机理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清除自由基,从而降低活性氧的毒害。
它的抗氧化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显色反应机制。
茶多酚与氧化物发生显色反应,氧化物被茶多酚的活性羟基取代,从而产生抗氧化效果。
(2)活性羟基与自由基反应机制。
茶多酚提取技术及其功能化研究进展一、概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茶多酚引起了广泛的研究。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因而成为药物和保健品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综述茶多酚提取技术及其在功能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对茶多酚的来源和分布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分析茶多酚的提取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展望茶多酚在功能性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对茶多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茶多酚的来源与重要性茶多酚(Pythagorean Tea Polyphenols,简称TTP)是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总称,包括儿茶素(Catechins)、表儿茶素(Epicatechins)、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等多酚类成分。
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在医药、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茶多酚的来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茶叶中自然存在的,通过摘取茶叶叶片经过加工处理而得到;另一种是通过生物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通过转基因技术等手段生产。
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因品种、产地、生长环境等因素不同存在一定差异,通常绿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高,红茶和乌龙茶中含有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白茶中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
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延缓衰老过程,并预防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等。
抗炎抗病毒作用:茶多酚能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减轻组织肿胀、红肿等症状,并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降压降脂作用:茶多酚具有降压、降血脂的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茶多酚具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抗菌作用:茶多酚具有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用于制备抗生素替代品。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茶多酚作为茶叶中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多种有效成分混合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等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关键词:茶多酚;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在我国,茶叶是仅次于水而被人们广泛消费的饮料,作为一种传统饮料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茶叶系山茶科植物茶树(CamelIiasinenis o. Ktze.)的干燥嫩叶或叶芽,作为软饮料,很有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1]。
东汉的《神农本草》、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明代顾元庆《茶谱》等史书,均详细记载了茶叶的药用功效。
近年,随着对茶叶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其主要成分茶多酚的营养、保健和药理作用倍受关注,并已应用于临床实际。
现将茶多酚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 茶多酚的组成和化学结构茶多酚(tea polyphenol,TP)在茶叶(特别是绿茶) 中含量较高,占茶叶干重的30%左右,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TP的主要成分,约占TP总量的65%~80%,主要含有4种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cabechin gallate, ECG)、表儿茶素( Epicatechin,EC)及表没食子儿茶素( Epigallocatechin, EGC),化学结构式如图1。
其中, EGCG含量最高, 约占儿茶素的50%左右[3]。
2 药理作用2.1 抗氧化作用茶多酚是一类含有多酚羟基的化学物质,能清除人体内过剩的活性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一方面可通过抑制氧化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以提高其抗氧化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灭活自由基,保护抗氧化酶,还能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进而增强抗氧化作用[2]。
其抗氧化特性通过下述几种途径体现。
首先, TP的酚羟基能作为供氢体,提供质子H+, 将单线态氧1O2 还原成活性较低的三线态氧 3O2,减少氧自由基产生的可能性;并能夺取过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脂质过氧化自由基,生成活性较低的多酚自由基,打断自由基氧化链反应,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
茶多酚提取纯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进展包蓉1谷欣莹2陈佳3(1勉县茶叶产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勉县724200;2汉中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陕西汉中723000;3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陕西勉县724200)摘要:茶多酚(tea polyphenol)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新型天然抗氧化剂,无副作用、无毒性,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降血糖、降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和保健功能。
该文对茶多酚的提取纯化及其功能特性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茶多酚的多种提取纯化方法和工艺特点,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茶多酚;提取纯化;功能特性;研究中图分类号TQ9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010-0109-03茶多酚是茶叶中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俗称茶单宁、茶鞣质,占茶叶干质量的18%~36%[1]。
自发现化学合成的抗氧剂BHA、BHT、TBHQ等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后,茶多酚作为一种新型无副作用、无毒性的抗氧化剂受到了国内外的空前关注。
本文综述了茶多酚的提取纯化以及功能特性,旨在为其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1茶多酚简介茶多酚为淡黄色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味涩,易溶于水及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油脂,不溶于苯、氯仿、石油醚。
茶多酚具有吸湿性、耐热性及耐酸性好的特点,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光照或pH大于8时不稳定,易氧化褐变生成红褐色化合物[2],遇到铁离子生成黑色化合物。
茶多酚是一种稠环芳香烃,依照其结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4大类:儿茶素类(黄烷醇类,约占茶多酚总量60%~80%,主要由EGC、DLC、EC、EGCG、GCG、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花青素类、黄酮及黄酮醇类、酚酸类和缩酚酸类[3]。
茶多酚多为含有2个以上的邻位羟基多元酚,供氢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除了抗氧化外,茶多酚还具有抗肿瘤、抗辐射、降血糖、降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和保健功能,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日用化工、轻工业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茶多酚是从茶叶、草本植物和水果中提取出来的一类天然抗氧化物。
茶多酚分为儿茶素类和黄酮类,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儿茶素。
研究表明茶多酚对人体有很多益处,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抗氧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一、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来实现的。
自由基是一类高度活跃的生物分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
它们会与身体内的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等物质发生反应,摧毁它们的化学结构,造成细胞损伤、老化和疾病的发生。
而茶多酚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预防和治疗疾病。
二、茶多酚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应用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茶多酚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还可以保护皮肤,预防衰老、色素沉着和皮肤癌等疾病。
此外,茶多酚具有消炎、抗病毒、抗菌等作用,可以加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减轻感染和炎症。
三、茶多酚在食品、保健品中的应用茶多酚不仅是一种营养保健成分,还可以用作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的添加剂。
在食品方面,茶多酚可以被添加到饮料、糖果、酸奶和面包等食品中,增加其营养价值和抗氧化作用。
在保健品领域,茶多酚可以作为口服或外用的药物进行应用,开发出茶多酚胶囊、茶多酚口服液和茶多酚膏等产品。
此外,茶多酚还可以在化妆品中加入,起到抗氧化和抗皱作用,改善皮肤质量。
四、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茶叶是茶多酚的最主要来源,绿茶中含儿茶素、黄烷醇、黄酮类物质等茶多酚含量比较高,每克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可达100-200毫克。
与此相比,红茶茶多酚含量较低,每克茶叶中茶多酚含量不超过50毫克。
茶多酚的含量与茶叶品种、采摘季节、茶树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在预防和治疗疾病、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使其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天然营养保健品。
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地饮茶,是一种不错的茶多酚补充方式。
2018年第06期作者简介:顾瑛(1984-),女,江苏扬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化妆品化学、化妆专业课程教学。
茶叶里面有众多的微量元素,茶多酚就是其中之一。
从茶多酚出现在至今,人们就对其保持相当的重视。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并且具有相当高的抗氧化作用,人们通常可以用来清除人体内蕴含的自由基。
茶多酚能清除活性酶,阻止脂质过氧化反应,达到化妆品领域中抗衰老的效果。
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要比其他氧化物强许多倍。
因此,非常受化妆品领域的青睐。
1茶多酚的发展与基本性质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学者发现在茶叶中含有一种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茶多酚。
因此,我国开始对茶多酚进行研究,并在之后成立专项研究。
此外,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性添加剂标准化会议上,茶多酚成为了我国众多食品添加剂之一[1]。
1.1茶多酚及其主要成分茶多酚,简称CTP 或TP ,别名茶单宁,是茶叶中各类元素和化合物的总称。
茶多酚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烷醇类(儿茶素类)、花色素类(花青素和花白素)、花黄素类(黄铜以及黄铜醇类)以及缩酚酸类等一共4类化合物,其中以黄烷酮类在所有元素当中地位最高。
儿茶素类是茶多酚的重要成分,也是其特有成分。
茶多酚是形成茶叶香味以及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
1.2茶多酚的基本性质茶多酚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特别是对于碱性环境,在这种环境当中,茶多酚内的元素就会变得异常活跃。
然而对于酸性环境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反而还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茶多酚还是属于易氧化的元素,所以进行保存时,要确保处于真空环境当中[2]。
茶多酚纯品为白色无定形结晶或粉末,有涩味,略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正丁醇。
1.3茶多酚的主要药理功能儿茶素的抗氧化还原能力很强,对油脂的氧化利用率强于维生素C 、E ,并与它们有协同作用,能给与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稳定的环境。
并且茶多酚有极强的清除有害自由基的能力,阻断过氧化反应,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氧化效果,预防疾病的作用。
茶多酚的功能性及应用进展作者:杨洁学号:201202010239摘要:茶多酚是从茶叶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的复合体,具有优越的抗氧化能力。
本论文将首先介绍茶多酚的理化性质,然后着重从延缓衰老、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抗癌、防辐射、抗过敏、抗菌、降血糖分析茶多酚的功能特性及作用机理,最后根据特定的功能特性,归纳总结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茶多酚;功能性;应用茶多酚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天然抗氧化剂[1],还具有明显的抗衰老、消除人体过剩的自由基,去脂减肥,降低血糖、血脂和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抑制肿瘤细胞等药理功能,在食品加工、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2茶多酚的功能性及作用机理2.1有助于延缓衰老根据衰老自由基学说老化是自由基产生与清除状态失去平衡的结果因此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或对已生成的自由基进行有效的清除可以有效地延缓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茶多酚结构中富含酚经基可提供活泼氢使自由基灭活而本身被氧化形成的自由基由于含邻苯二酚结构而具有较高稳定性。
因此茶多酚是供氢的自由基清除剂以自由基捕捉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与自由基形成的ABTS 作为细胞内自由基含量的指标测定茶多酚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茶多酚可显著减少自由基其抗氧化活性与分子结构有关。
酚经基数目增多,则抗氧化活性增强。
茶多酚还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2]。
2.2有助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而高血脂及脂质代谢障碍体内过氧化脂的增多及血小板聚集性的增高都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
茶多酚能降低血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提高高密度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载脂蛋白apoB100和升高apoA1,影响LDL的氧化修饰等。
何冰[2]等发现茶多酚能降低高血脂大鼠TC及TG含量,提高HDL-C含量和卵磷脂胆固醇乙酰转移酶活性,同时,能明显阻碍血浆及肝脂质过氧化物(LPO)形成,抑制血小板凝集。
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与应用茶多酚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具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
抗氧化是指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已生成的自由基,进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茶多酚通过捕捉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起到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还可以促进机体内生物酶的活性,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减轻氧化损伤。
二、茶多酚的研究进展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研究表明,茶多酚可以抑制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
茶多酚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从而具有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潜力。
此外,茶多酚还具有抗炎、抗菌、降脂等多种生理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着广泛的保护作用。
三、茶多酚的应用前景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食品工业中,茶多酚可以用作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医药领域,茶多酚可以用于制备抗氧化剂、抗肿瘤药物等,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在化妆品领域,茶多酚可以用于制备抗衰老、美白等功效的护肤品,满足人们对美容的需求。
茶多酚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通过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茶多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茶多酚的抗氧化机制和应用价值,将有助于推动茶多酚的开发利用,为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王媛1,殷红2,陈小波1,荣华1,廖国周3,谷大海3,樊月圆1,葛长荣1,贾俊静1,徐志强3*(1.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01;2.云南省动植物检疫局,云南昆明650041;3.云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摘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癌症、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是目前全球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医学和生物制药领域攻克的目标和研究热点。
而开发利用天然药物及天然抗氧化剂已成为21世纪生物医学、食品科学及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突变、降血脂、降血压等多种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
近年来茶多酚的保健功能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以国内外研究结果为依据,阐述了茶多酚抗氧化作用机理、特性及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为充分发挥茶多酚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多酚;抗氧化;自由基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3)03-01232-04Studies of Anti-oxidation Activity of Tea PolyphenolsWANG Yuan et al (Yunnan Provincial Laboratory of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Science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201)Abstract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cancer ,diabetes ,obesity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s are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s with higher incidence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urrently ,a lot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focus on these disea-ses in medical and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field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antioxidant to restrain these diseases.Tea polyphe-nol is natural ,multi-function ,high efficiency antioxidants and free radical scavenger.It ha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anti-oxidation ,anti-tumor and mutation ,reducing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 and possesses many kinds of medical value and health care function.In recent years ,hugeresearches have reported the tea polyphenol health care functions.Tea polyphenol anti-oxidation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s and health bene-fits were elaborated to provide useful data for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Key words Tea polyphenol ;Antioxidants ;Free radical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2012Z022,2012-2015);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08PY043)。
茶多酚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茶多酚是一类常见的天然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茶叶、葡萄、苹果等植物中。
该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对象之一。
本文将就茶多酚与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茶多酚的种类与结构茶多酚主要分为儿茶素类和黄酮类两大类,儿茶素类主要有表儿茶素和内儿茶素两种,黄酮类则包括花青素类、黄酮类、异黄酮类等。
儿茶素类和黄酮类的化学结构分别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网络)从图中可以看出,茶多酚的结构中普遍含有苯环和羟基,便于其与自由基进行反应,从而表现出抗氧化作用。
二、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的损伤。
自由基是一种含有未配对电子的自由分子,很容易与细胞膜中的脂质、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发生反应,导致其氧化、损伤,从而引起疾病的产生。
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捕捉自由基。
茶多酚的化学结构中含有多个羟基,可以与自由基进行反应,从而阻止它们继续传递反应。
2、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
茶多酚能够加速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体系的还原反应,从而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减少氧化应激的产生。
3、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
茶多酚能够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进一步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
三、茶多酚的抗肿瘤作用除了抗氧化作用外,茶多酚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茶多酚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等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2、调节肿瘤预防基因的表达。
茶多酚可以调节多个肿瘤预防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3、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茶多酚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肿瘤的发生。
四、茶多酚的应用前景由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已经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对象之一。
随着研究的深入,茶多酚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泛。
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应乐;张士康;王岳飞;朱跃进;杨贤强
【期刊名称】《茶叶科学》
【年(卷),期】2010(030)0z1
【摘要】利用溶剂法、乳剂法和分子修饰法等技术对茶多酚进行改性,以制备具有较好脂溶性的改性茶多酚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用于茶多酚改性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改性后的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并对茶多酚改性技术发展与脂溶性茶多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5页(P511-515)
【作者】应乐;张士康;王岳飞;朱跃进;杨贤强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杭州,310029;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6;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
州,310016;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杭州,310029;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6;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杭州,3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2.5+1
【相关文献】
1.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J], 张健希;胡静波;张玉军;华琳烂
2.茶多酚改性对聚乙烯醇膜吸湿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J], 陈晨伟;段恒;贺璇璇;谢晶;杨福馨;俞骏;赵旖妮
3.茶多酚及其改性衍生物抗氧化性研究 [J], 吴佳敏
4.茶多酚脂溶性改性条件的确定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J], 张健希;张玉军;晁燕;黄磊;华琳烂
5.两种茶多酚化学改性制备的脂溶性茶多酚抗氧化性能研究 [J], 卢聪聪;邵卫梁;杭晓敏;张蔚;姚晓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 叶 科 学 2010,30(增刊1):511~515 Journal of Tea Science收稿日期:2010-09-20 修订日期:2010-11-20作者简介:应乐(1987— ),女,浙江慈溪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与茶终端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zdcy@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应乐1,2,张士康2,王岳飞1*,朱跃进2,杨贤强1(1. 浙江大学茶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9;2.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6)摘要:利用溶剂法、乳剂法和分子修饰法等技术对茶多酚进行改性,以制备具有较好脂溶性的改性茶多酚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就目前用于茶多酚改性的三种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改性后的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与机理进行了综述和总结,并对茶多酚改性技术发展与脂溶性茶多酚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脂溶性茶多酚;改性;抗氧化中图分类号:TS2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9X (2010)增刊1-511-05Progress on the Modific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and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Lipid-soluble Tea PolyphenolsYING Le 1,2, ZHANG Shi-kang 2, WANG Yue-fei 1*,ZHU Yue-jin 2, YANG Xian-qiang 1(1. Department of Tea Scienc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2. Hang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a COOP, Hangzhou 310016, China)Abstract: Producing good quality lipid-soluble tea polyphenols (LTP) was the research focus at home and abroad. Tea polyphenols’ modification by solvent, emulsion and molecular modification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mong these three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liphophilic tea polyphenols and its mechanism were introduced. It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antioxidant systems were compar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TP as antioxidants was forecas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LTP production was proposed.Keywords: lipid-soluble tea polyphenols, modification, antioxidant茶多酚作为茶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从发现至今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
研究表明[1],茶叶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为茶多酚,它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显著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在食品领域,茶多酚可以作为食品的抗氧化剂,延长食品的货架保鲜期[2-3];在医药领域,茶多酚作为药品的功效成分,具有抗氧化[4]、延缓衰老、抗菌、抗病毒、降血脂[5]、抗癌[6-11]等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药品中。
在化工领域,茶多酚也可以用于各类化妆品的生产[12]以及作为甲醛的吸收剂[13]。
随着茶多酚各方面研究的深入,其各领域的应用趋于完善。
茶多酚结构中的酚羟基使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但随着应用的进一步推广,茶多酚的水溶性阻碍了其在油脂体系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食品油脂行业的应用。
目前食品业主要使用人工合成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如BHA 、BHT 、PG 和TBHQ 等[14]。
近512 茶叶科学30卷年来研究表明,这些合成抗氧化剂存在一些问题,如BHT、BHA等具有一定的直接或潜在的毒性和致癌、致畸作用,美国FAD在1997年就取消了BHT的认可使用,日本于1982年限制BHA只能用于棕榈油和棕榈仁油,而不能用于其它食品。
开发无毒安全、成本相对较低的天然抗氧化剂已成为当今世界食品科技发展的方向,也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潮流。
脂溶性茶多酚的制备有望替代目前油脂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目前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已研制获得成功,已被列入食品添加剂增补品种(《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990年增补品种)[15]。
如何生产出纯度较高、安全无毒、抗氧化性能良好的脂溶性茶多酚,使其更好地作为油脂的新型抗氧化剂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2 茶多酚的改性方法2.1 溶剂法溶剂法的原理是用物理方法将茶多酚溶解于溶解能力较强的溶剂中,浓缩制成抗氧化剂后再添加到油脂中。
如Hara[16]等用乙醇类溶剂作为茶多酚载体添加到油脂中。
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较多,如添加后其抗氧化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会影响食用油的烟点、酸败速度等。
同时也要考虑食用溶剂使用时的安全性。
总体来说该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茶多酚的脂溶问题。
2.2 乳化法乳化法是把茶多酚水溶液加入油脂中,并添加一定的乳化剂,使茶多酚和油脂形成较稳定的茶多酚-油脂乳状液。
如Naoyuki[17]将儿茶素与油溶性物质一起在70~90℃乳化,冷却后加入冰淇淋中作为稳定剂和抗氧化剂。
熊涛等[18]研究发现,当茶多酚︰水︰油=15︰35︰50,乳化剂用量2.0%~3.0%,乳化温度75±2℃时,油溶性茶多酚的稳定性最好。
但此方法会加速油脂的酸败,也会造成植物油脂中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的含量、透明度、粘度等的理化指标不合格[19]。
该方法制得的乳状液并不十分稳定,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茶多酚的脂溶性问题。
2.3 分子修饰法2.3.1 酚羟基酯化法酚羟基酯化法将具有脂溶性的脂肪烃链接入儿茶素分子中,以提高儿茶素的脂溶性。
高永贵[20]等人研究发现被酯化的羟基只有两个,而且很可能在A环C7位和B环C1位上。
国内常用的酰化剂为酰氯或醋酐。
使用酰氯制得的脂溶性茶多酚溶解性较好,且为不可逆反应。
而使用醋酐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且一般使用吡啶作为催化剂[21]。
沈生荣等[22]通过油酸氯酰化的办法将水溶性EGCG修饰成脂溶性EGCG,修饰后产物油溶性好,对使用大豆色拉油的过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汪叔雄等[23]将油酸与酰化剂三氯化磷反应得到油酰氯,再将纯度大于98%的茶多酚与之反应生成酯化茶多酚。
钟建华等[24]以水溶性茶多酚为原料,惰性有机溶剂为溶解、稀释剂,在专用的酯化催化剂作用下,加入一定比例的茶多酚,经一系列处理后获得粉状脂溶性茶多酚。
酚羟基酯化法在国内研究已相对成熟。
2.3.2 苯环氢原子取代法苯环氢原子取代法是在苯环中引入基团,形成C-C键。
Tanaka [25]从EGCG出发,将EGCG与过量的硫醇化物反应,经Sephadex LH-20分离,得到了一系列的合成产物(如图1所示),该反应的实质是硫醇化物取代了A 环C6位和C8位上的氢原子。
另一种氢原子取代反应则是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酰基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属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21]。
唐安斌等[26]人以脂肪酰氯作为酰化试剂,用AlCl3作催化剂,与茶多酚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的酚酯在AlCl3等Lewis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发生Fries重排反应,酰基重排至羟基的邻位和对位,得到酚酮的混合物,采用还原反应制备出了茶多酚的脂溶性衍生物。
增刊1 应乐,等:茶多酚改性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进展 5132.3.3 C环羟基酯化法C环羟基酯化法最先是Tobiason[27]从研究儿茶素的3-O-酰化衍生物的分子轨道开始的,1994年Sakai[28]等获得酶法合成的3-O-儿茶素系列物质的专利并将其应用在油脂抗氧化剂领域。
羧基酯化酶从Streptomces rochei 或黑曲霉中获得,反应条件温和,1mol的儿茶素分子加入1-10mol的酯化物,每克儿茶素需100-5000单位的酶分子,稳定控制在20-60度,pH4-7,反应产物经过ODS柱、聚酰胺柱多次吸附、解吸、最终产物得率45%。
产品添加到油脂中溶解性能良好,抗氧化诱导时间也比空白延长一倍。
日本采用转移酶将多聚葡糖苷引入儿茶素的B环,制得了具有温和抗氧化作用的脂溶性茶多酚[22]。
2.3.4 分子修饰三种方法的比较以上三种方法均是从茶多酚分子层面对其进行的改性。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方法为酚羟基酯化法,最常用的酰化剂为脂肪酸酰氯。
这种方法条件容易控制,制得的脂溶性茶多酚溶解性较好,其抗氧化性能也比较理想。
但目前常用的脂肪酰氯一般由脂肪酸与三氯化磷、氯化亚砜或五氯化磷等试剂反应而来,但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以及氯化亚砜都是剧毒品,特别是三氯化磷,它易燃、易爆,属剧毒级的试剂,将这些试剂应用于酰化剂的制备,将制得的脂溶性茶多酚应用于食品行业,其对人体的危害尚不清楚。
同时一般的酰氯较易挥发,容易冒白烟,如何保证工业生产中的安全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这是此法存在的一大弊端。
苯环氢原子取代法从化学角度来说比酚羟基酯化法理想,因为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主要是由酚羟基决定的,苯环氢原子取代法避免了对酚羟基的破坏,能保证产物的抗氧化性能,而且也能提高其脂溶性。
但其使用的试剂也并不合适添加到食品中,如用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制备脂溶性茶多酚,最常使用的溶剂为硝基苯[21],而硝基苯遇高热会燃烧甚至爆炸,是制作炸药的一种原料。
其残留问题将阻碍脂溶性茶多酚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C环羟基酯化法避开了有机化学领域,采用温和的酶法来制备脂溶性茶多酚,在日本已有不少相关的报道和专利,但在我国还未见相关报道。
与前两种方法的相比较而言,酶法更具安全性和开发潜力。
若能筛选出安全的生物酶制备脂溶性茶多酚,并且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和抗氧化性,将是未来脂溶性茶多酚制备的一个发展方向。
3 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3.1 脂溶性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沈生荣等[29]在大豆色拉油中添加入油溶性茶多酚和TBHQ,比较两者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两者的抗氧化性能相差不大,抗氧化效果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加强。